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宇观后感
高君宇观后感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参观革命烈士高君宇故居有感太原市卫生学校基础文化党支部付杰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参观革命烈士高君宇故居有感说实在话,在单位宣布组织参观高君宇故居的通知之前,我尚不知道高君宇乃何许人也。
直到上了车,翻阅着手中刚刚拿到的革命先驱高君宇事迹简介,我开始为自己的浅薄与无知而深深自责。
汽车驶出繁华的都市,公路也开始颠簸起来,我开始思索我们要去的山西省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高君宇故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院,还是一个极为寒酸的窑洞?我很快就否定了后一个想法。
因为据说高君宇的父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财主,还有多处产业,可谓家产丰厚,若不然,高君宇也不可能在那个年代就有能力进入北京读书。
离城市越来越远,公路边的庄稼是越来越多,那一片片绿叶上厚厚的尘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生长的艰辛。
我无法了解高君宇当年走出这片土地时的真实想法,只能凭着一页薄纸在想象里揣摩。
据介绍,高君宇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山西省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在家里产业多处、衣食无愁的情况下,自愿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寻求革命真理,开创革命事业。
他曾担任北京学联负责人,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同李大钊等人创建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7 名党员之一。
在建党初期,高君宇同蔡和森等人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是中共早期的马列主义理论家。
后来成为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彭真同志,其入党介绍人就是高君宇。
读到此处,我不禁肃然起敬:我仿佛看到了昏黄的油灯下,清瘦的高君宇手握羊毫挥笔疾书,看到了他们编发的刊物《向导》飞往全国各地,播下一个又一个革命的火种。
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在先进性教育的特殊时期去参观革命先驱高君宇的故居,我的内心真有一种朝圣般的光荣。
据介绍,1921 年初,高君宇创建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北京的第一任团委书记;同年夏,他回太原与其他同志一起创建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改组了《平民周刊》,向青年学生传播进步思想。
参观高君宇烈士墓心得体会

参观高君宇烈士墓心得体会高君宇烈士墓位于我国的一个山区,是一座为纪念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高君宇烈士而修建的墓地。
因为对高君宇烈士的深深敬意和对英雄壮举的向往,我特意前往参观了这座烈士墓。
这次参观,让我对高君宇烈士的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英雄的力量和崇高的精神。
下面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参观高君宇烈士墓,我感受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一进入墓地,就看到了墓碑在清风中高高矗立,陵园的整洁和庄重让人肃然起敬。
走进陵园内部,看到墓碑上刻着高君宇烈士的名字和献身祖国的日期,我不禁心生敬意。
高君宇烈士的墓地并不是特别豪华,但它所代表的意义却是无比深重的。
这个面积并不大的陵园,见证了一个伟人的永远安息之地,也见证了他为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
进入陵园后,我看到了高君宇烈士的墓碑前摆放着鲜花和供品。
这些供品是人们对英雄的敬意和纪念,也是对英雄精神的赞美。
我也不禁心生敬意,走上前去献上了我手中的鲜花。
站在墓碑前,我默默地向烈士致敬,感慨万分。
高君宇烈士虽然牺牲已久,但他的事迹和精神仍然感染着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
参观高君宇烈士墓的过程中,我也了解了高君宇烈士的事迹。
高君宇烈士是一位英勇的抗日英雄,他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高君宇烈士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壮举激励着国人奋发向前。
他在战斗中不畏艰难,舍小家为大家,舍生忘死,表现出了伟大的英雄气概。
他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高君宇烈士的事迹让我深感敬佩和自豪,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问自己:如果面对危险,我能否像高君宇烈士一样勇往直前?如果国家需要,我能否毫不犹豫地为之付出一切?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肩负着祖国的重托,我们应该向高君宇烈士学习,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参观高君宇烈士墓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很庆幸能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曾经为了这个和平付出生命的英雄们。
高君宇的两个世界读后感

高君宇的两个世界读后感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高君宇的两个世界》:历史与理想的交织读完《高君宇的两个世界》,我深感震撼,这部作品揭示了一位革命先驱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执着,同时也展现了他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冲突。
高君宇纪念馆感想

