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结构设计要求
做结构设计要用的规范

做结构设计要用的规范篇一:结构设计规范许很多从事手机行业的结构工程师或项目负责人还未完全理解,你们从事这个职业最具备的知识是什么?是否在摸索中犯过错误?以下是一个业内经验丰富的达人把他的手机制作完整流程经验全部整理出来,系统而全面,简洁而实用。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铭讯电子周九顺先生说,借鉴是一种美德,希望对大家有所获益。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
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
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
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 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基本功,东莞铭讯电子周九顺先生的朋友把它作为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有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例如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2.5,整机长度可做到99+2.5+2.5=104,例如主板宽度37.6,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2.5,整机宽度可做到37.6+2.5+2.5=42.6,例如主板厚度13.3,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1.2(包含0.9的上壳厚度和0.3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加上1.1(包含1。
0的电池盖厚度和0.1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13.3+1.2+1.1=15.6,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
手机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手机结构和按键设计注意事项1,平均壳体厚度≥1.2,周边壳体厚度≥1.42,壁厚突变不能超过1.6倍3,筋条厚度与壁厚的比例为不大于0.75,所有可接触外观面不允许利角,R ≥R0.34,止口宽0.65mm,高度≥0.8mm(保证止口配合面足够,挡住ESD)5,止口深度非配合面间隙0.15 止口配合面5度拔模,方便装配6,止口配合面单边间隙0.05 美工槽0.3X0.3,翻盖/主机均要设计。
设计在内斜顶出的凹卡扣壳体上。
(不允许设计在外滑块出的击卡扣壳体上,避免滑块破坏美工槽外观)7,死卡(最后拆卸位置)扣位配合≥0.7;活卡扣位配合0.5mm(详见图)8,卡扣位置必须封0.2左右厚度胶。
即增加了卡扣的强度也挡住了ESD9,扣斜销行位不得少于4mm.在此范围内应无其他影响行位运动的特征10,螺丝柱内孔φ2.2不拔模,外径φ3.8要加胶0.5度拔模,内外根部都要倒R 0.2圆角11,螺母沉入螺丝柱表面0.05 螺丝柱内孔底部要留0.3以上的螺母溶胶位,内部厚度≥0.8.根部倒圆角12,与螺丝柱配合的boss孔直径φ4,与螺丝柱配合单边间隙0.1(详见图14)13,boss孔位置要加防拆标签,壳体凹槽厚度0.114, 翻盖底(大LENS)与主机面(键帽上表面)间隙≥0.415,检查胶厚或薄的地方,防止缩水等缺陷(X\Y\Z方向做厚度检查)16,主机面连接器通过槽宽度按实际计算,连接器厚度单边加0.3MM17,主机连接器要有泡棉压住18,主机转轴到前螺丝柱间是否有筋位加强结构19,主机面转轴处所有利角地方要加R20,主机转轴胶厚处是否掏胶防缩水21,主机底电池底下面最薄≥0.6(公模要求模具开排气块)22,挂绳孔胶厚≥1.5X1.8,挂绳孔宽度≥1.523,翻盖缓冲垫太小时(V8项目),不采用双面胶粘,设计拉手,倒扣钩住壳体0.324,凡是形状对称,而装配时有方向要求的结构件,必须加防呆措施。
