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4.火把节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4.火把节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4.火把节-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教学要求1.认识和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族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族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课时两课时14火把节??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我为你砍好了蒿(hāo)枝,我为你扎好了火把,我要带着你满山遍野地奔跑。
2[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姑娘最喜欢的彩衣和头帕,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3的披毡和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
[②这几句话写了什么]4??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
[③这几句话写“我”为客人准备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彝家人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他们一起欢度火把节,并巧妙地交代了彝家人过火把节所准备的东西。
盛典。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zhài)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
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5[④这段话表现了什么]知识点详解 ?2①排比。
表现了“我”的好客。
3②写了“我”为客人准备好了彩衣、头帕、披毡和花包等民族服装。
4③写“我”为客人准备好了食品。
5④这段话十分细致地描写了人们过节前的准备。
“不约而同”“兴高采烈”“穿上”“忙着”等词语表现出一种热闹而欢快的节日气氛。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 火把节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zh3i
宝盖儿 上中下结构
山寨 寨子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 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ji2o
矢字旁 左右结构
矫健 矫正
矫健的公牛瞪着血红的双眼, 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ji`o
足字旁 左右结构
摔跤 摔跤场上人声鼎沸。 跌跤
上指导朗读,突破重 难点。
生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使学生的形象思 维、 语言表达得到同 步 发展。
4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积累有关描写春、夏额、秋、冬的词语或句子。
15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认读 11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学写一个生字。 2、通过老师范读,生生互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文。 3、通过课件展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热爱 大自然的情感。
三 采取学生喜欢的 多种方式理解课文 1 同桌互相倾听对方 朗读
2 同桌之间互相讲讲 这个故事
小组推荐一名来讲, 同学互相评议,他们 那些地方讲得好?那 些地方需要改进?
2 以小组为单位 表 演这个故事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进行创作和表演,并 给予奖励
四 课外扩展,引向 生 活 1 和爸爸妈妈一起 读。 2 爱 献上我的一份
一起阅读讨论谈体会
用实际行动献上对父 母的爱
五 生字的识记与书 写 1 识记 乌—鸟 门—问 自----白 鸦-鹊-鸽-鸡-鹅 冷凉 渴-河-流—江 雪 2 书写 力 注意笔顺 来 的中间的一竖要 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 上 口 第一笔竖要稍向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火把节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风一 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 法,描 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 喻示老 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这是多 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 一台电视 机。”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① 阅读,勾画。 ② 同桌交流。 ③ 大声诵读。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口语交际·习作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 、密不可 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 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 数字, 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 奉献了 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 由得想到 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 普通老人让 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道。” 4“它”是谁?为什么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 第一口呼吸 ,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4火把节课件

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 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 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 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 载歌载舞,热情奔放。歌舞结束,各家各户的人们 举着火把向自己的田土走去,分散举行火把游行, 一直要游遍各自的田边地角,以此表达消灭害虫, 祝祈风调雨顺,确保五谷丰收,人丁平安,六畜兴 旺的心愿。织金彝族的火把节,以三塘镇松树坪的 节日活动场面为大,每年均有上千人参加。活动场 所还立有序碑,记述这里火把节的形成与延续。
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感受。
火把节时间
读与悟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 么? 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 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 不挠精神的象征 。
板书设计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
火 场面:准备饭菜、斗牛、 把 摔跤、点火把、跳舞 节
来历:用火消灭“天虫”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从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热阿比,地上有 个大力士叫阿提拉巴,两人都有拔山之力,没有人 能够摔倒他们。斯热阿比听到阿提拉巴是地上的大 力士,很有本领,就从天上下来,和他比试。那天 阿提拉巴正好出门,临行时,他对母亲说:“天上 的大力士来找我,请老人家抬一块铁块招待他,就 说这是我吃的东西,请他尝尝。让他等一会儿,我 马上回来找他摔跤。”说完,阿提拉巴就走了。 一会儿,斯热阿比来了,阿提拉巴的母亲真 的抬了一块铁块给斯热阿比,斯热阿比咬了一口, 怎么也咬不动。他想:阿提拉巴吃铁块,他的力气 一定比我大。想罢,他急急忙忙回去了。
傣族的泼水节
侗 族 林 王 节 领一 为 六 袖个 的 月 林侗 是 辰 王族 纪 日 农念吃 民当粽 起地粑 义的,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火把节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2.练习。
3.反馈。
钉、给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 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钉、给”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设计公益用语。 教学重点: 学习设计公益 用语。
