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五分册知识点默写(1-3课答案))(第五册全部)1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关于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一、背景和条件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②社会根源: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等。
④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1、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③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
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
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
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
(上海)高中历史 第五分册 第1课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免费】

位置: 位置: 东南沿海地区 五口通商 ☆ 如何看待? 如何看待? 破坏关税主权 协定关税
2、附件: 附件:
《五口通商章程》 五口通商章程》 《虎门条约》 虎门条约》 £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 £“片面最惠国”待遇 片面最惠国
£ 准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 准许租地建屋,
材料一: 《 五口通商章程 》 规定 : 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 材料一 : 五口通商章程》 规定: 民犯罪, 由英国议定章程、 法律, 发给管事官照办” 民犯罪 , “ 由英国议定章程 、 法律 , 发给管事官照办 ” 。 材料二: 虎门条约》 规定: 中国“ 材料二 : 《 虎门条约 》 规定 : 中国 “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 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材料三: 材料三 : “ 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 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 ……” 住……”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级的矛盾 单一的反封建 反外国侵略、 反外国侵略、反本国封建统治
以“天朝上国”自 天朝上国” 居闭目塞听, 居闭目塞听,观念 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陈旧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年 度 1765-1769 每年平均数 1774815 1192915 67.2 4177909 2190619 52.4 1795-1799 5908937 5373015 90.9 7937254 5719972 72.1 1830-1833 9192608 7335023 79.8 13443641 9950286 74.0 欧美海上输华总值 (=100%) ) 英输华值 占欧美各国输华总值% 占欧美各国输华总值 向欧美各国输出总值 (=100%) ) 输英总值 占中国输出总值% 占中国输出总值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知识点整理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知识点整理1.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从16世纪明代末期到清末,中国社会经历了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封建经济秩序的崩溃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状况发生大变化。
2.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介绍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该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动摇了封建的政治经济秩序,打开了中国大门迎接西方列强的进入。
3.北洋政府与民主革命:北洋政府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政权。
介绍了辛亥革命的背景、历程和成就,包括孙中山领导下的民主革命和逐步建立的北洋政府。
4.五四运动与国共合作的共同政治纲领: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斗争目标和重要影响,以及国共两党建立合作关系的政治纲领。
5.中华民族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介绍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背景、历程和意义。
着重介绍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艰苦斗争,并且探讨了中华民族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包括新中国的成立、土地、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
7.开放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介绍了开放的背景、内容和成效,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道路选择。
8.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后果。
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9.当代中国与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
以上是关于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
上海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会考)知识点整理

上海地理学业⽔平考试(会考)知识点整理会考冲刺地理必考必背知识点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星的特点是: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动;质量⼤到⾃⾝引⼒⾜以使它变成球体;能清除其轨道周围物体。
3.⼋⼤⾏星绕⽇公转具有:共⾯性、同向性、近圆性4.太阳的外部结构5.卫星带:⽕星⽊星之间6.⽉球表⾯特征:环形⼭密布原因:⽕⼭喷发、陨⽯撞击7.⽉球⾃转、公转的⽅向:⾃西向东。
并且周期也⼀样(恒星⽉:27.32⽇)——地球上永远看到同⼀个⽉⾯8.朔望⽉:29.53⽇凸⽉蛾眉⽉残⽉:下蛾眉⽉下弦⽉D9.潮汐:⽇⽉⼀直线。
特点:清洁节能、⽆限制10.太空强资源: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氦—3);环境资源特点:微重⼒,⾼真空,强辐射,超低温11.⼆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黄⾚交⾓:公转轨道⾯和⾚道平⾯夹⾓:23°26′如果黄⾚夹⾓变⼤,则热带和寒带的围变⼤,温带的围变⼩变为0度时,只有春秋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在软流层上滑动。
板块部稳定,交界处活动活跃。
驱动⼒是地幔物质对流。
12.六⼤板块:亚欧、⾮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经度跨度最⼤)、太平洋(海洋板块)。
13.板块运动:①裂:裂⾕、海洋(⽣长)②碰撞:Ⅰ洋陆:海沟、岛弧、海洋⼭脉Ⅱ陆陆:⼭脉(消亡)14.地震产⽣:交界处。
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洋脊)岩⽯新旧:越靠⽣长处越新15.⽕⼭产⽣:交界处(俯冲带)。
⽕⼭带: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带、红海沿岸和东⾮⽕⼭带、洋底⽕⼭带。
利:带来肥沃的⽕⼭灰⼟壤和硫磺等有⽤矿物;地热资源;开发旅游弊:破坏农⽥与建筑物16.循环:岩浆只能变岩浆岩。
都能变岩浆。
17.流⽔地貌:流⽔作⽤。
侵蚀、搬运、堆积。
河流上游: 河⾕(侵蚀、搬运)河流中游: 曲流(侧蚀)凸岸:堆积、城镇。
凹岸:侵蚀、港⼝。
河流下游:三⾓洲平原(堆积)喀斯特地貌:地下⽔、地表⽔对可溶性岩⽯(⽯灰岩)进⾏破坏和再造。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一单元第1课知识点和测试