也就是其它任何方向都无法装配到位25,SIM卡座处遮挡片,在壳上对应处加筋压住遮光片,防止遮光片翘起影响SIM卡插入26,flip上、下壳体之间加上反卡位,防止壳体上下,左右外张,上下壳加支撑筋,防止上下按压,感觉壳体软(如附图所示,参考stella项目)27,双色喷涂件在设计时要考虑给喷漆治具留装卡的位置,0.6宽x0.5深的工艺槽28,双色喷涂分界处周边轮廓线尽量圆滑,曲线变化处R角≥0.529,双色喷涂的治具模具,要求是精密模具,一模一穴,治具注塑材料采用壳体基材相同30,做干涉检查31,PC料统一成三星PC HF-1023IM32,PCABS料统一成GE PCABS C1200HF33,弧面外观装饰件双面胶要求选用DIC8810SA(高低温/耐冲击性能好) 34,平面外观装饰件双面胶采用3M9495,或DIC8810SA(高低温/耐冲击性能好)35,双面胶最小宽度≥1.0(LENS位置最小1.2)36,可移动双面胶可选用3M9415(其粘性两面强度不同,弱面拆卸方便) 热熔胶采用?37,遇水后变色标签可选用3M5557(适用于防水标签)38,Foam最小宽度≥1.0mm PIFA天线下面连接器等需要压,采用EVA白色材质,吸波最少。
手机结构设计

手机结构设计指南序言手机的结构设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现总结和归纳以往在手机设计方面的经验,重点阐述对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要求,使设计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以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出客户完全满意的产品。
一. 手机的一般形式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五花八门,每年新上市的手机达上千款,造型各异,功能各有千秋。
但从结构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如下五种:1〃直板式Candy bar2〃折叠式Clamshell3〃滑盖式Slide4〃折叠旋转式Clamshell & Rotary5〃直板旋转式Candy bar & Rotary本设计指南将侧重于前四种比较常见的类型。
一般手机结构主要包含几个功能模块:外壳组件(Housing),电路板(PCBA),显示模块(LCD),天线(Antenna),键盘(keypad),电池(Battery)。
但随着手机的具体功能和造型不同,这些模块又会有所不同,下面以几种常见手机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手机上的结构部件。
