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三成分测定实验图文稿

合集下载

废物三成分和热值分析

废物三成分和热值分析

86
88
90
92
94
96
年份
取样点
普通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学院区 商业区 大饭店
医院 公园
金属 /% 1.96 8.75 7.18 6.69 4.79 1.25 6.56
玻璃 /% 12.8 18.4 25.2 11.5 25.1 26.1 2.52
塑料 /% 14.6 15.6 12.7 18.5 18.2 14.1 12.4
纸类 /% 15.1 35.1 17.6 38.5 44.4 38.9 12.2
布类 /% 2.86 4.16 4.64 6.24 2.43 3.55 1.63
易腐垃圾
草木 厨余 /% /%
灰土 /%
煤渣
含水率 /%
废品
湿基QH 湿基QL /kJ/kg /kJ/kg
11.2 32.6 8.66 53.9 1.45 16.3 0.22 33.2
测试方法:对垃圾进行分类,将各组分粉碎至2mm以下,取一定量在 105±5℃下干燥2h,冷却后称重(P0)再将烘干试样放入马福炉内,在800 ℃温度下烧灼2h,冷却后再在之后105±5℃下干燥2h,冷却至室温再称量 (P1) 。
3、元元素素组组成成:垃圾中C、H、O、N、S及灰分的百分比含 量。(仪器分析法)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实验
实验一 废物三成分和热值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了解固体废物性质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固体废物制样、三成分(水分、挥发分、
灰分)和热值分析的方法。
1.1 物理性质
组分 含水率 容重 粒径
1、含水率:单位质量垃圾含有的水分量(质量分数,%)。
W = (A-B)/A x100%
太原 83.22 4.12 6.97 1.13 1.60 1.37 1.59 12.66 太原 10.86 86.38 1.57 0.30 0.17 0.21 0.51 2.76

三废检测报告(一)

三废检测报告(一)

三废检测报告(一)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三废检测报告的一部分,旨在对废水、废气和废固体的检测结果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通过对三废的检测,可以评估企业的环境影响,并提供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和指导。

正文内容:一、废水检测废水是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液。

在废水检测中,我们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测试:1. pH值:用于评估废水的酸碱性,了解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2. 溶解氧含量:用于评估废水中的氧气水平,了解其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3. 总悬浮物(TSS):用于评估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含量,了解废水的浊度和污染程度。

4. COD(化学需氧量):用于评估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了解废水的有机污染程度。

5. 重金属含量:检测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如汞、铅、镉等,以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二、废气检测废气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在废气检测中,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测试:1. SO2(二氧化硫)含量:用于评估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水平,了解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 NOx(氮氧化物)含量:用于评估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水平,了解其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 CO(一氧化碳)含量:用于评估废气中一氧化碳的水平,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4.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测量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水平,了解其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5. PM(颗粒物)含量:用于评估废气中颗粒物的水平,了解其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

三、废固体检测废固体是工业过程中产生的无用物质,需要进行妥善处理。

在废固体检测中,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测试:1. 溶解性物质含量:评估废固体中可溶解物质的含量,了解其对土壤和水体的潜在污染。

2. 重金属含量:检测废固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以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3. 有害物质含量:测量废固体中的有害物质,如苯、酚等,以评估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

201703固废三成分测定和浮选实验

201703固废三成分测定和浮选实验

实验一固体废物的“三成分”测定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固体废物的三成分,即水分、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与灰分,是评定固体废物性质、选择处理处置方式、设计处理处置设备等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固体废物中三成分的测定实验,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 熟悉和了解HJ/T20或CJ313中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 掌握固体废物中三成分的测定方法及原理;3. 熟悉马弗炉的操作使用。

二、实验原理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与灰分,俗称固体废物的“三成分”。

通常采用在标准试验温度下烘干、灼烧固体废物试样,测定呈气体或蒸气而散失的百分量来确定。

将固体废物试样在105±5℃温度下烘干,损失的成分即为水分,用W(%)表示;然后,取此烘干的固体废物在815±5℃温度下灼烧,损失的成分即为可燃分,用CS(%)表示;灼烧后残余的残渣即为灰分,用A(%)表示,是指固体废物中既不能燃烧,也不会挥发的物质。

固体废物的可燃分包括挥发分和固定碳。

挥发分又称挥发性固体含量,是指固体废物在在600℃±20℃下灼烧3h的烧失量,即有机质含量,常用VS(%)表示。

挥发分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有机质含量的一个指标参数。

可燃分与挥发分之间的差值即为固定碳。

可燃分既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有机物含量的参数,也是反映固体废物可燃烧性能的指标参数,是选择焚烧设备的重要依据。

