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合集下载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21•【字号】渝府发[2012]49号•【施行日期】2012.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的通知(渝府发〔2012〕4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将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354部)予以公布。

有关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一日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共354部)001 易学纲领一卷范围一卷捷诀一卷经络一卷(清)李贞一辑潜虚一卷(宋)司马光撰潜虚发微论一卷(宋)张敦实撰附中天八卦数天盘一卷地局一卷清同治十三年(1874)毕世光朱墨抄本北碚图书馆002 四书二十六卷(宋)朱熹章句清(1644―1911)内府仿刻宋淳佑大字本北碚图书馆003 钦定日下旧闻考一百六十卷(清)于敏中窦光鼐等纂清乾隆间(1736―1795)刻本北碚图书馆004 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目录二卷(宋)李焘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海虞张氏爱日精庐活字印本北碚图书馆005 国语二十一卷(三国吴)韦昭注札记一卷(清)黄丕烈撰清嘉庆五年(1800)吴门黄氏读未见书斋覆宋刻本北碚图书馆006 荆驼逸史五十种八十九卷[题]陈湖逸士编辑清道光间(1821―1850)古槐山房木活字印本北碚图书馆007 大清一统志三百五十六卷目录一卷(清)蒋廷锡王安国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薛子瑜活字印本北碚图书馆008 脉经十卷(晋)王叔和撰(宋)林亿等类次清光绪十九年(1893)杨守敬覆宋何氏原本影刻北碚图书馆009 佩文韵府一百六卷韵府拾遗一百六卷(清)张玉书等纂修蒋廷锡等续修清康熙五十年(1711)内府刻本(拾遗为康熙五十九年内府刻本)北碚图书馆010 古文渊鉴六十四卷(清)徐乾学等编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内府刻本北碚图书馆011 古文渊鉴六十四卷(清)徐乾学等编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色套印本北碚图书馆012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清)高宗弘历选清乾隆三年(1738)内府四色套印本北碚图书馆013 渔隐丛话后集四十卷(宋)胡仔纂集清乾隆间(1736―1795)杨佑启耘经楼覆宋刻本北碚图书馆014 鹿洲全集八种四十三卷(清)蓝鼎元撰王者辅等评清雍正六至十年(1728―1732)蓝氏自刻本北碚图书馆存二十二卷(平台纪略一卷、东征集六卷、鹿洲公案二卷、修史试笔二卷、棉阳学准五卷、女学六卷)015 隶辨八卷(清)顾蔼吉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项氏玉渊堂刻本北碚图书馆016 隶韵十二卷(宋)刘球纂考证二卷(清)翁方纲撰清嘉庆十五年(1810)秦恩复摹刻本北碚图书馆017 李介立诗稿十二卷(清)李寄撰清(1644―1911)凝香居蓝格抄本北碚图书馆018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春秋舆图一卷附录一卷(清)顾栋高辑清乾隆十三年(1748)顾氏万卷楼刻本北碚图书馆存五十卷(卷一至五十)019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释实义难陀译明万历十九年(1591)姑苏承天三会堂刻本(卷十六系清同治十年抄配)北碚图书馆存四十九卷(卷一至二、四至十、十五至十九、四十六至八十)020 二如亭群芳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明)王象晋撰明崇祯间(1628―1644)王氏原刻清初(1644―1722)重修本北碚图书馆021 分类字锦六十四卷(清)张廷玉等纂修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内府刻本北碚图书馆022 高士传三卷(晋)皇甫谧撰英雄记钞一卷(魏)王粲撰(明)钟惺评明(1368―1644)何允中增刻汉魏丛书本北碚图书馆023 荆钗记二卷四十八出(明)朱权撰明(1368―1644)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北碚图书馆024 明珠记二卷四十三出(明)陆采撰明(1368―1644)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北碚图书馆025 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明万历间(1573―1620)程荣校刻汉魏丛书本北碚图书馆026 唐诗拾遗十卷(明)高棅辑明(1368―1644)刻唐诗品汇续集本北碚图书馆027 霞笺记二卷三十出佚名撰明(1368―1644)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北碚图书馆028 薛文清公集八种五十九卷(明)薛瑄撰明万历间(1573―1620)原刻清雍正乾隆间(1723―1795)薛氏重修本北碚图书馆029 逸周书十卷(晋)孔晁注明万历间(1573―1620)程荣校刻汉魏丛书本北碚图书馆030 幽闺记二卷四十出(元)施惠撰明(1368―1644)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北碚图书馆031 左绣三十卷首一卷(清)冯李骅陆浩评辑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华川书屋刻本北碚图书馆032 鬼谷子三卷(梁)陶宏景注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江都秦氏石研斋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33 酉阳杂俎二十卷(唐)段成式撰明(1368―1644)新都汪士贤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34 管子二十四卷(唐)房玄龄注释刘绩增注(明)沈鼎新朱养纯参评朱长春通演明天启五年(1625)花斋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35 白田草堂存稿二十四卷(清)王宏懋纂崇祀乡贤祠录行状一卷清乾隆间(1736―1795)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36 河南二程全书六十七卷(宋)程颢程颐撰朱熹辑清康熙间(1662―1722)吕氏宝诰堂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37 楚辞集注八卷(战国)屈原撰(宋)朱熹集注屈原外传一卷楚辞总评一卷清乾隆间(1736―1795)听雨斋朱墨套印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38 楚辞笺注十七卷(汉)刘向辑王逸章句明万历十四年(1606)三乐斋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39 楚辞十九卷(战国)屈原撰(明)陆时雍疏楚辞条例一卷屈原列传一卷杂论一卷读楚辞语一卷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有文堂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40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明)钱谦益笺注诸家诗话一卷唱酬题咏附录一卷附录一卷清初(1644―1795)刻本王士祯批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41 渊鉴斋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宋)朱熹撰(清)李光地编校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武英殿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42 昌黎先生诗集注十一卷(清)顾嗣立删补旧唐书本传一卷昌黎先生年谱一卷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顾氏秀野草堂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43 尚友录二十二卷(明)廖用贤编纂明天启元年(1621)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44 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明)丘濬著陈仁锡评阅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内府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45 