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老建筑电气设计
探讨养老设施建筑的配电设计

探讨养老设施建筑的配电设计作者:李洁慧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8年第06期摘要:文中结合老年人建筑的特点及相关国家规范要求,阐述了养老设施建筑的配电设计特点,并结合实例对供配电、照明、安全防护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养老建筑;供配电设计;照明设计;安全防护设计前言:随着经济水平、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并呈持续上升趋势。
人们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养老设施的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养老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横跨地产、医疗、休闲服务等行业的新兴产业,全国各地养老设施建筑(含养老院、老年养护院、老年公寓等)的建设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质量参差不齐。
下面笔者将结合本人近期参与设计的东莞某养老院项目,对养老设施建筑的配电设计特点进行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项目概况本养老院项目位于东莞市松山湖,周边交通方便,环境优美,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养老床位有1380床,为特大型养老院,分为协助生活区、独立生活区和港澳生活区,院区内还设置了餐厅、康复中心等设施。
养老院左边为同期建设的大型综合型医院,养老院采取医、养结合的形式进行设计,为各种类型的老年人及港澳同胞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2、供配电设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高38.1米,地上11层,地下1层,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划分为二类高层建筑。
笔者认为参照表5.1.1中公共建筑第三点及条文解释,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可划为一类高层建筑考虑,养老院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的机构,建筑中有不少人员行动不便、疏散困难,若发生火灾易致人员伤亡,宜划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内公共照明、客梯、生活水泵、排污泵、电信机房、安防系统用电及消防负荷等宜划分为一级负荷,其他负荷均为三级负荷。
本项目由市政开关站引来两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采取高压不设联络,低压设置联络开关,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充分保障养老院的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养老院建筑电气设计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养老院建筑电气设计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因此有更多的养老社区不断涌现,在养老社区的建设过程中,电气系统等相关方面的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鉴于养老社区的服务人群的特殊性,需要要着重考虑电气等相关方面的专业与安全性,在设计方面要精益求精,着力做好适老化的细节设计,提升养老社区适老品质,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的供电与智能化服务.基于此愿景,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养老社区电气专业安全设计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些的启示.
结合老年人居住特点和相关规范要求,阐述养老设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的方法,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接地与安全防护系统,护理智能化管理系统等.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峻,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焦点.新时代,养老建筑设计不仅要让老人"有所居",更要"适居",养老建筑设计应从老年人身心特点出发进行适老化设计.该文以适老化理念为着眼点,提出养老建筑设计原则,探讨养老建筑适老化设计要点。
探讨养老设施建筑的配电设计

探讨养老设施建筑的配电设计文中结合老年人建筑的特点及相关国家规范要求,阐述了养老设施建筑的配电设计特点,并结合实例对供配电、照明、安全防护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
标签:养老建筑;供配电设计;照明设计;安全防护设计前言:随着经济水平、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并呈持续上升趋势。
人们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养老设施的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养老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横跨地产、医疗、休闲服务等行业的新兴产业,全国各地养老设施建筑(含养老院、老年养护院、老年公寓等)的建设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质量参差不齐。
