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训练 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写作2
部编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要考平时的积累,对语文知识要重视,字词句,修辞手法、文学常识、语法常识等方面,多积累联系,及时纠错巩固提高。
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
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
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答题时应注意,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做题时调动知识储备,又要小心仔细,认真辨析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B项“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市民申请摇号”。
“可以在手机上”是谓语“申请”的状语。
D项《史记》中“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包括《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代表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C. 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D.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答案】 C【解析】【分析】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并没有要求“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一、问题分析语文作业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常会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作业质量、作业形式和纠错处理等方面分析目前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二、作业质量低下的问题及措施1. 题目设置模糊不清有些语文作业题目表述不明确,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这使得他们无法具体准确地完成任务,影响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因此,教师需要在出题时精选材料并遵循清晰简洁的原则,让学生容易理解并能够正确回答。
2. 内容过于机械化部分语文作业内容偏向书本知识点的追求而忽略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时需注重拓宽视野、增加阅读材料多样性,并鼓励学生进行个人见解与思考。
3. 缺乏反馈机制缺乏有效反馈会使得语文作业变成空洞无效之物。
教育者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让他们了解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纠正。
三、作业形式存在问题及措施1. 机械填空题过多填空题虽能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如果大量使用将扼杀学生思维的独立发展。
教师应采用更多开放性问题和主观性判断题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阅读理解难度过高有些语文作业中提供了较复杂且晦涩难懂的文章,这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读懂并回答相应问题。
为此,在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时,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适当难度,并提供必要辅助材料以引导全面理解。
3. 练习类型单一重复某些语文作业只注重基础知识点反复训练,缺乏其他形式与专题目标相关内容。
因此,在设置语文作业时应设计不同类型、风格各异且趣味性强的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背景知识的学生需求。
四、纠错处理不当的问题及措施1. 对错批改过于简单教师在纠错时经常只写对或错,没有给出具体文字上的建议和解释。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和心思为每一份作业给予具体详细的评价,并提供适当辅导以加深学生对错误之处的理解。
2. 忽略订正与反思环节有些学校或老师当发现错误后直接进入新知课程,而忽略了通过订正来提醒并引导学生检查自己工作缺陷处。
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方略

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方略【摘要】学生常见错别字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着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本文从常见错别字分析及原因、如何有效纠正错别字、学生常见错别字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建议和如何帮助学生避免常见错别字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错别字的深入剖析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水平。
文章强调了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方略的重要性,并指出通过积极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学生们可以逐渐克服常见错别字,提升语文表达水平,增强写作能力。
【关键词】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方略,常见错别字分析,错别字原因,纠正错别字方法,学生错别字案例,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素养,帮助学生避免错别字,纠正方略重要性,总结展望。
