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实验二、黄连、肉桂和五味子的鉴定
黄连的鉴定实验报告心得

一、实验背景黄连,学名Coptis chinensis,是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其中小檗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
为了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本实验对黄连进行了鉴定,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过程1. 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黄连药材、水、乙醇、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盐酸、硫酸、枸橼酸等。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锥形瓶、冷凝管、蒸馏装置、分光光度计、显微分析系统等。
2. 实验步骤(1)黄连药材的采集与处理:选取干燥的黄连根茎,除去杂质,洗净,晾干。
(2)小檗碱的提取:将黄连药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水,加热煮沸,过滤,得到黄连水提液。
(3)小檗碱的精制:将黄连水提液加入适量的硫酸,调节pH至2.5,静置,沉淀,过滤,得到小檗碱沉淀。
(4)小檗碱的鉴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精制后的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并与标准品进行对比。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连药材的性状鉴定通过观察黄连药材的性状,如颜色、气味、质地等,初步判断其品质。
本实验选取的黄连药材呈黄色,气味苦,质地坚实,符合黄连药材的特征。
2. 小檗碱的提取与精制实验中,通过加热煮沸、过滤、沉淀等步骤,成功提取并精制出小檗碱。
提取率较高,表明实验操作较为合理。
3. 小檗碱的鉴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精制后的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本实验提取的小檗碱含量较高,与标准品相近,证明实验操作正确。
四、实验心得1. 实验操作要严谨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提取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加热或加热不足,影响提取效果。
2. 注意实验安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避免意外伤害。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黄连的生药学鉴定

黄连 为名贵 中药。 有泻火解毒 、 具 清热 燥湿等功 效, 由于
生 长 的 周 期 较 长 , 格 较 高 , 临 床 用 量 很 大 , 场 上 出 现 较 价 且 市 多 伪品。 将其鉴别要点分述如下 : 现
连 ” 。
樱红色 。滤液 5 +5 滴 %没食子酸/ 乙醇溶液 2 ~3滴 , 在水浴 上蒸干, 趁热加硫 酸数滴 显深绿色 。( 查 小檗碱 ) 粉末或 检 。
薄 切 片置 载玻 片 上 +9 %乙 醇 1 5 ~2滴 +3 %硝 酸 1 , 盖 O 滴 加 玻 片放 置 片刻 。 检 黄 色 针 状 或 针 簇 状 结 晶 析 出 ( 酸 小 檗 镜 硝
茎 。 表 面 呈 黄 褐 色 , 问 平 滑 , 上 密 生鳞 叶 , 根 显 得 粗 糙 。 节 节 须
云连多为单枝 , 较细小, 外形 为圆柱形 , 略呈连珠状, 弯 常 曲。有“ 过桥” 。质轻而脆, 易折 断, 断面较平坦 , 呈黄棕色 。
口诀 :黄 连 有 节 外 皮 粗 。 间 膨 大 似 连 珠 , 根 丛 生 硬 刺 “ 节 须 手 。 面 色 黄 味一 苦 ””。 断 极 【
碱 ) 。
用 F - MR波 谱 仪 测 定 了 不 同 产 地 黄 连 特 征 总 提 物 TN 的 MR 图 谱 。 对 特 征 信 号 进 行 了 归 属 。 从 特 征 总 提 物 HN 并 中分得并鉴定了小檗 碱和棕榈 碱。分 析结果 指 出, 种 黄连 每 的 MR 图 谱 都 显 示 出 原 小 檗 碱 型 生 物 碱 的 特 征 共 振 峰 。 HN 黄连伪品无此信号 【。 2 J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维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生药学教学资料》实验三、麻黄、黄连、五味子

五味子的种子表面有不规则的突起,有时可见横长皮孔样突起。种皮内侧有油细胞散在,内含挥发油。 种仁呈不规则形或扇形,表面有纵向条纹。
麻黄、黄连、五味子的药理作用比较
01
麻黄的药理作用
麻黄具有散风寒、宣肺气、散痰饮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 冒、咳嗽、哮喘等病症。麻黄中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具 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与体会
实验收获
通过实验,我深入了解了麻黄、黄连、五味子的生药学特性 ,掌握了生药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显微观察、理化鉴 别等。
实验体会
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生药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复杂性, 需要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同时,我也认识到团队合作 的重要性,只有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微 观结构,如细胞、组织等, 进一步了解植物的鉴别特 征。
化学反应实验
通过化学反应实验,如荧 光反应、颜色反应等,进 一步鉴别植物的化学成分。
了解麻黄、黄连、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麻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01
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
感冒、咳嗽、哮喘等病症。
认识
通过本次实验,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生药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生药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在 中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中药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建议
