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的红丝带

合集下载

那些感动玉树的人和事

那些感动玉树的人和事

那些感动玉树的人和事:就是累到也要救死扶伤2010年04月26日14:52青海玉树7.1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地震发生以来,灾区人民表现出逆境向上的坚强,救援人员的一举一动又给遭受地震创伤的受灾群众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正在玉树灾区上演,我们也一次又一次被一些人和一些事感动和震撼。

他们舍身救难** 他用生命留下一片光明——追记青海火电工程公司玉树抗震抢险队队员杜金玉流星的永恒,是它曾以炽烈燃烧的生命照亮夜空。

42岁的杜金玉,就是这样一颗流星。

这个憨厚、老实、平凡,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的送电工人,在2010年春天骤然黑暗的玉树之夜匆匆划过……他的生命之火就这样静静地熄灭了,为这片灾难中新生的土地留下了灯火辉煌的一片光明。

** 舍身救难大爱永存——追忆香港义工黄福荣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4月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

连日来,黄福荣舍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感动了众多同胞。

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16日在香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感谢所有人的关心。

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

”新华社发4月18日晚,在青海玉树地震中为救人捐躯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灵柩从青海结古镇孤儿院辗转回到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举办了庄严简朴的仪式,迎接香港之子英灵归来。

一个平凡的香港市民,抛却安闲生活,为行善捐出所得,四海奔波,直至为之舍身捐躯,表现出的是最不凡的崇高境界。

斯人之逝,神州同悲。

** 姬晓军:“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能放弃”连续工作33个小时不休息,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青海玉树地震后,武警某部九连连长姬晓军带领官兵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斗争,从废墟中救出幸存者13人。

部队接到抗震救灾预先号令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已经连续3天输液的姬晓军,被上级安排留守。

“这点病算什么!灾区群众的生命危在旦夕,我必须去,一定要去!”姬晓军把正在输液的吊针一拔,直奔工作岗位。

飘扬的红丝带——中国艾滋病防治最新报道

飘扬的红丝带——中国艾滋病防治最新报道

飘扬的红丝带——中国艾滋病防治最新报道韩洪迅【期刊名称】《今日科苑》【年(卷),期】2005(000)004【摘要】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人.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共报告HIV感染者106990例.其中包括23955例艾滋病人,死亡5598例,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感染者、静脉注射、母婴传播)均已存在。

2004年病例报告数明显增加,累计HIV感染者47606例.死亡2655例.一方面反映了疫情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加强了对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和注射吸毒等人群的筛查工作.发现并报告了大量的既往感染者。

从总体上看.艾滋病在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存在高流行,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专家预测:全国艾滋病感染者为84万.全国有48%的县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即88%的感染者是在未经过检查.完全是属于不知情的病毒携带者,在完全没有危机意识的情况下,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很有可能继续着某种高危行为。

另外,由于大量的静脉吸毒者、性工作者、流动人口和数量过剩的男性.这种潜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可以说,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完全有必要从国家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战略性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总页数】5页(P11-15)【作者】韩洪迅【作者单位】《今日科苑》记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1【相关文献】1.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性标志 [J],2.“寻找生命的曙光红丝带中国行”系列报道(一)生命的守护——走近中国艾滋村 [J], ;3.广西启动红丝带情系八桂大地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J],4.中国政府与国际联手全面围剿艾滋病——我国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大力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专题报道 [J], 郑明5.促进交流共享信息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交流暨媒体报道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红丝带网站》正式开通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六课《飘动的红丝带》-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七中学《人与自我》校本教案

第六课《飘动的红丝带》-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七中学《人与自我》校本教案

第六课《飘动的红丝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艾滋病
2、懂得自我防御的措施,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请收集关于红丝带的资料,了解红丝带的含义
二、活动一搜集资料,正确认知艾滋病,
艾滋病:其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 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所引起的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当艾滋病病毒侵人人体后,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功能缺失,使人体无法抵抗各种感染,易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目前,全世界还没有研究出可以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子、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其他体液,如唾液、眼泪和乳汁中也含有病毒。

