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题

合集下载

厦门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厦门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厦门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厦门的别称?A. 鹭岛B. 琴岛C. 嘉禾屿D. 海上花园答案:B2. 厦门最早的行政建制是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3. 厦门的鼓浪屿因其独特的什么而闻名?A. 海滩B. 建筑C. 音乐D. 植物园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厦门的著名景点?A. 南普陀寺B. 环岛路C. 集美学村D. 东方明珠塔答案:D5. 厦门的市花是什么?A. 荷花B. 桂花C. 凤凰木D. 茉莉花答案:C6. 厦门大学是由哪位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的?A. 陈嘉庚B. 胡文虎C. 林语堂D. 黄炎培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厦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 高甲戏B. 布袋戏C. 土楼营造技艺D. 歌仔戏答案:C8. 厦门的哪个区域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A. 思明区B. 湖里区C. 海沧区D. 集美区答案:C9. 厦门的哪个港口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港口之一?A. 厦门港B. 鼓浪屿港C. 高崎港D. 集美港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厦门的特产?A. 沙茶面B. 土笋冻C. 烧肉粽D. 龙井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厦门位于中国______省的东南沿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答案:福建12. 厦门的市树是______,象征着厦门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

答案:凤凰木13. 厦门的市鸟是______,它在厦门的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

答案:白鹭14. 厦门的鼓浪屿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于______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201715. 厦门的______是连接厦门本岛与鼓浪屿的重要交通工具。

答案:轮渡16. 厦门的环岛路是一条著名的______,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骑行观光。

答案:海滨景观道17. 厦门的集美学村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______先生倾资创办的。

答案:陈嘉庚18. 厦门的南普陀寺是一座著名的______教寺庙。

厦门大学历史专业历年真题

厦门大学历史专业历年真题

厦大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1、百家争鸣2、《通典》3、五均六管(莞)4、葵丘之盟5、萨尔浒战役6、《天朝田亩制度》二、论述题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2、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3、试析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4、简评清末新政。

01年专门史-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1、长平之战2、党锢之祸3、魏晋玄学4、《元和郡县图表》5、张格尔6、五族共和二、论述题1、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经济史必答题)2、简述清代(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的活动;3、试述北宋中期(庆历--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4、简述康熙帝。

01年古代史-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1、周公东征2、黄老无为政治3、三省六部制4、《梦溪笔谈》5、土木之变二、论述题1、试析二里头文化对于研究夏史的意义;2、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3、试析清前期的主要经济政策。

2000年专门史-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1、卿大夫2、约法三章3、厂、卫4、乾嘉学派5、《瀛寰志略》6、《筹办夷务始末》二、论述题1、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2、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3、试析张居正改革4、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2000年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1、二里头文化2、郑国渠3、田租户调令4、周世宗改革5、郭守敬二、论述题1、试析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2、试析唐宋明清四朝中央行政运作体制的主要变化.99年专门史-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1、牛李党争2、容闳3、靖难之役4、“投下”5、改土归流6、《胜之书》二、论述题1、试述明朝嘉靖时期政治的腐败与张居正整顿政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2、试述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3、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4、简论“九品中正制”99年中国古代史-通史一、名词解释1、敬天保命2、文景之治3、屯田客4、鉴真5、行省6、摊丁入亩二、论述题1、试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及其意义;2、试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厦门大学(已有10试题)

厦门大学(已有10试题)

