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1—4单元)考试测试卷(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1—4单元)考试测试卷(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1—4单元)考试测试卷(无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史考试试卷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命题人: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

2.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下面四种货币属于埃及的是( )

A.B C. D.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反映了()

A.理发师是最低等级的阶层 B.奴隶主决定理发师的生命

C.法典强调阶级差别和统治秩序 D.奴隶生活艰辛

4.与以下描述有关的是()

①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在它之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④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A.太阳历 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奴隶制度

5.“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民和工人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然而在古代印度社会他们却没有政治权利,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D.首陀罗

6.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A.帕特农神庙 B.《汉谟拉比法典》 C.公历的产生 D.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7.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城邦政治更加民主化。其主要体现在()

①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机构

②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③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

④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性主人、一名女性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成年男性奴隶、一名成年女性奴隶。具有选举权的合法公民每人可投一票。这个家庭可以投()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9.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

10.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后来沉重打击奴隶制度,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的是()

A.与迦太基战争失败

B.日耳曼人入侵

C.斯巴达克起义

D.凯撒控制元老院

11.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的法典编纂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成《法学汇纂》。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法律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雅典民主政治

D.1787年美国宪法

12.下列关于希腊城邦公民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B.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

C.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D.公民是被统治阶层,公民转化为非公民极为困难13.“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在建筑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是()

A.都江堰 B.故宫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14.特许状(如图)一般由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领主颁发,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

A.获得经济独立

B.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C.获得政治独立

D.取得自由和自治权

15.课间,小阳和小明展开了热烈讨论,内容涉及封君封臣制、庄园、城市自治、大学兴起。由此判断,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

16.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罚金归领主。这个案例说明庄园法庭( )

①有专门的工作人员②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③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④维护了领主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教堂中信众们虔诚地歌颂上帝,罗密欧却想着如何利用向领主借来的犁栽种春麦,增加收获,好应付领主的需索以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以上所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古希腊 B.古代埃及 C.波斯帝国D.法兰克王国

18.下列哪一句谚语能较好地反映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统治情况()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条条大路通罗马”

19.“从11世纪(时间)开始,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原因),西欧城市再度兴起。天主教会(参与者)在经济利益诱惑下,以不同方式参与城市复兴。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地区(地区),城市兴起最早、发展最快。”文中表述有错误的是( )

A.时间 B.原因 C.参与者D.地区

20.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这说明了( )

A.大学有免赋税特权 B.大学有司法特权 C.大学有教育自主权D.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21.关于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相同点,正确的是()

①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②都进行了侵略扩张

③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传播④都侵略过印度河、黄河流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22.查士丁尼大帝(483—565)是罗马帝国很重要的一个皇帝,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的集合

B.由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而成

C.用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D.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的

①日本仿效了唐朝的典章制度②日本实行封建土地国有制

③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④日本武士阶层通过改革掌握了国家大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分别是()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25.《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凝聚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能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圣地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二、综合题。(共25分,其中26题12分,27题13分)

26.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人类文明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腾,土地肥沃,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无不充满智慧和神奇。

(1)列举出材料一中所谈到的三个国家的文明成果各一例。(3分)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鉴赏西方古代建筑时,不要单纯、孤立地去探究是罗马式建筑还是哥特式建筑,把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严格地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哥特式建筑是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的,在建筑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罗马式建筑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指出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联系。(2分)并试举一例世界史上的罗马式建筑。(1分)

材料三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它的文明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但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古希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强大的国家所灭。

(3)材料一中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点?(2分)材料三中的古希腊文明与材料一中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2分)

(4)仰望历史的星空,世界古代文明中无数成就如璀璨的繁星,从古至今,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成果?(2分)

27.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削减了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为了保证一般公民都能担任国家公职,伯里克利制定了公职津贴制,规定除大将军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每日都可得到政府的津贴。雅典的公民因此都不拒绝担任公职了,而且把担任公职当作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可是一生的耻辱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雅典民主政治是不是所有人都享有民主权利?请说明理由并说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5分)

材料二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国的哪一次改革的内容?(2分)这次改革对该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材料三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2分)

(4)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人物或事件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世界古代史测试题

