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计算机四大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四大基础知识点总结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我们都需要计算机来帮助我们处理数据、提高效率。
而要深入理解计算机,首先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四大基础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以及编程语言。
一、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组成。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执行指令、控制数据流通。
RAM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区域,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数据和指令的设备,比如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是用来展示计算结果的设备,比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设备是用来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比如硬盘、光盘等。
2.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包括指令系统、总线结构、存储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
指令系统是CPU执行指令的集合,包括指令格式、寻址方式和指令执行的时序规定。
总线结构用于连接 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传输数据和指令。
存储系统包括RAM和存储设备,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入/输出系统负责将数据从输入设备传输到存储设备或输出设备,以及从存储设备传输到输出设备。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首先,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接收数据和指令。
然后,CPU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运算和逻辑操作,得到结果。
最后,计算机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同时也会将数据和程序存储在存储设备里。
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速度、存储容量和可靠性。
速度是指计算机执行任务的快慢,通常用处理器的主频来表示。
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能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大小,通常用RAM和硬盘容量来表示。
可靠性是指计算机运行稳定性和故障率,通常用故障率和平均时间故障间隔来表示。
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及试题答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及试题答案想要报考计算机考试的考生注意!小编特整理出了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操作及试题答案,感兴趣的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整理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及试题答案”,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一、认识自己的计算机计算机分为两个部分,硬件(hardware)、软件(software)。
硬件:物理的机械设备,比如CPU、鼠标、内存、硬盘、显示器。
软件:程序比如 windows、QQ、王者荣耀。
1、CPU (可以在计算机属性面板查看型号)中央处理器,一个CPU仅有一片奥利奥饼干那么大、那么厚。
负责计算机的所有计算操作。
CPU的主要产商:Intel(因特尔)、AMD。
(不同的价格决定不同的性能)Intel 公司的CPU主要系列是赛扬、奔腾、酷睿系列。
酷睿系列又分为 i3、i5、i7 、i9子系列,后面有小型号比如4700MQ,表示是第4代平台的处理器。
M表示移动平台,Q表示四核。
CPU 型号后面有一个主频的数字:2.4-GHz,表示GPU每秒钟能够执行24亿条指令。
CPU的原理就是二极管,有一种金属叫做硅,有一个特性,就是单向导电。
CPU使用二进制,1表示开,0表示关,科学家就研发出了CPU,具有非常强的计算能力。
2、内存条——程序工作的时候的临时存储空间内存条用来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提供临时的运行空间的,特点就是:1)存储能力不是特别强,一般来说就是1G、2G、4G、8G、16G。
2)关机之后,里面的内容就丢失了。
3)存储速度非常快,可以和CPU进行完美的配合。
CPU负责计算,内存条负责临时的存储数据。
内存条的存储大小,决定了你同时能够打开软件的数量,不决定计算速度目前内存条比较出名的是金士顿。
3、硬盘——存储文件机械硬盘靠磁盘来存储,比较便宜。
现在比较好的硬盘叫做固态硬盘(SSD),存储数据非常快,不怕摔。
字节:计算机最小的存储单位就是 0 和 1 ,每 8 位 0 或者 1 我们叫做 1 个字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3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储存。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可以进行数据输入、输出、处理、存储和传输。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
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单位是位和字节,1字节等于8位。
计算机按照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个人计算机按照操作系统可分为Windows、MacOS、Linux等。
计算机的性能可以通过CPU主频、内存容量、硬盘类型、显卡等来衡量。
性能越高的计算机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和更复杂的任务。
计算机的性能也可以通过升级硬件、优化系统等来提升。
计算机有很多的应用领域,如办公、教育、娱乐、医疗、金融等。
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获取知识、享受艺术、改善生活等。
2.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登录系统、打开应用程序、操作文件等。
开机:按下电源键,等待计算机启动。
关机: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或“重启”。
登录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桌面操作:双击鼠标左键打开应用程序或文件,右键点击弹出菜单进行操作。