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各路摔跤好 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 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 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 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 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 田野,奔向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 只见一条条 “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 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围着篝火跳舞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 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人们 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 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 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 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矫健的公牛,在主人 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 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经过几番惊 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 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 呼和赞叹。
看,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 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 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 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 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 着,追逐着,嬉闹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 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听,那悦 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 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火把节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 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 我的心 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汇报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 化。
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课件 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 静地望着我。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4.火把节

教学要求1.认识和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族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族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课时两课时14 火把节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我为你砍好了蒿(hāo)枝,我为你扎好了火把,我要带着你满山遍野地奔跑。
2[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姑娘最喜欢的彩衣和头帕,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3的披毡和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
[②这几句话写了什么?]4 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第一部分 (第1~4自然段):彝家人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他们一起欢度火把节,并巧妙地交代了彝家人过火把节所准备的东西。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zhài)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
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5[④这段话表现了什么?]段导读:本段写太阳还没爬上山头,人们就打扫房子,穿上盛装,准备节日饭菜的情景。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6[⑤“欢乐的海洋”写出了怎样的场面?]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
矫(jiǎo)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1知识点详解☜2①排比。
表现了“我”的好客。
3②写了“我”为客人准备好了彩衣、头帕、披毡和花包等民族服装。
4③写“我”为客人准备好了食品。
5④这段话十分细致地描写了人们过节前的准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火把节课件语文S版20190523366

蒿寨 矫犄蝗
字词超市
头帕(pà) 屠宰(zǎi) 矫(jiǎo)健 蝗(huánɡ)虫
披毡(zhān) 山寨(zhài) 嫉(jí)妒(dù)
激情四溢: 数不胜收:
指精神亢奋,充满激情,像阳光一样光照大地, 影响别人,积极向上。
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不屈不饶: 比喻在压力、邪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彝族火把节
基诺族火把节
白族火把节
纳西族火把节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
热烈场面。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彝族
特有的民族风情。 4. 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认一认
hāo zhài
jiǎo
jī
huánɡ
表现十分顽强。
课文导读
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展现了彝族特有食物、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用于战胜恶势 力和灾难的勇敢坚持、不屈不饶的品德。
课文感悟
仔细朗读课文,思考: 为了欢度火把节,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
砍蒿枝,扎火把 准备彩衣和头帕 准备披毡和花包 杀鸡鸭,宰牛羊 买美酒和水果
从火把节的传说中我想到在大量的民间故事中,大多 数鬼神都是邪恶的象征,而人民以及他们所拥戴的英雄都 代表了勇敢、正义、善良。英雄战胜恶魔,正义战胜邪恶 ,则是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这个火把节的传说正是表达 了这种思想感情。
课文小结
盛大的节日,热闹的场面,悦耳的歌声,欢快的 舞蹈,一切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在感受火把节 隆重的场面和热闹的气氛的同时,也感叹我们伟大祖 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们为祖国骄傲,为多彩的 民族文化自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认识和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族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族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课时两课时14火把节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我为你砍好了蒿(hāo)枝,我为你扎好了火把,我要带着你满山遍野地奔跑。
2[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姑娘最喜欢的彩衣和头帕,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3的披毡和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
[②这几句话写了什么?]4 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一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彝家人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他们一起欢度火把节,并巧妙地交代了彝家人过火把节所准备的东西。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zhài)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
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5[④这段话表现了什么?]段导读:本段写太阳还没爬上山头,人们就打扫房子,穿上盛装,准备节日饭菜的情景。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6[⑤“欢乐的海洋”写出了怎样的场面?]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
矫(jiǎo)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1知识点详解☜2①排比。
表现了“我”的好客。
3②写了“我”为客人准备好了彩衣、头帕、披毡和花包等民族服装。
4③写“我”为客人准备好了食品。
5④这段话十分细致地描写了人们过节前的准备。
“不约而同”“兴高采烈”“穿上”“忙着”等词语表现出一种热闹而欢快的节日气氛。
6地顶着对方的犄(jī)角。
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段导读: 本段写日上三竿时,彝家人举行斗牛的情景。