1. 引言1.1 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方略学生常见错别字是学习语文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正确纠正错别字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和书写规范至关重要。
通过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方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观念和书写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常见错别字的原因,探讨如何有效纠正错别字,通过学生常见错别字案例分析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建议,帮助学生避免常见错别字并提升语文能力。
我们也将探讨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方略的重要性,总结经验并展望未来,希望可以为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提高写作水平和交流能力提供帮助。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学生对错别字问题的重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语文水平。
2. 正文2.1 常见错别字分析及原因常见错别字是许多学生在写作和阅读中经常犯的错误,主要原因包括拼音识字能力不足、缺乏语感、马虎粗心等。
最常见的错别字包括“她”和“它”的混用、“去”和“趣”、“了”和“瞭”等。
这些错别字主要出现在汉字书写和词汇运用方面。
一方面,许多学生在汉字书写中常常出现写错写漏的情况。
由于汉字繁体字多,部首复杂,在书写中容易出现误差,尤其是一些形形色色的偏旁部首写错,直接影响了字词的准确性。
部编版四下语文习作2:我的奇思妙想(写作指导)

习作2:我的奇思妙想(课后作业单)日期 3月1日姓名学号★写作准备1.课堂小妙招✓妙招1:言之有物【想象有“形(样子)”、想象有“用(功能)”】✓妙招2:言之有序【按一定的顺序写】✓妙招3:言之有理【想象丰富、想象合理】2.范文领路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把它写出来介绍给大家吧!可以参考下面的提示,想象自己要写的内容。
还可以把你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帮助自己描述。
提示:水上行走鞋、会变大变小的书包、奇异的蛋糕、会飞的汽车、飞向蓝天的乌龟、节水雨伞、奇妙的衣服、多功能手表……✓本次作文的结构要求(以《会变大变小的书包》范文为例子):(1)学会画概念图(思维导图):(2)读一读范文1《会变大变小的书包》。
未来的书包是什么样的呢?应该是高科技的、智能化的书包,它完全由电脑程序控制,比孙悟空的金箍棒还要神奇,能够自由变大变小,还能够根据主人需要不断变换内存和用途。
如果你学习疲劳了,只要点击书包上面的功能键,书包就能够转换成播放机、收音机、电视机、手机、摄像机、照像机、游戏机等十几种,你就能够随心所欲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充分地休息。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具有娱乐功能)未来的书包,它不再装纸质的书了,这种高科技的书包就像一个手提电脑,所有的教科书都装入了硬盘。
每学期开学,我们根据教学安排编织一个程序,随后就能够高枕无忧了,只要每一天上课打开书包,书包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当天要学的引进课文和要做的作业,第二天又能自由更换。
(具有教科书和作业功能)老师布置完作业,我们只需要打开电脑书包,点击“作业”,当天要做的作业就显示屏幕上。
我们用书包上的手写板,或者鼠标点击就能够答题了。
老师也无需改作业,因为我们每做一道,如果是正确的,就会自动得一个“Yes”,如果是错的,就会自动得到一个“No”,并提示再答一次,如果还是答错,就会给出正确答案,并告诉你:还需努力哟。
(具有自动批改作业的功能)电脑书包还能实施远程教学,这样我们就大可不必为选校而苦恼了,因为我们能够通过网络去到任何一个学校,聆听不一样学校的教学,我们能够把最好的老师请来为自我辅导,到那时,每一个学生都将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语文作文万能素材2023(精选10篇)

语文作文万能素材2023(精选10篇)语文作文万能素材2023篇1在本学期中,我所带的两班语文,在期末考试中均未考好,在反复思考后,现总结如下:一、虽然重视语文基础,但未能及时跟上检查。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语文的基础知识,但是虽有布置,但是没有及时跟上检查,以至于不少学生的作业也做了,但是质量不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及时检查,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今天需要掌握的知识绝不拖到明天。
二、过分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忽视了阅读、作文的教学与指导。
语文的基础知识很重要,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占用过多的时间,不仅语文基础没有提上去,反而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降低。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会把语文的基础知识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学好基础,课后检查、督促。
把更多时间用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下一学期,我将制定较为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计划和作文写作指导计划,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由于对教材较为熟悉,反而造成课堂的随意性严重。
对教材熟悉是好事,但是忽略课堂的严谨性却是大忌。
教材是熟悉了,课堂严谨性忽略了,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教材的不熟悉。
下一学期,我会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认真研读学生,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真正的去上好每一节课。
