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修复课件
合集下载
地下水修复技术

l 地下水中已发现有机污染物180多种,且数量和种类仍在迅速增 加,还发现了一些没有注册使用的农药
¢ 分类:生物难降解的;易降解的
8
n 多环芳烃:PAH n 多氯联苯:PCBs n 非水相流体:NAPLs( DNAPLs
&LNAPLs) n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n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s n 亚硝基二甲胺:NDMA n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16
污染物迁移——水动力弥散
在多孔介质中,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混的流体时,在流体 运动作用下其间发生过渡带,并使浓度趋于平均化,这种现象称 为多孔介质中的水动力弥散现象,简称弥散现象 形成弥散现象的作用,简称弥散作用
对流
污染物质点在含水层中以地下水平均实际流速(亦称平均流速)传播的现象
分子扩散 在物理化学作用下,由浓度不一引起的物质运动现象,它是由不均一向均一发 展的不可逆过程 液体静止时或运动时均存在纵向、垂向上的扩散
污染扩散;同时,抽出来的地下水可在地面得到适合的处 理净化。
*设计内容:水井的作用范围、位置、数目,井的建造材料,
抽水速率或流量,操作方式,地面处理工艺,处理后地下 水处置方式,设置低水力传导系数的屏障。
1 抽出处理法(P&T)
n 1.2 不足 *许多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当低,极难从地下冲洗 出来; *污染物通过扩散进入地下水滞留区,冲洗十分困难; *将吸附在土壤上的污染物冲洗下来是一个相当慢的过 程。 *由于含水介质的的差异,很难预测污染物和水运动的 路径
地下水修复技术
报告提纲
l 地下水污染概述 l 地下水污染修复概述 l 地下水污染修复规程 l 典型地下水修复案例
n 概念 n 凡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 向发展的现象
地下水修复

我国约有70%的人口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全国95%以上的农村人口饮用地 下水,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城市和乡村,地下水成为唯一饮用水源。全 国灌溉面积7亿多亩,其中使用地下水浇灌的占总灌溉面积的40%。全国有310个城 市开采利用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71%[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在 生物体内积累富集、通过食物链对高营养等级生物造成危害性影响,通 过蒸气可长距离迁移至遥远的偏僻地区和极地地区,在特定环境浓度下 可能对接触该化学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效应
这类物质大多数具有较强毒性,甚至剧透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 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 污染途径——污染源
3 污染途径
概念与分类
概念
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到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 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分类
依据水力学特点,分为4种
• 1、间歇入渗型 • 2、连续入渗型 • 3、越流型 • 4、径流型
间歇入渗型
特点
有毒或有害物质周期 性渗入含水层
受污染的对象主要是 浅层地下水
LOGO
地下水污染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2013年11月27日
Contents
1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2
地下水污染物
3
地下水污染途径
4 地下水水环境修复技术
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较常见的定义是:凡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 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
其中硬度、TDS、 Cl-、SO42- 、 NO3-、 NH3等无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 污染物,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同样会对其可利用或对环境、甚至对 人类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或危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在 生物体内积累富集、通过食物链对高营养等级生物造成危害性影响,通 过蒸气可长距离迁移至遥远的偏僻地区和极地地区,在特定环境浓度下 可能对接触该化学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效应
这类物质大多数具有较强毒性,甚至剧透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 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 污染途径——污染源
3 污染途径
概念与分类
概念
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到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 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分类
