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槐花香阅读答案.doc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人教版课外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人教版课外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及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给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大大咧咧3.请用“”画出描写槐花香的有关句子。
4.你怎样理解文中两次出现“五月,洋槐开花了”?( )A.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伤心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B.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来到了五月的槐乡,看着满树的槐花会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月槐花香》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14分)五月槐花香王溱①朋友打来电话,让晚上去他家吃槐花包子。
他母亲刚从老家赶来,带来许多新鲜槐花,知道我喜欢吃这口,于是热情相邀。
②确实,我喜欢吃用槐花做馅的包子。
以前住在大杂院时,每到槐花盛开时,院里的大人孩子便会提着篮子,搬着小凳,拿着铁钩子去摘槐花。
那时马路两侧种满了开着白色花瓣的槐花树,远远望去,像白色的花海,煞是壮观。
树多,花也多,一会儿就能摘一篮子。
拿回去用清水略微一冲,便可以做各种菜肴了。
最简单、最普通的是槐花炒鸡蛋,把鸡蛋和槐花搅拌在一起,放进锅里炒,鸡蛋熟了,菜就成了。
然后是蒸槐花。
把槐花和面粉混在一起拌匀,再加点儿盐、味精,放进笼屉里蒸,出锅便可以蘸着大蒜或面酱之类的吃了。
③这些都是“小儿科”,复杂点儿的是槐花包子。
猪肉、槐花是主打原料。
猪肉要肥瘦兼顾,只肥不瘦太腻;太瘦没味道。
槐花最好先用热水过一下,一方面更卫生些,一方面更实落,还有就是槐花有点苦,水一过也可以淡化一下味道。
有的人还喜欢放点韭菜大葱,说实话,我没觉得这样好吃,反而感到有点儿多此一举,或者是喧宾夺主了。
我最喜欢的是纯槐花和猪肉馅的包子。
那味道,想起来时心里的大馋虫就一个劲地往上涌。
④朋友家的槐花包子味道很正宗,这源于他母亲是鼓捣槐花的“老手”。
许多人喜欢吃但未必会包。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馅的味道很难调到恰好。
这需要经验。
南方人似乎在这方面逊于北方人,原因是槐树属于温带树种,不但喜欢光,而且更喜干冷气候,多生长在黄土高原、东北、华北平原。
北方人见得多吃得多,日积月累,自然熟能生巧。
槐花开花时节,北方不少饭店有槐花系列菜肴,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⑤槐树是大自然的产物,有着植物共有的特质,却又是适应性极强的物种。
它不像其他花卉树木那样“矫情”,只适合在安谧的环境中生长。
它耐得住烟尘,不惧吵闹,能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茁壮成长,且寿命很长。
