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大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门静脉高压症EV的CT诊断及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EV的CT诊断及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EV的CT诊断及出血摘要:目的:研究ct门静脉造影对食管静脉曲张(ev)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在我院肝胆外科选择80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患者,对其同时进行ct和内镜检查,选择两名影像学医生,同时观察每例患者的ct图像,两人以内镜诊断的血管静脉曲张程度为标准,同时比较两组ct的检查结果与内径检查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两位观察者诊断ev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分别是94%、78%、85%和96%、72%、85%,但对于大ev(≥5mm),两位观察者的诊断敏感性96%、特异性100%、正确性98%。

两位观察者的观察结果与内径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结论:ct对于门静脉高压ev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并能预测曲张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 ev ct 出血【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94-0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曲张血管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达30%~40%,常成为患者致死的原因[1]。

所以,研究ev 破裂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t是临床上常使用的诊断疾病工具,因其具有快捷、无创的性质,并且在进行门静脉造影术时,能为医生提供清晰、全面的、与ev有关的侧支循环血管图像,所以在临床上使用前景较高。

1 材料与方法1.1 患者。

在我院肝胆外科选择80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患者。

这些患者愿意接受多排螺旋ct和内镜同时检查,检查他们是否并发ev,以及诊断ev的程度,这些患者均无肝移植手术、ev治疗史、碘过敏史、肝肾功能衰竭、脾脏切除史等不符合这两种检查要求的情况。

1.2 检查方法。

由两名资深影像学医生共同对患者的ct检查结果观察、分类,ct中可见食管腔粘膜下有大小程度不等的线样或结节样突起者,就可诊断为ev,按照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分为大ev(≥5mm)和小ev(<5mm);这两名医生再对内镜检查结果分级,按照曲张严重程度分为3级,1级:线型ev,2级:串珠样ev,3级:结节样ev。

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报j 亘女 l J 。 l 资 料 与 方 法
学 分 析 。计 数 资 料 以 百 分 率 表 示 , 组 间 比 较 采 用 方 榆 验 ; P <O . 0 5为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1 . 1
一 般 资料 2 0 1 2 年 】月 至 2 0 1 3年 1月 本 院 收 治 的 肝 硬 并发 f 消化道 出血患者 6 6例 , 按 患 者 是 否 接
纳入标准 : 仃 使 、 呕【 I 1 l 、 周 围 循 环 衰 竭 等 临 床 症 状 或 体 , 大
疗 厅 包 括 约 物保 守 治 疗 、 内窥镜 下止 血、 局 部 压 迫 及 静 脉 断
扎 后 切 断 胃冠 状 静 脉 、 胃左静脉 、 胃短 血 管 、 胃网膜左血 管 , 同 时 将 异 位 高 位 食 管 支及 高位 食 管 支 一 并 切 除 并 结 扎 , 分 离 并 保 留迷 走 神 经 主 干 , 将 胃底 在 膈 肌 处 固定 , 脾窝处放置引流管 , 常 规缝 合 和 包 扎 。 1 . 2 . 2 对照组 所 有患者 均不符合 手术治疗 的指征 , 均 给 予
盯 硬 化 静 脉 高 压 症 是 消 化 系统 常 见疾 病 ,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将近侧食管下段约 7 c m 处 及 胃贲 门 周 围 的 血 管 全 部 离 断 , 结
主要为脾功能九进 、 脾 人、 腹水 、 食 管及 胃底 部 出 现 静 脉 曲 张 和 胃黏 膜 病 变 等 。肝 硬 化 ¨静 脉 高 压 症 并 发 上 消 化 道 出血 时 , 患 _ 者H f 功 能 通 常 也 出现 小 同程 度 的损 伤 , 导 致 凝 皿 酶 原 的 合 成 受 纠影响 , 咀小板数量急剧减少 , 进 而 导致 脾 功能 亢 进 , 出现 大 出 I I I L 等 状 , 严 匝荇 时 _ 口 I 出现休 克 , 甚 至 导 致 患 者 因 肝 功 能 衰 竭 死1 _ . 。肝 硬 化 门静 脉 高 压 症 并 发 [ 消 化 道 出 血 的 常 规 治

肝胆外科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肝胆外科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肝胆外科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由于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受损并累及全身其他脏器,同时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腔积液或其他并发症的存在,术前一般情况较差,加之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不同、术式繁多、创面广、损伤大,因而术后并发症较多而严重。