四、重视师生关系,但过犹不及,造成了放任自流。
我教育学生向来来注重平等,对学生宽而有余,而严之不足。
以“宽”对待学生是对的,但绝不能因“宽”而不“严”,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因该做到“宽而有度,严而有格”。
在下学期中,我不仅会平等对待学生,但我会注重对学生的“严”要求。
明确什么时候应该宽,什么时候应该严,要努力做到该宽时宽,该严时严。
总而言之,我将会在下一学期,倾尽心力把一(2)一(5)两班语文教好。
语文作文万能素材2023篇2海,给了鱼儿一片蔚蓝的天空,鱼儿,也给了海一片生机;大地,给了树木成长的润土,树也反赠给大地一片阴凉;天空,给了鸟儿们自由翱翔的天堂,鸟儿,也赋予天空一片快乐。
小学语文试卷纠错

一、背景介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试卷的纠错训练。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纠错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纠错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试卷纠错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1. 对错误认识不足【案例】一位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中的“惘然”误写成“惘然”,在纠错过程中,学生并未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
分析:该学生没有充分理解“惘然”一词的含义,导致在书写时出现错误。
这反映出学生对错误的认识不足,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2. 纠错方法单一【案例】一位学生在做词语搭配题时,将“小河”与“美丽”搭配,在纠错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地更改了词语,没有分析错误原因。
分析:该学生纠错方法单一,只是机械地更改词语,没有深入分析错误原因,导致纠错效果不佳。
3. 缺乏总结归纳【案例】一位学生在做古诗默写题时,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中的“径”误写成“径”,在纠错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地更改了词语,没有总结归纳错误原因。
分析:该学生缺乏总结归纳能力,没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导致在以后的学习中仍然容易出现类似错误。
三、改进措施1.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字词、句子的含义,提高对错误的认识。
2. 指导学生掌握纠错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纠错方法,如分析错误原因、总结归纳等,提高纠错效果。
3.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纠错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找出错误原因,提高自我纠错能力。
4. 增加练习题类型教师可以增加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多种题型中提高纠错能力。
四、总结小学语文试卷纠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常见问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纠错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文(四篇)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文复习重点1、古诗文的识记、理解和阅读。
2、重点词语的识记和理解。
3、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
4、写作训练。
具体措施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既要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也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
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具体做法是:(1)重点字词,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然后采用听写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训练。
(2)文言文复习先让学生明确哪些课文是重点篇目,然后做重点指导,指导完毕后侧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争取大多数人过关。
(3)古诗词,侧重于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训练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连续性默写,二是理解性默写,三是运用性默写。
复习完一册就利用课堂和早读时间让学生背或默写,背,要尽量做倒背如流。
(4)作文训练,每周至少讲练一次,(5)名著导读的讲练,主要依据《考纲》中指定的篇目,以问带讲。
复习步骤第一周复习七年级古诗《论语》、《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桃花源记》、《陋室铭》。
议论文阅读综合训练(二)-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

专题50 议论文阅读综合训练(二)一、(2022·威远县)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自卑的孩子一杯酒我想送自卑的孩子一杯酒。
不是红酒,那样的醇厚浓郁会让你原本黯淡的心事发酵:不是鸡尾酒,那种明艳活跃会将你孤单的影子拉得更长:不是辛辣的白酒,那种浓烈太容易触痛你敏感的神经;也不是酸湿的啤酒,那太多的泡沫只是空想,它会让你陷入更加不切实际的幻境。
我想送给你的酒叫作“贵腐酒”。
这杯色泽金黄的酒,口味甜美清冽,香气沁心,像桂花、蜂蜜,又像杏或者芒果,请你含一口,让所有的馨香在唇齿间撞击。
波尔多的9月,深秋的凉风吹落了满园的葡萄叶,成熟的果实缀满枝头,像一颗颗晶莹的紫玛瑙,在秋日的阳光下耀眼夺目。
