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_12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12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花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器形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器器形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教学难点:认识主纹与辅纹各自的装饰特点,并能将其合理地安排到器型中,使其布局合理,装饰美观。

课前准备:1、教师:青花瓷半成品、展示用卡纸及标题,蓝色彩笔等。

2、学生:素描纸、蓝色彩笔、剪刀、青花瓷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情景设置: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拍卖会现场,请学生为元代的“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估价。

2005年7月,英国伦敦举办的拍卖会上,元青花瓷罐“鬼谷子下山”以1400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青花瓷高超的艺术水平。

2、学生根据课前资料搜集,回答自己了解的青花瓷有关的知识,如青花瓷名称的由来,艺术特点,发展历史等。

学生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汇报,教师总结。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得名青花瓷。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3、小结:青花瓷从选料、纹饰到制作工艺都极为考究,在古代深受帝王、文人以及百姓的喜爱,堪称“人间瑰宝”,迄今为止,青花瓷已经历了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具文化内涵的青花瓷世界吧。

二、探讨学习,体验创作欣赏精美的青花瓷图片,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发现了青花瓷的美。

小结:器型美,釉色美(白地青花),纹饰美。

1、器型探讨(1)青花瓷器种类繁多、历史悠久。

其中青花瓶的造型尤具特色。

2024年大班美术青花瓷教案反思

2024年大班美术青花瓷教案反思

2024年大班美术青花瓷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第四章《传统文化与美术》,详细内容为“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学会运用水墨画技法绘制简单的青花瓷图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评价青花瓷艺术。

3. 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能独立绘制简单的青花瓷图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墨画技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及简单图案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图片、水墨画工具、PPT等。

学具:宣纸、毛笔、颜料、调色盘、清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青花瓷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点等,让学生对青花瓷有全面的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简单的青花瓷图案为例,演示水墨画技法的运用,讲解绘制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讲解的绘制步骤,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青花瓷图案。

5.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1)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点(2)水墨画技法(3)简单青花瓷图案的绘制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的青花瓷图案2. 答案要求:运用水墨画技法,图案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青花瓷的了解程度较高,但在水墨画技法的掌握上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在课后查阅更多关于青花瓷的资料,了解其发展历程,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尝试运用水墨画技法绘制其他传统图案,提升绘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水墨画技法的掌握和运用。

青花瓷的教学教案(通用2024)

青花瓷的教学教案(通用2024)

青花瓷的教学教案(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课《青花瓷》。

本节课主要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瓷器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青花瓷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青花瓷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青花瓷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瓷器艺术。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青花瓷作品,讲解创作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青花瓷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青花瓷历史: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宋代。

制作工艺:泥、釉、火三项技艺。

艺术特点:白地蓝花,典雅优美。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青花瓷的发展历程。

2. 结合课堂所学,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要求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体现青花瓷的艺术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瓷器艺术。

示范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创作技巧。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合作,发挥创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课后,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青花瓷的发展历程,拓宽知识面。

结合课堂所学,创作青花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花瓷》(1)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花瓷》(1)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花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民间艺术》第二节,详细内容为《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学会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青花瓷的美丽图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青花瓷图案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青花瓷的图案。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学会欣赏和创作青花瓷图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水墨画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水墨画纸、毛笔、颜料、调色盘、清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青花瓷的美。

3. 示范:现场演示水墨画技法,创作一幅青花瓷图案,并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共同创作一幅青花瓷图案,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水墨画技法2. 创作注意事项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图案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水墨画技法,创作一幅青花瓷图案。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作品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协调,图案设计独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示范讲解、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青花瓷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民间艺术作品,了解其特点,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突破2. 学生的实践操作3. 作业设计与评价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的突破1. 在示范环节,详细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如如何握笔、运笔,如何调色,以及青花瓷图案的线条特点、构图方法等。

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美术活动的《青花瓷》教案。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之一,它的特点是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要色调,图案清新素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动手制作青花瓷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青花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让学生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样品、图片、视频、制作材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陶土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青花瓷样品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通过视频或讲解,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

3. 示范:教师演示制作青花瓷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青花瓷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青花瓷历史: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特点:蓝色、白色、清新素雅制作方法:绘、刻、烧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要求体现青花瓷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掌握的技巧,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可以是盘子、碗、花瓶等,要求图案清晰、色彩搭配得当。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青花瓷的短文,包括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

答案: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之一,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