下面笔者将结合本人近期参与设计的东莞某养老院项目,对养老设施建筑的配电设计特点进行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项目概况本养老院项目位于东莞市松山湖,周边交通方便,环境优美,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养老床位有1380床,为特大型养老院,分为协助生活区、独立生活区和港澳生活区,院区内还设置了餐厅、康复中心等设施。
养老院左边为同期建设的大型综合型医院,养老院采取医、养结合的形式进行设计,为各种类型的老年人及港澳同胞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2、供配电设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高38.1米,地上11层,地下1层,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划分为二类高层建筑。
笔者认为参照表5.1.1中公共建筑第三点及条文解释,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可划为一类高层建筑考虑,养老院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的机构,建筑中有不少人员行动不便、疏散困难,若发生火灾易致人员伤亡,宜划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内公共照明、客梯、生活水泵、排污泵、电信机房、安防系统用电及消防负荷等宜划分为一级负荷,其他负荷均为三级负荷。
本项目由市政开关站引来两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采取高压不设联络,低压设置联络开关,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充分保障养老院的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浅谈适老化住宅电气及智能化设计要点

浅谈适老化住宅电气及智能化设计要点摘要:国际上通常看法,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010年我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建筑行业设计、自然不能忽略这样一个大趋势、加强适老化住宅建筑的设计研究,是相关从业人员的必修课。
笔者长期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本文将平时的工作中涉及的部分适老化建筑电气设计细节、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适老化;电气;智能化;智能社区一、概述适老住宅是满足老年人身体和心理需求的居住处所,强调居家养老或称在宅养老的理念,并将视角置于一个长远的时间阶段中,在所有的住宅中引入适老化设计,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需求。
为适应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携性,本文将从电气以及智能化两个方面分析适老化住宅的电气设计要点,尤其是智能社区建设将给适老化住宅提供正真的便捷的衔接平台。
二、电气要点适老化住宅电气设计与普通住宅电气设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使用的便捷性及安全性上,例如,1、为确保居家环境的安全,户内所有的电气系统管线均采用暗敷,并在户内配电箱内设置短路及漏电保护。
2、为方便查找以及操作,户内所有的控制开关均采用带指示灯的宽板开关,安装高度定在0.9m~1.1m。
3、卫生间是安全事故高发空间,必须确保户内浴室均采用等电位连接,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并与照明联控等。
4、在室内照明上,主要照明均采用暖色光源,适应老人的喜阳特性。
5、考虑到老年人由于视力下降,在照明不好的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根据用途及场所合理的配置灯具,同时整个空间照明亮度不要出现明显的反差,老年人对亮度变化的适应性较差,急剧的亮度变化带来的刺激对老人来说是极度不舒服的,往往如此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必须设法在整个区域的照明设计时避免出现亮度的急剧反差。
探讨老年公寓的电气设计

探讨老年公寓的电气设计老年公寓是为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人口呈现老龄化倾斜现状,专门为符合老年人生理条件和心态状态而设计的一种公共建筑工程,换句话说为众多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更为便利的起居环境,本文针对老年人公寓的电气设计展开探讨,其实质是以更为安全便利地电气设备系统为老年人生活提供方便。
1 老年公寓的强电设计1.1 照明设计目前,我国对建筑电气配电照明设计方面仍然未专对老年公寓的照度作出明确规定。
本文参考建筑照明设计的常规标准设计老年公寓的起居室一般活动区域的照度为75~100lx,公共活动空间和护士站的照度为300lx,走廊和楼梯间的照度为75lx,卫生间照度为50lx,应急照明灯具照度设计标准应达到疏散走道地面的最低水平照度0.5lx的标准,而消防控制区间和配电中心的消防应急灯照度应达到常规设计照度。
依据JGJ122-19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内容要求,老年人的卧室应设置床头灯具,层之间的楼梯平台及踏步连接位置临墙离地高0.4m的位置设置照明灯具和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离地距离1.0~1.2m为宜)。
老年人建筑电气设计需要采用带指示灯的宽板开关。
当过道距离长时,安装多点控制开关可以避免老年人关灯后在黑暗的走廊中行走;在浴室、厕所采用延时开关可帮助老人安全返回卧室。
老年人建筑中长过道宜安装多点控制的照明开关,卧室宜采用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开关离地高度约在1.10m为宜。
在卧室至卫生间的过道,宜设置脚灯,脚灯距地0.40m设置。
脚灯作为夜间照明用灯,既不会产生眩光,又能使老年人在夜间活动时减少羁绊和摔倒等危险。
2.2 配电系统老年公寓的设计用电负荷比较大。
根据JGJ/Tl6-l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以上者应以高压方式供电,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下者,应以低压方式供电”。
