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信息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实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投入产出)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困难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2.应设立(第一信息)部门产值,其次信息部门等指标3.信息化建设会变更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信息人才)等各个方法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总指标5.信息产业分为(3个)部门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3)大类7.管理大师鲁克说过:(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9.教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化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是教化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10.目前我国教化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内”中小学“校校通”(城域网)和现代远程教化四个工程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P)表示12.网络及其平安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内网专网外网)三部分组成13.教化信息化主要指在教化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化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教学手段)14.信息化实力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学问智力密集型产业)1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降低成本)18.(文化教化水平)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干脆的影响19.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生产和应用)20.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市场)21.多元分析法又称(多变量统计分析法)22.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23.信息资源供需变更的指示器是(价格)24.信息分析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探讨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25.信息分析的特点是(针对性、沟通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26.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淌的资源、充分的信息)27.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款待会)28.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29.信息分析的本质(满意用户的信息要求)30.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31.(资源配置)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信息化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A. 建设信息系统 B. 提高信息化人员素质 C.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D. 维护传统设备2.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A. 提高生产效率 B. 降低成本 C. 提升信息化水平 D. 促进竞争力3.信息化能力建设中,信息系统应具备哪些特点? A. 效率高、成本低B. 稳定可靠、安全性好C. 功能强大、易扩展D. 扩展性差、易过期4.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基础之一,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信息安全? A.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B. 不定期更改密码 C. 控制访问权限 D. 加密敏感信息二、填空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目的是促进企业竞争力的________。

2.信息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____________和易扩展的特点。

3.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定期________重要数据。

4.控制访问权限是保障信息系统________的关键。

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信息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对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你认为哪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请详细说明其中一个措施的实施步骤和作用。

四、问答题1.什么是信息化能力建设?它的核心是什么?2.为什么说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基础?请举例说明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五、论述题请结合现实案例,论述信息化能力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4. B二、填空题1.提升信息化水平2.安全性好、易扩展3.备份4.安全性三、简答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是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能力建设,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加密技术、安全审计等。

其中,访问控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控制,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答案(100分)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答案(100分)

信息化能力建设成绩:97分共 100 题,其中错误 3 题!1.单项选择题o 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o 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参考答案:B•36.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o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o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o 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通报o 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37.信息分析的本质〔〕o A. 扩大生产规模o B. 增加人民收入o C. 为领导提供决策o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38.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o A. 客观因素o B. 主观因素o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o C. 软件和硬件相结合o 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参考答案:ADB•14.信息检索类型有〔〕o A. 文献检索o B. 事实检索o C. 数据检索o D. 概念检索•15.信息指数法分为〔〕o A. 主要成分分析法o B. 信息化指数法o C.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o D.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16.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包括〔〕o A. 文件方式o B. 超媒体方式o C. 网站方式对错•13.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对错参考答案:对•14.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3个关键环节 A成立评价小组 B确定评价目标 C提出评价意见。

对错•15.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

对错•16.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数字搜集和文字搜集二种途径对错•17.手工检索和电脑检索是当前常见的两种检索方式。

对错。

信息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立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展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2.应设立〔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3.信息化建立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构造〔信息人才〕等各个方法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总指标5.信息产业分为〔3个〕部门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3〕大类7.管理大师鲁克说过:〔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9.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立取得实效的关键10.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立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城域网〕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P〕表示12.网络及其平安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内网专网外网〕三局部组成1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教学手段〕14.信息化能力建立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1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降低本钱〕18.〔文化教育水平〕是文化构造的重要内容,对文化构造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19.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生产和应用〕20.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市场〕21.多元分析法又称〔多变量统计分析法〕22.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穿插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23.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价格〕24.信息分析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效劳、为研究效劳、未开发效劳、为市场开拓效劳〕25.信息分析的特点是〔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26.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27.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28.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29.信息分析的本质〔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30.影响科学技术开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31.〔资源配置〕在改良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信息化能力建设)

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信息化能力建设)