高君宇纪念馆感想
高君宇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者高君宇而建立的。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高君宇的生平事迹、他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观高君宇纪念馆后,你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感想:
1. 敬仰英雄:通过了解高君宇的生平事迹,你会对他产生深深的敬意。
他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毫不犹豫地投身于革命事业,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崇高品质和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2. 学习精神:高君宇具有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纪念馆中,你可以学习到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3. 增强历史责任感:参观纪念馆可以让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历程,以及无数先烈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付出的巨大牺牲。
这会让你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 提高文化素养:高君宇纪念馆不仅是一个纪念先烈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红色文化的场所。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总之,参观高君宇纪念馆会让你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更加深刻
的认识,对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产生敬意,同时也能激发你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绝笔2》纪录片观后感及启发

《绝笔2》纪录片观后感及启发•相关推荐2022《绝笔2》纪录片观后感及启发(精选5篇)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绝笔2》纪录片观后感及启发(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笔2》纪录片观后感及启发1近日,在学校党支部的倡导下,我观看了纪录片《国家记忆---绝笔》。
纪录片通过展示十多位共产党员的遗书、家信、入党誓词等临终绝笔,展示了这些老一辈共产党员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
通过观看,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他们的初心与情怀,也悟道一些蕴含的丰富精神宝藏。
一封封绝笔,是先辈们的临终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在那个激荡的年代对共产党的崇高信仰。
叶挺将军,在临终前发出“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呐喊;陈然在酷刑中写下惊天动地的诗篇,体现出一个党员的鉴定信念。
无疑,这些英雄都具有斗争之勇,视死如归,不畏牺牲。
正如陈觉给妻子的书信中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还有夏明翰临死前的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革命先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挽救了更多的生命,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
尽管我们目前处于和平年代,但是也需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和勇气担起时代重任。
舍小义为大义,先辈们的绝中有对爱人的思念,有对子女的殷切期盼。
红岩烈士蓝蒂裕牺牲前在狱中给儿子的遗嘱写道: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烈士钟奇牺牲前在丢弃的香烟盒上给妻子写道下“一定要再结婚”的殷切嘱托。
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烈舍小家顾大家而来的。
革命先烈临死前,一定是经过了艰难的取舍,但是他们都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就如那句歌词说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一封封绝笔,展现了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向党之志,斗争之勇,家国之爱,学习他们的初心和情怀并将其传承下去,让这些无声的字传递出有声的奋进力量。
高君宇:“生如闪电之耀亮”的青年先锋

高君宇:“生如闪电之耀亮”的青年先锋
高君宇:“生如闪电之耀亮”的青年先锋
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发表革命文章。
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锤炼,使高君宇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担当起在中国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任。
1920年,他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长辛店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和职工联合会,领导发动了北方早期的工人运动。
1920年冬,高君
1924年夏天,高君宇回到山西筹建共产党组织。
1924年下半年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先生秘书。
1924年底陪同孙中山北上,协助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
1924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
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
如今,高君宇的故乡峰岭底村正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故居周边43户村民喜迁新居,村里的学校、纪念广场、文化大院等,或维修改造,或选址新建,都以崭新面貌映现在山水环绕之间。
峰岭底村党支部书记王旭珍告诉记者,多年来,
一代英烈高君宇的事迹在娄烦县家喻户晓,君宇精神更是融入峰岭底村3700余名百姓心中。
党、。
我心中的英雄优秀作文高考1000字5篇