图1-1是一款直板式手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1-1对于直板型手机,主要结构部件有:.. 显示屏镜片LCD LENS.. 前壳Front housing.. 显示屏支撑架LCD Frame.. 键盘和侧键Keypad/Side key.. 按键弹性片Metal dome.. 键盘支架Keypad frame.. 后壳Rear housing.. 电池Battery package.. 电池盖Battery cover.. 螺丝/螺帽screw/nut.. 电池盖按钮Button.. 缓冲垫Cushion.. 双面胶Double Adhesive Tape/sticker.. 以及所有对外插头的橡胶堵头Rubber cover等.. 如果有照相机,还会有照相机镜片Camera lens和闪光灯Flash LED镜片.. 有时根据外观的要求,还会有装饰件Decoration对于不换外壳的直板机,通常是用4到6颗M1.6-M2.0的螺丝将前后壳固定,辅助以侧边和顶部4到6对卡勾Snap来增强壳体之间的连接和美工缝的均匀。
旗舰_手机结构设计要求规范_1

结构设计标准镜片:1.主屏镜片尽量采用模切,主屏镜片采用PMMA,厚度采用0.82.镜片:摄像头镜片尽量采用模切,镜片采用刚化玻璃,厚度采用0.53.摄像头摄像头角度常为65,与摄像头镜片交线比摄像头后的丝印区要单边小0.254.主屏镜片丝印区比LCD(A/A)单边大0.5机壳:1.机壳平均料厚:1.2,最好做到1.42.普通屏:机壳开孔比LCD(A/A)单边大1,泡棉比机壳开孔单边大0.253.触摸屏:机壳开孔比TP(V/A)单边大0.5,泡棉比机壳开孔单边大0.3-0.54.所有泡棉厚度采用0.5的规格,压缩后厚度为0.35.所有双面胶厚度采用0.15的规格,型号是3M94956.机壳周边在ID未特别要求时,分型线处不要导圆角与斜角7.机壳有折件时,如果后期有可能会刮手,须做美工槽(0.3*0.3)8.螺母采用: 外径2.3*长度3.0*螺纹M1.4,机壳螺柱:外径3.8*内径2.19.螺钉采用:M1.4*3.0,头厚0.75,十字.表面以黑.10.机壳螺柱切直径2.3*高度0.25的沉台,螺柱2.1的孔比螺母深0.3,用于溢胶11.机壳常用6个螺钉,AB壳螺柱间隙0.1.直口0间隙.长度大于30必须增加卡扣12.卡扣配合量0.6,母扣深度做到0.9,后续可以再将配合量加长.母扣不允许有通孔,必须连胶0.3,侧边与顶边有料厚必须达到1.0,保证强度.卡扣宽度要达到3.0以上.厚度要做到1.0.13.AB壳之间必须有直口,直口高0.6*0.6.直口不要顶住.14.AB壳为避免外张,必须有反直口.在一般的情况下选择将卡扣与直口的方向做成反方向. 反直口离卡扣要有8MM以上.在选择卡扣是做成公扣还是母扣时,应该以具体结构为准,母扣时要保证内部有空间走斜顶.如果不行,须做成行位.画图时首先确认母扣做在哪个壳上.因为公扣对位置没有要求.就像下图所示,因为内部没有斜顶空间,将滑轨区减胶了,后续可以更改为母扣,这部分在开模时就变成了向外走行位.15.如果直口与卡扣只能做到同方向,那么就必须增加反骨.反骨的配合面不要超过0.4,避免太紧,如果不行,后续可以加高.反骨离卡扣要有8MM以上.因为卡扣的0.6的干涉量需要变形区.16.侧壁如果在5.0以上,就要将直口与卡扣在保证产品不会因侧壁太高而易变形.17.TPU胶塞硬度为80度18.耳机塞塞入连接器中的长度为2.0,直径为2.5(0间隙配合),顶部C角19.IO塞塞入连接器中的长度为2.0,(0间隙配合),顶部C角20.滑盖机滑动间隙为0.25,耐磨条凸点间隙为0.121.滑盖机的滑动间隙处的机壳导角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间隙目测会很大22.电池卡扣干涉量为0.25,头部大C倒,保证其手感是进去对容易,出来时难,电池壳的滑动行程最好能保证15以上.电池扣需要做在电池壳的头部,防止头部间隙不均.23.电池壳比机壳表面OFFSET低0.05.防卡刮手24.后壳电池内框增加防折标签,深度为0.1.25.后壳电池内框需要有SIM卡标志(斜边对应SIM卡),网标位,商标位.26.红外线罩采用茶色的透明PMMA料,机壳开孔时须注意红外线发射的角度.一般为30,尽量做大.27.电铸件要求肉厚保证0.8, 斜边正面宽度尺寸为0.5,高度为0.3.28.自拍镜圆弧面直径为60.自拍镜外形不能太小,必须保证直径>6.029.测试孔须保证不会与测试头干涉,直径>4.630.SD卡塞与耳机塞如果做成T型结构的软胶,必须要有变形区.31.