信息化能力建设共 100 题1.单选题的信息o A。

高风险型产业o B。

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o C. 高回报型产业o D. 搞创新型产业•32.()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o A. 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o B。

基础科学的发展o C。

文化教育水平o D. 历史文化观念参考答案:C•33.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o A. 生产和加工o B. 加工和应用o C。

生产和应用o D. 生产和使用•34.多元分析法又称()o A。

数据统计分析法o B. 量变、质变分析法o C。

多变量统计分析法o D。

内在联系分析法•35.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o A.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o B.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o C。

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o D。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36.决策机制有哪三方面内容(??)o A. 市场关系、消费结构、权利结构o B. 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市场关系o C。

组织保证体系、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o D. 消费结构、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37.信息分析的作用()o A。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o B.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o C。

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o D。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38.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o A.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o B.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o 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o 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参考答案:B•39.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o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o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o C。

信息化能力建设及网络安全考试考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及网络安全考试考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考试考题及参考答案2013年第1部分:判断题(每题2分,共15题。

)第1 题: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正确答案:正确第2 题: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

依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X信息消费市场秩序,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正确答案:正确第3 题: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传递定单、交货、付款等,这是电子商务的开端。

正确答案:错误第4 题:目前知名度较高的主流C2C网上开店平台有eBay(易趣网)、淘宝网、拍拍网。

正确答案:正确第5 题:在信息化时代下,只有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正确答案:正确第6 题:信息检索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正确答案:正确第7 题: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在某些条件下激活,起干扰破坏作用,并能传染到其他程序中。

正确答案:正确第8 题:黑客攻击造成网络瘫痪,这种行为是XX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正确第9 题:现在流行的“微信”聊天软件是新浪公司的产品。

正确答案:错误第10 题:数码照像机的人脸识别属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应用。

正确答案:正确第11 题: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相互依存,协调发展。

选择答案:正确第12题:1994年12月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现了与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的互连互通。

选择答案:错误第13题:Google一词由英文单词"googol"变化而来,表示1后边带有100个零的数字,使用这个词显示了Google 欲整合网XX量信息的远大目标。

选择答案:正确第14 题:1957年,兰德公司预测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结果与实际发射时间仅差两个月。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题库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系统可便政府利用宏观调控,借助网络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

( )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2、信息化指数方法是从信息量(Q)、信息装备率(E)、通信主体水平(P)、信息系数(U)4个主要因素来衡量社会信息化能力。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3、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4、企业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即可。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5、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6、GB/T 5169.7-2001是推荐采用的国家标准。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7、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

( )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8、标准是一种有效的专利文献类型。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9、硕博论文是一种有效的文献类型。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10、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11、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显示显示答案12、信息经济核算法是从经济学范畴出发的以信息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宏观评价方法。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参考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参考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市场手段具有较强的()功效。

B、资源配置2、电子商务的载体是()A、电子商务网站3、系统切换的三种方式是:直接切换、并行切换和()。

C、逐步切换4、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脱机检索、练级检索、()四个发展阶段。

A、网络检索5、()是实现高效信息共享不可或缺的条件。

D、标准化建设6、通常所说的信息分析成果主要是指()成果。

B、研究报告类7、到了哪一年,对信息产业的界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开始突出电信和网络服务的重要性?C、2002年8、查全率和()是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D、查准率9、信息技术在什么时候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

()D、20世纪40年代10、声音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音频、响度、频宽、音色和()。

B、节奏11、()是解决信息饥饿和信息相对过剩的最有利手段。

B、信息组织12、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用于()的天天重复、变化不大的各种过程处理和事务处理。

B、操作层13、战略计划层的信息系统在管理方法上通常是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D、模型库14、定量方法具有定量分析、结论具体和()的特点。

A、高度抽象15、信息技术的()使得我国能够在某些领域成为技术领先者。

D、自主创新16、.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D、价格17、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D、概率组织法18、信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形态。

A、文化19、信息系统需要通过各种人工或者()手段从组织机构的内部或外部搜集各种数据。

C、自动化20、()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B、业务流程分析21、信息处理包括整理和()两个相辅相成、交替进行的环节。

