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2.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3.死腔样通气(Dead space-like ventilation)4.功能性分流(Function shunt )5.CO2麻醉(carbon dioxide) 6.ARDS 7. COPD 8.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9. 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10. 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二.填空题••••1.呼吸衰竭血气诊断标准是PaO2____和/或PaCO2____。
••••2.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时,血气变化是PaO2____,PaCO2____,这一变化特点主要与______和______特性有关。
••••3.中央气道阻塞时,阻塞若位于胸外,吸气时气道内压____大气压,故患者表现为____性呼吸困难。
如阻塞位于胸内,病人表现为____性呼吸困难。
4.急性低氧血症初期血压、心率和心输出量。
5.呼吸衰竭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清钾浓度、血清氯浓度血清HCO3-浓度。
6.弥散面积减少常由、、及肺水肿所引起。
7.较长时间通气障碍导致的呼吸衰竭引起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改变,可出现中毒、中毒,此时血清钾浓度。
8.ARDS病人通常发生Ⅰ型呼吸衰竭,在早、中期,由于发生,酸碱、水电平衡改变表现为中毒,血清钾浓度。
••••三.单选题••••1.呼吸衰竭最常见病因是•• A.上呼吸道感染 •••••••••••• B.炎症使中央气道狭窄,阻塞•••• C.过量麻醉药,镇静药应用 D.肺栓塞•••• 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2.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于•• A.中央气道阻塞 • •••••••••••B.外周气道阻塞•••• C.肺泡膜面积减少 •••••• •••••D.肺泡扩张受限•••• E.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3.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 A.肺顺应性↓ •••••• •••••••••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C.非弹性阻力↑ •••••••••• •••D.肺泡扩张受限制•••• E.肺循环短路增加••••4.影响气道阻力增加最主要因素是•• A.气道内径 B.气道长度和形态C.气道密度和粘度D.气流速度E.气流形成••••5.出现严重胸膜病变时,病人可发生•• A.弥散障碍 B.限制性通气不足C阻塞性通气不足 D.死腔气量增加E.肺表面活性物质受破坏••••6.肺泡膜病变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肺泡膜厚度增加 •••••••••••B.肺泡膜面积减少•••• C.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D.呼吸功及耗能增加•••• E.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7.呼吸衰竭伴发右心衰竭的机制主要是•• A.外周血管扩张,静脉回流量↑ B.慢性缺氧所致血量增多•• C.血液粘样性增高 •••••• D.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 •• E.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8.神经肌肉麻痹所致呼吸衰竭时血气变化特点是•• A.PaCO2升高比PaO2降低明显 B.PaO2降低比PaCO2升高明显•• C.PaO2降低和PaCO2升高呈一定比例加重 D.单纯PaCO2升高•••• E.单纯PaO2降低••••9.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呼吸衰竭的中心环节是 •• A.肺顺应性↓ B.支气管粘膜水肿C.有效肺泡通气量↓D.小气道阻塞E.肺组织弹性↓••••10.功能性分流是指• A.肺动-静脉短路开放 B.部分肺泡VA/Q比值↑C.死腔气量↑D.VD /VT比值↑•E.部分肺泡VA/Q比值↓••••11.呼吸衰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最重要机制是• A.缺氧直接损伤肾脏功能 •••••B.反射性肾血管收缩•••• C.并发心功能不全 •••••••••• D.并发DIC•••• E.并发休克••••12.真性分流是指•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未相应↓ B.部分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 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 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E.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增厚影响气体交换••••13.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用力呼气使胸内压升高,影响心脏舒张功能•B.用力呼气使胸内压降低,使心脏外负荷增加•C.缺氧酸中毒导致肺小动脉收缩D.血液粘度增加•E.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14.Ⅱ型呼衰在导致肺性脑病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缺氧使脑血管扩张 •••••••••B.缺氧导致脑细胞酸中毒C.缺氧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形成脑间质水肿D.PaCO2↑导致脑血流量增高和脑细胞酸中毒E.缺氧使细胞内ATP生成减少,影响Na+-K+泵功能••••15.ARDS时形成肺水肿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A.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形成 B.肺微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C.血液中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肺淋巴液回流障碍•E.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使其通透性↑••••16.ARD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细胞毒素直接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B.中性粒细胞在肺血管中物理性扣留C.中性粒细胞在肺内释放氧自由基和蛋白酶等D.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导致压力性肺水肿E.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17.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机制是:A.V/Q比例失调B.气道阻力增加C.呼吸抑制D.弥散障碍E.肺和胸壁顺应性降低18.以下哪项最符合呼吸衰竭的概念:A.PaO2↓ B.PaO2↓伴有或不伴有PaCO2↑C.PaO2↓,PaCO2↑伴有明显的症状体征D.等张性低氧血症E.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低张性低氧血症19.