厦门大学中文系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2008--2009语言文学基础2008—-2009文学2007文学基础2003——2006中西文艺理论基础2000—-2002,2004--2005文艺评论写作2000——2002中国现当代文学2000-—2006文艺理论2000—-2003,2006——2007中国文学史2001—-2002中国古代文学理论2001——2005中国文学批评史2006语言理论2004中外文学2000—-2002欧美文学与比较文学2004——2006戏剧基础知识2003—-2006文艺基础知识2003——2005美学与文艺理论2000-—2002美学与艺术概论2005语言学2008——2009历史系世界近代史2002世界现代史2002中国近现代史2003——2004世界近现代史2003——2004专门史2002经济专门史2001经济史1999—-2000中国古代史2000中国通史1999—-2002通史1999中国考古学1999-—2005考古学通论1999考古学概论2000——2002中国古代史1999——2005哲学系哲学基础理论2008—-2009中西哲学史2008——2009新闻传播系新闻与传播实务2007——2010(注:2007、2010年试卷为回忆版)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2006——2009(注:2006——2007年试卷为回忆版)新闻业务1999——2006广告学原理1996—-1997,2001-—2002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2002中国传播史1999——2005传播学理论2001——2004传播实务2004,2006广告与公关2003(回忆版)2003年传播学复试题目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人类学理论方法2003人类学概论1999—-2001,2003人类学通论2008——2009文化人类学1999--2001人类学史1999--2001民族学通论2008——2009经济系宏、微观经济学2005-—2009(2005有答案)西方经济学2002,2005经济学2003—-2004,2006,2009—2010世界经济综合2000世界经济A 2000政治经济学2000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2计划统计系宏、微观经济学2006,2009-2010西方经济学2002,2005经济学2003-—2004,2006,2009-2010世界经济综合2000世界经济A 2000政治经济学2000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2财政系宏、微观经济学2006,2009-2010西方经济学2002,2005经济学2003—-2004,2006,2009-2010世界经济综合2000世界经济A 2000政治经济学2000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2财政学1996——1998财政学综合考试1996——1998金融系金融学基础(联考)2002-—2010(2002-—2010有答案) 货币银行学综合考试1998—-2000货币银行学1998——2000货币银行学(复试)2000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宏、微观经济学2006,2009-2010西方经济学2002,2005经济学2003--2004,2006,2009-2010世界经济综合2000世界经济A 2000政治经济学2000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2国际贸易1998——2002经济研究所宏、微观经济学2006,2009—2010西方经济学2002,2005经济学2003——2004,2006,2009—2010世界经济综合2000世界经济A 2000政治经济学2000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2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经济学2003——2004,2006,2009-2010西方经济学2002,2005世界经济综合2000世界经济A 2000政治经济学2000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2会计系会计学2000--2005会计学综合考试2000-—2002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2003——2009(注:2005—-2007年为回忆版)企业管理专业综合考试(含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1998——2002 企业管理(含管理学、财务管理)1998—-2002企业管理系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2003—-2007(注:2005--2007年为回忆版)企业管理专业综合考试(含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1998——2002 企业管理(含管理学、财务管理)1998——2002管理科学系运筹学(管理科学系)2002——2009旅游系(无此试卷)法学院法理学与民法学2000--2006法理学1995——2002,2005-—2006法理学与民事诉讼法学2003——2006法理学与宪法学2002,2005——2010(2010为回忆版)民法学1990,1998——2002民法学与商法学2003——2006民法学与宪法学2005-—2006民法学与刑法学2007,2009—-2010(2010为回忆版)综合国际法学2003-—2005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1997—-2002国际经济法1997—-2002(国际法学专业)综合考试1997——1999(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专业)综合考试2002民事诉讼法2000—-2002商法学2003经济法学1998-—2003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