D、评价22、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内容管理、协同处理、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与答案(全部)一、单选题1、市场手段具有较强的()功效。

B、资源配置2、电子商务的载体是()A、电子商务3、系统切换的三种方式是:直接切换、并行切换和( )。

C、逐步切换4、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脱机检索、练级检索、()四个发展阶段。

A、网络检索5、()是实现高效信息共享不可或缺的条件。

D、标准化建设6、通常所说的信息分析成果主要是指()成果。

B、研究报告类7、到了哪一年,对信息产业的界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开始突出电信和网络服务的重要性?C、2002年8、查全率和()是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D、查准率9、信息技术在什么时候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

()D、20世纪40年代10、声音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音频、响度、频宽、音色和()。

B、节奏11、()是解决信息饥饿和信息相对过剩的最有利手段。

B、信息组织12、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用于()的天天重复、变化不大的各种过程处理和事务处理。

B、操作层13、战略计划层的信息系统在管理方法上通常是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D、模型库14、定量方法具有定量分析、结论具体和()的特点。

A、高度抽象15、信息技术的()使得我国能够在某些领域成为技术领先者。

D、自主创新16、.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D、价格17、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D、概率组织法18、信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形态。

A、文化19、信息系统需要通过各种人工或者()手段从组织机构的内部或外部搜集各种数据。

C、自动化20、()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B、业务流程分析21、信息处理包括整理和()两个相辅相成、交替进行的环节。

22、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内容管理、协同处理、和()。

A、交易服务23、定量方法以基础数学、数理统计()以及其他数学处理手段为基础。

B、应用数学24、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有基础部分和()组成。

C、功能部分25、在新信息技术的形成和扩散中,一般可分为技术领先者、()和技术后来者。

A、技术追随者26、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三大支柱”。

C、信息资源27、感测技术和()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

B、控制技术28、手工检索和()是当前常见的两种检索方式。

A、计算机检索29、()是信息化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C、信息素养30、常用的信息展示的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现在还有()等形式,可有效解决信息展示的时空问题。

B、网络发布31、信息检索是有信息组织和()两大部分组成。

D、信息检索32、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33、信息服务业,归根到底要以()为核心手段。

B、信息资源的管理34、信息组织活动在解决海量信息与( )的矛盾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C、特定需求35、()是分析评价的基础。

D、资料36、()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工具。

D、主体技术群37、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中后期就提出了经济信息化问题。

B、20世纪60年代38、()是现代高技术群的核心带头技术。

A、信息技术39、在信息分析中经常采用的半定量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D、交叉影响分析法40、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很强烈的(),新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标准常常会导致原有的信息资源内容因过时而失效A、时效性41、1992年,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是就提出了旨在向21世纪的()计划。

A、信息高速公路42、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管理,越来越有赖于信息()发展水平C、社会化43、近代信息组织阶段,信息机构存在的最终目的是()。

44、市场信息分析可为政府进行()提供重要依据C、宏观调控45、1983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剪辑出版了哪本书,提出将信息产业分为了两大产业群。

B、《信息产业前景》46、()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针对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查找出所需信息内容的过程。

C、信息检索47、个人消费结构的形成和变化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C、社会需求48、消息类成果的特点是:内容简洁、新颖、报道迅速、()。

D、及时49、信息分析的本质()。

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50、()是劳动力结构的基础。

A、人口结构51、完全竞争市场机制是完全竞争的()。

B、平衡状态52、基于内容特征的多媒体信息检索主要依据是()、声音和影响的内容特征。

A、图像画面53、数据处理系统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的早期表现形式。

C、信息系统54、信息文化在社会形态表现上可分成()三个层次的信息文化。

D、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55、18世纪,()技术的出现把人类带向了灿烂的工业文明时代。

C、蒸汽机56、要促进信息的利用就必须以完备、科学的()活动为基础。

A、信息组织57、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检索效果的评价标准主要有:查全率、查准率、收录X围和()。

B、输出格式58、办公自动化技术兴起于()。

B、20世纪80年代59、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信息资源既可以投入到生产领域,又可以投入到()。