我们大院门外的槐树打我记事时就有,母亲说,她20世纪30年代搬来时,那些槐树就矗立在那儿,算起来怎么也有百八十年了。
槐花香阅读附答案

槐花香阅读附答案槐花香①家乡的春天山花烂漫,各式各样的花儿()地点缀着山村的每个角落,也点缀着我单调的童年生活。
而在那贫瘠的年代,让我拥有别样的快乐和幸福的则是槐花。
②清明后,【槐树换上翠绿的新衣,花骨朵儿低着头,害羞地将自己的笑脸藏在浓密的树叶里,而目光则是不时地瞥一眼外面的世界,想着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将自己的身体舒展开来。
】不几日的太阳照射,那花骨朵就穿上洁白的舞裙,在树枝上蹁跹起舞了。
过路人的鼻翼似乎在翕动着,目光则在搜寻着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来自何处,等看到满树的槐花时,则不禁驻足观赏起来。
③上小学时,学校座落在群山包围中,不大的操场两边栽着两排整齐的槐树,树杆如碗口般大,被送入学校午睡。
在这个好动的年龄,我们哪能乖乖地在教室睡觉呢?一个个猫着腰窜到操场两边的槐树下,爬上槐树,摘花,折枝。
槐花送给等在下面的女同学,树枝则自己留着编头盔。
等头盔编好之后,男娃们就在槐树下打起仗来。
女娃们则将槐花编成的项链戴在自己的颈项上,三五成群地在槐树底下拣石子(一种游戏)。
④槐树在三月初就栈繁叶茂了,如—把大伞撑着,槐树下就成了人们谈天说地的好地方。
大人们展望着今年的收成,或者谈论着隔壁邻家的家长里短。
孩子们最喜欢的则是听在小学教书的叔叔给我们讲故事。
叔叔()地讲着故事,我们就捧着脸儿看着,竖着耳朵听着,脑子里就有了很多的想法。
⑤割牛草的娃儿们总是很贪玩。
眼看着快晌午了,背篓里还没有割满草,娃儿们就爬上树,几下功夫就撸下一大堆的槐树叶,急急地装入背篓,牛儿们就有了甜香美味的午餐了。
⑥但牛儿们是享受不到槐花的。
槐花盛开的时候也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干妈就挎着篮子,一手牵着我,一手牵着干姐姐,领着我们到山尖儿上采槐花。
干妈说只有山巅的槐花最好,阳光充足,没有污染。
干妈将摘下的一串串槐花整齐地放在篮子里,不多时,就能采摘到满满一篮子的槐花。
干妈麻利地将这些槐花在清泉中冲洗得干干净净,把它们放在盆里,一边撒上干面粉一边搅拌,等到每一朵花儿都裹上面粉后就上屉去蒸。
乔叶《槐的怀想》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槐的怀想乔叶①“老槐树,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在这简单悦耳朗朗上口的民谣里,很小我就知认了槐树,爬的最早的树也是槐树——自家院子里就有一棵。
爬它只在五月,因上面有槐花。
清甜的槐花是乡间的美味。
“五月槐花香,有福就能尝。
”奶奶常常这么说着,就开始蒸槐花给我们吃。
②而我常常等不及她老人家去蒸。
爬到槐树上,就用手捋着槐花吃,一把一把地吃。
柔嫩的花瓣就被我粗粗拉拉地吞到了肚子里。
其实槐花的香并不那么顺溜,刚入口的时候,有着轻微的涩,然后才会甜美起来。
它的甜美不是浓烈,而是淡淡的,这淡却很悠远。
我从树上下来很久了,用舌尖儿舔一圈儿嘴巴,还能觉出甜味儿来。
③五月的槐花,真是香啊。
④这天来到沈丘,饭后无事,朋友说要带我们去看一个槐园。
我想,槐花都已经开过了,槐树有什么好看的呢?犹疑着,客随主便,还是去了。
⑤迎面而来的是两棵大槐,朋友说这是“把门槐”。
能够把门的槐树,资历肯定了得。
我走到右边的槐树前,仰头看上面贴的标签——树名:国槐。
树龄:两千余年。
朋友说这棵槐树被称为“中华槐王”。
我围着它走了一圈,踱了足有五六步。