20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3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2003,2005——2006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2005-—2006政治学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2007—-2009政治学与行政学2003——2006政治学原理2002行政学2002现代政治思想(中、西)2008-—2009公共管理系政策科学与经济学2007--2009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2007——2009政治学与行政学2003—-2006(word版本)政治学原理2002行政学2002综合考试(行政管理)2002——2006(注:无管理学部分)(word版本) 社会保障专业试题2004社会学系社会学原理2005,2008—-2009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005,2008-—2009人口研究所宏、微观经济学2006,2009—2010西方经济学2002,2005经济学2003——2004,2006,2009-2010政治经济学2000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2思想政治教育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2007——2009政治学与行政学2003——2006政治学原理2002行政学2002政治学2008——2009中共党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2008——2009英文系二外法语2001,2003—-2005(注:2001年的试卷共14页,缺第4页)二外日语2003二外德语2006——2009英语基础知识2003—-2005(2005有答案)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2002阅读及英美文学、语言学基础2003-—2009(2006-—2009有答案)(注:2006—-2009年的答案只有语言学基础部分的答案)阅读理解与英美文学基础知识1998——2000阅读理解及语言学、英美文学基础知识2001阅读与写作2002翻译与写作2003——2004写作与英汉互译2003—-2006,2009英语写作2000英汉、汉英翻译1998——2002欧洲语言文学系二外英语2003——2006,2009(2009有答案)公共外语教学部二外法语2001,2003-—2005(注:2001年的试卷共14页,缺第4页)二外日语2003二外德语2006—-2009英语基础知识2003--2005(2005有答案)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2002阅读及英美文学、语言学基础2003——2009(2006——2009有答案)(注:2006—-2009年的答案只有语言学基础部分的答案)阅读理解与英美文学基础知识1998--2000阅读理解及语言学、英美文学基础知识2001阅读与写作2002翻译与写作2003——2004写作与英汉互译2003--2006,2009英语写作2000英汉、汉英翻译1998-—2002日本语言文学系二外英语2003—-2006,2009(2009有答案)基础日语2005-—2006综合日语2003——2006日本文学2004日本文学史2003日语语言文化2004音乐系音乐学基础2008—-2009中外音乐史2008——2009美术系设计史2007——2009设计史论2004——2006艺术概论2007——2009中外美术史2008—-2009物理系高等数学(无线电物理专业)1998,2001-—2005电子线路2001——2002,2008——2009[其中2001年试题名称为:综合考试] 普通物理学2002——2004,2006——2009(2006-—2007有答案)电动力学2002量子力学2002量子力学与电动力学2003——2004机电工程系自动控制原理2000-—2002,2004——2006,2008——2009模拟电路与数字逻辑2000-—2002微机原理2003-—2005微机原理及应用2000——2002电子线路2001--2002,2008——2009[其中2001年试题名称为:综合考试]普通物理学2002——2004,2006——2009(2006——2007有答案)电动力学2002量子力学2002量子力学与电动力学2003——2004数学科学学院综合基础Ⅱ(数学各专业)(含高等代数、抽象代数)2007,2010基础综合Ⅰ(含数学分析、实变函数、常微分方程)2005—-2006数学分析2003——2004高等代数2003化学系物理化学1990—-1991,2000—-2002,2004,2007——2009(2008有答案)高分子化学199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08-—2010分析化学2008——2010无机化学2008—-2009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高分子化学199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08——2010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2008-—2009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199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08-—2010材料科学基础2008-—2009基础化学2008——2010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1999-—2001,2003--2010细胞生物学1994——2009微生物学2002——2010生物学2005普通生物学1994—-2000,2002——2003,2005生物学概论1999,2001,2004生态学2007——2010普通生态学2001——2010植物生态学1996——2003,2005普通生物学基础2004——2005海洋生态学1987——2002,2004——2005动物生理与海洋生态学2003普通动物学1998-—2003植物生理学1998——2002植物生理生化2003植物生物学2005——2009动物生物学2003,2005,2007-—2010动物学1993——2005海洋系生物化学1999——2001,2003-—2010细胞生物学1994-—2009微生物学2002—-2010生物学2005普通生物学1994——2000,2002—-2003,2005,2008--2009 