世界古代政治专题测试题 1.(2017·湖北荆州二模·32)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在势力迅速扩展的过程中,罗马在其新控制区不断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征收其新控制区的财物但不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这种差异( ) A.消除了罗马境内的民族矛盾B.使雅典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 C.保障了雅典统治的相对稳定D.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广泛2.(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六·31)古希腊政治家执政官尼西阿斯曾反对出兵西西里岛,并向公众陈说利害。然而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的煽动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尼西阿斯虽不赞成远征,但仍不折不扣地执行大会决议。材料反映出古希腊( ) A.公民大会的实权遭到削弱B.多数暴政毁灭了民主政治 C.民主权力行使有滥用色彩D.人民真正享有了民主权利3.(2017·全国Ⅱ卷高考模拟一·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一般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一定的民主和法律平等观念 B.原告和被告必须辩护是审判程序的必要条件 C.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范 D.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4.(2017·四川内江五模·32)伯里克利在一个演讲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制,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体现了( ) A.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B.雅典民主不只是贵族的民主C.雅典公民是雅典民主的决定性力量D.雅典民主根本上是公民的人民民主 5.(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32)公元前541年,雅典开始经历庇西特拉图及其子长达37年的僭主统治。后来,为防止野心家复辟僭主政治,克里斯提尼( ) A.实行陶片放逐法B.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组建“十将军委员会” 6.(2017·四川成都三模·32)伯里克利任雅典执政官时期,他的老师、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斯因主张“太阳只是炽热的石头”而被群众控诉犯了渎神罪,伯里克利也无力援救,只能让他离开雅典。这反映出雅典( ) 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B.哲学与宗教尖锐对立 C.民主制度形同虚设D.公民言论自由被剥夺 7.(2017·福建三明二模·31)按雅典城邦旧制,公民担任公职是尽义务,一律不给工资,甚至要由自己负担有关开销。伯利克里时期,首先为担任民众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给每日生活补贴;后来发展到参加公民大会均可领取津贴。城邦的这些变化表明( )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遭破坏C.古希腊城邦实行轮番而治D.公民广泛参政有了经济保障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1-6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1-5单元) 英语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计15分) ( )1. ---How much did you _______ on that woolen T-shirt ? ---I _______ 80 yuan for it. A. cost, spend B. spend, paid C. pay, cost D. take, cost ( )2 ---You look _______ sad, Kate. --- Yeah, I have made mistakes in my report. A. a little, a few B. little, few C. a few, a little D. a little, few. ( ) 3. The _______ he is , the he feels. A. busily, happily B. busy, happy C busier , happier D .more busy, more happy ( ) 4.-----I don’t know . Can you help me ? -----I think you should calm down and read texts. A. how to do B. what to do it . C. what to do D. when to do ( ) 5.I’d rather _____ at home than _______ to the movie on weekends . A. staying, going B. to stay, to go C. stay, go D. stayed, went ( ) 6. There is hardly anyone in the street , ________? A. isn’t it B. is it C. isn’t there D. is there ( ) 7 The mountain is steep(陡峭的) few people can climb to the top of it A so, that B too, to C not , enough to D so , as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新题型训练(人教部编版世界古代史)

2020广东中考历史新题型训练(世界古代史) 板块一选择题 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如图古代文明遗迹出现在() A.尼罗河流域B.黄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 2.下图中的石瓶是古埃及阿蒙荷特普三世王后提伊的物品,用于盛化妆品或油膏,瓶身上有王后和国王的名字,写在椭圆形的圈框里。石瓶上的文字应该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 3.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4.亚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哪一幅图片与古巴比伦王国有关() 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这表明该法典()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C.维护严格的等级制度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6.右边漫画把人分为不同等级,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7.吉米是公元前10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 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B.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 C.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D.雇用一名武士,保护财物不受侵犯 8.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9.下图是小龙同学的课堂笔记,你认为他的学习主题是() A.金字塔的国度B.阻碍社会发展的种姓制度 C.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D.大河流域的文明 10.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个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D.中华文明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试题古代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非洲最古老的文明产生于()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A.宫殿 B.陵墓 C.行宫 D.祭祀殿堂 3.从西北方向侵入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A.雅利安人 B.波斯人 C.埃及人 D.希伯拉人 4.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 A.自由人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奴隶和平民的利益 D.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5.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两河流域 6.最早建立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在。() A.麦加 B.巴格达 C.伊斯坦布尔 D.麦地那 7.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是() A.中国 B.罗马 C.日本 D.朝鲜 8.伊斯兰教信仰的神是() A.佛 B.耶稣 C.宇宙 D.真主“安拉” 9.被称为宗教圣地的是() A.巴勒斯坦地区 B.小亚细亚地区 C.耶路撒冷 D.麦加城 10.发明楔形文字的是两河流域的() A.阿卡德人 B.希伯来人 C.腓尼基人 D.苏美尔人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人物。(4分)

