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安全系统作业规程JTG H30 2015word版
高速公路管理养护安全管理规定

《高速公路管理养护安全管理规定》摘要:养护巡查人员作业要求(一)必须穿着桔红色反光工装(套装),隧道内徒步巡查时必须穿着 LED 爆闪反光背心,养护作业控制区是为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控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纵向缓冲区、工作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六个区段,并应按此顺序依次布置,(三)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养护作业以及互通立交出入口匝道养护作业,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相关规定执行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养护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养护施工作业秩序,加强施工安全管控,提高养护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养护作业顺利实施和道路安全畅通,根据《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及上级相关制度办法,结合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养护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管理路段内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二章养护人员作业安全第三条养护巡查人员作业要求(一)必须穿着桔红色反光工装(套装),隧道内徒步巡查时必须穿着 LED 爆闪反光背心。
(二)上下车必须从车辆右方依次进行,驾驶人员上下车时必须注意后方交通情况,且不得影响后方车辆正常行驶。
(三)徒步巡查时应在硬路肩范围内进行,隧道巡查应在隧道两侧检修道上进行,原则上不得在车道范围内活动;若需对车道路面病害进一步观察或量测时,应设专人指挥并快速完成相关工作。
(四)必须穿越中央分隔带时,需有专人指挥并在双向无行驶车辆或车距在 500m 以外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过,严格遵守一站、二看、三通过原则。
(五)巡查人员上高爬低时,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或保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六)严禁随意拦截各种车辆。
(七)严禁酒后、伤病或疲劳状态下上路巡查。
第四条道路保洁人员作业要求(一)必须穿着桔红色反光工装(套装);隧道内保洁人员必须穿着 LED 爆闪反光背心,并佩戴安全帽。
(完整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word版,第60页至封底)

10
10.1一般规定
10.1.1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1条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兼顾养护作业控制区隧道养护作业特点、养护作业位置等因素。
E 9.2.3 2匚作点融桥头尢F或筹干300m的特扎■斑养护仙
924桥梁半幅封闭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特大分隔带不能设开口时,上游过渡区终点应止于桥头。
2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桥梁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交通引导人员。
悄m屮.小桥擀面m车曲莽护桝业
9.2.3特大、大桥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300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以设计速度l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1。
Ri9-2. 3-1Ltt-:K起点距桥头小T 300m附符丈,人桥时闭车道养护柞业
2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大于或等于300m时,应按相应的等级公路养护 作业控制区布置,并在桥头布设施工标志。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 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2。
10.1.6特长、长隧道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交通引导人员,轮换时间 不应超过4h。
10.1.7特长、长隧道养护作业时,应间隔放行大型载重汽车。
10.2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
10.2.1
^定。
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
10.2.2
单洞双向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9.1.4立交桥上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养护作业影响桥下净空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设施工标志、 限高及限宽标志,并不得向桥下抛投任何物品。
(精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

9 桥涵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1 一般规定9.1.1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兼顾养护作业控制区桥梁养护作业特点、养护作业位置、作业影响范围等因素。
9.1.2 桥梁养护作业时应加强车辆限速、限宽和限载的通行控制。
经批准允许通行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应引导通过。
9.1.3 当预判桥梁养护作业会出现车辆排队时,应利用桥梁检查站、收费站、正常路段或警告区布置大型载重汽车停靠区,并布设“重车靠右停靠区”标志,间隔放行大型载重汽车,不得集中放行。
9.1.4 立交桥上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养护作业影响桥下净空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设施工标志、限高及限宽标志,并不得向桥下抛投任何物品。
2 养护作业占用下方公路路面时,立交桥下方公路应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9.1.5 桥梁养护作业影响桥下通航净空时,应按有关规定布设标志及安全设施。
9.1.6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除应满足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的一般要求外,尚应符合该特大、大桥养护作业的特定技术要求。
9.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2.1 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定。
9.2.2 中、小桥和涵洞养护作业应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作为工作区,纵向缓冲区终点宜止于桥头。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2。
9.2.3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300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以设计速度l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1。