大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5~10年才会出现艾滋病的相关体征,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在潜伏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看上去和正常人一一样,但能够把病毒传染给他人。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是指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性交活动,并伴有体液交换。

在我国,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且青少年是受威胁的主要人群。

血液传播
(1)输人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2)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针头、针具、手术器械等。

(3)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母婴传播
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的过程中,会把病毒传染给下一代。

三、讨论,下列行为会感染艾滋病吗?
四、点石成金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但是目前。

飘扬的红丝带 PPT课件

飘扬的红丝带 PPT课件

中国艾滋病流行四期经过(3)
三、 增长期(1994~1996) HIV感染者超出了云南省,其他地区的 吸毒者和献血员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感染 者,目前31个省均报告了HIV感染者。
中国艾滋病流行四期经过(4)
四、快速增长期(1997~) 1997年卫生部宣布我国艾滋病进入 快速增长期(河南156份血78份阳性), 98年31个省均报告了HIV感染者。
艾滋病流行全球共同模式
嫖客
妓女
家庭妇女
婴儿 注射毒品者 同性恋
中国艾滋病流行四期经过(1)
一、 传入期(1985~1988) 该期HIV感染者主要为来华外国人和 海外华人,分布于沿海一带城市。该期 在浙江有4例血友病儿童应用进口VIII凝 血因子而感染(赠送)。
中国艾滋病流行四期经过(2)
二、 播散期(1989~1993) 以1989年10月在云南西南部吸毒人群 中发现146例HIV感染者为标志,在此期 间,大多数感染者为云南的吸毒者,同 时在归国劳务人员、STD病人和暗娼中 也发现了少量的感染者。
估计全球存活的成人和儿童 HIV/AIDS数及分布
北美洲 92万 加勒比 39万
西 欧 东欧/中亚 70万 54万
拉丁美洲 140万
北非和中东 64万 40万 南亚/东南亚 580万
次撒哈拉非洲 2530万
东亚/太平洋岛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15 000
全球总计: 4000万
全球主要感染途径
非洲:主要为性途径及非安全注射;
艾滋病的特点
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
• 1.性接触 (同性、异性) • 2. 血液传播 (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污染的针头或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剃刀、 牙刷等) • 3. 母婴传播 (子宫内经胎盘、分娩过程 及母乳传播)

飘扬的红丝带——记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护士长王克荣

飘扬的红丝带——记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护士长王克荣
理 的护理模 式 。
动, 他 的妻子 当即 同意把丈夫 的遗体交
给 医院 留取组织标本 。 对艾 滋病 患者 寄 予深 深 同情 的王 克 荣 ,她 将 自己 的 手 机 号 码 留 给 患
1 9 9 7年 , 王克 荣 被 调 到艾 滋 病 房 时, 内心也充 满恐 惧 。 但 与病 人相处 久 了, 她却 发现 了他 们 的闪光点 。 一位 女 艾 滋 病 人 被 亲 朋 好 友 疏 远 而 陷 入 忧
学研究 。 她说 , 医护 人员无 微不 至 的关 心照顾 令她 非常 满足 ,她决 定 以这 种
培训 等 职责 ,成 为 密切 联 系 医 师 、 药 师、 心 理咨 询师 和社会 志愿 者 的核心 。 在这 种护 理模式 下 ,艾滋 病 患者 在接 受治疗 的 同时 , 还 可 以在心 理支 持 、 药 物使 用 、 家 庭护 理 、 社会救助 、 同伴 教

