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1.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目标。
园林
景观设计师要通过选用自然材料、模仿自然景观等手法,使设计的园林场
景具备自然般的美感和观赏性。
自然性原则还体现在对地形、水体等自然
环境元素的利用和还原,以及利用植物的自然状态和生态特征进行园林植
物的布置。
2.秩序性原则
3.尺度性原则
尺度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空间尺度的合理性。
园林景观
设计师要根据景观所处空间的大小、使用需求和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景观
元素的尺度和比例,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
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和适应性,设计师要合理安排观赏点和视觉焦点的位置,使人们在园林景观中能够获得愉悦的体验。
4.色彩性原则
色彩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色彩来丰富环境,创造美感。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色彩,在景观中形成明暗对比、冷
暖色调变化等艺术效果,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营造氛围。
色彩性原则还
可以通过运用季节性植物和花卉来实现季节性变化的目标,增加园林景观
的变化性和活力。
5.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满足功能需求为重要目标。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根据场地的使用要求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和组织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交流等功能。
同时,功能性原则还包括对于场地微气候的利用和改造,以及对于交通流线和公共设施的合理安排。
以上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还需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运用这些原则,以创造出独特且满足人们需求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简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
自然优先是指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并净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另外,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文化性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任何景观都必然地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自然环境条件是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同时,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景观的历史文化性主要是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古代石刻、坟墓等。
一定时期的景观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都有直接的联系。
从景观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景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景观设计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积淀,形成了系列的景观创作理论和手法,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从另一个角度讲,景观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物化结果,折射着历史的发展,是历史某个片段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活动的丰富,人们对视觉对象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体征,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景观的地域文化性指某一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性。
人们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必然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种民俗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地域文化。
在进行景观创作甚至景观欣赏时,必须分析景观所在地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入乡随俗,见人见物,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系统,尊重当地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从中抓住主要特点,经过提炼融入景观作品中,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性原则景观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建筑物的简单摆放,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人为艺术与自然生态的进一步和谐。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1、景观类型(名词解释)自然景观:是自然界中未经人工实践所干涉,以天然景观元素构成的景物,包括天然存在的景观和人工景观的自然要素部分。
城市景观:是通过人类的艺术加工,以人工景观要素为主构成的景物。
2、景观设计概念景观可归纳为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地表景物。
广义的景观设计是将一种景物通过整合、规划等科学合理的手段转化为另一种景物的过程,重点在于处理人、地关系,使环境中的各种构成系统更好地和谐发展。
狭义来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布置道路、种植植被、修造建筑等手段创造美的自然和人工环境。
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环境心理学:霍尔的“空间关系学”,他将人际交往的身体距离划分为4种:亲密距离为0~0.45m,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为0.45~1.2m,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交距离为1.2~3.6m,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共距离为3.6m以上,如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名词解释)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美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它研究景观美的特性和构成,以及自然美的保护和加工,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途径等。
范围涉及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
它们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构造规律等,都是景观美学所研究的对象。
3、试述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论述题)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绿化与植被情况、地质与水文条件、)功能因素(功能属性、功能构成、功能布局)空间因素(空间设计、空间类型、空间构成)人文因素(使用群体、地域文化)生态因素(保护自然元素、生态技术)技术因素(施工技术、新型材料)4、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一套分等级的系统,可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5、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是对城市认知地图富有开创性的重要成果。
他在书中将城市的物质行态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的原理

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的原理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人文关怀: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人群的需求,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愉悦的环境。
2. 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保护和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空间布局合理:景观设计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园的各个区域,包括景点、步道、绿化等。
要使空间流线清晰、便捷,避免拥挤和混乱。
同时,要注重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和融合,形成整体的城市空间。
4. 多样性和互动性:景观设计要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提供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休闲区等,以增加人们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5. 艺术美学:景观设计要追求艺术美学的效果,通过合理的色彩、形状、纹理等设计元素,打造美丽的景观。
同时,要注重景观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及特色相结合,体现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
6. 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景观设计要注重公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合理设
置护栏、标识等设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选择适宜的材料和技术,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以保障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理是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布局合理、多样性和互动性、艺术美学、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这些原则的应用可以提升城市公园的品质,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休闲场所。
景观设计原理