文件操作:创建、打开、保存、复制、粘贴、删除等。
浏览器操作:打开网页、搜索、进入链接、下拉滚动条等。
应用程序操作:输入文字、制作PPT、编辑图片、听音乐、看视频等。
注意事项:保护计算机安全、备份数据、更新系统、安装杀毒软件、防止点击垃圾邮件等。
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计算机和设备用通讯线路、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环型、总线型、网状型等。
网络协议是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采用的一套规则和标准,如TCP/IP、HTTP、FTP等。
网络的应用领域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服务。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 右窗口:文件列表窗口 显示浏览栏中选择的驱动器或文件夹所包 含的所有文件或文件夹。 可以按“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 料”等方式显示清单,显示方式的设置可以通 过“查看”菜单中的相应菜单命令设置;也可 以按“名称、大小、类型、日期”方式排列清 单(图标)。
3-3-3
• 格式化软盘
格式化软/硬盘
通过“我的电脑”,我们还可以查看更多的信息,比 如计算机中安装了哪些操作系统、什么类型的声卡和显卡、 什么类型的光驱、CPU的类型和品牌、内存的大小等。 查看这些配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1)右击“我的电脑”,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 (2)单击“属性”后,弹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分别按下 各个标签就可以查看计算机硬件的各项配置和性能。 (3)查看。
3-3-1 利用“我的电脑”查看和管 理计算机的资源配置
• 盘符 为了便于管理,系统对所配置的外部存储器都赋予了一个 标志符(即盘符) c: d: e: • 磁盘驱动器 磁盘驱动器表明计算机上配置的驱动器情况。 • 光盘驱动器 如果的计算机配置了CD-ROM,就会出现光盘驱 动器图标。 •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是一个系统文件夹,用于对计算机的系 统进行设置并控制Windows的一些系统操作。 • 打印机 打印机是一个系统文件夹,使用它可以安装本地或网 络打印机,也可以对现有打印机的设置进行更改或删除。
1-3计算机的基本硬件设备 主板是主机的整体框架,它上面除了一些重要的
芯片和电路外,还有很多插槽、接口、总线等,用 来接插CPU、内存、显卡、声卡,并连接其他所有部件。
CPU中央处理器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关键部件,
可以说是计算机的心脏。CPU的功能可以分为 三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RAM 随机存储器,可读可写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结构、算法等各个方面。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主机与外部设备:主机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光驱等。
外部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2. 存储器与存储介质:存储器包括内存与硬盘,内存主要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硬盘则用于永久存储数据。
存储介质有磁盘、固态硬盘、光盘等。
3. CPU与运算: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运算操作,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取指令、存储与读取数据等。
4. 主板与总线: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上面连接了CPU、内存、硬盘等设备。
总线负责传输数据和指令。
5. 输入与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则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二、计算机软件知识点1.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基本工作环境的一部分,如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程序等;应用软件是为特定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
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OS等。
3. 编程语言与编程思想:编程语言是人与计算机沟通的工具,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Java、Python等。
编程思想则指导着程序员如何组织和解决问题,如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等。
4.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大量数据,提供方便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MongoDB等。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点1. 网络拓扑与协议:网络拓扑指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形式,常见的拓扑有星型、总线型、环形等。
新手篇电脑基础知识入门

电脑入门基础知识一.指法训练按正确的指法分工中止适当的键盘训练,至少有两个好处:1.熟练的键盘输入有助于树立专业的笼统。
2.您输入密码等机密内容时不易被人看见。
打字的基本指法:正确的指法是提高速度的重要,掌握正确的指法,重要在于末尾会要养成良十分棒的习气。
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预备打字时除拇指外其他的八个手指区分放在基本键(A S D F G H J K L ;)上。
应留意F键和J键均有突起两个食指定位其上,拇指放在空格键上,可依此做到位盲打。
2)十指分工,包键到指,分工知道。
3)任一手指击键后都应迅速前往基本键,这样才干熟习各键位之间的实战距离,做到位盲打。
4)往常手指稍微弯曲拱起,手指稍斜垂直放在键盘上,指尖后的第一关节成弧行,轻放键位中间,手段要悬起别压在键盘上。
击键的力气来自手段,尤其是小拇指,仅用它的力气会打击击键的速度。
5)击键要短促,有弹性。
用手指头击键,别将手指伸直来按键。
6)速度应继续均衡,击键要有节拍,力图继续匀速,无论哪个手指击键,该手的其他手指异样要1同提起上下活动,而另一只手的各指放在基本位上。
7)空格键用拇指侧击,右手小指击回车键。
二. 鼠标操作训练1.单击2.双击3.选中和取消选中(单选和多选)4.拖拽5.鼠标右键的用途。
三. 开机和关机开机:翻开彩显电源,等候10秒,再翻开主机电源关机:封锁1切使用程序→鼠标点击末尾→关机→确定→自动封锁主机→封锁彩显电源。
四. 电脑使用维护基本常识:1. 计算机别频繁开机和关机。
2. 关机后要再开机要等一分钟差不多。
.3. 软驱读盘存指示灯亮时,别拔出和取出软盘。
.4. 硬盘读盘指示灯(红灯)亮时,别切断电源。
.5. 使用外来磁盘要先杀毒后使用。
