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合集下载

气体摩尔体积1

气体摩尔体积1

1.83 g·mL-1 0.0899 1.429 1.629 1.977 g·L g·L g·L g·L
54.1 mL 22.4 L
22.4 22.4 L L

22.3
L

①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液体和固体的体 积不相等。★
②相同条件下, 1mol的不同气体体积几乎 相等。 ③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占有 体积: 固体 < 液体 < 气体。
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 即:阿伏伽德罗定律
气体摩尔体积
①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有的体 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符号:Vm 单位为L/mol 或 L· -1 mol
③ 标准状况下( 0º C,101kPa ) Vm=22.4L/mol (特殊情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④物质的量、体积、气体摩尔体积关系
例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某气 体的体积为672ml,计算此气体的相 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为 64
物质质量
÷M ×M
物质的量
÷Vm ×Vm
×NA ÷NA
粒子数目
气体体积(标况)
÷M
m
n ×NA
÷NA ÷Vm
×M
×Vm
N
V
温度对气体体 积的影响
压强对气体 体积的影响
2005年11月
谢谢观看!
探究: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
对物质体积的影响示意图
4 nm
0.4 nm
气体分子
1mol不同气态物质粒子之间距离大,是粒 子直径的10倍左右。
体积 粒子间 距离
决定于
粒子间距离 温度(T) 压强(P)
决定于
1mol任何气 体在相同条 件下体积几 乎相等

重难点07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2023年高考化学专练(解析版)

重难点07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2023年高考化学专练(解析版)

重难点07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一、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 (1) 测定装置:①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主要由气体发生器、储液 瓶、液体量瓶(可估读到0.2~0.3mL )构成。

②其它简易装置:用排水法测定气体的体积。

(2) 测定原理:以1molH 2体积测定为例,用一定量的镁带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从而计算出该温度下H 2的摩尔体积。

即只要测定生成V (H 2)和消耗的m(Mg)。

(3) 测定步骤:①连接装置。

气密性检查(即装配后用橡皮塞塞紧气体发生器加料口时,储液瓶中导管内液面会上升,上升液柱在1min 内不下降,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称量镁带。

用电子天平(最小分度值0.001g )称取0.100~0.110g 镁带,记录数据。

③加水和镁带。

拆下气体发生器,加入约20mL 水和称量的镁带,然后连接并塞紧加料口。

④抽气调压。

用注射器在A 瓶加料口抽气,使B 瓶导管内外液面持平(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⑤加硫酸反应和记录温度。

用注射器在A 瓶加料口注入3mol/L 稀硫酸l0mL ,捏住针头拨出,记录a 处数字温度计在底座上显示的B 瓶内气体的温度(供教师计算测定的理论值)。

⑥读数。

当C 瓶连接口不再滴液时,读出C 瓶液面刻度数值(估计最小分度值的1/2)。

⑦再次抽气调压。

用注射器在A 瓶加料口抽气,使B 瓶导管内外液面持平(与起始状态相同)。

读出注射器中抽出气体的体积,记录数据。

⑧第二次测定。

拆开B 、C 瓶,将C 瓶中红色液体倒回B 瓶;拆开A 、B 瓶,倒去A 瓶中反应液,洗净后再次测定。

⑨数据处理。

a.氢气体积=C 瓶液体体积-稀硫酸+抽出气体体积b.计算测定的1mol H 2的体积与平均值:1molH2的体积=V(H2)M (Mg)m(Mg)c .计算该温度、常压下1mol H 2体积的理论值V= nRT/P= 1× 8.314× (273+t)222222442()()()()()()()()()()m Mg Mg Mg Mg Mg H H H H m H M V M m Mg H SO MgSO H V V V V n n +−−→+↑====/101或V=22.4×(273+t)/273 d .计算实验误差=理论值理论值实验值-×100%e .t ℃、101kPa 时,1mol 氢气的体积=2732730899.0016.2tL +⨯(教师计算理论值) 4失误操作V (H 2) V m 镁带中含有与硫酸不反应的杂质减小 减小 镁带中含有铝杂质增大 增大 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有漏气 减小 减小 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有除尽 减小 减小 液体量瓶刻度读数未扣去硫酸的体积 增大 增大 硫酸的量不足,镁带没有完全反应减小 减小 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增大增大1. 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用的步骤有①冷却至室温,②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持平,③读数。

教学设计3: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教学设计3: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测定1mo气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定量实验中的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2)知道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的结构;理解测定1moH2体积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1moH2体积的实验设计,认识定量测定中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定量实验中“准确性”的重要性,感受认真细致的实验精神。