一、术后腹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为0.5%〜15%,可高达2%〜4%,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1原因(1)术后腹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时止血不完善,如脾动脉、小动脉结扎不紧,随着血管搏动逐渐向前推进以致滑脱,或术中渗血未得到完全控制、血管吻合口渗漏等。

(2)分流术后可因血管张力过大或术后过早起床活动致吻合口撕裂引起大出血。

(3)肝活检创面止血不可靠,导致术后出血,或关腹腔时健破腹膜外曲张静脉,当时未发现,致术后腹腔内出血。

(4)凝血机制障碍。

肝病常伴有凝血障碍,至少有85%的肝病患者出现凝血试验异常,正常肝脏能合成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纤溶系统的纤溶酶原和纤溶酶的抑制物也在肝内合成。

肝脏还能清除已激活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肝病凝血功能障碍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纤溶亢进及清除障碍有关,当有充血性脾肿大时,血小板减少也是容易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

1)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凝血因子H、VII、IX、X属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肝病本身可引起维生素K的摄取、吸收和利用发生障碍。

2)凝血因子的消耗增加:在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损害而释出“凝血活酶”样物质,同时肝脏清除此类物质的能力降低,因而引起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溶解。

3)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类肝素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物质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

4)纤维蛋白聚合异常、血小板量的减少和质的异常均可降低凝血功能而导致出血。

2.临床表现有腹腔内出血的症状,患者均有烦躁不安,或有腹部胀痛。

引流管短时间(12h)内流出大量较新鲜血,每小时流量>100m1,患者可出现低血容量休克。

双介入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128例临床观察

双介入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128例临床观察
胃底 曲张 静脉栓 塞 术 ( Ⅲ E 联 合 部分 性 脾 栓 塞术 ) ( S 治 疗肝 硬化 门静 脉高 压症 并 上 消化 道 出血 患 P E) 者 18例 , 果满 意 。现报 告如 下 。 2 效
1 资料 与方 法
2枚 , 影 示 胃冠 状 静脉 已完 全 闭塞 后 同法 栓 塞 胃 造 短 静脉 。P E: 用 Sligr 行 股 动脉 穿 刺 插 管 , S 应 edne 法 将 导管超 选择 插入 脾 下 极 动 脉 和 中极 动脉 , 慢 推 缓 注 明胶 海 绵碎末 , 下极 、 使 中极 动 脉彻 底 栓 塞 , 确保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介入术 即经 皮肝 穿食 管 胃底 曲张静脉 栓塞术 ( T E) 合部分 性脾栓 塞术 ( S ) 疗肝 PV 联 PE 治 对 18例老年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并上 消化 道出血患者行 2
硬 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 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P VE联合 P E治疗 , 1 S 观察止血有效率 、 a内再 出血 率及介入术 前后 自由门静 脉压 ( P ) WB P T及 肝功 能指 1 F P 、 C、 L
脾脏 栓塞 范 围达 6 % 一8 % 。 0 0
13 相关 指 标 观 察 .
①有效 率 ( 治疗 后 无 活 动 性
出血 , 临床症 状 改善 即判定 为 有效 ) 1a内再 出血 和
11 f . 临床资 料
选取 20 20 04— 09年收 治 的肝 硬化
率。②介入术前后 自由门静 脉压 ( P ) WB 、L FP 、 C P T
回撤导 管至 胃冠 状静 脉入 门脉 开 口处 释放 钢 圈 1—
和( ) 物、 或 药 内镜 下 硬 化 剂 注射 、 科 手 术 和 介 人 外 术等 , 有优缺点 , 各 总体 效果 欠 佳 。20 04年 1月 ~ 20 09年 l 2月 , 们 采 用 双 介 人 术 即 经 皮 肝 穿 食 管 我

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

强歪;曼篓曼譬窦熬黧黧曼篓熏篓笺杰W至。

至rl歪d舞He歪alt歪h甍Dig至es臻t M至ed乐ic至al歪P至eri至od至ic要al歪歪崔至黑曩至至歪象至至歪至歪;临床研究3.2治疗结果:治愈85例98足,好转20例23足.所治病例全多少与跟痛不成正比。

实际上跟骨骨刺一般是由于跖腱膜在跟部有效。

4讨论4.1诊断:足跟痛症在城乡人民中较为常见,一般发病缓慢,多无明显急性外伤史,疼痛多发生在跟底部、跟内侧部或跟后部,以晨起床时为著,稍活动后,疼痛可稍微缓解,但不可能消失,尤其是跟底部,当踏及硬物时更为明显.本组病例均以跟底部疼痛,不能长时间行走,或行走时出现跛行,甚至需要踮起足尖行走,或穿硬底鞋时加剧,而跟内、后部痛者穿皮鞋时加剧。