(1)统一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 (2)佛教的创始人—— (3)基督教的创始人—— (4)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7分) (1)拥有金字塔的国度—— (2)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4)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字—— (5)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 (6)基督教的诞生地点—— (7)创立了伊斯兰教的城市—— 13.列举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区域的名称。(4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3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条文共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主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需偿命;等等 材料二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法典指的是什么法典?此法典是由哪个国家谁制定的?(3分)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1测试题 +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英语单元作业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 一.单项选择 ( ) 1. —Do you know who __________ America, Andy? —Sorry, I have no idea. A. invented B. created C. discovered D. noted ( ) 2. —Do you often learn English ___________ listening to VOA? —Yes. And I also have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_________ English. A. for; in B. for; by C. by; by D. by; in ( ) 3. Books are our good friends because the more we read , ______ our future will be. A. better B. the better C. best D. the best ( ) 4. —________ do you listen to tapes? —Almost every day. Sometimes I even listen to them at breakfast. A. How long B. How much C. How many D. How often ( ) 5. -----____you ever ____with a group? --- -Yes, I have . A. Have ;study B. Have; studied C. Do; study D; Are , study ( ) 6. What about ____English-language videos? A. looking B. looking at C. seeing D. watching ( )7. I failed Engl ish, so I’m going to _____it this year. A. practice B. grow C. improve D. increase ( ) 8. Some students think that studying grammer is not helpful____. A. at all B. all C. very D. not at all. ( ) 9. Lots of practice is ____to improve our English . A. the best way B. the best answer C. the right problem D. the right skill ( ) 10. I have _____the English club for three terms. A. joined B. been in C. taken part in D. become a member of 二、完形填空 Last year my English class was ____1___for me. First of all, it wasn’t easy for me to understand the teacher when she ___2___to the class. To begin with, she spoke too quickly, and I couldn’t ___3___every word. Later on , I realized it 4 matter if you don’t understa nd every word,.I was afraid to speak in class because I thought my classmates might laugh ___5__me. I couldn’t always make complete sentences, either. Then I started to ___6___ English-language TV. It helped a lot. I think that doing lots of listening practice is one of the secrets of ___7___a good language learner. Another thing that I found very difficult was English ___8___. So I decided to 9 lots of grammar notes 10 every class. ( )1. A. lucky B. happy C. difficult D. great. ( )2. A. talked B. talk C. sing D. sang

世界古代史部分测试题1

青河县中学2015-2016学年期中试卷(古代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多选哦!)(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2015年2月的《梦想星搭档》中,莤拉与“五洲唱响乐团”为大家带来一首《也许明天》,深深震撼了观众。你认为造成“五洲唱响乐团”成员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不同的饮食习惯B.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 C.上帝有意为之D.不同的劳动方式 2、小明学完了“人类的形成”这一主题内容后对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作了一些记录,请你指出他的记录中不恰 ..当.的一项 A.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B.父系氏族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组织 C.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D.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3、以下对右图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4、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往往是一个国家展示本国文化的舞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在体育馆中央出现了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寓意: A、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 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希腊人喜欢蓝色 D、古希腊文化以海洋为中心 5、你一定看过奥黛·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吧,对于古罗马的历史你熟悉吗?下列选项与古罗马的发展命运相关的是:①种姓制度②395年③公元前509年④马拉松战役⑤拜占廷帝国⑥凯撒⑦屋大维⑧布匿战争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⑥⑦⑧ C ②③④⑤⑥⑦ D ②③⑤⑥⑦⑧ 6、七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下列各项与日本社会当时的改革有关的有①大和统一日本本土②实行中央集权③改革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④土地属于国家⑤落后的奴隶制严重阻碍日本社会的发展 A. ②④⑤ B. 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7、某校九年级(8)班的学生在将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重大活动按时间排序时产生了分歧。你认为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开始在麦加传教③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攻占麦加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8、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9、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中古时代的西欧,我们会发现 ①罗马教皇为法兰克等国君主举行加冕仪式②当地的老百姓几乎目不识丁 ③当地的教会神职人员有很多土地④一些城市拥有自治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

