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南亚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南亚课件1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南亚课件1中图版

(2)华侨最多的地区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总数在2000万以上,他们的祖先多是中国广东、 福建的居民。后来,其中的许多人及其子女取得 了所在国的国籍,这部分人被称为华人。还有少 数保留中国国籍的人,称为华侨。
华人在东南亚各国中占较大比重。例如,在新 加坡约占77%。马来西亚约占25%。泰国、印尼、 越南等国的华人也很多。他们对东南亚的开发和 繁荣,增进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以及对中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群岛上的河流短促,流量丰富,落差大,水流 急,水能资源丰富。
•中南半岛 的河流与 我国的西 南地区的 河流有何 关系?


瓦 底
萨 尔
江温

仰光
红河——元江 湄公河——澜沧江 湄南河 萨尔温江——怒江 伊洛瓦底江
红 河

河内
公 万象

金边
曼谷
• 中南半岛 的河流与各 国的首都、 城市有何关 系?
3、气候
• (2)群岛上山地、丘陵为主,地表崎岖,河流短 促,平原较少。
• (3)群岛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因这里处于亚欧板 块与印度洋、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 多的国家,仅活火山就有70多座,因此有“火山 国”之称。
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
上游 水流湍急,落差大,水能丰富
• 马六甲海峡:全长900千米,在马来半岛与苏门 答腊岛之间,最狭窄处仅37千米,是本区的咽喉, 载重通过能力达25万吨。
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从亚洲、非洲进口石油、铁矿石等,出口大 量工业产品,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位置和范围
1.范围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知识拓展东南亚人文地理和历史背景素材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知识拓展东南亚人文地理和历史背景素材湘教版

东南亚人文地理和历史背景悠久的史前史东南亚是人类重要起源地之一。

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曾发掘出从南方古猿、直立人以至更新世晚期现代类型的人类的大量遗迹, 尤其是属于直立人的爪哇人(距今70~50万年), 几乎可与北京人齐名。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 东南亚的发展进程明显加速, 并很早就出现了原始衣业。

近年来在泰国北部的灵窟发现的稻谷栽培遗迹, 距今已有8000年, 这时陶器也得到了应用。

公元前3000年前后, 东南亚各地相继进入青铜时代, 公元前500年又相继进入铁器时代。

大约从纪元前后起(相当于我国的汉代), 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政治势力的扩展, 中国和印度对东南亚各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渐增强, 这种影响在那里的社会结构乃至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所反映,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东南亚固有文明的独特性质依然保留了下来。

国家政权的出现纪元以后, 在中国和印度高度文明的促进下, 东南亚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国家政权。

在印度尼西亚, 从公元1~2世纪起印度移民陆续到达, 他们在若干地区直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使之从原始公社进入了奴隶社会, 其生产力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如爪哇西部在公元400年即已建成一条长15千米的灌溉工程。

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区域自公元7世纪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以后相继出现了一批幅员辽阔的国家, 其中最重要的是勃兴于13~15世纪的麻喏巴歇帝国, 其版图几乎囊括了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

麻喏巴歇拥有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由于它控制了航行要道马六甲海峡和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产地马鲁古群岛, 因此国际贸易也十分繁盛。

中南半岛在纪元以后也出现了一批国家政权, 如柬埔寨在公元1世纪即已建国, 至9~15世纪的吴哥王朝达到了鼎盛之期。

缅甸在公元11世纪建成统一国家, 先后经历了三个王朝, 一直延续到19世纪。

值得指出的是东南亚的古代国家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在其早期主要受佛教和印度教影响, 除了遍布各地的寺庙外, 在有关王朝的政治中心还先后形成了三处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建筑中心, 它们均堪称东南亚古代文明的精华。