第五分册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单元核心概念: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连续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从此,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催生了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
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率领太平军,纵横十数年,横扫大清王朝半壁江山。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刺激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相号召,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步履蹒跚的现代化之路。
知识点:虎门硝烟1、虎门硝烟的背景(B)(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需求。
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把中国作为侵略目标。
实现资本主义的扩张。
(2)中国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康乾盛世”过后,清王朝逐渐衰落。
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危机四伏。
但统治者仍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虎门硝烟的原因(B)(1)1840年代以前,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一直处于入超地位。
为攫取暴利,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
(3)林则徐领导虎门硝烟(A):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110多万公斤。
(4)影响或意义:①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把中国作为侵略目标。
实现资本主义的扩张。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但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在中国,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同样会寻找其他理由发动战争】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为扭转贸易逆差《南京条约》在中国严厉禁烟后,英国政府决定发动对华战争,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⑴.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2)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1842年8月【仅与英国签订】(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C)①.割地——割让香港岛②.赔款——白银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进出口货税,值百抽五。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第5册 知识点

第5分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要点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840-1842)一、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中国:清王朝衰落,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统治者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主要侵略目标。
二、虎门销烟:1、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及意义: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
这一壮举,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三、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年~1842年四、《南京条约》:1842年1、主要内容:B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2、对中国的影响:C①《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此后的百年间,在列强的威逼之下,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迭遭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
②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从此,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人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④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地作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对外开放。
凭借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列强除了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外,还争相通过通商口岸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上海高中历史合格考知识点填空空白版

第一分册第一---第五单元(1-15课)基础知识整理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是、。
位于今天的,古代称“”。
2、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的文字之一。
是古代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今天发现的古代文字;刻在泥版上的文字;也称文字;《》使用楔形文字书写。
3、《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法典颁布;实行;以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法典保留、等习惯法内容。
历史价值: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展示了的社会状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
第2课古代埃及4、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东北部,与今天的大致相当,流经古埃及。
5、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国家实行统治。
6、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筑的。
是古埃及人的体现,是古代埃及的象征。
金字塔、金字塔最负盛名。
7、象形文字与纸草:古代埃及人发明了文字,以为书写材料。
第3课古代印度8、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制度。
分四大种姓:(祭司)、(王族)、(平民)、(贱民、奴隶)9、佛教的创始、经典、传播: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佛教的经典:(大藏经、三藏)佛教的传播:主要向和传播,发展成为宗教,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10、文明的杰出代表:、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
11、对农业的贡献:培育了、、、、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生活。
第6课古代希腊12、的地理范围:位于今天的,在附近。
(地中海的左侧是古代罗马,靠近非洲;右侧是希腊,靠近亚洲。
)古代希腊是的发祥地。
13、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
14、“古典时代”是的全盛时期,、、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
政治繁荣表现:时代,民主政治全盛;文化繁荣表现:《》,古希腊哲学高度繁荣,“”、希罗多德的《》。
15、雅典民主政治:(1)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为核心。
(2)形成、发展、全盛的三个里程碑:形成:,首开雅典民主政治的先河。
(word完整版)上海高中生物会考资料沪科版