生物学概论1999,2001,2004生态学2007——2010普通生态学2001——2010植物生态学1996-—2003,2005普通生物学基础2004——2005海洋生态学1987—-2002,2004——2005动物生理与海洋生态学2003普通动物学1998—-2003植物生理学1998——2002植物生理生化2003植物生物学2005——2009动物生物学2003,2005,2007——2010动物学1993—-2005海洋地质学2008——2009海洋管理概论2005——2009海洋科学导论2008——2009声学基础与数字电路2003——2009数学物理基础2008--2009无机化学2008——2009物理化学2008——2009环境科学中心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2001—-2009(其中2001、2002年分为规划管理与评价学两份试题)环境学导论2002—-2009环境工程学2007-2010有机化学(环境科学、环境管理专业)2002—-2006分析化学(环境科学、环境管理专业)2002——2006,2008——2009生物化学1999-—2001,2003-—2010细胞生物学1994——2009微生物学2002--2010生物学2005普通生物学1994——2000,2002——2003,2005生物学概论1999,2001,2004生态学2007——2010普通生态学2001—-2010植物生态学1996——2003,2005普通生物学基础2004——2005海洋生态学1987——2002,2004-—2005动物生理与海洋生态学2003普通动物学1998——2003植物生理学1998——2002植物生理生化2003植物生物学2005—-2009动物生物学2003,2005,2007--2010动物学1993——2005普通物理学2008——2009计算机科学系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3——2007数据结构与高级程序设计1997—-2002(2001有答案,答案只有数据结构部分)数据结构与C语言2004操作系统与编译原理1997-—2001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2002电子工程系高等数学(无线电物理专业)1998,2001—-2005模拟电路与数字逻辑2000——2002信号与系统2007——2008(2007有答案)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2003—-2006,2009(2006有答案)(注:2006年试卷缺电路的题,只有信号与线性系统的题,共4页,缺第3、4页)自动控制原理2000-—2002,2004——2006,2008-—2009电子线路2001——2002,2008——2009[其中2001年试题名称为:综合考试]普通物理学2002—-2004,2006-—2009(2006——2007有答案)电动力学2002量子力学2002量子力学与电动力学2003—-2004光电子技术2008——2009自动化系模拟电路与数字逻辑2000——2002自动控制原理2000——2002,2004——2006,2008-—2009电子线路2001——2002,2008——2009[其中2001年试题名称为:综合考试] 普通物理学2002——2004,2006——2009(2006-—2007有答案)电动力学2002量子力学2002量子力学与电动力学2003--2004数据结构2008—-2009通信工程系信号与系统2007-—2008(2007有答案)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2003——2006,2009(2006有答案)(注:2006年试卷缺电路的题,只有信号与线性系统的题,共4页,缺第3、4页)电子线路2001—-2002,2008--2009[其中2001年试题名称为:综合考试]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药物化学2008-—2009有机化学(医)2008-—2009生物化学2007——2009物理化学(医学院)2010生理学2010建筑系建筑设计2001——2002中外建筑历史2001——2002,2008——2009概念性快速建筑设计2008——2009建筑技术概论2008—-2009土木系材料力学2008——2009结构力学2008-—2009南洋研究院国际政治2003-—2009国际关系史2003——2009宏、微观经济学2006,2009—2010经济学2003——2004,2006,2009-2010西方经济学2002,2005世界经济综合2000世界经济A 2000政治经济学2000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2台湾研究院宏、微观经济学2006,2009—2010经济学2003-—2004,2006,2009—2010西方经济学2002,2005世界经济综合2000世界经济A 2000政治经济学2000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2 政治学与行政学2004——2005(缺案例分析)中西文艺理论基础2000-—2002,2004—-2005 文艺评论写作2000-—2002中国现当代文学2000--2005文学基础2003——2004中外文学2000—-2002世界近代史2002世界现代史2002中国古代史2000通史1999中国近现代史2002——2004世界近现代史2003——2004现代政治思想(中、西)2008--2009教育研究院普通心理学1986-—1988,2000-—2005普通教育学2000——2005教育学1985,1987——1988高等教育学专业综合考试1985——1987心理学1985,1987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1987—-1988 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1999—-2001。