检查时跟部无明显肿胀,仅部分跟后、内侧部疼痛者稍肿胀,压痛点多在跟底、内侧、后部。

膝跟撞击试验阳性(足跟底部抵于硬物上,从膝部向下垂直叩击试验).X线跟骨侧位片上可见到与疼痛部位一致的骨刺形成,本组中有87例101足有骨刺形成,跟骨的跟上部有结节状突出。

有的患者的双侧跟骨均有骨刺形成,一侧发生疼痛,另一侧无症状;有的患者骨刺形成呈钩状而症状轻,而不明显者症状典型,甚至没有骨刺者跟底部痛明显.本组有18例20足没有骨刺的跟痛,因此,作者认为骨刺形成的骨底面结节附着处局部持续性损伤、血肿机化,成骨细胞长入而形成.它与人体骨骼的退行性变有关(扁平足,足外侧缘长期着力)。

查体时也会发现真正的压痛点不在骨刺处,而是在骨刺后方着力点处.跖腱膜长期受牵拉其起点形成无菌性炎症及局部粘连而引起疼痛。

4.2小针刀治疗该病,使其局部粘连松解,减轻跟骨压力、改善局部末梢血管、神经受压状态,减轻跖腱膜对跟骨的牵拉及刺激,从而使疼痛消失。

小针刀治疗要点是针刀进入后要在痛点及跟骨骨刺尖部将跖长韧带和跖腱膜在跟骨结节的附着点进行剥离,进而将韧带和腱膜推顶,这样就松解了跖长韧带和跖腱膜的挛缩,从而疼痛消失。

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24例治疗体会

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24例治疗体会

用非手术疗法止血 , 待肝功能改善后行择期手术。但 有些病人根 本没有择期手术的时机 ,一次次的等 待只能使 病人彻底丧失手 术时机。 近年来临床观察表明善宁对各2 ~3天 ; ②制酸剂: 选用奥美拉唑 4 0—8 m 静 0g 脉滴 注, 日2~3次 ; 每 ③止血剂: 选用羟苯磺 乙胺 2 g氨 甲苯酸 .、 0 O3+ %G 或 5 N 2 0 l . 5 S g %G S 5 m 静脉滴注 , 日 1 ; 每 次 血凝酶 1 单位 静注 , 日2—3 。 每 次 3 结 果 31 疗效判定标 准 显效 :用药 2 h~ 8 . 4 4 hm血停止 ,心律 、 血 压 、 红蛋 白稳定 , 血 肠鸣音正常 , 粪便 由黑 色转为黄色 ; 有效 : 用 药 4 2h内无继续出血征象 ; 8 h一7 无效 : 用药超过7 h 2 仍有出血。 3 判定结果 本组 2 . 2 4例患者 中显效 2 0例 ; 有效 3例 ; 无效 : 1 例 , 患者 2 该 4小时后再 次 出血 , 转外 科急诊手 术治疗 , 术后 4 8 小 时 内死 亡 。 有效 率 达 9 .%。 5 8
参 考 文 献
… 1陆再英 、 钟南 山. 内科学【 . 7版. M] 第 北京: 民卫生出版社 ,0 8 人 20. 【 高玉琴 , 2 】 孙东 民, 瑜. 付谨 生长抑素八肽治疗上消化道大 出血 2 例 对 8 照分析 『 , J 实用医技杂志 ,0 6 1( 7 :0 9 ] 2 0 ,3 1 )3 2 . [ 谢迪 , 3 ] 张哲梅. 人工合 成生长抑素八肽 ( 善宁) 治疗 食道静脉 曲张破裂 出血 临床观察 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0 9 5 8 . 1 ~0 1 2 0 , : 2 0 1 —4 00
2 方 法 21 一般治疗 .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49例临床分析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49例临床分析
12 手 术方 法 .
例 。 2 有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史 , 大 出 血 量 6 O L。 功 能 按 4例 最 Om 肝 CHI D分 级 : L A级 2 例 、 0 B级 2 例 C 2 . 有 病 例 均 经 食 道 7 级 例 所
细致 周密的手术方案 , 良好的 围手术 期管理 , 分流加断流的联合 手 术术式是安全可行的较为理想 的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方法 。 参 考 文 献
脾肾静脉 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术式不足之处是扩大了手
术 范 围 。 加 了手术 难 度 。 长 了手 术 时 间 , 重 了手 术 创伤 。 增 延 加 对肝 功能 C 级顽 固性 腹 水 患者 要 慎 重 选 择 该 术式 。 格把 握 手 术 指 征 , 严
本 组 病 例 选 自2 0 年 1 至 2 0 年 4 期 间 采 用 脾 肾 静 脉 03 月 08 月
临 床
医 学
CI RI D A H A OE NM I L N F G EC
门静 脉 高压 症 手 术 治疗 4 临床 分 析 9例
张会 英
(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外一科 河南南阳 4 30 ) 7 0 0
【 要 l 目的 探 讨 肝硬 化 门脉 高压 症 手术 治 疗术 式及 临床 应 用。方 法 回质 2 0 年 1月至 2 0 年 4月期 间采 用脾 肾静脉 分 流 摘 03 08 加 门奇断 流联合 手术 治 疗4 倒 门静 脉 高压 症患 者临床 资料 进行 总 结分 析 。 果 术 中无一 例死 亡 , 9 结 肝功 能Ci 衄死 亡 l 。 无肝 hl C d 倒 余 性 脑 病发 生 。 膈下积液 合 并染 I ,经抗 生 素及 营养 支持 治 疗痊 愈 。2 出现 少至 中等量 腹水 。 左 例 1倒 经治 疗短期 内消失 。 侧切 口部 分 2 裂开 , 保守 治疗 而愈 , 后经上 消化 道 钡餐 检查 , 术 食道 静脉 由张 消失或 明显 好转 4 倒 , 转8 ,肝 功能分 叛较 术 前好 转3 例 , 0 好 例 2 无变化 1例, 4 加重 2 。 例 结论 分流 加断 流 的联 合 术 式扩大 了手术 范 圈。 增加 了手术 难度 , 把握 手术 指征 , 致 周 密的手 术方 案 , 严格 细 良好 的 围手术期 管理 , 分流 加断 流的联 合手术 术式是 安全 可行 的较 为理 想 的治 疗门脉 高压 症 的方法 。 【 关键 词 】肝 硬化 门脉 高压 症 脾 肾静 脉分 流 加 门奇断 流联 合 手术 临床 应 用 【 图分类 号 l R6 7 中 5 I 献 标 识 码 lA 文 l 文章编号 ll 7 — 7 2 2 0 )4 c一 0 l 0 6 4 0 4 (0 90 () 0 4 一 l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双介入治疗及护理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双介入治疗及护理

