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边坡渗水流沙解决措施方案
基坑支护渗水处理方案

基坑支护渗水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
咱这个基坑啊,就像一个大盒子埋在地里,本来应该稳稳当当的。
可是呢,现在出现了渗水的情况,就好像这个盒子破了几个小缝,水开始往里面钻了。
这可不行,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二、渗水原因分析。
# (一)地质因素。
这地底下的土质啊,就像一块有很多小孔隙的海绵,地下水在这些孔隙里到处乱窜。
如果基坑支护没做好跟这些“海绵”的隔离,水就会顺着这些孔隙渗到基坑里来。
比如说咱这儿有砂质土层,这种土的颗粒之间空隙比较大,水就特别容易通过。
# (二)支护结构问题。
1. 可能是支护桩之间的缝隙没处理好。
这就好比篱笆墙,桩子之间有了缝,水就像小老鼠一样从缝里钻进来了。
2. 还有可能是防水层破损了。
这防水层就像给基坑穿的一件防水雨衣,要是破了个洞,水肯定就进来了。
# (三)降水措施不到位。
如果降水井的数量不够或者抽水速度跟不上,地下水位降不下去,水就会往基坑里渗。
就像家里的地漏排水慢了,水就会在地上积起来一样。
三、处理原则。
1. 先堵后疏。
咱得先把那些大的漏水点堵住,就像给伤口先贴上创可贴一样。
然后再把那些小的渗水慢慢疏导出去,不能让水在基坑里乱流。
2.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渗水位置和渗水程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不能一刀切,就像给不同的病人开不同的药一样。
3. 保证安全。
在处理渗水的过程中,可不能把基坑支护结构搞坏了,不然就像拆了东墙补西墙,得不偿失啊。
四、具体处理措施。
# (一)渗漏点查找。
1. 全面检查。
安排几个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拿着强光手电筒,像寻宝一样,沿着基坑支护结构仔细检查。
看看有没有明显的水痕、湿斑或者小水流。
2. 重点排查。
对于那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区域,比如说靠近砂质土层或者以前就发现过渗水迹象的地方,要重点查看。
这就像警察破案,重点怀疑对象要重点排查。
# (二)小面积渗水处理。
1. 堵漏剂封堵。
如果是小面积的渗水,像出汗一样一点点的,那就用堵漏剂。
把堵漏剂像揉面团一样揉好,然后迅速地堵在渗水的地方,把小孔隙都填满,让水没有路可走。
基坑开挖渗水及漏水应急封堵措施

基坑开挖渗水及漏水应急封堵措施旦发生水则应采取断然措施,避免大量夹泥水对护本身和周环境造成损害以及可能带来的其它不可预料的损失。
一、基坑渗分类1.正常渗。
1)基坑止水帷幕达到设计要求的防渗条件下,仍然存在的自然渗透。
2)不影响基坑安全和施工的局部渗透。
正常渗水不需要特别治理,只需在渗点注浆或者水泥干粉封堵,且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常规明排方法解决。
2.非正常渗。
除正常渗水之外的基坑渗属于非正常渗,非正常渗必须进行治理。
二、常用封堵材料一般情况下常用采用化学灌浆法进行封堵。
常用化学灌浆材料如下:2.1水泥浆—水玻璃。
目前是使用最广的化学灌浆材料之一。
水泥水玻璃浆液(双液注浆)最重要的性能是胶凝时间和结石强度。
水泥~水玻璃浆液的胶凝时间可以按需调节。
2.2水泥—水玻璃浆液灌浆是将水玻璃和水泥分别配成两种浆液,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用两台泵同时注入,这种浆液具有水泥浆液的特点,强度高、材料来源多、价格便宜,又兼具化学灌浆的可灌性能,凝胶时间快,可以从几秒钟到几十分钟准确地控制凝固时间,可灌性明显提高,早期强度增长很快。
2.3聚氨酷类灌浆材料。
聚氨酷类灌浆材料是采用多异氰酸酷和聚醚树脂等作为主要原材料,再掺入各种外加剂配置而成。
三、渗治理造成帷幕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帷幕戴基坑渗一般应本着“外填内疏、见水不见土、封闭减压”的原则采取相应措施。
可采用以下几种治理手段。
a.基坑底部有较大上层滞水层水压力的治理。
首先要分析造成管涌的原因和根据涌出水的压力以及含泥砂情况,考虑在管涌口填一定量的级配碎石以减少土体流失;为避免长时间大范泡槽,应及时挖集水坑和排水沟疏导涌出水至坑外;停止与其相邻的基坑开挖段的开挖工作,利用坑内大口井降水来降低动水压力,同时采用高压注浆在管涌坑段范护结构内侧四周进行双液注浆(水:水泥:水玻璃=3:5:8)封闭此段滞水层,减小与外滞水层的沟通;管涌压力减少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并考虑在垫层上加一定重量的荷载以防基底起;然后采用高压注浆将管涌口由外向里逐渐封死,整个处理过程应随时监测基坑起。
基坑开挖渗水处理方法

基坑开挖渗水处理方法引言基坑开挖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基坑渗水的问题。
