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2、掌握联想和想象的特点,体会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赏析语歌的语言2、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教学方法:读:反复朗读诗歌,初步理解文意讲: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天上的街市”悟: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综合理解诗歌的主题析:赏析诗歌的语言练: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课件):几张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星空的,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2、(出示课件:课题)引入课题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作者肖像及介绍二、读诗歌1、(出示课件:Flash动画、录音朗读)学生听录音朗读2、(出示课件)学生个人朗读比赛3、奖励优胜者一首音乐,现场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出示课件,节奏、重音划分)三、讲诗意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天上的街市”。
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2、(出示课件)教师归纳:“天上的街市,商品琳琅满目,人民自由生活”四、悟主旨1、思考问题:①作者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
②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回答。
2、教师归纳:(出示课件)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五、析语言1、(出示课件: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2、(出示课件)例句:一朵(颗)流星六、练手法1、(出示课件)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本文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2、(出示课件)想象练习:(三题任选一题)3、(出示课件)联想练习:看雕塑七、小结1、本课内容:①激情朗诵②领悟主旨③赏析语言④联想和想象2、课外练习:写一首诗《人间的集市》,描述我们现实中的美好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神话《女娲造人》;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寓言四则》。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
我试图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探究调动学生想像思维。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的兴趣。
2、知识能力目标品位诗歌语言,理解诗中所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诵读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选取适当的角度,品位诗歌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品位语言,感悟诗情;联想和想象的训练。
教学难点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领会诗人的创作意图。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一)启发想象,导入新课1、(出示星空画面)师: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那深邃的夜空,面对繁星点点,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根据画面自由想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2、师:夜空是神秘的,是亲切的,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就对浩瀚飘渺的夜空情有独钟。
他不仅用眼睛去眺望夜空,而且还用心灵去感受夜空,他以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融天上地下为一体,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三维导学案

牵牛花开放了,好像
笼子的小鹦鹉,好像__________
‖教学提示‖
仿写,它不同于一般的造句。题目有供仿写的例句,我们应先从分析例句入手,挖掘仿句和例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相同点。
三、板书设计
4.“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中的“浅浅”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浅浅”说明牛郎织女相隔很近。生活得自由、幸福。“浅浅的天河”,运用叠词,不但更好地表现天河的浅,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目标导学四:仿写句子,拓展提升
发挥想象和联想,补充下列句子
示例:甜蜜的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他,它已经跑了。
3.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教学备注】
‖教学提示‖
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朗读诗歌要注意节奏和重应音。节奏:诗的停顿或声调延长处用“|”划开;重音:朗读时,往往要把句中的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主要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
‖学法指导‖
联想和想象分别有什么特点呢?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两者有相似的地方。两者还必须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想象是由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甲事物是存在的,乙事物是不存在的。
如从明星想到街灯,从街灯想到街市,这些是联想;可想出天上有街市,那就是一种创造,就是想象。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拓展延伸
1.第一节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好处?
二1.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
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很高兴在书香溢满校园的天问遇见你们,更羡慕你们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诗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课堂。
在这节课中我们争取做到会读诗、会品诗、会背诗,还可以试试写诗。
同学们有信心吗?二、自主学习1、故事创编①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听说过吧?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牛郎织女故事,不显示结局)②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生答③每次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④如果给你个权利将结局改一下,你会做出怎样的修改:生答师评:看来,在座的同学们都是一群善良、感情丰富的孩子,曾经有一位诗人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题材写了一首诗《天上的街市》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答:郭沫若)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这些注释上都有,要善于利用注释来学习)那么,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学会思考。
2、自主解题问:平时拿到一篇新诗歌,你通常会做什么?(答:读)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过,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我们从题目读起,请同学们细读题目,你能产生哪些疑问:预设生:1、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2、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师引:带着这些思考去读文章,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3、自主学习,感知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歌,初读时老师有个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准确、流利。
读完之后给大家2分钟时间将你的疑惑、思考或问题的答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