通气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是:A.PaO2↓ B.PaO2↑,PaCO2↓ C.PaO2↓,PaCO2↑D.PaO2正常,PCO2↑ E.PaO2↓,PaCO2正常20.呼吸衰竭时,合并下列哪一项酸碱失衡易发生肺性脑病?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21.一叶肺发生肺不张患者,其血气变化为:A.PaO2↓,V/Q>正常 B.PaCO2↑,V/Q >正常 C.PaO2正常, V/Q >正常D. PaO2↓,V/Q<正常 E. PaO2↓,V/Q=正常22.死腔样通气见于:A.肺不张B.肺小动脉栓塞C.肺实变D.支气管扩张E.肺水肿23.一个肺叶发生了肺不张的病人和一个肺叶切除的病人所发生的变化:A.肺不张病人PaO2↓,肺切除病人PaO2↓B. 肺不张病人V/Q=0.8, 肺切除病人V/Q<0.8C. 肺不张病人PaO2↓, V/Q<0.8 , 肺切除病人PaO2正常,V/Q正常D. 肺不张病人PaO2↓, V/Q>0.8 , 肺切除病人PaO2正常,V/Q>0.8E. 肺不张的病人和肺叶切除的病人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24.肺性脑病是指:A.肺通气不足引起的脑功能紊乱 B肺换气不足引起的脑功能紊乱C.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紊乱D.“二氧化碳”麻醉引起的脑功能紊乱E.PaO2↑引起的脑功能紊乱25.呼吸衰竭通常是因为:A.内呼吸功能严重障碍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C.内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D.吸气功能严重障碍E.呼气功能严重障碍••••四.多选题••••1.声带炎症麻痹时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机制是•• A.吸气时胸内压降低 • B.吸气时气流经病灶部位引起气道内压↓••C.吸气时气道内压明显低于大气压 D.吸气时气道内压>胸内压••••2.慢阻肺所致呼吸衰竭产生严重低氧血症的最主要的机制是••A.通气不足 B.弥散障碍 C.解剖分流↑ •D.通气-血流失调••••3.ARDS的特征是••A.严重二氧化碳潴留 •B.肺顺应性↓ •C.大量肺分流 •D.严重低氧血症••••4.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产生血气变化特征是•• A.PaCO2↑ B.PaO2↓ C.PaCO2正常 •D.PaCO2↓••••5.在正常肺泡通气条件下肺弥散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征是••A.PaO2↑ B.PaO2↓ C.PaCO2↑ D.PaCO2↓••••6.肺泡通气不足的血气变化特征是••A.PaO2↓ B.PaCO2↑ ••C.PaCO2正常 •D.PAO2↓••••7.呼吸衰竭是指•• A.肺泡气体与外界空气之间气体交换障碍 B.血液携带,释放,运输氧障碍 ••C.肺泡气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障碍 •••••D.细胞利用氧障碍••••8.呼吸衰竭导致机体功能损害的始动因素是••A.低氧血症 •B.高碳酸血症 •C.酸碱平衡紊乱 •D.电解质紊乱••••9.呼吸衰竭并发右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是••A.肺动脉高压 •••••••••••• B.低氧血症使循环中枢受损••C.心肌受损 ••••••••••••• D.CO潴留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低氧血2症10.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可见于:A.休克B.氧中毒C.肺水肿D.急性胰腺炎11.Ⅰ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有:A .呼吸中枢的抑制 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中央气道阻塞D.弥散障碍12.因气体弥散障碍导致呼吸衰竭的因素有:A.中央气道阻塞B.周围气道阻塞C.呼吸膜面积减少D.呼吸膜厚度增加13.体内CO2潴留可引起的全身血管变化是:A.脑血管扩张B.皮肤血管扩张C.肾小动脉和肺小动脉收缩D.脑血管收缩14.Ⅱ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有:A.呼吸中枢抑制B.呼吸肌麻痹C.中央气道阻塞D.慢性阻塞性肺疾患15.限制性通气不足可见于:A.慢性阻塞性肺疾患B.肺栓塞C.重症肌无力D.胸腹水16.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因素有:A.缺氧使肺血管收缩B.二氧化碳潴留,使肺血管对缺氧的敏感性增强C.原发性肺疾患引起小动脉狭窄和纤维化D.慢性缺氧,红细胞增多使血液粘滞性增高17.呼吸加深加快可见于:A心力衰竭 B.氰化物中毒 C.CO中毒 D.阻塞性肺气肿18.引起肺泡通气/血流比例降低的原因有:A.肺栓塞B.严重阻塞性肺气肿C.肺萎陷D.支气管哮喘19.下列哪些原因可引起呼吸衰竭?A.吸入气氧减少B.亚硝酸钠中毒C.氧中毒D.气胸••••五.是非题••••1.所有呼衰都有PaO2↓和PaCO2↑••••2.死腔样通气是指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不相应减少••••3.外周气道阻塞时患者可出现明显呼气性呼吸困难••••4.Ⅱ型呼吸衰竭时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六.简答题••••1.呼吸衰竭患者常见哪些类型酸碱平衡紊乱?••••2.为什么呼吸衰竭的病人需吸氧?给氧的原则和机理是什么?3.一叶肺切除与一叶肺不张患者血气变化为什么不同?4.举例说明导致气体弥散障碍的因素有哪些?5.为什么单纯弥散障碍主要导致PaO2降低,一般不导致PaCO2升高? ••••七.论述题••••1.肺水肿引起呼吸衰竭时血气会有怎样变化? 为什么?•此时呼吸衰竭发生机制是什么?••••2.试述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3.肺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生机制如何?。
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项目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项目具有什么特征?项目主要具有如下特征:1.目的性2.临时性3.独特性4.逐步完善,即过程的渐进性二、什么是项目管理?如何从管理职能入手,把握项目管理的本质?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项目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或能够当作项目来运营的一些“作业”。
2.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需要体现系统管理思想。
3.项目管理组织是一个柔性的团队组织。
4.项目管理强调的是专业化的目标管理。
5.项目管理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
6.项目管理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工具和手段。
要提高项目管理效果,必须借助于现代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三、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内容是什么?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项目的目标、进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项目有关人员所开展的有效规划、积极开发、合理配置、准确评估、适当激励等工作。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所有项目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在项目承担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实现项目目标。
