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和欧洲的气候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亚洲及欧洲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包括东亚、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和北亚六个地区。
欧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包括北欧、南欧、西欧、中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地面起伏小,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形广布。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欧洲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二、非洲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包括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两部分。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刚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的盆地,东非高原是非洲最大的高原,撒哈拉沙漠是非洲最大的沙漠。
非洲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分布特点是南北对称;赤道穿过非洲中部,所以赤道穿过的大陆主要是非洲大陆。
三、美洲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大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
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这里的原著居民。
在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开始迁往美洲,也有一部分人从亚洲迁往美洲。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南美洲西部也分布着年轻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以东,区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四、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伊里安岛以及大洋洲上许多岛屿。
大洋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跨南北两半球,东西两半球。
大洋洲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世界区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世界区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1、七大洲的地理范围、地形特征、河流分布、气候特征1、亚洲地理范围: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地形: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缘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又有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和辽阔的平原。
河流: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
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气候: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
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
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
2、非洲地理范围: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佛得角,北至吉兰角。
地形: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脉。
河流:非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68.2%。
大西洋外流水系多为源远流长的大河,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沃尔特河、奥兰治河等。
尼罗河全长6671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气候: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
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
欧洲国家气候调查

全世界共有230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有49个国家和地区欧洲,有45个国家和地区非洲,有56个国家和地区大洋洲,有30个国家和地区北美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南美洲,有1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
其中:二、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一)北欧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法罗群岛(丹)(6)北欧气候:由于北欧地处北温带向北寒带交界处,大部分地方终年气温较低。
广大内陆地区主要为错误!未指定书签。
,只有深受北大西暖流影响地区,为错误!未指定书签。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漫长严寒,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短促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
b.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适中,全年有雨,秋冬较多,以气旋雨为主,多云雾,日照少,雨日多。
冬季气温一般在0℃以上,夏季最热月气温一般在10℃~20℃间1.芬兰芬兰地处欧洲东北部,是世界上最靠北的国家之一,全国四分之一领土在北极圈内。
冬季较寒冷,赫尔辛基冬季平均气温-14至3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0度左右;北部最低温度零下50度左右。
夏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3至17度,日照时间较长,北部自5月底至8月初为极昼期,日不落。
2.瑞典瑞士地处温带的北部,由西向东伸展的阿尔卑斯山,成为该国的气候分界线。
气候自西向东由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阿尔卑斯山以南是海洋气候,阿尔卑斯山以北有时受西欧海洋气候的影响,温和而潮湿,有时受东欧大陆性气候影响,有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天,温差变化幅度大.瑞士全年平均气温8。
6℃,年降雨量为1000--2000毫米。
南北气候有一定差异.首都斯德哥尔摩夏天不算炎热,有时有雨,最高气温32摄氏度左右,早、晚凉爽,白天时间长,6月底至7月初黑夜只有两个小时;冬季比较寒冷,最低气温摄氏零下10度左右,雪较多,白天时间短,只有6 小时左右,阳光很少。
欧洲气候与东亚气候类型

欧洲气候与东亚气候类型1、欧洲主要气候类型欧洲主要气候类型: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欧为地中海气候,东欧中欧及其他大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海洋性气候区内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
特别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流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
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
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
由于冬暖夏凉,年温差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小得多。
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此区正当温带气旋活动的路径上,气旋雨量丰沛,特别是冬季时温带气旋更为活跃,雨日很多,但降水强度并不大。
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占比例稍大,全年没有干季。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冬季气温5~10℃,夏季21~27℃。
年降水量约350~900毫米,集中于冬季,下半年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的20~40%,最大月降水量是最小月降水量的3倍以上。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
2、欧洲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为主。
欧洲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
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
欧洲是世界面积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积为1017万平方公里。
(2)欧洲气候与东亚气候类型扩展资料: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
大部分位于温带,是世界上海洋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中的定义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中的定义
地理书中定义包括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深线及等降水线。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主要介绍了七大洲及四大洋,其中容易混淆的定义就是等高线、等温线、
等压线,等深线及等降水线的定义。
理概念整理
1、大洲
一、亚洲和欧洲
1、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
2、亚洲东面濒临太平洋,北面濒临北冰洋,南面濒临印度洋。
3、亚洲细雨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的地形:(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地
5、亚洲的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
6、亚洲河流的特征:(1)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奔流入海。
(2)内流区面积广大
7、欧洲的气候特征:(1)以温带气候为主。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最典型。
8、欧洲河流的特征:(1)河网密,水流缓慢
(2)河流短,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二、非洲
1、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它东濒印度洋,西邻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
2、非洲的地形特征:(1)海岸线平直,少岛屿,半岛和海湾。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的气候特征:(1)南北两极气候特征对称。
(2)以热带为主。
(3)干旱面积广大。
非洲被誉为:(1)高原大陆
(2)热带大陆
(3)富饶大陆。
欧洲地形河流气候的互相关系