它的特点是使用蓝色和白色作为主要色调,图案清新素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制作青花瓷的过程包括绘、刻、烧等步骤。

在陶土上绘制图案;然后,将陶土放入窑中进行烧制;上釉并再次烧制。

通过这篇短文,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

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民间艺术》中的第二节《青花瓷》。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及绘制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青花瓷的绘制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 学习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青花瓷的绘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花瓷图案的设计与绘制。

重点:了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掌握青花瓷的绘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教材、教学课件、绘制工具。

学具:画纸、画笔、青花瓷颜料、调色盘、水桶。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青花瓷的美,激发学生对青花瓷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

(2)讲解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及绘制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青花瓷图案为例,讲解绘制步骤,引导学生注意图案的构图、线条、颜色等方面。

4. 实践操作(15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青花瓷图案。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用画笔、颜料等工具,绘制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作品,交流绘制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2. 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及绘制方法3. 绘制步骤a. 构图b. 线条c. 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绘制一个青花瓷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青花瓷的绘制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图案设计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等,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实践操作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小学美术_珍爱国宝—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珍爱国宝—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珍爱国宝——青花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掌握其制作方法、色彩、纹饰、器形等美术知识,探究青花瓷的艺术价值,简短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逐渐掌握陶瓷欣赏的方法。

2.通过《青花瓷》的音乐视频来展现青花瓷的美感,以实物青花瓷来亲身体验青花之美,以多媒体课件来揭示青花瓷的缔造方法与文化价值。

3.通过学习,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自豪情结,在青花瓷中体会“艺术品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教学重点观察青花瓷实物,小组交流研讨它的器形、色彩、纹饰等外观特征,并填写欣赏卡。

教学难点了解青花瓷的制作方法,猜测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创造2005年单件工艺品拍卖价格世界纪录的原因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十余件形状纹饰不同的青花瓷实物、欣赏卡。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教师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我有一个外国朋友,想送他一件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

送什么呢?谁来帮帮我。

引出瓷器——青花瓷,引出课题珍爱国宝—青花瓷(板书课题)二、欣赏《青花瓷》曲初步感受青花——赏青花1.由景德镇生产的元代青花瓷,引出学生对这件瓷器价值连成的好奇,顺势揭开它价值连成的神秘面纱。

2.通过青花瓷MV带领大家走进更多的青花瓷,先去了解感受青花瓷蓝白相间的颜色、形态各异的器形、丰富的纹饰带给我们视觉上丰富感。

三、观察青花实物体验外观特征——探青花1、观察青花瓷专家鉴宝,发现欣赏青花方法,看一看,看青花瓷不同角度的器形、色彩和纹饰,摸一摸和敲一敲。

2、学生观赏青花瓷实物仿品,探究青花不同特征运用专家鉴赏的方法:摸一摸、敲一敲、看一看的方法来欣赏青花瓷,填写欣赏卡,小组探究并交流,探究过程中青花的器形、色彩和纹饰的不同特征,摸一摸带来光滑感,敲一敲带来的清脆声音。

引出瓷器背后的文化历史。

3.学生观察瓷器制作过程,发现纹饰表现的方法,釉产生光滑的原因以及瓷器的制作过程的重要性。

四、体验青花,感悟青花之美1.学生亲自体验感悟青花,画一画青花。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珍爱国宝 古代陶瓷艺术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珍爱国宝 古代陶瓷艺术  人教版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青花瓷》教学设计一、教材设计本课选自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其教学内容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抓取其中一个教学点,自行开发的一个教学课程。

以此加强学生对中国瓷器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青花瓷的艺术特点、文化,体验中国瓷器的釉色美、纹饰美和造型美。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瓷器有所了解,但对元青花瓷器艺术特色、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及相关文化背景了解的却不多。

因此如何在一个课时内多元化地向学生展示中国青花瓷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青花瓷器的美,是教师重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青花瓷的发展历程,认识瓷器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了解青花瓷的釉色及纹饰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分析、评述、实践体验,掌握赏析青花瓷纹饰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主动探究青花瓷纹饰的特点,理解和喜爱中国瓷器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对青花瓷纹饰的釉色、纹饰特点、表现形式等作简短的欣赏评述。

难点:理解艺术装饰风格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青花1、播放歌曲《青花瓷》2、板书课题《青花瓷》感受优美词曲,进入情境发现青花1、出示青花瓷器让学生通过看、摸等体12、感知什么是青花瓷结论:白地蓝花的瓷器3、引导学生发现青花瓷装饰风格在生活中的应用验方式,初步了解青花瓷的外部特征,感知青花瓷白釉青花、明净素雅的特色及风韵。