我心中的英雄优秀作文高考1000字5篇每当灾难来临之时,解放军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最有力的支持,解放军就是定海神针,我们一定能赢。
解放军是我们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心中的英雄作文高考1000字,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高考1000字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安静的小区,正是吃饭的时间,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小区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小区的道路边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警服,戴着眼镜,一手捧着一叠名单,一手拿着手机,照着手机微弱的灯光,正在看着名单,我匆匆忙忙的跑过,他吓了一跳,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嘴里嘟哝着:“小朋友走慢点,当心摔跤”。
这个警察就是我们小区的户籍警。
当我出生,他就知道我了,妹妹出生,他也知道了,外公外婆的户口搬了进来,又搬了出去,他也会来核实,他知道我们小区每户的人的信息,但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姓什么。
当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曾指着他问爸爸,为什么警察是戴眼镜的,爸爸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哦,他是户籍警,登记户口的。
”我不知道户籍警是做什么的,爸爸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他和拿枪的,捉坏人的警察不一样。
春节的时候,全国出现了疫情,后来小区就封闭了,我们只好从东门进,北门出。
小区外的人员都不能随意的进出小区,所以快递只好把我们的东西放在门口,妈妈叫我去拿快递的时候我见到了他,他没带帽子,但穿着警服,戴着口罩,坐在门口一张桌子后面,桌子上摊着一叠纸,上面的表格里有很多的名单,旁边是体温计和消毒水。
有人进出的时候,他总是站起身来,友善的和人打招呼,问他从哪里来的,到小区里做什么,然后不厌其烦的量体温,然后在那叠名单上记录下来,最后用消毒水洗手,他的手红红的,很干,像小区里老槐树的树皮。
门口的快递物品很多,杂乱无章的放在地上摊的到处都是,小区里拿快递的人在物品中穿行,翻翻这个,翻翻那个,快递员来了又走了,丢下更多的物品,人越来越多,我茫然的看着这个情景,不知道从何找起。
高君宇——精选推荐