在官法戒录四卷(清)陈宏谋辑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46 四书考辑要二十卷(清)陈宏谋注 XXX森编校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培远堂刻本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047 诗纪前集十卷正集一百三十卷外集四卷别集十二卷(明)冯惟讷编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刻本重庆图书馆048 唐王右丞诗集六卷(唐)王维撰(明)顾可久注说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洞易书院刻本佚名批校重庆图书馆049 五岳山人集三十八卷(明)黄省曾著明嘉靖间(1522―1566)刻本重庆图书馆050 论语注疏解经二十卷(三国魏)何晏集解宋刻元明递修本重庆图书馆存十卷(卷十一至二十)051 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撰明(1368―1644)卧云山房抄本重庆图书馆052 批点唐音十五卷(元)杨士弘编(明)顾璘批点明嘉靖二十年(1541)刻四十四年(1565)补刻本佚名批校重庆图书馆053 雍熙乐府二十卷(明)郭勋辑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萧春山刻本重庆图书馆054 重刊校正唐荆川先生文集十二卷(明)唐顺之撰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叶宝山堂刻本重庆图书馆055 唐翰林李白诗类编十二卷(唐)李白撰明嘉靖元年(1522)虗白重刻洪城本重庆图书馆056 集录真西山文章正宗三十卷(宋)真德秀辑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孔天胤刻三十九年(1560)范惟一重修本重庆图书馆057 孙子集注十三卷(春秋)孙武撰(三国魏)曹操集注(宋)欧阳修辑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谈恺刻本重庆图书馆058 颜鲁公文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颜真卿撰(宋)留元刚编年谱一卷附录一卷明嘉靖二年(1523)锡山安国刻本重庆图书馆059 新刊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宋)楼昉编明嘉靖间(1522―1566)松陵吴氏刻本佚名批校重庆图书馆060 震泽先生集三十六卷(明)王鏊撰明嘉靖间(1522―1566)王永熙等刻本重庆图书馆061 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宋)楼昉编明嘉靖十二年(1533)王鸿渐刻本重庆图书馆062 豫章黄先生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山谷词一卷简尺二卷(宋)黄庭坚撰明弘治间(1488―1505)叶天爵刻嘉靖六年(1527)乔迁余载仕重修隆庆二年(1568)修补本重庆图书馆063 泾野先生文集三十六卷(明)吕柟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真定于德昌刻本重庆图书馆064 渔石集四卷(明)唐龙撰明嘉靖十一年(1532)福建余子茂刻本重庆图书馆065 南村辍耕录三十卷(元)陶宗仪撰明嘉靖中(1536―1552)玉兰草堂刻本重庆图书馆066 宋文鉴一百五十卷目录三卷(宋)吕祖谦编明嘉靖五年(1526)晋藩朱知烊养德书院刻本重庆图书馆067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明嘉靖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544―1545)孔天胤刻万历十四年(1586)苏濬补修本罗以智题识重庆图书馆068 范忠宣公奏议三卷(宋)范纯仁撰明嘉靖四十年(1561)韩叔阳刻本重庆图书馆069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二卷书牍一卷(宋)范仲淹撰明嘉靖四十年(1561)韩叔阳刻本重庆图书馆070 七修类稿五十一卷(明)郎瑛撰明(1368―1644)刻本重庆图书馆071 文苑英华一千卷(宋)李昉等编明隆庆元年(1567)福州刻本重庆图书馆072 世说新语八卷(南朝宋)刘义庆撰明万历(1573―1620)凌瀛初四色套印本重庆图书馆073 杜子美七言律不分卷(唐)杜甫撰明(1368―1644)闵齐伋三色套印本重庆图书馆074 南华经十六卷(战国)庄周撰明万历间(1573―1620)闵齐伋四色套印本重庆图书馆075 苏长公合作八卷补二卷(宋)苏轼撰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凌启康三色套印本重庆图书馆076 象山先生文集二十八卷外集五卷(宋)陆九渊撰明正德十六年(1521)安正书堂刻本重庆图书馆077 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元大德(1297―1307)刻明嘉靖十至十二年(1531―1533)补刻本重庆图书馆存九十六卷(存本纪卷一至十二、列传卷一至十、十五至八十八)078 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凤宋濂等撰明初(1368―1464)刻本重庆图书馆079 元史节要十四卷(明)张九韶编明嘉靖间(1522―1566)张克文重刻本重庆图书馆080 鹖冠子三卷(宋)陆佃解明(1368―1644)刻本重庆图书馆081 历代史纂左编一百四十二卷(明)唐顺之编辑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卷七十至八十、八十二、八十四至八十五配清抄本)重庆图书馆082 读易余言五卷(明)崔铣撰明嘉靖间(1522―1566)崔氏家塾刻本重庆图书馆083 韵补五卷(宋)吴棫撰明嘉靖间(1522―1566)许宗鲁刻本重庆图书馆084 小四书五卷(明)朱升编明嘉靖元年(1522)于氏家塾刻本重庆图书馆085 诗外传十卷(汉)韩婴撰明嘉靖间(1522―1566)通津草堂刻本重庆图书馆086 诗人玉屑二十卷(宋)魏庆之辑明嘉靖六年(1527)洪都玉峰潜仙刻本重庆图书馆087 念庵罗先生集十三卷(明)罗洪先撰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刘玠刻本重庆图书馆088 念庵罗先生集十三卷(明)罗洪先撰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甄津刻本重庆图书馆089 翁东涯集十七卷(明)翁万达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汴藩邹氏刻本重庆图书馆090 唐卢户部诗集十卷(唐)卢纶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毘陵蒋氏刻本重庆图书馆091 唐贾浪仙长江集十卷(唐)贾岛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毘陵蒋氏刻本重庆图书馆092 文编六十四卷(明)唐顺之选批明嘉靖中(1536―1552)胡帛刻本重庆图书馆093 何翰林集二十八卷(明)何良俊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何氏香严精舍刻本重庆图书馆094 紫阳文公先生年谱五卷(明)李默撰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朱凌刻本重庆图书馆095 注陆宣公奏议十五卷制诰十卷(唐)陆贽撰(宋)郎晔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汪氏刻本重庆图书馆096 岑嘉州集八卷(唐)岑参撰明嘉靖间(1522―1566)刻本重庆图书馆097 潘笠江先生集十二卷笠江近稿不分卷(明)潘恩撰明嘉靖至万历间(1522―1620)递刻本重庆图书馆098 汪文定公集十三卷(宋)汪应辰撰附录一卷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夏浚刻本重庆图书馆099 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宋)秦观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本重庆图书馆100 宗子相集八卷(明)宗臣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林朝聘等刻本重庆图书馆101 重刊宋濂学士先生文集二十八卷(明)宋濂撰明嘉靖三年(1524)安正堂重刻本重庆图书馆102 渊颖吴先生集十二卷(元)吴莱撰(明)宋濂编附录一卷明嘉靖元年(1522)刻本重庆图书馆103 两汉书抄十六卷(明)王廷节抄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钱之选维扬刻本重庆图书馆104 空同集六十三卷(明)李梦阳撰明嘉靖十一年(1532)曹嘉刻嘉靖三十一年(1552)朱睦木挈刻本重庆图书馆105 荆溪外纪二十五卷(明)沈敕编辑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宇村书屋刻本重庆图书馆106 渼陂续集三卷(明)王九思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翁万达刻本重庆图书馆107 