第二讲快速获取帮助在Windows98中,无论您在哪里碰到难题,陷入困境,都可以十分方便地获得帮助信息。
Windows98帮助提供了对各种问题的详细解答,其中包括一个在线的入门指南和一个故障修复向导。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近年来,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娱乐,我们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
因此,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常用的基本操作。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硬件组成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内存是用来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硬盘用来存储大量的数据。
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则是人机交互的重要工具。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理者,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升级、文件的管理以及对硬件的驱动都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来完成。
3.网络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线路(如以太网、无线网络)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
互联网是众多计算机网络的集合体,通过TCP/IP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进行在线交流等。
二、基本操作1.开机和关机开机是计算机启动的第一步。
在开机之前,确保计算机和显示器的电源已经连接,并且电源已经打开。
按下计算机主机的电源按钮,计算机就会开始启动。
关机时,首先保存好所有工作,然后点击“开始”菜单中的“关机”选项,选择“关闭”或“重启”。
2.桌面图标和任务栏计算机启动后,会显示桌面界面,上面有一些图标,这些图标代表着各种程序和文件,我们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打开它们。
任务栏位于桌面底部,上面显示着已经打开的程序窗口和系统的一些图标,如音量、时间等。
3.鼠标和键盘操作鼠标是计算机的重要输入设备,通过移动鼠标和点击鼠标按键来控制计算机。
左键用于选择和操作,右键用于打开菜单和选项。
键盘用于输入文字和命令,常用的快捷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_计算机基础操作入门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_计算机基础操作入门知识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操作的入门知识。
一、硬件部分1. 主机箱:主机箱是计算机的外壳,用于保护和组织计算机的各个组件。
主机箱通常包括电源、主板、硬盘驱动器和光驱等。
2. 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
它的速度和性能对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影响很大。
3. 内存:内存是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当计算机运行时,数据和程序都会保存在内存中。
内存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据量。
4. 硬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用于永久存储数据和文件。
它的容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5. 显卡:显卡负责将计算机的图形输出到显示器上。
对于需要处理图形和图像的应用程序来说,显卡的性能很关键。
6.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和指令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键盘、鼠标和触摸屏等。
7.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给用户,例如显示器、打印机和音箱等。
二、软件部分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2.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为特定任务或需求而设计的软件。
常见的应用软件有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图像处理软件和音视频播放软件等。
3. 网络软件:网络软件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实现网络通信,例如网页浏览器和即时通讯软件等。
三、基本操作1. 开关机:开机是指启动计算机,关机是指关闭计算机。
在开机前,确保所有硬件设备都连接好并供电正常。
2. 桌面:桌面是计算机开机后的默认界面,在桌面上可以显示快捷方式、文件和文件夹等。
双击快捷方式或文件可以打开相应的程序或文件。
3. 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指对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和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小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在每秒几百万次左右
5.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也称为个人计算机,简称微机、PC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类机器之间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近
几年的高档微机,其速度、性能甚至超过了前几年的小型计算机。
6.工作站 工作站实际上是一台高档微机。它的运算速度通常比微机快,配
3.具有很强的存储(记忆)功能
在计算机中有容量很大的存储装置,它不仅可以长久性地存储大 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资料,还可以存储指挥计算 机工作的程序,使得计算机具有了很强的记忆能力。
4.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计算机内部是按照布尔代数进行运算的,布尔代数也就是逻辑代 数,所以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也可进行与、 或、非等逻辑运算。因此具有可靠的判断能力,
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 开始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应用范围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处 理及工业控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 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