细 的帮助 。
传 递 爱心
王 克 荣 随 地 坛 医 院 医 疗 组 数 十
张术 前例 行检查 的化 验单 却让 在 场
的 医 护 人 员 停 下 了 手 中 的 工 作 :患 者
次赴河 南 的一个艾 滋村 工作 ,与那里
的村 民建立 了深厚 的友 谊 。患 者朱进
是 HI V 阳性 , 而 这家 医院 从没 有 为艾 滋病 患 者做过 手术 ! 王 克荣 了解 情况 后 ,马 上报 告地
2 0 1 3. 2. 上 旬
A VI EW 0F L ABOUR UNI O NS
翰 炎藏 ・ 劳模 风采
飘 扬 的红 丝带
记北京地坛医院“ 红丝带之家" 护士长王克荣
赖 仁 琼 /文

描写祈福红绸带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祈福红绸带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祈福红绸带的句子唯美(篇一)1. 那条纯真的红绸带,仿佛将真诚的心声凝结于其中。

2. 祈愿的红绸带,染上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3. 红绸带随风飘扬,如同无边的祝福在空中绽放。

4. 细腻的红绸带轻轻拂动,如同舞动的梦想绽放在空中。

5. 祈福的红绸带上装点着千种温柔的祝福。

6. 将祝福系在红绸带上,让美好陪伴每一个心愿的旅程。

7. 红绸带的柔软触感,温暖着每一个有希望的灵魂。

8. 红绸带上绣满了生活的繁花,盛开在每一次祈愿之间。

9. 看着红绸带拂动的身姿,仿佛看到了爱的化身。

10. 红绸带如同心之纽带,将人与人紧密相连。

11. 祈福红绸带上祝福的花朵,绚烂而美丽,装点着幸福的梦想。

12. 红绸带化身为微笑的形状,传递着心灵的亲切。

13. 宛如红绸带要将人们最美好的愿望围绕身旁。

14. 红绸带,在微风中舒展开来,散发出希望的芬芳。

15. 红绸带微微飘动,仿佛是神灵的邀请,带你进入梦幻的世界。

16. 红绸带的纹理,如同岁月的痕迹,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

17. 祈福的红绸带在空中编织出美丽的图案,流转着追求幸福的心愿。

18. 充满神秘气息的红绸带,散发着无穷无尽的祝福。

19. 红绸带时而细腻如水,时而张扬如火,诠释着人们对未来的期许。

20. 躺在红绸带上,仿佛置身于一片温暖的海洋,感受到无尽的关爱。

21. 红绸带如蒲公英的种子,携带着无数个心愿飞向远方。

22. 红绸带盘绕于手腕,静静诠释着一份深情。

23. 红绸带轻轻拂过脸庞,带来岁月的痕迹和岁月的祝福。

24. 红绸带上留下了一滴眼泪,代表着心中深深的思念。

25. 红绸带是爱的象征,将每一个人的心与心紧密相连。

26. 红绸带飞扬,携带着美好的愿望飘向远方。

27. 红绸带装饰着心愿,将所有的美好交织成一幅婉约的画卷。

28. 手中握着红绸带,仿佛握住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感动。

29. 红绸带的颜色鲜艳而绚烂,让人想起欢快的节日。

30. 红绸带轻轻拥抱每一个希望,使它们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

大队委员开会记录

大队委员开会记录

2011年9月5日星期一下午 15:50我们的会议会议主题给老师送上真诚的祝福时间 2011年9月5日地点少先队队室参加会议对象全体大队委员和及大队辅导员应出席人数7 缺席人无主持人张瑜记录人张斓会议内容:1、大队长:队员们,周六就是教师节了,往年的教师节我们总是给老师送一张贺卡,今年我们要有更好的对老师表示敬意的方式,给为我们辛勤工作的园丁们一个惊喜。

二、集体讨论1、开一个联欢会2、贺卡自己制作3、送花4、交上一份特别优秀的作业5、为老师做一件事三、决定:开一个师生联欢会我们的会议会议主题民族精神代代传时间 2011年9月19日地点少先队队室参加会议对象全体大队委员和及大队辅导员应出席人数 7 缺席人无主持人张瑜记录人张斓1、辅导员讲话:多年来,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少先队坚持“五爱”教育,发扬“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少先队优良作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少先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讨论如何开展活动:1、寻找自己认为能体现中国了不起的一件事。