2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大于或等于300m时,应按相应的等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并在桥头布设施工标志。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2。
9.2.4 桥梁半幅封闭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大桥中央分隔带可设开口时,应按本规程第4.0.6条的有关规定执行;中间分隔带不能设开口时,上游过渡区终点应止于桥头。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前言:公路养护安全是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和畅通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公路养护作业,提升作业安全性和效率,制定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规程的内容和要求,旨在加强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管理和实施。
一、总则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适用于各级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和从事公路养护作业的相关人员,包括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驾驶员、监理人员等。
二、作业前准备1. 安全检查:进行作业前的细致安全检查,确保各类设备、工具、防护用品完好无损,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2. 施工现场准备:确保施工现场平整、无杂物,标示出施工区域边界,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隔离设施。
3. 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醒他们关注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提升安全意识。
三、作业过程控制1. 作业指导:根据不同的养护项目,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防护设施:设立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围栏、护栏、红色警示标志等,确保工作区域与交通通道的有效分离。
3. 安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鞋、口罩等,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机械设备操作: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遵守安全操作要求,严禁超负荷作业。
5. 现场监控:设立现场监控系统,及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事故应急处理1. 报警与救援:在发生事故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报警,并配合救援工作,确保伤者及时得到救治。
2. 事故处理记录: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经过、责任认定和处理结果,以便事后进行事故分析和预防。
3. 事故调查:对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作业结束1. 作业记录:对作业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作业时间、施工人员、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等信息。
公路养护安全系统作业规程:JTG H30-2015word版,第60页至封底

9 桥涵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1 一般规定9.1.1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兼顾养护作业控制区桥梁养护作业特点、养护作业位置、作业影响范围等因素。
9.1.2 桥梁养护作业时应加强车辆限速、限宽和限载的通行控制。
经批准允许通行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应引导通过。
9.1.3 当预判桥梁养护作业会出现车辆排队时,应利用桥梁检查站、收费站、正常路段或警告区布置大型载重汽车停靠区,并布设“重车靠右停靠区”标志,间隔放行大型载重汽车,不得集中放行。
9.1.4 立交桥上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养护作业影响桥下净空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设施工标志、限高及限宽标志,并不得向桥下抛投任何物品。
2 养护作业占用下方公路路面时,立交桥下方公路应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9.1.5 桥梁养护作业影响桥下通航净空时,应按有关规定布设标志及安全设施。
9.1.6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除应满足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的一般要求外,尚应符合该特大、大桥养护作业的特定技术要求。
9.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2.1 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定。
9.2.2 中、小桥和涵洞养护作业应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作为工作区,纵向缓冲区终点宜止于桥头。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2。
9.2.3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300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以设计速度l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1。
2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大于或等于300m时,应按相应的等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并在桥头布设施工标志。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2。
9.2.4 桥梁半幅封闭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大桥中央分隔带可设开口时,应按本规程第4.0.6条的有关规定执行;中间分隔带不能设开口时,上游过渡区终点应止于桥头。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及施工现场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国外在公路养护作业规程对交通组织理念、作业分类、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与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国的原《规程》在指导实际养护安全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公路养护作业未按作业时间进行分类(2)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有待完善(3)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管理不够合理(4)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确定方法及标准有待优化(5)公路养护安全设施种类偏少、布置方法不够明确(6)对二、三级公路弯道及纵坡等特殊路段和部分桥隧养护作业缺乏针对性(7)对四级公路的适用范围不明确(8)部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为进一步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在大量调查分析、示范工程应用总结、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且在修订过程中大范围征集意见,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2015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行业新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简称“新《规程》”)。
