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热片的几种基本材质

合集下载

关于散热片的几种基本材质

关于散热片的几种基本材质

关于散热片的几种基本材质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

各种材质的散热片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需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材质的散热片。

首先让我们对散热片的几种基本材质做一下了解吧。

钢制散热片:优点:外型美观,彻底改变传统铸铁散热片粗陋的外观形象;散热片厚度变薄,厚度仅有5厘米,较少占用居室空间;造型多样,满足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色彩丰富,适应不同色彩的家居装饰风格;重量轻,水容量小,使用更加环保;缺点:如果不采取内防腐工艺,会发生散热片腐蚀漏水。

铝制散热片:优点:质量轻,散热快,价格上啜低廉。

缺点: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为挤压成型的铝型材,经过焊接而成的散热片。

部分厂家生产的产品焊接点强度不能保证,容易出现漏水问题。

另外铝制散热片不适于碱性水质,原因:铝与水中的碱反应,繁盛碱性腐蚀,导致铝材穿孔,散热片漏水。

铝制散热片造型简单,装饰性差属于1氐档的散热片。

铜制散热片:优点:铜具有一般金属的强度,同时又不容易断裂、不易折断,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铜之所以能有如此优良稳定的性能是由于铜在化学排序中的序位很低,仅高于银、粕、金,性能稳定,不易被腐蚀,不会有杂质溶入水中,能是水保持清洁卫生。

因此铜管暖气使用起安全可靠,甚至无需维护和保养。

铜管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其形状和强度,也不会有长期老化的现象。

缺点:价格比较高。

我们在选择散热片的时候要分清材质特性,按水质选用不同的材质。

专家建议:如果居住的小区为分户供暖,市场上的散热片基本都可以选用。

如果为集中供暖,则水质差别较大,需要根据小区的水质来选择,比如水质含碱量高就不宜采用铝制散热片,宜选用钢制散热片。

当水中含氧量较大,就不宜选用钢制的,宜选用内层做过防腐处理的钢制散热片或者是铝制散热片等。

一般情况下铜铝符合和新型铸铁的对水质要求不高。

另外,各个房间所应用的散热片材质最好是相同或者是近似的,以免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腐蚀。

散热片制作工艺技术标准

散热片制作工艺技术标准

散热片制作工艺技术标准散热片是一种用于降低设备温度的散热元件。

它通过增加散热面积来提高散热效果,将设备内部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外部,从而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散热片制作的工艺技术标准。

1. 材料选择:散热片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

常用的散热材料包括铝合金、铜、铜镍合金等。

同时,材料的表面应具备良好的表面光洁度,以保证散热片的散热效率。

2. 制造工艺:散热片的制造工艺包括锯割、冷冲压、背光打孔、折弯、清洗、阳极氧化等过程。

在锯割过程中,要确保切割线平直、无毛刺。

冷冲压过程中,要保证冲压孔的尺寸和位置的精度,同时要避免因冲压过度而导致变形。

背光打孔过程中,要保证打孔的位置准确,并避免产生刺激气体和灰尘。

3. 表面处理:散热片表面要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以增加散热片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

在阳极氧化过程中,要控制好酸液含量、温度和浸泡时间,以保证阳极氧化膜的厚度和均匀性。

4. 装配:散热片的装配包括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固定等工序。

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焊接等。

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固定力的大小,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造成散热片的损坏或散热效果的下降。

5. 质量检验:散热片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制作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硬度检查、耐腐蚀检查等。

在外观检查中,要检查散热片表面是否平整、无刮痕、无气泡等缺陷。

在尺寸检查中,要检查散热片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硬度检查中,要检查阳极氧化膜的硬度是否符合标准。

在耐腐蚀检查中,要进行盐雾实验或常温腐蚀试验,以检查散热片的耐腐蚀性能。

以上就是散热片制作工艺技术标准的简要介绍。

通过严格遵循这些标准,可以保证散热片的制作质量和散热效果,从而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散热片加工工艺及成型技术

散热片加工工艺及成型技术

1. 铝挤式散热片铝材质由于本身柔软易加工的特点很早就应用在散热器市场,铝挤技术简单的说就是将铝锭高温加热后,在高压下让铝液流经具有沟槽的挤型模具,作出散热片初胚,然再对散热片初胚进行裁剪、剖沟等处理后就做成了我们常见到的散热片。