同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团队建设因为项目是一次性的临时工作,所以团队建设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项目团队不是在长期周而复始的运作中所形成的稳定结构,而是和项目一样具有一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
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支队伍并尽快投入有效的项目工作中去,是至关重要的。
在团队建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团队成员来自组织内部还是外部;(2)团队成员是就地办公还是远距离办公,是集中办公还是分散办公;(3)项目所需的各种不同技术水平人员的费用如何;(4)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比例各占多少。
2. 强调简洁高效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的管理手段,只有做到简洁高效,才能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3. 重视成员遣散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临时性特点,在项目收尾阶段,团队必然逐步解散,这时对离队人员的安排和关怀如果得当,将会对下一次的项目起到正面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1-7)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判断题1、注册会计师若与被审计单位的某位员工具有近亲属关系,就不得执行该客户的审计业务。
()2、在确定审计收费金额并写入业务约定书之后,即使发生了与预期情况不同的事项,收费金额也不得变动,否则就属于或有收费方式,将损害事务所的独立性。
()3、2006年4月,注册会计师周某负责为XYZ公司设计了存货的内部控制,包括存货的实物流转控制程序和存货的价值流转控制程序。
由于XYZ公司的各地分公司比较多,存货流转比较频繁,而存货控制比较薄弱,为此XYZ公司为周某提供了优厚的服务费用标准,并满足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则在基本服务费用之外另为周某等提供20万元的奖励,而周某也接受了这一服务费用标准。
()4、刘某在作为执行J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同时,还有一份重要的兼职,即担任L公司的常年投资顾问,且这份兼职收入占刘某全部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0%。
2006年初,刘某作为审计小组的成员,在对J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发表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通知L公司买进J公司的大量股票。
虽然刘的这一决策为L公司和J公司均带来了满意的效果,但违反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5、注册会计师孙某在对T股份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后,决定立即向T公司投资,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
孙某这一行为虽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中有关实质上独立的要求,但违反了形式上独立的规定。
()6、按照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如与客户存在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利害关系,应向所在的会计事务所声明并实行回避。
()7、后任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如发现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问题,需要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的,应当征得审计客户的同意。
()8、为了维护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公平竞争,会计师事务所在首次承接客户的鉴证业务时,不能以明显低于前任或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报价争揽业务。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A型选择题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研究()A.工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产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职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D.环境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E.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2.我国最早发现采石人所患肺部疾病病因是由于“石末伤肺”的人是()A.孙思邈B.张仲景C.孔平仲D.李时珍E.宋应星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和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一氧化碳B.噪声C.矽尘D.厂房建设或布置不合理E.低气压4.非电离辐射不包括()A.X射线B.紫外线C.红外线D.射频辐射E.激光5.哪项不是职业病特点()A.病因明确B.病因多可识别C.一般有剂量-反应关系D.控制病因可控制发病E.都有特效治疗方法6.我国法定职业病种类包括()A.8种98项B.10种115项C.10种99项D.11种115项E.9种98项7.哪项不是与工作有关疾病特点()A.职业因素是致病因素之一B.职业因素不是唯一因素C.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D.改善条件可使疾病缓解E.一般预后较差8.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区别在于()A.与职业因素有明确因果关系B.是否出现临床症状C.是否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D.都是职业性疾患E.是否群体发病9.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是()A.接触机会B.接触方式C.接触水平D.接触时间E.接触强度10.因职业有害因素而形成的高危易感人群主要是因为()A.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环境条件恶劣B.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C.平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方式D.具有较强的个体感受性条件E.职业卫生服务工作较差11.根据三级预防原则职业卫生及职业病工作的第二级预防应进行的工作有()A.就业前的健康检查B.早期识别判断职业病损的人群C.