目前部分养护作业出现了为满足施工需求,人为造成了严重交通拥堵及安全隐患的现象。
因此,新《规程》引入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与通畅兼顾”的理念。
通过优化限速方案、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及长度等方式加强养护作业的安全与通畅。
在安全和畅通的基础上考虑养护作业交通组织成本。
合理的管理成本是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得到实施的重要因素。
如果成本过高,施工人员通常会简化控制区布置及安全设施,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新《规程》对临时、移动和四级公路的养护作业进行了合理简化,以在保证养护作业安全的同时,降低养护管理成本。
新《规程》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原《规程》进行修订:结构性修订。
在原《规程》基础上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的章节,并将桥梁和隧道分为两章。
技术性修订。
编写组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与验证,对原《规程》做出了相应的技术性修订。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word版,第60页至封底)

9 桥涵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1 一般规定9.1.1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兼顾养护作业控制区桥梁养护作业特点、养护作业位置、作业影响范围等因素。
9.1.2 桥梁养护作业时应加强车辆限速、限宽和限载的通行控制。
经批准允许通行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应引导通过。
9.1.3 当预判桥梁养护作业会出现车辆排队时,应利用桥梁检查站、收费站、正常路段或警告区布置大型载重汽车停靠区,并布设“重车靠右停靠区”标志,间隔放行大型载重汽车,不得集中放行。
9.1.4 立交桥上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养护作业影响桥下净空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设施工标志、限高及限宽标志,并不得向桥下抛投任何物品。
2 养护作业占用下方公路路面时,立交桥下方公路应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9.1.5 桥梁养护作业影响桥下通航净空时,应按有关规定布设标志及安全设施。
9.1.6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除应满足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的一般要求外,尚应符合该特大、大桥养护作业的特定技术要求。
9.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2.1 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定。
9.2.2 中、小桥和涵洞养护作业应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作为工作区,纵向缓冲区终点宜止于桥头。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2。
9.2.3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300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以设计速度l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1。
2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大于或等于300m时,应按相应的等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并在桥头布设施工标志。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2。
9.2.4 桥梁半幅封闭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大桥中央分隔带可设开口时,应按本规程第4.0.6条的有关规定执行;中间分隔带不能设开口时,上游过渡区终点应止于桥头。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的解读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及施工现场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国外在公路养护作业规程对交通组织理念、作业分类、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与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国的原《规程》在指导实际养护安全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公路养护作业未按作业时间进行分类(2)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有待完善(3)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管理不够合理(4)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确定方法及标准有待优化(5)公路养护安全设施种类偏少、布置方法不够明确(6)对二、三级公路弯道及纵坡等特殊路段和部分桥隧养护作业缺乏针对性(7)对四级公路的适用范围不明确(8)部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为进一步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在大量调查分析、示范工程应用总结、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且在修订过程中大范围征集意见,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2015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行业新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简称“新《规程》”)。
目前部分养护作业出现了为满足施工需求,人为造成了严重交通拥堵及安全隐患的现象。
因此,新《规程》引入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与通畅兼顾”的理念。
通过优化限速方案、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及长度等方式加强养护作业的安全与通畅。
在安全和畅通的基础上考虑养护作业交通组织成本。
合理的管理成本是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得到实施的重要因素。
如果成本过高,施工人员通常会简化控制区布置及安全设施,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新《规程》对临时、移动和四级公路的养护作业进行了合理简化,以在保证养护作业安全的同时,降低养护管理成本。
新《规程》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原《规程》进行修订:结构性修订。
在原《规程》基础上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的章节,并将桥梁和隧道分为两章。
技术性修订。