(2)通过对测定1moH2体积的实验方法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动机,进行自主学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测定1moH2体积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测定1moH2体积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三、教学过程:【引课】老师手里有一瓶矿泉水,大家告诉我,如何测定这瓶矿泉水的体积老师手里还有一个气球,大家能否告诉我如何测定这个气球里气体的体积【学生】压入水中,测排出水的体积。

【过渡】很好。

这是采用排水法来测出气球里气体的体积。

【引导】那老师再提个苛刻一点的要求:如何测定1摩尔气体的体积【目的】设疑,引起学生兴趣。

【讲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测定1摩尔气体的体积【板书】测定1摩尔气体的体积【复习】1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2常温常压时,1mo气体的体积比标准状况下的大还是小3同温同压下,1mo任何气体的体积是否相同【目的】复习巩固【过渡】因为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今天就以H2为例,来测定1摩尔H2的体积。

【板书】测定1mo H2的体积【思考】2的体积,需要测定哪些量【学生】氢气的体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

【板书】1moH2的体积= V H2/ n H2【引导】氢气的物质的量能不能直接测定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测哪个量转化而来【学生】测氢气质量。

【引导】氢气质量方不方便测量【引导】那我们能否将氢气的质量转化成方便测量的某个量呢【追问】哪种状态的物质容易称量【教师】固体的质量容易称量,我们可以称量固体的质量,从而间接知道H2的物质的量。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我们知道,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是相同的,在0℃、101.3kP时约为22.4L;而1mol气体的质量各不相同。

要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如取氢气作试样,则要测定2.016g氢气(氢的摩尔质量为1.008g/mol)所占的体积;如取二氧化碳作试样,则是测定44.0g二氧化碳所占的体积。

测定1mol气体体积的方法化学实验室中,可以直接取一定体积(V)的某种气体,称出它的质量(m),或称取一定质量(m)的某种气体,量出它的体积(V),再根据这种气体的摩尔质量,计算出1mol气体的体积:然而,直接测定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操作上比较繁复,我们可以设想能否用称量固体的质量、量出液体的体积,间接地得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如图)由三部分组成,左边是气体发生器,中间是储液瓶,右边是液体量瓶。

储液瓶上的刻度线标明了容积约200mL的位置,液体量瓶的容积约130mL,量瓶瓶颈上有110—130mL刻度线,可正确读出进入量瓶的液体的体积。

全部装置固定在专用底座上。

底座放置气体发生器、液体量瓶的位置下有螺旋,能作高低的微调。

如要测定1mol氢气的体积,则取一定质量的镁带跟稀硫酸在气体发生器中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把储液瓶中液体(品红溶液)压入液体量瓶,读出液体数据转换成氢气的体积,进行计算推算出实验温度时1mo l氢气的体积。

实验步骤:1、记录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强。

2、装配好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做好气密性检查。

3、用砂皮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称取0.120—0.140g镁带(精确至0.001g),把准确数值记录于表格。

4、将镁带用纸舟投入到气体发生器的底部,用橡皮塞塞紧。

注意:不要使镁带贴附在瓶壁上。

5、用针筒吸取10mL 2mol/L H2SO4溶液,用针头扎进橡皮塞,将硫酸注入气体发生器,注如后要迅速拔出针筒(注意要捏住针头拔出,不要使针头和针筒脱离),观察现象。

测定1mol气体体积、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测定1mol气体体积、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① 装配好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作气密性检查。
② 用砂皮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称取
0.100g~0.110g 的镁带,把数据记录于表格。
③ 取下 A 瓶加料口的橡皮塞,用小烧杯加入
20mL 水,再把称量的镁带加到 A 瓶的底部,
用橡皮塞塞紧加料口。
④ 用注射器从 A 瓶加料口处抽气,使 B 瓶导管内
一、测定 1mol 气体的体积
【例题】学生甲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测定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图中仪器 C 称为液体
量瓶,瓶颈上有 110~130mL 刻度线。将一定质量的镁带和过量稀硫酸在仪器 A 中完全反应,
产生的 H2 把仪器 B 中的液体压入液体量瓶中,根据液体的体积可以转换成 H2 的体积,通过 计算测出 H2 的气体摩尔体积。 实验步骤:
A、称取 7.68 g 无水硫酸铜,加入 500 mL 水
B、称取 12.0 g 胆矾配成 500 mL 溶液
C、称取 8.0 g 无水硫酸铜,加入 500 mL 水
D、称取 12.5 g 胆矾配成 500 mL 溶液
2、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下列情况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 )
A、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称量固体
电子天平置 0 2.056 g 1.345 g
F.未冷却到室温
G.反应速度太快
H.装置气密性不好
1
(5)若用此装置测定常温下 1molCO2 的体积。提供试剂:Na2CO3 粉未、2mol/LH2SO4 溶液、 饱和 NaHCO3 溶液。
①仪器 B 中盛放的液体是
②仪器 A 中先放入的试剂是
,再用注射器向 A 中注入的是
。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温下 1 摩尔氧气的体积测定值是_________。