基坑渗水不仅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还可能对周围环境和工程安全带来风险。
因此,采取适当的渗水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基坑开挖渗水处理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帮助施工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常见的基坑开挖渗水处理方法1. 封堵法封堵法是一种较为常用且简单的处理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封闭渗水源头,阻止地下水进入基坑。
具体操作包括: - 定位和标记渗水源头; - 使用适当材料(如混凝土、聚合物材料等)进行封堵。
优点: - 操作简单易行; - 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 - 无法完全阻止地下水进入基坑,仅能减少渗水量; - 长期使用可能出现材料老化、破损等问题。
2. 排水法排水法是一种通过排除基坑内的地下水来处理渗水问题的方法。
常见的排水方法包括: - 地下水抽排:使用抽水机将地下水抽出; - 地下水降低:通过井点降低地下水位。
优点: - 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内地下水位; - 适用于大部分渗水情况。
缺点: - 需要占用一定的施工空间; - 对于大规模基坑,排水工作量较大。
3. 挡土墙法挡土墙法是一种通过建立防渗墙来处理渗水问题的方法。
常见的挡土墙类型包括:- 压密土壤挡墙:通过压实土壤形成防渗层; - 钢板桩挡墙:使用钢板桩构筑防渗结构。
优点: - 可以有效阻止地下水进入基坑; - 技术成熟,施工效果可靠。
缺点: - 施工周期较长; - 成本相对较高。
4. 围堰法围堰法是一种将整个基坑围起来,形成封闭空间处理渗水问题的方法。
常见的围堰类型包括: - 沉箱围堰:使用沉箱将基坑封闭,形成干作业空间; - 帆布围堰:使用帆布等材料将基坑围起来。
优点: - 可以有效隔离地下水和外部环境; - 适用于大规模基坑施工。
缺点: - 施工周期较长; - 成本较高。
结论在基坑开挖渗水处理中,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基坑渗水堵漏处理方案

基坑渗水堵漏处理方案
基坑渗水堵漏处理方案如下:
1. 检查渗水原因:确定基坑渗水堵漏的原因是最关键的。
如果是因为地下水位过高或基坑内部水文地质条件不稳定,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或改善水文地质条件。
2. 清理基坑表面:针对渗水问题,需要先清理基坑表面。
包括清除漏水的区域、清理浮灰、清除杂草等。
3. 补漏:如果渗水是由于地面结构或基础材料出现问题导致的,需要对漏水区域进行补漏。
通常使用防水材料或涂料来填充裂缝和漏洞。
4. 密封表面:如果基坑周围有地下水,或者渗水是由于地下水渗透导致的,可以在基坑表面进行密封处理。
可以使用防水涂料、密封剂或沥青来防止水分渗透。
5. 安装防水设施:如果基坑内部有管道、泵房等建筑物,需要在它们之间安装防水设施,以减少再次发生渗水的可能性。
6. 监测和调试:在修复后,需要对系统进行监测和调试,以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基坑渗水堵漏的处理方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情况严重,可能需要考虑进行地面重建或地下工程处理。
基坑渗水处理方案

基坑渗水处理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也日益迅速推进,特别是在近年来大规模建设的都市中心,基坑工程的建设已成为常态。
然而,在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坑渗水问题是一项难以避免的问题。
针对基坑渗水问题,选择合适的基坑渗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基坑渗水处理方案。
一、渗透加固法
渗透加固法是通过注浆、渗透灌浆等方法,将固化材料浸透到土层或岩层中,使其与原土质量受到升华的浆料形成整体,改变了原土层的特性。
借此阻止了土层渗水渗漏现象。
渗透加固法是一种处理基坑渗水问题的经济有效的办法,作为基坑工程建设中处理渗水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其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二、隔离层处理法
隔离层处理法是在基坑下部设置隔离层,该层可以包括聚乙烯膜、沥青、橡胶等材料。
通过隔离层的设置,可以防止地下水渗
漏进入基坑内,同时也可以避免基坑工地的土层与地下水直接接触,减少软土量,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的安全。
