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军队信息化对后勤保障体系的提升

军队信息化对后勤保障体系的提升军队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各类军事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和传输,以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和效率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提升对于军事行动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军队信息化对后勤保障体系的提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其带来的挑战。
一、信息化极大提高了后勤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效率军队后勤保障体系需要获取并处理大量的信息,包括物资储备、运输、维修等方面的信息。
传统的手工记录和处理方式效率较低,容易出现错误和延误,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这些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效率。
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各军兵种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管理,从而加快了信息的流转速度,提高了后勤保障的反应速度。
二、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后勤保障的精细化管理军队后勤保障体系涉及到物资采购、储备、调拨等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
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重复劳动等问题。
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后勤保障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后勤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物资的库存情况、消耗情况以及各个环节的进度,从而可以做出精准的决策和调度,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信息化增强了军队后勤保障的协同能力军队的后勤保障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协同,包括物资供应、运输、维修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
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往往面临着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丢失等问题。
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极大地增强军队后勤保障的协同能力。
通过共享信息平台,各个环节之间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更好地配合和支持作战任务的完成。
四、信息化对后勤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后勤保障体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涉及大量的军事敏感信息,一旦遭受到网络攻击或泄露,将给后勤保障工作带来极大的风险。
其次是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更新问题。
新时代提升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提升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的若干思考发布时间:2021-06-07T15:29:02.27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作者:李亚娟[导读] 摘要:有史以来,军队后勤在战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力都是不可忽视的,军队后勤是是军队的保障,是决定战士体魄和战斗力的因素之一。
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北京市 102200摘要:有史以来,军队后勤在战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力都是不可忽视的,军队后勤是是军队的保障,是决定战士体魄和战斗力的因素之一。
军队后勤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为打胜仗提供保障,在互联网全面覆盖的新时代,如若借助时代优势,以模块模式组织后勤力量,始终保证联勤力量能够满足作战需要,组织可支撑全域作战的后勤装备体系,为军队履行使命任务提供绝对可靠的后勤保障,本文就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关键词:军队;后勤保障能力;后勤管理引言军队后勤是部队作战的基本保障,也是打胜仗的一大助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军队后勤,因此,强化军队后勤建设,提升军队后勤保障能力,构建符合作战任务需要的后勤部队成为军队后勤的首要目标。
个人认为,以信息化手段,采用模块化编组方式;着力于提升联勤保障力量;构建高效后勤装备体系,可实现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的提升。
一、采用模块化的后勤力量编组模式在信息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一个行业都在往信息化靠拢,军队建设也是如此。
在进行后勤编组时,要使整个指挥更加高效,就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合理的运用起来。
传统的后勤工作存在着灵活性不足、编组固定以及指挥幅度成本问题。
然而当信息技术与后勤编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后勤工作的执行效率,能够满足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新一轮的军队改革中,后勤部队被改建成了联勤保障部队,相关部门重点关注了模块化保障能力的提升,做出了指挥层级一体化的表示,同时也明确了后勤摊子小型化的趋势。
当后勤保障队伍,能够像拼装积木一样灵活组建的时候,实际作战任务中就可以更加灵活的拆分,在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也更明显。
信息化作战对军事后勤保障的影响

信息化作战对军事后勤保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作战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后勤保障也在这一趋势下发生了深刻变革。
本文将探讨信息化作战对军事后勤保障的影响,并从效率、联合作战和实时监控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提高军事后勤保障效率信息化作战为军事后勤保障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极大地提高了保障效率。
首先,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后勤物资的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将物资库存、使用情况等实时反馈给决策者,提前预警和调配物资,从而避免了因物资不足或过剩而导致的后勤失衡问题。