第六章第一节东南亚 地图板

第六章第一节东南亚    地图板

活动
模拟航海,感受位置之利
从波斯湾到日本的航线
途经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起止点分别是波斯湾和日本
活动
模拟航海,感受位置之利
从地中海到日本的航线
途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起止点分别是地中海和日本沿岸海港 南海、太平洋
活动
模拟航海,感受位置之利
从非洲到日本的航线
特点: 特点: 全年高温, 全年高温, 四季皆夏, 四季皆夏, 年降水量 大,各月降 水比较均 匀.
热带雨林气候
观察
你能看图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 一天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吗?
观察 思考
东南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东南亚的人口集中区在地形和气候类型上有特点?
伊 洛 瓦 萨 底 尔 江 温 江
红 河 湄 公 河
这些河流的流向有何特点? 河流之间的地形是什么? 总结中南半岛地形的特点?
考考你
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你能说出东南亚的主要 河流所流经的国家吗? 河流所流经的国家吗?
中国、 中国、越南 中国、老挝、泰国、 中国、老挝、泰国、柬 埔寨、 埔寨、越南 泰国 中国、缅甸、 中国、缅甸、泰国 中国、 中国、缅甸
占全国比重 77% 77% 11% 11% 1.3% 1.3% 3.5% 3.5% 25% 25% 2% 3% 18% 18% 2%
阅读
华人与华侨的贡献
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 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 以上, 80% 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已加入当地 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 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东南 亚的华侨华人不但与当地人民 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遵 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 守法律,和睦共处, 守法律,和睦共处,为居住国 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 卓越贡献; 卓越贡献;而且他们在融入当 地社会的同时, 地社会的同时,与祖籍国交往 密切, 密切,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和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 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
B处为 热带雨林气候, A 特点是 终年高温多雨 ___。
B
①说出这些河流的大 致流向,并判断它们 分别属于哪个大洋的 水系。
由北向南流。 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 属于印洋水系,湄南河、 湄公河、红河属于太平洋 水系。
②在这些河流的上流,主要 分布着什么地形?这些地形 在分布上与河流有什么关系? 山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③中南半岛上的河流上游流 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因 此这里河流的什么资源丰富?
短小湍急。
你能用板块构造的知识,说出马来群岛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火山的看法。
菲律宾的火山
菲律宾的马荣火山
总结一下:东南亚的地形及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河流:多自北向南流,上游急、下游缓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100N——220N,地处热 带。 海陆位置:中 南半岛东 临中 国南海,西临孟加 拉湾;马来群岛东临太平 洋,西临印度洋。 相对位置:东南亚北连中 国大陆,南临大洋洲,处 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 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2、在中南半岛上找出 伊洛瓦底江、萨尔温 江、湄南河、湄公河、 红河。
2、马来群岛岛屿众多,地势___, 崎岖________ 短小湍急 河流 ,
火山 和___ 地震(地质作用), 多_____ 亚欧 是因为这里位于______ 板块、 印度洋 太平洋 _______ 板块、_______ 板块 剧烈 交界处,地壳运动______ 。
3、A处为 热带季风 气候,特点 是 终年高温,旱雨两季 。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龙岗初中 秦瑞华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 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图及文字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以 及河流分布。 3、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 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亚洲地区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等情况。

2.掌握东南亚的基本地理特征,提高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3.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等情况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东南亚地理特点、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内容的课件。

2.地图:准备东南亚地图,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3.案例材料:收集有关东南亚的实例,用于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东南亚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等情况,让学生对东南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发东南亚地图,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了解东南亚的国家、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4.巩固(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东南亚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东南亚地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

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宗教、文化特点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提高学生对地理空间的认识。

2.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东南亚的风景、人文、民俗等特色,增强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直观感受。

3.视频教学法:通过视频介绍东南亚的气候、资源、国家等情况,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东南亚。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国家,分析其宗教、文化特点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南亚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相关案例分析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激发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好奇心。

第七章 了解地区(核心知识梳理)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点讲练(湘教版)

第七章 了解地区(核心知识梳理)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点讲练(湘教版)

第七章 认识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思维导图】图1 东南亚简图1.位置与范围2.自然地理特征3.东南亚物产丰富①热带经济作物: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①粮食作物: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思考】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①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

①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①河流附近,灌溉水源充足。

①土壤肥沃。

社会条件:东南亚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①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锡等。

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锡产量居世界前列。

4.国家和居民(1)国家:a.中南半岛国家:越南、老挝(唯一内陆国)、缅甸、泰国、柬埔寨。

其中:缅、老、越与中国相邻。

b.马来群岛国家:新加坡(花园城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2)居民:a.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b.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

(沿河分布)c.原因: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d.我国被称为侨乡的是:广东、福建。

第二节 南亚【思维导图】图2 南亚简图1.自然地理特征:2.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南亚人口稠密,以印度人口最多。

(2)经济: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

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其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和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3)宗教与社会A.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①印度:信奉印度教;②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B.南亚最大国家是印度,其首都是新德里,该国主要人种为白色人种,官方语言为英语。

C.印度的泰姬陵是著名旅游景点,它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3.重点问题落实(1)德干高原的地势及判断依据:德干高原西部地势较高,东部地势较低;判断依据是德干高原上的河流总体上由西向东流。