机壳内部固定的筋条厚度为0.6,间隙单边0.1.32.听筒与喇叭音腔高0.8-1.0.开孔要在6-10平方毫米33.PCABS料统一成GE PCABS C1200HF五金1.铝片切斜边正面宽度尺寸为0.5,高度为0.3.铝片高出机壳表面0.25.2.五金件采用双面胶粘贴时采用3M9495.间隙为0.15.热熔胶粘贴时也留0.15间隙.3.听筒镍片只能做成平的,厚度为0.1.在上下方向机壳与装饰件之间不留间隙.4.不锈钢采用0.2厚度.5.铝片采用0.5厚度以.间隙:1.间隙:反骨,直口,卡扣的配合面间隙为0.052.间隙:铝片,不锈钢与机壳配合间隙为0.13.间隙:模切镜片与机壳间隙为0.075,注塑镜片与机壳间隙为0.14.间隙:喷涂侧键与机壳之间间隙为0.075, 电镀侧键与机壳之间间隙为0.0755.间隙:电子元件与机壳之间间隙为0.2.电池连接器,IO.耳机连接器与机壳间隙为0.256.间隙:软胶件除了螺钉塞之间与机壳配合间隙为0.05,螺钉塞为0配合7.间隙:主按键与机壳间隙为0.158.间隙:泡棉与双面胶与机壳侧壁内缩0.259.间隙:电池壳与后壳配合间隙统一为0.05,内侧面为0.1按键:1.喷涂侧键与机壳之间间隙为0.075, 电镀侧键与机壳之间间隙为0.0752.主按键与机壳间隙为0.153.主按键键与键之间的间隙做到0.15.4.钢形键钢片厚0.2,键帽与钢片间隙为0.4.钢片正面要求喷电漆或加遮光片.5.橡胶平均厚度为0.36.导电基高0.3,直径2.07.LED避空位减胶0.15深,比LED单边加大0.58.5号键做盲点.高0.25.9.主按键高出机壳表面0.3-0.5,侧键高出机壳表面0.5-0.710.MP3播放键,侧键之间如果是用橡胶连接,各键之间的间隙要做到0.1.如果很平常0.15,整机装配后肯定会很松.因为橡胶本身无法定型11.MP3播放键的橡胶必须丝印黑色来遮光12.如果按键很高,可以采用ABS支架来代替钢片,厚度要求大于0.6.13.按键要求做群边0.5*0.4(宽度*厚度),机壳为群边的避空宽度要做到0.75.后续好加胶14.导电基与DOME片高度方向间隙为0.0515.导电基与DOME片要求同心16.按键橡胶硬度要求为70度17.透明按键需注意水口位置,透明键的遮光很难实现,在开模前需与按键供应商说明其工序.18.按键采用注塑+喷涂+镭雕.如果红绿颜色不行,可以在喷涂前增加丝印经绿颜色.19.摇杆与旁边装饰件间隙做到1.0. 摇杆直径>=4.5.圆弧罩上下方向间隙>=0.75.20.摇杆上最好增加橡胶以保证手感.21.摇杆高出旁边装饰件1.022.侧键导电基要导斜角.23.画侧键时要考虑能否装入,其高度在机壳上是否会干涉.侧键如果有方向性一定要防呆.24.钢片按键钢片厚0.15.钢片与橡胶之间间隙为0.12.5号键与凸高的骨位高度一样,凸高钢片0.15.25.钢片按键与机壳表面平齐26.钢片按键挂钩不要冲孔,因为折弯后,孔与机壳柱子很难对准.27.如果要在组装厂组装后再折弯,需将折弯线画在3D图上,并通知按键厂做治具28.因为钢片按键必须有ID的所以线框做图,所以在收到ID线框后,MD要对其线框在CAD里调整,保证其对称性,字体的完整性,按键大小一致后再到PROE里做图29.PC按键的PC厚度必须保证0.4.其它同钢片按键.30.PC按键的字符不会雕空,通过背面效果完成.喷涂:1.机壳上所有粘双面胶的区域要阻喷2.B壳滑轨区要阻喷3.C壳滑轨区要阻喷4.耐磨条的装配区要阻喷5.直口位处为阻喷分隔线6.转轴内孔外轴不喷涂7.后壳电池框要喷涂尺寸需标注的公差:1.机壳上的螺柱XYZ方向公差正负0.05,2.卡扣的中心钱XY方向正负公差0.05,卡扣配合面Z方向正负公差0.05(从直口面开始标注)3.产品外观XY方向公差正负0.1, 产品外观Z方向公差正负0.054.各壳相配合的位置需要单独标公差或注释为关键尺寸。
手机结构设计