铝挤散热片的成本低,技术门槛要求也不高,不过由于受到本身材质的限制散热鳍片的厚度和长度之比不能超过1:18,所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很难提高散热面积,故铝挤散热片散热效果比较差,很难胜任现今日益攀升的高频率CPU。

2. 塞铜式散热片目前市场主流的散热片所用的主要材质无外乎铝和铜两种,而塞铜工艺则正是结合铝和铜各自优点应运而生的产物。

塞铜工艺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完成的,将铝挤型散热片加热后将铜芯塞入其中,最后再进行整体的冷却。

由于没有使用第三方介质,塞铜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接触面间的热阻,不但保证了铜铝结合的紧密程度,更充分利用了铝散热快和铜吸热快的特性。

这种塞铜工艺成本适中散热效果也不错,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散热片类型。

3. 压固法也就是将众多的铜片或铝片叠加起来,然后在两侧加压并将其截面进行抛光,这个截面与CPU核心接触,另外一面则伸展开来作为散热片的鳍片。

压固法制作的散热器其特点是鳍片数量可以做的很多,而且不需要很高的工艺就能保证每个鳍片都能与CPU核心保持良好的接触(或靠近),而各个鳍片之间也通过压固的方式有着紧密的接触,彼此之间的热量传导损失也会明显降低,正是因为压固法制作的散热器拥有众多的鳍片,这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往往不错,重量则比传统的散热器要轻的多。

4. 锻造式散热片锻造工艺就是将铝块加热后利用高压充满模具内而形成的,它的优点是鳍片高度可以达到50mm以上,厚度1mm以下,能够在相同的体积内得到最大的散热面积,而且锻造容易得到很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但锻造时,因金属的塑性低,变形时易产生开裂,变形抗力大,需要大吨(500吨以上)位的锻压机械,也正因为设备和模具的高昂费用而导致产品成本极高,连许多超频发烧友都无福消受。

简述散热器结构

简述散热器结构

简述散热器结构
散热器是一种用于散热的装置,通常用于电子设备、计算机、汽车等领域,以散发内部产生的热量,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

它的主要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散热片:散热片是散热器的核心部分,通常由铝合金、铜合金或其他导热材料制成。

散热片的设计目的是增加散热表面积,通过将热量从热源传导到散热片上,然后通过散热片的表面积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

2. 热管/热板:一些散热器可能采用热管或热板来提高散热效率。

热管是一种内部充满工作流体的导热元件,可以快速传递热量。

热板则是一种平板状的导热元件,常用于直接接触热源以提高热传递效率。

3. 风扇:为了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很多散热器会配备风扇。

风扇通过产生气流,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加速热量的散发。

风扇的转速和风量会影响散热效果。

4.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是安装在散热片上的薄片,其目的是增加散热片的表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散热鳍片通常呈薄片状,以最大化空气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

5. 基座/安装支架:基座或安装支架用于将散热器固定在热源上,确保良好的接触和热传导。

基座的设计可能因不同的应用而有所差异,以适应各种热源的形状和尺寸。

6. 风扇电机:如果散热器配备了风扇,那么它还包括一个风扇电机,用于驱动风扇旋转。

风扇电机通常由轴承、转子和定子组成。

7. 电缆和接口:一些散热器可能需要连接电源或与主板进行通信,因此会配备电缆和相应的接口。

总之,散热器的结构是为了有效地将热源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周围环境中,以维持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

不同类型的散热器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基本结构和功能是相似的。

各种常用金属材料及铝合金导热系数

各种常用金属材料及铝合金导热系数

目前市面上散热风扇所使用的散热片材料几乎都是铝合金,只有极少数是使用其他材料。

事实上,铝并不是导热系数最好的金属,效果最好的是银,其次是铜,再其次才是铝。

但是银的价格昂贵,不太可能拿来做散热片;铜虽笨重,但散热效果和价格上有优势,现在也逐步用来做散热片了;而铝的重量非常轻,兼顾导热性和质量轻两方面,因此,才普遍被用作电子零件散热的最佳材料。

铝质散热片并非是百分之百纯铝的,因为纯铝太达于柔软,所以都会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属,铸造而成为铝合金,以获得适当的硬度,不过铝还是占了约百分之九十八左右。

