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品质量标准-绿色产品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概述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概述★、绿色食品的定义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说明: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 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相互组合等四种形式,注册在以食品为主的共九大类食品上,并扩展到肥料等绿色食品相关类产品上。
绿色食品标志作为一种产品质量证明商标,其商标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标志使用是食品通过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企业依法使用。
绿色食品标志是在经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食品上使用、以区分此类产品与普通食品的特定标志。
该标志已作为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受法律保护。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即依据绿色食品标志证明商标特定的法律属性,通过该标志商标的使用许可,衡量企业的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特定的绿色食品标准,并监督符合标准的企业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过程。
依法管理绿色食品的机构是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绿色食品分级标准1、AA级绿色食品: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
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2、A级绿色食品: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合理选择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防止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对绿色食品产地的影响,并促进生产者通过综合措施增施改进土壤肥力,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2000年04月OI日实施,同时代替1995年8月颁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名称;——定义(增加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调整了限值);——农田灌溉水质(调整了部分项目和限值);——渔业水质(调整了部分项目和限值);——土壤环境质量(调整了评价体系和含量限值);——附录(增加了土壤肥力分级);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德中、杨林书、张从、孟凡乔、刘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technical terms for green food production area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三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
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隆产的农田、蔬菜地、果园、茶园、饲养场、放牧场和水产养殖场。
本标准还提出了绿色食品产池土壤肥力分级,供评价和改进土壤肥力状况时参考,列于附录之中。
适用于栽培作物土禁,不适于野生植物土壤。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O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O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16O7-89渔业水质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7173-87土壤全氮测定法GB7845-87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GB7853-87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GB7856-87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GB7863—87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是指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认证,以确保食品安全、环保和健康的一系列标准。
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原料的要求非常严格。
认证标准要求食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禁止使用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激素。
同时,对于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更是严格,要求生产原料必须是符合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的农产品。
其次,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认证标准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无污染。
同时,对于生产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产品质量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认证标准要求食品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对于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更是严格,要求产品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物质残留。
最后,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认证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步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
总之,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环保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认证标准的实施,可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生态绿色农产品标准

生态绿色农产品标准生态绿色农产品标准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生态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生态绿色农产品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态绿色农产品标准的定义、制定原则以及标准涵盖的内容。
定义生态绿色农产品是指通过采用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使用或者最小化使用农药、化肥、激素、转基因技术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同时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农产品。
制定原则生态绿色农产品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标准应基于科学研究成果,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2. 统一性:标准应统一规范生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等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差异性。
3. 可操作性:标准应具备可操作性,便于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理解和执行。
4. 可持续性:标准应鼓励农产品的生态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透明性:标准的制定过程应透明,充分征求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标准内容生态绿色农产品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 农业生产要求:标准应包括种植和养殖等农业生产环节的要求,比如土壤管理、种植方式、饲养管理等。
2. 农产品质量要求:标准应规定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口感、滋味等方面的指标。
3. 农产品安全要求:标准应规定农产品的安全要求,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标准。
4. 农产品认证要求:标准应规定农产品认证的要求,包括认证机构的资质要求、认证程序等。
5. 农产品标志和标签要求:标准应规定农产品标志和标签的要求,包括标志的设计、使用等。