(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诗的领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统编版)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朗读吟咏,体会诗歌音韵美1.自由朗读全诗,用铅笔标出本诗的重音和节奏。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再读诗歌,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二、探究案★任务一:慢读想象,心中有画探写法1.读1小节思考: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诗歌的2—4节,诗人又想到了什么?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本诗所呈现的场景。
★任务二:深入探究,聚焦文本解美点4.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图画?每一幅图画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5.你认为诗歌中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
请用“我认为______(词语或句子)用(写)得真美(好),美(好)在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
★任务三:美读品析,对比阅读析情感6.阅读叶圣陶《牛郎织女》的结尾,比较它与《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的遭遇。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把悲剧变成喜剧?从此,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
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受了很严厉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
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面一次。
以后,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会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附答案)2022年部编版语文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
郭沫假设〔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学法指导】细细品味诗意,充分展开想象。
进而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 2课时【学习过程】一、师板书课题,生读标,解标。
二、小组自主学习1、给以下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缥渺〔〕〔〕灯笼〔〕甚〔〕2、给以下各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缥〔〕漂〔〕陈〔〕阵〔〕隔〔〕融〔〕茏〔〕笼〔〕3、文本探究。
〔1〕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2〕你能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本诗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吗?〔3〕本诗1-4节各用了哪一种表达手段?三、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四、学生合作探究1.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2.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4、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5 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五、教师总结。
〔对标进行达标测评。
〕六、布置作业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一个片段。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十课,讲述了主人公小水杉的奇妙经历。
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珍奇物品,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物。
这一课旨在通过讲述小水杉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到天地之间的奇妙联系,培养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一、课文内容梳理本课的中心思想是“必须遵守事物的规律”。
1.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展示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见到了琳琅满目的珍奇物品和奇特的建筑。
2. 第二部分(第五自然段-第八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蓝天大师和活波小鱼,了解到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其固定的规律。
3. 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第十五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种田大师和善良的阿姨,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掌握本课的生词和词语;-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能力目标:- 掌握提取课文重要信息的技巧;- 能够初步运用综合性阅读技巧,如浏览、略读和精读。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自上节课引导学生思考天地之间的联系,如:一朵云天上飘,是怎样形成的?天涯海角的风景,怎样向我展示?2. 新知呈现(10分钟)导入学生思考天上有没有街市?街市上会有什么东西?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1) 请学生浏览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杉水为什么能够看到天上的街市?- 为什么小杉水觉得天上的街市很神奇?2) 学生精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在天上的街市上看到了哪些东西?- 小水杉为什么觉得生活在天上很麻烦?3) 学生略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遇到了哪些人物?- 小水杉从这些人物那里学到了什么?4. 深入理解(15分钟)1) 学生合作讨论,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然后与全班分享。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这首诗,作者通过奇妙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街灯明星相互辉映图、天上街市繁华图、牛郎织女骑牛相会图、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图四幅美丽图景,诗人通过这四幅图景,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图景,表现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读准字音
缥缈(piāo miǎo)灯笼(lónɡ)
辨清字形
缈(miǎo)缥缈
渺(miǎo)渺小
理解词语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然,肯定的意思。
珍奇:珍贵而稀奇。
闲游:无事做的时候随便地游玩。
陈列:按顺序摆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排列,以供人查阅观赏。
新课导入
夜晚,仰望天空,群星璀璨。深邃的夜空,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和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此景此情,令人禁不住心潮澎湃、心驰神往。今天,我们将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共同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神奇……
【感悟精彩句子】
1.你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句诗写得好吗?为什么?
好,它能给人许多美好遐想:他们相爱着,那么温馨,那么美满;他们远离肮脏,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2.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对这一故事进行大胆改编?
诗人憎恶当时人间黑暗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由、光明、幸福,所以借丰富、新奇的联想、想象描绘出美妙的天街景象,来表达诗人摆脱封建束缚的愿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新课展开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吗?