部编人教版教材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汇编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知识梳理 一、封建时代的西欧 1.背景:公元1世纪,基督教兴起,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为之后西欧出现教权至上的社会秩序奠定基础。 2.政治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克洛维建立起法兰克王国,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将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亲兵和官吏,获得了罗马教会和部下等的支持。克洛维时期,法兰克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2)封建等级制度——封君与封臣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特进行了改革。改变过去无偿赏赐土地的做法,要求得到土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特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契约性。 (3)查理曼帝国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四处征伐,使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又被称为“查理曼帝国”。查理当政时期,继续鼓励基督教发展,征收“什一税”,教会势力越来越大。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 814年,查理曼去世,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国家的雏形。 3.经济——西欧庄园 (1)庄园经济 庄园经济盛行于9——13世纪,是乡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居民为领主的佃户,庄园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2)庄园法庭——庄园是独立的政治单位的表现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4.城市兴起 (1)自由、自治的城市 背景:10世纪起,西欧经济开始恢复,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开始重新兴起。 自由、自治斗争:由于城市兴起于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城市发展受到封建领主的限制(任意征税等),城市居民开始采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自由与特权。 (2)市民阶层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逐渐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5.大学的兴起 城市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12世纪,大学兴起,大学课程包含文法、逻辑、修辞、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的基础课程,还包含法学、医学和神学的专业课程。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二、拜占庭帝国 1.《查士丁尼法典》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典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共同构成《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基础,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 9世纪以后,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进攻 11世纪,十字军东征 1453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考历史实战题库】世界古代史专题测试题

【中考历史· 实战题库】世界古代史专题测试题 1.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桑奇佛塔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拿破仑法典》 D.美国(1787年宪法 3.下列关于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于古代印度 B.其实质是等级制 C.种姓制度出现于古代,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 D.它是雅利安人进人印度后实行的制度 4.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含 D.首陀罗 5.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一一古巴比伦一《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一一古埃及一一金字塔 C.尼罗河一一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一一中国一一种姓制度 6.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A.保障公民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维护奴隶主利益 D.健全民主法制 7.以下对古代文明古国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埃及是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 B.古巴比伦国王颁布了《汉漠拉比法典》 C.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方法 D.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这些国家人口众多、疆域辽阔 8.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 9.“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オ真正享受权利,而妇孺、外邦 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文中的“它”指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法典 C.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D.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古代史的论述题