·经验教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双介入治疗及护理李旭英 刘阿敏 薛玲玲(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二病区,河南卫辉453100)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 介入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R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975(2008)1721606202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临床常见疾病,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门脉高压较为多见的严重并发症,常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此时行外科急诊手术,手术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双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止血的有效方法[1]。

2001年9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治疗125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5例患者中男103例、女22例,年龄19~71岁,平均43.56岁。

全部患者均经B 超、C T、胃镜、钡餐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均有出血史、不同程度的腹水、贫血、低蛋白血症、黄疸及肝性脑病等情况而不适合外科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大部分出血1~2次,其中18例有5次或5次以上较大的出血史。

1.2 方法1.2.1 首先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患者取平卧位,右上肢外展平伸或右手放于枕后,呈平静呼吸状态。

在X线监视下,选取右侧腋中线第7~8肋间(注意避开右肋膈角)为穿刺点,局部消毒、麻醉后,用7号P TC肝穿针水平方向穿刺,针尖穿向第12胸椎椎体右上角,取出针芯,见有暗红色血液流出,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为门静脉后,在微导丝交换下,插入P TCD套管,再在超滑导丝交换下,插入5F多用途导管,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插入胃冠状静脉,用无水乙醇加明胶海绵微粒及弹簧圈进行栓塞。

最后用该管测定门静脉压力,记录并保留导管。

1.2.2 运用Sel dinger法行右股动脉穿刺插管,将4~5F导管超选择插入脾下极动脉,缓慢推注明胶海绵微粒,使下极动脉彻底栓塞。

若栓塞脾中叶动脉,要注意控制栓塞面积在3%~%,最好不要超过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大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13T13:22:21.8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王海刚
[导读]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整形美容医院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既控制了出血,又解决了脾功能亢进问题,是临床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大出血的安全可靠的术式。

王海刚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整形美容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7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并大出血,所有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经手术治疗69例患者治愈,3例死亡。

