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波动治疗案例分享

合集下载

帕金森病病例分享-大连市中心医院王翠

帕金森病病例分享-大连市中心医院王翠

用药
药物 1
2
3
4
5
美多巴
珂丹 金刚烷胺 百优解
125
100 100
125
125
100
125
125
100
100 20
结果


感受:对于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有运动波动的PD 病人,添加COMT抑制剂可明显改善运动波动。 COMT抑制剂的应用可减少左旋多巴类药物的 剂量。本例美多巴4片降低为2.5片。
10
胃酸增加、药物及饮食改变 黑质神经原贮备多巴胺能力丧失 纹状体受体敏感性变化 左旋多巴的使用、服用时间、总服药剂量 患者年龄

症状波动
剂末现象(wearing-off) 开关现象(on-off)

Definition of Wearing-off
12
目前对2004年的定义认知度较高。
在四项研究中均显示”开”期延长 PDQ-8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与基线时相比,”开”期最多延长 其中问题3,6和8改善明显,有显著差 1.7小时 异
珂丹的临床疗效:剂末现象早期使用,获益更多
延迟运动并发症


对未治疗的早期患者首选恩托卡朋-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复合制剂有可能 预防或延迟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Diagnosis difficulty
13
医生
难以实时观察 未引起足够重视
患者
缺少充分认识
没有诊断工具
不能早期发现剂末现象, 影响PD患者的治疗优化。
需要更贴近临床操作的筛查诊断工具,来尽早诊出剂末现象。
WO的发生率
14
WO是P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病程增加, 出现WO的患者数也增加。

帕金森氏病病例范文

帕金森氏病病例范文

帕金森氏病病例范文背景介绍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减弱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位60岁男性患者的帕金森氏病病例,包括病例背景、症状展现、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

病例背景患者信息•姓名:李先生•性别:男•年龄:60岁•病史:无明显疾病史•家族史:无相关疾病主要症状1.随着疾病进展,李先生开始感到全身乏力,尤其是双腿和双臂。

2.李先生出现静止性震颤,经常发生在右手和右腿。

3.运动减弱:李先生的步态开始变得缓慢,行走时姿势笔直,且腿部活动幅度受限。

4.李先生感到全身肌肉僵硬,尤其是颈部和四肢。

诊断过程李先生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关注,并咨询了医生。

以下是他的诊断过程和检查结果:临床检查1.神经学检查:李先生的静止性震颤在休息时明显增加,行走时减轻。

肌张力增加,腿部肌张力明显高于上肢。

步态缓慢,行走时姿势笔直,条形动姿势。

眼窝反复闭合。

2.深脑电图(DBS):显示巴士基体节皮质通路的异常。

辅助检查1.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检查显示基底节异常兴奋,前额及顶颞区离散棘波,慢波增多。

脑磁图显示休息震颤时增加的θ波活动。

2.脑部CT扫描:未检测到异常。

3.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中脑黑质体积减小及下丘脑部分异常。

4.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AT Scan):显示多巴胺转运体密度减少。

诊断结果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李先生被诊断为帕金森氏病。

该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1.多巴胺激动剂:如左旋多巴,通过增加脑内多巴胺水平来缓解运动症状。

2.抗胆碱药物:如苯海索,通过减少胆碱能兴奋性来减轻肌肉僵硬和震颤。

T抑制剂:如司酮肟,可延长多巴胺在脑内的作用时间,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1.物理治疗:通过锻炼和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李先生改善肌肉僵硬和提高运动能力。

关于帕金森的感人小故事!

关于帕金森的感人小故事!

