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操作系统形考任务中的简答题和应用题

合集下载

计算机操作系统专升本常见题目

计算机操作系统专升本常见题目

计算机操作系统专升本常见题目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专升本考生来说,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专升本考试题目,并给出详细的解答。

一、选择题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下列哪个?A. 资源管理B. 进程管理C. 文件管理D. 数据传输解析:D。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资源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数据传输属于设备管理的一部分。

2. 在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中,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分配和回收内存B. 进程调度C. 文件管理D. 设备驱动程序的管理解析:A。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并在进程结束后将其回收,以实现内存的最优利用。

3. 进程调度算法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B. 减少响应时间C. 公平分配CPU时间D. 减少程序的等待时间解析:C。

进程调度算法的目标是公平分配CPU时间,保证每个进程在运行中都能得到合理的执行机会,避免某些进程长时间占用CPU 而导致其他进程无法运行的情况。

二、填空题1. 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______。

解析:中间件。

操作系统是介于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中间件,它负责协调和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运行环境。

2. 程序的执行状态主要包括就绪态、运行态和______。

解析:阻塞态。

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等待外部资源或者其他原因而进入阻塞态,此时无法继续执行,直到条件满足才能恢复执行。

三、简答题1. 什么是死锁?死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预防和解决死锁问题?解析: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因资源竞争而无法继续执行的状态。

死锁产生的条件包括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可剥夺条件和循环等待条件。

预防死锁的方法包括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如引入资源的有序分配、避免进程占有资源而无法同时获得其他资源等。

国家开放大学《操作系统》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操作系统》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操作系统》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属于( )。

A.系统软件B. 应用软件C. 用户软件D. 支撑软件2.UNIX操作系统核心层的实现结构设计采用的是( )。

A.层次结构B. 网状结构C. 微内核结构D. 单块式结构3.UNIX命令的一般格式是( )。

A.[参数] [选项] 命令名B. [选项] [参数] 命令名C. [命令名] [选项] [参数]D.命令名[选项][参数]4.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 )。

A. 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B. 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c. 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D.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5.操作系统对缓冲区的管理属于( )的功能。

A. 处理器管理B. 存储器管理C. 文件管理D. 设备管理6.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是( )。

A. C语言函数B.shell命令C. 图形界面D. 系统调用7.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运行的操作系统最好是( )。

A.实时系统B. 分时系统C. 网络系统D. 分布式操作系统8.进程从运行状态变为阻塞状态的原因是( )。

A.输入或输出事件发生B. 输入或输出事件完成C. 时间片到D. 某个进程被唤醒9.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

A. 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B. 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C. 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D.只能有唯一的进程控制块10.进程与程序之间有密切联系,但又是不同的概念。

二者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

A. 程序保存在文件中,进程存放在内存中B. 程序是动态概念,进程是静态概念c. 程序顺序执行,进程并发执行D.程序是静态概念,进程是动态概念11.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信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关系是进程间的( )关系。

国开电大 数据库应用技术 形考任务1+3答案

国开电大 数据库应用技术 形考任务1+3答案

形考任务1答案第1 章数据库系统概述(本章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2.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3.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4.操作系统5.数据的独立性6.模式7.能够描述并发数据8.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9.一个联系可以不与任何实体有关10.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以及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都是由DBMS实现的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15 对错对错对三.简答题(本题共5分)16.答:(1)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2)较少的数据冗;(4)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5)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6)数据可以共享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17.答:数据独立性包括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两部分。

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逻辑独立性是指当表达现实世界的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

这两个独立性使用户只需关心逻辑层即可,同时增强了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

18.答:实体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并可相互区分的现实世界对象的集合。

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特征或性质。

联系是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2章关系数据库理论(本章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9.数据库管理系统20.有m目x行数据的关系R和有n目y行数据的关系S进行笛卡尔积运算,其结果是有(m+n)目和(x+y)行数据的关系21.进行自然连接的两个关系可以没有列名相同的列22.进行并运算的两个关系的列个数必须相同,对应列的语义相同23.维护数据的一致性24.Y部分函数依赖于X25.第三范式的关系模式一定不包含传递函数依赖,但可以包含部分函数依赖26.第二范式27.并运算28.∏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29-33 错错对错错三.简答题(本题共5分)34.答: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电大数据库系统与应用,形考册第6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电大数据库系统与应用,形考册第6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6章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视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

A.视图与基本表一样,也存储数据B.对视图的操作最终都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操作C.视图的数据源只能是基本表D.所有视图都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2.在视图的定义语句中,只能包含(A)。

A.数据查询语句B.数据增、删、改语句C.创建表的语句D.全部都可以3.视图对应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的(A)。