三、加固墙处理法
加固墙处理法是一种利用墙面介质来防止土层流失和基坑渗水渗透的有效方法。
其主要通过设置加固墙的方式,利用墙体的防渗性能保证基坑的安全。
加固墙处理法应用简单,特别是钢制加固墙已经成为基坑处理中的主流技术,其抗压抗拉强度高,不易变形。
综上所述,渗透加固法、隔离层处理法和加固墙处理法是基坑渗水处理方案中常见的几种方案。
每一种方案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特点,选择最适应的方案来进行施工,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基坑边坡渗水流沙处理方案

样 平均 标准 变异 修正 标准 最大值 最小值 本数 值 差 系数 系数 值 max min n φm σ δ γs φk 21 26.6 18.2 22.1 2.0 0.09 0.97 21.4
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ƒak=350kPa。
2.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及周边无河流、水库、湖泊等地表水系,勘察期间正值丰水 期,实测地下水位埋深1.44-3.33m,平均2.62m(即水位高程 1098.10m)。属潜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水位动态年 变化幅度约1.0m。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地处宁夏干旱区(K>1.5),场地土层以粉质黏 土为主,属弱透水层。土的含水量W>20%,熔化工段和配料车间采用 深基础,基础置于弱透水层的地下水中,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之规定,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Ⅱ 类。
配料车间垫层底标高为-7.15m,基坑深度为6.25m设计,基坑安全等级 为三级。 根据目前图纸提供情况,已确定熔化工段边坡采用联合支护方 式,-11.76m~-6.76m采用1:0.5土钉墙支护,-6.76m~-0.5m采用1:1自然放 坡;配料车间-7.15m~-5.15m采用1:1.25自然放坡,上部采用1:1自然放 坡。
23.7
液限WL(%)
11
1.4
0.05
0.97
25.3
塑限WP(%)
11
1.3
0.07
1.04
18.8
天 然 重 度 γ(kN/m3) 干 燥 重 度 γd(kN/m3)
11
0.6
0.03
0.98
18.3
11
0.6
0.04
0.98
15.2
基坑流沙处理方法

基坑流沙处理方法
基坑流沙是指在基坑中,由于土壤的松软和水分的存在,土壤流动并造成基坑塌陷的现象。
基坑流沙不仅会给基坑施工带来不便,还会导致基坑围护结构的破坏,给施工进度和质量带来影响。
处理基坑流沙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排水降水位法:通过及时排水,降低基坑中的水位,减少土壤流动性,从而减少流沙的产生和输送。
2. 围护加固法:在土壤裸露面周围建立围护结构,如护坡、挡土墙等,以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抵抗土壤流动的能力。
3. 夹层处理法:在流沙层和稳定土层之间设置夹层,可采用夹层注浆或夹层植筋等方法,以提高土层的整体稳定性,阻止土壤流动。
4. 掺砂固结法:向流沙中注入固结剂,如水泥、石灰等,通过与土壤反应形成固体骨架,增加土体的强度和抵抗土壤流动的能力。
5. 地下水位维持法:通过维持基坑水位与地下水位平衡,控制基坑中的水分含量,减少土壤流动性。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进行合理的施工参数和方案设计,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基坑渗水处理方案

基坑渗水处理方案基坑施工中常常会遇到渗水问题,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针对基坑渗水问题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本文将就基坑渗水处理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渗水原因分析在制定基坑渗水处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渗水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
常见的渗水原因包括地下水位过高、地质条件复杂、周围建筑物施工引起的边坡渗漏等。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为后续的渗水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基坑渗水处理措施选择根据渗水原因和项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下一些基坑渗水处理措施:1. 地下水位降低:通过井点排水等方式将地下水位降低,减少基坑渗水的压力。
