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遗传多样性讲稿-

合集下载

沪科版高中第三册《遗传多样性》说课稿

沪科版高中第三册《遗传多样性》说课稿

沪科版高中第三册《遗传多样性》说课稿一、教材背景介绍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它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遗传多样性》是沪科版高中第三册的一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了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形成原因、意义及保护措施等内容,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进一步了解遗传多样性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材内容分析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遗传多样性是指种群中存在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多样性。

本节课将首先引导学生了解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以及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2. 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原因遗传多样性的形成与遗传变异密切相关。

通过遗传变异,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之间会出现差异,从而使种群具有遗传多样性。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遗传变异的各种形式,以及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遗传变异的影响。

3. 遗传多样性的意义遗传多样性对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理解遗传多样性对种群适应环境的作用,以及遗传多样性在物种进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4.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遗传多样性,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种群的基因资源丧失。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人类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和途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己参与到遗传多样性保护中。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 - 掌握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 理解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了解遗传多样性的意义及其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 熟悉人类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和途径; - 培养学生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意识和行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形成原因;•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遗传多样性的意义及其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明白遗传多样性对物种进化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教材: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三册《遗传多样性》;•课件:包括教学内容的PPT、图片和配套素材;•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高三生物课件: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高三生物课件: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1 生态因素
2 地理因素
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要素对物 种的影响。
包括地形、海拔、土壤等地理因素对物 种的分布和多样性的影响。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动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 法律法规的制定。
利用方式
合理利用物种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 农业的发展。
样方法
在研究区域内设置一定数 量的样方,记录每个样方 内的物种数量和分布情况。
鸟类点数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鸟类的数 量和种类来评估物种多样 性。
物种多样性的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类型
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
分布情况
不同地区和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存在着差异,受到地理、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意义及其 关系
意义
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 态功能的维持和进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系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物种多 样性的变化也会对遗传多样性产生影响。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分子标记法
通过分析DNA序列或蛋白质 序列等分子标记信息来评 估遗传多样性。
表型标记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表 型特征,如形态特征、生 理特征等来评估遗传多样 性。
生态标记法
通过研究个体在不同环境 中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来 评估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1 自然因素
如地理障碍、环境条植业、畜牧业、工业化活动等,对遗传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高三生物课件:遗传多样 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本课件介绍了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内容涵盖了遗传多样性和物 种多样性的定义、意义、测定方法、影响因素、保护和利用等方面。通过深 入了解如何保护和利用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展 望未来的发展。

遗传多样性研究

遗传多样性研究

• (3)塑性:植物的生长型依赖于环境条件。
• (4)基因影响数量特征

大量的可遗传的数量变异特征,如高度、重量、大小 等。最好的数量遗传特征就是农业品种培育指标。
• • 例如:农作物的含油量,经过67年的选择,使作物的 含油量几乎增加了4倍,从5%增加到了19%。
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1、遗传变异
• •
• 遗传变异的本质和起源 • • 本质:DNA分子上四种碱基对的变异。
起源:所有能引起DNA分子上述变化的因素均可成为遗 传变异的起源。 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是物种自身生存和未来进化的资源 有利于人工育种 给种群带来适合度方面的优势
• 2.遗传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 (1)表型的多态(形态、生理、行为、数量等形状) • • (2)染色体的多态(染色体的变异) • (3)蛋白质的多态(同工酶、等位酶)
(1) 突变:在任一基因位点上新基因产生的最初机 制是发生在细胞中并能导致新个体形成的点突变。 • (2) 在有性繁殖下的基因重组。 • 因位点之间的遗传变异进一步还受基因组内的基因 位置重排的影响(如倒置或易位等染色体突变),因而 产生新的多位点基因组合;

• 2.遗传漂变
• 遗传漂变:是等位基因频率由于只有少数亲代等位基因可以传入 下一代(取样效应),而产生的随机变化。 •
• (4)基因的多态(复等位基因)
• 3、遗传决定形状的关系说明