A.外模式B.内模式C.模式D.其他4.下列关于视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通过视图可以提高数据查询效率B.视图提供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C.视图只能建立在基本表上D.定义视图的语句可以包含数据更改语句5.创建视图的主要作用是(D)。

A.提高数据查询效率B.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约束C.维护数据的一致性D.提供用户视角的数据6.设有学生表(学号,姓名,所在系)。

下列建立统计每个系的学生人数的视图语句中,正确的是(D)。

A.CREATE VIEW v1ASSELECT 所在系, COUNT(*) FROM 学生表GROUP BY 所在系B.CREATE VIEW v1ASSELECT 所在系, SUM(*) FROM 学生表GROUP BY 所在系C.CREATE VIEW v1(系名,人数) ASSELECT 所在系, SUM(*) FROM 学生表GROUP BY 所在系D.CREATE VIEW v1(系名,人数) ASSELECT 所在系, COUNT(*) FROM 学生表GROUP BY 所在系7.设用户在某数据库中经常需要进行如下查询操作:SELECT * FROM T WHERE C1='A' ORDER BY C2设T表中已在C1列上建立了主键约束,且该表只建有该约束。

为提高该查询的执行效率,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C)。

A.在C1列上建立一个聚集索引,在C2列上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B.在C1和C2列上分别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C.在C2列上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D.在C1和C2列上建立一个组合的非聚集索引8.下列关于索引的说法,正确的是(C)。

电大操作系统形考任务及答案

电大操作系统形考任务及答案

任务01一、单项选择题(共 24 道试题,共 72 分。

)得分:721. 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A. 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B. 处于硬件之下的低层软件C. 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系统软件D. 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件满分:3 分2. 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属于()。

A. 用户软件B. 应用软件C. 支撑软件D. 系统软件满分:3 分3. 在计算机系统中,控制和管理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称为()。

A. 文件系统B. 操作系统C. 网络管理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满分:3 分4. 为用户分配主存空间,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这属于()。

A. 处理器管理B. 存储管理C. 文件管理D. 作业管理满分:3 分5. 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的是()。

A. 内存管理B. 中断处理C. 文档编辑D. CPU调度满分:3 分6. 操作系统对缓冲区的管理属于()的功能。

A. 处理器管理B. 设备管理C. 文件管理D. 作业管理满分:3 分7.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运行的操作系统最好是()。

A. 分时系统B. 实时系统C. 分布式操作系统D. 网络系统满分:3 分8. 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 CPU的利用率不高B. 失去了交互性C. 不具备并行性D. 系统吞吐量小满分:3 分9. 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A. 高吞吐率B. 充分利用内存C. 快速响应D. 减少系统开销满分:3 分10. CPU状态分为核心态和用户态,从用户态转换到核心态的途径是()。

A. 运行进程修改程序状态字B. 中断屏蔽C. 系统调用D. 进程调度程序满分:3 分11. 系统调用的目的是()。

A. 请求系统服务B. 终止系统服务C. 申请系统资源D. 释放系统资源满分:3 分12. 用户要在程序一级获得系统帮助,必须通过()。

A. 进程调度B. 作业调度C. 键盘命令D. 系统调用满分:3 分13. 在下列特性中,不是进程的特性的是()。

电大数据库系统与应用,形考册第6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电大数据库系统与应用,形考册第6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6章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视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

A.视图与基本表一样,也存储数据B.对视图的操作最终都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操作C.视图的数据源只能是基本表D.所有视图都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2.在视图的定义语句中,只能包含〔A。

A.数据查询语句B.数据增、删、改语句C.创建表的语句D.全部都可以3.视图对应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的〔A。

A.外模式B.内模式C.模式D.其他4.下列关于视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通过视图可以提高数据查询效率B.视图提供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C.视图只能建立在基本表上D.定义视图的语句可以包含数据更改语句5.创建视图的主要作用是〔D。

A.提高数据查询效率B.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约束C.维护数据的一致性D.提供用户视角的数据6.设有学生表〔学号,姓名,所在系。

下列建立统计每个系的学生人数的视图语句中,正确的是〔D。

A.CREATE VIEW v1ASSELECT 所在系, COUNT<*> FROM 学生表GROUP BY 所在系B.CREATE VIEW v1ASSELECT 所在系, SUM<*> FROM 学生表GROUP BY 所在系C.CREATE VIEW v1<系名,人数> ASSELECT 所在系, SUM<*> FROM 学生表GROUP BY 所在系D.CREATE VIEW v1<系名,人数> ASSELECT 所在系, COUNT<*> FROM 学生表GROUP BY 所在系7.设用户在某数据库中经常需要进行如下查询操作:SELECT * FROM T WHERE C1='A' ORDER BY C2设T表中已在C1列上建立了主键约束,且该表只建有该约束。