2017学年高二生命科学合格考复习资料第一节:一、发展简史1、显微镜发明:生物研究进入细胞水平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建立: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微观领域)我国成就: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核酸领域)2、生命科学研究手段: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当今主要方法)3、人类基因组计划一一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用于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第二节: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_________ 出结论一新的疑问一进一步探究空气-水界面为单层注:组成元素C、H ON P3、胆固醇:①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作用②合成某些激素(雌、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三、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干重占50%)注:组成元素C H、O N等1、单位:氨基酸(20种)通式:H—R——八三密也i —氮棊氨基酸的不同在R基2、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肽键:一CO- NH-)3、多样性:(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空间结构4、作用:机体的主要成分;形成酶、抗体、激素(胰岛素、生长激___________ 、血红蛋白四、核酸:(组成单位:核苷酸)1、作用: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分类:A、脱氧核糖核酸(DNA,存在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B、核糖核酸(RNA,细胞质内(可分为mRNA tRNA、rRNA)T:胸腺嘧啶C:胞嘧啶G :鸟嘌呤A :腺嘌呤U :尿嘧啶(前四个:DNA后四个:RNA 注:组成元素C、H ON P五、维生素:生长和代谢的微量元素1、分类:a、脂溶性:维生素A(夜盲症)、b、水溶性:维生素B族(脚气病)、维生素C (坏血症)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一节:细胞、细胞膜的结构: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1、被动转运:高浓度T低浓度、部分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自由扩散(扩散):不需载体(例: @、CO,甘油)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葡萄糖进红细胞)2、主动转运(主要形式):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3、胞吞(摄取)和胞吐(分泌出细胞):大分子物质或颗粒三、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原理:当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当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四、细胞膜对信息的接受1细胞膜的功能:保护细胞内部、控制物质出入、信息交流2、细胞膜上含有多种受体(如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接受不同信息实验3.1质壁分离1材料: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2、溶液:30%蔗糖溶液3、方法:引流法4、现象:液泡变小,紫色加深,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5、质壁分离复原:滴加清水,引流第二节:细胞核和细胞器一、细胞核:1、组成:a、核膜:双层膜,上有核孔(R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b、染色质(分裂期中螺旋化成染色体):同一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成分:DNAF蛋白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龙胆紫、醋酸洋红)c、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核基质:2、作用: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增殖的调控中心二、细胞器:【分布在细胞质(为细胞代谢提供各种原料和反应场所)中】1、线粒体:(双层膜)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分册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
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辱的坚定决心
2《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爆发
2)《南京条约》主要内容: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割地:
(2)赔款:
(3)开放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其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的权利)
3)《南京条约》的影响:
(1)地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影响: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3鸦片战争影响(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变化: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4)社会经济变化:列强除了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外,还争相通过通商口岸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外国的市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三方面为中国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5)思想文化变化:
(1)代表人物: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2)代表作及其观点: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1)爆发的时间:1856年
2)借口:
(1)英国: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蓄意制造事端,发动战争。
(2)法国:随后,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出兵中国。
3)实质: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侵略者闯入圆明园,在掠走园中大量奇珍异宝之后,又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3《北京条约》1860年,在英法联军的威逼之下,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1)主要内容
(1)对天津条约态度:《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2)开放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地: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款: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条约的影响: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
1)背景:1853;定都天京之后
2)特点:
(1)纲领性:
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表达了人民要求废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愿望。
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主要政策.是纲领性文件
(2)空想性:
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是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
2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打伤,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弱。
3《资政新篇》
1)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方案。
2)内容
(1)政治:改革内政;
(2)经济: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
(3)教育:提倡新式学校、医馆;
(4)外交: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
4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性质: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斗争规模:(时间长)前后坚持抗清十多年(1851-1864年);(范围广)席卷大半个中国;(影响大)建立政权,颁布纲领,提出资本主义方案,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
启示:,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苦境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
第4课洋务运动
1 洋务运动的背景
1)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 、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2)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物,如外交、通商、关税、关税、海防等,后来又逐渐扩展到购置舰船、设厂、开矿、筑路、派遣留学等,权力很大,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2 从“求强”到“求富”
1)典型的军事企业及地位:
(1)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
(2)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2)典型的民用企业及地位:
(1)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
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2)李鸿章开办的开平矿务局,这是近代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
3)整顿海防,筹建新式海军:建成北洋舰队。
4)新式学堂:
1862年,在奕 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
5)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3 洋务运动的评价
1)进步性: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2)局限性:
(1)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的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的。
(2)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很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