单从老年公寓电气配电设计方面来看,大负荷配电系统应采用高压进线的方式,必需在公寓附近设置变电控制室。
关于养老院的照明及配电系统的设计分析

关于养老院的照明及配电系统的设计分析摘要:在养老院建设中,照明、配电设计是其至关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其直接影响着养老院的正常使用。
因此为充分发挥养老院的应有效用,为老人及院内工作人员创造舒适便捷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需要切实做好养老院照明及配电的相关设计工作。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通过结合上海市青浦区养老院工程项目,着重围绕养老院的照明设计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养老院;照明设计;配电系统引言:通过探究养老院照明相关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在养老院以及民用建筑中,照明、配电系统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具体设计方式。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指导其他养老院以及建筑工程合理设计照明、配电系统,切实满足建筑实际使用需求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与相关帮助。
因此对养老院照明、配电系统设计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养老院项目概况为有效说明养老院照明配电系统的设计,本文以上海市市青浦区某养老院项目为例。
该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4896㎡,总建筑面积7947.54㎡,容积率1.2。
整个项目包含1幢四层的生活楼、1幢三层的服务楼、1幢门卫,1幢垃圾房。
该项目为一般民用建筑,居住类建筑,建筑层数地上为4层。
新建养老院使用功能为供73%的失能老人(其中24%医疗型床位)和27%自理老人生活用房以及生活服务辅助用房,并配置一定规模的服务人员办公区。
二、养老院配电系统设计(一)确定负荷分级与供电电源该养老院项目属于一般环境特征,因此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该养老院需要按多层建筑电气要求进行设计。
参照相关设计规范可知,该养老院的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电气防火等级为一级。
电线电缆等级为一级。
根据这一用电负荷等级划分,同时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供电实际情况,本工程设计选用两路独立10KV高压进线,并设计使用双重电源,即两路电源互为备用,以有效保障建筑物各级负荷供电具有较高的安全稳定性[1]。
(二)变配电室与配电方式设计在设计变配电室时,将其设置在主体建筑物一层,根据养老院的设计要求,可知该建筑物总用电量约为770kw,因此选用两台500KVA-10KV/0.4KV干式变压器。
浅议老年公寓的电气设计

年公寓电气配电设计方面来看,大负荷配电系统应采用
高压 进 线 的方式 ,必需 在 公寓 附近 设置 变 电控 制 室 。而 楼 内则 设置 低压 配 电控 制 室 ,以 多路低 压 引入 布线 方 式
接位 置 临墙 离地 高 0 . 4 m 的位 置 设 置照 明灯 具和 宽板 防 漏
和 利用 放 射 一 树 干 混合 式 进 线 配 电方 式进 行 配 电 。 由于 老 年公 寓 为老年 人 居住 ,每个 起居 生 活空 间均 需 内设 配
摘 要 :我 国社 会人 口呈现老 龄化 结构 越 来越 严 重 ,而在 现行 专供老 年人 居住 的 老年公 寓在 其 建筑设 计 理念 方
面对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仍然考虑不够充分。文章依据国家相 关行业标准及规范,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理条
件和 心理状 态 ,结合 诸 多工程 设计 实践 ,阐述 了我 国老年公 寓在 电气设计 方面 需要 注意 的一些 问题 。
灯 ,脚灯 距地 0 . 4 0 m设置 。脚 灯 作 为夜 间照 明用 灯 , 既
1 老 年公 寓的 强 电设计
1 . 1 照 明设计
不会 产 生眩光 ,又 能使老 年 人在 夜 间活动 时减少 羁绊 和 摔 倒等 危 险 。
2 . 2 配 电系统
目前 ,我 国对 建筑 电气配 电照明设计方面仍然 未
T 1 6 — 1 9 9 2《 民用 建 筑 电气 设计 规范 》要 求 : “ 用 电设备
为3 0 0 1 x ,走廊和楼梯 间的照度为7 5 1 x ,卫生间照度为
5 0 1 x ,应 急 照 明 灯 具 照 度 设 计 标 准 应 达 到 疏 散 走道 地 面 的最 低 水 平 照度 0 . 5 1 x 的标 准 , 而消 防 控制 区 间和 配 电 中心 的 消 防 应 急 灯 照 度 应 达 到 常规 设计 照 度 。依 据 J G J 1 2 2 — 1 9 9 9《 老年 人 建 筑 设计 规 范 》 内容 要 求 ,老 年
浅谈老年人建筑电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老年人建筑电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I. 引言A. 背景介绍B. 目的和意义C. 论文结构II. 老年人的电气需求分析A. 老年人的身体特点B.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电气需求C. 建筑电气设计需要满足的老年人需求III. 建筑电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A. 照明系统的设计1. 光线的亮度和光色2. 灯具的选用3. 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B. 电源插座的布局1. 插座数量和位置的选择2. 插座的高度和操作方式3. 插座的安全性设计C. 通信设备的设计1. 电话和呼叫系统的设置2. 电视和音响的布置3. 网络和智能家居的设计IV. 建筑电气设计的案例分析A. 养老院建筑电气设计案例分析B. 社区居住建筑电气设计案例分析C. 观光旅游建筑电气设计案例分析V. 结论A. 本文的总结和评价B. 建筑电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的总结C.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第一章:引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物作为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之一,在设计和建设时需要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使用习惯。