2. 渗漏处理:对周围建筑物施工引起的边坡渗漏进行及时的修补,防止渗水进入基坑。
3. 周边建筑物加固:针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可能引起的渗水问题,可以进行加固和处理,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特殊材料的应用:如可渗透防水混凝土、渗水止水带等,可以在基坑施工中应用,有效地防止渗水。
5. 抽水处理:对于渗水比较严重的基坑,可以采用抽水的方式处理,将渗水导入排水系统,保持基坑相对干燥。
三、渗水处理方案实施在选择了适当的渗水处理措施后,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渗水处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团队配备:根据渗水处理方案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和资质,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经验和操作能力。
2. 设备准备:根据渗水处理方案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工具,包括抽水设备、降水装备、渗透防水材料等。
3. 安全措施:在渗水处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安全问题,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监测和调整:在渗水处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监测和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渗水处理效果的达到预期。
渗水处理方案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基坑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灵活应对各种渗水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边坡渗水流沙解决措施方案基坑边坡渗水、流沙应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一、编制依据 (4)二、工程概况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4)2.1工程概况 (4)2.2工程地质条件 (5)2.3水文地质条件 (9)三、边坡渗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9)3.1 边坡渗水原因分析 (9)3.2 边坡渗水、流沙处理措施 (9)四、突发事件应急预防 (14)一、编制依据1.1设计文件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本工程相关图纸。
1.2国家相关规程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1工程概况2.1.1 参建单位概况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2.1.2 工程基本概况拟建工程场地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
坐落在世纪大道西侧,北与金晶路相邻,总建筑面积约为150000平方米,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101.000m。
经调查,场区原为连片鱼塘。
经填方平整后,整个场地地形较平坦。
本工程±0.00m为1101.0m,成形工段场地基本平整,场地标高接近±0.00,熔化工段场地起伏较大,自然地面标高约为-0.5m。
熔化工段垫层底标高为-11.76m,基坑开挖深度为10.70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配料车间垫层底标高为-7.15m,基坑深度为6.25m设计,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根据目前图纸提供情况,已确定熔化工段边坡采用联合支护方式,-11.76m~-6.76m采用1:0.5土钉墙支护,-6.76m~-0.5m采用1:1自然放坡;配料车间-7.15m~-5.15m采用1:1.25自然放坡,上部采用1:1自然放坡。
2.2工程地质条件2.2.1 场地地形概况勘探点地面高程1099.54~1101.43m,最大高差1.89m。
地貌单元隶属贺兰山东麓冲洪积平原。