气体摩尔体积测定(精)

气体摩尔体积测定(精)

• 所以镁的质量控制在0.120—0.140g之 间。
方案4:
• 优点:能控制等压。
缺点:用碱式滴定管 作量气管,量气管体 积较小,影响测定精 确度。
•A
•B
•C
方案5:
• 优点:增大 量气管容量 减小误差。
缺点:所加 硫酸的体积 不精确。
方案6:
• 优点:用针筒注 入精确体积的硫 酸。
缺点:直接测气 体的体积气密性体的体积, 我们需要哪些实验数 据?
V 提示:Vm n
2.气体的物质的量能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吗?
V V VM Vm m n m M
探究活动:
• 从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两个角度考虑:测定 H2的摩尔体积。最好测定哪些数据?

(二)测定原理: ——某温度下,用一定量的镁带跟足量的稀硫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注意问题:
1、硫酸应过量,保证镁全部反应。 2、装置不能漏气,保证其气密性,应先检漏。 3、生成氢气的体积应是液体量瓶的读数减去 注入硫酸的体积。 4、液体量瓶的读数范围是110—130mL,所以 对生成的氢气的量有限制,过多或过少都 测不出。
• 讨论结果: (1)假设液体量瓶最大读数130mL, 氢气体积130-10=120mL,消耗镁的质量 (120 /22400)×24=0.1286g. (2)假设液体量瓶最小读数110mL, 氢气体积110-10=100mL,消耗镁的质量 (100 /22400)×24=0.1071g. • 镁的质量控制在0.1071—0.1286g之间。 • 综合考虑温度和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化学定量测定:
• 定量测定方法: 称量质量法、气体体积法、滴定法等 定量仪器: 电子天平、量筒、滴定管、温度计、秒 表等 实验方案: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PPT课件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PPT课件
第十章 学习几种定量实验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张青莲院士
化学家。江苏常熟人。 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 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 院士(学部委员 ) 早在1991年,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青莲 与肖应凯研究员合作完成了铟原子量的测定,其测定 结果已于1991年举行的第36届国际原子量与同位素丰 度委员会召开的大会上被确定为该元素原子量的国际 新标准,这是中国科学家测定的原子量数据首次被国 际社会所采用。到目前,中国科学家共完成了十个元 素原子量的测定, 并被确定为国际标准。
硫酸加多少呢?
思考1、用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取氢气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取气体 O2、NH3、CH4等
(2)固体和液体加热制取气体 HCl、Cl2 等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3)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不需要加热
启普发生器
思考2、氢气的体积如何来测定?
多功能瓶
气体
排液装置(短进长出)
问题2、是否一定要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V=n· Vm Vm=
问题4、要测得气体摩尔体积需要测定哪几个物理量?
例 以1mol氢气的体积测定为例
问题1、实验室里用什么试剂制取氢气?
讨论1、本实验用什呢? 讨论2、镁的质量实验室里用什么仪器测定?
一:相关知识回顾
1、气体体积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6.02×1023 ÷6.02×1023 ÷ M g/mol ×M g/mol
×22.4L/mol ÷ 22.4L/mol
2、气体摩尔体积(Vm)的概念
1mol气体所具有的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1、1摩尔气体在什么条件下体积是22.4L? 0℃、101KPa(标准状况) 思考1:那么在实验室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理论上的体积是多少?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讲解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讲解

6、加强实验探究设计的考核 06-26(A)
定 量 实 验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 成分,设计了如右图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 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 管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 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定 量 实 验
7、读数
当镁带完全反应,读出C 瓶液体的体积,读数估 计至0.2~0.3mL,记录 于表格。
A
B
C
8、抽气
用注射器在A瓶的加料口 抽气,使B瓶中导管内外 液面相平。记录抽出气 体的体积。
定 量 实 验
9、二次实验
再次实验。
A B C
问:液体读数是否就 是H2体积? V H2 =V液-V硫酸+V抽气
五、装置改进
定 量 实 验
洗气瓶应短进长出 ② 实验前应使洗气瓶与 量筒间的导管充满水。 ③ 量筒中导管长度 ④ 读数时应注意的两个 问题: A, 应等系统温度降至室温 B,应上下调节量筒高度, 使量筒与洗气瓶中液 面在同一高度。