(1)基因影响形态发育:形态变异是对遗传变异最好 的表达,也是实践中认识遗传多样性的最直接的特征。 不过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的对应关系。很多形态变异, 虽然也是遗传上的程序所决定的,但是仍要依赖于季节 或成熟变化。
• (2)、基因影响形态:如多形性,植物两性 的差异。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二、遗传多样性的起源及其影响因素
2、影响遗传多样性因素
(1)遗传变异:突变、重组
个体遗传基因
(2)基因流 (3)遗传漂变
群体遗传结构
(4)自然选择
多样性减少 遗传分异增加
基因流 遗传漂变,自然选择
多样性增加 遗传分异减少
三、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及相关变量
1、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1)表型分析:形态学水平 (2)核型分析:染色体水平 (3)等位酶分析: 分子水平 (4)DNA分析:
常规检验 连锁不平衡检测、哑基因(null alleles)检测、Hardy-Weinberg检测 Mantel 检验、异质性检验、空间遗传强度统计、及主成分分析(PCA)
四、 研究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1、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生物进化的历史和适应潜力
例如,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数量稀少、分布区 狭窄且相互隔离、食物单调、生殖力低下,面临灭绝。大熊猫群体 被隔离为30多个小群体,每个群体数目不到50头,有些少于10头, 这种情形会导致遗传漂变、近交的不利后果。
❖ 狭义的概念
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 群内的遗传变异,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为多个层次上, 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 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 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
一、遗传多样性基本概念及含义
2、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1)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种内的遗传变异。
群体内的个体间变异、群体间变异、品种间 变异……等等,研究对象均为同一“种” 。
(2)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可遗传的变异,不包 含由于环境和发育引起的变化(可塑型表型)。

遗传多样性和保护遗传资源

遗传多样性和保护遗传资源
生物存储技术:利用低温或超低温技术,长期保存遗传资源,确保种质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农业技术:通过生态农业模式,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遗传 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探索新的保护和利用途径
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定位和 保护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 发新的药物和生物制品,从遗传资 源中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医学领域:用于药物研发和疾病治 疗
生态领域:用于生态修复和生物多 样性保护
遗传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遗传资源的管理原则
保护优先原则:确保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 惠益分享原则:确保遗传资源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共享 科学合理原则:基于科学依据,合理利用和管理遗传资源 公开透明原则:确保遗传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添加标题
适应环境变化:遗传多样性可 以帮助物种适应环境变化,提 高物种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添加标题
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遗传多 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基因 资源,对于保障人类生存和发 展以及推动农业、医药、生态 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添加标题
促进科学研究:遗传多样性为 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 资源,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的 本质和规律,推动科学技术的 进步和创新。
建立全球遗传资源 数据库,实现信息 共享
加强国际合作,共 同制定遗传资源保 护政策
促进技术交流与合 作,提高遗传资源 保护水平
建立多边合作机制 ,共同应对全球性 挑战
创新技术与方法在保护遗传资源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修复和改良物种基因,提高遗传资源的抗逆性和适应 性。
生物信息学: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遗传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和评 估,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遗传多样性-沪科版高中第三册教案

遗传多样性-沪科版高中第三册教案

遗传多样性-沪科版高中第三册教案第一节:遗传基础课程目标•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术语•通过基因、染色体、DNA等概念的学习,掌握基因的遗传方式和基本规律•能够解释常见遗传病的发生原理课程内容一、基因的构成和功能基因是指控制个体发育和特征的遗传单位,通常位于染色体上。