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或城市环境中,通过对地形、植被、水体、建筑等元素进行合理组合和布局,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生态功能和社会意义的环境空间。
景观设计原理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它对于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功能性、美学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景观设计的原理。
首先,功能性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环境的生态功能,确保设计的环境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交流互动、健康活动等多方面需求。
比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应该合理规划绿地、游乐设施、休息区等功能空间,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保护农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
同时,景观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环境的生态功能,比如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体规划,提升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其次,美学性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性需求,更要追求美的艺术表现。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对地形、植被、水体、建筑等元素的艺术组合和表现,创造出具有美感和情感共鸣的环境空间。
比如,在公共广场的设计中,可以通过雕塑、喷泉、景墙等艺术元素的布置,打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的空间场所;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营造出具有季节变化和色彩对比的美丽景观。
美学性的追求不仅可以提升环境的审美价值,更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归属感和情感认同。
最后,可持续性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比如,在城市绿地的设计中,应该注重植被的选择和维护,推广水景循环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手段,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应该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材料的选择,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将艺术和科学相结合,通过对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创造出适合人类活动和欣赏的宜人环境。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的本质和实践。
一、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1. 自然性原理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尊重自然。
设计师应通过研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现有条件,打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景观。
自然性原则要求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如水体、植被和地形等,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存在和美妙。
2. 人文性原理景观设计要追求与人文特点相契合。
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场所和功能,营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景观。
人文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艺术表达等手法,创造出具有情感共鸣和人文价值的景观作品。
3. 可持续性原理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设计师应该选用环保材料,设计合理的排水和节能系统,提倡生态循环和绿色出行等环保措施。
可持续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既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1. 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的规划布局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的大小、形状和功能要求,合理分配空间,确定主次景观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关系。
规划布局要考虑人流线路、道路交通和沟通配套设施等因素,以提高景观效果和人的体验度。
2. 植物选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设计师应根据景观需求选择合适的植被品种。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适应性、景观效果和生长特点等因素,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化。
植物选择要注意保持植物的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品种。
3. 材料运用景观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对于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理念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水泥等,用于空间分隔、装饰和硬质铺装等方面。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1. 配景与主景互补: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植被和结构的布局,使配景与主景相辅相成,达到景观整体效果的协调和统一。
2. 空间层次分明: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的高低、大小、形状等来创造空间层次感,使整个景观空间具有层次感和延展性。
3. 点、线、面的统一: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路径和景观面的布局等方式,使点、线、面之间形成完美的统一,使景观更加和谐。
4. 园林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根据园林的具体功能需求,合理运用景观的形式来满足功能的要求,并且与整体设计风格相融合。
5. 色彩搭配协调:园林景观设计要在植被的选择和使用上,注重色彩的搭配协调,使整个景观更加生动、鲜明,增加视觉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6. 采用自然材料和技术手段:园林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天然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使景观更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增加景观的自然性和可持续性。
7. 注重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到景观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使园林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
并根据不同季节进行相应的调整。
8. 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合理利用土地、水源和能源,同时选择合适的植被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 强调观赏性和体验性: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景观的观赏性和体验性,通过创造独特的景观形象和空间感,使人们能够在其中享受美的感受和亲近自然的体验。
10. 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园林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考虑到社区、城市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使园林成为周围环境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舒适、美丽的生活空间。
景观设计原理是什么

景观设计原理是什么
景观设计原理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景观设计原理:
1. 适应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根据特定场地的条件和规划要求进行设计,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满足使用需求。
2. 功能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要求,提供合适的功能区域和设施。
3. 统一性原则:景观设计应保持整体统一性,各个部分之间应有一定联系和协调,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4. 开放性原则:景观设计应鼓励人们的社交和互动,并为使用者提供开放和畅通的空间。
5. 可持续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提供可持续的设计方案和植物选择。
6. 自然与人工结合原则:景观设计应将自然元素与人工结构相结合,以创造出舒适、美观和功能性兼具的空间。
7. 比例和尺度原则:景观设计应注意到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关系,使之符合人体尺度和观赏效果。
8. 相变和变化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季节和时间的变化,通过合理安排植物和景观元素,创造出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景色
和氛围。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制定出有效、创新、可持续且美观的景观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
景观设计。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观
(Landscape)
景观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学科,融合了艺术、风俗学、人类文化
学、历史学、社会行为学、建筑学、地域学、当代科技、地理、自然 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相互交叉渗透。 景观设计是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 立的,具有一定社会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观设计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以为人创造安全、高
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与艺术。该专业国际上称为Landscape
景观设计原理
14级艺设专-2015春
景观设计概论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A B C D E F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念 第二章 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及景观设计 第三章 建筑及构筑物 第四章 水体 第五章 地形 第六章 现代景观作品赏析
景
观
(Landscape)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以被理解和表现为: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景观作为系统,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观设计学
(Landscape Archi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ture)
景观设计的两个方向: 景观规划 (Landscape Planning)/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观设计师
(Landscape Architect)
景观设计师是以景观的规划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其终身的目标是
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和谐相处。 景观设计师有别于传统的造园师(Gardener)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Gardener) 景观设计师的称谓由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Olmsted)于 1858年非正式使用,1863年被正式作为职业称号。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景观设计职业的说明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观设计师
(Landscape Architect)
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 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
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中央公园 Central Park 号称纽约“后花园”的中央公园,面积广达 843 英亩,是一块完全 人造的自然景观,每天有数以千计的市民与游客在此从事各项活动, 1857 年纽约市的决策者即将这座城市预留了公众使用的绿地,为忙 碌紧张的生活提供一个悠闲的场所,公园四季皆美,春天嫣红嫩绿、 夏天阳光璀璨、秋天枫红似火、冬天银白萧索。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
观
(Landscape)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以被理解和表现为: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师 1、职业名称: 景观设计师 2、职业定义:
(Landscape Architect)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观设计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设计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
物质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
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 市场服务机构,以及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建设、
国土、环保、旅游、文化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景观规划设计的
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景观设计概论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 观
(Landscape)
景观设计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设计初步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
观
(Landscape)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以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的过程; 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与 欲望。
2004年12月2日,景观设计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为我
国的新职业之一。 新职业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具有相对 独立成熟的职业技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 职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组织有关行业(或地方)的专家开发国家职业标 准,通过培训认证工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
观
(Landscape)
景观设计(LA),是将土地及景观视为一种资源,并依据自然、生态、
社会与行为等科学的原则以从事规划与设计的艺术性学科,该学科意 图在人与资源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均衡的整体关系,并符合人类对于 精神上、生理健康与福利上的精神要求。 景观设计的两大属性: 自然属性 / 社会属性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
观
(Landscape)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以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的过程; 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 言和精神空间。
景观是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 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 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阿 拉 伯 塔 酒 店 / 阿 拉 伯 联 合 酋 长 国 迪 拜 , 被 视 为 迪 拜 地 标 建 筑 。
空中餐厅,可以看到大海。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 景观是审美的 • 景观是体验的 • 景观是科学的 • 景观是有含义的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Planning
1.1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DEPARTMENT OF DESIGN 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INDUSTRY
景观设计学 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