为提高该查询的执行效率,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C。

A.在C1列上建立一个聚集索引,在C2列上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B.在C1和C2列上分别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C.在C2列上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D.在C1和C2列上建立一个组合的非聚集索引8.下列关于索引的说法,正确的是〔C。

电大计算机专科【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计算机专科【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作业一答案:一、填空题:1、网络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集合,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和管理网络的运行,实现网络通信,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和各种网络服务。

2、网络的基本功能包括:文件服务打印服务信息服务网络管理服务3、Windows毓操作系统是目前十分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可分为:家庭系列、工作站系列、服务器系列4、Windows Server 2003分Web版、标准版、企业版、数据中心版Windows网络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工作组、域5、创建工作组的方法:通过修改计算机所属的工作组来加入工作组。

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名】→【更改】→【工作组】6、目前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unix、Linux、netware7、硬件设备可分为两类:即插即用和非即插即用8、域为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域管理员可以集中管理整个域的所有工作,安全级别较高,适用于大型的网络。

二、简答题:1、什么是“工作组“?工作组与域之间是如何关系的?2、答:工作组是由一组用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组成,它们将计算机内的资源共享给用户访问,在一个物理网络中可以建立多个工作组,但必须具有不同的名称。

工作组网也称“对等式”网络,在工作组中的每台计算机的地位是平等的,它们的资源与管理分散在各台计算机上。

工作组与工作组之间是平行的、并列的、互不包容、互不交叉,一个工作组不能包含另一个工作组,一台计算机不能同时属于多个工作组。

同样,域也是如此。

工作组与域之间也是平行的、并列的、互不包容、互不交叉,一个工作组中不能含有一个域,一个域中不能包含一个工作组,一台计算机不能同时属于一个工作组和一个域。

2、创建工作组的方法有?答:方法1:在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时加入工作组。

方法2:通过修改计算机所属的工作组来加入工作组。

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名】→【更改】→【工作组】3、工作组的特点有那些?答:●在工作组中,每台计算机都把自己的资源信息、用户账户信息与安全信息存放在各自的SAM(安全账户管理器)数据库中。

《计算机组网技术》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

《计算机组网技术》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

计算机组网技术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计算机组网技术作业(1)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路由发生在TCP/IP模型的哪一层?()
A.应用层B.网络层C.传输层D.物理层
2.二层交换机根据什么信息决定如何转发数据帧?()
A.源MAC地址B.源IP地址C.源交换机端口
D.目的IP地址E.目的端口地址F.目的MAC地址
3.PC用什么命令验证处于交换机连接的相同LAN中的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A.ping地址
B.tracert 地址
C.trouceroute 地址
D.arp 地址
4.以下哪些命令被用来验证中继链路配置状态?()
A.show interfaces interface
B.show interface trunk
C.show interfaces switchport
D.show ip interface brief
E.show interfaces vlan
5.交换机上哪些VLAN是默认可以修改和删除的?()
A.2-1001 B.1-1001 C.1=1002 D.2-1005
二、填空题
1.假设一个网络管理员正在验证新安装的FT服务是否能够连接,该网络管理员的操作在OSI七层模型的层。

2.某主机接收到数据帧后发现已经损坏,因此丢弃了该帧,该功能是在OSI 层完成的。

3.VLA可以分割域。

4.协议用于在单条链路上传播多个VLAN数据。

三、简答题
⒈VLSM方案设计,某大学使用一个B类地址190.10.1.0/16,现有7个部门,每个部门的人数分别为140、130、68、60、24、18、9人,要求通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形考作业1第1 章操作系统概述三、简答题1、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主要功能。

答: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主要功能:(1)存储管理(2)进程和处理机管理(3)文件管理(4)设备管理(5)用户接口管理。

2、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了哪三种界面?各有什么特点?答: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的三种界面是:图形用户接口、命令行接口和程序接口。

(1)图形用户接口:用户利用鼠标、窗口、菜单、图标等图形界面工具,可以直观、方便、有效地使用系统服务和各种应用程序及实用工具。

(2)命令行接口:在提示符之后用户从键盘上输入命令,命令解释程序接收并解释这些命令,然后把它们传递给操作系统内部的程序,执行相应的功能。

(3)程序接口:也称系统调用接口。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在UNIX/Linux 系统中,系统调用以 C 函数的形式出现。