精选2020年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完整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精选2020年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完整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2020年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试题库1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戊戌维新运动的政治主张是A.君主专制制度B.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C.人民民主专制D.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参考答案:B2.辛亥革命的直接成果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答案:A3.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是指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答案:A4.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

A.领土主权B.领海主权C.关税主权D.司法主权答正确答案:ABCD5.中国资产阶级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答案:A6.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在1949年()。

A.2月23日B.3月23日C.4月23日D.5月23日答案:C7.1949年(),标志着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五四运动D.改革开放答案:A8.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答案:C9.“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这句话反映的事件是A.南京大屠杀B.火烧圆明园C.旅顺大屠杀D.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参考答案:B1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有关B.都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都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答案:D11.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对封建礼教有力揭露和控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朝花夕拾》D.《药》参考答案:A1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B.中共一大的召开C.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参考答案:B13.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的是A.张作霖B.郭松龄C.张学良D.张作相参考答案:C14.1937年,出任新四军军长的是A.朱德B.刘伯承C.叶挺D.陈毅参考答案:C15.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厦门大学近代史纲要09-10年第二学期试卷1

厦门大学近代史纲要09-10年第二学期试卷1

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试卷学院系年级姓名主考教师:晏爱红A卷考试时间:2010.6.14 10:30~12:30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关于民族资本家的描述错误的是()A.他们的企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B. 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和斗争C.他们经营的企业大多资金充足,规模较大,引进先进的设备D.他们没有彻底的革命性,不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2.下列条款中赔款最多的一个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 所谓“国中之国”是指()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C.租借地 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4. 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近代中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 清朝统治者的领导B. 封建自然经济的稳定性C. 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先进观念5.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率部出走的是()A.李秀成 B.陈玉成 C.韦昌辉 D.石达开6.洋务运动时期,下列哪一支海军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7.最早提出“剪辫易服”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的是()A.太平天国 B.维新派 C.辛亥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倡导者8.邹容1903年撰写的《革命军》,以通俗易懂的文字,()A.论证了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B.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C.批驳了康有为的保皇观点 D.驳斥了改良派关于中国不可革命的论调9.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主要舆论阵地分别为()A.《民报》和《新民丛报》 B.《国闻报》和《时务报》C.《湘报》和《日知报》 D.《革命报》和《改良报》10. 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A. 外国垄断资本B. 封建经济C. 官僚资本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1.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改组C.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中共“三大”的召开13. 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是指()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被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C.没有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14.标志着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的事件是()A.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汪精卫集团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C.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回关外途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死D.张学良发布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15.中国共产党彻底清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会议是()A.党的“五大” B.“八七”会议 C.党的“六大” D.遵义会议16.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的是()A.懋功会师 B.吴起镇会师 C.甘孜会师 D.会宁会师17.1941年3月,为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战、争取民主而成立的党派是()A.第三党B.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C.中国民主政团同盟D.中国青年党18.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寇,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是()A.冯玉祥B.彭雪枫C.张自忠D.左权19.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厦门大学历史考研题库

厦门大学历史考研题库

厦门大学历史考研题库厦门大学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其历史学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厦门大学历史考研题库,供参考: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2. 明朝时期,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主要通过哪个国家?A. 葡萄牙B. 西班牙C. 荷兰D. 英国3. 清朝末年,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填空题4.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者是______。

5.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其中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等,被称为“诗圣”的是______。

三、简答题6.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7. 描述一下宋朝的商业发展情况。

四、论述题8.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及其影响。

9. 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某一重大事件为例,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1. D(印刷术)2. A(葡萄牙)3. A(第一次鸦片战争)4. 董仲舒5. 杜甫6.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7. 宋朝时期,商业发展迅速,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8.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西方的科学技术、宗教思想等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9. 例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更新。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题库,实际考试题目可能会有所不同。