高君宇理论家高君宇,男,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
编辑摘要目录•1 背景•2 生平•3 评价•4 故事•5 相关链接•1 背景•2 生平•3 评价•4 故事•5 相关链接•高君宇(1896——1925),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峰岭底村人。
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
行二。
其高君宇一个普通家庭妇女。
高君宇,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
高君宇- 背景建党前一年,他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当选第一任书记“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启蒙的思想解放高潮,身为中年人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唤起了一代年轻人走出旧《四书》、《五经》的思想束缚,由追求科学、民主进而追求革命。
此时风华正茂的高君宇,作为李大钊、陈独秀的学生,紧紧跟随着这一时代,并成为代表当时最先进思想的弄潮儿。
当时的年轻人最容易接受新思想,建立共产党和建立革命的青年团组织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高君宇不仅是党的创始人,同时还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即共青团前身)的创始人之一。
高君宇1920年秋,他就受组织委托组建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当选为第一任书记。
翌年5月,又到故乡山西,成立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年底,高君宇等54人赴苏联参加远东共产党和各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接见,还被大会选为执委会委员。
回国后,他又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参与制定了团的纲领,当选为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
人们回顾共青团的历史,不能忘记这位开拓者。
高君宇- 生平1912年高君宇“负笈抵省”,考入山西省上第一中学。
在这一省城有名学校,高君宇勤奋学习,在第一学期末就得了优胜奖。
被学校列为品学兼优学生,以“十八学士登瀛州”的美誉,在学校墙报上予以表彰。
学校对他的评语是“崇德敦行” 。
这时,高君宇对社会政治问题也很关心,他订购了《晨报》、《申报》、《康梁文钞》、《章太炎文集》等各种书刊,广泛阅读,开阔了眼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参观革命烈士高君宇故居有感太原市卫生学校基础文化党支部付杰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参观革命烈士高君宇故居有感说实在话,在单位宣布组织参观高君宇故居的通知之前,我尚不知道高君宇乃何许人也。
直到上了车,翻阅着手中刚刚拿到的革命先驱高君宇事迹简介,我开始为自己的浅薄与无知而深深自责。
汽车驶出繁华的都市,公路也开始颠簸起来,我开始思索我们要去的山西省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高君宇故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院,还是一个极为寒酸的窑洞?我很快就否定了后一个想法。
因为据说高君宇的父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财主,还有多处产业,可谓家产丰厚,若不然,高君宇也不可能在那个年代就有能力进入北京读书。
离城市越来越远,公路边的庄稼是越来越多,那一片片绿叶上厚厚的尘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生长的艰辛。
我无法了解高君宇当年走出这片土地时的真实想法,只能凭着一页薄纸在想象里揣摩。
据介绍,高君宇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山西省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在家里产业多处、衣食无愁的情况下,自愿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寻求革命真理,开创革命事业。
他曾担任北京学联负责人,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同李大钊等人创建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7 名党员之一。
在建党初期,高君宇同蔡和森等人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是中共早期的马列主义理论家。
后来成为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彭真同志,其入党介绍人就是高君宇。
读到此处,我不禁肃然起敬:我仿佛看到了昏黄的油灯下,清瘦的高君宇手握羊毫挥笔疾书,看到了他们编发的刊物《向导》飞往全国各地,播下一个又一个革命的火种。
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在先进性教育的特殊时期去参观革命先驱高君宇的故居,我的内心真有一种朝圣般的光荣。
据介绍,1921 年初,高君宇创建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北京的第一任团委书记;同年夏,他回太原与其他同志一起创建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改组了《平民周刊》,向青年学生传播进步思想。
作为出生在山西的晚辈,我很清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山西是被称为“阎老西”的军阀阎锡山的独立王国,敢于在虎口里拔牙,没有过人的胆量是不行的。
于是,高君宇的形象顿时在我的眼前高大起来。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我们神往的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
在高君宇故居200米左右的地方,我们下了车,怀着崇敬的心情徒步前往先驱的故居。
一个土坡上,一座普通的院落,如果不是大门上方有彭真同志题写的“高君宇故居纪念馆”的牌匾,我们都会把这里当作一户普通的民宅。
步入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站立在石座上的高君宇黑色的雕像,戴着眼镜的革命先驱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这些参观者,但他的目光仿佛要穿透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心灵有了强烈的震撼。
高君宇故居共有厢房两座、正房一座,顺着正房右边的台阶上去,后面还有一排六七间的窑洞。
房间里和窑洞里的墙壁上到处都是记载革命先驱事迹和其亲属、后人的图片文字资料。
一位当地土生土长的兼做管理员的讲解员用当地的方言为我们讲解了高君宇的事迹,在半懂不懂中,参阅手中的书面资料,我们开始走近了高君宇。
1922 年,高君宇代表中国共产党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和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在经费被雇佣的轿夫偷走的情况下,他动员父亲变卖家产凑足1000 大洋紧急汇到,确保了中共代表按期参加会议。
我想象着高君宇的父亲一定是位非常开明的士绅,在军阀混战的年月,为了儿子的信仰,能够变卖家产予以资助,由此可见舔犊之情之深,由此可见他对儿子所从事的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任和支持。
这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伟大的父亲。
1923 年,高君
宇参加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并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出任孙中山秘书。
1924年,他协助孙中山平息“商团”叛乱,负伤住院。
高君宇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致力于国共合作的努力跃然纸上。
据说,在繁忙的革命工作间隙,他还为敬爱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做过鸿雁传书的使者,最终促成两人的美满姻缘。
1925 年,高君宇赴上海参加中共四大,还带病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高君宇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积劳成疾,不幸于1925 年3 月6 日逝世,年仅29岁。
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践行了自己曾经写下的壮丽诗篇“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然而,正如维纳斯的断臂种残缺的美一样,尽管我们的革命先驱高君宇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努力促成了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的美满姻缘,但是,他自己的爱情却并不美满。
高君宇真正相爱的是“五四”时期号称中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女士。
两个人都有过不幸的婚姻,但他们能够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大胆相爱,真是难能可贵的壮举。
遗憾的是,高君宇生前并未与石评梅女士结为夫妻。
在高君宇病逝后,已有悔意的石评梅女士深为自己没能与高君宇结为夫妻而伤感,最终抑郁成疾,不幸英年早逝。
而今,他们的忠魂静静地安葬在北京陶然亭公园。
我想,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瞻仰他们的陵墓,为了两颗伟大的灵魂,为了他们坚贞不屈的爱情。
在讲解员的讲解中,在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高君宇故居的过程中,大家忘记了疲劳和饥饿,完全沉浸在革命先驱投身革命事业的伟大事迹中。
参观结束后,在高君宇先驱的雕像前,我们展开了鲜红的党旗,大家一致表示:要接过革命先驱未竟的事业,认真开展好先进性教育,不断勤奋工作,在自己平凡的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为促进卫生教育事业稳定发展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