何氏语林三十卷(明)何良俊撰并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何氏清森阁刻本重庆图书馆108 晋溪本兵敷奏十四卷(明)王琼撰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刻本重庆图书馆109 和靖尹先生文集十卷(宋)尹焞撰附录一卷明嘉靖九年(1530)洪珠刻本重庆图书馆110 新刊紫阳朱子纲目大全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嘉靖十年(1531)杨氏清江书堂刻本重庆图书馆111 河东先生集四十五卷集传一卷外集二卷龙城录二卷(唐)柳宗元撰附录二卷明(1368―1644)郭云鹏济美堂刻本(卷十五至十七、三十一至三十五系抄配)重庆图书馆112 汲冢周书十卷(晋)孔晁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四明章檗刻本重庆图书馆113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分类编次李太白文五卷(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郭云鹏宝善堂刻本重庆图书馆114 李长吉集四卷(唐)李贺撰明嘉靖十九年(1540)朱警辑唐百家诗本佚名批校重庆图书馆115 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宋)郑伯谦撰明嘉靖十五年(1536)山西布政司刻本重庆图书馆116 太白山人诗五卷(明)孙一元撰明正德十五年(1520)刻本重庆图书馆117 宋史新编二百卷(明)柯维骐撰明嘉靖间(1522―1566)刻本重庆图书馆118 濂溪集六卷(宋)周敦颐撰明嘉靖十四年(1535)黄敏才刻本重庆图书馆119 沧溟先生集三十卷(明)李攀龙撰附录一卷明隆庆间(1567―1572)刻本重庆图书馆120 春秋词命三卷(明)王鏊撰明(1368―1644)刻本重庆图书馆121 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甲集十二卷乙集九卷丙集五卷丁集五卷戊集十三卷己集十二卷庚集二十四卷辛集十卷壬集十二卷癸集十一卷后甲集十五卷后乙集三卷后丙集六卷后丁集八卷后戊集九卷(元)刘应李编元刻(1271―1368)明初(1368―1449)修补本重庆图书馆122 世说新语八卷(南朝宋)刘义庆撰明万历间(1573―1620)凌瀛初四色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23 苏文六卷(宋)苏轼撰(明)茅坤评点明(1368―1644)闵尔容刻三色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24 春秋谷梁传十二卷考一卷(明)闵齐伋裁注明天启元年(1621)闵氏刻三色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25 文选纂注十二卷(明)张凤翼纂注明万历间(1573―1620)刻本佚名批校重庆图书馆126 淮南子二十八卷(汉)刘安撰明嘉靖间(1522―1566)吴仲刻本重庆图书馆127 崔氏洹词十七卷(明)崔铣撰附录四卷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周镐刻本重庆图书馆128 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宋)佚名辑明嘉靖十四年(1535)徽藩崇古书院刻本重庆图书馆129 康斋先生文集十二卷(明)吴与弼撰附录一卷明嘉靖五年(1526)林维德刻本重庆图书馆130 列仙传二卷[题](汉)刘向撰明嘉靖中(1536―1552)刻本重庆图书馆131 鲁斋遗书十卷(元)许衡撰明嘉靖四年(1525)萧凤鸣刻本重庆图书馆132 人物志三卷(三国魏)刘邵撰明嘉靖隆庆间(1522―1572)刻本莫棠题记重庆图书馆133 太保费文宪公摘要二十卷(明)费宏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吴遵刻本重庆图书馆134 唐诗纪事八十一卷(宋)计有功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洪楩清平山堂刻本重庆图书馆135 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铉纂明嘉靖八年(1529)晋藩养德书院刻本重庆图书馆136 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明)王祎撰明嘉靖元年(1522)张齐刻嘉靖十八年(1539)印本重庆图书馆137 柳文七卷(唐)柳宗元撰(明)茅坤评点明(1368―1644)刻朱墨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38 东坡先生志林五卷(宋)苏轼撰(明)焦竑评点明末(1621―1644)凌氏朱墨套印本佚名题记重庆图书馆139 杜子美七言律不分卷(唐)杜甫撰(明)郭正域评点明末(1621―1644)闵齐伋刻三色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40 秦汉文钞六卷(明)冯有翼撰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闵氏朱墨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41 孟东野诗集十卷(唐)孟郊撰明万历天启间(1573―1627)吴兴凌蒙初刻朱墨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42 选诗七卷目录一卷(梁)萧统撰(明)郭正域批点凌蒙初辑评诗人爵里一卷明万历天启间(1573―1627)凌蒙初刻朱墨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43 兵垣四编四卷附编四卷(明)闵声辑明天启元年(1621)闵氏刻朱墨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44 韩文杜律二卷(明)郭正域编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闵齐伋刻三色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45 周礼十八卷(明)陈深评点明(1368―1644)凌杜若刻朱墨套印本重庆图书馆146 十七史商確一百卷(清)王鸣盛撰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洞泾草堂刻本重庆图书馆147 改併五音类聚四声篇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明正德十年(1515)重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48 读风臆评不分卷(明)戴君恩撰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朱墨套印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49 禹贡锥指二十卷图一卷(清)胡渭学撰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漱六轩写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50 春秋体注四卷(清)周炽纂辑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51 春秋钞十卷(清)朱轼辑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52 附释音礼记注疏六十三卷(唐)孔颖达撰陆德明释文清乾隆六十年(1795)和珅影宋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存五十八卷(卷一至三十五四十一至六十三)153 班马字类五卷(宋)娄机撰清乾隆嘉庆间(1736―1820)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据淳熙本刻西南大学图书馆154 许氏说文解字六书论正二十四卷(清)王育撰清康熙间(1662―1722)稿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55 礼记集说十卷(宋)陈澔集说明(1368―1644)汪氏贻经堂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56 大明万历己丑重刊改併五音集韵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明崇祯二至十年(1629―1637)金陵圆觉庵释新仁重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57 乐律表征八卷(清)胡彦昇撰清乾隆间(1736―1795)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58 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凤宋濂等撰明(1368―1644)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59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孙矿评附录一卷明天启五年(1625)沈鼎花斋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60 