电气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需求和相关问题。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老年人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需求和相关问题,为电气设计师和建筑师提供参考及指导,从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本文也有助于推广老年人友好型建筑,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
论文结构本文共分为五章,分别是引言、老年人的电气需求分析、建筑电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建筑电气设计的案例分析和结论。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老年人的电气需求,包括身体特点和日常生活中的电气需求。
第三章则探讨了建筑电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包括照明系统、电源插座的布局和通信设备的设计。
第四章通过实际建筑电气设计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老年人友好型建筑电气设计。
最后,第五章对论文进行总结,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养老建筑电气设计
发表时间:2018-06-05T11:41:09.6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李立群崔增富周湘君
[导读] 摘要: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4-2-1“的家庭组合使得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与赡养老人的压力逐步增大,目前“空巢家庭”现象日益明显。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燕山大学基建处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4-2-1“的家庭组合使得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与赡养老人的压力逐步增大,目前“空巢家庭”现象日益明显。
据国家民政部门预计,到2020年,在我国老人家庭中“空巢”比例将高达80%左右。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走进养老院。
关键词:养老;建筑;电气设计;分析
1导言
面对我国亿万老人养老这一旺盛的市场需求,养老、托老服务已成为一个新的创业领域。
现阶段各地养老设施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供需矛盾较大,不少地方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个别养老设施结构与功能较为单一,有的位置偏僻,局部供电可靠性较差,甚至出现停电后无法维持正常运行的局面。
为缓解矛盾,各地正兴建大量养老设施。
2养老模式的分类
养老模式,是指保障老年人各种养老资源的多种模式,其中包括对老年人的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等多方面的照料。
而不同的老年人其养老方式存在着大量的差异,且不同时期的社会家庭结构、思想观念、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我国的养老模式。
而这就导致我国不同时期的养老模式及水平都各有特色,其中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分为:机构、家庭和社区居家三种养老模式,同时还有医养结合、以房养老、互助养老和农村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的血液从两千多年以来就注入我国养老模式的血脉里,深刻影响着当下养老模式的发展,它是指以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经济供养。
其和我国古代推崇的养儿防老的家庭观念相一致,受传统文化影响,其在我国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在我国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机构养老模式是以社会机构、如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为老年人而提供场所的一种养老模式,同时也是我国政府极力发展的主要模式,因为家庭养老模式的弱化,促使机构养老方式的发展,尤其是对于身体不便的老人,机构养老可以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3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处主城区边缘,北邻城市内河,南邻外环路,使用单位有五家,分别为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站、军休中心及光荣院,地上建筑由裙房与高层组成,主要使用功能为养老服务与社会救助等,地下部分主要为防空地下室与设备用房组成.本工程建筑面积约为37000 m2建筑高度为57.5 m。
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项目的特点:一是当地电力部门仅能提供单路10kV电源。
第二路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
二是5家单位用电单独计量,独立核算。
养员房间单独计量核算。
三是动力负荷由消防风机、水泵、消防电梯,普通客梯、生活水泵,换热站,空调多联机,分散式热水器组成。