第一节 东南亚

第一节    东南亚

第一节
东南亚
1、你能在图中找到中 、 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吗? 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吗? 2、请找出伊洛瓦底 、 江、萨尔温江、湄公河、 萨尔温江、湄公河、 红河, 红河,并说说他们的大 致流向。 致流向。 3、找出苏门答腊岛、 、找出苏门答腊岛、 加里曼岛、爪哇岛、 加里曼岛、爪哇岛、苏 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群岛。 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群岛。
下一页
东南亚地形、 东南亚地形、气候特点
地 形 特 点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向分布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地多,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地多,平原少 气 候 与 农 业 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 多 马来群岛多 山 分 多 地 , 山 气候, 气候, , 地 原
地形
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海峡底部比较 千米, 千米 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 平坦,海峡内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船只航行。 平坦,海峡内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船只航行。 是太平洋到印度洋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是太平洋到印度洋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第二章 了解地区
世界上的地区虽然多以方位来划分,但每一 世界上的地区虽然多以方位来划分 但每一 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在这 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下面的地区: 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下面的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第二节 南亚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西亚 欧洲西部 北极地区和 南极地区 下面就让我们 一同走进第一 节——东南亚 东南亚
下一页

富饶的物产
东南亚湿热多雨的气候,加上肥沃的土地, 东南亚湿热多雨的气候,加上肥沃的土地,所以农业 生产相当的发达,既有种植历史悠久的水稻, 生产相当的发达,既有种植历史悠久的水稻,也有可观的 热带经济作物。 热带经济作物。 请同学 们找一 找,东 南亚主 要的农 产品有 哪些? 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东南亚(一)导学提纲
诸城市诸冯学校管延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并能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记住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3、知道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和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了解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

二、重点:地形的分布特点;位置的重要性。

难点:记国家和首都。

三、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并组内交流:
(组长检查并指导)
(二)、提出问题、教师指导:
(教师将提出的问题或学生可能不会的、不好记的问题进行指导)。

1、东南亚的国家位置及记法:
中南半岛上:越老柬缅泰马新。

马来群岛上:印尼东文菲律宾。

2、国家与首都的记法:
泰国的湄南河(泰国的男人很少,女人在外干活,所以用谐音:没有男人河);
湄公河(因男人在家,女人在外干活,流域内几乎全是女人干活,即没有老公的河)
首都曼谷(因为泰国是佛教之国,河谷内大多是女人,曼谷即嫚谷);
老挝的首都万象(老窝里面有上万只大象);
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坚固的寨子镶着金边);
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可以想:马来到西亚的一个高坡)等,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国家的首都弄混了。

(三)、复习巩固、小组检查:
(自己先背、相互提问检查,识图记图)
(四)、巩固练习(也可以做自主学习和填充图):
1、东南亚包括和两大部分。

2、中南半岛因在以南而得名,北部的地形分布特征是。

3、中南半岛以气候为主,农作物一般在季播种,季收获;
马来群岛以气候为主,农作物可以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4、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有“”之称。

5、找出下列河流,并完成表格:
河流发源地流向注入海洋
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结论:中南半岛北部地势,与我国山水。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的地表形态。

6、填表:
国家首都位置
位于中南半岛上
兼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位于马来群岛上
其中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

7、请同学们阅读P56 “中南半岛的城市与河流分布图”,讨论完成:
(1)找出下表中的城市,并写出它们各位于哪条河流的附近?分别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城市河流国家
河内
金边
万象
曼谷
仰光
(2)说说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为什么大多分布在河流入海口附近?
(五)、达标检测题(平时也可以听写):
1.与中国陆上相邻的东南亚国家的首都分别是()
A.河内、万象、仰光 B.金边、曼谷、新加坡
C.吉隆坡、仰光、曼谷 D.河内、仰光、曼谷
2、下列河流中,发源地不在中国的是()
A.湄公河 B.红河 C.伊洛瓦底江 D.湄南河
3、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整个半岛地处低纬度 B.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大河都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流经山区的河段,水力资源丰富
4、(2007年湘潭市)“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所描述地区的地理特征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大江东去,千沟万壑
C.水流平缓,一望无际D.九曲回肠,林海雪原
5、(2007年株洲市)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扼守这个十字路口“咽喉”的是()
A.苏伊士运河B.土耳其海峡C.马六甲海峡D.巴拿马运河
6、读下图,完成要求。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洋①;大洲②;海域④;国家⑤;海峡③。

(2)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0多个国家,造成几十万人遇难身亡,使人类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浩劫。

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理论,解释此次地震海啸的形成原因:。

(六)、二次过关:(或在课后将错题写几遍,记熟)。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特别是国家、首都、河流等都不好记,由于我对记忆的方法做了认真的指导,效果还比较好,但第二课时还需要拿出时间进行复习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