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解:•基因的定义和分类•基因的组成和结构•基因的表达和功能二、遗传原理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解:•孟德尔遗传学原理•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频率等概念•常见遗传模式、半显性、多基因等类型的遗传规律三、遗传病的发生和预防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解:•遗传病的概念和分类•常见遗传病的发生机制和症状•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思考问题1.什么是基因?基因的结构及作用方式是什么?2.孟德尔遗传学原理是什么?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代表什么意思?3.什么是显性、隐性等遗传现象,多基因遗传是怎样进行的?4.常见的遗传病是怎么引起的?遗传病可以预防和治疗吗?第二节:遗传多样性课程目标•了解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稳定性的关系•了解生物进化中遗传多样性保护和遗传漂变的概念和意义•了解遗传工程的含义和一些应用场景课程内容一、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中遗传多样性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包括每个物种内部个体之间及其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解:•生物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概念•遗传多样性与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多样性维持性策略和影响因素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变异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解:•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遗传漂变•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和维持遗传稳定性的策略•长跑和果蝇等生物体中进化的例子三、基因工程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解:•基因工程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基因重组、克隆和基因编辑等技术原理•基因工程的伦理及其与传统育种的比较思考问题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遗传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什么3.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变异是怎样进行的?4.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重组和基因编辑分别是什么原理?基因工程在什么场合下使用?与传统育种相比,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有哪些?第三节:实验与讨论实验目的学生通过实验,深入了解遗传基因的相关概念和共性与差异。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响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进化的本质,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 一个物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已是被无数实例证明了的事实。如第一次“绿色革命”和水稻杂交优势的 利用,就是发现和利用了矮秆基因和不育基因的结果。显而易见,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无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还是对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未来世界的食物供应,都有重要的意义。
遗传变异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造成的一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正是这种变异导致生物在不同 水平上体现出的遗传多样性。居群(Population又译种群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组织和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 平。通常遗传多样性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就是遗传变异性的高低。然而对任何一个物种来说,个体的生命很短暂, 由个体构成的居群或居群系统(宗、亚种、种)才在时间上连绵不断,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这些居群或居群系 统在自然界有其特定的分布格局式样。故遗传多样性不仅包括遗传变异高低,也包括遗传变异分布格局即居群的 遗传结构。例如对大范围连续分布的异交植物来说,遗传变异的大部分存在于居群之内;而对以自交为主的植物 来说,居群之间的遗传变异明显减小;对那些更为极端的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植物来说,每个无性集群(Colony) 在大部分位点上都是纯合的,形态变异也很小,但不同的无性集群之间都有很大或明显的差异。因为遗传变异分 布在无性集群之间,因此居群遗传结构上的差异是遗传多样性的一种重要体现。一个物种的进化潜力和抵御不良 环境的能力既取决于种内遗传变异的大小,也有赖于遗传变异的居群结构。
起源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研究意义
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首先,物种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大小是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其生存适应和发展进化的前提。一个居群或物种 遗传多样性越高或遗传变异越丰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越;容易扩展其分布范围和开拓新的环境。即 使对无性繁殖占优势的种也不例外。理论推导和大量实验证据表明,生物居群中遗传变异的大小与其进化速率成 正比。因此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以揭示物种或居群的进化历史(起源的时间、地点、方式),也能为进一步分 析其进化潜力和未来的命运提供重要的资料,尤其有助于物种稀有或濒危原因及过程的探讨。