7 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
[⑥“人声鼎沸”一词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段导读: 本段写彝家人举行摔跤的情景。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
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8[⑦“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沸腾”表现了怎样的场面?]段导读: 本段写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点燃火把的壮观场面。
9看,熊熊的篝(ɡōu)火燃烧起来了。
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
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⑧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10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
[⑨如何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11[⑩如何理解这句话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段导读: 本段详细地描写了彝家人举行火把节的盛大、热闹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绍了彝家人在火把节上的五个场景,说明了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12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撒下数不胜数的蝗(huánɡ)虫。
它们噬(shì)咬着庄稼,也噬咬着人们的心。
13[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但是,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yín)威。
[“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威”表现了彝族人民怎样的品德?]他们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的办法。
人们点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
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人们终于灭掉了“天虫”,⑤形象地写出了斗牛场欢乐热闹的场面。
7⑥表现了摔跤场上热闹而欢乐的场面。
8⑦表现了火把节壮观、盛大的场面。
9⑧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火把节的热闹场面。
10⑨这句话表达出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1⑩难句解析:这句话表达出彝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12这句话说明了蝗虫的可怕。
13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德。
保护了庄稼。
为了纪念这次用火把消灭“天虫”的胜利,庆贺五谷丰收,14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就点起火把游行,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段导读: 本段写了火把节的来历。
所以,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段导读: 本段写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怎么样?来吧,到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段导读: 本段呼应了开头,表现出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
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介绍了火把节的来历和它的象征——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字词卡片。
一启发谈话,引起阅读期待1.欣赏一组有关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如:有关民族服饰的,有关民族传统节日的。
让学生简单说说感受。
2.在我们这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有着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文化,它们是那样的熠熠耀目。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彝家人那特有的风情。
板书课题。
3.简介彝族及火把节。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在火把节上一般要举行斗牛、赛马与摔跤等各种竞赛娱乐活动。
夜里点燃火把,穿行田间,驱除害虫,并喝酒、唱歌跳舞。
4.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文中会写什么内容?(让学生猜测,引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头帕披毡宰山寨矫健摔跤熊熊嫉妒蝗虫(2)理解词语的意思。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淫威:滥用的威力。
矫健:强壮而有力。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不屈不挠:屈、挠,弯曲。
比喻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14(3)重点指导。
“寨”最下面不是“小”,而是“”。
“淫”最后一横为短横,“宰”倒数第二笔也是短横。
(4)区分“矫”和“娇”。
矫:强壮,勇武。
组词:矫健矫若游龙娇:(女子、小孩儿、花朵等)柔嫩、美丽可爱。
组词:娇娆娇小娇气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彝族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4.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四交流收获,质疑问难1.交流自己初读后的收获。
2.提出学生自己在阅读中不懂的问题,或者提出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梳理问题,解疑存疑。
(1)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解答部分问题。
(2)存疑,期待解答。
为什么作者称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发出了四次邀请?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体会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彝家火把节图片。
一回忆课文,明确问题1.快速浏览全文,重点品读第1~4自然段。
2.作者称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谁理解“盛典”的“盛”和“典”各是什么意思?(盛:盛大、隆重。
典:郑重举行的仪式。
)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
那么,“盛”和“典”究竟体现在哪里?再次仔细读书,深入感受和体会。
二研读课文,感悟理解(一)感悟理解“盛典”的“盛”1.默读第5~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场面?课文描写了火把节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教师板书。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感受。
)(1)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节日饭菜。
从“兴高采烈”“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体会到人们盼望、喜悦之情。
(2)斗牛。
“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写出人多、热闹、欢乐。
“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写出了斗牛比赛的精彩。
(3)摔跤。
从“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体会摔跤手的欢愉和骄傲。
(4)点燃火把。
从“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想象这时壮观的场面。
从“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体会人们在节日里情绪高涨。
(5)围着篝火跳舞。
“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这段话是一句排比句,写出了山寨里所有的人围着篝火跳舞的欢乐场面,感受人们的欢乐与幸福。
2.学生自己再读,找出体现“盛”的依据。
拿笔圈画,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
教师提炼归纳总结。
(准备充分,全员参与;活动多,场面热烈;范围广,时间长;内心欢乐,充满激情。
)4.这样的节日,每个人都会喜欢。
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场面,用心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1)以“围着篝火,尽情狂欢”这个场面作为例子。
指导读书,读出画面。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表情、神态,加深理解。
从中能感受到什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人们那欢乐的心情,尽情释放的激情。
)(2)学生用上面的方法,阅读喜欢的其他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