其次,通过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网络和通信系统,后勤保障部门可以实现与前线指挥部的实时通讯,及时了解作战需求,快速响应,并迅速调配物资和人员,大幅提高了后勤物资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二、促进军事后勤保障与联合作战的融合信息化作战对军事后勤保障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促进了后勤与联合作战的融合。
传统上,军事后勤保障往往被视为后方行动,与作战指挥相对独立。
然而,信息化作战的兴起改变了这种格局。
现代战争中,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使得作战指挥部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和判断战场形势,而军事后勤保障部门也能通过实时信息获取作战需求,精确为前线提供所需物资。
这种紧密配合使得军事后勤保障能够更好地适应作战需要,实现对联合作战的有效支持。
三、实现实时监控与决策支持信息化作战为军事后勤保障提供了强大的实时监控和决策支持能力。
通过网络、卫星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后勤保障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军事装备的使用和状况,对燃料、弹药和粮食等重要物资进行远程监控。
当物资出现问题或偏离预期时,后勤保障部门可以立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以确保作战需求的及时满足。
同时,实时监控和决策支持也为后勤保障部门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使得管理者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和调整后勤保障策略。
在整个保障过程中,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实时监控和决策支持成为后勤保障的重要手段和优势。
加快后勤物资保障中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后勤物资决速保障能力

幽 4 谋舞 晒数 Er rk (
S. Ama i Do ga ,A. ch c ia r,S. u ls Ci o k nd H.Ya g “ v lOn n , No e -
l eAd p ie L a n n lo i msf rB i d De o v l t n Us g i a t e r i g A g rt o l c n ou i i n v h n o n
T eNaua a in p o c h t rlGr de t Ap ra h” . r c 1 I AC S mp On S se P o . F y . y tm 1
I e t iain J l 1 9 . d n ic t , u y 9 7 f o
A. ela dT. en wsi “ nomain Ma i zt n B l n S jo k, Anifr t - xmiai o o
主要 功能包 括 闭路 电视 监控 功能 、防盗报 警功能 、温湿 度监控
与调 节功 能 、火 灾报警 与控 制功能 、出入 库监控 功能 、紧急报 警 功 能 、周界 防卫 功能 、门锁控 制功 能等 。通过对 监控 系统的 应 用 ,可实现 仓库 的集 中监视 、集 中管理和 分散控 制 ,可 以为
I
科 园 月刊 I
1
{ ! 岍九 营 业硼 究 =I zE
力 快后 勤物姿 保 瞎 【 的 信息 化建 设 口 l 】
努力提高后勤物姿快速保障雒力
张作刚 周建彩 /海军航 空工程 学院青 岛分院
[ 摘 要 ]从 2 O世纪 9 0年代到现在世界 范围内,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都警示我们,要赢得现代高技术战争 的胜利,就 要有适合于现代战争的军事后勤物资保障体系。 [关键词 ] 后勤物资 建设 保障
新时期如何搞好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

292科技创新新时期如何搞好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这个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潮流下,全面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也给我国的部队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部队建设和管理都面临着重重的考验。
虽然这是一个以和平为主题的时代,但是各国军事冲突不断,在世界上很多人一直被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阴影笼罩着,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不断适应信息化的环境,将部队的管理做的更好。
然而部队的建设都需要部队后勤的支持,所以如何在信息背景下做好部队的后勤管理是我国部队应做好的首要问题[1-2]。
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部队后勤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在新时期如何搞好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
部队后勤信息化的内涵部队后勤信息化是指将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到部队后勤建设之中,使部队管理的操作性和可控性都得到加强,提高管理的效率,将后勤管理活动中协调、决策、服务与控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有效解决,高效完成部队后倾的管理工作。
在这个全面信息化的时期,部队建设要求具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掌握信息的乙方才可以有效的将信息进行运用,在战争时不至于被动,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部队管理都将信息化后勤管理作为重要的途径。
部队后勤实施信息化管理不仅将部队建设的成本缩小了,其稳定性也大幅度提升,而且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后勤管理中,也将目前的作战思维和条件都给予改善,大大促进部队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
要将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主要是运动信息化网络技术处理后勤有关的业务,主要包括①收集后勤信息并建立数据模型;②解剖分析数据模型,并转化呈标准的数据,分类简称数据库;③分析处理数据库,找出最佳方案并运用到后勤的内网里。
新时期搞好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已经不断的渗透到部队的各个方面,从安保制度的建设到思维方式和装备都已经全面向现代信息化智能管理转变。
网络化的手段在部队中寂静屡见不鲜,在部队的后勤管理中,由于信息化手段的介入,管理活动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不断更新的作战方式也为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实现部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在目前来看,实现信息化是完成整个部队信息管理的首要任务。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后勤管理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后勤管理在信息化时代,学校后勤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学校后勤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和便捷化,提升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学校后勤管理。
一、建立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是提升学校后勤管理的关键步骤。