班马异同三十五卷(宋)倪思撰刘辰翁评明万历二十年(1592)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61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清康熙九年(1670)徽婺崇正堂张朝珍重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62 吴越备史四卷补遗一卷(宋)范埛林禹撰清康熙间(1662―1722)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63 历代纪元汇考五卷(清)万斯同撰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64 通鉴纲目释地补注六卷纠谬六卷(清)张庚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65 西魏书二十四卷附叙录(清)谢启昆撰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66 铁崖咏史诗注八卷(明)杨维祯撰(清)楼卜瀍注清乾隆间(1736―1795)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67 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清)梁诗正等编纂清乾隆间(1736―1795)内府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68 元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元)苏天爵撰清乾隆间(1736―1795)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清甘立猷批校西南大学图书馆169 元丰九域志十卷(宋)王存等撰清乾隆间(1736―1795)武英殿聚珍版铜活字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0 史记校不分卷(清)王筠辑清道光间(1821―1850)稿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1 丹铅总录二十七卷(明)杨慎撰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梁佐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2 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三十卷(宋)王黼等撰明万历十六年(1588)泊如斋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3 古今律历考七十二卷(明)XXX路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徐安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4 荆川先生右编四十卷(明)唐顺之纂刘日宁补遗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南京国子监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5 右编补十卷(明)姚文蔚辑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刘伸等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6 续藏书二十七卷(明)李贽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江绍前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7 读史漫录十四卷(明)于慎行著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于纬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8 水经注笺四十卷(汉)桑钦撰(后魏)郦道元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李长庚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79 五杂组十六卷(明)谢肇淛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潘膺祉如韦馆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80 南北史合纂四十卷(明)钱岱纂明万历间(1573―1620)扫叶山房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81 两晋南北史合纂四十卷(明)钱岱纂明万历间(1573―1620)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82 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明万历间(1573―1620)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83 函史上编八十二卷下编二十一卷(明)邓元锡撰明万历间(1573―1620)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84 季汉书六十卷正论一卷问答一卷(明)谢陛撰明万历间(1573―1620)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85 续藏书二十七卷(明)李贽撰陈仁锡评正明天启三年(1623)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86 国朝典汇二百卷(明)徐学聚撰明天启四年(1624)徐与参刻本(序言、卷一至二系抄配)西南大学图书馆187 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目录一卷(明)黄淮杨士奇等辑张溥删正明崇祯八年(1635)东观阁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88 二十一史文钞五十八卷(明)沈国元辑明崇祯十二年(1639)沈氏大来堂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89 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明崇祯十四年(1641)毛氏汲古阁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90 前汉书一百二十卷(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清沈钦韩批校并跋西南大学图书馆191 帝京景物略八卷(明)刘侗于奕正撰明崇祯间(1628―1644)金陵弘道堂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92 晋书诠要十二卷(明)陈臣忠辑明末(1621―1644)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93 历代纪年十卷(宋)晁公迈撰清(1644―1911)抄本西南大学图书馆存九卷(卷二至十)194 长河志籍考十卷(清)田雯编清康熙间(1662―1722)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95 讱葊集古印存三十二卷(清)汪启淑辑清乾隆间(1736―1795)汪氏开万楼钤印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96 盛京通志四十八卷(清)吕耀增辑清乾隆间(1736―1795)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97 天柱县志二卷(清)王复宗辑清康熙间(1662―1722)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98 史记删二卷(清)苏真符辑注清嘉庆十四年(1809)抄本西南大学图书馆199 巫山县乡土志三卷(清)周宪斌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稿本西南大学图书馆200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撰明嘉靖三年(1524)司礼监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201 钦定钱录十六卷(清)梁诗正等著清乾隆间(1736―1795)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202 秘传天禄阁寓言外史八卷(汉)黄宪撰明嘉靖间(1522―1566)刻本(有抄补)西南大学图书馆203 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宋)佚名撰明嘉靖十四年(1535)徽蕃崇古书院刻本西南大学图书馆204 锦绣万花谷别集三十卷(宋)佚名撰明嘉靖间(1522―1566)翻刻宋本西南大学图书馆。