(06全国Ⅰ-28.)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 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 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定 量 实 验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 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 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 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 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 是: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 xH2O)中结晶 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 加热温度过高 b 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 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d 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五、实验步骤 【准备部分】 1、记录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强 2、装配实验装置,做好气密性检查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实验部分】
1、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 ——当A瓶连接好装置 然后塞上瓶塞,储液瓶 (B瓶)内导管中液面会 上升,观察上升液面在1 分钟内无明显下降,可以 确认装置气密性合格。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实验部分】
4、调整装置压强—第1 次用注射器 ——用注射器从A瓶加 料口处吸出空气,当B瓶 中内管液面和外管液面 持平时,可以确认装置 内外压强基本一致,反 应位于起始状态。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实验部分】 5、加a mL硫酸——第2次用注射器 ——用注射器(去针头)在小烧杯中吸入a (10)mL 3mol/L H2SO4,注射器口向下装上 针头,排出多余硫酸,移到A瓶加料口上方,左 手握A瓶颈右手将注射器针头迅速拔出注射器。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探究活动:
设计测定1摩尔气体体积的实验装置
以1molH2体积测定为例,用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并测定H2的摩尔体积。
想一想: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装置应该有几部分组成?
解析: 气体的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量体积装置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探究活动:
• 以1molH2体积测定为例,用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 应,并测定H2的摩尔体积。
• 方案1
缺点: 量筒不能收集 气体,并且收 集后测出体积 不准确。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方案展示:
介绍: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并通入短 进长出的广口瓶,气体将液体压入量筒中收集,流 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就是产生氢气的体积。
• 方案2
注意:
量筒中液体体积 减去注入硫酸的 体积才是生成的 气体体积。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一、测定原理
——某温度下,用一定量的镁带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测出产生氢气的体积,从而计算出该温度下1mol氢气 的体积。
• 二、测定方法
(1)制氢气,用镁的质量计算氢气的质量。 (2)产生的氢气用排液法收集、量出体积。
• 三、计算公式
V ( H 2 ) V ( H 2 ) V ( H 2 ) V ( H 2 ) M ( Mg ) Vm n( H 2 ) n( Mg ) m( Mg ) m( Mg )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实验部分】 8.再做一次,取两次的平均值
重复测量时,要确保两次量之间的差异符合实 验要求(按分析化学要求,两次所测量之间的 差异不超过0.5%)。
9.计算,做好记录 10.误差分析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六、注意事项
• 1、镁带要用砂皮打磨干净,两次称量镁 带的重量应该尽可能的接近,即时记录数 据(精确到0.001g) • 2、装配装置时:连接C瓶和B瓶时要严格 按照要求左右移动C瓶来操作 • 3、加料时,第一次加入10mL水是为防止 镁带进入时敲到瓶底,第二次是为了防止 镁带附在瓶壁上,可用水来冲。
V(排)偏低——Vm偏低;
V(排)偏高——Vm偏高;
V(排)偏低——Vm偏低
V(排)偏高——Vm偏高。
V(H2O)-V(H2SO4)+V(注射器) Vm=————————————————×M(镁) m(镁)
某学生在20℃ 、101kPa时测得0.86g氢气的 体积为10.3L。试通过计算分析这位同学的实 验结果是否合理(误差在±2%范围内均可看作 合理)。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六、注意事项
• 4、反应开始前:要用橡皮筋固定B瓶的玻 璃塞——以防气压过大冲出 • 5、反应开始前一定要调整整个装置的气 压和外压一致 • 6、用针筒取稀硫酸的整个过程中要求针 头一直朝下,以防硫酸溅出伤人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六、注意事项
• 7、用针筒加硫酸时要一气呵成,拔出针 头要迅速又要保证橡皮塞不被冲出 • 8、针筒读数时要看平端所对的刻度 • 9、复原时用水冲洗气体发生器是为了降 温,将其恢复到室温
V V VM Vm m n m M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问题3:
• 气体的体积和质量的实验数据较难测定,我们 是否能将其转化为其他状态的物质进行测定? • 答案:将气体的量转化为测定固态或液态的量
2.方法 直接测量 (氢气的质量
氢气的体积
转化
间接测量 镁带的质量)
转化
转化