关于帕金森的感人小故事!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患者运动功能的丧失和其他严重的身体和认知问题。

然而,在这个艰难的疾病中,仍然有着许多感人的小故事,展示了人性的美好和帕金森患者的勇气。

一位帕金森患者的故事开始于他尚未被确诊的时候。

这位患者名叫杰克,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然而,他开始不寻常地经历手抖和行走困难的问题。

他不愿意相信这是帕金森病的迹象,但仍然决定去看医生。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杰克被送往医院,接受了许多测试和诊断。

最终,他被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

这个消息对杰克来说是个打击,他感到沮丧和绝望。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与疾病战斗。

杰克把他的状况告诉了家人和朋友,他们都非常支持他。

他的妻子安妮陪伴他去看医生,学习如何管理病症和调整生活方式。

朋友们组织了一个募捐活动,帮助杰克筹集资金参加帕金森病治疗的研讨会。

这些举动让杰克感到非常温暖和鼓舞。

杰克开始接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帮助缓解他的病症。

虽然过程艰辛,他仍然坚持进行训练和康复,不断努力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他也开始注重心理健康,学习如何积极应对疾病带来的困难和挫折。

通过他的努力和支持团队的帮助,杰克逐渐适应了他新的生活方式。

他学会了使用辅助设备来帮助他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进行活动,如推车和抓地垫。

他发现他可以通过练习艺术、园艺和听音乐来缓解症状,这让他感到非常愉悦。

与此同时,杰克也开始帮助其他帕金森病患者。

他加入了一个帕金森病康复中心的志愿者团队,为其他患者提供支持和鼓励。

他组织了一个帕金森病患者互助小组,定期举办聚会和交流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杰克为其他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勇气。

杰克的帕金森病病情逐渐稳定,他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

尽管他依然面临着不断的挑战,但他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他不再将帕金森病视为生活的终结,而是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并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它。

杰克的故事充满了感人和激励。

它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选择积极应对和战胜它们。

帕金森病例分享

帕金森病例分享

警示征象
(三)警示征象:
发病5年内出现快速进展的步态障碍,以至于需要经常使用 轮椅。 (PSP,MSA)
运动症状或体征在发病5年内或5年以上完全不进展,除非 这种病情的稳定是与治疗相关。 (VP,药源性PD)
发病5年内出现球麻痹症状,表现为严重的发音困难、构音 障碍或吞咽困难。 ( PSP,MSA)
帕金森病病例分享
一般情况
患者:邓某 性别:男性 年龄:50岁 职业:木匠 主诉:行动迟缓3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
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肢活动稍不灵 活,当时未予重视。于今年2月份因上述症状加重就 诊于湘雅医院诊断“帕金森病”,予口服“艾地苯醌 、多巴丝肼、胞磷胆碱钠”对症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 。近半年来,患者出现右侧肢体活动缓慢,右手不能 持筷,言语不流利,偶有视物模糊。近2月逐渐发展 至左侧肢体进行性活动迟缓,右手不自主抖动,尤其 激动、紧张时易出现。目前患者穿衣、系纽扣尚可自 理,起床、翻身较缓慢,尚能单独行走。入院时患者 神志清楚,精神、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发病5年内出现吸气性呼吸功能障碍,即在白天或夜间出现 吸气性喘鸣或者频繁的吸气性叹息。 (MSA)
发病5年内出现严重的自主功能障碍,包括:体位性低血 压;发病5年内出现严重的尿潴留或尿失禁。 (MSA)
发病3年内由于平衡障碍导致反复(>1次/年)跌倒。 ( P SP,MSA,CBD,VP)
PD的诊断:
• 苍白球 ( GPi ) 帕金森病 ( 异动症 )
小结
✓ 原发性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目 前无法根治。
✓ 掌握PD的诊断标准,尽早识别PD。 ✓ 对于原发性PD治疗需要全程管理,早期诊断,早期
开始治疗,药物治疗为首选,在控制运动症状的同 时关注非运动症状的治疗。

帕金森自愈的案例

帕金森自愈的案例

帕金森自愈的案例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患者常常出现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等症状。

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帕金森病的根本治愈方法,但是有一些案例表明,通过积极的自我调理和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实现自愈。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帕金森自愈的案例,希望能给正在与这一疾病作斗争的患者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XXX先生。

XXX先生在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后,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治疗之路。

在经历了各种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后,他发现自己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于是,他决定尝试一些非传统的治疗方法。

他开始进行瑜伽和太极等运动锻炼,并且调整了自己的饮食结构,增加了一些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坚果类食物。