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集成学校后勤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设备维护、物资采购、食堂管理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高效的数据处理。
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维护效果。
同时,信息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物资采购、库存管理等报表,提供数据支持,供管理者进行决策参考。
二、智能化设备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后勤管理,可以引入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
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装置,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派遣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此外,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供设备故障预测和维护建议,帮助学校制定更科学的设备维护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可靠性。
三、在线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传统的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过程通常繁琐而耗时。
利用信息化手段,学校可以建立在线物资采购平台,供各部门和教师进行物资采购。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线提交采购订单,采购部门收到订单后及时处理,并实现与供应商的在线对接。
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当库存不足时自动发出补货通知。
这样一来,可以简化物资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减少采购成本。
四、智能化食堂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后勤管理,还可以实现食堂管理的智能化。
通过引入刷卡支付和自助点餐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排队时间,提高就餐效率。
同时,通过在食品加工环节使用智能化设备,可以提高食品加工效率和质量,并实时监测食品安全指标,确保食品安全。
另外,利用信息化手段还可以推出食堂满意度调查,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食堂的服务质量和菜品选择,提高学生的就餐体验。
加快后勤物资保障中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后勤物资快速保障能力

加快后勤物资保障中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后勤物资快速保障能力[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世界范围内,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都警示我们,要赢得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就要有适合于现代战争的军事后勤物资保障体系。
[关键词]后勤物资建设保障1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后勤物资管理数字化、为后勤物资快速保障奠定基础后勤物资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后勤物资管理水平和快速保障能力,应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高技术战争中后勤物资的管理和快速、机动保障任务。
因此,战略后勤物资储备库要实现从后勤物资账目、数据处理,到终端的收发作业,全过程信息化、自动化,就必须创建一个以应用信息技术为龙头的储存系统。
1.1实现后勤物资仓库内部各保障模块的网络化1.1.1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库房、车间的情况,通过局域网实时传送到仓库的控制指挥中心,指挥员通过可视化系统对各库房、车间实时进行组织指挥,实现分散系统复合化。
这是推进后勤物资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1.2数字化的仓库建设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运用条形码技术实现后勤物资的自动识别,运用自动摄像技术实时监控,运用微电子控制技术进行机电设备的自动操作控制,实施仓库管理自动化。
1.2实现后勤物资战略仓库安全监控数字化监控数字化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主要功能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功能、防盗报警功能、温湿度监控与调节功能、火灾报警与控制功能、出入库监控功能、紧急报警功能、周界防卫功能、门锁控制功能等。
通过对监控系统的应用,可实现仓库的集中监视、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可以为仓库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一体化地实现对仓库内各种功能的管理。
1.3创建高架密集自动存取系统库房全部用计算机管理,其货架构造为高架多层、单元格式,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发出指令,堆垛机在巷道中就可以自行作业。
提取物资时,可在计算机上发出提取某项物资的指令,堆垛机会自动通过远红外装置、控制管理软件、条形码技术等将该物资从单元货架取出,并通过RGV有轨导引车在很短时间内把该物资送到指定位置。
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研究

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推动部队后勤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现有后勤管理系统的深入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后勤管理效率和效益,同时保证部队后勤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章: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目前,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应用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各种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代表的信息化系统已成为部队后勤管理的主要工具之一。
此外,一些新兴技术,如CPS(智能供应链)等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在这些信息化应用的基础上,部队后勤管理已经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优化协同,既提高了后勤管理效率,又降低了后勤管理成本。
第三章: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的不足之处尽管目前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其中,信息安全问题和系统复杂度问题是较为突出的。
另外,由于各军兵种后勤管理系统存在差异,信息互通存在困难,需要统一数据接口和标准。
同样,在人员培训方面也需要加强,增强后勤管理信息化运维能力。