结论生态绿色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标准需要遵循科学性、统一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透明性等原则,并且应包括农业生产要求、农产品质量要求、农产品安全要求、农产品认证要求以及农产品标志和标签要求等内容。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将促进生态绿色农产品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

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绿色产品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同时在产品使用和废弃阶段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最小的影响。
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和质量要求的重要依据。
那么,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要求呢?首先,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应包括环保要求。
这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是否采用了可再生资源、是否减少了能源消耗、是否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产品在使用和废弃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如是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是否易于回收利用等。
其次,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质量要求。
这包括产品的使用寿命、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绿色产品不仅要对环境友好,还要具备良好的使用体验和性能表现,这是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外,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可追溯性要求。
这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信息的记录和追溯。
通过可追溯性,可以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和质量要求,也可以为产品的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除此之外,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包括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需要符合的环保和质量标准的具体要求。
只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产品才能被认定为绿色产品。
总的来说,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需要考虑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体验和性能表现,以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产品才能被认定为绿色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不断优化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材料选择,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质量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安全、优质的产品。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绿色产品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绿色食品标准

? 品种选育:尽可能选育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 病虫草害有较强的抵抗力的高品质优良品种
? 耕作制度:尽可能采用生态学原理,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减少或避免化学物质的投入。
14
畜牧业的生产操作规程
3
二、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 是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的技术基础 ? 是进行绿色食品生产活动的技术、行为规范 ? 是指导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提高生产水平的指导性
技术文件 ? 是维护绿色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技术和法
律依据 ? 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促进出口创汇的
技术手段
4
三、制定标准的原则
? 生产优质、营养、对人畜安全的食品和饲料,并保证 获得一定产量和经济效益
7
8
六、绿色食品分级标准
参照国外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有 关食品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将绿色 食品分为两个技术等级: ? AA级绿色食品 ? A级绿色食品
9
它们的区别概括如下
AA 级绿色食品
A 级绿色食品
环境评价 采用单项指数法,各项数据均 不得超过有关标准。
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 生产过程 合成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
22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20
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使用范围

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使用范围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绿色食品不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一般食品的营养和卫生标准,还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经农业部指定的环保监督部门审定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标准。
(2)原料作物的生产操作规程符合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控制标准。
(3)加工食品的生产及包装、贮运过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最终产品由农业部指定的食品检测部门依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的监测项目检测合格。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标签规定。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中规定,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两个等级。
A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成为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限量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成为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绿色食品使用范围与申请条件1.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2.绿色食品的标志图形是:3.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4.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颜色为绿色,象征生命活力。
5.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1996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
6.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必须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许可。
7.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绿色食品标志的唯一所有人和许可人。
【食品行业类标准】绿色食品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1绿色食品概念(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5)(一)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系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元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二)AA级绿色食品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三)A级绿色食品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
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
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绿色食品分级标准(一)绿色食品标准构成绿色食品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