希望教师在生药学课程中增加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药学知识。同时,也希望 教师能够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以便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动态,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对实验的建议和改进
建议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生药样本,以便更好地对比和鉴别不同生药之 间的差异。同时,可以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黄连生药学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黄连的实地观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理化鉴定、有效成分提取与分析等环节的实践操作,加深对黄连这一传统中药材的认识,掌握其药用价值、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提高中药材鉴定和提取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中医药大学中药材鉴定实验室、XX中药材种植基地四、实训内容(一)黄连药材鉴定1. 药材来源: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
2. 药材性状:黄连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0cm,直径0.5~1cm。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
质坚实,断面呈黄色,皮部较薄,木部色较深,呈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极苦。
3. 显微鉴别:横切面可见表皮细胞一列,较厚,下皮细胞数列,纤维成束,木栓层细胞数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针晶。
4. 理化鉴定:取黄连粉末少量,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冰醋酸(8:1: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二)黄连有效成分提取与分析1. 提取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95%乙醇为溶剂,提取黄连中的生物碱类成分。
2. 分析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3. 分析结果:HPLC分析结果显示,黄连中主要生物碱成分包括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等,其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最高。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黄连这一传统中药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黄连的药材鉴定、性状鉴别、理化鉴定、有效成分提取与分析等操作技能。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几点体会:1. 中药材鉴定的重要性:中药材鉴定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鉴定黄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黄连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方法,提高对黄连药材的认识和鉴定能力。
二、实验原理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等症。
本实验通过对黄连的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黄连药材、显微镜、显微切片机、药材粉末、试剂(盐酸、硫酸、乙醇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天平、烘箱、电炉、烧杯、滴管、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性状鉴别(1)观察药材的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
(2)取黄连药材,切成薄片,观察其横切面的组织结构。
2. 显微鉴别(1)取黄连药材,制成显微切片。
(2)在显微镜下观察黄连的显微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等。
3. 理化鉴定(1)取黄连药材,提取其生物碱。
(2)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提取的生物碱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1. 性状鉴别(1)黄连药材呈长圆柱形或稍弯曲,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
(2)横切面观,黄连药材的皮层较宽,散有黄色椭圆形石细胞,另有根迹维管束。
2. 显微鉴别(1)黄连的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外被角质层。
(2)皮层细胞呈长方形或类圆形,含有石细胞和纤维。
(3)维管束呈环状排列,木质部细胞呈放射状排列。
3. 理化鉴定(1)黄连生物碱的提取: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出黄色固体。
(2)薄层色谱法:将提取的生物碱点于薄层板上,用盐酸-乙醇溶液展开,观察斑点颜色,与对照品比对,确定生物碱种类。
(3)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提取的生物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其含量。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黄连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方法。
黄连的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黄连的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
2. 学习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了解黄连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