第四章: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未来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应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来完善系统,加强信息安全防范措施,提高系统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技术方面也需要继续推进,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此外,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军装备后勤保障中的作用,建立军队全过程装备保障体系。
第五章: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发展,下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组织领导,拓宽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
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机制,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
2.加快标准化,推进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
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加强数据共享体系建设,提高信息互联互通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后勤保障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公司后勤体系建设典型经验专业:后勤管理科目:后勤综合管理单位: ***公司日期:2016.11.29[摘要]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提出和应用,为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面对当前形势,谁抓住了信息化发展的新机遇,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就找到了加速电力后勤服务现代化的引擎。
正是在这种共识下,***公司为适应“三集五大”体系的需要,以服从服务于供电企业全面发展为己任,紧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为重点,积极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电力信息化后勤”,目前已开发应用了4个智控系统(手机一卡通智控系统、办公场所节能智控系统、仓库管理智控系统、车辆管理智控系统),下一步将健全“电力信息化后勤”工作平台,不断完善其功能,为电力后勤综合管理工作的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的目标描述提到电力系统的后勤服务,一般都会想到简单繁琐,又脏又累,很少能跟高科技联系在一起。
不过,随着“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以及后勤服务“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的贯彻落实,这一情况在***公司却发生了根本变化。
以服从服务于供电企业全面发展,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为重点,紧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电力信息化后勤”不仅成为***公司领导班子的共识,而且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成效。
1.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的理念和策略;供电企业“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就是以服从服务于电力企业建设和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方便、节能、高效的后勤综合服务为基本出发点,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监测、分析、融合、信息响应等方式,融合优化现有服务和保障资源,构建绿色的环境、和谐顺畅的服务,为企业高效运行和员工生活满意打造智慧的工作环境和良好氛围,以保证电力生产、客户服务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
2.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的范围和目标;供电企业“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信息化分析。
针对电力企业后勤综合管理中存在的低层次、无序性问题,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决策,提高后勤工作的准确率。
可视化展现。
采用 GIS、视频、图表等方式,真正实现电力企业后勤综合信息的可视化动态监督管理,为后勤管理提供更为直观的支撑手段。
精细化管理。
运用信息化手段,在电力企业后勤工作标准化基础上推行网格化管理,全面提升电力企业后勤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
3.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1)通过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后勤服务“五位一体”要求。
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是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的基础。
2015年***公司率先在全省后勤服务系统建立了“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明确了各项要求。
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必须要遵循“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在规范的框架内实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2)通过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后勤员工的服务意识。
在公司后勤职工内部深入开展“优质服务”主题活动,打造“文明、规范、真诚”的窗口形象,推行精细化管理,创新餐饮服务,物业管理、车辆保障等方面的模式,通过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后勤服务形象亮化、设备设施升级、活动场地改造等民心工程,让员工在电网建设和客户服务中没有后顾之忧。
(3)通过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全力打造节约型后勤。
积极倡导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建立手机一卡通智控系统、办公场所节能智控系统、仓库管理智控系统、车辆管理智控系统,与员工共同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4)通过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努力塑造阳光后勤形象。
通过信息化后勤体系的建设,使后勤服务的食堂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物业管理、小型基建等方面的管理进一步透明,流程、价格进一步透明公开,便于重点环节的廉政监督,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价,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机制。