导热系数的大小表明金属导热能力的大小,导热系数越大,导热热阻值相应降低,导热能力增强。

在金属材料中,银的导热系数最高(表),但成本高;纯铜其次,但加工不容易。

在风冷散热器中一般用6063T5铝合金,这是因为铝合金的加工性好(纯铝由于硬度不足,很难进行切削加工)、表面处理容易、成本低廉。

但随着散热需求的提高,综合运用各种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已是大势所趋。

有部分散热片采用了纯铜或铜铝结合的方式来制造。

例如,有的散热片底部采用纯铜,是为了发挥铜的导热系数大,传热量相对大的优点,而鳍片部分仍采用铝合金片,是为了加工容易,将换热面积尽可能做大,以便对流换热量增大。

但是此种方法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将铜与铝型鳍片充分地连接,如果连接不好,接触热阻会大量产生,反而影响散热效果。

各种常用金属材料及铝合金导热系数材料名称导热系数材料名称导热系数银% 411 W/ 硬铝%Cu 177 W/纯铜 398 W/ 铸铝%Cu 163 W/金 315 W/ Mg,%Mn 148 W/纯铝 237 W/ 6061型铝合金 155 W/1070型铝合金 226 W/ 黄铜30%Zn 109 W/1050型铝合金 209 W/ 钢%C 54 W/6063型铝合金 201 W/ 青铜25%Sn 26 W/金和银的导热性能比较好,但缺点就是价格太高,纯铜散热效果则次之,但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了,不过铜片也有缺点:造价高、重量大、不耐腐蚀等。

雷特森-散热器材质特点大全

雷特森-散热器材质特点大全

雷特森-散热器材质特点大全
想要知道暖气片散热器哪种材质好,就要知道它是有什么样的材质和各自的效果怎么样,了解清楚之后进行比较。

这样大家就会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那么散热器的材质都是有哪些呢?散热器暖气片材质大致分为铸铁、铜铝复合、低碳钢、铝合金、钢铝复合、纯铜。

下边就是这些暖气片材质的特点。

1.铝合金:雷特森铝制暖气片散热器主要有高压和拉伸铝合金焊接两种,其共同特点是,价格便宜,导热性好,散热快;但其怕碱性水腐蚀、怕氧化。

2.铸铁:耐腐蚀,价格低廉;样式难看,笨重,占地。

3.铜铝复合:耐腐蚀、样式新颖美观、轻便,散热较快;价格较高,硬度低。

4.低碳钢:美观大方,价格实惠,贮水量大、保温性能好、耐压;易被氧化腐蚀。

5.钢铝复合:样式美观,散热好,耐腐蚀;热损失较大。

6.纯铜:导热性能优越、耐腐蚀能力强;造价极高,款式较少,生产厂家很少。

散热片种类

散热片种类

就散热片材质来说,每种材料其导热性能是不同的,按导热性能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银,铜,铝,钢。

不过如果用银来作散热片会太昂贵,故最好的方案为采用铜质。

虽然铝便宜得多,但显然导热性就不如铜好(大约只有铜的百分之五十多点)。

目前常用的散热片材质是铜和铝合金,二者各有其优缺点。

铜的导热性好,但价格较贵,加工难度较高,重量过大(很多纯铜散热器都超过了CPU对重量的限制),热容量较小,而且容易氧化。

而纯铝太软,不能直接使用,都是使用的铝合金才能提供足够的硬度,铝合金的优点是价格低廉,重量轻,但导热性比铜就要差很多。

有些散热器就各取所长,在铝合金散热器底座上嵌入一片铜板。

从制作工艺分类:1.铝挤式散热片铝材质由于本身柔软易加工的特点很早就应用在散热器市场,铝挤技术简单的说就是将铝锭高温加热后,在高压下让铝液流经具有沟槽的挤型模具,作出散热片初胚,然再对散热片初胚进行裁剪、剖沟等处理后就做成了我们常见到的散热片。

铝挤散热片的成本低,技术门槛要求也不高,不过由于受到本身材质的限制散热鳍片的厚度和长度之比不能超过1:18,所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很难提高散热面积,故铝挤散热片散热效果比较差,很难胜任现今日益攀升的高频率CPU。

2. 塞铜式散热片目前市场主流的散热片所用的主要材质无外乎铝和铜两种,而塞铜工艺则正是结合铝和铜各自优点应运而生的产物。

塞铜工艺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完成的,将铝挤型散热片加热后将铜芯塞入其中,最后再进行整体的冷却。

由于没有使用第三方介质,塞铜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接触面间的热阻,不但保证了铜铝结合的紧密程度,更充分利用了铝散热快和铜吸热快的特性。