希望这份题库能够对准备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厦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汇总

厦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汇总

厦门大学历史学1999-2004考研真题汇总(含世界史)目录厦门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 1名词解释......................................................................................................................................... 1论述题 ............................................................................................................................................. 1厦门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 1名词解释......................................................................................................................................... 1论述题 ............................................................................................................................................. 1厦门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 2名词解释......................................................................................................................................... 2论述题 ............................................................................................................................................. 2厦门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 2名词解释......................................................................................................................................... 2论述题 ............................................................................................................................................. 2厦门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史)........................................................ 3名词解释......................................................................................................................................... 3论述题 ............................................................................................................................................. 3厦门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史)........................................................ 3名词解释......................................................................................................................................... 3论述题 ............................................................................................................................................. 3厦门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史)........................................................ 3名词解释......................................................................................................................................... 3论述题 ............................................................................................................................................. 3厦门大学2002(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近现代史) ......................................... 4名词解释......................................................................................................................................... 4问答题 ............................................................................................................................................. 4厦门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近现代史) ................................................... 4名词解释......................................................................................................................................... 4问答题 ............................................................................................................................................. 4厦门大学2001(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世界近代史) ............................................. 5名词解释......................................................................................................................................... 5论述题............................................................................................................................................. 5厦门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世界近代史) ....................................................... 5名词解释........................................................................................................................................ 5论述题............................................................................................................................................. 5厦门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世界近代史) ....................................................... 6名词解释......................................................................................................................................... 6论述题............................................................................................................................................. 6厦门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世界近代史) ....................................................... 6名词解释......................................................................................................................................... 6论述题............................................................................................................................................. 6厦门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名词解释1.牛李党争“投下” 5.改土归流《汜胜之书》改土归流 6.《汜胜之书》牛李党争 2.容闳容闳 3.靖难之役靖难之役 4.“投下”论述题1.试述明朝嘉靖时期政治的腐败与张居正整顿政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2.试述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3.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及效果4.简论“九品中正制”简论“九品中正制”厦门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名词解释1.卿大夫《瀛寰志略》 6.《筹办夷务始末》乾嘉学派 5.《瀛寰志略》《筹办夷务始末》 卿大夫 2.约法三章约法三章 3.厂、卫厂、卫 4.乾嘉学派论述题1.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2.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3.试析张居正改革试析张居正改革4.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的观念变化厦门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名词解释1.长平之战《元和郡县图志》 5.张格尔五族共和张格尔 6.五族共和长平之战 2.党锢之祸党锢之祸 3.魏晋玄学魏晋玄学 4.《元和郡县图志》论述题1.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2.简述清代(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的活动3.试述北宋中期(庆历—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4.简论康熙帝简论康熙帝厦门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名词解释1.百家争鸣葵丘之盟 5.萨尔浒战役《天朝田亩制度》萨尔浒战役 6.《天朝田亩制度》百家争鸣 2.《通典》《通典》 3.五均六筦五均六筦 4.葵丘之盟论述题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2.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3.试析元朝兴衰的历史教训试析元朝兴衰的历史教训4.简评清末新政简评清末新政厦门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敬天保命行省 6.摊丁入亩鉴真 5.行省摊丁入亩屯田客 4.鉴真敬天保命 2.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3.屯田客论述题1.试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及其意义2.试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厦门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二里头文化田租户调令 4.周世宗改革郭守敬周世宗改革 5.郭守敬二里头文化 2.郑国渠郑国渠 3.田租户调令论述题1.试析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试析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2.试析唐宋明清四朝中央行政运作体制的主要变化厦门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周公东征土木之变《梦溪笔谈》 5.土木之变周公东征 2.黄老无为政治三省六部制 4.《梦溪笔谈》黄老无为政治 3.三省六部制论述题1.试析二里头文化对于研究夏史的意义2.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3.试析清前期的主要经济政策试析清前期的主要经济政策厦门大学2002(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1.资政新篇国联调查团 6.裁厘改税裁厘改税府院之争 5.国联调查团资政新篇 2.同文馆同文馆 3.皇族内阁皇族内阁 4.府院之争问答题1.以义和团运动、反洋教运动的史实,试析“文化冲突论”2.史论结合,评价三民主义史论结合,评价三民主义3.评述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经济政策厦门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1.林则徐三反五反运动 6.兴中会兴中会新三民主义 5.三反五反运动林则徐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3.辛丑条约辛丑条约 4.新三民主义问答题1.如何正确评价晚清的维新运动?试史论结合,谈谈你的见解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3.简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厦门大学2001(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1.价格革命神圣同盟丰臣秀吉 4.神圣同盟价格革命 2.安特卫普安特卫普 3.丰臣秀吉5.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6.第二次工业革命五月花号 8.美国西进运动美国西进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 7.五月花号论述题1.关于美国内战的起因,国内外有哪些主要代表性的观点,你的看法如何?2.简要说明19世纪后期美、英、法、德等国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厦大校史选择题