《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象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15)(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5、为下文空缺处选择句子填充,最佳的句子是( )
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
烁着,
,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精彩。
A 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B 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C 像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溪 D 像一块五彩的云霞
阅读《天上的街市》,回答问题: 1.第一节的“闪”字能不能换成“点”字,请说明理由。
探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究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板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块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本诗在写法上主要用了( ) A.象征性表现手法 B.烘托手法 C.拟人化手法 D.虚构表现手法 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本诗中压韵的字,并注上拼音。
重 句。
难
点
学习过程
说
明
1、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想像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
的形象的过程。任何两个词语经过若干步递进的联想就能发生联系,例:大海……茶杯:大
预 海——海轮——游客——喝茶——茶杯。试仿照例子完成下列词语间的联想。
习 A.钢笔……足球:
板 B.风筝……电脑: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学
习
天上的街市(第 1 课时)
课型
内
容
学
习
1、了解常识,引导学生追求美好和幸福,增强语言敏感度。2、提高阅读水平,提高语文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浅”说明牛郎织女相隔很近,生活得自由、幸福。“浅浅”,运用叠词,不但更好地表现天河的浅,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5.“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中“闲游”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
三、探究写法
照在地上的月光,好像柔柔的海水静静淌着,泛着清冷的光,带来阵阵凉意。/开放的牵牛花,好像一只小酒杯,露水盛在里面,像甜甜的酒。/笼子里的小鹦鹉,好像一个活泼的小孩,蹦来跳去,一刻也不停歇。
教学反思
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活动比较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理解了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但是,在整篇教学的设计中,我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思维,没有给学生更多提问的机会,使整堂课学生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虽然课本挖得很深,但学生没有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思维。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上要让学生多问多思多交流,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环节四
点
拨
归
纳
文
章
主
旨
这首诗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象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
学
板
书
街灯 明星
联想明星 街灯痛恨黑暗现实
天上的街市物品——珍奇
想象:街市 人——牛郎织女追求理想生活
生活——幸福
环节五
拓
展
延
伸
发挥想象和联想,补充下列句子。
1.联想自然,想象丰富。
诗人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把街灯和天上的星星联系起来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天上本是没有街市的,诗人想象天上有美丽的街市,人们过着美好的生活,借此来表达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2.改造故事,寄托向往。
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但在具体地运用这一故事时,作者又大胆地摒弃了其中具有悲剧色彩的内容,描绘出了牛郎织女幸福的结局、美好的生活图景,借以表达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2.后面三节,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有什么作用?
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中“朵”可不可以换成“颗”?
用“朵”来做流星的量词,而不用“颗”,写出了流星的美,就像花儿一样。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不能。由街灯联想到明星,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象打下了基础。
二、语言赏析
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好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前两句的比喻,本体是“街灯”,喻体是“明星”;后两句比喻的本体是“明星”,喻体是“街灯”。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比喻,读起来特别的美,而内容上又从地上联想到了天上。这两个比喻构成了从地上写到天上的桥梁或天梯,写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非常自然。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1.作者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2.写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原题《天上的市街》,写于1921年10月,是郭沫若早期创作的新诗,收入《星空》集。当时,五四运动的怒潮已经消退,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深重的民族苦难,许多知识分子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诗人目睹这种现实,感到一种“幻灭的悲哀”。他既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感知内容与情感。
⑴自由朗读诗歌,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向往“平和洁净”的“美”,又不知如何将理想在人间实现,由此产生苦闷、徘徊的情绪,这构成了诗集《星空》的基本特点,也体现在这首《天上的街市》中。
二、字词积累1ຫໍສະໝຸດ 字音缥缈(piāo miǎo)
2.词义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定然:必定。
珍奇:珍贵而奇异。
4.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
美: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5.诗中所写的景象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美好、安宁、和谐。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一、深层探究
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何不同?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尽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诗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骑着牛儿来来往往,生活自由自在。
示例:甜蜜的梦,好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它,它却已经跑了。
照在地上的月光,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的牵牛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笼子里的小鹦鹉,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⑵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想象诗歌的画面,仔细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⑶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象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学习
重点
理解作品意象,体会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学习
难点
学习作者凭借想象,表达美好愿望的写法。
学法
指导
朗读法、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想象,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0 天上的街市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过程与方法
1.这首诗,句式较为整齐而又灵活,符合现代口语的自然节奏,偶数句尾用韵,音韵和谐,富于美感。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些特点。
2.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情境,由此将众多的形象组织起来。应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先整体感知诗歌,再深入诗歌的脉络,体会诗人的情思是如何发展的。
2.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神话传说中的悲剧结局有所不同,这样想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幸福、安定的,没有悲剧色彩,其中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象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至四节是写想象的。
3.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展开的过程是: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由“地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街市”上的物、人、生活。
教师随笔:
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还必须进行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