灰分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无机物含量的一个指标参数。

可燃分和灰分一般同时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实际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生活垃圾、餐厨废物、污泥和农林废物等)或人工配制的固体废物。

2. 实验仪器①电热干燥箱4台:温度可控制在105±5℃。

②马弗炉4台:温度可分别控制在600±20℃、815±5℃。

③分析天平4台:精度为0.0001g。

④干燥器4个:内装干燥剂。

⑤坩埚:容积30mL和50mL各32个。

垃圾中水份、挥发性固体及灰分的测定

垃圾中水份、挥发性固体及灰分的测定

垃圾中水份、挥发性固体及灰分的测定一基本概念
垃圾中所含水分重量与垃圾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叫垃圾含水率。

垃圾中有机物含量一般以垃圾在600℃温度下的灼烧减重作为指标。

垃圾灼烧减量是垃圾中有机物的一个合理近似值,称为挥发性固体。

而灼烧残留量则作为灰分含量的指标。

二设备与材料
磅秤(100公斤)
铁锹、橡皮手套、口罩等
实验提供的垃圾粗试样
坩埚、托盘
三方法与步骤
取少量垃圾,先称量托盘空重,再装入垃圾称总重,记录数据,再将其放入烘箱在105℃的温度下烘烤4小时,取出称重,记录数据。

用已测过垃圾含水率的样品进行实验,坩埚称重,记录,在加入垃圾样品称重,做好编号,记录数据,然后将样品置于600℃的马福炉里灼烧2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

四数据处理
垃圾的含水量按下式计算
ρ=[(W2 -W3)/(W2 -W1)]*100
式中:ρ—垃圾含水量(%)
W1—托盘重
W2—湿垃圾重+托盘重
W3—烤干垃圾重+托盘重
将试样中的含水量求平均数,得出平均含水量
垃圾的挥发性固体含量按下式计算:
α=[(W3-W4)/(W3-W1)]*100
式中:α—垃圾的挥发性固体(灼烧减重) 含量(%)
W1 —坩埚重
W3 —烘干垃圾重+坩埚重
W4 —灼烧残留量+坩埚重
计算灰分含量
灰分重量百分数=100-挥发份
五结果分析。

固废三成分测定实验

固废三成分测定实验

固废三成分测定实验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实验一固体废物的“三成分”测定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固体废物的三成分,即水分、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与灰分,是评定固体废物性质、选择处理处置方式、设计处理处置设备等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固体废物中三成分的测定实验,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 熟悉和了解HJ/T20或CJ313中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 掌握固体废物中三成分的测定方法及原理;3. 熟悉马弗炉的操作使用。

二、实验原理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与灰分,俗称固体废物的“三成分”。

通常采用在标准试验温度下烘干、灼烧固体废物试样,测定呈气体或蒸气而散失的百分量来确定。

将固体废物试样在105?5℃温度下烘干,损失的成分即为水分,用W(%)表示;然后,取此烘干的固体废物在815?5℃温度下灼烧,损失的成分即为可燃分,用 CS(%)表示;灼烧后残余的残渣即为灰分,用A(%)表示,是指固体废物中既不能燃烧,也不会挥发的物质。

固体废物的可燃分包括挥发分和固定碳。

挥发分又称挥发性固体含量,是指固体废物在在600℃?20℃下灼烧3h的烧失量,即有机质含量,常用VS (%)表示。

挥发分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有机质含量的一个指标参数。

可燃分与挥发分之间的差值即为固定碳。

可燃分既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有机物含量的参数,也是反映固体废物可燃烧性能的指标参数,是选择焚烧设备的重要依据。

灰分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无机物含量的一个指标参数。

可燃分和灰分一般同时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实际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生活垃圾、餐厨废物、污泥和农林废物等)或人工配制的固体废物。