控制相关潜在影响因素D.对可疑及确诊病人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E.对受损者作劳动能力鉴定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B.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C.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D.避免使用有毒物质E.密闭、隔离、通风、车间整洁、安全贮运1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A.三级学科B.分支学科C.子学科D.部分学科E.学派14.下列关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论述正确的是()A.研究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研究劳动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研究改善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学科D.研究生产工艺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改善生产环境的学科E.研究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和改善工作条件的学科1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是()A.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B.积极防治职业病C.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D.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E.提高劳动生产率16.欧洲16世纪最早报道职业病被誉为工业医学之父的拉马兹尼较之我国宋朝孔平仲指出采石人“石末伤肺”的职业病因晚几个世纪()A.3个世纪B.4个世纪C.5个世纪D.6个世纪E.7个世纪17.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A.机器的噪声B.生产性粉尘C.水中的高氟D.长时间处于不良劳动体位E.厂房布局不合理18.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非电离辐射E.精神(心理)紧张19.职业病属于()A.工伤B.职业性疾患C.职业性健康影响D.健康效应E.职业中毒20.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疾病B.职业有害因素引起人体不能代偿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出现的疾病C.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健康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D.政府规定,职业病享有劳保待遇E.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21.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A.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各种职业因素B.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所有职业因素C.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职业因素D.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E.劳动过程中所有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二)X型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职业性肿瘤的是()()()()()A.石棉所致间皮瘤B.苯所致白血病C.二甲苯所致肺癌D.联苯胺所致膀胱癌E.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2.下列属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是()()()()()A.矿工的消化性溃疡B.矿工的关节炎C.建筑工的腰背痛D.焦炉工人的肺癌E.教师的神经衰弱3.职业病的职业史包括()()()()()A.所在什么车间B.从事什么工种和工龄C.接触什么有害因素D.受教育程度E.接触有害物质时间4.下列哪些项不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不合理工具的使用B.视力紧张C.射频辐射D.蹲式劳动姿势E.长时间手持风钻5.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A.职业卫生队伍的培训和建设B.职业卫生服务C.职业卫生监督D.职业健康监护E.职业卫生安全立法和执法6.下列哪几项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生产性毒物B.生产性粉尘C.射频辐射D.铅烟E.工作时视力紧张7.下列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A.长期在紧张的职业生活中的人B.具有遗传缺陷的人C.未成年人和老年人D.长期营养缺乏或吸烟、饮酒者E.从事过大劳动强度的人(三)名词解释1.职业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2.职业特征(occupational stigma)3.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4.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5.职业性病损6.职业性疾患(occupational disorders)7.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8.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四)问答题1.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E.肝脏及脾脏
9、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d)
A.与血管的半径成正比
B.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c.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D.与血管半径的立方成反比
E.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10、静脉系统成为外周的血液贮存库,主要是由于(
A.静脉管壁有可扩张性
B.静脉管壁平滑肌少
C.许多静脉位于皮下组织中
10.正常人体骨骼肌收缩都属于(b)
A.完全强直收缩
B.强直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
D.单收缩
E.单收缩与强直收缩交替
11.肌肉兴奋--收缩偶联关键在于(d)
A.横桥运动
B.动作电位
C.Na迅速内流
D.胞浆内Ca的浓度增加
E.ATP酶的激活
心脏泵血的过程(掌握)
心音(掌握第一和第二心音)
心动周期,搏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掌握)
5.血管紧张素n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6.说明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体液因素及其作用。