寻找和发现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

2、从古今事件、人物――体会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

3、从身边平凡小事――发扬传统美德和时代风尚。

4、还引导我们进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搜寻、整理、展示中国历史上、发展中的英雄人物和发展中的楷模,制成小报、图片和格言牌。

三、辅导员总结我们的会议会议主题庆祝国庆时间 2011年9月30日地点少先队队室参加会议对象全体大队委员和及大队辅导员应出席人数 7 缺席人无主持人张瑜记录人张斓一、辅导员发言:国庆节就要到了,我们商量一下怎样庆祝国庆。

二、讨论1、各中队围绕“我爱你祖国”出一期黑板报2、各中队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3、收集建国以来的伟大成就,4、交流5、观看开国大典盛况。

5、开一次联欢会学习国情知识。

(放课件)1、旧中国受辱情况。

飘扬的红丝带:一段希望传递的故事

飘扬的红丝带:一段希望传递的故事

飘扬的红丝带:一段希望传递的故事飘扬的红丝带:一段希望传递的故事(续)红丝带寓意着希望、关爱和支持,它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信念象征。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为传递希望而努力,用爱心和力量点亮他人的生命。

让我们继续讲述这个关于红丝带的故事。

一、希望的种子红丝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正值艾滋病疫情肆虐。

人们恐惧、歧视艾滋病患者,使得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一位名叫戈登·马特尔的摄影师,用一条红丝带系在树上,寓意着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

这一举动渐渐传播开来,红丝带成为了全球抗击艾滋病的象征。

二、关爱的传递红丝带代表着关爱,它跨越国界、种族和性别,将人们紧紧相连。

在我国,许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用行动传递希望。

他们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他们走进校园、社区,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和理解。

三、力量的汇聚红丝带凝聚着力量,鼓舞着无数人勇往直前。

世界各地的红丝带活动,如音乐会、慈善晚宴、公益活动等,都在为抗击艾滋病筹集资金和资源。

这些资金和资源用于支持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和预防工作,为全球艾滋病防治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未来的曙光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对艾滋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日益丰富。

如今,艾滋病已从一种致命的绝症变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患者得到治愈,重拾生活的信心。

红丝带见证了这一历程,成为希望的象征。

五、永恒的信念飘扬的红丝带,传递着关爱、信念和力量。

它告诉我们:只要心怀希望,便能战胜困境。

让我们继续携手,为全球艾滋病防治事业努力,让红丝带飘扬在每一个角落,照亮无数的生命。

红丝带,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见证着人类抗击艾滋病的坚定信念。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希望的光芒照耀世界,让红丝带永远飘扬在人们的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血,艾滋病毒可以在蚊子的胃里存活 生:不会。
3-4 天。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蚊子能传播
艾滋病毒。首先,蚊子一次吸够血后,
会有至少 4 天的时间不会再吸;其次, 生 1:会。因为蚊子要吸血。如果
蚊子吸血后残余在嘴上的血很少,仅有 它吸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又来吸你
0.00004 毫升,要叮咬 2800 次后,残血 的血,就可能感染。
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问: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什么 生:免疫细胞,如 T 细胞。
细胞?
板书:
HIV 病毒主要攻击免疫系统
问: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 生:三个,包括急性感染期、潜伏
般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期和发病期。
三 问:艾滋病对个人有什么危害?