重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镇民间故事、石柱土家啰儿调、川江号子、南溪号子、木洞山歌、吹打(接龙吹打、金桥吹打)、梁平癞子锣鼓、铜梁龙舞、川剧、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秀山花灯。

重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13项。

其中民间文学1项、民间音乐7项、民间舞蹈1项、传统戏剧2项、民间美术1项、民俗1项。

重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一、民间文学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九龙坡区二、民间音乐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55 Ⅱ—24 川江号子重庆市四川省56 Ⅱ—25 南溪号子重庆市黔江区57 Ⅱ—26 木洞山歌重庆市巴南区83 Ⅱ—52 吹打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接龙吹打、金桥吹打)84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重庆市梁平县三、民间舞蹈107 Ⅲ—4 龙舞重庆市(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四川省泸县坛彩龙)四、传统戏剧156 Ⅳ—12 川剧四川省重庆市221 Ⅳ—77 灯戏重庆市梁平县(梁山灯戏、川北灯戏)四川省南充市七、民间美术309 Ⅶ—10 梁平木版年画重庆市梁平县十、民俗499 X—51 秀山花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重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山民歌、酉阳民歌、搬运号子(梁平抬儿调、龙骨坡抬工号子)、四川竹琴、车灯、(荣昌)夏布织造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永川豆豉酿制技艺、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

重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唢呐艺术(永城吹打)、土家族摆手舞(酉阳摆手舞)、蜀绣、竹编(梁平竹帘)、制扇技艺(荣昌折扇)、针灸(刘氏刺熨疗法)。

重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10项。

其中传统音乐(民间音乐)4项、曲艺2项、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4项。

重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共有6项。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二、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共计6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72 Ⅱ-73 陕北民歌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573 Ⅱ-74 昌黎民歌河北省昌黎县574 Ⅱ-75 高邮民歌江苏省高邮市575 Ⅱ-76 五河民歌安徽省五河县576 Ⅱ-77 大别山民歌安徽省六安市577 Ⅱ-78 徽州民歌安徽省黄山市578 Ⅱ-79 信阳民歌河南省信阳市579 Ⅱ-80 西坪民歌河南省西峡县580 Ⅱ-81 马山民歌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581 Ⅱ-82 潜江民歌湖北省潜江市582 Ⅱ-83 吕家河民歌湖北省丹江口市583 Ⅱ-84 秀山民歌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84 Ⅱ-85 酉阳民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85 Ⅱ-86 镇巴民歌陕西省镇巴县586 Ⅱ-87 嘉善田歌浙江省嘉善县587 Ⅱ-88 南坪曲子四川省九寨沟县588 Ⅱ-89 茶山号子湖南省辰溪县589 Ⅱ-90 啰啰咚湖北省监利县590 Ⅱ-91 爬山调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拉特前旗591 Ⅱ-92 漫瀚调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592 Ⅱ-93 惠东渔歌广东省惠州市593 Ⅱ-94 海门山歌江苏省海门市594 Ⅱ-95 新化山歌湖南省娄底市595 Ⅱ-96 姚安坝子腔云南省姚安县596 Ⅱ-97 海洋号子浙江省岱山县(舟山渔民号子、长岛渔号)山东省长岛县597 Ⅱ-98 江河号子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黄河河务局(黄河号子、长江峡江号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伍家岗子、酉水船工号子)区、巴东县、秭归县湖南省保靖县598 Ⅱ-99 码头号子上海市浦东新区、杨浦区(上海港码头号子)599 Ⅱ-100 森林号子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长白山森林号子、兴安艺家协会岭森林号子)黑龙江省伊春市600 Ⅱ-101 搬运号子重庆市梁平县、巫山县(梁平抬儿调、龙骨坡抬工号子)601 Ⅱ-102 制作号子四川省邛崃市(竹麻号子)602 Ⅱ-103 鲁南五大调山东省郯城县、日照市603 Ⅱ-104 老河口丝弦湖北省老河口市604 Ⅱ-105 蒙古族民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鄂尔多斯(科尔沁叙事民歌、鄂尔多市、杭锦旗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古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如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605 Ⅱ-106 鄂温克族民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叙事民歌)606 Ⅱ-107 鄂伦春族民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族赞达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607 Ⅱ-108 达斡尔族民歌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达斡尔扎恩达勒、罕伯自治旗岱达斡尔族民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608 Ⅱ-109 苗族民歌湖南省吉首市(湘西苗族民歌、苗族飞歌)贵州省雷山县609 Ⅱ-110 瑶族民歌湖南省隆回县(花瑶呜哇山歌)610 Ⅱ-111 黎族民歌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民歌)611 Ⅱ-112 布依族民歌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调)612 Ⅱ-113 彝族民歌云南省武定县(彝族酒歌)613 Ⅱ-114 布朗族民歌云南省勐海县(布朗族弹唱)614 Ⅱ-115 藏族民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川西藏族山歌、玛达咪族羌族自治州、炉霍县、九龙县山歌、华锐藏族民歌、甘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甘南藏南藏族民歌、玉树民歌)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615 Ⅱ-116 维吾尔族民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616 Ⅱ-117 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617 Ⅱ-118 回族宴席曲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618 Ⅱ-119 琵琶艺术上海市崇明县、南汇区(瀛洲古调派、浦东派、浙江省平湖市平湖派)619 Ⅱ-120 古筝艺术山东省菏泽市(山东古筝乐)620 Ⅱ-121 笙管乐辽宁省瓦房店市、建平县(复州双管乐、建平十王河南省新密市会、超化吹歌)621 Ⅱ-122 津门法鼓天津市河西区、北辰区(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622 Ⅱ-123 锣鼓艺术天津市汉沽区(汉沽飞镲、常山战鼓、河北省正定县太原锣鼓、泗泾十锦细锣山西省太原市鼓、大铜器、开封盘鼓、上海市松江区宜昌堂调、韩城行鼓)河南省西平县、郏县、开封市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韩城市623 Ⅱ-124 朝鲜族洞箫音乐吉林省延吉市、珲春市624 Ⅱ-125 土家族咚咚喹湖南省龙山县625 Ⅱ-126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626 Ⅱ-127 维吾尔族鼓吹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27 Ⅱ-128 洞经音乐四川省梓潼县(文昌洞经古乐、妙善学云南省通海县女子洞经音乐)628 Ⅱ-129 芦笙音乐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芦笙、苗族芒筒芦笙)贵州省丹寨县629 Ⅱ-130 布依族勒尤贵州省贞丰县、兴义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630 Ⅱ-131 藏族扎木聂弹唱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631 Ⅱ-132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632 Ⅱ-133 柯尔克孜族库姆孜艺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633 Ⅱ-134 蒙古族绰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634 Ⅱ-135 黎族竹木器乐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635 Ⅱ-136 口弦音乐四川省布拖县636 Ⅱ-137 吟诵调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吟诵)637 Ⅱ-138 佛教音乐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寺梵呗唱诵、鱼山山东省东阿县梵呗、大相国寺梵乐、直河南省开封市孔噶举派音乐、拉卜楞寺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佛殿音乐道得尔、青海藏甘肃省夏河县族唱经调、北武当庙寺庙青海省兴海县音乐)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638 Ⅱ-139 道教音乐河北省广宗县(广宗太平道乐、恒山道山西省阳高县乐、上海道教音乐、无锡上海市道教协会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江苏省无锡市乐、崂山道教音乐、泰山安徽省休宁县道教音乐、胶东全真道教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泰安市、音乐、腊山道教音乐、海烟台市、东平县南斋醮科仪音乐、成都道海南省定安县教音乐、白云山道教音四川省成都市乐、清水道教音乐)陕西省佳县甘肃省清水县。

