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题答案100分
信息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实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投入产出)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困难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2.应设立(第一信息)部门产值,其次信息部门等指标3.信息化建设会变更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信息人才)等各个方法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总指标5.信息产业分为(3个)部门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3)大类7.管理大师鲁克说过:(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9.教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化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是教化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10.目前我国教化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内”中小学“校校通”(城域网)和现代远程教化四个工程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P)表示12.网络及其平安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内网专网外网)三部分组成13.教化信息化主要指在教化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化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教学手段)14.信息化实力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学问智力密集型产业)1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降低成本)18.(文化教化水平)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干脆的影响19.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生产和应用)20.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市场)21.多元分析法又称(多变量统计分析法)22.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23.信息资源供需变更的指示器是(价格)24.信息分析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探讨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25.信息分析的特点是(针对性、沟通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26.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淌的资源、充分的信息)27.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款待会)28.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29.信息分析的本质(满意用户的信息要求)30.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31.(资源配置)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信息化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A. 建设信息系统 B. 提高信息化人员素质 C.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D. 维护传统设备2.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A. 提高生产效率 B. 降低成本 C. 提升信息化水平 D. 促进竞争力3.信息化能力建设中,信息系统应具备哪些特点? A. 效率高、成本低B. 稳定可靠、安全性好C. 功能强大、易扩展D. 扩展性差、易过期4.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基础之一,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信息安全? A.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B. 不定期更改密码 C. 控制访问权限 D. 加密敏感信息二、填空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目的是促进企业竞争力的________。
2.信息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____________和易扩展的特点。
3.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定期________重要数据。
4.控制访问权限是保障信息系统________的关键。
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信息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对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你认为哪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请详细说明其中一个措施的实施步骤和作用。
四、问答题1.什么是信息化能力建设?它的核心是什么?2.为什么说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基础?请举例说明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五、论述题请结合现实案例,论述信息化能力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4. B二、填空题1.提升信息化水平2.安全性好、易扩展3.备份4.安全性三、简答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是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能力建设,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加密技术、安全审计等。
其中,访问控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控制,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答案(100分)

信息化能力建设成绩:97分共 100 题,其中错误 3 题!1.单项选择题o 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o 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参考答案:B•36.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o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o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o 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通报o 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37.信息分析的本质〔〕o A. 扩大生产规模o B. 增加人民收入o C. 为领导提供决策o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38.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o A. 客观因素o B. 主观因素o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o C. 软件和硬件相结合o 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参考答案:ADB•14.信息检索类型有〔〕o A. 文献检索o B. 事实检索o C. 数据检索o D. 概念检索•15.信息指数法分为〔〕o A. 主要成分分析法o B. 信息化指数法o C.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o D.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16.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包括〔〕o A. 文件方式o B. 超媒体方式o C. 网站方式对错•13.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对错参考答案:对•14.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3个关键环节 A成立评价小组 B确定评价目标 C提出评价意见。
对错•15.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
对错•16.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数字搜集和文字搜集二种途径对错•17.手工检索和电脑检索是当前常见的两种检索方式。
对错。
信息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立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展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2.应设立〔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3.信息化建立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构造〔信息人才〕等各个方法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总指标5.信息产业分为〔3个〕部门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3〕大类7.管理大师鲁克说过:〔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9.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立取得实效的关键10.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立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城域网〕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P〕表示12.网络及其平安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内网专网外网〕三局部组成1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教学手段〕14.信息化能力建立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1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降低本钱〕18.〔文化教育水平〕是文化构造的重要内容,对文化构造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19.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生产和应用〕20.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市场〕21.多元分析法又称〔多变量统计分析法〕22.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穿插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23.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价格〕24.信息分析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效劳、为研究效劳、未开发效劳、为市场开拓效劳〕25.信息分析的特点是〔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26.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27.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28.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29.信息分析的本质〔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30.影响科学技术开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31.〔资源配置〕在改良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继教公需科目《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通常所说的信息分析成果主要是指()成果。
A、消息类B、研究报告类C、数据类D、统计类正确答案为:B2、近代信息组织阶段,信息机构存在的最终目的是()。
A、收藏B、利用C、保管D、交流正确答案为:B3、信息经济时代,()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A、计算机技术B、网络技术C、信息产业D、软件开发正确答案为:C4、1983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剪辑出版了哪本书,提出将信息产业分为了两大产业群。
A、《信息化未来》B、《信息产业前景》C、《数字经济2000年》《信息经济》D、《信息经济》正确答案为:B5、(),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技术上的突破,把计算机应用从单纯的数值运算扩展到数据处理的广阔领域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80年中期D、90年前期正确答案为:A6、网络信息组织主要有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和()。
A、层次网络信息组织B、三次网络信息组织C、二次网络信息组织D、多次网络信息组织正确答案为:C7、()的实质是一种试图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A、信息转换系统B、信息管理系统C、数据处理系统D、专家系统正确答案为:D8、()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A、需求调查B、业务流程分析C、可行性分析D、详细调查正确答案为:B9、()是信息产业成长的外动力。
A、社会需求B、信息爆炸C、技术创新D、国际竞争正确答案为:D10、()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A、信息技术B、网络技术C、科学技术D、软件技术正确答案为:A11、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文献调查和()两种途径。
A、专项调查B、监听C、社会调查D、市场调查正确答案为:C12、目前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磁盘、光电阅读器和()。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参考试题答案