生 1:发病时艾滋病毒作用于免疫

系统的 T 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
推断艾滋病毒在这个家庭中传播的过
程。
板书:
2、
血液传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
母婴传播
生:孕妇通过输血感染了艾滋病毒。 在生孩子或者哺乳时,病毒传给了 孩子。他的丈夫则通过性传播的方 式感染了艾滋病毒。
师: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和互动问答,
我们对艾滋病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认
识艾滋病,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它。下面,
2、请尽量不要拥堵在一起。
3、在参观过程中保持安静。
师:调控学生参观活动
生:带上笔记本、笔,依次进入展 通过参观展板,学生
1、组织学生排队有序进入。
览室,观看展板。
可以更生动形象地了
2、注意不要让学生大量聚集在某个展板 展板主题 1:艾滋病的发现史
解艾滋病的相关知
旁。
展板主题 2:艾滋病概述
识,也为下一环节艾
生 3:每年 12 月 1 日为“世界艾滋 艾滋病预防部分,潜
PPT 展示红丝带图片。
病日”。
移默化地让学生们学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红丝带象征着对
习善待艾滋病人。
五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心与支
结 持;象征着对生命的尊重;象征着用“爱
语 心”来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希望同
学们能在心中飘扬起这条红丝带,用心
我将罗列一些情况,请同学们分析在这
些情况下是否会感染艾滋病,并说明理
由。
板书:
3、艾滋病的预防
PPT 展示各种情况:
1、献血。
生 1:不会。因为献血时都使用一
次性针头。
师:这就是我们要大力无偿献血的一个 生 2:会。我看新闻说过有我国有
重要原因。在进行有偿献血的时候,有 些省的一些村庄的很多人因为买血
流程
一引 入
教师活动 师:在我们隔壁的教室,有一个关于艾 滋病知识的小型展览,过一会将请同学 们进行自主参观学习。不过在进行自主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生:听清活动要求,作好参观准备。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
入本节学习的主题。
参观学习之前,有几点要求需要大家共
同遵守。
PPT 展示活动要求:
1、时间 15 分钟。
很多黑血站在非法采血。而这些黑血站 而感染了艾滋病。
的卫生条件都很差。很多人因为消毒不
严而感染了艾滋病毒。但是,在正规的
血站和献血点献血是没有问题的,我国
还未出现过一例因为无偿献血而感染艾
滋病毒的案例。
2、拔牙、输液。
生 1:这个应该不会。
师:的确,如果消毒不严,在拔牙输液
的时候,也可能会感染艾滋病毒。这就 生 2:有没有可能也存在消毒不严
口又紧挨在了一起。
生:可以。
9、共用马桶、电话等公共设施。
10、到游泳池游泳。
师:是的。目前还不能证明艾滋病毒可 生:不会。
以通过、食物、饮水、或日常生活接触
而传播。
生:不会。
11、蚊虫叮咬。
生笑。
师:这是很多同学在问卷中所提到的问
题。为此,我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的 生:应该不会吧。
确,蚊子如果吸食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3、控制学生的音量。
展板主题 3:艾滋病感染的过程 滋 病 的 预 防 奠 定 基
4、掌握好时间。
展板主题 4: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 础。
5、在参观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有序返回 滋病患者
原来的教室。 二 参 观 活 动
展板主题 5:艾滋病对个人、对家 庭、对社会的危害。 展板主题 6: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展板主题 7:我国、我省艾滋病现 状 展板主题 8:关爱艾滋病人
在课前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通过一些途径如图书、网络、新闻等,对艾滋病有一定 的了解。学生他们对知道艾滋病对人有很大危害,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等途径传播……
在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免疫”部分,也有相关内容的教学。这可以帮助 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了解艾滋病的致病原理。
但是,艾滋病的危害具体有哪些,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学生们并不是特别清 晰;如何预防艾滋病,是大多数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 三、设计思路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和同学们的已有经
利用一系列的问答,
验,相信同学们对艾滋病有了一个较为
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情
系统、全面的认识。下面,我来检验一
况;同时也帮助学生
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对所学进行归纳整理
板书:
强化。
1、艾滋病概述
问:HIV 是什么意思?
板书:
生:艾滋病毒的英文缩写。
由感染 HIV 病毒引起
问:艾滋病的全称是什么?
板书:
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很大危害
问:的确,艾滋病对个人、对家庭、对
社会都有巨大的危害。那么,哪些途径
可能会感染艾滋病呢?请同学们通过可
请通过分析下列案例来说明。
PPT 展示案例:
某孕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失血过
多而输了血。两年后,该妇女被发现感
染了艾滋病病毒。经进一步检测发现她
的丈夫和孩子也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请
引导学生自主参观学习是本课设计的亮点,也是难点。因为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一旦离 开座位,就更难于调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调控。首先,设计好展板。展 板内容丰富、美观、新颖,更容易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可以避免学生因为不感兴趣而分心。 其次,选好教学地点。本次教学选择在实验室进行。因为实验室有两个,并且相邻,可以将 其中一个用于上课,另一个用于布展。这样,上课、观展互不影响;学生进出也比较节约时 间。第三,和学生事先约定。在引入部分,清楚地提出活动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明确整个活 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第四,防止学生拥堵。因此,要设置好展板的位置。八个展板沿 实验室的 4 面墙摆放,尽可能拉开一些,这样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教师在巡视时也要 及时提醒不要拥堵在一起。 3、用好地方教材,但不要拘泥于教材
考虑到地方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们已有知识经验,本次课以综合实践课的形式进行。 首先,安排一次关于艾滋病相关内容的小型展览。通过八组主题展板,将艾滋病的发 现史、基本特点、危害、预防等内容罗列其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参观展板进行自主学习。通 过小型展览,帮助学生们把关于艾滋病的零散知识进行梳理,同时也是对学生们知识的适当 补充。 接下来,安排艾滋病相关知识问答。通过知识问答,可以检验学生们学习情况,同时 也帮助学生们对关于艾滋病知识作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内化。 最后,通过一组判断题,引导学生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获取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 能,同时也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人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什么是艾滋病。 ㈡、能举例说明艾滋病的危害。 ㈢、能说出预防艾滋病的 3-5 点具体做法。 ㈣、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 五、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 1、艾滋病的危害。 2、艾滋病的预防。 ㈡、教学难点 1、参观活动的准备与组织。 2、艾滋病的预防。 六、教学方法:1、问卷法 2、访谈法 3、参观法 4、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飘扬的红丝带——艾滋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五课。第四课主题为“艾滋病的危害”,第五课主
题为“艾滋病的预防”。通过认识危害,再进行预防教育。自 1981 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 病病例到现在已经 30 年,这 30 年,艾滋病在全球范围肆虐,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卫生部 公布的数据,从 2008 到 2010 年,艾滋病都是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因此,安排专门 的章节,引导青少年学会预防艾滋病,是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危险、提高自 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是为什么我们提倡选择正规的医院就医 的情况?
的一个重要原因。
3、穿耳、纹身。