斑驳的阴影里,有些葡萄却显得不那么美丽,它们灰暗、粗糙、干瘪,卑微地瑟缩在枝头,像垂头丧气的孩子。
这些葡萄感染了霉菌,一种叫“贵腐霉”的霉菌侵蚀了葡萄的表皮,使得新鲜的汁液蒸发殆尽。
它们并没有腐烂,留下的是一粒粒发皱的葡萄。
果农看到这些丑陋的葡萄,抱着随意的态度,把它们装进了橡木桶。
不曾想,这些被贵腐霉侵蚀了的葡萄竟创造了一个奇迹,它们被酿成了独一无二的珍品。
这种色泽金黄,有着独特香气和丰富口感的葡萄酒成了名制其实的液体黄金。
那些曾在寒冷的深秋,独自瑟缩在枝头的、风干的、发皱的、险些被遗弃的葡萄,正如自卑的孩子,孤独地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你认为自己贫穷、卑微、不美丽,用重重的心事把自己层层裹起,悲悲切切地将自己遗弃。
你不似红酒高贵典雅,却必须真实,不能勾兑,或许不那么深沉厚重,却唇齿留香,保持本色也是难能可贵;你没有鸡尾酒的鲜艳明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瑰丽的人生;你不似白酒浓郁绵延,必是经历了岁月的积淀,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唯有将急躁与功利尘封,才能将内心的浮华转化为沁人的香气;你没有啤酒那般洒脱豪迈,但再细微的理想也能发芽,再卑微的人生也会开花,将自卑的心绪暂时收起,年轻的心需要一些泡沫带你沸腾,不要在意短暂的碰撞和散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纠错训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写作2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__________、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②儒学热是当今一大文学文化现象,从学者到民间,不乏追寻者。
但是也有些人只想凭借__________而揣摩得到儒学真谛,这是很错误的。
③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__________,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
A.口传心授口诵心惟口耳之学B.口耳之学口传心授口诵心惟C.口耳之学口诵心惟口传心授D.口传心授口耳之学口诵心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一些领域的道德状况令人堪忧:犬儒主义盛行,人际关系恶化,社会诚信缺失。
B.政绩考核无疑是政绩工程冲动的根源所在,但“管借不管还”却极大地在事实上助长了无视债务疯涨只顾推动工程建设。
C.就要和老师们一起去野餐了,孩子们都兴奋地准备着。
王老师关切地问:“饺子包好了没有?”D.虚荣与骄傲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骄傲多半不外乎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估价,虚荣却牵涉到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种群中较弱个体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加强种群的长期稳定性,从而减少灭绝的风险。
________,结果发现,鱼群中混有多种不同的性状,会对种群产生积极的影响。
那些在近海珊瑚礁区发育的幼鱼更可能成为“赢家”,更有可能返回成年时的栖息地;那些在潮池区发育的幼鱼可能成为繁殖的“输家”,但它们通过增加数量和减少波动,为种群的稳定性做出了贡献。
A.研究人员对一种生活在新西兰潮池和近海珊瑚礁的小型鱼类进行了研究B.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生活在新西兰潮池和近海珊瑚礁的小型鱼类时C.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生活在新西兰近海珊瑚礁和潮池的小型鱼类D.一种生活在新西兰近海珊瑚礁和潮池的小型鱼类被研究人员研究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有利于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哺育;一个家庭的幸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书香家庭”,无不有追求,有道德,有品位。
其实,一本真正有用的书的价值比一件名牌衣服的价值不知要大多少倍。
一本好书,小则使人获得知识,懂得道理;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人的一生。
“耕读传家”,让书籍“走入”每一个家庭,营造读书的环境,沁人心脾,其乐无穷。
5.下列5句话存在错误(标点、成语、病句),请找出4处写出相应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4分)①小诗在重庆新民报一经发表,立即不胫而走,纷纷转载。
②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一边是高官政要们奢侈豪华,挥霍无度,③一边是最高当局高喊着“一滴汽油一滴血,”要国民勒紧裤带。
④比之于杜牧的《过华清宫》,这首小诗自然更带点打油的味道,但对权贵讽刺之辛辣,却着实令人拍案而起。
⑤写诗的文化人是位小说家,他叫张恨水。
序号:改为改为改为改为二、名句名篇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具体描写破屋漏雨的悲惨生活境况。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兼用夸张、比喻及反问的修辞手法,批判了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自嘲自伤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
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
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触目”才能“惊心”。
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
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纠错训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写作2答案1答案D解析口传心授:通过讲述和心领神会来传授。
口耳之学:形容道听途说得来的肤浅学问。
口诵心惟: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2答案D解析A项重复累赘,去掉“令人”。