问朋友这树有多粗,朋友说本地有顺口溜云:“千年古槐树,胸围五米五,看着没多粗,仨人搂不住”。
我看着那些婆娑的槐叶。
两千年了,槐叶依然如处子般葱翠鲜嫩。
看着看着,我有些恍惚起来,想起老家杨庄院子里的那棵槐树,它现在是什么模样?⑥“院里有槐,招宝进财。
”“院里有槐,平平安安。
”“院里有槐,福气常在。
”这是奶奶经常唠叨的话。
每到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的时候,她都会叮嘱父亲在槐树上贴一张“树木兴旺”的红帖子。
到了黄昏吃年夜饭的前夕,她都会让孩子们围着槐树走两圈,边走边喊:“槐树娘,槐树娘,你长粗来我长长;我长长了穿衣裳,你长粗了做大梁……”我只喊过一次,还喊成了“我长粗来你长长”,喊完就气急败坏地冲她叫:“迷信!”⑦五福迎宾槐、比翼槐、连理槐……槐树真多啊。
环绕着中心广场的树木,也都是国槐,朋友说有99棵。
《五月,家乡的槐树开花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五月,家乡的槐树开花了我家门出来的街巷口有棵大洋槐树,听老舅说它有近百年的树龄了,要三四个大人才能将它抱住,树冠能越过瓦房的房脊,在它周围形成一大片树荫。
高高的树干一般人爬不上去,我一直想征服它,很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在人们的心中,槐树的口碑一直不太好。
有人说,槐树是树中之鬼,上了年岁的槐树会成精。
一些故事和传说里经常将槐树视为妖魔鬼怪的藏身之处。
现实中,人们也不愿意将槐树当作吉利树来栽培,院子里一般不会栽种。
我倒觉得不以为然,反而记忆中,槐树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小时候,村子周围有一大片树林,其中洋槐树最多,这片林子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
每逢放假或过礼拜天,往林子里一钻就是一整天。
那时,春天极易刮风。
大风肆虐日子,我们躲在林子里玩耍,听风从树头掠过,看着洋槐树枝上的喜鹊窝在风中摇摇欲坠。
待风停了,爬到树的顶端眺望,整片林子尽收眼底。
因为小时候有爬树的经历,以至于多年来,我经常做梦爬上树梢,重回童年。
大风过后不久,洋槐树开始发芽,淡绿色的嫩叶随着春风摆动,用不了多久整棵树就会被更深的绿色包裹。
我们习惯在树荫下聚堆儿,农闲时候邻居的婶子大娘们在树底下的阴凉处,纳鞋底,搓麻绳,做些针线活;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叔叔大爷们,把锄头往地上一搁,口袋里掏出根烟卷抽上一口,悠然惬意。
每到饭点,大树底下的石条上、水泥墩上、木头疙瘩上到处都是吃饭的人,小孩子们也掺杂其中,有时玩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每每提及此事,儿时槐树底下的一幕又会出现,这场景总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莫过于槐花了。
每年的五月份,所有的洋槐树都会开花。
白花花的槐花挂满枝头,只把枝叶压得很低很低,从远处望去整个树林仿佛是下了一场大雪;走进又仿佛是置身于一个童话的世界里,满树的槐花发出阵阵清香,蜜蜂在花丛中欢乐地舞来舞去。
不知从何时起,养蜂人已悄悄的进驻,他们在树下搭起帐篷,任由蜂儿们四处活动。
五月的槐乡阅读理解

五月的槐乡阅读理解
哎呀呀,朋友们,咱今天来一起聊聊《五月的槐乡》这篇阅读理解呀!五月一到,那槐乡可就热闹了起来,就像一场盛大的派对开场啦!你想想,那满树洁白如雪的槐花,可不就像一群穿着白色舞裙的小精灵在欢快地跳舞嘛!
