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2018中考历
【最新2018】九年级历史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九年级历史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中考在,历史学科复习量大、内容繁,九年级的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都感到头大。
我们需要经常做历史试题,检测自己复习的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教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等内容。
其中“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一句跟下列历史上的哪场战役有关(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2、“千耦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A.使用耒耜B.牛耕C.使用耧车D.使用曲辕犁3、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4、“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
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5、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
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B、灵渠C、都江堰D、黄河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列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7、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2018年中考九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知识要点:一、文艺复兴1.时间、地点:14世纪前后,开始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背景:①14世纪前后,欧洲贸易繁荣,意大利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②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的精神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4.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作品①先驱——但丁,意大利人,代表作《神曲》,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②艺术大师——达•芬奇,意大利人,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③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批判封建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④天文学——波兰的哥白尼,意大利的布鲁诺、伽利略,德意志的开普勒。
否定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创立新的天文学理论。
5.核心思想:人文主义6.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7.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
②社会根源:追求财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
《马可•波罗行纪》激发了人们对东方的向往。
③其他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方商路。
2.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地圆学说传播;指南针应用;造船技术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的支持。
3.新航路开辟的主观条件:航路开辟者的经验、毅力和精神等。
4.新航路开辟过程:(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2)著名的航海活动:①迪亚士,葡萄牙人,1487年,进入印度洋,发现好望角。
②哥伦布,意大利人,1492年,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发现美洲。
③达•伽马,葡萄牙人,1497~1498年,到达印度等地,发现欧洲通往东方的航路;④麦哲伦,葡萄牙人,西班牙资助,1519~1522年,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整理版(专题) 精品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整理版专题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 (淄博)13.下面关于“一二·九”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直接原因是九一八事变爆发B.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C.青年学生在这次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D.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2. (荆州)4、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召开后3. (四川眉山)6、促进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B、皖南事变C、双十二事变D、七七事变4. (福州)9、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5. (太原)2.下列历史事件社会背景相同的是①井冈山斗争②“八一宣言”发表③“一二•九”运动兴起④.瓦窑堡会议召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 (彬州)14、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7. (德州)(大纲)中共发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出的?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8. (河南)1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镇南关大捷9. (湖北恩施)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八一宣言”发表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一二•九”运动爆发D、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0. (武汉)1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其主要依据是:A、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1. (黔南州)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A、西安事变之后B、一•二八事变后C、七七事变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12. (太原)2.下列历史事件社会背景相同的是①井冈山斗争②“八一宣言”发表③“一二•九”运动兴起④.瓦窑堡会议召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 (温州)9、由日本右翼团体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再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2018年中考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2018年中考历史考试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2018年中考历史考试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掌握好历史考试知识点是中考历史取得高分的关键,大家在平时备考复习的过程中要多把精力用在历史考试知识点的掌握上面,下面为大家带来2018年中考历史考试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这些历史知识点。
1、赫鲁晓夫改革: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2、戈尔巴乔夫改革: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3、1991年苏联解体。
标志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宣告结束。
4、匈牙利改革:被称为“匈牙利模式”。
经济一度稳步发展,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5、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改变,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一分为
五。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国情,以发展生产力,要关注民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
为大家带来了2018年中考历史考试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总结和归纳学习过的历史的知识点,这样能够在考试的时候轻松运用知识点进行解题。
1/ 1。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他曾对群臣说:“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替皇帝起草诏令B.审核诏令内容C.负责诏令的执行D.负责监察百官【解析】本题考查三省的职能。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材料“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可知,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审核诏令内容。
故选:B。
2.19世纪60年代,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①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②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④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据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19世纪60年代”“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运动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哥伦布B.麦哲伦达•伽马C.哥伦布麦哲伦D.迪亚士达•伽马【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路线。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率船队从西班牙启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C符合题意。
故选:C。
4.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
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最早国家英国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序幕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重要发明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其它发明汽船:富尔顿(美国)火车机车:史蒂芬孙(英国)
新生产组织工厂制(从手工工场过渡到工厂)
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完成标志)
影响1、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2、逐步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鸦片战争为例)
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初三历史最新-2018届中考历史知识点总复习课件21 精品

祖冲之
东汉末年名医,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创制 华佗 医学 张仲景
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
上的一大发明。他还编制了强身健体的“五 禽戏”,被尊为“神医” 《伤寒杂病论》 东汉著名医学家,著 ____________,奠定了 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水经注》 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著 _______ ,是我国 古代的地理学名著
第一部分 主题研究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
主题概括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为世界青铜文化史写下 了灿烂篇章的青铜艺术成就;有宏伟的都江堰、巍峨的 秦长城;有一系列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成就,如造纸 术的发明改进,麻沸散的发明等;又有不断发展和变化
的中国汉字,中国传统的绘画;还有那称为中国思想史
东汉 初期的数学名著,介绍了 成书于_____ 200多个数学问题及其解法,书中关于 《九章算术》 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 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 数学 上都是最早的 我国和世界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上 圆周率 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最早把_______ [2015重庆B卷5题],比欧洲数学家 约早1 100年
学的成就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也为反对封建统治思想
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 础。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出现时 名称 概况 间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 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甲骨文 商代 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 _____ [2015重庆A卷 题 重庆B 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2 2015 卷26(1)题] 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铭文”。 商周时 金文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 金文 代 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2018中考l历史知识点总结

2018中考l历史知识点总结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涵盖了从古代史到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思想和变革。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古代中国史1.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朝的青铜文化,周朝的分封制和礼乐文化。
2. 春秋战国: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朝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对外扩张。
4.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两晋的兴衰,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5.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盛世,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的文化繁荣。
中世纪中国史1. 五代十国:五代更迭和十国的割据。
2. 宋元明清:宋朝的经济发展,元朝的蒙古统治,明朝的海禁政策,清朝的康乾盛世。
近现代中国史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3.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和失败。
4.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6.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内容和影响。
7.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8.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世界史1.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2.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的兴起。
3. 近现代欧洲: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4.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5.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6. 冷战时期:冷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束。
历史学习方法1. 时间线索: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形成清晰的时间线。
2. 人物分析: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思想和影响。
3. 事件联系: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4. 史料分析:学会分析和利用历史文献、实物等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2018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018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
1649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1653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xx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