依据水力学特点,分为4种
• 1、间歇入渗型 • 2、连续入渗型 • 3、越流型 • 4、径流型
间歇入渗型
特点
有毒或有害物质周期 性渗入含水层
受污染的对象主要是 浅层地下水
LOGO
地下水污染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2013年11月27日
Contents
1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2
地下水污染物
3
地下水污染途径
4 地下水水环境修复技术
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较常见的定义是:凡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 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
其中硬度、TDS、 Cl-、SO42- 、 NO3-、 NH3等无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 污染物,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同样会对其可利用或对环境、甚至对 人类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或危害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PPT演示课件

原作用:天然水若与含有机物的围岩(油泥、石油等) 接触,或受到过量的有机物污染,碳氢化合物可以使水中 的硫酸盐还原。 CH4+CaSO4=CaS+CO2↑+2H2O CaS+CO2+H2O=CaCO3↓+H2S
蒸发浓缩作用:在干旱地区,内陆湖和地下水正在经历盐 化作用。蒸发浓缩沉积顺序是Al、Fe、Mn的氢氧化物, Ca、Mg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Na的硫酸盐,Na、 K的氯化物,Ca、Mg的氯化物,最后为硝酸盐。
6
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1) 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 (2) 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
岩层下有隔水层,使水不能向下漏失; 水平方向有隔水层阻挡,以免水全部流空。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在岩层空隙中的地下 水长期储存下来,并充满岩层空隙而形成 含水层。 (3) 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7
地下水分类
– 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砂及废石在100亿吨以 上
– 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集体矿 山,堆存的尾矿达40亿吨以上,且以每年数亿 吨的速度增长
– 分布在全国15个省、30多个地县境内的铀矿山 目前采掘的废石总量达2.8亿吨,而分布在全国 8个省、13个地县境内的铀水冶厂多年累计排 出的尾砂量达3亿吨
– 污染物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8.8万吨,悬浮 物12.2万吨,重金属18.5吨,挥发酚92.4吨, 氰化物9.8吨,砷4.8吨
– 污水除了使颍河污染外,郑州、平顶山、许昌、 漯河和阜阳等市的市区及河道两岸的地下水遭 受了挥发酚、汞、氰化物、砷、六价铬和重金 属污染
33
34
35
工业废渣
• 资料
3、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2
第一章 基本概念
蒸发浓缩作用:在干旱地区,内陆湖和地下水正在经历盐 化作用。蒸发浓缩沉积顺序是Al、Fe、Mn的氢氧化物, Ca、Mg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Na的硫酸盐,Na、 K的氯化物,Ca、Mg的氯化物,最后为硝酸盐。
6
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1) 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 (2) 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
岩层下有隔水层,使水不能向下漏失; 水平方向有隔水层阻挡,以免水全部流空。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在岩层空隙中的地下 水长期储存下来,并充满岩层空隙而形成 含水层。 (3) 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7
地下水分类
– 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砂及废石在100亿吨以 上
– 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集体矿 山,堆存的尾矿达40亿吨以上,且以每年数亿 吨的速度增长
– 分布在全国15个省、30多个地县境内的铀矿山 目前采掘的废石总量达2.8亿吨,而分布在全国 8个省、13个地县境内的铀水冶厂多年累计排 出的尾砂量达3亿吨
– 污染物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8.8万吨,悬浮 物12.2万吨,重金属18.5吨,挥发酚92.4吨, 氰化物9.8吨,砷4.8吨
– 污水除了使颍河污染外,郑州、平顶山、许昌、 漯河和阜阳等市的市区及河道两岸的地下水遭 受了挥发酚、汞、氰化物、砷、六价铬和重金 属污染
33
34
35
工业废渣
• 资料
3、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2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地下水ppt课件

水力性质评价