遗传多样性和保护

遗传多样性和保护

遗传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基 础。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进化的基础,有助 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态平衡。
保护遗传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遗传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也 具有重要意义,为农业、医药等领 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研究素材。
添加标题
可持续发展:通 过推广可持续发 展模式,减少人 类活动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保护 生物多样性,从 而保护遗传多样
性。
添加标题
社区参与:鼓励 当地社区居民参 与遗传多样性的 保护工作,提高 他们的环保意识
和保护能力。
添加标题
国际合作:加强 国际间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研究、 制定和实施遗传 多样性保护措施, 促进全球生态平 衡和可持续发展。
遗传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遗传多样性丰 富的物种更能抵抗环境变化和外来入 侵,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促进生物进化: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 的基础,为物种提供遗传变异的来源,
有助于适应环境变化和进化新物种。
维持生态平衡:遗传多样性有助 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物 种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协同进化。
04
Part Four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生物多样 性
保护生态系统
保护物种资源
保护遗传资源
01
0 2
03
04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责任 加强对遗传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力度,防止非法获取和利用 建立遗传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 强化对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是等位基因频率由于只有少数亲 遗传漂变: 代等位基因可以传入下一代(取样效应), ),而产 代等位基因可以传入下一代(取样效应),而产 生的随机变化。 生的随机变化。 任何种群数量有限的都经历遗传漂变吗,种 任何种群数量有限的都经历遗传漂变吗, 群越小影响就越显著。? 群越小影响就越显著。? 对研究小种群的意义比较大
8 遗传变异 (1)、基因突变(Genetic or point mutation) 基因突变( mutation)
(2)、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变异(Chromosomal variations)
9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 drift) 10 基因流 (Gene flow) flow)
基因流-----影响遗传多样性维持机制与格局 3. 基因流---影响遗传多样性维持机制与格局 基因流( 基因流(基因流能导致新的基因多样性流向局 部种群和减少种群间的遗传分异) 部种群和减少种群间的遗传分异)之间的动态平 衡,是决定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的根本 和基础。 和基础。 基因流是通过生物物种各种群之间个体迁移得 以实现的。 以实现的。 各生境斑快之间物种的迁移, 各生境斑快之间物种的迁移,影响等位基因的 频率和物种之间遗传格局的形成。 频率和物种之间遗传格局的形成。
三、物种遗传多样性的时空格局
(一) 遗传多样性空间遗传结构含义 涵义: 1 涵义:遗传多样性在空间分布的变化 实例:如人类血型的空间结构: 2 实例:如人类血型的空间结构:对世界各地的群体
的基因频率进行调查表明 ,各个群体差别较大。ABO 各个群体差别较大。 血型中I 血型中IO的频率为 日本人,蒙古人I 的频率为50 60%; 50日本人,蒙古人IO的频率为50-60%; 高加索人、非洲黑人I 的频率为65 80%; 65高加索人、非洲黑人IO的频率为65-80%; 印第安人I 的频率为100% 100%。 印第安人IO的频率为100%。
“塑性”表现型 塑性”
(4)基因影响数量特征 大量的可遗传的数量变异特征,如高度、 大量的可遗传的数量变异特征,如高度、重量 或大小等。 或大小等。最好的数量遗传特征就是农业品种培 育指标。 育指标。 例如,农作物的含油量,经过最近67年的选择, 例如,农作物的含油量,经过最近67年的选择, 67年的选择 使作物的含油量几乎增加了4 5%增加到 使作物的含油量几乎增加了4倍,从5%增加到 19%。 19%。
遗 传 多 样 性
※ 一、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1、概念: 概念: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主要是指 diversity)主要是指 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 遗传变异的总和。 遗传变异的总和。
遗传多样性最直接的表达是遗传变异性的高低 及其分布格局
我国大熊猫分布区
2 繁育系统与遗传多样性空间格局
表 不同受粉方式对于植物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类别 自花受粉 虫媒杂交 风媒杂交
P 42 50 66
A 1.69 1.99 2.40
H 0.12 0.17 0.16
Gst 0.51 0.20 0.10
多型基因位点比例; 基因丰富度; 平均基因多样性. 注:P 多型基因位点比例;A 基因丰富度; H 平均基因多样性.
※ 二、影响遗传多样性因素 1. 遗传变异
(1)突变:在任一基因位点上新基因产生的 突变: 最初机制是发生在细胞中并能导致新个体形成 的点突变。 的点突变。 (2)在有性繁殖条件下的基因重组 基因位点之间的遗传变异进一步还受基因组 内的基因位置重排的影响, 内的基因位置重排的影响, 因而产生新的多位点 基因组合; 基因组合;
2、突变发生的时间不同,遗传变异作用不同 突变发生的时间不同, 时间不同 突变发生的时间可能包括: 突变发生的时间可能包括: (1)减数分裂配子形成阶段 (2)胚胎阶段 (3)个体营养生长阶段
四、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宏观原因: 1. 宏观原因: (1)生态破坏 (2)生境破碎化 (3)大气污染和气温升高等环境胁迫均会 减少动、植物的种群数量, 减少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形成小种群 形成分隔的遗传格局 影响遗传多样性。 影响遗传多样性。
或者