B项成分残缺,“助长”没有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的行为”。
C项有歧义,一是“饺子制作好了没有?”另一个意思是“用别的东西把饺子包裹起来没有?”3答案C解析注重分析横线前后的内容。
横线前的内容是研究人员对种群中较弱个体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横线后的内容写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结果。
所以横线处的内容应写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陈述主体是“研究人员”。
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C两项比较符合语境。
而根据横线后表述的研究结果的顺序,即先说“近海珊瑚礁”,后说“潮池”的说明顺序,由此可排除A项。
4答案①为人父母率先读书②离不开书香的熏陶③大则可以激发人的志向5答案①新民报加上《》②“纷纷转载”前加上“各家报纸”③“挥霍无度”后的“,”改为“;④“一滴省油一滴血”中“,”放到“”之外。
⑤“拍案而起”改为“拍案叫绝”。
(一处一分,找出4处可得全分。
只写出句子没有改对不得分6答案(1)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触目惊心的宣传,更有含金量毋庸置疑,校园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防患未然,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因此,在宣传效果上,相比和风细雨的温馨提示,触目惊心更具含金量。
唯有触目,方能惊心。
宣传想要深入人心,必先能引发触动。
因触动而警觉,由警觉到自觉。
如果宣传不能触发学生去关注、去体味、去思考,就很容易让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遑论安全教育的效果。
有人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吗?其实,大家都知道。
但知道之力有限,安全事故频现。
新华社报道,我国30%的伤害来自交通事故,每年死于交通事故超过20万人。
而这些事故中,大部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也就是说,不够注意、不够谨慎是引发事故的顽疾。
每每发生事故,当事人无不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他们何曾没有收到过来自路标、亲友乃至自己的“温馨提示”?可见,温馨提示的力度远远不够。
要想避免重蹈覆辙,教育者需要“触目惊心”。
之所以要触目惊心,是因为理性的“知道”常常在却熟睡。
“知道”要走进内心、融入血液、深入灵魂,则需感性认知来做引擎。
诚然,漫画等方式也可以表现安全的重要,但正如狄德罗所说,“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
触目惊心的现场图片将最坏的结果呈现出来,告诉我们悲剧不是尚未发生的一种可能,而是已然存在的无数事实。
一张张真切而具体的图片比任何文字都更具冲击性,直视它们,人们想必更具代入感,更易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进而有所顾忌、加倍珍惜。
而这些,不正是安全教育的目的吗?也许有人说,触目惊心的宣传会引起一些学生的不适。
但这种不适,恰恰是宣传的意义和精髓。
让人直面痛点、无从回避,甚至为过去的痛点而痛,才是避免下一个痛点的开端。
鲁迅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现实不会因提示的温馨就变得含情脉脉。
如果惨痛的事故不曾因宣传的委婉而减轻、消弭,就不要屏蔽掉外界的真实和残酷。
毕竟,“本真地理解和直面死亡”是高中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而他们的年龄和认知,也足以面对和理解这种“不适”。
在想抢红灯时,那个提起脚又放下的犹豫瞬间,正是这种“不适”形成的条件反射。
在生死攸关的安全教育面前,下一剂猛药,变不痛不痒为触目惊心,显然更具含金量。
学校的做法正是宁可当时闻议论,不要事后闻哭声。
在学生们热切地关注、讨论、建议中,这次安全教育已因“触目惊心”而完美谢幕。
(996字)面对残酷的现实,让现实不再残酷小王的提议似乎颇具人情味,可能也获得了不少师生的赞许。
但每当我亲眼见到那些若无其事擅闯红灯的少男少女时,每当我想起那些专车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接打电话时,我忍不住恳请校方:请果断张贴这些图片,让我们直面惨淡的真实吧!诚然,漫画是温馨的,他有柔美的线条和略显惊恐的面部勾勒,还有交警亲切耐心的提示,和小朋友诚挚的歉意和悔改。
也许言情剧培育了我们的敏感与脆弱,使得我们掩面漠视那血肉横飞的场景。
其实,与真正的交通事故那一瞬的飞来横祸和车毁人亡相比,几张图片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不再是内心脆弱的小学生,我们有对社会现实基本的认识和判断。
这图片定格的画面,不是电影虚构的情节,也不是在彼国上演的与我无关的逸闻趣事,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伤痛未愈的事件。
更何况,我们仅仅是校园的学生吗?不,不是。
我们还是周末放学走在十字路口的行人。
当我们边走边低头刷着朋友圈,或者用摇滚震颤我们的耳腔时,可有一个人想起他曾经接触过的交通死亡数据?我们明天还会成为驾校学员和高速路上的驾驶者。
当我们一边开车一边接打电话,甚至超速行驶时,我们是否记起安全教育时老师的苦口婆心?要知道,每一个在交通事故中丧命的人,曾经可都是接受过不止一次安全教育的。
溺水而亡者实多,蹈火丧生者盖寡。
大概正与水的温柔易与和火的残酷震慑有关吧。
小王的出发点又何尝不好?赏心悦目的校园,温馨和谐的社会是我们共同期待的。
然而,既是交通安全宣传,就必须承担他的责任,以期教育的实效。
而正值高中阶段、具有了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我们,其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就远在小学生之上。
更何况,今天看似惨烈的图片宣传,不正是为了明天家庭的美满和社会的温馨吗?校方的宣传方式或许显得惨烈,但对那些目睹了惨烈车祸的路人来说,乃至那些经历车祸、侥幸免死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会觉得这样的宣传还不够真实和震慑,因为,对幸存者来说,吸取多深刻的教训都是不为过的。
不要让悲剧铸成时再去反省,让我们今天面临尽可能真的真实,去避免明天的残酷现实吧。
(8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