厦大校史选择题

厦大校史选择题(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出处是()A《周易》、《诗经》 B《诗经》、《礼记》C《周易》、《礼记》 D《周易》、《尚书》2、厦门大学的创办时间是哪一年()A1919 B1920 C1921 D19223、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是()A邓萃英B林文庆C汪德耀D王亚南4、厦门大学设有几个院系()A19 B20 C21 D225、校主陈嘉庚先生在财政上资助厦门大学达()年之久。

A12B14C15D166、补充厦门大学校歌“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必其藏”后面两句。

A谁欤普渡驾慈航 B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C吁嗟乎!南方之强! D充吾爱于无疆7、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正式启用是在那一年A 2001 B2002 C2003 D20048、厦门大学曾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那么下列哪位不是厦门大学聘请的教授学者A林语堂 B姜立夫 C鲁迅 D胡适9、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A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B综合性私立大学C华侨创办的综合性国立大学 D综合性国立大学10、厦门大学校徽是由()亲自确定的A 邓翠英 B陈嘉庚 C鲁迅 D林文庆11、下列哪位院士不出自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A林群 B柯召 C丘成桐 D陈景润12、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于什么时候举行奠基开工典礼A2011/3 B2011/4 C2011/5 D2011/613、截至2005年,厦门大学与美国盛顿大学等()所高校签订了“全球()校联盟”合作协议。

A 6 B7 C8 D914、厦门大学目前正朝着()的奋斗目标迈进。

A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B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C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D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15、下列哪一项不是厦门大学所发扬的“四种精神”A校主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B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C抗日战争时期迁往闽西时坚持办学的艰苦精神D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16、厦门大学是从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被誉为“南方之强”的A1937年厦门大学迁往长汀,开始一边办学一边抗日B1940年到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蝉联冠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的意义及失败原因?(1)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2)失败的原因:第一,社会制度(半殖民半封建)的腐败.(最根本原因)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

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简述近代早期对国家出路三次探索的历史教训.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a、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

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

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4.简述义和团运动(1)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2)特点:①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它的自发性。

从1898年秋,山东人民反洋教开始到1990年6月担负抗击八国联军的任务而进入高潮,始终没有制定具体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

②在于它的分散性,义和团运动始终是各地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领导。

(3)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3)失败原因:主观上:①是自发的群众性活动,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②行动上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只凭“传单一出,千人立聚”;④利用迷信手段,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⑤对封建统治认识不清,表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强大。

义和团运动是晚清时期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局限:(1)笼统排外(2)受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欺骗(3)存在许多迷信和落后的现象意义和作用: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辱的英雄气概,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赶有敌之子围着,天下共计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第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1)失败原因: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7.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8.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的?第一,十月革命启示人们: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革命走向胜利;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三,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主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

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10.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和意义(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