二、实验原理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小檗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本实验通过显微观察、理化鉴别和生物碱提取分离等方法,对黄连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1. 黄连药材(味连、雅连、云连)2. 黄连粉末3. 显微镜4. 紫外分析仪5. 微量升华装置6. 稀甘油、水合氯醛试液、氢氧化钠试液、乙醇等试剂四、实验方法1. 显微鉴别- 观察黄连横切面,观察木栓层、皮层、石细胞、中柱鞘纤维、维管束等结构。
- 观察黄连粉末,观察石细胞、中柱鞘纤维、维管束等结构。
2. 理化鉴别- 取黄连粉末,加乙醇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
- 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含氯石灰少量,即显樱红色;另取滤液5滴,加5%没食子酸乙醇溶液2~3滴,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
3. 生物碱提取分离- 称取黄连粗粉20g,加0.3%硫酸200ml,浸泡20min,煎煮30min,滤过。
- 加石灰乳调pH值,提取小檗碱。
- 通过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小檗碱。
五、实验结果1. 显微鉴别- 味连: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中柱鞘纤维成束,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 雅连:髓部有石细胞。
- 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 理化鉴别- 樱红色反应:阳性。
- 深绿色反应:阳性。
3. 生物碱提取分离- 成功提取小檗碱,并通过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显微观察和理化鉴别,成功鉴定了黄连。
2. 成功提取并分离纯化了黄连中的小檗碱。
七、实验讨论1. 黄连的显微特征与其药用价值密切相关,可通过显微观察进行鉴定。
2. 理化鉴别是鉴定黄连的重要手段,可用于区分不同品种的黄连。
显微化学法黄连实验报告(3篇)

一、实验目的1. 通过显微化学法,鉴定黄连药材的真伪。
2. 学习并掌握显微化学鉴定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黄连药材的显微特征,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显微化学法是利用药材的化学成分在特定条件下与某些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从而鉴定药材真伪的方法。
黄连作为一种中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小檗碱,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小檗碱在特定的显微化学试剂中会产生特征性的颜色反应,因此可以用于黄连的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 黄连药材样品(干燥根茎)- 稀盐酸- 乙醇-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钾溶液- 氯化钡溶液- 硫酸铜溶液- 显微镜实验仪器:- 研钵- 玻璃棒- 试管- 显微镜台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将黄连药材样品研磨成粉末。
- 取适量粉末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研磨均匀。
2. 显微观察:- 将研磨好的样品滴加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 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显微特征。
3. 化学鉴定:- 取一小部分样品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溶解。
- 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重复上述步骤,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1. 显微观察结果:- 样品粉末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细胞壁较厚,含有淀粉粒和纤维。
2. 化学鉴定结果:-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样品溶液呈现红色。
- 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样品溶液呈现白色沉淀。
- 加入硫酸铜溶液后,样品溶液呈现蓝色。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显微化学法,成功鉴定了黄连药材的真伪。
2. 黄连药材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细胞壁较厚,含有淀粉粒和纤维,这是其典型的显微特征。
3. 小檗碱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呈现红色,在氯化钡溶液中呈现白色沉淀,在硫酸铜溶液中呈现蓝色,这是其特征性的化学反应。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注意试剂的浓度和用量,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理化鉴别
黄连粉末 加稀盐酸 片刻后镜检 加热 镜
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象
黄连根茎折断面 紫外光 观察荧光 [实验结果与报告] 肉绘桂 黄氯 连仿根液茎,横加切面10组%盐织酸特苯征肼简,图镜检观察现象 绘黄连、肉桂、五味子粉末显微特征图。 记录理化鉴别的结果。
[实验内容] (一)性状鉴别 观察黄连、川乌、附子、白芍、淫羊藿、肉桂、五味 子等所陈列生药标本。
(二)显微鉴别 1.观察以下生药的横切面永久制片的组织构造特征: 黄连根茎横切面:
2. 粉末鉴别: (1)黄连粉末 水合氯醛-稀甘油透化装片 镜检 (2)肉桂粉末 水合氯醛-稀甘油透化装片 镜检
(3)五味子粉末 水合氯醛-稀甘油透化装片 镜检
实验二 黄连、肉桂和五味子的鉴定
[目的要求] 1. 熟悉毛茛科、木兰科、樟科等常用生药的性状特 征。 2. 掌握黄连、肉桂、五味子的显微鉴别特征和理化 鉴别方法。
[仪器、试剂及材料] 1. 仪器:显微镜、临时制片用具、紫外光灯等实验 用具。 2. 试剂:水合氯醛、稀甘油等。 3. 材料:生药标本,黄连、肉桂、五味子粉末,黄 肉桂连药材横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