第2 章进程管理三、简答题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它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答:程序在并发执行方式下,运行时具有异步性的特征,“程序”这个静态概念已经不能如实反映程序并发执行过程中的特征了。

因此引入“进程”的概念来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区别:(1)动态性。

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静态的、被动的概念,可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源长期保存;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动态的、主动的概念,有一定的生命期,会动态地产生和消亡。

(2)并发性。

进程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单位,能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

进程是作为资源申请和调度单位存在的;而程序是不能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单位而并发执行的。

(3)非对应性。

程序和进程无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个程序可以被多个进程共用;一个进程在其他活动中又可以顺序地执行若干个程序。

(4)异步性。

各个进程在并发执行过程中会产生相互制约关系,造成各自前进速度的不可预测性。

而程序本身是静态的,不存在这种异步特征。

联系:程序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进程的运行目标是执行它所对应的程序。

如果没有程序,进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进程映像由程序、数据集合、栈和进程控制块(PCB四部分组成。

2、进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是什么?答:①如果有若干进程要求进入空闲的临界区,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进入。

②任何时候,处于临界区内的进程不可多于一个。

如已有进程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其它所有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

③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要在有限时间内退出,以便其它进程能及时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④如果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应让出CPU避免进程出现“忙等”现象。

四、应用题1、用如图1所示的进程状态转换图能够说明有关处理机管理的大量内容。

图 1 进程状态转换图试回答:(1)什么事件引起每次显着的状态变迁?(2)下述状态变迁因果关系能否发生?为什么?①2-1 ②3-2 ③4-1解:(1)就绪-运行: CPU空闲,就绪态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运行-就绪: 正在运行的进程用完了本次分配给它的CPU时间片。

运行-阻塞: 运行态进程因某种条件未满足而放弃对CPU的占用,如等待读文件。

阻塞-就绪: 阻塞态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生了,例如读数据的操作完成。

(2)①2-1:可以。

运行进程用完了本次分配给它的时间片,让出CPU从就绪队列中选一个进程投入运行。

②3-2:不可以。

任何时候一个进程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它既然由运行态变为阻塞态, 就不能再变为就绪态。

③4-1:可以。

某一阻塞态进程等待的事件出现了,而且此时就绪队列为空,该进程进入就绪队列后马上又被调度运行。

2、判断下列同步问题的算法是否正确?若有错,请指出错误原因并予以改正。

(1)设A,B两个进程共用一个缓冲区Q,A向Q写入信息,B从Q读出信息,算法框图如图2 所示。

(2)设A,B 为两个并发进程,它们共享一个临界资源。

其运行临界区的算法框图如图 3 所示。

图 2 进程A, B 的算法框图图 3 两个并发进程临界区的算法框图解:(1)图2所示的算法不对。

因为A、B两个进程共用一个缓冲区Q,如果A先运行,且信息数量足够多,那么缓冲区Q 中的信息就会发生后面的冲掉前面的,造成信息丢失, B 就不能从Q 中读出完整的信息。

改正:A、B两进程要同步使用缓冲区Q。

为此,设立两个信号量:empty表示缓冲区Q为空,初值为1;full表示缓冲区Q为满,初值为0。

算法框图如图4所示。

(2)图3所示的不对。

因为A、B两个进程是并发的,它们共享一个临界资源,所以二者应互斥地使用该临界资源,在进入临界区时不存在先A后B的时序关系,而是哪个进程先到一步就先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改正:A、B 两个进程应互斥地进入临界区。

为此,设立一个信号量:互斥信号量mutex,其初值为1。

算法框图如图5所示。

图 4 图2 改正后的算法框图图 5 图3改正后的的算法框图《操作系统》形考作业2第 3 章处理机调度三、简答题1、作业提交后是否马上放在内存中?为什么?答:不是。

因为作业提交后被放在作业后备队列上,只有被作业调度程序选中,进行作业调度,作业才可能被放入内存。

2、作业调度与进程调度二者间如何协调工作?答: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是CPU主要的两级调度。

作业调度是宏观调度,它所选择的作业只是具有获得处理机的资格,但尚未占有处理机,不能立即在其上实际运行。

而进程调度是微观调度,它根据一定的算法,动态地把处理机实际地分配给所选择的进程,使之真正活动起来。

3、中断响应主要做哪些工作?由谁来做?答:中断响应主要做的工作是:①中止当前程序的执行;②保存原程序的断点信息(主要是程序计数器PC和程序状态寄存器PS的内容);③转到相应的处理程序。

