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教案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大全5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大全5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大全5篇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大全5篇病毒之所以属于生物,由于它具有生长、繁殖和发育的特征。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让课堂更有效率,这里我整理了一些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是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继生长素的发现之后,阐述生长素作用以及应用的关键一节。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节的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本节的能力目标集中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中。

此项探究活动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延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并领悟做预实验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观察“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并思考其中的问题。

分析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以及教师提供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对照教材图3-7,体会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

观察预实验的操作。

接受探究实验活动的培训,如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用具的注意事项。

组成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设计探究实验的初步方案,提交给教师。

进入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药品,制作实验装置,接受教师检查。

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进行操作。

将实验装置带到教室、家庭或自选场所。

注意安全和实验装置的完整。

图形引导,以问题入手,探究“嵌入”,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利用多种资料,提供应用的实例,帮学生理清应用原理。

利用2,4-d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激发探究2,4-d等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兴趣。

演示预实验。

进行本探究实验主要方面的培训,如扦插枝条、沙土筛洗与消毒、扦插枝条制作等。

用提前录制的预实验的主要过程录像,演示探究实验的关键步骤。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生物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生物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生物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生物第一章生物体内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体内调节的基本原理,掌握人体内调节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典型的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解释调节系统在维持内部环
境稳定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保护和关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 生物体内调节的基本原理。

2. 人体内调节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1. 生物体内调节的作用机理。

2.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过程:
1. 准备阶段: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生物体内为何需要调节,调节的作用是什么。

2.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图像或实验现象,引入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概念,让学生初步
了解它们的作用。

3. 拓展知识:介绍生物体内调节的机制,并详细讲解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引导思考:帮助学生分析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在维持内部环境稳定中的作用,引导他
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5. 实践探究: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并探讨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调节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应对策略,增强他们对生物体内调节
的理解和认识。

五、课堂小结:对本堂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设计一份有关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小测验,巩固学生对这两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关于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教案

关于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教案

关于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教案关于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教案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教案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体内含有的以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1/3)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在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中。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液,共同构成人体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内,组织液分布于之间,淋巴分布于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组织液和淋巴中则很少。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组织液血浆淋巴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无机物:包括水和(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

2.有机物:(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3.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14.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分析血浆中葡萄糖的来源和去路: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中的糖类。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

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排出体外。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

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

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基础知识回顾重点难点透析一、正确区分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内环境与外界环境1、体液、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2、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的异同点比较(1)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除蛋白质含量外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2)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外界环境、内环境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

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具体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

(2)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45、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水肿俗称浮肿、虚胖。

其可能原因有:(1)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减少,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如长期饥饿、大头娃娃现象等(2)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释放到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3)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蛋白尿) (4)淋巴结发炎或淋巴结切除:导致淋巴回流受阻细胞内液体液 血浆细胞外液 组织液(内环境) 淋巴(5)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液【例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答案 C【例2】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对于组织细胞来说,a、b、c过程同等重要;组织液中的CO2参与组织pH的调控;组织液中的物质浓度和pH等是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组织液回流受阻或毛细淋巴管受阻,都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 1 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课目的知识方面1.描绘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能力方面试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互换模型。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保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教课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三、教课器具多媒体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课过程(一)导入:由课本中的问题商讨,让学生察看并议论,经过察看自己可以从图片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是什么细胞 ?请你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二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二)研究活动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及细胞外液的成分阅读教材 P2— P3 内容,并思虑回答:1.体液及其构成(1)体内大批以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含量许多的是。

细胞外液主要由、和三种液体构成。

(2)组织细胞、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三种主要液体之间的关系3.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的比较比较存在部位根源生活细胞组织液组织细胞间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代谢产生体内绝大部分组织的细胞隙从消化道汲取;从中汲取;在血浆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各样 ________组织液浸透 _________形成;由消化淋巴淋巴管内道汲取而来吞噬细胞和细胞4.内环境的观点5.依据下边血浆的主要成分表示图剖析回答:(1)组织液、淋巴、血浆的成分和含量邻近,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许多的。

(2)血红蛋白、有氧呼吸酶是内环境的构成成分吗?(3)血浆、血清、血液,都属于内环境吗?(三)研究活动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怎样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分类?2.除表中所列成格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那些物质?3.在构成血浆的离子中,那些离子的含量最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4.HCO3 -、 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5.任选此中一项成分,剖析它的根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那些系统有关?(四)研究活动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浸透压(1)观点:浸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一章: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一章: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三)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