重庆国家级非遗名录

重庆国家级非遗名录

重庆国家级非遗名录重庆市目前共有2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名录如下:
1. 巫山木偶戏
2. 大足石刻
3. 重庆市火锅文化
4. 重庆缙云山风景名胜区
5.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草编手艺
6. 北碚区石刻墓
7. 重庆市民族音乐会
8. 重庆市双枫茶文化
9.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鼓词
10. 渝南民间艺术
11. 渝北区李家嘴民间艺术
12.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锅庄舞
13. 长寿梁山仙拜
14. 江津区弹子戏
15. 武隆风雨灯戏
16. 重庆市天然村落景观
17. 重庆市红岩革命史迹保护区
18. 重庆市重庆大剧院
19. 沙坪坝区千手观音造像
20. 渝北区石门山民间艺术
21. 重庆市宜宾燃灯坊文化
22. 彭水苗族自治县剪纸手艺
23. 巫山天保古镇的民族民间艺术
24. 梁平区民间艺术
25. 彭水县万木林诗意盆景艺术。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等多个领域,涵盖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传统技艺。

在本文中,将就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介绍,深入挖掘重庆的文化内涵,展示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传统民俗1.重庆火把节重庆火把节是重庆市区域内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民俗活动,其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有新火把传歌的纪录。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是火把节的日子,在这一天的祭祀活动中,燃烧和举起火把是关键的环节。

火把节有独特的地方表演艺术和文化活动,包括龙舞、狮舞、舞狮助力、打树花、打花灯、山歌唱会、川剧、地方民俗表演等。

2.重庆龙船节重庆龙船节是重庆市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之一,起源于古代祭祀龙神之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重庆举行龙船竞渡的日子。

在龙船节活动中,人们以此祈福,载歌载舞,舞狮舞龙,唱龙船歌,加上船头贴诗对联,灵活的划船手和挥戈舞狮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庆典。

3.重庆土家族苗族赶场节重庆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而土家族苗族赶场节是重庆特有的集市传统民俗。

土家族苗族赶场节以商贸为活动主题,民间艺术表演和民俗活动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赶场节上,土家族苗族人民穿着节服,表演摆龙灯、打花灯、跳吊脚舞、打面风鼓等,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

二、传统技艺1.重庆缝纫重庆缝纫是重庆市的传统技艺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重庆缝纫以手工缝纫为主,手工缝纫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重庆的手工缝纫工艺非常有名,尤其是女性手工缝纫技艺,为重庆的传统技艺之一。

2.重庆剪纸重庆剪纸是重庆市的传统手工艺,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重庆剪纸以手工剪纸为主,手工剪纸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重庆的手工剪纸工艺非常有名,尤其是剪纸艺术家的剪纸作品,传承了重庆的传统技艺之一。

3.重庆木版年画重庆木版年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重庆是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传统知识、技能、习俗、表演艺术和口述表达等方面的宝贵财富。