论述题 一、论述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答:(1)土壤枯竭论。罗马共和国时代开始,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已经衰落,个行省耕地逐渐沙漠化,农民税收负担加重,农业生产率低,社会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恶化。 (2)气候变化论。气候变化导致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元4、5、6世纪降水量不足而造成的。 (3)种族混杂论。外来的种族和蛮族被同化,与罗马人相互渗透。但罗马人的出生率却逐渐降低,罗马人的血统变的越来越不纯洁,而在这些血统混杂的地方,稳定的精神和道德标准都丢失了,是的罗马帝国处于混乱。 (4)基督教影响论。咋罗马帝国遭到蛮族入侵时,基督教也乘虚而入,使那些不满现实的人希图死后得以进入天堂。这一风气一来,罗马人越来越不注重务实,防务日益空虚,基督教越传越广,帝国也越来越弱而不振,直至灭亡。 (5)蛮族入侵论。大量的蛮族人迁入罗马帝国,而罗马本身因为人口的减少而兵源不足,只能依靠蛮族的雇佣兵来抵御蛮族的入侵,实行以蛮制蛮的政策。而最终,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多克亚废黜了罗马末代皇帝,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灭亡。 (6)经济上,随着对外征服战争的结束,战俘的来源断绝,是的劳动力短缺,奴隶制陷入困境,产生了奴隶制的经济危机使得帝国经济崩溃,从而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7)铅中毒论。古罗马人冶金技术发达,对使用金属铅的有偏爱。他们把金属铅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除此之外,铅还被当作贵重金属大量用以制作各种玩具、铸像、戒指、钱币、化妆品、药品和颜料。各种餐具、厨具或器皿也大量使用铅质材料。而慢性的铅中毒,使得罗马人得生育能力和身体素质降低,这也成为罗马灭亡的一个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元 测试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九年级1-3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1.5*20=30) 1、Why not practice _________English in _________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A. speaking, a B. speaking, an C. spoken, an D. speak, a 2、The more careful you are, ________mistakes you’ll make. A. fewer B. the fewer C. the less D. less 3. Good learners aren’t afraid _______mistakes. Instead, they learn ________mistakes. A. of making, in B. to make, from C. to make, in D. of make, from 4. For the first time, pay attention _________quickly to get the main ideas. A. to read B. reading C. to reading D. of reading 5.I discovered that listening to is the secret language learning. A. something interesting, to B. interesting something, to C. something interested, of D. interested something of 6. Why not ___ your teacher for help when you can’t finish _____ it by yourself? A. ask; write B. to ask; writing C. ask; writing D. asking; write 7. ___________exciting news! A. What B. What an C. How D. How an 8. Chang’e refused _________the magic medicine to Pang Meng. A. to give B. gave C. giving D. give 9. I’ve five pounds because I ate too much meat. A. put up B. put off C. put away D. put on 10. —Do you know if Jimmy to the party? —I am not sure. But if he , I will give him a big surprise. A. comes; will come B. will come; will come C. comes; comes D. will come; comes 11. Jenny keeps two pets. One is a dog, _________is a rabbit. A. another B. an other C. the other D. other 12. ---He dressed up ________a ghost last night. How scary! ---Take it easy! He just played a trick ________us. A. in, on B. in, in C. as, on D. as, in 13.— Can we visit Hong Kong this summer holiday? — I wonder it is the best time to go there. A. if B. when C. what D. how

部编版九上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1—12课)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古代史测试题

世界古代史测试题 一、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2分) 1、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死后还会在“冥世”生活。最能反映这一思想的历史现象是()A.编制太阳历B.发明象形文字C.制作木乃伊D.修建卡尔纳克神庙 2、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A.胡夫金字塔B.佛教C.《汉谟拉比法典》D.《荷马史诗》 3、一位游客在卢浮宫博物馆,讲解员指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4、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的身份是高贵的“婆罗门”.和“婆罗门”有关的制度是()A.等级制度B.分封制度C.民族分化制度D.种姓制度 5、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将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指的是()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巴比伦 6、2005年10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介绍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情况。在古代曾经达到了西方世界民主政治高峰的是( ) A.雅典B.斯巴达C.罗马D.波斯 7、日本历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你知道其效仿隋唐所进行的改革的名称吗?( ) A.明治维新B.查理·马特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大化改新 8、当中国处于盛唐时期,西亚的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是()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古廷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9、位于西亚两河的伊拉克是个历史文明十分悠久的国家,曾是下列哪些政权的政治中心() ①古巴比伦王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古罗马帝国;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7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期末检测

期末综合能力测试(一) 听力部分(20分)) 一、听句子,选择与所听内容相符的图片。(5分) 听力材料:1.The w ine is made from grapes. 2.We often eat mooncakes on Mid-Autumn Festi v al. 3.Lots of Western people can't use chopsticks. 4.Look!The balloons are so beautiful. 5.Cruel w ars made lots of children homeless. ,A),B),C) ,D)),\s\do5(E)) 1.__B__ 2.__C__ 3.__E__ 4.__A__ 5.__D__ 二、听小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 听力材料:M:Do you think grammar is the most difficult in English learning? W:No.I think w riting is. ( B )6.What does the girl think is the most difficult in English learning? A.Grammar.B.Writing.C.Listening. 听力材料:M:Mom,I'm excited to ha v e a food festi v al. W:Me too,dear. ( A )7.How do the speakers feel about the food festival? A.Excited. B.Bored. C.Surprised. 听力材料:M:Hi,Julia.Can I take my camera to the art museum? W:No.We mustn't take photos there. ( C )8.Where are they going? A.To the library. B.To the theater. C.To the museum. 听力材料:M:Whose are these things,do you kno w? W:Y es.The pen belongs to Jack.The pencil box belongs to Mary and the notebook is Ann's. ( B )9.Whose notebook is it? A.Mary's. B.Ann's. C.Jack's. 听力材料:M:Excuse me,w here can I buy some stamps? W:There is a post office on the opposite of the supermarket.You can buy some there. ( B )10.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To the supermarket. B.To the post office. C.To the police station.