拟建场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脊柱复合部位。
场区及周围没有发现大的区域性断裂构造,第四系沉积地层厚度巨大,以砂土为主,地质条件稳定。
拟建场地地表有植被发育,熔化成形工段场地不平整,高差较大,表层为新近回填的素填土,混有小卵石煤渣等。
场地周边无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且场地较宽阔。
2.2.2 气象环境石嘴山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日照充分,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夏热而短促,冬寒而漫长,冷热变化急剧,年温差、日温差较大。
统计近35年气象资料,石嘴山大武口地区,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3℃。
最大降雨量174mm,最大蒸发量2157mm,最大风速22m/s,西北风及偏西风为主导风,基本风压值0.65KN/m2,基本雪压值取0.1KN/m2。
土壤标准冻深1.04m,每年11月下旬开始冰冻,翌年3月解冻。
2.2.3 地层土质概述场区内除地表浅部分布有素填土外,其下为第四系湖积、冲洪积相地层。
各土层岩土工程性状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地层编号与剖面图一致):①素填土(Q4ml):厚0.6~2.20m,平均 1.22m;层底标高1098.38~1100.64m,平均1099.60m。
土黄色~黄绿色,以粉土为主,含黏土物质,混有少量草根,局部含煤渣。
干燥~稍湿,松散。
层内取Ⅱ级原状土样9件,做标准贯入试验87次,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统计值指标样本数n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σ变异系数δ修正系数γs标准值φk天然含水量W 9 22.4-17.41.8 0.09 1.06 21.3天然重度9 19.9-18.10.6 0.03 0.98 18.8干燥重度γd (kN/m3)916.3-15.015.50.4 0.03 0.98 15.2天然9 0.756-0.6080.05 0.09 1.06 0.74压缩系数9 0.28-0.09/ / / /压缩模量9 17.9-6.3/ / / /标贯修正击87 14.0-2.02.1 0.46 0.92 4.1堆积年代小于5年,土质很不均匀,建议挖除。
②粉质黏土(Q4al+l):厚2.30~9.70m,平均5.13m。
层底埋深3.60~9.70m,平均6.18m;层底标高1091.23~1097.30m,平均1094.54m。
整个场区均有分布。
黄绿色,局部泛灰绿色。
夹粉土条带,局部增厚成层状或透镜状(②-1粉土,另述)。
含少量粉细砂。
湿~饱和,可塑。
层内取Ⅱ级原状土样69件,做标准贯入试验1240次,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统计值指标样本数n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σ变异系数δ修正系数γs标准值φk天然含水量W 68 27.9-18.32.3 0.10 1.02 24.0液限WL (%)68 37.2-28.52.4 0.07 0.99 31.9塑限WP68 23.8-1 1.7 0.08 1.02 20.2天然重度68 20.0-17.60.6 0.03 0.99 18.3干燥重度γd (kN/m3)6816.5-13.715.30.6 0.04 0.99 15.2液性指数IL 680.75-0.030.31/ / / /天然孔隙比68 0.868-0.6100.07 0.09 1.02 0.756压缩系数68 0.44-0.08/ / / /压缩模量68 21.1-4.2/ / / /标贯修正击12425.5-3.83.2 0.29 0.98 10.7由原状土样孔隙比e0及液性指数IL查表确定承载力基本值ƒ0=260kPa,回归修正系数ψf=0.95,承载力特征值ƒak=247kPa;标贯统计结果确定承载力特征值ƒak=250kPa。
考虑土层不均匀因素,推荐其承载力特征值ƒak=180kPa。
②-1粉土(Q4al+pl):厚0.7~2.3m,平均1.23m。
层底埋深2.6~7.6m,平均5.0m。
夹于第②层粉质黏土层中,黄绿色及黄褐色,含粉质黏土条带。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低。
湿~饱和。
多呈中密状态。