4 基因频率 5 基因型频率 6 表现型频率 7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表现型频率关系 基因频率、 Hardy-Weinberg定律 Hardy-Weinberg定律 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选择、突变、 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选择、突变、和迁 基因流)等因素存在, 移(基因流)等因素存在,对于特定的等位基因的基因 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不变。 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不变。而 且基因型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存在和简单的关系。 且基因型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存在和简单的关系。而符合 上述条件的种群称之为平衡种群。 上述条件的种群称之为平衡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主要内容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含义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含义 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遗传多样性的时空格局 遗传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和指标 遗传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遗传多样性学习所涉及遗传学概念说明
1、基因(Gene)与等位基因(Allele) 基因(Gene)与等位基因( 2、基因型(Genotype) 基因型( 3、表现型(Phenotype) 表现型( 基因A 基因A 突变 基因B 基因 基因型 表现型
4 自然选择
Hale Waihona Puke 桦 尺 蛾 与 工 业 黑 化
5. 遗传多样性的维持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变异、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变异、
遗传漂变、自然选择、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自然选择、基因流。遗传漂变(遗传漂
变能使局部种群丢失遗传多样性, 变能使局部种群丢失遗传多样性,但使种群间的分异增 和基因流( 加)和基因流(基因流能导致新的基因多样性流向局部 种群和减少种群间的遗传分异)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决 种群和减少种群间的遗传分异)之间的动态平衡, 定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和基础。 定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和基础。 基因流 遗传变异减少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增加
遗传多样性有多种表现形式
鸽子形态多样性
※ 遗传多样性表现形式: 2、遗传多样性表现形式:
(1) 表型的多态(形态、生理、数量等形状) 表型的多态(形态、生理、数量等形状) (2) 染色体的多态(染色体的变异) 染色体的多态(染色体的变异) (3) 蛋白质的多态(同功酶Isozyme、等位酶等Alleles) 蛋白质的多态(同功酶Isozyme 等位酶等Alleles Isozyme、 Alleles) (4) 基因的多态(复等位基因) 基因的多态(复等位基因)
蛾的成熟变化: ,幼虫的巢, , 蛾的成熟变化:1,幼虫的巢,2,雌幼虫 4. 雌成虫, 雌成虫, 5. 雄蛹, 雄蛹,
3,雌蛹 , 6. .雄成虫 雄成虫
雌雄两性形态的差异
塑性:所谓的“塑性” 表现型, ( 3 ) 塑性 : 所谓的 “ 塑性 ” 表现型 , 即生物的生长 型依赖于环境条件, 植物尤其如此。 型依赖于环境条件 , 植物尤其如此 。 形态的塑性在许多 动物中也很普遍,比如有一种蝴蝶( butterfly: 动物中也很普遍 , 比如有一种蝴蝶 ( Satyrid butterfly: 属名是Bicyclus 的眼点(eyespot)在干旱季节很小, Bicyclus) 属名是Bicyclus)的眼点(eyespot)在干旱季节很小,而 在湿润季节就很大。 在湿润季节就很大。
2 大尺度遗传变异 对许多物种来说,在地理分布区边缘的种群没有处于分 对许多物种来说,在地理分布区边缘的种群没有处于分 物种来说 布中心的种群的多样化高 的种群的多样化高。 布中心的种群的多样化高。
(三) 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 1 物种分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1) 地理区域 (2) 分布格局 (3) 环境异质性和环境隔离
(二 ) 自然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
1 小尺度遗传变异 (1)小种群和隔离种群 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主要受随机遗传漂变、 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主要受随机遗传漂变、基因流限制 和分化选择压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和分化选择压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这些作用导致小种群 和隔离种群的种群内遗传变异降低 种群间遗传变异升高。 遗传变异降低, 和隔离种群的种群内遗传变异降低,种群间遗传变异升高。 (2)大种群和非孤立种群 对于一个大种群和非孤立种群来说, 对于一个大种群和非孤立种群来说, 如果漂变和基因 流是唯一影响基因频率的重要因子, 流是唯一影响基因频率的重要因子,那么大多数的遗传变 异应该发生在种群之内。 异应该发生在种群之内。
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4 功能等级与形状的关系说明
(1)基因影响形态发育:形态变异是对遗传变异 基因影响形态发育: 形态发育 最好的表达, 最好的表达, 也是实践中认识遗传多样性的最直接的特 征。 不过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的对应关系。 不过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的对应关系。很多形态 变异,虽然也是遗传上的程序所决定的, 变异,虽然也是遗传上的程序所决定的,但是仍要依 赖于季节或成熟变化。例如昆虫的茧、 赖于季节或成熟变化。例如昆虫的茧、蛹、幼虫和成 见下图)。 虫 (见下图)。 (2)基因影响形态:如多型性, 动植物两性的差 基因影响形态:如多型性, 异,特别是鸟类两性的差异
不同尺度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相同的吗? 不同尺度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相同的吗?
3、遗传多样性的分类等级(探讨遗传多样性的尺度) 遗传多样性的分类等级(探讨遗传多样性的尺度) 种 群 可 被 分 成 局 域 ( Local) 种 群 , 集 合 ( Meta) population),小种(Race)和物种。 ) 小种( )和物种。 局域种群通常是指包含相互之间很可能混合或重组的一 局域种群 通常是指包含相互之间很可能混合或重组的一 群个体,并具有接近于Hardy Hardy平衡的基因型。 群个体,并具有接近于Hardy-Weinberg 平衡的基因型。 混合种群由一群偶然基因流松散联系的局域种群所组成, 混合种群 由一群偶然基因流松散联系的局域种群所组成, 由一群偶然基因流松散联系的局域种群所组成 所以种群的区分不是非常明确的, 所以种群的区分不是非常明确的,混合种群有时也被称为种 群的种群,混合种群是一个种群内部不同亚种群的集合。 群的种群,混合种群是一个种群内部不同亚种群的集合。 地理小种( race) 地理小种(Geographical race)包括遗传上相似的地理种 群或基因型的集合所组成, 群或基因型的集合所组成,这些集合在一个或多个遗传元素 上相互具有明显的区别。常被称之为亚种(Subspecies) 上相互具有明显的区别。常被称之为亚种(Subspecies)。 物种:互相交配的自然群体, 物种:互相交配的自然群体,该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 是隔离的。 是隔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