2020年-2021年【部编版】中考历史冲刺复习题精编----世界古代史2(含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1. (2017昆明15题2分)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大化改新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明治维新 2.(2018省卷18题2分)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 3.A. 西班牙人 B. 阿拉伯人 C. 土耳其人 D. 葡萄牙人 3. [2015省卷26(3)题4分]材料三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 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最后,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列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史实,并谈谈从材料三得到的启示。(4分) 1. (2018长沙改编)“欧洲中世纪最重要人物之一,其功绩包括……确立了采邑制,巩固与发扬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材料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 伯里克利 B. 亚历山大大帝 C. 恺撒大帝 D. 查理·马特 2. (2018吉林)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下列与公元元年的确定有关的宗教

创始人是( ) A. 汉谟拉比 B. 穆罕默德 C. 耶稣 D. 乔达摩·悉达多 3. (2019原创)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是( ) A. 农场 B. 农庄 C. 庄园 D. 种植园 4. (2018北京)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 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中世纪欧洲( ) A. 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 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 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 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5. (2019原创)中世纪的欧洲一大批大学在城市中建立起来,它们的出现逐渐打破宗教文 化的垄断,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下列属于其杰出代表之一的是( ) A. 清华大学 B. 巴黎大学 C. 京师同文馆 D. 江南水师学堂 6. (2018临沂)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国家 D. 阿拉伯国家 7. (2019原创)创建于拜占庭帝国时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拿破仑法典》 D. 1787年《合众国宪法》 8. (2018玉溪八中期末)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 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构 B. 民主政治 C. 奴隶制共和国 D. 资本主义制度 9. (2018株洲)九年级2班的一个学习小组在探究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史实及其影响时发生 了争论,出现了下列四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阿拉伯人发明 B. 由阿拉伯人改进后传到了欧洲 C. 古印度人发明了通用计数法

九年级上世界古代史练习题

九年级上世界古代史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 A.胡夫金字塔 B.佛教C.《汉谟拉比法典》 D.《荷马史诗》2.一位游客在卢浮宫博物馆,讲解员指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3.下面四张图片上的建筑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①清真寺②大雄宝殿③天主教堂④老君洞 4.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 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的身份 是“刹帝利"。和“刹帝利”有关的 制度是( ) A.等级制度B.分封制度 C.民族分化制度D.种姓制度 5.日本历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你知道其效仿隋所进行的改革的名称吗?( ) A.明治维新 B.查理·马特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 D.大化改新 6.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的伊拉克是个历史文明十分悠久的国家,曾是下列哪些政权的政治中心①古巴比伦王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古罗马帝国;④阿拉伯帝国( ) A.①④ 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西欧中世纪时期,经常会有人因思想上的创新而被作为“异端",从而受到宗教审判,这种现象实际上体现的是( ) A.罗马教会占有西欧l/3的土地B.罗马教皇的权利凌驾一切 C.在中世纪的精神文领域,神权凌驾一切D.西欧等级制度的森严 8.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事实( )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日耳曼人的袭击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

高中历史之世界古代史高考题汇总

世界古代政治制度 1、【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2、【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 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3、【2015全国Ⅰ卷】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4、2015福建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ún)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A: 古希腊文明B: 古罗马文明C: 不列颠文明D: 阿拉伯文明 5、2015江苏“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 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 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6、2015安徽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 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D: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7、2015四川《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 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 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8、2015海南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9、【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10、【2016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 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