手机结构设计标准(详细分类珍藏版)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表于: 2007-7-02 07:13 作者: wildfire 来源: SupeSite/X-Space社区门户一.天线的设计1,PIFA双频天线高度≥7mm,面积≥600mm2,有效容积≥5000mm3 PIFA2,三频天线高度≥7.5mm,面积≥700mm2,有效容积≥5500mm33,PIFA天线与连接器之间的压紧材料必须采用白色EVA(强度高/吸波少)4,圆形外置天线尽量设计成螺母旋入方式非圆形外置天线尽量设计成螺丝锁方式。
5,外置天线有电镀帽时,电镀帽与天线内部外壳不要设计成通孔式,否则ESD难通过。
6,内置单棍天线,电子器件离开天线X方向10(低限8),天线尽量*壳体侧壁,天线倾斜不得超过5度,PCB天线触点背面不允许有金属。
7,内置双棍天线如附图所示,效果非常不好,硬件建议最好不要采用8,天线与SIM卡座的距离要大于30MM GUHE电工天线,周围3mm以内不允许布件,6mm以内不允许布超过2mm高的器件,古河天线正对的PCB板背面平面方向周围3mm 以内不允许有任何金属件二.翻盖转轴处的设计:1,尽量采用直径5.8hinge,2,转轴头凸出转轴孔2.2,5.8X5.1端与壳体周圈间隙设计单边0.02,2D图上标识孔出模斜度为03,孔与hinge模具实配,为避免hinge本体金属裁切毛边与壳体干涉,4,5.8X5.1端壳体孔头部做一级凹槽(深度0.5,周圈比孔大单边0.1),5,4.6X4.2端与壳体周圈间隙设计单边0.02,,2D图上标识孔出模斜度为0,6,孔与hinge模具实配,hinge尾端(最细部分)与壳体周圈间隙设计0.17,深度方向5.8X5.1端间隙0,4.6X4.2端设计间隙≥0.2,试模适配到装入方便,翻盖无异音,T1前完成8,壳体装配转轴的孔周圈壁厚≥1.0 非转轴孔周圈壁厚≥1.29,主机、翻盖转轴孔开口处必须设计导向斜角≥C0.210,壳体非转轴孔与另壳体凸圈圆周配合间隙设计单边0.05,不允许喷漆,深度方向间隙≥0.2,试模适配到装入方便,翻盖无异音,T1前完成11,凸圈凸起高度1.5,壁厚≥0.8,内要设计加强筋(见附图)12,非转轴孔开口处必须设计导向斜角≥C0.2,凸圈必须设计导向圆角≥R0.213,HINGE处翻盖与主机壳体总宽度,单边设计0.1,试模适配到喷涂后装入方便,翻盖无异音,T1前完成14,翻转部分与静止部分壳体周圈间隙≥0.315,翻盖FPC过槽正常情况开到中心位,为FPC宽度修改留余量16,转轴位置胶太厚要掏胶防缩水17,转轴过10万次的要求,根部加圆角≥R0.3(左右凸肩根部)18,hinge翻开预压角5~7度(2.0英寸以上LCM双屏翻盖手机采用7度);合盖预压为20度左右19,拆hinge采用内拨方式时,hinge距离最近壳体或导光条距离≥5。
手机结构设计注意点,及结构测试概要

手机设计7
24,主按键的结构设计 手机主按键按厚度分可以分为超薄按键和常规按键,以前做翻盖机,滑盖机的时 候因为厚度限制,按键厚度空间连2mm都不到,直接采用片材加硅胶的结构,片 材可以是薄钢片或PC片,为了保证按键之间不连动,片材上不同的功能键之间 会用通孔分隔开来(如V3手机的主按键就是这样做的),硅胶的作用是为了得到 良好的按键手感. 现在市场上以直板机居多,我就以P+R按键为例讲一下主按键的结构设计,把直 板机的结构设计工作量分为100份,我认为按键组件的结构设计就占了30%,上 壳组件占30%,下壳组件占40%,可见按键的重要性.P+R按键包括键帽组件,支 架和硅胶三部分,也有的按键在键帽组件和支架之间加多了一张遮光纸防止按 键之间透光. 支架材料则根据按键厚度来定,可以用PC或ABS注塑成型,厚度在0.8-2.0mm; 也可以用PC片材直接冲裁, 厚度为0.5,0.6或0.7mm;按键厚度不够时,支架材料 用0.15mm厚的不锈钢片,但考虑到ESD(静电测试)时钢片对主板的影响,我们 需要在钢片两侧弯折出一段悬臂,和DOME片上的接地网导通,或者和按键PCB 上的接地铜箔导通, 硅胶片厚0.3mm,正面长凸台和键帽粘胶水配合.背面伸 DOME柱和窝仔片配合.