它们代表着重庆人民的创造力、智慧和独特文化。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仔细梳理和挖掘,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名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古老手工艺技能1.巴渝剪纸 - 技艺独特,丰富多样的巴渝剪纸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不仅具有美观的视觉效果,更是重庆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巴渝陶瓷 - 巴渝陶瓷以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它被列入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重庆人民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传统节庆活动1.重庆水灯节 - 作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水灯节是重庆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五,人们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水灯,并在江边放船点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两江古镇年俗 - 重庆的两江古镇以其独特的年俗活动而闻名。

演艺队伍的表演、民俗活动的展示以及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成为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

传统音乐和舞蹈1.重庆川剧 - 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川剧在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艺术和戏曲艺术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2.重庆茶花舞 - 茶花舞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项独特表演艺术。

舞者化身为盛开的茶花,在动作与音乐的交融中展现着重庆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口述和表达1.巴渝口述文化 - 巴渝口述文化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口头传统、民间文学、民间故事、谚语等各种巴渝地区的口述表达方式。

2.文化遗产抢救与传承项目 - 为了保护和传承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设立了一系列抢救与传承项目。

这些项目通过培训、考察和资助等方式,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结语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编制和保护是对重庆人民独特文化的认可和保护。

重庆市级非遗名录

重庆市级非遗名录

重庆市级非遗名录重庆市级非遗名录重庆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经过多年的保护与传承,亦有许多非遗项目被列入了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重庆市级非遗名录项目:一、传统音乐类1. 川派古琴:川派古琴是一种从古琴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四弦乐器,以其柔和、玄妙的音色及独特的演奏技巧,备受听众喜爱,并被誉为“琴中绝唱”。

2. 武陵山山歌:这是重庆地区的民间传统音乐,以表达人民群众忧愁、欢乐、思乡等情感为主要特点,在《大江东去》等著名歌曲中也有所体现。

二、传统舞蹈类1. 川剧变脸:作为川剧中的著名表演艺术,川剧变脸以其独特的面部变化技艺,深受观众喜爱。

它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

2. 乐山大佛舞:乐山大佛舞又称“船踏浪”,是浸润在乐山地区民间重要活动之一,舞蹈形态独特、技艺精湛、文化内涵浓郁,被誉为“天下第一舞”。

三、传统手工艺类1. 重庆火锅:重庆火锅是以牛油为主料,配以辣椒、花椒、青蒜、鲜肉、蔬菜等原料烹制的重庆特色餐品,其独具特色的烹制方式和食用习惯被广大群众所喜爱。

2. 重庆磨花木雕:重庆磨花木雕起源于清代,其特点为线条流畅、精细入微、色彩华丽,深受人们的喜爱。

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传统体育项目类1. 渝中古镇杯跑马:渝中古镇杯跑马是重庆传统的庆祝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经典举行,比赛距离以8.88千米为主,其中蕴含8这个数字的吉祥含义。

2. 重庆打谷:重庆打谷是一项体育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重庆的国家体育运动”。

以上是部分重庆市级非遗名录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对重庆文化传统的发扬,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守护和传承。