C、消费领域60、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由罗哈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论文提出的。

C、1990年61、德尔菲法的特点是匿名性、反馈性和()C、统计性62、地序组织法的最大特点是能反映()。

C、地域特色63、数据流程图中的()指位于系统之外的信息提供者或使用者,用来说明系统数据输入的源点或数据输出的终点。

C、外部实体64、目前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C、文献检索65、趋势外推法是基于()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B、历史数据66、()常见的工作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各种报表的生成、数据的复制及保存、与外界的定期数据交流等。

D、数据处理67、软件的维护可分为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A、完善性维护68、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三大支柱”。

C、信息资源69、在软件领域,已形成了平台软件、中间件和()三大类。

A、应用软件70、信息分析成果中是以有关课题的各种系统的资料或数据为主要对象,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成果形式是( A)。

A、数据类成果71、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的发展。

B、社会信息活动72、()是信息产业成长的外动力。

D、国际竞争73、那个国家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积极倡导着。

A、美国74、我国狭义的信息产业结构划分为信息技术及制造业和()。

B、信息服务业75、信息资源与经济活动相结合,是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可以广泛地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D、渗透性76、信息资源的()决定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里,利用这些资源所能给经济行为者带来的效用总有一个有限的最大值。

C、稀缺性77、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A、可行性分析78、信息分析成果可划分为消息、数据和()三种类型A、研究报告79、信息化能力的评价应该对()起导向作用。

A、信息化建设实践80、()年以后,因特网步入商业化阶段,迅速地在全世界扩展开来。

B、199281、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是()D、专家系统82、我国目前处在产业结构的()时期。

C、高变换率83、()决定产业决策行为的的有效性程度、D、决策机制84、竞争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其实质是通过经济实力和智慧的较量,强者被保存、发展和壮大,弱者被削弱、淘汰。

B、优胜劣汰85、电子商务的应用重在()的应用。

C、商务模式86、(),国务院批准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D、1996年5月87、通信技术和()处在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

D、计算机技术88、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分析能力。

B、环境扫描89、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B、硬件和软件90、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91、在传统的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信息资源的利用( )明显的竞争关系。

B、不存在92、信息组织的过程通常可分为序化阶段和()C、优化阶段93、电子货币是一种以()流通的货币。

B、数据形式94、企业信息化的均衡分析包括静态均衡分析和()。

C、动态均衡分析95、文献调查主要用于()的搜集。

C、文献信息96、()是经济与社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C、电子政务97、当代的信息分析已远远超出了个人经验的X围,而成为一项经常性、系统性、(C)的科学研究活动。

C、规X性98、数据类成果以有关课题的各种系统的资料或()为主要对象。

C、数据99、()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基本方法。

A、比较100、世界各国的()在信息劳动中占有最高的比例。

B、信息处理者101、信息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的需求,是信息无障碍交流的有力保障。

D、社会信息交流102、文化()是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影响。

D、教育水平103、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104、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常规法、追溯法、顺查法、倒查法和()。

D、分类法105、()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获取利润、谋求生存、持续发展的能力。

D、核心竞争力106、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定量化、统计化、系统性和()被公认为是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特征。

D、客观性107、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供给分析的基础是()。

C、均衡理论108、信息嘴直是一种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和()。

B、扩展109、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界定,信息产业是由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组成的。

B、服务产业110、数据流程图中的()表示数据和数据流向,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是各个数据处理环节处理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B、数据流111、信息整理包括形式整理和(),目的是使信息从无序变成有序,成为便于利用的形式。

C、内容整理112、信息检索系统是为满足信息用户的()而建立的、存贮经过加工的信息集合的人机信息系统。

C、信息需求113、信息组织是在解决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相对贫困这一对矛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

A、信息质量114、信息系统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

B、系统分析115、B2B电子商务是以()为交易主体。

B、企业116、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117、研究报告类成果具有结构严谨、分析深刻和()的特点。

C、结论明确118、教育信息化重在()A、应用119、信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赖于全民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