2. 实验仪器①电热干燥箱4台:温度可控制在105?5℃。

②马弗炉4台:温度可分别控制在600?20℃、815?5℃。

③分析天平4台:精度为0.0001g。

④干燥器4个:内装干燥剂。

固废实验

固废实验
8.注意事项 (1)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2)贮存水样时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 (3)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分,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 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水样。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 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一般以 5~100mg 悬浮物量作为量取水样体积的实用范围。 四、讨论 1.简述总固体、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的定义。 2.简述总固体、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之间的联系。
103—105℃下烘干 1h 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质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 直至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大于 0.0004g。
7.计算 悬浮固体的浓度可按下式计算。
(A − B) × 10 Ρ=
V
式中 P—水中悬浮固体的浓度,mg/L; A—悬浮固体质量、滤膜质量与称量瓶质量之和,g; B—滤膜质量与称量瓶质量之和,g; V—水样体积.mL。
氯化物的含量可按下式计算。
P 氯化物
(V =
− V ) × c × 35.45 × 1000 (Cl
V
, mg L )
式中 V1—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2—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C—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35.45—氯离子(CI-)摩尔质量.g/mol。 九、讨论 1.简述垃圾渗滤液中氯化物测定的意义。 2.干扰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A − B) × 10 ρ=
V
式中 P—水中总固体的浓度.mg/L; A—总固体质置与蒸发皿质量之和.g; B—蒸发皿质量,g; V—水样体积,mL。
二、溶解性固体的测定分析

实验室三废处理课件PPT

实验室三废处理课件PPT

2021/3/10
16
网络视频:
实验室安全培训视频 /v_show/id_XNDA1NTQwMDg4.ht ml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通风橱 /v_show/id_XNjAyNzM0MzI0.html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易燃易爆品 /v_show/id_XNjAyNzM0Mjg4.html
2、可能产生毒害性较大的气体的实验,通过 吸收瓶吸收转化处理,稀释排放。如二氧化 氮NO2、二氧化硫SO2、氯气Cl2、硫化氢 H2S、氨水(气)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2021/3/10
5
废气危害案例:
1、波查里加事件 波查里加是墨西哥一个小镇,该镇一个从天然气中回收硫磺的工厂。 1950年,由于硫化氢泄漏,加上当时的微风作用,形成了很浓的烟雾, 由于逆温现象,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无法扩散,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当 时有20多人死亡,320多人住医院。 2、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9日,大雾笼罩英国全境。位于泰晤士河开阔河谷地 区的伦敦城上空有明显的逆温层存在,逆温层顶高约60至150米,烟尘 难以扩散。从11月28日到12月6日,就有4千多人死亡,其中70到80岁 老人死亡率极高。直到60年代才查清这次烟雾事件是由于烟雾粉尘中含 有三氧化铁,促使空气中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雾,吸入人体后导致死亡
3、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 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 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4、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 类、储存时间等。
2021/3/10
8
下面所列的废液不能互相混合:
①过氧化物与有机物;
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
③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
5).水解法

固废实验报告数据

固废实验报告数据

固废实验报告数据1. 引言固废是指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由于其具有复杂的成分和特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了有效处理和管理固废,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研究不同类型固废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2. 实验设计本实验设计了三个组实验,分别以有机固废、无机固废和危险固废为对象。

每个组实验包括固废样品采集、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三个步骤。

实验采用了标准化的方法和仪器进行测试,并在每个步骤中重复三次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3. 数据分析3.1 有机固废在有机固废实验中,我们采集了三个样品,并测量了其湿重、干重、体积和容重。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湿重(g) 干重(g) 体积(cm^3) 容重(g/cm^3)-1 120 100 150 0.672 130 80 180 0.443 115 105 160 0.66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机固废的湿重和干重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积也有所不同。

容重的平均值为0.59 g/cm^3,说明有机固废具有一定的压实性质。

3.2 无机固废在无机固废实验中,我们测定了三个样品的pH值、溶解度和可溶性盐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pH值溶解度(mg/L) 可溶性盐含量(g/L)1 7.2 250 202 6.8 200 153 8.0 300 25通过观察数据可知,无机固废样品的pH值介于6.8到8.0之间,符合中性条件。

溶解度和可溶性盐含量在不同样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3.3 危险固废在危险固废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三个样品的重金属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铅(mg/kg) 汞(mg/kg) 镉(mg/kg)1 15 0.02 0.12 10 0.01 0.23 20 0.03 0.15根据数据可见,危险固废样品中铅、汞和镉的含量都超过了安全标准,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废三成分测定实验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实验一固体废物的“三成分”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固体废物的三成分,即水分、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与灰分,是评定固体废物性质、选择处理处置方式、设计处理处置设备等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固体废物中三成分的测定实验,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 熟悉和了解HJ/T20或CJ313中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 掌握固体废物中三成分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3. 熟悉马弗炉的操作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与灰分,俗称固体废物的“三成分”。