对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进行评价,如渗透性、含水性、导水性等。
工程地下水的预测模型
1 2
水文地质模型
根据地下水的形成规律和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地 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水位变化等。
水动力学模型
根据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和水动力学条件,预测地 下水的流速、流向、水压等变化情况。
3
水质模型
根据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形成规律和水质条件,预 测水质的变化情况,如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等。
工程地下水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工程地下水概述 • 工程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 • 工程地下水的勘察与评价 • 工程地下水的防护与治理 • 工程地下水的资源利用与保护 • 工程地下水案例分析
01
工程地下水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程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它可以通过孔隙、裂隙、溶洞等空隙流动,是地下工程中需要关注 和研究的重要因素。
特点
工程地下水具有不均匀性、流动性和不可见性等特点,不均匀性指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深度上 存在差异;流动性指地下水可以流动,其流向和水位受地势、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见性指地下水的 存在和运动不能直接被观察到,需要通过一定的观测和实验手段来探测和研究。
工程地下水的分类
根据来源
04
工程地下水的防护与治理
工程地下水的防护措施
预防渗漏
01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如设置防
渗墙、铺设防渗膜等,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
排水措施
02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应设置排水系统,如排水沟、排水
管等,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监测与检测
对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进行评价,如渗透性、含水性、导水性等。
工程地下水的预测模型
1 2
水文地质模型
根据地下水的形成规律和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地 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水位变化等。
水动力学模型
根据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和水动力学条件,预测地 下水的流速、流向、水压等变化情况。
3
水质模型
根据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形成规律和水质条件,预 测水质的变化情况,如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等。
工程地下水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工程地下水概述 • 工程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 • 工程地下水的勘察与评价 • 工程地下水的防护与治理 • 工程地下水的资源利用与保护 • 工程地下水案例分析
01
工程地下水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程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它可以通过孔隙、裂隙、溶洞等空隙流动,是地下工程中需要关注 和研究的重要因素。
特点
工程地下水具有不均匀性、流动性和不可见性等特点,不均匀性指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深度上 存在差异;流动性指地下水可以流动,其流向和水位受地势、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见性指地下水的 存在和运动不能直接被观察到,需要通过一定的观测和实验手段来探测和研究。
工程地下水的分类
根据来源
04
工程地下水的防护与治理
工程地下水的防护措施
预防渗漏
01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如设置防
渗墙、铺设防渗膜等,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
排水措施
02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应设置排水系统,如排水沟、排水
管等,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监测与检测
《地下水污染修复》课件

上海某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
总结词:技术应用
详细描述: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处理 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这 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地下水污染修 复的效果。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地下
水污染修复的目标。