直接测量氢气的体积比较难,怎么办?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四、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器——带支管的锥形瓶 (加料口、橡皮塞) 2、排液装置: 储液瓶——带有玻璃瓶塞和伸至 瓶底的导液管;瓶上刻度线标明 容积约200ml的位置 3、量液装置: 液体量瓶——量瓶瓶颈上有 110—130mL刻度线(可正确 读出进入量瓶的液体体积)
M ( Mg )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讨论进行中!
• 讨论内容:
以1molH2体积测定为例,用镁和足 量的稀硫酸反应,设计测定H2的摩 尔体积的实验方案。
——某温度下,用一定量的镁带跟足量的稀 硫酸反应,测出产生氢气的体积,从而计算 出该温度下1mol氢气的体积。
• 测定原理
(1)制氢气,用镁的质量计算氢气质量。 • 测定方法 (2)产生氢气用排液法收集、量出体积。
实验误差的来源及处理办法
1、系统误差
来源于仪器装置和药品自身的误差 仪器的精密度高、试剂品质好,误差就小 系统误差有专门的方法来处理 2、偶然误差
来源于测定时的某些偶然因素 如测定时,环境温度的变化
偶然误差可用多次平行实验求平均值来减小
3、过失误差
操作失误所引起的误差,或叫测量错误 如液体的读数偏差、装置漏气 由测定人的正确操作来消除。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实验部分】 2、称量所需镁带 ——用砂皮除去镁带表面氧化层, 称二份所需的量,记录数据。
能否先称量再除去氧化层?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实验部分】
3、加料(镁带) ——从A瓶出气口处除下胶管,托盘中移 出A瓶,用小烧杯加入20毫升的水,再加 入称量后的镁带,加料口塞上橡胶塞,将A 瓶置于A托盘内,出气口接上胶管。
• 方案4
优点:
针筒可以直 接测出气体 的体积。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思考:
• 1、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称镁带的质量,并用镁带的质量 进行计算,对加入的硫酸有什么要求吗? • 2、气体的体积在测量时应减掉注入稀硫酸的体积,你 如何知道稀硫酸的体积呢? • 3、无论是用量筒还是用针筒测气体体积,它们都有固 定的最大体积,所以大家在设计实验时还应考虑什么 问题?
以下情况是否会造成实验误差。为什么?
1、镁带中含有与硫酸不反应的杂质; V(排)减小,即: Vm偏低;
2、镁带中含有铝杂质;
V(排)增大, Vm偏高;
V(排)偏低——Vm偏低;
3、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有漏气 4、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有除尽 5、液体量瓶刻度读数未扣去硫酸的体积 6、硫酸的量不足,镁带没有完全反应 7、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
• 计算公式
V ( H 2 ) V ( H 2 ) V ( H 2 ) V ( H 2 ) M ( Mg ) Vm n( H 2 ) n( Mg ) m( Mg ) m( Mg )
M ( Mg )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方案展示:
介绍: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 利用排水法用量筒收集,并量取气体体积。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方案展示:
介绍: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将生成的 氢气用气球收集。气球的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
• 方案3
缺点:
气球体积难以 准确测定,实 验误差大。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方案展示:
介绍: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将生成的 氢气用针筒收集。针筒显示的体积减去注入硫酸的 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
Mg H 2 SO4 MgSO4 H 2 V ( H 2 ) V ( H 2 ) V ( H 2 ) V ( H 2 ) M ( Mg ) Vm n( H 2 ) n( Mg ) m( Mg ) m( Mg )
M ( Mg )
数据转化 :测定镁带质量和H2的体积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实验部分】 6、读数——第3次用注射器 (2)读出b mL体积数,用注 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 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读出 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数据b mL。 ——即为B瓶导管内没有排出 的液体量。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实验部分】 • 6、读数——第3次用注射器 • (3)读出cmL体积数,从C托盘中取出C瓶, 读出液体量cmL。 • 注意:注射器及液体量瓶(C瓶)刻度最小 分度均为0.5mL。及时将a、b、c三个体积读 数记录在案,便于下步计算。
装置使用原理: 用针筒取硫酸,注入到气体发生器中与镁反应,产生 的氢气将储液瓶中的品红溶液压入液体量瓶中。
分析: 这套装置 在使用过 程中应注 意哪些问 题?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 注意问题:
1、硫酸应过量,保证镁全部反应。 2、装置不能漏气,保证其气密性,应先检漏。 3、生成氢气的体积应是液体量瓶的读数减去 注入硫酸的体积。 4、液体量瓶的读数范围是110—130mL,所以 对生成的氢气的量有限制试讨论如何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
北京大学张青莲院士1991年 测 定 的 铟 原 子 量 被 采 用为国际新标准。 张院士长 期 从 事无机 化学 的 教 学 和研究工 作, 治学严谨, 不断创新改 进测量手段, 所测定的 重水密度 值被 国 际 承 认是最佳 值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