了解青花1、了解历史文化①播放视频②介绍青花瓷的发展历程2、对比宋瓷和元青花3、讨论分析元青花产生的原因4、小结:青花瓷的装饰风格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什么是青花瓷:1.青花瓷的制作过程2.青花瓷的发展历程1)唐宋初见端倪2)元代开始成熟3)明代成为主流4)清代发展鼎盛了解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与元青花的联系1.外形:古朴端庄2.色彩:蓝白相间3.纹饰:繁密精美赏析青花1、欣赏元青花《鬼谷子下山》2、出示视频,赏析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的艺术价值学生观察青花瓷造型、纹13、 分析青花纹饰的题材及组合特点饰,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花瓷》教学设计
湘版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绘制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教学准备:A4纸、教科书、蓝色彩笔、群青颜色、剪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生交流瓷器历史,进入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常见的瓷器实物,通过与学生交流瓷器的历史直接导入,亲切自然,易引发学生们的共鸣。


二、观察分析,了解青花瓷
1.了解青花瓷。

讨论交流什么是是青花瓷?
2.了解青花瓷的价值。

青花瓷是不是只有收藏和欣赏价值?
3.认识青花瓷的器型。

①用“对号入座”游戏利用任务单一认识青花瓷的器型。

(课件出示青花瓷瓶的瓶式:葫芦瓶、蒜头瓶、梅瓶、玉壶春瓶、天球瓶、琮式瓶、抱月瓶、凤尾瓶)
②学生交楼汇报。

③这些瓶式有什么特点?(对称)
4.小任务:选择一个喜欢的瓶式,尝试把它剪出来?
要求:注意抓住瓶式的特点,不要剪得太小;时间为五分钟。

教师跟学生一块动手剪。

三、欣赏感受,了解青花纹饰
1.青花瓷的纹饰有哪些种类?(课件出示青花瓷)
师: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吉祥图文等。

2.青花瓷的很多纹饰通过象征、拟人、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你知道这些纹样有着怎样的寓意吗?(课件出示青花纹饰)
3.课件出示青花瓷瓶完成任务单二。

①找一找青花瓷瓶哪些部位是主纹,哪些部位是辅纹?
②辅纹装饰中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③汇报交流。

4.青花瓷主纹与辅纹欣赏。

5.教师示范青花纹样的画法,边示范边进行方法指导。

(缠枝牡丹)
【设计意图:在新授环节,我采用了任务式教学法,分两个任务完成本课的内容,任务一是剪瓷瓶样型,任务二是在瓷瓶上临摹青花纹饰,这样学生学得明白,教师讲课思路清晰,利于教学的开展。

】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选择你喜欢的青花纹饰临摹到刚才剪的瓶型上。

作业要求:
1.运用群青颜料绘制;
2.纹样适合瓷瓶器型特点;
3.用笔肯定,线条流畅,颜色有深浅变化。

五、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选出最佳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青花瓷瓶?为什么?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传统的青花纹样运用到现代生活用品的设计。

2.一种颜色,几笔花纹,成就了青花瓷的传世美名,也让我们惊叹这流传千年的艺术,让我们课后继续追寻青花瓷的魅力吧!
《青花瓷》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分为四个学段,其中五年级处于第三学段。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小学段的大孩子了,他们无论是绘画水平、制作能力方面,还是欣赏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认识和提高,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美术认知。

造型表现领域他们认识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并能尝试着运用,掌握了绘画工具运用方法,能较好的用于绘画中。

但五年级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绘画水平较高,有的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还比较善于品评作品,有的学生有着很好的创新能力,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哪个方面表
现的都不理想,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和鼓励。

《青花瓷》这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造型能力,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青花瓷瓶的样式,他们都能完成,也能把自己喜欢的纹样装饰在“瓷瓶”身上。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把甁型剪漂亮可能挺难,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装饰纹饰的组织比较难,同样的花纹画在自己的“瓷瓶”上就很难看,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时多家引导和指点。

《青花瓷》课堂评测和效果分析
由于本课我是采用分段任务式教学法开展教学的,所以课堂评测有两个,第一个是用对折的方法剪一个自己喜欢的瓷瓶样型,100%的学生能按照要求做出来,且基本能抓住甁型的特点。