1.单选题1.逻辑的思维法包括()A。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B。
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 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D。
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2.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A. 客观因素B。
主观因素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 政治背景3.信息分析的本质()A. 扩大生产规模 B. 增加人民收入C。
为领导提供决策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4.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A. 基础B。
唯一途径 C. 根本方法 D. 结果5.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6.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A。
历史活动 B. 政治活动 C. 社会活动D。
人文活动7.信息分析的特点是()A.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B。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8.信息分析的作用()A.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B。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 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D。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9.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A。
查全率和查准率 B. 收录范围 C. 输出格式D. 输入格式10.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A.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B.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C。
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D。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11.多元分析法又称( )A. 数据统计分析法 B. 量变、质变分析法C。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_-_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参考试题答案

1.单选题1.逻辑的思维法包括()A.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B。
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C。
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D。
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2.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A。
客观因素 B. 主观因素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D。
政治背景3.信息分析的本质( )A. 扩大生产规模B。
增加人民收入C。
为领导提供决策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4.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A。
基础 B. 唯一途径C。
根本方法D。
结果5.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6.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A。
历史活动B。
政治活动C。
社会活动 D. 人文活动7.信息分析的特点是()A.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B。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8.信息分析的作用()A.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B。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C。
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9.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A。
查全率和查准率B。
收录范围 C. 输出格式 D. 输入格式10.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A.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B.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C。
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D.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11.多元分析法又称() A. 数据统计分析法B。
量变、质变分析法 C. 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D. 内在联系分析法12.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A。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哪些内容?A.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B. 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建设C. 信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D. 以上都是答案:D2.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验收前需要做哪些工作?A. 项目计划制定B. 需求分析C. 设计方案编制D. 测试验收答案:D3.信息化能力建设中的“建设”阶段包括哪些内容?A. 设计与开发B. 系统测试C. 训练与实施D. 以上都是答案:D4.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保密性”是指?A. 确保信息不被非法获取B. 确保信息不被非法篡改C. 确保信息不被非法传播D. 以上都是答案:A5.信息化能力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A. 开展用户群体的需求调查B. 制定用户需求调研计划C. 进行用户访谈和调查问卷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答案:√2.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完整性”是指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答案:√3.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的投资越大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答案:×4.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的维护工作可以推迟到项目实施后。
答案:×5.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可用性”是指防止信息被非法访问和获取。
答案:×三、简答题1.简述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意义及目的。
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意义是提高企业、机构或组织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企业、机构或组织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创新能力提高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信息化能力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满足用户需求,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机构或组织的综合竞争能力。
2.简述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点。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点包括:(1)保密性:保护信息不被非法获取。
(2)完整性:保护信息不被非法篡改。
(3)可用性:确保信息及相关资源的及时、准确地提供。
(4)可控性:保证信息及相关资源的使用符合组织的监管和管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能力建设成绩:97分共100 题,其中错误3 题!
1.单选题
o 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o 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参考答案:B
•36.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o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o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o 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通报
o 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37.信息分析的本质()
o A. 扩大生产规模
o B. 增加人民收入
o C. 为领导提供决策
o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38.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o A. 客观因素
o B. 主观因素
o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o C. 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o 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答案:ADB
•14.信息检索类型有()
o A. 文献检索
o B. 事实检索
o C. 数据检索
o D. 概念检索•15.信息指数法分为()
o A. 主要成分分析法
o B. 信息化指数法
o C.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o D.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16.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包括()
o A. 文件方式
o B. 超媒体方式
o C. 方式
•12.回归分析是处理2个或2个以上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字方法
对错
•13.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对错
参考答案:对
•14.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3个关键环节A成立评价小组B确定评价目标C提出评价意见。
对错
•15.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
对错
•16.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数字搜集和文字搜集二种途径
对错
•17.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是当前常见的两种检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