这种塞铜工艺成本适中散热效果也不错,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散热片类型。

3. 压固法也就是将众多的铜片或铝片叠加起来,然后在两侧加压并将其截面进行抛光,这个截面与CPU核心接触,另外一面则伸展开来作为散热片的鳍片。

压固法制作的散热器其特点是鳍片数量可以做的很多,而且不需要很高的工艺就能保证每个鳍片都能与CPU核心保持良好的接触(或靠近),而各个鳍片之间也通过压固的方式有着紧密的接触,彼此之间的热量传导损失也会明显降低,正是因为压固法制作的散热器拥有众多的鳍片,这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往往不错,重量则比传统的散热器要轻的多。

散热片生产流程

散热片生产流程

PPT文档演模板
散热片生产流程
三、 Heat Sink的发展
2、散热片的运用
1997年8月,NVIDIA再次进入3D图形芯片市场,发布了NV3,也就 是Riva 128图形芯片,Riva 128是一款128bit的2D、3D加速图形核心, 核心频率为60MHz,核心的发热也逐渐成为问题,散热片的运用正式进 入显卡领域。
3、风冷散热时代来临
丽台专利散热系统TwinTurbo-II(第二代全覆式双涡轮散热风 扇),散热片完全地覆盖整张卡,启动时空气会顺着一个方向经两把风 扇一出一入,能够有效地将芯片及显存的热力迅速带走。而且两把球轴 承风扇能有效减低噪音,再加上金属散热网令寿命更长久。
PPT文档演模板
散热片生产流程
三、 Heat Sink的发展
一、 Heat Sink的材料简介
2、 1100材料的简介:材料的化学成分
合金編號 Alloy No.
Si(硅) Fe(鐵)
化學成份 Chemical Composition(%)
Cu(銅)
Mn(錳) Mg(鎂) Cr(銘) Zn(鋅) Ti(銻)
Al(Min)(鋁)
1100
Si+Fe=0.95
0.05-0.20
(%)
1100-H16
PPT文档演模板
0.15-0.50 0.51-0.80 0.81-1.30
13.4
1
16.9
2
3
散热片生产流程
一、 Heat Sink的材料简介
2、 1100材料的简介:材料的特性与用途
合金編號 Alloy No.
特性 Characteristics
用途 Applicatio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散热片的几种基本材质
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

各种材质的散热片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需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材质的散热片。

首先让我们对散热片的几种基本材质做一下了解吧。

钢制散热片:
优点:外型美观,彻底改变传统铸铁散热片粗陋的外观形象;散热片厚度变薄,厚度仅有5厘米,较少占用居室空间; 造型多样,满足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色彩丰富,适应不同色彩的家居装饰风格;重量轻,水容量小,使用更加环保;
缺点:如果不采取内防腐工艺,会发生散热片腐蚀漏水。

铝制散热片:
优点:质量轻,散热快,价格比较低廉。

缺点: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为挤压成型的铝型材,经过焊接而成的散热片。

部分厂家生产的产品焊接点强度不能保证,容易出现漏水问题。

另外铝制散热片不适于碱性水质,原因:铝与水中的碱反应,繁盛碱性腐蚀,导致铝材穿孔,散热片漏水。

铝制散热片造型简单,装饰性差属于低档的散热片。

铜制散热片:
优点:铜具有一般金属的强度,同时又不容易断裂、不易折断,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铜之所以能有如此优良稳定的性能是由于铜在化学排序中的序位很低,仅高于银、铂、金,性能稳定,不易被腐蚀,不会有杂质溶入水中,能是
水保持清洁卫生。

因此铜管暖气使用起安全可靠,甚至无需维护和保养。

铜管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其形状和强度,也不会有长期老化的现象。

缺点:价格比较高。

我们在选择散热片的时候要分清材质特性,按水质选用不同的材质。

专家建议:如果居住的小区为分户供暖,市场上的散热片基本都可以选用。

如果为集中供暖,则水质差别较大,需要根据小区的水质来选择,比如水质含碱量高就不宜采用铝制散热片,宜选用钢制散热片。

当水中含氧量较大,就不宜选用钢制的,宜选用内层做过防腐处理的钢制散热片或者是铝制散热片等。

一般情况下铜铝符合和新型铸铁的对水质要求不高。

另外,各个房间所应用的散热片材质最好是相同或者是近似的,以免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腐蚀。

湖南世友采暖小编提醒您在选购散热片时,要根据房屋具体情况而定,使用什么材质的散热片,同时配合优化工作也要做好,保证安全使用提高散热片使用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