但也存在着小的问题,如甁型的比例,有的同学剪得比较的矮且宽,不够修长;还有部分同学的没有甁型的特点,剪出来的甁型有些四不像,既不像玉壶春瓶,又不像凤尾瓶;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剪得有些小等等。

第二个任务是在剪好的甁型上画上好看的青花纹样,学生们也能较好的按主纹和辅纹来画,只不过由于作业时间短,一部分画的慢的同学没有完成,但大效果已经呈现出来了,还需要细致表现。

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画的线不够流畅,还有部分同学没有注意花纹的体面转折。

总的来说,本课的作业效果还是不错的,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好的表现,达
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于课堂的师生互动,感觉有所欠缺,学生由于心理原因,比较紧张,课堂气氛前半段不够活跃。

《青花瓷》教材分析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其中,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这种瓷器是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纹饰,蓝白相映,素雅清新、怡然成趣。

基于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学习的要求,本课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花瓷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青花瓷的文化有所了解,感受青花瓷的造型与纹饰之美,提高审美修养。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按照学习活动分两部分组织材料,第一部分侧重于分析青花瓷,第二部分侧重于技法表现,通过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对青花瓷纹饰进行临摹、创作,了解青花瓷器型、纹饰特点,领悟其文化内涵。

我这节课选择的是“学习活动一”,学习内容是利用硬卡纸剪青花瓷瓶外形,并临摹青花瓷器纹饰。

此活动力求让学生对青花瓷瓶器型的认识,通过对折剪形的方式掌握对称形剪裁技巧,了解甁型特点,然后,将纹饰装饰在剪好的“瓷瓶”上,使作业有一定的呈现效果,学生能体会学习的乐趣,临摹训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传统纹样的题材、造型特点,降低作业难度。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绘制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青花瓷》课堂评测
任务单一:
任务单二:
问题你的看法花瓶的哪些
部位是主纹
花瓶的哪些
部分是辅纹
辅纹装饰中
有什模特点
《青花瓷》教学反思
瓷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瓷器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其中,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它素雅清新、怡然成趣,让人见之爱之,初见这节课,我就顿生好感,非常喜欢这堂课,相信老师喜欢这堂课,肯定会用心准备,细细品味,争取给学生上一堂不一样的绘画欣赏课。

本节课的内容容量很大,既要学生学会欣赏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的魅力,又要学生能够剪出瓶型并装饰纹样,一节课完成,任务艰巨,所以本课我是采用任务式教学的方法,分任务一、任务二两个阶段来完成教学的。

任务一就是在欣赏完青花瓷瓶,并了解了瓷瓶的瓶型后能够对折剪出瓷瓶。

任务二是用喜欢的纹样装饰刚才剪得瓷瓶。

这样分任务完成,能够让学生充分跟上本课的节奏,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在任务一的制作中,学生都能掌握用对折的方法剪出自己喜欢瓷瓶的样型,剪出来容易,但剪的像很难,因为每个甁型的样型特点是不一样的,如玉壶春瓶的瓶颈是细细的,而且比较靠上,凤尾瓶的瓶口是宽宽的,可以跟瓶腹是一样宽的;梅瓶的瓶颈很短,瓶腹在整个瓷瓶的上边,天球瓶的瓶颈很长,瓶腹在瓷瓶的下边;梅瓶和凤尾瓶的瓶肩平而缓,玉壶春和蒜头瓶的瓶肩窄而陡,这就需要学生在制作前好好观察甁型,多对比,从而抓住每个甁型的特点,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需要老师在学生制作时多多引导。

在进行活动二的任务时,由于是临摹自己喜欢的青花纹样,所以课前准备青花纹样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在绘制中,基本上能够表现出主纹和辅纹,但也存在着问题,如画的线不够流畅;主纹不够突出;没有注重立体感的表现总的来说,
学生的作业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学生们敢于大胆地进行表现,是值得表扬的。

同时,由于本课对教师的知识量的要求很大,需要教师提前备好课,并掌握多的青花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会欣赏青花,从而感受青花这一国粹的独特魅力和独特内涵,这一点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青花瓷》课标分析
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以独特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新课标的内容不难看出,新课标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美术教育,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艺术活动都异彩纷呈,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所以新湘版美术教材也做了新的调整,编入了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家乡的古建筑》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古建筑的风采,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巧手;中国水墨画让我们走进墨的海洋,体会到了文人骚客的酣畅淋漓;《皮影》则让我们认识到了民间高手的多才多艺。

这些课的开设,即增加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又提高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