7.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等方面分析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发生机制。
8.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枢、神经、受体及收缩原理等方面 考虑,如何降低血压?
9.人体从卧位突然到站立位时,血压有何变化?如何调节?
为什么体弱的人会感到头昏,眼前发黑?
和容积的变化为基础说明射血和充盈的过程(原理)
5.说明心排出量的调节,并简述其机制。
说明评定泵血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
6.为什么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7、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练习题

绪论复习思考题一、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 )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 )3、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 )4、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定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
( ) 二、简答题1、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意义,并举例说明其应用?2、完全互换与有限互换的区别及应用场合?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某尺寸的公差越大,则尺寸精度越低。
( )2、为了得到基轴制的配合,不一定要先加工轴,也可以先加工孔。
( )3、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定合格。
( )4、某一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 )5、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负的。
( )6、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公差带的位置。
( )7、若已知φ30f7的基本偏差为-0.02mm ,则φ30F8的基本偏差一定是+0.02mm 。
( ) 8、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他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 ) 9、孔的基本尺寸一定要大于轴的基本尺寸才能配合。
( ) 10、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11、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 ) 12、从工艺和经济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轴制。
( ) 13、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 ) 14、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为正值。
( ) 15、配合H7/g6比H7/s6要紧。
( ) 16、图样标注φ30033.00+mm 的孔,该孔为基孔制的孔。
( )17、加工尺寸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18、公差值越小说明零件的精度越高。
( )19、孔、轴配合为φ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复习思考7——精选推荐

复习思考题1.被子植物有哪些基本特征?2.制定被子植物分类原则的依据是什么?3.试述木兰科、毛茛科、樟科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区别,这三科中何者较原始,何者较进化,为什么?4.试述蔷薇科的基本特征及其4亚科的相互区别。
5.试述含羞草科、云实科和蝶形花科的异同。
6.将芍药属从毛茛科中分出另立芍药科的理由是什么?7.隐头花序在进化上有何优越性?8.试述十字花科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9.解释十字花科花部结构的特点。
10.何谓胎生植物?11.卫矛科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和冬青科有什么不同?12.大戟科是一个形态多样的科,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本科中有哪些重要经济植物?13.比较鼠李科和葡萄科的异同?14.试述无患子目中的无患子科、漆树科和芸香科的主要特征及其经济用途?15.伞形科的基本特征和本科植物主要经济用途,它与五加科有何区别?16.杜鹃花科繁殖器官的特征如何?怎样识别杜鹃花属和乌饭树属?17.试比较夹竹桃科和萝摩科的区别?18.试说明萝摩科副花冠、花粉器形态构造上的特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19.茄科中花枝上叶常大、小二叶对生和花序常腋外生是怎么一回事?20.试述唇形科、马鞭草科和紫草科的区别。
21.丹参属花在构造上如何适应虫媒传粉?22.玄参目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木犀科和玄参科有何异同?23.茜草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和忍冬科如何区分?24.菊科有哪些主要特征?在虫媒传粉方面有哪些特殊的适应构造?为什么说菊科是木兰纲中较为进化的类群?25.列举木犀科、唇形科、茜草科、忍冬科和菊科的重要经济植物。
26.本书中基本上生活在水中的单子叶植物包括哪几个科?并简述其特征。
27.概述禾本科的特征和经济价值,并比较其与莎草科的异同。
28.槟榔科在单子叶植物中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本科植物的经济用途?29.试述天南星科的主要特征?30.百合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经济植物?31.试述兰科植物花的构造?某些学者将兰科作为单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其理由是什么?32.试论单子叶植物的起源问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的商品。
2.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都属于。
3.各国都是以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的。
4.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将货币的职能分为:、、、、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5.是金本位制中比较完美的一种形式,政府赋予它四大自由“自由铸造、自由融化、自由储藏、自由输出入国境”。
6.作为新中国货币制度的开端,中国人民银行于年发行人民币。
7.规定金币和银币都按照实际比价流通的金银复本位制被称为。
8.由法律赋予某一种货币的不受支付性质、支付数额限制的支付偿还能力被称为。
9.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
10.信用货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作为的价值和它作为的价值是不同的。