上海某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
总结词:经验教训
化学修复技术
总结词
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 低毒性物质的技术。
详细描述
包括氧化还原法、沉淀法、化学吸附 法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有机 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
生物修复技术
总结词
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技 术。
详细描述
包括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湿地修复等,这些技术具有成 本低、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是地下水污染修复的重要 发展方向。
广州某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
总结词:技术应用
详细描述: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原位生物修复、原位化学氧化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地 下水污染修复的效果。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目标。
广州某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
总结词:经验教训
。
损害经济发展
地下水污染会影响工农 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
修复困难
地下水污染不易被察觉 ,且修复成本高、难度
大。
02
CATALOGUE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
总结词
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从地下水 中分离或去除的技术。
详细描述
包括吸附法、萃取法、反渗透技 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 地下水中的重金属、石油等污染 物。
第四章地下水修复与保护详解

• 液相呈乳化状态或粘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物质的 逐渐挥发
• 水相中呈溶解状态物质的挥发,被吸附在土壤 颗粒表面上有机物的脱附
抽提井周围地面用 塑料覆盖,使空 气在更大范围内 扩散,使有限的 空气通过更多的 土壤。还可减少 雨淋、水渗流所 产生的不利影响
• 为增加抽提效果,可设置空气注入井, 直接插入到空气难以通过的污染区域
病原微生物污染 耗氧有机物污染 无机有害物污染 无机有毒污染 金属有害物污染 重金属有毒物污染 易分解有机毒物污染 难分解有机毒物
3、城市地下水污染的途径
•任意排放的工业废水和污水; •大气污染物质通过降水 ; •近郊的污水灌溉及长期使用农药和化肥; •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 “盐水入侵”
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
术几乎已经成为修复受加油站污染的地下水和 土壤的“标准”技术。
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2、抽提过程操作
• 初期,饱和平衡状态的气相移走,液相状态的 有机质传质至气相,并被带出来,气流中有机 物浓度相对比较稳定
• 大部分自由相状态的有机物被移走,平衡被破 坏。将污染物带出的速度大于污染物质从液相 或者固相挥发传质的速度
水井应该合理地覆盖污染区域,抽水速率 应高于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速率。
污染物在土壤 颗粒表面存在 吸附—脱附现 象,导致实际 修复过程比理 论预测长很多
在实施技术修复前,需要进行现场调查:
(1)地质和水力参数:水力渗透率、水力梯度、 传递系数、地下水流动速度、蓄水层厚度、储 存系数、水自流与泵抽比例系数。
3、现场中试实验 测定土壤空气渗透率、蒸气抽提范围半径、
吹提出来的空气的浓度和成分,所需空 气流量、真空水平、真空泵功率、估计 修复时间和成本造价等。
• 水相中呈溶解状态物质的挥发,被吸附在土壤 颗粒表面上有机物的脱附
抽提井周围地面用 塑料覆盖,使空 气在更大范围内 扩散,使有限的 空气通过更多的 土壤。还可减少 雨淋、水渗流所 产生的不利影响
• 为增加抽提效果,可设置空气注入井, 直接插入到空气难以通过的污染区域
病原微生物污染 耗氧有机物污染 无机有害物污染 无机有毒污染 金属有害物污染 重金属有毒物污染 易分解有机毒物污染 难分解有机毒物
3、城市地下水污染的途径
•任意排放的工业废水和污水; •大气污染物质通过降水 ; •近郊的污水灌溉及长期使用农药和化肥; •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 “盐水入侵”
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
术几乎已经成为修复受加油站污染的地下水和 土壤的“标准”技术。
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2、抽提过程操作
• 初期,饱和平衡状态的气相移走,液相状态的 有机质传质至气相,并被带出来,气流中有机 物浓度相对比较稳定
• 大部分自由相状态的有机物被移走,平衡被破 坏。将污染物带出的速度大于污染物质从液相 或者固相挥发传质的速度
水井应该合理地覆盖污染区域,抽水速率 应高于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速率。
污染物在土壤 颗粒表面存在 吸附—脱附现 象,导致实际 修复过程比理 论预测长很多
在实施技术修复前,需要进行现场调查:
(1)地质和水力参数:水力渗透率、水力梯度、 传递系数、地下水流动速度、蓄水层厚度、储 存系数、水自流与泵抽比例系数。
3、现场中试实验 测定土壤空气渗透率、蒸气抽提范围半径、