手机设计8
25, 侧按键的结构设计 侧按键位于手机的左右侧面或者顶侧面,功能通常为音量键,拍摄键,开机键或者 锁定键等,结构较主按键简单,主板上做侧按键的位置通常会采用穿焊的方式固 定几个侧向触压的机械按键,一个机械按键对应一个功能.机械式侧按键优点是 结构简单,手感好.也有做FPC按键的,在主板上预留焊盘位置,采用面焊的方式 固定一个FPC按键板,FPC按键板弯折后朝着侧面,按键板上的窝仔片可以感应 触压.FPC式侧按键优点是主板不变的情况下侧按键的中心位置可以根据需要 稍作调整. 侧按键部分的结构设计通常采用P+R形式,和主按键相比较侧按键不用做按键 支架,硅胶部分不可少有助于改善手感不至于偏硬,键帽多带有裙边防止掉出,键 帽表面处理可以是原色,喷油或者电镀,由于没有LED灯,侧按键不要求透光,也 很少做水晶键帽,功能字符一般采用凹刻的方式做在键帽上. 侧按键的固定是在侧按键的侧面伸一个耳朵出来,然后用壳体伸骨夹住,这主要 是在整机的装配过程中防止按键松脱,一旦合壳之后,侧按键的夹持部分就基本 不起什么作用了,夹持部分的配合间隙为零.
手机结构设计间隙标准

手机结构设计间隙标准1. LENS 和壳体周边间隙留0.07,所有lens 表面比壳体低0.05,有贴雷射纸的区域背胶切空或壳体多切0.1避空。
所有lens 厚度以0.8厚为标准,不管是玻璃的还是压克力的,特别是带自拍镜的玻璃camera 一定不能小于0.8厚。
要出保护膜2D 图,留手撕位。
2. 主键盘:钢琴键,键跟键之间留0.15,OK 键和导航键间隙留0.15,导航键和其他键留0.2,键跟壳之间留0.15(所有键一定拔好模1度左右)。
侧键和壳间隙单边0.08(一定拔好模1.5度左右).3. 关于止口,如下图:长出来的止口高0.7,宽0.6,拔模3度,两壳间止口间隙0.05,竖直方向上间隙0.15,美观槽(如果有的话)宽0.3,深0.2。
4.5. 关于电镀件:最小宽度不小于1.2,厚度1MM 以上,局部不小于0.8。
和壳体间隙侧面单边0.1,底部热融的留0.1间隙,贴背胶的间隙留0.15-0.2。
如图结构的要切防积油槽或斜角。
6.7. 普通喷涂塑胶之间间隙(包括IML )留0.1(不是运动件)。
运动件如电池盖留0.1。
电池盖尽量在PL 面内侧做一个0.5以上的C 角8. 关于金属装饰件,这可是最麻烦的部分,也是经常出问题的。
所有的(不管什么材质)金属件理论上和壳体平的,我们设计时有意的比壳低0.05。
金属件与壳体之间背胶留到0.15,热熔胶留到0.1。
但如果说一整件面壳都是金属的话,就还是不要比大面沉下去0.05了,直接与大面平齐,是不提倡金属比壳高,高出部分作个斜角的设计,这样很容易整个金属都外露了。
如果一定要这样,沉到壳里的部分不能小于0.4,也就是用比较厚的金属。
按键框例外,就是五金件与面壳做平齐,不再让塑胶壳少五金件0.1的让位9. 带rubber 胶套MIC 围骨间隙是0。
Reciever 和spk 围骨间隙0.1,带胶套motor 围骨间隙是0,围骨高度motor 的2/3。
和转子间隙0.5以上。
手机结构设计规范要点总结-新

②碰穿需做前后模
两级分型,后模胶位
需比前模胶位单边
缩小0.05-0.1MM;
16
电池仓枕位和手写笔枕位设计要求
(1)0.5mm或以上
(1)枕位的封胶位置尽量在结构不影 响的情况下做0.5mm或以上。(枕位的 设计,示枕位的高度优先考虑模具钢料 的强度)