二、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五位一体”协同平台是***公司信息化后勤体系建设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基础。
目前已开发应用的4个智控系统(手机一卡通智控系统、办公场所节能智控系统、仓库管理智控系统、车辆管理智控系统)全部基于“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为其运行提供了保障。
1.后勤服务系统“五位一体”平台2015年公司建立了后勤服务系统“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编制了10个后勤服务管理手册,识别岗位流程65项,规范表单32项,识别管理制度32项,完善本单位相关制度18项,明确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41项,风控点68项。
(见图一)图2-1:后勤岗位手册及流程示意图后勤信息系统的四个智控平台开发和应用全部依据公司所确立的“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内容(见图二)。
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流程的信息模拟形成后勤服务部分功能的方便可控与再控。
这一智控系统的实施,一方面方便了员工的使用,另一方面也为加强后勤系统管理积累了经验。
图2-2:后勤服务“五位一体”协同管理平台界面图2.专业管理工作流程图智控系统所模拟的专业管理的流程包括了车辆管理、食堂事务管理、物业管理、后勤事务管理等多方面。
在功能上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及APP对后勤服务管理流程的模拟和使用功能的交叉,增强了流程的活力。
限于篇幅和文字限制,仅举车辆管理、物业管理流程如下:国网公司公务车日...省公司统一车辆管...省公司同业对标开...市公司同业对标开...市公司统一车辆管...县公司统一车辆管...县公司同业对标开...县公司公务车管理...市公司汇总公务车...省公司汇总公务车...国网公司年度公务...国网公司公务车管...省公司公务车管理...市公司公务车管理...县公司公务车管理...县公司公务车管理...公务用车日常管理流程公司系统公务用车日常...01国网公司部署公务车日...SYS02省公司使用统一车辆管理平台04开展同业对标(省公司)06开展同业对标(市公司)07开展同业对标(县公司)08汇总公务车管理情况( (15)自查公务车管理情况( (16)上报公务车管理年度工 (09)汇总单位公务车管理情 (14)检查、自查公务车管理 (1710)汇总单位年度公务车管 (13)检查、自查公务车管理 (11)汇总各单位年度公务车 (12)检查公务车管理情况(...SYS03市公司使用统一车辆管理平台SYS05县公司使用统一车辆管理平台图2-4:办公场所安全保卫管理流程图......06总结安全保卫管理工作07检查和考核安全保卫管...08归档安全保卫管理工作资料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已...办公场所安全保卫...办公场所安全保卫...安全保卫工作计划...安全保卫工作计划...日常安全保卫管理...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办公场所安全保卫管理流程办公场所安全保卫管...01编制办公场所安全保卫...办公场所安全保卫管理...办公场所安全保卫管理...03制定安全保卫工作计划...04审核安全保卫工作计划...安全保卫工作计划和具...安全保卫工作计划和具...05开展日常安全保卫管理工作02审核办公场所安全保卫.........食堂经费实施管理流程食堂经费实施管理工 (06)审核食堂经费报销单01编制食堂经费使用方案报销单审核报销单审核05编制食堂经费报销单食堂经费使用方案审 (04)审批食堂经费使用方案食堂经费使用方案审...食堂经费已使用食堂经费使用方案...食堂经费使用方案...食堂经费报销单编...食堂经费报销单审...02初审食堂经费使用方案03复审食堂经费使用方案食堂经费使用方案复...食堂经费使用方案复...食堂经费使用方案...食堂经费使用方案...福利计划管理流程已...福利项目实施评价流...福利计划管理流程福利项目实施评价流程食堂经费实施管理流程图2-5:食堂管理流程图三、后勤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后勤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建立了专业团队,确立了系统应用的目标及流程正常运行的支持保障系统。
1.建设全面感知、信息协同的后勤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是“信息化后勤”管理的门户,公司将各个信息管理模块统一整合到综合管理平台上,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数据查询、信息分析、综合监控,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公司已有4个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
2.智慧手机一卡通建设(1)“智慧手机一卡通系统”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定位“智慧手机一卡通”是以信息手机卡/IC卡为介质,借助信息手机卡/IC卡读写设备及各种应用管理软件,对职工工作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和控制的综合应用系统。
通过对公司大楼中每个人的出入状况(出入控制系统)、活动范围(门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工作时间(考勤系统)、消费活动(餐厅、超市)、等数据的采集、计算、汇总可以为公司管理层提供最准确的管理数据,是公司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管理的有力工具,是公司提高管理水平、体现管理科学化、人性化的必要条件。
(2)智慧一卡通解决了公司后勤管理中的那些问题通过”智慧手机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的解决如下问题:A、内部消费和结算的电子化⏹减少现金流通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内部消费和结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丰富了国网***公司公共服务的内容,提升了单位公共服务的水平;B、国网***公司安全管理的有力工具⏹对职工的日常活动进行记录和管理,包括考勤、出入等,为本单位的各种管理提供依据。
⏹实现非本单位人员的进出管理和活动区域管理,有效防止非法人员进入本单位。
C、为职工提供便利、快捷和节能的生活保障智慧一卡通在国网***公司中的应用,职工携带手机可以解决吃住行,为职工带来了便利的生活;D、有效和准确的信息采集,为领导提供决策通过各相关的应用子系统,实现人员活动的动态采集和信息分析,为国网***公司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从根本上提升国网***公司的管理和经济效益。
(3)2.4GRF-SIM手机卡相对普通IC卡有哪些优点2.4G RF-SIM手机卡,对传统的一卡通项目能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A、全面升级一卡通应用体验效果将教职工的信息卡升级成为移动全新推出的2.4G信息手机RFID-SIM卡,手机卡即园区卡、园区卡即手机卡。
职工日常上班只要携带手机,即可完成考勤(近距离刷卡)、消费、门禁等各项一卡通应用。
B、有效提升工作及管理效率⏹由于手机的私密性一般不会轻易交由他人,有效降低了上下班考勤的代打卡现象;⏹手机已经成为现代职场出行的必备物品,有效降低了因遗忘工作带来的管理弊端;⏹将多张卡片集成到一张手机RFID-SIM卡上,方便携带的同时提升了日常工作效率;C、有效防止单位福利外流的同时降低外来人员出入单位内部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因IC卡外借导致外来人员到本单位就餐造成的福利流失;⏹有效降低因IC卡外借导致外来人员进入本单位的安全隐患;(4)智慧一卡通工程项目内容本项目覆盖国网***公司整个大楼,内容包括智慧一卡通应用系统的基础设施设计与施工,软、硬件设备采购,相关应用软件开发,系统改造与集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