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 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了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 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 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 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 索等领域。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1.1 计算机发展概述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3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与基本操作 1.4 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1.5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1.6 信息高速公路与金字工程 1.7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病毒防治
1.1 计算机发展概述
1.1.1 计算机发展历程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中应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2. 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 因此称为电子管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应用范围主要 是科学计算。其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 昂贵,使用也不方便。
有大容量的存储器和大屏幕显示器,并有较强的网络通信功能。它 主要用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领域。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1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 备五大部分构成。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面分别简述这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根据计算机规模和性能,可以将计算机分为以下几类: 1.巨型计算机
运算速度在每秒亿次以上的计算机可称为巨型计算机。 2. 大型计算机
运算速度在每秒几千万次以上的计算机为大型计算机。 3. 中型计算机
运算速度在每秒百万次以上千万次以下的计算机为中型计算机,与 大型计算机的区别不甚明显,通常用在国家重点科研机构、重点理工 科院校。
1946年2月,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诞生。在同年,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Neumann, John von)提出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思想,这一卓越的思 想为电子计算机的逻辑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已成为计算机设计的基本 原则。
1. 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要点是:
第四阶段是从1985年开始为32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 相继推出80386、80486。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称P5(中 文译名为“奔腾”)的微处理器,它具有64位的内部数据通道。
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器件——微处理 器(CPU)的性能。
1.1.2 计算机的特点
5.中,人只需要事先将编好的应用程 序输入计算机,发布执行指令,计算机就能自动按照程序规定的 步骤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
1.1.3 计算机的应用
1. 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功能 5.计算机与网络、多媒体技术
1.1.4 计算机的分类
3. 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 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4位机)。
第二阶段是1974~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 器有8080、8085、M6800、Z80。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 大 规 模 集 成 电 路 ( VLSI) 为 主 要 电 子 器 件 制 成 的 计 算 机 。 例 如 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 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出现了微型化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出现了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层出不穷,逐步形成软件产业。
1.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到上千亿次,是人工和传 统运算工具所无法比拟的,高速运算是计算机的一个基本特 征。
2.精确度高 它具有人类无能为力的高精度控制,计算机在进行数值运算 时能够达到很高的精度,可以精确到十几位到几十位有效数 字,计算机的高精确度使得它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物理等尖 端科学领域。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16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 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微型计算机代表产 品 是 IBM-PC ( CPU 为 8086 ) 。 本 阶 段 的 顶 峰 产 品 是 APPLE 公 司 的 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1. 运算器
又名“算术逻辑部件”,简称“逻辑部件ALU ( Arithmatic Logic Unit)”。它是实现各种算术运算 和逻辑运行的实际执行部件。算术运算是指各种 数值运算;逻辑运算则是指因果关系判断的非数 值运算。运算器的核心部件就是加法器和高速寄 存器,前者用于实施运算,后者用于存放参加运 算的各类数据和运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