吹提出来的空气的浓度和成分,所需空 气流量、真空水平、真空泵功率、估计 修复时间和成本造价等。
《地下水处理工艺》PPT课件

地下水中铁的含量一般为5~10mg/L,主要是Fe2+, 有的地区还有Fe3+。Fe2+以FeOH+、Fe(OH)3-、 Fe(HCO3)2或无机、有机络合的形式存在,Fe3+则只 以无机、有机络合的形式存在。含锰量一般为0.5~ 2.0mg/L,一般以Mn2+的形式存在。
精选ppt
3
一、地下水除铁方法
地下水除铁就是基于上述原理,常用的氧化剂有 空气中的氧和化学药剂(如CI2、KMnO4等),因此, 除铁方法可分为空气氧化法和药剂氧化法两大类, 空气氧化法又可分为自然氧化法和接触氧化法两 种。由于接触氧化法最为经济,流程简单,应用 广泛,下面进行着重介绍。
精选ppt
4
各种除铁方法的特点
除铁方法
工艺流程
精选ppt
11
曝气塔曝气如图所示:在塔 中填以多层板条或1~3层 厚度为0.3~0.4m的焦炭或 矿渣填料层,含铁锰的水 从塔顶的穿孔管喷淋而下, 在以水滴或水膜的形式通 过填料层时溶入氧,其特 点是空气与水接触时间长, 充氧效果好,但当水中有 悬浮物质或含铁锰量很高 时,易使填料堵塞。
曝气塔曝气装置
和大量的细菌,它们优先吸附二价铁锰离子,然后再进行催化氧
化。
精选ppt
7
三、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工艺
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包括曝气和过滤两个单元。
1、曝气
曝气的目的就是向水中溶入氧,以满足氧化二价铁的需要, 有时也有去除水中二氧化碳以提高pH值的作用。 除铁所需理论氧量可根据方程式计算出,每氧化1mg/L 的二价铁,需氧0.14mg/L,考虑到水中其他杂质耗氧及氧 在水中扩散的因素,实际所需氧量按理论需氧量的3~5倍计 算。除锰所需理论氧量可根据方程式计算出,每氧化1mg/ L的二价锰,需氧0.29mg/L,实际所需氧量须比理论值高。
精选ppt
3
一、地下水除铁方法
地下水除铁就是基于上述原理,常用的氧化剂有 空气中的氧和化学药剂(如CI2、KMnO4等),因此, 除铁方法可分为空气氧化法和药剂氧化法两大类, 空气氧化法又可分为自然氧化法和接触氧化法两 种。由于接触氧化法最为经济,流程简单,应用 广泛,下面进行着重介绍。
精选ppt
4
各种除铁方法的特点
除铁方法
工艺流程
精选ppt
11
曝气塔曝气如图所示:在塔 中填以多层板条或1~3层 厚度为0.3~0.4m的焦炭或 矿渣填料层,含铁锰的水 从塔顶的穿孔管喷淋而下, 在以水滴或水膜的形式通 过填料层时溶入氧,其特 点是空气与水接触时间长, 充氧效果好,但当水中有 悬浮物质或含铁锰量很高 时,易使填料堵塞。
曝气塔曝气装置
和大量的细菌,它们优先吸附二价铁锰离子,然后再进行催化氧
化。
精选ppt
7
三、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工艺
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包括曝气和过滤两个单元。
1、曝气
曝气的目的就是向水中溶入氧,以满足氧化二价铁的需要, 有时也有去除水中二氧化碳以提高pH值的作用。 除铁所需理论氧量可根据方程式计算出,每氧化1mg/L 的二价铁,需氧0.14mg/L,考虑到水中其他杂质耗氧及氧 在水中扩散的因素,实际所需氧量按理论需氧量的3~5倍计 算。除锰所需理论氧量可根据方程式计算出,每氧化1mg/ L的二价锰,需氧0.29mg/L,实际所需氧量须比理论值高。
地下水修复详解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地下水修复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Physical Remediation
3 Chemical Remediation
4
Bioremediation
5
Combined remediat来自on6Discussion and Summary
Section header
Advanta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simple equipment
easy to operate
Short treatment time and high speed(1-3years)
• Being used to remove the heavy metals • suEcRhias saAn resnevniirco(砷nm)en、t-fcraiednmdiluyman(d镉)、 c(hhr铅iogmh)liy.uemff(ici铬en)t i、n-smituertceucrhyn(iq汞ue)、lead •Tthhaetrmemakoevaulseeffoifcieelnecctyr:ok8i0n%esi~s t9o5%.
Section header
Air sparging (AS) is an innovative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firstly used in Germany in the middle 1980s to remov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挥发性有机物)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Physical Remediation
3 Chemical Remediation
4
Bioremediation
5
Combined remediat来自on6Discussion and Summary
Section header
Advanta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simple equipment
easy to operate
Short treatment time and high speed(1-3years)
• Being used to remove the heavy metals • suEcRhias saAn resnevniirco(砷nm)en、t-fcraiednmdiluyman(d镉)、 c(hhr铅iogmh)liy.uemff(ici铬en)t i、n-smituertceucrhyn(iq汞ue)、lead •Tthhaetrmemakoevaulseeffoifcieelnecctyr:ok8i0n%esi~s t9o5%.