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

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

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

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

⑵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

⑶将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同上。

⑵结合图解讲解。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必修 3 第 1 章第 1 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a.描绘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b.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试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互换模型。

3.感情目标a.理解生命系统各成分的互相联系和作用,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

b.经过察看人体细胞的液体环境和内环境的不停变化和相对稳固稳固唯心主义思想。

二、教课重点a.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三、教课难点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四教课流程教课教师活动流程环节(一)章导入一:让学生察看章题图,思虑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关系,导入本章课题。

课程(二)节导入导入让学生思虑并回答“问题商讨”的议论题。

议论 1:图 1 和图 2 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议论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二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环节一、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二:(一)体液构成讲解 1. 怀疑:不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仍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液体中新课的,人体内的细胞能否也生活在液体环境中呢?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体细察看、议论、胞生活的回答。

环境-- 内环境。

回答。

2.成年男性含水 60%,成年女性含水 50%,人体内含水量特其余多,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依据体液散布地点不一样的把体液分为细胞察看、思虑、举例说明内液和细胞外液。

回答。

体液的组3. 概括体液构成,举例说明血浆、组织液、淋巴,如水泡液体主假如组织液,成。

成立对细胞外液的感性认识。

细胞内液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等(存在于细胞内,约占1/3 )进一步明【典型例题】确体液各水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不行缺乏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体体液的主要成分。

人构成成体的体液包含()操练作答。

分。

A.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B. 细胞外液和消化液C. 细胞内液和消化液D. 细胞内液和血液【答案】 A(二)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动向联系1.让学生察看教材“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表示图”和“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互换表示图”,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比较血浆、淋巴、组察看、阅读、理解血织液三者不一样点,试试成立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动向联系模型,思虑、比较、浆、组织说明细胞外液是一个一致整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1(1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1(10)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内容与过程:一、知识结构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二、学习过程总结:图1-1 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图1-2 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五、典型例题:〖例1〗酷暑季节,室外工作的工人应多喝()A、盐汽水B、核酸型饮料C、蛋白型饮料D、纯净水解析:酷暑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室外作业的人出汗较多。

人在排出汗液的同时,也排出了一部分无机盐,使体内无机盐的含量降低,为了维持体内盐代谢的平衡,故室外作业的人应该多饮淡盐水,以补充丧失的盐分。

答案: A〖例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解析:班氏丝虫是我国常见的丝虫病病原体,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淋巴,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病症,如下肢肿胀等。

主要原因是淋巴管被阻塞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被淋巴液回收受阻,大量蛋白质积聚在组织液中,是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不断升高,组织液的生成增多,使组织间隙积聚液体,造成人体下肢肿胀。

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排出体外。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
14.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C代表。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E。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_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系统。
关于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教案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体内含有的以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1/3)淋巴等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9.一个人出现水肿,其可能的原因是
A血浆中尿素过多B皮下组织积存过多
C血糖含量过少D血浆蛋白质含量过少
()10.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2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
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组织液和淋巴中则很少。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液血浆
淋巴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无机物:包括水和(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
()11.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12.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A、NaCl——HClB、NaHCO3——H2CO3
[学案]
()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Fe2+B.K+C.Na+D.Ca2+
()2.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浅黄色的液体是,它来源于
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血清
()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Fra bibliotek上氧气载体的数量
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
2.有机物:
(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
(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
3.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1
4.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
维生素)等。
★分析血浆中葡萄糖的来源和去路:
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中;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中;
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中。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液,共同构成人体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
(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内,
组织液分布于之间,
淋巴分布于中;
(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
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
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
?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的稳定有重要3
意义。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Na+、Cl-的作用是维持渗透压。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与血浆是等渗溶液。
2.酸碱度:血浆pH:7.35----7.45。由HPO42-、HCO3-维持平衡。
3.温度: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质食物O2CO2细胞内液
废物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C、NaOH——HClD、NaHCO3——NaCl
13.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
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是。(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6.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
()7.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
()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在中;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中。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4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教案篇二:第一章必修三生物电子教案
__高二__年级_____生物____学科教学设计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教案篇三: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体内含有的以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1/3)淋巴等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