二、单选题1.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2.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D. A和C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5.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6.货币在(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7.金属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B.辅币限制铸造C.主币无限法偿D.辅币无限法偿8.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主币集中发行B.辅币集中发行C.信用货币在流通中使用D.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9.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分离过程是一个()a.熵减少的过程;b.熵增加的过程;c.熵不变化的过程;d. 自发过程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a.分离因子大于1;b.分离因子小于1;c.分离因子等于1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实现分离。
a. 组成不等;b. 速率不等;c. 温度不等4.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a. 结晶;b. 吸收;c. 加热;d. 浸取。
5、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a.蒸馏;b. 吸收;c. 膜分离;d.离心分离。
6、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利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馏法():a. 相对挥发度<1.05;b. 相对挥发度>1.05;c. 相对挥发度<1.5;d. 相对挥发度>1.5。
1、a;2、c;3、a;4、c;5、d;6、b1、何为分离过程?分离过程的特征?2、什么是分离剂、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分离因子,它与固有分离因子有何不同?3、分离过程按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分成几类?4、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那两类?5、说明分离过程的特征和与分离工程的区别?6、说明什么是逐级经验放大法。
名词解释分离过程分离因子分离剂固有分离因子机械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平衡分离速率分离膜分离分离工程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第二章多组分分离基础1、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2、每一单股进料均有()个设计变量。
a. c;b. c +1;c. c +2;d. c +33、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a.5个;b.4个;c. 1个;d. 2个4、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设计变量数为():a. 2c +3个;b. 2 c +4个;c. c +5个;d. 2 c +5个。
5、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6、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 易挥发;b. 难挥发;c. 沸点高;d. 蒸汽压小7、关于溶液的蒸气压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 只与温度有关;b. 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 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d. 与上述因素均无关8、当把一个气体溶液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 露点;b. 临界点;c. 泡点;d. 熔点9、计算溶液泡点时,若110 i iiK x=->∑,则说明()a. 温度偏低;b. 正好泡点;c. 温度偏高;d. 正好露点10、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a.TB<T ;b.TD>T;c. TD>T>TB;d. TB=T11、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a. 饱和液相;b. 过冷液体;c. 饱和汽相;d. 汽液两相12、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a. 很高;b. 较低;c. 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 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13、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a. 部分汽化;b. 部分冷凝;c. 等焓节流;d. 纯组分的蒸发14、等焓节流之后()a. 温度提高;b. 压力提高;c.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d.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15、下列分离过程可看为等焓过程的是()a. 精馏;b. 吸收;c. 等温闪蒸;d. 绝热闪蒸。
1、d;2、c;3、c;4、d;5、c;6、a;7、a;8、a;9、c;10、c;11、b;12、b;13、d;14、c;15 d1、什么是设计变量,如何通过各单元设计变量确定装置的设计变量。
2、分析普通精馏塔的设计变量数,塔顶为全凝器,塔釜有再沸器,塔内无压力降。
3、什么叫泡点,如何求取精馏塔釜温度?4、对一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试分别将离开平衡级的两个物料视为单相物流和相平衡的两相物流计算其设计变量。
5、怎样做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第三章精馏1、A(轻组分)、B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a. A、B两组分越容易分离;b. 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理论级数越少;c. A、B两组分越难分离;d. 与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程度无关;2、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3、当普通精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a. 提高进料量;b. 降低回流比;c. 提高塔压;d. 提高回流比。
4、多组分精馏过程,当进料中的非分配组分只有重组分而无轻组分时,恒浓区出现于()a. 上恒浓区出现于精馏段中部,下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下;b. 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上下;上恒浓区在进料级上,下恒浓区出现于提馏段中部;d. 上、下恒浓区分别出现于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中部。
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a. 最小理论级数;b. 最小回流比;c. 压力;d. 理论级数。