层内取Ⅱ级原状土样11件,做标准贯入试验78次,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统计值指标样本数n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σ变异系数δ修正系数γs标准值φk天然含水量W 11 24.8-19.51.9 0.08 1.04 23.7液限WL (%)11 28.7-23.61.4 0.05 0.97 25.3塑限WP (%)11 20.7-16.41.3 0.07 1.04 18.8天然11 19.4-10.6 0.03 0.98 18.3干燥重度γd (kN/m3)1116.2-14.615.50.6 0.04 0.98 15.2天然11 0.812-0.6310.05 0.07 1.04 0.732压缩系数11 0.28-0.13/ / / /压缩模量11 13.5-6.1/ / / /标贯修正击78 19.1-4.83.0 0.26 0.95 11.1由原状土样孔隙比e0及含水量W确定承载力基本值ƒ0=220kPa,回归修正系数ψf=0.93,承载力特征值ƒak=205kPa;标贯统计结果确定承载力特征值ƒak=180kPa。
综合推荐其承载力特征值ƒak=180kPa。
③细砂(Q4al+pl):厚0.6~5.0m,平均2.73m。
层底埋深6.9~11.0m,平均8.87m;层顶标高1093.08~1097.18m,平均1094.57m。
灰绿色~黄褐色,以细砂为主,含小砾,局部夹砾石薄层及透镜体,夹粉土及粉质黏土条带。
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及暗色矿物。
饱和,多呈中密状态。
层内做标准贯入试验424次,将标贯修正击数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样本数n 最大值最平标变修标424 40.8 12.3 26.2 5.2 0.20 0.98 25.7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ƒak=220kPa④粉土(Q4al+pl):层顶埋深6.9~11.0m,平均8.64m。
层顶标高1089.79~1095.0m,平均1092.08m。
黄褐色,含少量粉砂颗粒。
饱和。
无光泽反应。
呈中密状态。
层内做标准贯入试验682次,将标贯修正击数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682 31.5 11.5 18.0 3.0 0.17 0.99 17.8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ƒak=250kPa。
⑤粉质黏土(Q4al+pl):厚0.65~2.75m,平均2.09m。
为本次勘察底部控制地层。
黄褐色及灰绿色,含少量粉土颗粒。
可塑~硬塑。
无摇振反应。
切口光滑,具光泽。
干强度及韧性高。
层内做标准贯入试验21次,将标贯修正击数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样本数最大值ma最小值mi平均值φm标准差σ变异系数δ修正系数γs标准值φk21 26.6 18.2 22.1 2.0 0.09 0.97 21.4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ƒak=350kPa。
2.3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及周边无河流、水库、湖泊等地表水系,勘察期间正值丰水期,实测地下水位埋深1.44-3.33m,平均2.62m(即水位高程1098.10m)。
属潜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水位动态年变化幅度约1.0m。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地处宁夏干旱区(K>1.5),场地土层以粉质黏土为主,属弱透水层。
土的含水量W>20%,熔化工段和配料车间采用深基础,基础置于弱透水层的地下水中,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之规定,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三、边坡渗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3.1 边坡渗水原因分析本工程基坑降水方式采用井点降水,目前熔化工段周边共设降水井40口,间距为12m,熔化、成形工段之间降水井共设4口,间距20m,井深21-22m,截止至本方案编制之日,熔化工段已持续降水40天,成形工段未降水。
目前熔化工段周边降水井内水位保持在-21m~-22m,各井出水量均匀,无明显减小现象,基坑内观测井水位-14m~-18m。
因场地原为连片鱼塘,且开挖后发现地质状况较复杂,经分析,熔化工段边坡渗水主要为土层内富含水。
因局部含水层(细沙)被弱透水层及隔水层(粉质粘土、粘土层)隔离,水无法快速渗入降水井内,导致基坑开挖后局部出现渗水现象,且伴随流沙。
3.2 边坡渗水、流沙处理措施截止3.13日熔化工段基坑内渗水及流沙位置如下图:3.2.1 边坡渗水处理措施结合当地经验及相关专家建议,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状,制定边坡渗水处理措施如下:1、在局部水量较大的部位加设降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