经过长期坚持,他发现自己的震颤症状有所减轻,肌肉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僵硬。

他的医生也对他的病情有所讶异,认为这种改善可能与他的生活方式调整有关。

案例二,XXX女士。

XXX女士是一位帕金森病的患者,她在接受传统治疗的同时,也尝试了一些中医的调理方法。

她每天坚持按摩穴位和进行气功练习,同时还进行了中药调理。

她发现,这些中医调理方法对她的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她的家人和朋友也都观察到了她的病情有所好转。

她表示,通过中医的调理,她的身体得到了平衡,整体感觉也更加舒适和轻松。

案例三,XXX先生。

XXX先生在接受传统治疗的同时,也尝试了一些心理疗法。

他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可能与长期的精神压力有关,于是开始进行心理咨询和放松训练。

他学会了一些自我放松的技巧,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进行冥想和深呼吸。

他发现,随着内心压力的减轻,他的症状也有所减缓,整个人的状态也变得更加平和和愉悦。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帕金森病的自愈并非没有可能。

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运动锻炼、中医调理以及心理疗法等方法,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甚至实现自愈。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治疗,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战胜帕金森病,重拾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帕金森病案例分析

帕金森病案例分析

典型护理案例(帕金森)一、患者病情床号:###床姓名:###性别:男年龄:74岁籍贯:###入院日期:2012—03—20入院医疗诊断:1.帕金森病、2.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3.前列腺增生术后主诉:行动迟缓伴左上肢不自主抖动九年余现病史:患者九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行走困难,步伐变小变慢,转身及翻身困难,左手静止性震颤,穿衣、夹菜动作迟缓,呈进行性加重,伴有头昏,卧床坐立或站立后头昏明显,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服用多巴丝肼片后,行动迟缓及肢体不自主抖动好转,但头昏无明显好转,平素精神一般,有焦虑情绪,夜间睡眠可,大便干结,2—3天1次,小便无明显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疾病史、用药史、手术史、过敏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80/120mmHg,平素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在160/120mmHg左右,有前列腺切除手术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无药物、食品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家族遗传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日常生活规律及自理程度:1、饮食情况:饮食规律以米面为主,一日三餐,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为主2、休息与睡眠情况:患者有焦虑情绪,每日睡眠5—6小时3、排泄情况:大便干结,2—3天1次,小便无明显异常4、日常活动与自理情况:机体活动能力1度,生活能自理5、嗜好:无烟酒不良嗜好心理社会资料:(包括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个人工作学习情况,经济与家庭支持系统等)患者为退休教师,经济上没有负担,发病九年,病程较长,症状进行性加重,所以,患者及家属比较焦虑,担心疾病预后。

患者配偶已去世,现由子女照顾。

二、身体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身高、体重、一般情况、心肺腹部体检等阳性体征、专科情况)T:36.5℃P:68次/分R:20次/分卧位BP:160/100mmHg立位BP:120/78mmHg身高:175cm体重:70Kg,患者神志清醒,由卧位转为坐卧位或立位时感头昏,记忆力、计算力下降,余高级神经功能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光反射灵敏,眼球各个方向运动正常,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慌张步态,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左上肢静止性震颤,针刺觉两侧对称,快速轮替运动不协调,跟腱串联试验不能完成,平衡障碍,颈强直。