通常采用在标准试验温度下烘干、灼烧固体废物试样,测定呈气体或蒸气而散失的百分量来确定。

将固体废物试样在1055℃温度下烘干,损失的成分即为水分,用W(%)表示;然后,取此烘干的固体废物在8155℃温度下灼烧,损失的成分即为可燃分,用 CS(%)表示;灼烧后残余的残渣即为灰分,用A(%)表示,是指固体废物中既不能燃烧,也不会挥发的物质。

固体废物的可燃分包括挥发分和固定碳。

挥发分又称挥发性固体含量,是指固体废物在在600℃20℃下灼烧3h的烧失量,即有机质含量,常用VS(%)表示。

挥发分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有机质含量的一个指标参数。

可燃分与挥发分之间的差值即为固定碳。

可燃分既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有机物含量的参数,也是反映固体废物可燃烧性能的指标参数,是选择焚烧设备的重要依据。

灰分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无机物含量的一个指标参数。

可燃分和灰分一般同时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实验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实际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生活垃圾、餐厨废物、污泥和农林废物等)或人工配制的固体废物。

2. 实验仪器
①电热干燥箱4台:温度可控制在1055℃。

②马弗炉4台:温度可分别控制在60020℃、8155℃。

③分析天平4台:精度为0.0001g。

④干燥器4个:内装干燥剂。

⑤坩埚:容积30mL和50mL各32个。

⑥带刻度的1L量杯4只。

⑦十字板4个。

四、实验要求
1. 要求学生自己查阅HJ/T20或CJ313,了解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

2. 要求学生提前熟悉有关固体废物有机质、可燃分、挥发分和灰分测定的相关资料,掌握测定方法。

3. 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每一个实验步骤,了解和掌握其相关的原理,培养学生熟练的试验操作。

4.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结合结果分析,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步骤
1. 采样制样
按照HJ/T20或CJ313要求采集与制备固体废物样品。

对于生活垃圾,将采集来的样品先进行粗破碎至100mm以下,采用四分法取样25kg,烘干测定含水率;再经细粉碎机粉碎至5mm以下,采用四分法取样500g;再经研磨仪粉碎至0.5mm以下,四分法取样约100g,装瓶备用。

2. 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
(1)准备2个坩埚,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分别称取其质量,并记录数据C;
(2)各取5g烘干好的试样(绝干),分别加入准备好的2个坩埚中(重复样),准确称重并记录数据S;
(3)将盛放有试样的坩埚放入马弗炉中,在81510℃下灼烧3h,待温度降至300℃左右时,取出干锅放在石棉网上,盖盖,在空气中冷却
5min,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重并记录数据R;
(4)分别计算含灰量,最后结果取平均值:
A(%)=R−C
S−C
×100%
式中 A——试样灰分含量,%;
R——灼烧后坩埚和试样的总质量,g;
S——灼烧前坩埚和试样的总质量,g;
C——坩埚的质量,g。

(5)可燃分CS(%)计算:
CS(%)=(1−A)×100%
2. 挥发分
其分析步骤基本同可燃分的测定步骤,所不同的是灼烧温度。

(1)准备2个坩埚,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分别称取其质量,并记录数据C;
(2)各取5g烘干好的试样(绝干),分别加入准备好的2个坩埚中(重复样),准确称重并记录数据S;
(3)将盛放有试样的坩埚放入马弗炉中,在60020℃下灼烧3h,待温度降至300℃左右时,取出干锅放在石棉网上,盖盖,在空气中冷却
5min,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重并记录数据R′;
(4)分别称量并计算含灰量,最后结果取平均值:
A′(%)=R−C
S−C
×100%
式中A’——试样灰分含量,%;
R′——灼烧后坩埚和试样的总质量,g;
S——灼烧前坩埚和试样的总质量,g;
C——坩埚的质量,g。

(5)挥发分(VS单位:%)计算:
VS(%)=(1−A′)×100%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表2-1。

表2-1 固体废物基本性质参数测得结果
七、思考题
1. 固体废物灰分、挥发分和可燃分之间的关系。

2. 固体废物灰分、挥发分和可燃分测定的意义。

八、实验报告要求
1、每人一份实验报告;严格按照试验步骤注意记录试验数据,观察试验现象,分析试验结果;
2、计算固体废物的灰分、挥发分和可燃分,并分析影响因素。

3、指出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九、注意事项
1、注意灰分、挥发分和可燃分的相互关系以及测定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