姜家文化四大特色

姜家文化四大特色

量的休闲、观赏建筑为主,可在平缓区设置户外露营点、篝火聚会场所,满足不同人群休
闲需求。 *提倡出门步行和公交出行,多在户外运动锻炼,享受阳光自然空气。
策略三:有机食品
*提倡生态农业,农作物搭配栽种,倡导生产有机蔬菜,实行定点配送,向居民灌输有机 健康生活理念。 *生猪养殖形成规模化,改善养殖环境,提倡绿色猪肉,营造绿色健康生活氛围。
*设置音乐吧、咖啡厅、书屋等安静氛围的娱乐场所,营造恬淡优雅的居住环境。
产业办公风貌区
攘熙时代
*打造城镇集中办公区,各产业汇聚的商业办公大楼。 *展示农业种植、生猪养殖、矿产等乡土特色的重要场所,可开展各类商业活动及产品展示会。
*配套商业住宅及生活设施,集办公、商业活动与商业居住为一体。
■ 特色资源运用策略
劣势
*山水资源利用不足,自然环境与城镇缺乏融 合,没有形成山—水—城相融共生的有机体。 *城镇建筑形式和风格杂乱不一,缺乏特色, 建筑风貌整体性较差,。 *街道景观缺乏统一规划,单调乏味,缺少可 观视点和整体连续性建筑协调性较差,风貌不 统一,影响城镇形象。
游资源丰富,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园初具规模,
毗邻东温泉,旅游业发展具有优势。 *接近主城区,省级道路联系贯穿,交通畅达。 *各级政府支持,属于巴南区将打造的六大特 色小镇之一,政策支持,占尽天时、地利、人 和。
提炼二:多样产业 以生猪、矿产为重心的多样 产业集合
鲜花温泉小镇 市级风貌样板镇 温泉喀斯特旅游区
巴南区分为“主城核心区、二环经济带、
东泉镇
溶洞旅游开发,生猪养殖基地 石灰石矿产丰富 舞龙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小镇” 三大板块,形成城市现代文明与乡
村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城乡形态新格局。
姜家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江区
82
Ⅱ-33
帅氏莽号
黔江区
83
Ⅱ-34
横山昆词
綦江县
84
Ⅱ-35
海棠唢呐
长寿区
85
Ⅱ-36
义和锣鼓
长寿区
86
Ⅱ-37
璧山薅秧歌
璧山县
87
Ⅱ-38
璧山吹打
璧山县
88
Ⅲ-7
架香童子舞
传统舞蹈
合川区
89
Ⅲ-8
万古鲤鱼灯舞
大足县
90
Ⅲ-9
铜梁火龙
铜梁县
91
Ⅲ-10
钱棍舞
城口县
92
Ⅲ-11
夔州竹枝歌舞
奉节县
渝中区
122
Ⅷ-19
静观花木蟠扎技艺
北碚区
123
Ⅷ-20
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
渝中区
石柱县
124
Ⅷ-21
北泉水磨手工面制作技艺
北碚区
125
Ⅷ-22
漆器髹饰技艺
沙坪坝区
126
Ⅷ-23
黄杨木雕刻工艺
沙坪坝区、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127
Ⅷ-24
巴南茶叶制作技艺
巴南区
128
Ⅷ-25
大足冬菜酿制技艺
大足县
129
Ⅷ-26
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
大足县
130
Ⅷ-27
谭木匠木梳传统制作技艺
重庆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
131
Ⅷ-28
松溉熊氏杆秤制作技艺
永川区
132
Ⅷ-29
松溉盐白菜制作技艺
永川区
133
Ⅷ-30
纸扎艺术
合川区
134
Ⅷ-31
鸡肉抄手制作技艺
合川区
135
Ⅷ-32
木匾工艺
铜梁县
136
Ⅷ-33
垫江角雕技艺
垫江县
137
Ⅷ-34
三江号子
合川区
71
Ⅱ-22
福果民间礼仪音乐
铜梁县
72
Ⅱ-23
西山神歌
大足县
73
Ⅱ-24
忠州石工号子
忠县
74
Ⅱ-25
忠州吹打乐
忠县
75
Ⅱ-26
巫音
巫山县
76
Ⅱ-27
涪陵御锣
涪陵区
77
Ⅱ-28
大有民歌
南川区
78
Ⅱ-29
诸佛盘歌
彭水县
79
Ⅱ-30
彭水耍锣鼓
彭水县
80
Ⅱ-31
彭水道场音乐
彭水县
81
Ⅱ-32
马喇号子
土法造纸技艺
忠县、城口县、梁平县
138
Ⅷ-35
石宝蒸豆腐制作技艺
忠县
139
Ⅷ-36
忠州豆腐乳制作技艺
忠县
140
Ⅷ-37
“瑞兰斋”桃片糕制作技艺
云阳县
141
Ⅷ-38
郁山鸡豆花制作技艺
彭水县
142
Ⅷ-39
郁山擀酥饼制作技艺
彭水县
143
Ⅷ-40
秀山竹编制作技艺
秀山县
144
Ⅷ-41
濯水绿豆粉制作技艺
黔江区
145
Ⅷ-42
蓝印花布制作技艺
梁平县
146
Ⅷ-43
三耳火锅底料酿造技艺
九龙坡区
147
Ⅷ-44
太安鱼烹饪技艺
潼南县
148
Ⅷ-45
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
北碚区
149
Ⅸ-2
桐君阁传统中成药
制作工艺文化
传统医药
南岸区
150
Ⅸ-3
郭氏养生按摩手法
九龙坡区
151
Ⅸ-4
缙云山道医养生
北碚区
152
Ⅹ-6
姜家舞龙习俗
民俗
93
Ⅲ-12
普子铁炮火龙
彭水县
94
Ⅲ-13
高台狮舞
彭水县
95
Ⅲ-14
庙池甩手揖
彭水县
96
Ⅲ-15
石溪板凳龙舞
南川区
97
Ⅲ-16
玩牛
石柱县
98
Ⅲ-17
打绕棺
石柱县、酉阳县、秀山县
99
Ⅲ-18
车车灯
开县
100
Ⅳ-9
巴渝木偶
传统戏剧
渝中区
101
Ⅳ-10
厉家班京剧艺术
市京剧团
102
Ⅳ-11
三峡皮影
巫山县
103
市曲艺团
113
Ⅴ-7
江北评书
江北区
114
Ⅵ-3
金六福字牌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秀山县
115
Ⅵ-4
荣昌缠丝拳
荣昌县
116
Ⅵ-5
清江黄氏杂技
荣昌县
117
Ⅶ-3
大足石雕
传统美术
大足县
118
Ⅶ-4
麦草艺画
大渡口区
119
Ⅶ-5
重庆糖画
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120
Ⅷ-17
重庆火锅
传统技艺
市火锅协会
121
Ⅷ-18
丘二馆炖鸡汤传统技艺
巴南区
153
Ⅹ-7
华岩寺腊八节
九龙坡区
154
Ⅹ-8
荣昌杀年猪习俗
荣昌县
155
Ⅹ-9
铜梁龙灯会
铜梁县
156
Ⅹ-10
龙舟竞渡
合川区
157
Ⅹ-11
宝顶香会
大足县
158
Ⅹ-12
礼让草把龙习俗
梁平县
159
Ⅹ-13
双桂堂庙会
梁平县
Ⅳ-12
石柱土戏
石柱县
104
Ⅳ-13
辰河戏
秀山县
105
Ⅳ-14
保安灯儿戏
秀山县
106
Ⅳ-15
木腊庄傩戏
彭水县
107
Ⅳ-16
濯水后河戏
黔江区
108
Ⅳ-17
梁平傩戏
梁平县
109
Ⅳ-18
川剧与川剧音乐
沙坪坝区
110
Ⅴ-4
金钱板
曲艺
九龙坡区、万州区、铜梁县
111
Ⅴ-5
四川清音(重庆)
市曲艺团
112
Ⅴ-6
四川扬琴(重庆)
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9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
63
Ⅰ-2
巴文化传说
民间文学
巴南区
64
Ⅰ-3
巴将军传说
渝中区
65
Ⅰ-4
巫溪民间故事
巫溪县
66
Ⅰ-5
男女石柱神话石柱县67Ⅰ-6吴幺姑传说
黔江区
68
Ⅰ-7
巫傩诗文
酉阳县
69
Ⅱ-20
跳蹬石工号子
传统音乐
大渡口区
70
Ⅱ-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