编写组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与验证,对原《规程》做出了相应的技术性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9 桥涵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1 一般规定9.1.1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兼顾养护作业控制区桥梁养护作业特点、养护作业位置、作业影响范围等因素。
9.1.2 桥梁养护作业时应加强车辆限速、限宽和限载的通行控制。
经批准允许通行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应引导通过。
9.1.3 当预判桥梁养护作业会出现车辆排队时,应利用桥梁检查站、收费站、正常路段或警告区布置大型载重汽车停靠区,并布设“重车靠右停靠区”标志,间隔放行大型载重汽车,不得集中放行。
9.1.4 立交桥上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养护作业影响桥下净空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设施工标志、限高及限宽标志,并不得向桥下抛投任何物品。
2 养护作业占用下方公路路面时,立交桥下方公路应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9.1.5 桥梁养护作业影响桥下通航净空时,应按有关规定布设标志及安全设施。
9.1.6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除应满足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的一般要求外,尚应符合该特大、大桥养护作业的特定技术要求。
9.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2.1 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定。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9.2.2 中、小桥和涵洞养护作业应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作为工作区,纵向缓冲区终点宜止于桥头。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2。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9.2.3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300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以设计速度l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1。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2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大于或等于300m时,应按相应的等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并在桥头布设施工标志。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2。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9.2.4 桥梁半幅封闭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大桥中央分隔带可设开口时,应按本规程第4.0.6条的有关规定执行;中间分隔带不能设开口时,上游过渡区终点应止于桥头。
2 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桥梁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交通引导人员。
以设计速度100km/h和8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4-1、图9.2.4-2。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9.2.5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的桥梁,非机动车道养护作业,非机动车借用机动车道行驶时,可将缓冲区并入工作区。
以设计速度100km/h的公路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5。
特大、大桥非机动车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尚应符合本规程第9.2.3条的有关规定。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9.2.6 桥梁伸缩缝常规检查、清理作业可按临时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
桥梁伸缩缝更换作业应半幅封闭或全幅封闭受伸缩缝施工影响的桥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半幅封闭应按本规程第9.2.4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2 全幅封闭应做好分流信息提示,并在作业控制区前后的交叉路口布设桥梁封闭或改道标志。
9.2.7 桥梁拉索、悬索及桥下部结构养护作业影响范围内,应将对应桥面封闭为工作区,并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对影响净高或净宽的养护作业,应布设限高或限宽标志。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0 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10.1 一般规定10.1.1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兼顾养护作业控制区隧道养护作业特点、养护作业位置等因素。
10.1.2 隧道养护作业时,当隧道养护作业影响原建筑限界时,应设置限高及限宽标志。
10.1.3 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中交通锥的布设间距不宜大于4m,缓冲区和工作区照明应满足养护作业照明要求。
10.1.4 隧道养护作业人员应穿戴反光服装和安全帽,养护作业机械应配备反光标志,施工台架周围应布设防眩灯。
10.1.5 隧道养护作业宜在交通量较小时进行。
10.1.6 特长、长隧道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交通引导人员,轮换时间不应超过4h。
10.1.7 特长、长隧道养护作业时,应间隔放行大型载重汽车。
10.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10.2.1 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定。
10.2.2 单洞双向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封闭一条车道双向交替通行时,隧道入口处应布设临时交通控制信号设施或配备交通引导人员,上游过渡区应布置在隧道入口前。
以设计速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度6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0.2.2-1、图10.2.2-2。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2 中、短隧道养护作业应封闭隧道内整条作业车道,下游过渡区宜布置在隧道出口外。
以设计速度6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0.2.2-3。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0.2.3 单洞双向通行的隧道全幅封闭养护作业时,应做好分流信息提示,并在作业控制区前后的交叉路口布设隧道封闭或改道标志。
10.2.4 双洞单向通行的中、短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上游过渡区应布置在隧道入口前。
以设计速度8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0.2.4-1、图10.2.4-2。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遂道群养护作业,当警告区标志位于前方遂道内时,应将标志提前2 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至前方隧道入口处。