(2)在不影响产品结构的情况下,枕 位侧边的拔模斜度尽量做到5~10°以 增强模具枕位钢料的质量与寿命。
热熔柱 装入方 向
(1)
(设计NG)
(2)
(设计OK)
10
修改前
挂绳孔位的分型设计要求
修改后
挂绳孔位此处需切台阶方便拔模
11
行位设计要点
①行位的钢料的强度需足够,行程需足够; ②不能有倒扣(尤其是分型面处须检查行位方向是否有倒扣)
③封胶位尽量做0.5MM或以上,尽量能简化模具结构; ④行位需包胶的需检查产品结构的行位能否包胶出模;
(2)5~10° 常见的枕位
17
一般碰穿孔的分型设计
(1)类似的碰穿孔在设计改图时需做两级前后模出胶位(防止产品粘前模及 及胶位出一边造成产品出模拉变形),前模胶位做0.35mm,后模单边减胶 0.05mm~0.1mm 。
(前模胶位做0.35mm) (前模胶位做0.35mm)
18
常见反叉骨的设计问题
15
枕位和碰穿设计要点
①枕位钢料强度需足够,封胶位尽量做0.5MM或以上; ②碰穿需做前后模两级分型,后模胶位需比前模胶位单也缩小0.05-0.1MM;
③枕位各碰穿尽量简化,,避免加工困难,是否有利出模;
③枕位各碰穿尽量 简化,,避免加工 困难,是否有利出模;
①枕位钢料强度需 足够,封胶位尽量 做0.5MM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线,胶位出两边 后模 0.40mm左右
SHEET 11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镜片设计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在镜片上做出水口位,并在相应的配合零件上避空 (在模具设计上胶位一般全部出后模,做顶块顶出)。
此角一定为利角。
1:若镜片为注塑件,胶厚为1.00~1.50mm(需注明水口位)。 2:若镜片为型材,其厚度一般为:0.80mm、 1.00mm等
3: 在外观设计时要为结构设计打下基础(如:间隙、胶厚、为结构上的设计 预留足够的空间等等)。
4:在外观设计时需考虑到ID效果,尽量接近ID图。
5: 在外观设计时需考虑每个零件拆件方式和每个零件的位置是否正 (如:螺丝柱的位置;RF测试孔的位置及大小;LCD显示区域;摄像头、耳 机孔、按键、输入输出接口、麦克风的位置等等)。
SHEET 8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螺丝柱设计
M1.4螺丝
间隙:单边0.1mm 间隙:0.05mm
沉孔深度:0.3mm.用于溢胶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胶厚:0.6mm左右。 直径与高度:与本厂铜螺母相配
铜螺母与孔单边干涉0.10mm。 间隙:单边0.1mm.
胶厚:≥1.0mm.
此尺寸≥0.500mm,预留溢胶空间
SHEET 6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反扣的设计
反扣的定义: 扣位的配合方向与止口的配合方向不一致时,我们常称此扣位结构为反扣.
反扣的特点: 1: 配合牢固, 不易摔开.
2: 装机及拆机困难, 容易损坏扣位.