6、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a. 计算简便;b. 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 所需物性数据少;d. 计算结果准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满足分离要求将需要无穷多的理论级;b.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无论多少理论级都不能满足分离要求;c. 回流比R的值趋于零时的回流比叫最小回流比;d.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整个精馏塔将无分离作用8、全回流操作不能用于()a. 正常生产稳定过程;b. 开车时;c. 当产品不合格时进行调节;d. 实验室研究传质过程。
9、用芬斯克公式求全塔理论级数时,式中相对挥发度应为()a. 塔顶处的相对挥发度;b. 进料处的相对挥发度;c. 塔底处的相对挥发度;d. 全塔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
10、全回流操作时,精馏塔进料F、馏出液D和釜液W的流率应为()a. W = 0,D = 0,F = 0;b. W = 0,D = 0,F ≠ 0;c. W ≠ 0,D ≠ 0,F ≠ 0;d. W = 0,D ≠ 0,F ≠ 0。
11、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12、如果二元物系, γ 1>1, γ 2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13、如果二元物系,γ 1 =1, γ2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14、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a. 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 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c. 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 是蒸馏过程。
1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
16、萃取精馏过程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
17、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a. 精馏段上部;b. 进料级;c. 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d. 精馏段下部。
18、在萃取精馏中,当进料为饱和液体进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塔范围内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b. 精馏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c. 塔釜和塔底第一个级上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d. 溶剂回收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19、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方法来调节a. 加大回流比;b. 加大萃取剂用量;c. 增加进料量;d. 减少进料量。
20、最有可能形成三元最低共沸物的三元物系是()a.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低共沸物;b.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高共沸物;c.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两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一个最高共沸物;d.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一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两个最高共沸物。
21、在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双向传质过程的是()a. 吸收过程;b. 蒸出过程;c. 精馏过程;d. 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22、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整;b. 恒沸剂为塔项产品;c. 恒沸剂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 恒沸精馏可用于间歇操作过程。
23、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a. 塔釜得到;b. 塔顶得到;c. 可能是塔项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d. 视具体情况而变。
24、对形成恒沸物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恒沸点其气相组成必等于液相组成;b. 经过恒沸点轻重组分互换;c. 在恒沸点,其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相等;d. 其恒沸组成将随着气化率的大小而变。
25、对形成恒沸物的某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压力确定后,其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b. 二元恒沸物的压力确定后,则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而三元恒沸物则不然;c. 除恒沸点外,在其余组成下,精馏仍具有分离作用;d. 体系在恒沸点的自由度数目与恒沸物的组分数无关。
26、对某一恒沸体系,随着外压增大,其恒沸组成变化趋势为()a.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b.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c.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d. 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27、容易形成恒沸物的为()a.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大b.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小;c.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大;d.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小28、在下列单元操作中,气液两相近似看成恒摩尔流而误差较小的是()a. 吸收过程;b. 蒸出过程;c. 精馏过程;d. 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29、分离同一混合物采用萃取精馏与采用普通精馏相比有()a. 汽液比更大些;b. 级效率更低些;c. 级效率更高些;d. 精馏温度更低些。
1、c;2、c;3、d;4、a;5、c;6、d;7、b;8、a;9、d;10、a ;11、a;12、a;13、b 14、b ;15、c ;16、a ;17、c ;18、b;19、b;20、a;21、c;22、c;23、a;24、d;25、b;26、d;27、d;28、c;29、b1、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