中断响应由硬件实施。

四、应用题仁|假定在单CFU条件卜有F列燮执厅的作业上(“用…个执f『时刚图描述匚采用时側片轮转法RR (时河片=】〉算法时执行这些作业的情况。

(2)甘个作一业的周转时间是多少匝平均攔转时间是事少?(3)各个作业的带权周转时间是多少9平均帯权周转时伺是多少?解:2、|假定在单CPU条仲卜灯F列要执行的柞业£(1)门恥「丁采用(注意:优先数大的优先级高)算法时执行这些作业的情况。

(2)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是多戶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3)各个作业的带权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带顾转时间是多衍解:第4章存储管理三、简答题1、对换技术如何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答: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可以采用对换技术。

此时,内存中保留多个进程。

当内存空间不足以容纳要求进入内存的进程时,系统就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包括程序和数据)换出到外存上,腾出内存空间,把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从外存换到内存中。

2、考虑一个由8个页面、每页有1024个字节组成的逻辑空间,把它装入到有32个物理块的存储器中,问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各需要多少二进制位表示?因为页面数为8二2耳故需要3位二进制数表示*每页有1024个字节(1024=21^于是页内地址需要10位二进制数表示"32个物理块,需要5位-进制数表示(32二2叭(D页的逻辑地址由页号和页内地址组成•所以需要3+10=13位二进制数表示。

⑵页的绝对地址由块号和页内地址的拼接*所以需^5+10=115位二进制数表示。

答:3、虚拟存储器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虚拟扩充:不是物理上,而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2)部分装入:每个进程不是全部一次性地装入内存,而是只装入一部分;(3)离散分配:不必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而是“见缝插针”;(4)多次对换:所需的全部程序和数据要分成多次调入内存。

四、应用题1、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为16KB假定某时刻一用户页表中已调入内存的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块号的对照表如下:页式存储管避的逻辑地址分为两部分;页号却页内轴址"由己和条件"用户蝙程空间井船个页面二可知页号都分占3位!由Q毎页为1KB:IK=2lfl可知内页地址占10由吶存为16kH\可iOW 16块,块号为4位°谭辑地划CA5C(H)所对应的二进制靑示花式是I non loiooioi non・根摇卜面的分析,下划线部分为页内地址,編码FODicr力页号,表示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为亠查页表,得到物理块号是4(+it制),即物理块地址为’ 0100 ,拼接块内地址10 0101 1100,^01QD100101 1100> 即125C (冋〕4解:2、考虑下述页面走向:1, 2, 3, 4, 2, 1, 5, 6, 2, 1, 2, 3, 7, 6, 3, 2, 1, 2, 3, 6 当内存块数量分别为3, 5时,试问使用最近最少置换算法(LRU )的缺页次数是多少?(注意,所有内存块最初都是空的,所以,凡第一次用到的页面都产生一次缺页。

)解:(1)当内存块数量分别为3时,LRU算法的执行过程如下图所示。

打叉的表示发生了缺页,共缺页15次。

(2)当内存块数量分别为5时,共缺页8次。

LRU算法的执行过程如下。

10, 11, 104, 170, 73, 309, 185, 245, 246, 434, 458, 364设页面大小是100字,请给出该访问序列的页面走向。

又设该程序基本可用内存是200字,采用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缺页率是多少?(注:缺页率=缺页次数/ 访问页面总数)解:根据已知条件页面大小是100字,将页面访问序列简化为:0, 0, 1, 1, 0, 3, 1, 2, 2, 4, 4, 3 ,又因为该程序基本可用内存是200字,可知内存块数为2。

采用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总共有6次缺页,缺页率为6/12=50%,具体算法如下:第5章文件系统三、简答题1、文件的逻辑组织有几种形式?答:文件的逻辑组织有以下形式:无结构文件和有结构文件。

无结构文件是指文件内部不再划分记录,它是由一组相关信息组成的有序字符流,即流式文件。

有结构文件又称为记录式文件,它在逻辑上可被看成一组连续顺序的记录的集合,又可分为定长记录文件和变长记录文件两种。

2、一般来说,文件系统应具备哪些功能?答:(1)管理文件: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创建新文件、删除旧文件,对指定的文件读、写等操作。

(2)管理目录:根据用户要求创建或删除目录文件,对用户指定的文件进行检索和权限验证、更改工作目录等。

(3)管理文件的存储空间:由文件系统对文件存储空间进行统一管理。

(4)共享和保护文件:在系统控制下使一个用户可共享其他用户的文件。

另外,文件系统应提供可靠的保护和保密措施。

(5)提供方便的接口: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文件方式,从而实现“按名存取” 。

3、什么是文件的共享?文件链接如何实现文件共享?答:文件共享是指系统允许多个用户(进程)共同使用某个或某些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