帕金森病例七则

帕金森病例七则
治疗:许多在35岁以前患帕金森病的患者可能有parkin基 因的突变。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帕金森病患者通常下 肢症状比较明显,包括足部的肌张力障碍。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病例学习讨论文稿
睡眠后帕金森病症状能显著改善。这种有parkin基因突变 的帕金森病患者比散发帕金森病患者进展慢,但容易发生 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因此这些患者应尽可能推迟服用 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才是合理的药物,普 拉克索对于伴有抑郁症的帕金森病患者效果较好。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病例学习讨论文稿
可能的病因包括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合并AD或者 额颞叶痴呆。PD合并痴呆的患者容易出现多巴胺能药物 的副作用包括困倦、幻觉和体位性低血压,因此应尽可能 简化其药物治疗方案。对合并痴呆的患者不宜服用多巴胺 受体激动剂。复方多巴控释片对这类患者要优于标准片因 为可以延迟吸收峰。司立吉林可加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帕金森病例七则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病例学习讨论文稿
帕金森病例一:小写症
年龄:50 性别:男
策略:一年前出现右手静止性震颤,小写症,轻度右肩疼 痛和步态缓慢。查体显示典型的静止性震颤和右侧半身运 动迟缓,诊断为帕金森病,H-Y分期为1期。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病例学习讨论文稿
帕金森病例三:缺乏平衡
年龄:75 性别:男
症状:病史3年,步态缓慢伴不稳感。查体牵拉试验后缺 乏恢复平衡的能力,H-Y分期为3期。
策略:防止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十分必要,因为老年患者发 生髋部骨折的病死率和障碍功能都很严重。对于70岁以上 患者应选择左旋多巴制剂而不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量。左 旋多巴类药物比受体激动剂对姿势不稳的疗效更好。

帕金森病的案例

帕金森病的案例

帕金森病的案例:Michael J. Fox1. 背景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最早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于1817年首次描述。

这种疾病主要由脑部神经细胞的退化引起,导致患者在运动、平衡和协调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帕金森病的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和平衡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案例过程2.1 初诊与病情发展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 J. Fox)是一位加拿大演员和作家,于1961年出生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

他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好莱坞的明星。

然而,在1991年,福克斯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

福克斯最初的症状是在拍摄电视剧《家居男人》期间出现的。

他开始出现手部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演艺事业。

福克斯在接受多个医生的咨询和检查后,最终被确诊为帕金森病。

2.2 公开宣布与治疗福克斯在1998年公开宣布自己患有帕金森病,并决定从演艺事业中暂时退休,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帕金森病研究和患者支持方面。

他成立了“迈克尔·J·福克斯基金会”(Michael J. Fox Foundation),旨在推动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

福克斯接受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他通过药物控制病情,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此外,福克斯还接受了深部脑刺激手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这是一种通过植入电极来刺激脑部神经细胞的手术。

2.3 研究与倡导福克斯的基金会在帕金森病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他们资助了许多科学研究项目,旨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最终的治愈方案。

福克斯本人也积极参与了一些研究项目,包括临床试验和药物研发。

此外,福克斯还通过媒体和公众演讲等方式,倡导社会对帕金森病的关注和支持。

他公开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和生活故事,鼓励其他患者坚持治疗和积极面对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开”期时间与运动并发症相 关
剂末现象的发生率
Shengdi Chen et al. Tans Neuro 2014.
运动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
异动症 低龄起病 高剂量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恩他卡朋治疗 低体重
女性 UPDRS II基线评分高
——
剂末现象 低龄起病 高剂量左旋多巴
—— —— 女性 UPDRS II基线评分高 UPDRS III基线评分高
• 剂末现象的几个关键词:运动或非运动症状,可 预见,剂末药效减退。
• 帕金森病(PD)药物治疗一定时间后会出现疗效 减退及远期副作用,如运动波动(包括剂末、开 关等现象)。
随时间变化对左旋多巴的反应
• 平稳,持续临床反应 • 运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症状控制时间缩短 • 运动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 临床症状控制较差
剂末现象的表现
• 剂末现象刚开始时症状很轻微,并不是每次剂量 后都出现,也不是每天都出现。
• 随病情进展,每次用药的有效时间缩短,症状随 血药浓度发生规律波动。
• 可有多种临床表现。
剂末现象的识别工具
• 医生的一般临床评估 • 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估量表(UPDRS) • 剂末现象评估量表:WOQ32、WOQ19、WOQ9
3. 美多芭改为息宁,可改善运动波动,增加“开” 期时间。但剂量需增加26%左右。
4. 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其他半衰期相对较长 的药物,以提供相对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同 时可减少左旋多巴用量。
5. 加用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需要与左旋多巴(或其复方制剂 )一起用才有 效, 可提供更平稳的血浆左旋多巴水平,减少运动 并发症发生。 可降低与左旋多巴治疗相关的高同型半光氨酸 血症
病例简介
• 2年前症状再次加重,遂将“美多芭”加量至“250mg Tid” ,“泰舒达 50mg Tid” ,半年前自觉服药后疗效 维持时间逐渐缩短,每次疗效维持约3小时。
•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尚可,胃纳可,睡眠较差,梦多 ,大便秘结,3-4天排便1次,有排便费力感,小便正常 。
•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2.任何动作的缓慢