欧洲地形河流气候的互相关系1、指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说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快快........................快亚洲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
气候: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
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水系: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
(2)中间高四边底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行气候为主河流特点,呈放射状。
2、指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说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快快........................快地形: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
致使洋面温暖湿润风向内陆雨来越弱,高原地形决定形成高原型气知候。
山地起源的河流发育多为“V” 字型,流量小,流量大。
河流可以形成两个峰期(冰川融化补水和降雨补水)气候: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
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如:高原气候、(热带道或温带)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山地垂直气候。
河流:河流特点,呈放射状。
大部分河流发源于山区,以分为内流区和外流区。
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专;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属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
河流流量随着气候及季节降雨量变化,流量年际变化大(春夏多,秋冬少)地下水补给和高山融水会影响年际流量。
亚欧非知识点(自己整理)

亚洲与欧洲知识点(地形、气候为重点)1、亚洲的地理位置:①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③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欧洲的地理位置:欧洲大部分所处的纬度范围是36°N—71°N,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面大部分与亚洲相连,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为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3、亚洲地形主要特征:欧洲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①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②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③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侧4、亚洲的气候特征:欧洲气候特征:①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无温带海洋气候)①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②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②海洋性显著③大陆性气候显著显著(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③温带海洋、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5、亚洲的河流特征:欧洲河流特征:①水系结构呈辐射状①河网稠密,水流平缓②内流流域面积广大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③航运价值高,多外流河6、亚欧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欧洲主要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7、亚欧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大的咸水湖—里海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死海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8、亚洲中部著名的两条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湄公河(澜沧江)挪威峡湾、芬兰湖泊等是冰川作用形成的9、欧洲河流:伏尔加河(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
欧洲气候分布成因特点

欧洲气候分布成因特点1、欧洲气候特点和原因?1、欧洲气候特点:欧洲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
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
欧洲是世界面积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积为1017万平方公里。
2、欧洲气候原因:欧洲位于中高纬度地区,西边是海。
海岸线受海水作用的影响而形成锯齿状,而海洋是控制气候的主要原因。
受海洋影响,欧洲气候温和、降雨丰富,相对湿度高并且多云,这一现象包括阿尔卑斯山北方的内陆地区。
(1)欧洲气候分布成因特点扩展资料:欧洲气候特征:欧洲大陆是亚欧大陆伸入大西洋中的一个大半岛,其面积占亚欧大陆的1 / 5 。
大陆海岸线长3 7 9 0 0 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复杂的一个洲,切割最为厉害。
欧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湿润。
西部大西洋沿岸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雾,是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东部因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东欧平原北部属温带针叶林气候。
北冰洋沿岸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而短促,属寒带苔原气候。
南部地中海海沿岸地区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2、从纬度上对比分析亚洲与欧洲气候不同类型和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欧洲气候以及成因要详细1.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法国、德国、捷克、英国、西班牙北部、爱尔兰、冰岛南部、挪威南部、瑞典南部、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西欧海上各岛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成因是受常年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低压容易形成降雨,又因为处于大陆西岸,所以形成这个气候。
2.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葡萄牙、西班牙南部和西部沿海、法国东南部、摩纳哥、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克罗地亚临海部分、阿尔巴尼亚沿海、希腊、保加利亚和地中海内各岛等。
主要受西风带(冬季)和副热带高压(夏季)的交替控制,西风会从海洋上带来暖湿气流形成降雨,副热带高压则难以形成降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人:杨文琴
亚洲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一、亚洲气候
I
F E
K
J
G D
H C
B B
A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复杂多样:11种(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 洲 气 大陆性显著:气温与降水差异大 候 特 征 季风气候最典型:类型、成因、特征
为什么亚洲气候具有这三个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具有这三个特点? 复习:影响气候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复杂多样:11种(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 洲 气 大陆性显著:气温与降水差异大 候 特 征 季风气候最典型:类型、成因、特征
以温带气候为主 欧 洲 气 海洋性特征显著 候 特 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70° 60°
温带海洋 性气候 40° 地中海气 候 30°
20°
10°
0°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55°
温带季风 气候
35° 亚热带季 风气候
25°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下面哪些因素对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 其重要作用。
①三面临海。 ②受西风影响。 ③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 ④人口密度大,城市多,废热排放量大。 ⑤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⑥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有利于大西洋 暖湿气流进入。
读图1—10,说一说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自西向东 气温和降水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Βιβλιοθήκη 西伯 利亚 蒙古西北 寒冷
风(偏 干燥 北风)
太 东南 温暖
平 风(偏 湿润 洋 南风)
南亚
西伯 利亚 蒙古
东北 低温
风(偏 干燥 北风)
印 西南 温暖
度 风(偏 湿润 洋 南风)
亚 纬度位置:跨寒、温、热三带。
洲 气
海陆位置:
候 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受海
复 洋湿润气流影响---湿润气候。
杂 多
内陆距海远---干旱气候。
样 地形因素:
的 原 因
地形复杂,起伏大,海拔不同,气温、 降水均有差异。
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欧洲的气候
D A
C
B
欧洲主要气候类型与分布
以温带气候为主 欧 洲 气 海洋性特征显著 候 特 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说一说亚洲的纬度位置 北寒带
北温带
北极圈
热带
北回归线 赤道
指出亚洲的海陆位置
北冰洋
欧
洲
太
平
洋
印度洋
冬季风: 发源地----性质-----风向------
夏季风:发源地-----性质-----风向------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
南亚
冬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