咱走进槐乡,那扑鼻的香气哟,简直要把人给淹没了。
孩子们在槐树下嬉笑玩耍,“哈哈,这槐花可真香啊!”这不,小刚和小强在比赛谁采的槐花多呢,“我肯定采得比你多,小强!”,小强不甘示弱地回应:“哼,那可不一定!”大人们呢,则在树下忙着收集槐花,准备做各种各样的美食。
槐乡的人们可热情啦,只要你去,他们就会拿出最好吃的槐花饭、槐花糕来招待你,就问你心不心动?就像你去好朋友家,朋友会把自己最宝贝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你一样。
那一口槐花饭吃下去,哇,满嘴都是香甜,仿佛把整个五月的美好都装进了嘴巴里。
再看看那槐乡的景色,每一处都那么美,不就像一幅绝美的画卷吗?那山峦、那田野、那村庄,和槐花相互映衬,真的是美极了!这时候你难道不想亲身去感受一下吗?阅读这篇关于五月槐乡的文章,就感觉自己真的走进了那个充满欢乐和香气的地方。
我觉得啊,五月的槐乡真的是一个让人陶醉、让人向往的地方。
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吸引着每一个人去探索,去发现它的美!。
【2019最新】槐花飘香阅读附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槐花飘香阅读附答案槐花飘香申琳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
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
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槐花香,香在枝头。
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
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
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
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槐花香,香在嘴里。
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
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
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
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
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
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
槐乡五月吴晓东阅读答案

槐乡五月吴晓东阅读答案槐乡五月阅读答案五月的槐乡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瑞雪初降。
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浓白……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有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蒸的。
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小朋友临走的时候,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晒干的槐花。
外加一小清亮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俊。
她们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藏着槐花。
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
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往嘴里上一把,甜滋滋、香喷喷的……1.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抄下来。
ABB式:白茫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在短文中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粗的词语。
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
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俊。
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
4.照样子写句子。
若是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认为槐乡五月的哪个情景最优美?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喜盈盈香喷喷清亮亮2.恰当的字:挎浸罐塞3.准:相信,肯定,必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月槐花香阅读答案【篇一:七年级2010 ——2011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class=txt> 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1.请根据要求填空。
(以回答正确的8 个空格计分。
)(8 分)(1)山朗润起来了,,。
(2),。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自三峡七百里中,,。
(4)《望岳》中抒发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4)《〈论语〉六则》中,孔子有不少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比如:,。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口语交际。
( 3 分)为了进一步推广素质教育,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玉兰学校从本学期开始加强写字教学,开展课前十五分钟写字活动。
对此举措,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你的态度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3. 名著阅读。
( 5 分)(1)阅读《伊索寓言》中“乌龟与鹰”的故事,写出其寓意。
( 2 分)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
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
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
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寓意:(2)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
请任选一个,简述其情节。
(40 字左右,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3 分)....①获取“金箍棒”②炼就“火眼金睛”③筋斗云我选():4.综合探究。
( 4 分)七年(3)班开展以“月亮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活动一:月亮与神话。
( 2 分)请仔细观察右图,写出这幅画所反映的神话故事名称。
(2)活动二:月亮与诗词。
( 2 分)古代文人常借月抒怀,请为下面打乱的诗句连线配对。
大漠沙如雪人迹板桥霜鸟宿池边树冷月葬诗魂鸡声茅店月燕山月似钩寒塘渡鹤影僧敲月下门二、阅读能力。
(40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10 题。
(13 分)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 4 分)(1)就傅读书()(2)师应之曰()..(3)几二千年矣()(4)此非常儿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先生是年乃能言b. 此朱文公所说..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不亦说乎..c. 日数千言不肯休d. 就傅读书..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即书诗四句..7.翻译下面句子。
( 4 分)(1)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2)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8.阅读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 3 分)(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9—13 题。