空调与热水需要用电负荷巨大。
4养老建筑空间设计原则
4.1无障碍原则
无障碍设计是养老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确保空间的便捷性和可达性。
对于行动障碍的老年人,养老建筑的功能流线应清晰简洁,地面平坦,高差处设置坡道;对于视觉障碍的老年人,室内光线应明亮,设有醒目的安全和交通引导标识系统,空间色彩应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辨识度;对于听觉障碍的老年人,则应通过空间处理或采用吸声材料等措施降低噪声,营造幽静宜居的生活环境。
4.2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直接关系着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是养老建筑设计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
设计中不仅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加强使用空间的安全措施,如卫浴地面的防滑、安全扶手的设置、呼救系统的配套等,还要考虑常用设施(如门窗、家电设备等)的安全性和操作性,并且选用放射性物质、污染物和噪声排放均符合国家标准的健康环保的建筑材料。
4.3适老性原则
养老建筑设计应从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出发,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状况和精神需求,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将人性化、适老化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在设计中既要提供公共开放的娱乐活动空间,又要营造不同人群不同性质的休憩交往空间,充实老年人的生活,释放并缓解因生理机能衰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5养老建筑空间设计要点
5.1居住空间设计
5.1.1居室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活动范围日趋缩小,起居室和卧室则成为他们使用时间最多的场所。
居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保持空气流通,防止噪声污染。
居室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留有足够的空间保证轮椅自由回转(图1)。
对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
图1居室单元平面布置
在设计上应当考虑采光的可控性,对不同时间的光照强度和日照长度进行分析,利用建筑空间构件,演绎不同的光环境,满足同时间段、不同身体状况下老年人对采光的需求。
5.1.2卫生间
卫生间是老年人最容易发生意外的空间,设计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使他们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卫生间的使用频率都很高。
因此,卧室到卫生间的距离应便捷,空间尺度要充分考虑轮椅的移动、回转及护理需求。
出入口不得有高差,不应使用内开门,宜选用推拉门、外开门或折叠门,并设有透光窗及从外部可开启的装置。
地面应防滑不易积水,洁具设安全扶手,设置适合坐姿的洗面台和浴缸,不采用蹲式便器。
只有充分了解老年人站立及使用轮椅时的尺度,才能创造人性化的老年人卫生间。
5.2该项目的用电计量方式
在各部门楼层配电箱设置总用电计量表,公共用电采用面积比例分摊方式计量收费,各级计量表通过数据线将信息汇总至财务处计算机主机进行统一核算。
空调用电计量由自带计费系统进行计量收费。
养员房间采用的是IC卡预付费系统,管理部门为用户制作用户卡,写入必要的运行参数,当剩余电量满足一定条件时,预付费电表闭合控制开关,允许用户用电。
条件不满足时,预付费电表断开控制开关。
5.3本项目服务对象
社会养老人员,被救助群体(社会闲杂人员),精神疾病人员,光荣院离退休养老人员及工作人员。
部分群体在日常的生活中会对正常的秩序产生潜在的扰乱因素。
故智能化安防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特殊群体除了专人看护外,通过门禁系统将此部分群体现在固定的区域中活动,可满足人员身份识别、门禁管理、电梯控制、可扩展实现员工考勤、内部消费管理、人事档案、图书资料卡和保健卡管理、电话收费管理等功能。
其次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公共区域内行动的老人,当老人出现跌倒等意外发生时,能及时的提供救护。
我们在所有的养员房间包括失能及半失能的房间内设置护理呼叫系统,当老人紧急求助时,及时通过护理呼叫系统寻求帮助,使护理人员及时赶到现场为老人提供帮助与服务。
6结论
养老设施的建设是解决社会养老的当务之急,养老设施的建设首先要做到保障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对供电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大型的用电设备要做到稳定运行且还要考虑变压器的负荷率,不做无谓的投资。
第二要满足保证一定便捷性,还要考虑老人的使用安全。
养老设施的建设要具有前瞻性,设计中考虑到将来发展的需求,具有弹性的设计,使得未来其发展具有很多可能的方向,同时将养老服务为主体,服务于未来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卜德清,冯梦娇.国外养老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启示——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J].华中建筑,2016,34(10):178-182.
[2]余志红.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J].工业建筑,2016,46(08):56-60.
[3]周奕.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5):12-14+19.
[4]周博,王洪羿,陆伟,王新艳,刘建军.养老建筑公共浴室空间形态和老年人洗浴介护行为的交互关系研究[J].建筑学报,2016(0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