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既控制了出血,又解决了脾功能亢进问题,是临床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大出血的安全可靠的术式。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表现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1]。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大出血是引起肝硬化、门脉高压死亡的首要原因,当内科保守失败治疗后,没有肝移植条件和指征时,临床治疗中仍主要以手术治疗控制急性出血和预防再出血,但此时手术具备较高并发症率和死亡率[2]。

从我国现实的国情出发,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仍属少数,而传统治标的门奇断流术、分流术、曲张静脉的套扎及硬化剂注射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3]。

我科于2013年11月~2015年3月共收治72例肝硬化出血患者,具体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72例患者,男46例,女26例;年龄42~74岁,平均54.5岁;既往有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肝功能分级A级58例,B级12例,C级2例;急诊手术14例,择期手术58例;临床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均在800ml以上。

1.2治疗方法在输血、补充血容量、止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注射生长抑素与洛赛克、防休克等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需要手术患者行急诊手术。

全身麻醉后,采用左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左侧肋缘下切口,⑴首先行脾切除:切断左侧胃结肠韧带,脾胃韧带,先结扎脾动脉,进而切断脾肾、脾膈、脾结肠韧带,再进一步切断脾胃韧带内的胃短血管,最后切断结扎脾蒂;⑵再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保留胃网膜右动、静脉。

离断胃后静脉,找到左膈下静脉,并切断、结扎。

显露胃左动、静脉,在胰上缘将胃左动、静脉主干结扎、切断。

将胃体向下牵拉,游离食管下段6~8cm,分离、切断、结扎高位食管支。

将贲门下方3~5cm内曲张静脉逐一分离、切断、结扎或行贯穿缝扎。

胃角处结扎胃右动脉。

使食管下段与上半部胃处于游离“悬”空状态,胃大小弯浆膜化,食管下段及贲门用胃底“围巾式”包绕。

大网膜常规覆盖后腹膜创面及肾周围脂肪囊,术毕于脾床常规放置乳胶管或双套管引流。

2.结果 72例患者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死亡3例,69例患者治愈。

3.讨论
正常门静脉压力为110~180mmHg,由于各种原因使门静血流受阻,血液瘀滞时,则门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门静脉压力增高的症状和体征,叫做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症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绝大多数病人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病人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

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

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进而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和黑便及腹水等症状和体征。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门静脉高压时,胃黏膜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高容量和低灌注,血流减慢,黏膜及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胃黏膜微循环障碍,粘膜缺血、缺氧,造成代谢紊乱,屏障作用被破坏,抵抗力下降,而肝硬化患者多合并内毒素血症,激素代谢紊乱等,容易损害胃黏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发展较迅速,具有较高的出血率与病死率,如不及时抢救治疗,会给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有研究报道表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一旦发生大出血,死亡率达到29%~60%[4]。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其治疗主要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大出血,主要有断流术、分流术及肝移植术、肝移植受技术费用肝源的限制,基层无法开展,分流术技术要求高,并发症相对较多,分流术后减少了门静脉血的向肝灌流量的30%~50%,加重了肝脏损害,同时某些未经肝脏的有害物质直接进入体循环,是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5]。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是用于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及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常用手术,此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易行,不减少肝硬变病人的进肝血流,术后肝功损害较轻,肝性脑病并发症较少,大多数病人可达到止血的目的。

由于急诊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一般均采用非手术疗法止血,待肝功能改善后行择期手术。

为有效降低并发症率与死亡率,需要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时机,确定最佳手术治疗方式。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的理由:⑴食管及胃底曲张静脉一旦破裂就会反复出血。

而每次出血,对病人全身状况及肝脏功能都是一次严重的打击,手术耐受性会越来越差。

有些病人根本没有择期手术的时机,一次次的等待只能使病人彻底丧失手术时机;⑵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支持治疗药物的出现及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使得在以前看来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⑶手术技术的改进、手术熟练程度提高、断流术时保留脾脏而仅行脾动脉结扎术等,均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创伤,降低手术死亡率。

通过临床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在下列情况下应积极考虑急诊手术治疗:⑴既往曾有严重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史,此次再出血;⑵在积极的保守治疗过程中再发大出血;⑶本次出血迅猛、出血量大,估计保守治疗难以奏效;⑷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总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既解决了肝硬化脾亢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出血问题,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大出血的有效术式。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8.
[2]徐匹夫,王娟,王博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时机选择[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5):349-351
[3]何振平.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选择[J].肝胆外科杂志,2004,12(5):324-326.
[4]何德山,任柯.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28
[5]杨昌明,陈辉,周巍.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断流术后肝脏纤维化指标的变化[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