(13 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
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2 分)落()清()10.第一段中“我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同一般”体现在哪里?(2 分)11.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2 分)12.文中划线句子采用什么方法描写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 分)13.联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选段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 3 分)【链接材料】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段公益广告:一个小女孩端着一盆洗脚水,给下班回家的母亲洗脚。
(画外音:妈妈,我长大了,我也能为你做点事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14 分)五月槐花香①最近心里很烦,也许是因为季节的原因,五月的天好像娃娃的脸,就变就变,一会阴、一会睛⋯⋯②今晚心情真的很好,有一股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这香味好熟悉、好温馨,像我久别的亲人,又像是我朝思暮想的恋人,轻轻的、柔柔的、向我走来,向我心房涌来⋯⋯③啊!那是槐花的香味!④我推开窗,(a)月光下影影绰绰的是一棵棵槐树,树上是那一串串、一缕缕、一团、一束束的槐花⋯⋯如今,他们又像往年一样绽放了,阵的香味让我沉醉。
⑤曾记得,家乡香山寺的小山上,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那时,我无忧无虑,成天在山坡上疯玩,采摘草丛里五颜六色的野花,欣赏花间翩翩起舞的粉蝶。
最使我难忘的是那一棵棵槐树,每年一到五月,就开满了白色的小花,整个村庄都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我经常爬上一颗老槐树,在上面歇息、乘凉,和小伙伴们一起品尝香甜的槐花。
傍晚回家,享受妈妈亲手做的槐花饼。
⑥长大了,我来到县城上学,发现楼群里也有很多槐树,一到五月,空气中同样弥漫着儿时熟悉的香味。
夜晚,我躺在床上,微风吹动,窗外就会飘进一阵槐树花的甜甜的、淡淡的香味,这时,我只是静静地躺着,享受着⋯⋯(b)我听着风吹槐树叶的音乐般的沙沙声,想象着那纷纷扬的槐花雨⋯⋯⑦朋友,如果你和我一样漂泊异乡,如果你和我一样迷茫了视野,那么请你今晚回来,用这一缕清香打开尘封的心结。
⑧啊!五月的槐花,雪白的恋情在老槐树上凝结。
你虽然不起眼,不醒目,可你在自己的泥土里不卑不亢,悄然绽放,吐露恒久的芬芳,挥洒生命的清澈。
让我们选择真诚与坦荡吧!像这槐花,做个最寻常、最简单、最朴素的人。
⑨今晚,这香醇花香会轻轻地伴我入梦。
⑩五月,槐花香。
14.阅读第⑤段,说“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表现在哪些方面。
( 4分)15.选文第①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3 分)16. 文中a、b 两处划线句子,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 3分)....我选():17.阅读下面诗歌,说说在表现的主题方面,这首诗与选文有什么异同点?( 4 分)..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
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三、写作能力。
(40 分)18.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40 分)(1)题目:,我对你说(将题目补充完整)(2)题目:七年级的滋味要求:①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篇二:七年级2010 ——2011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class=txt> 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1.请根据要求填空。
(以回答正确的8 个空格计分。
)(8 分)(1)山朗润起来了,,。
(2),。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自三峡七百里中,,。
(4)《望岳》中抒发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4)《〈论语〉六则》中,孔子有不少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比如:,。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口语交际。
( 3 分)为了进一步推广素质教育,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玉兰学校从本学期开始加强写字教学,开展课前十五分钟写字活动。
对此举措,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你的态度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3. 名著阅读。
( 5 分)(1)阅读《伊索寓言》中“乌龟与鹰”的故事,写出其寓意。
( 2 分)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
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
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
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寓意:(2)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
请任选一个,简述其情节。
(40 字左右,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3 分)....①获取“金箍棒”②炼就“火眼金睛”③筋斗云我选():4.综合探究。
( 4 分)七年(3)班开展以“月亮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活动一:月亮与神话。
( 2 分)请仔细观察右图,写出这幅画所反映的神话故事名称。
(2)活动二:月亮与诗词。
( 2 分)古代文人常借月抒怀,请为下面打乱的诗句连线配对。
大漠沙如雪人迹板桥霜鸟宿池边树冷月葬诗魂鸡声茅店月燕山月似钩寒塘渡鹤影僧敲月下门二、阅读能力。
(40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10 题。
(13 分)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 4 分)(1)就傅读书()(2)师应之曰()..(3)几二千年矣()(4)此非常儿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先生是年乃能言b. 此朱文公所说..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不亦说乎..c. 日数千言不肯休d. 就傅读书..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即书诗四句..7.翻译下面句子。
( 4 分)(1)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2)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8.阅读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 3 分)(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9—13 题。
(13 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
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
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
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2 分)落()清()10.第一段中“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同一般”体现在哪里?(2 分)11.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2 分)12.文中划线句子采用什么方法描写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