生:这个应该和上面一样,有可能。
艾 师:是的。所以,穿耳和纹身也需要找 如果消毒不严,也可能感染艾滋病
滋 安全的机构进行。
毒。
病 4、帮助别人清理出血的伤口。
的 问:通常情况下不会,但是也有例外。
预 如果你手上本身有伤口,就有可能了。 生:这个应该不会吧。
防 因此,如果你要帮助别人清理出血的伤
口,你应该怎么办?
问:带手套是个好办法。但是,在有些
紧急情况下,你找不到手套,又怎么办
呢?
生:带手套。
师:不错,这位同学思维很灵活,找到
了替代品。在特殊情况下,塑料袋也能
起到隔离作用。不过要找完好的塑料袋 生:用塑料袋品和艾滋就好比一对如影随形的 生笑。

功能降低甚至崩溃,从而造成人体

死亡。

生 2:可能使这个人背负沉重的心
知 问:艾滋病对家庭有什么危害?
理负担。

生 1:艾滋病的治疗需要花费很多
问 答
问:艾滋病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钱,很多家庭无法承担。 生 2:艾滋病患者死亡后,他们的 孩子可能成为孤儿。 生 3:还可能将艾滋病传给家庭成 员。 生 1:可能传染给其他人,使其他 人也可能成为艾滋病人。 生 2:艾滋病人往往也是吸毒者, 在毒瘾发作时可能会作出一些危害 社会的行为。 生 3:艾滋病的治疗需要花费很多 人力物力,对社会也是沉重的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