反扣的设计原则: 1: 设计中一般不采用反扣结构.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2: 若一定要采用反扣时, 要注意以下两点: A, 扣合量要少(0.30mm左右); B: 扣位两边的止口骨位
此件如有空间能增加管位为佳. SHEET 9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间隙设计
1:所有装饰件与主件的配合间隙为:单边0.10mm(若为电镀件标注平 面图时需注明是电镀前的尺寸还是电镀后的尺寸). 2:若装配零件为TPU/RUBBER,则配合间隙为0;如果需活动的软胶
单边留0.05mm间隙(如范:I规O塞计、设耳机料塞壳等)机 手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外观设计
1: 在外观设计前需对ID图的每个细节有详细的了解(如:每个零件在模具上 是否能实现;在结构设计上是否能达到和自已的想法一致;在工艺上是否能 做到;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把握。)
2 : 如果ID设计很理想化时,需同ID工程范师规及时计沟设通料,壳直机至达手成一致,(如: 能不能过静电测试;跌落测试;拉力、扭力测试,扭曲测试等等)。
SHEET 2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胶位设计
❖
基本胶厚做到1.0mm~1.3mm左右;直板机侧面胶厚尽量做到1.5mm左右,为了便于止口
设计和保证整机强度 (注:侧胶位与基本胶厚相接处需顺滑过渡);翻盖机和滑盖机胶厚
做到1.20mm左右;装饰件胶厚需做到0.8mm以上(特殊情况除外)。
为了防止凹止口因喷涂后积油,使装配不良,将面(底)壳的凹止口加上≥0.2mm
的C角.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需在凹止口 上加≥0.2mm的C
角
SHEET 5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扣位设计
此处胶厚需 ≥0.30mm,避免斜 顶与后模仁相碰, 保证产品和模具 的质量.
此两处需加C 角,方便装配。
(如果有特别要求需与供应商联系)。
SHEET 12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超声线设计
方案一(空间足够时): 0.05mm 0.30mm
方案二(空间有限时):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0.05mm
0.30mm
0.10mm 0.30mm
空间足够时加 骨挡溢胶为佳。
0.30mm 0.10mm
SHEET 13OF62
内止口胶厚设计: 0.50mm以上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内止口与外 止口X方向的间 隙:0.05mm
外止口胶厚 设计此尺寸尽量 做到均匀胶厚的 62%以上
内止口高 度:≥0.50m m
外止口太高时为防 止表面产生厚薄胶印, 此处倒R(内止口相 应处加C角)。
美工线高度 ≥0.3mm
SHEET 4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0.15mm.
SHEET 10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电镀件设计
电镀件的结构设计、P\L、水口设计关系图: 设计方案一:
范 规 计 设 料 壳 机P\手L线。
设计方案二:
胶厚:≥0.90mm. 周边需做到0.80MM左右
前模
水口位,相应配合零件上做避空位。 水口位:0.30mm。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面/底壳此面设 计零配零
扣位的有效长度 应设计在0.50mm 左右。
此处在胶厚允许 的情况下尽量预 留多些空间.
X方向间隙: 0.10mm.
Y方向间隙: 0.05mm.
扣位避空位处因胶 厚不均,表面易产生 厚薄胶印,此处应与 周边平滑过渡。
注:如果扣位力度不够时,可考虑上壳扣位相应处加胶,达到设计要求。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胶厚:1.00~1.30mm
此处需顺滑过渡
若为直板机胶厚做1.50mm左右;若 为翻盖机或滑盖机胶厚做1.20mm左右。
SHEET 3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止口设计(一)
以侧边胶厚1.50mm为例,其止口设计如下图所示:
内止口与外止口Y方 向的间隙 ≥0.15mm
与扣位的间隙要加大(>5.0mm).
此间隙在空间允 许的情况下预留 0.30mm以上.
扣与止口此距离>5.0mm
反扣的有效扣合尺 寸做到≤0.3mm
SHEET 7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骨位设计
骨位高度≤8.00mm
顶范部尺规寸计:≥0设.40料mm壳. 机 手
此尺寸做到均匀胶厚的62%以下,防止骨位胶厚 导致外观缩水、变形等缺陷。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双面胶设计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0.10mm 避空位 0.20mm 胶件 双面胶外尺寸:做负公差。 双面胶内尺寸:做正公差。
SHEET 14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自拍镜设计 R17.50mm左右,不能高出整体大身面,以免刮花.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直径6.00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