3.情绪变化


4.身体任何部位的僵硬


5.疼痛/酸痛


6.灵活性减退


7.思维混乱/迟钝


8.焦虑/惊恐发作


9.肌痉挛□ຫໍສະໝຸດ □使用方法: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上述症状,则在症状栏相应方框内打“√”;服药症状缓 解散,则在缓解栏相应方框内打“√”。结果判断:同一症状,在症状栏和缓解栏均有“√”, 则说明 “剂末现象”可能已经出现。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 2. Warren Olanow C, et al. Mov Disord. 2013 Jul; 28(8): 1064-71.
剂末现象的发生机制
神经元多巴胺受体受到的多巴胺刺激强度与血浆 左旋多巴浓度直接相关。而出现脉冲样多巴胺刺 激。
什么是剂末现象?
• 国际运动障碍病专家组成的剂末现象工作组会议 于2005年发表文章,文中剂末现象定义为:
• “Wearing-off” refers to the predictable emergence of one or more PD signs or symptoms before the next scheduled antiparkinsonian medication dosage 。
等。
WOQ-9问卷简单易行
WOQ-9与WOQ-32符合率极高,超过95%的剂 末现象可通过WOQ-9得到诊断。 WOQ-9问卷简单易行,其敏感性为96.2%,特 异性为40.9%。作为末现象的筛查工具,实用 性强,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剂末现象-9项问卷(WOQ-9)
症状
出现的症状
下次服药后缓解
1.震颤
显; • 辅查:头部MRI未见异常。
• 诊断 帕金森病 Hoehn和Yahr分期3期 开期UPDRS III运动功能检查16分 关期32分 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疗效减退或剂末恶化)
• 来诊时的用药方案: 美多芭250mg Tid(分别为8:00,12:00,18:00服药) 泰舒达50mg Tid(分别为8:00,12:00,18:00服药) • 如何调整治疗方案?
控释剂
加用 DR激动剂
加用 COMT抑制剂
加用MAO-B 抑制剂
换用左旋多巴 水溶剂
手术治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
剂末现象的防治措施
1. 餐前1小时或餐后1.5小时服左旋多巴,减少全天 蛋白摄入量或重新分配蛋白饮食。
2 .左旋多巴总剂量不变,增加服用次数,减少每次 剂量。
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波动治疗案例分享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陈煜森
病例简介
• 男性,65岁,主诉:肢体不自主抖动、行动迟缓6年。
• 现病史:患者缘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不自主 抖动,紧张时或静坐时明显,伴动作慢,约半年后出 现右下肢抖动,1年后累及左侧肢体,并逐渐加重,4 年半前按“帕金森病”予“泰舒达 50mg Bid”治疗, 症状有改善,3年半前症状加重,加用“美多芭 125mg Tid”治疗,症状有改善。
剂末现象的防治策略
1. 减缓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过程即神经保护治疗; 2. 使用相对低剂量左旋多巴; 3. 通过药物的调整以达到持续多巴胺能刺激
(continuous dopaminergic stimulation, CDS)。
运动并发症的治疗
症状波动 的处理原则
增加复方 换用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次数
病例简介
查体 内科查体未见异常。 精神科专科查体:MMSE评分:25分。 神经系统检查:面部表情呆板,双侧眼球各方向运动好 ,无眼震,伸舌居中,四肢呈铅管样肌张力增高,伴齿 轮感,可见静止性震颤,以右肢明显,四肢肌力正常, 四肢动作慢,以右肢明显。 辅查:头部MRI检查未见异常。
病例特点
• 老年男性,慢性起病,病程长,逐渐加重 • 主要表现为肢体抖动、僵硬、动作缓慢。 • 从一侧肢体发展至对侧。 • 逐渐出现症状波动现象 • 查体:四肢肌张力高、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以右肢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