产品标准。
包装标准。
储藏和运输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构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使该区域内的大气、地壤质量及灌溉用水。
养殖用水质量均符合绿色食品大气标准、绿色食品土壤标准、绿色食品水质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
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包括种植业。
畜牧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各个环节必须遵循的规范程序,以及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原则。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参照有关国际、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通常高于或等同现行标准,有些还增,。
了检测项目。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包括质量和卫生标准两部分,其中卫生标准包括农药残留。
有害重金属污染和有害微生物污染。
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
装磺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的要求。
取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资格的单位,应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产品的内外包装。
“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叉j绿色食品标志的标准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1/14
3
制订标准的目的而定。标准的内容很多,一般 的技术内容包括:名词、术语、符号、代号、产 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等。 标准化的重要性 标准化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对促进技术进 步,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有重要 标准化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有了高水平 的标准,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标准化是组织现化化生产的重要手段 有了标准 化才有专业化协作生产,才有高的劳动生产率和 高的经济效益。
我国国家标准总局对标准下的初步定义是: “对经济、技术、科学及其管理中需要协调统 一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这种规
定是为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根据科学、 技术
2019/11/14
2
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经有关方面协商同意,由主管 机关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
标准的三要素
2019/11/14
5
受损害的环境适宜条件是什么?第二,为了实 现
这些环境条件,又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人类的 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应控制的限 度和数量界限是什么? 前者是环境质量标准的 任务,后者是排放标准的任务。此外,还有为保 证实现这两类标准规定的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 准等。因此,环境标准可以定义为:为保护人群 健康、社会财物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中 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水平及其排放源应规定 的限量阀值或技术规范。
任何标准都需要规定适用的范围、适应的对象和必要的 内容,这称做标准的三要素。
标准适用的范围(分级) 根据标准适用的地区和范围, 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 等。
标准的适应领域和对象 现时,标准化的适应领域已不 仅限于生产技术、科学以至国民经济各领域,而是扩大 到无所不包的社会各个方面。如环境保护、安全卫生、 行政管理、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应用着标准 化的原理,都是标准化的对象。
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将在后面 介绍。
2019/11/14
8
国内外环境标准概况
环境标准的发展从国际上看是与环境立法相结合而 发展的,首先从污染严重的工业密集地区制定条例、 法律和排放标准开始,逐渐发展到国家规模;标准 的种类和性质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单控制污染的 排放发展到全面控制环境质量的过程;标准的形式 也由单一的浓度控制发展到包括总量控制标准在内 的多种形式。
环境标准的三要素
环境标准的三要素可用三维模型表示(见生态环 境保护标准系统模型图)。这种立体结构图能形 象地表达环境标准的整体系统。
2019/11/14
6
图中纵轴是环境标准等级,内向轴是按环境要素的内 容分类,横轴是标准对象。
2019/11/14
7
环境标准的重要性
国家环保机构主要任务是抓环境保护规划、方 针、政策、法规、监督和指导等项重大工作, 环境标准是进行这些工作的技术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国内外环境标准概况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的制订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 环境标准的管理和实施
2019/11/14
1
国内外环境标准概况
标准
定义
目前,国际间对标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多数国家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即:
“标准是经公认的权威机关批准的一项特定标 准化工作的成果,它可采用下述表现形式:(1) 一项文件,规定一整套必须满足的条件;(2) 一个基本单位或物理常数,如:安培、绝对零 度;(3)可用作实体比较的物体。”
标准化可以促进合理地利用国家资源,节约能源, 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标准化是制订国家环境保护、卫生、安全等法规 的技术依据, 是这些领域进行科学管理的技术
2019/11/14
4
基础 环境标准 定义 目前,对环境标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些
国家对环境标准的某个组成部分如质量标准、排 放标准等作出定义。有的国家则将环境质量标准 称着环境标准。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环境标准是指有关控制污染、 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环境标准是从保护人群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出发,为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综 合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经有关领导部门批准, 赋予法律效力的技术准则。 环境标准主要回答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人群健 康及其利益有密切关系的生态系统和社会财物不
有的国家把制订和实施环境标准作为国家环境 部门的首要任务。如美国环保局四项任务的第 一项是制订和贯彻环境质量标准;日本环境厅 六项任务的第一项和制定环境标准、法令和规 章制度。我国环保法规定的国家环保机构的职 责 中,第一条是贯彻并监督执行国家关于保护 环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令。第二条是会 同有关部门拟定环境保护的条例、规定、标准 和经济技术政策。把环境标准提到了重要地位。
环境标准最早就是与一些管理条例、法令相结合出 现的。例如,186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第一个附有排 放限制的法律——《碱业法》,对路布兰法制碱工 业及与其有关的盐酸、硫酸生产所排放的污染物, 做了限制规定。在防止水污染方面,1847年英国的 爱尔兰首先颁布了《河道条令》,其中有禁止污染 任何作为公共供水水源的河流、水库或供水系统的 条款。美国为解决污水排放问题, 1887年提出污水
2019/11/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排放的稀释比例为1:25;苏联等国也提出了类似 规定。
然而,把环境标准作为控制污染的有力手段还是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五十年代以来,由于 近代工业大发展,排放的污染物不断增加,环境 污染加剧,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震惊世 界的公害事件,各国都感到要采取立法手段控制 污染的必要,环境标准就随着环境污染控制条例 和法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一般地说,环境标准 的制订首先与工业密集的局部地区发生高浓度环 境污染相适应,从局部地区制订控制性的排放标 准开始。以后当环境污染迅速蔓延成为全国范围 的问题时,在制定国家法律的同时,相应地制订 了全局性的环境质量标准,并用日益完善的排放 标准来保证其实现。下面以美国和日本的大气标 准为例来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