以设计速度80km/h 。
10.2.4-3文案大全.实用文档为例,单洞全幅封闭并借用另一侧通行的隧10.2.5 以设计速度80km/h 。
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0.2.5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双洞单向通行的特长、长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10.2.6列规定: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 当工作区起点距隧道入口不大于lkm时,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按本规程第10.2.4条第1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2 当工作区起点距隧道入口大于lkm时,应按路段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
隧道入口处应增设施工标志。
隧道内警告区宜采用电子显示屏提示。
10.2.7 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宜布设移动式标志车,并在隧道两端布设施工标志,必要时配备交通引导人员。
移动养护作业宜采用机械移动养护作业。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1 平面交叉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11.1 一般规定11.1.1 平面交叉养护作业的范围界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有渠化的平面交叉养护作业的范围应包括平面交叉规划及渠化范围。
2 无渠化的平面交叉养护作业的范围距交叉入口不应超过停车视距范围。
11.1.2 当工作区上游存在交叉,且其在养护作业控制区内时,可将警告区起点移至其出口处。
11.1.3 平面交叉养护作业控制区的上游视距不良时,可在视距不良处增设施工标志。
11.1.4 平面交叉入口或出口封闭车道改为双向通行时,应划出橙色临时标线;当车道宽度无法满足双向通行时,应配备交通引导人员引导车辆交替通行。
11.1.5 平面交叉养护作业车辆应配备闪光箭头或车辆闪光灯,可布设移动式标志车。
11.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11.2.1 十字交叉入口养护作业,应根据入口封闭情况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入口封闭且需借用对向车道交替通行的养护作业,应布设临时交通信号灯。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l1.2.1-1。
2 入口封闭且需借用对向车道双向通行的养护作业,应在借用车道上布设车道渠化设施分隔双向交通。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1.2.1-2。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3 入口单车道封闭且本向车道维持通行的养护作业,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1.2.1-3。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1.2.2 十字交叉出口养护作业,应根据出口封闭情况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出口封闭且需借用对向车道交替通行的养护作业,应布设临时交通信号灯。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l1.2.2-1。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2 出口封闭且需借用对向车道双向通行的养护作业,应在借用车道上布设车道渠化设施分隔双向交通。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l1.2.2-2。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3 出口单车道封闭且本向车道维持通行的养护作业,对应入口车道宜封闭一定区域布置上游过渡区和缓冲区。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1.2.2-3。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1.2.3 十字交叉中心处养护作业,应同时在四个交叉入口布置作业控制区。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1.2.3。
11.2.4 被交道为单车道四级公路的十字交叉养护作业,主线养护作业的终止区应布置在通过被交道后的位置,被交道可简化作业控制区布置,应在被交道入口配备交通引导人员。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l1.2.4。
11.2.5 环形交叉封闭入口车道养护作业,应在入口处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1.2.5-1、图l1.2.5-2。
当中间车道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封闭相邻一侧车道。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1.2.6 环形交叉封闭出口车道养护作业,应在出口处布设闪光箭头或导向标志和附设警示灯的路栏,尚应在另三个交叉入口分别布设施工标志。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1.2.6-1 ~图l1.2.6-30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1.2.7 环形交叉中心处养护作业,应在交叉入口处布设施工标志。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1.2.7-1、图l1.2.7-2。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T形交叉养护作业,可按十字交叉封闭入口车道养护作业控制区11.2.8布置。
11.2.9 临时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按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定执行,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在受影响的交叉入口应配备交通引导人员。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1.2.9。
11.2.10 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按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2 收费广场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12.0.1 收费广场养护作业应关闭受养护作业影响的收费车道,并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进行各类养护作业时不得全部封闭单向收费车道。
12.0.2 主线收费广场养护作业控制区可简化,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作区在收费车道入口处,可仅布置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和工作区,警告区应布设施工标志,上游过渡区应布设闪光箭头或导向标志,车辆无须变道时,宜布设施工标志。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2.0.2-1 ~ 图12.0.2-3。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2 工作区在收费车道出口处,可仅布置工作区和下游过渡区,并关闭对应的收费车道。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12.0.2-4 ~ 图12.0.2-6。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