Section header
Air sparging (AS) is an innovative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firstly used in Germany in the middle 1980s to remov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挥发性有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修复
• 不适用条件
存在自由基。空气注射能够产生地下水丘,有可
能导致自由基迁移以及污染的扩散。 附近有地下室、地下管道或其他地下建筑。除非 有气体提取系统来控制气体的迁移,否则在这些 地方实施AS,很可能会导致潜在的浓度聚集危险。
受污染的地下水位于封闭的含水层里。AS不能用
于处理封闭含水层,是因为注入的空气会被该层
不断流向水井, 减少了污染扩散。最后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 情况,对处理过的地下水进行排放, 可以排入地表径流、回 灌到地下或用于当地供水等。
地下水修复
P&T技术概念模型
地下水修复
P&T技术适用范围:范围广,对于污染范围大、污染晕埋藏深 的污染场地也适用。
局限性:
①当非水相溶液出现时 ,由于毛细张力而滞留的非水相溶液 几乎不太可能通过泵抽的办法清除; ②该技术开挖处理工程费用昂贵 ,而且涉及地下水的抽提或 回灌 ,对修复区干扰大;
地下水修复
结合土壤气相提取与空气注入技术的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修复
• 适宜条件 AS技术能否取得预期的修复效果, 取决于系统能否 有效的将空气传到欲处理区域以及地下物质传递空 气的能力。 (1)大粒度的同质覆盖层渗透性好,有利于修复; (2)相对较厚的饱和层以及超过5英尺的地下水埋藏 深度也利于AS技术的实施(饱和厚度及注入空气 处距水位的深度是确定能够对注射井产生作用区域 的两个因素)。 一般地,当组成成分挥发性高、溶解性低并且土壤 渗透性强, 那么AS的效果就越好
P&T技术的修复过程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地下水动力控
制过程和地上污染物处理过程。 该技术根据地下水污染范围, 在污染场地布设一定数量的抽 水井,通过水泵和水井将污染了的地下水抽取上来, 然后利 用地面净化设备进行地下水污染治理。在抽取过程中,水井
水位下降, 在水井周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使周围地下水
地下水修复
小 结
地下水污染处理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场地特点和污染物的性质
系统的设计与运作
源头控制 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 污染程度、污染数量与污染区域的大小等 现场要求治理的目的
地下水修复
地下水污染处理方法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的地下水污染处理中, 往往要多种技术结 合使用。 由于污染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性 都会影响到地下水污染的治理, 因此地下水污染 的治理通常要以水文地质工作为前提。 受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往往还要包括土壤的修复。 地下水和土壤是相互作用的, 如果只治理水, 仍 然没有完全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必须对当地的污 染土壤进行治理。
地下水修复
空气注入(AS)技术
• As 是一种新兴的原位修复技术, 它是将加压后的气 体(通常采用空气或氧气)注入到地下水的饱和带中, 以降低吸附在土壤以及溶解在地下水中的可挥发性 物质的浓度。同时,空气注入还可以增加地下水中 的氧, 从而促进生物降解。 • 空气注入可分为两种不同技术:井通气(In well aeration)以及原位空气注射(In situ air sparging, IAS) 技术。前者是通过向井里注入空气形成循环,以使 得地下水中可挥发的污染物脱离的过程。IAS则是 直接向饱水带注入空气,通过挥发作用以及曝气生 物降解去除污染物。 • 治理对象主要以卤化挥发性有机物、非卤化挥发性 有机物、非卤化半挥发性有机物及BTEX 为主。
污染的地下水
处理过的 地下水
地下水修复
典型PRB示意图
地下水修复
非连续型反应墙又称漏斗-通道式反应墙
地下水修复
为了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反应材料(活性反应介质)必须满足三
个基本条件: (1)当污染地下水流经反应墙时,污染组分与反应材料之间应有 一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性,从而确保其流经系统时,污 染组分能全部被清除; (2)处理区的反应材料应能大量获得,以确保处理系统能长期 有效地发挥功用;
截留,不能扩散到不饱和带。
地下水修复
AS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场地的地质以及水文地质条件
污染物的类型及分布 空气流动速率和注射压力 注射方式(水平或垂直) 影响微生物生存能力以及它们对污染物生物降解 能力的参数 注射空气所带来的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隐患(如气体 释放到地表,地下水位涨高等)
缺点:
对于非挥发性的污染物不适用; 受地质条件限制 ,不适合在低渗透率或高黏土含量的地区 使用; 不能应用于承压含水层及土壤分层情况下的污染物治理。
地下水修复
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
PRB是一个填充有活性反应介质的被动反应区,当污染地下 水通过时污染物能被降解或吸附。污染物靠自然水力传输通 过预先设计好的介质时,溶解的有机物、金属、核素等污染 物被降解、吸附、沉淀或去除。
地下水复
常见4种空气注入/土壤气抽提井配置示意图
地下水修复
实例
地下水修复
优点:
设备简单,安装方便,易操作; 修复效率高,治理时间短 ,一般情况下修复期为 1~4 a 更适于消除地下水中难移动处理的污染物(如 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简称DNAPL,密度大于1的非水 相溶液) ; 现场原位修复 ,对修复点干扰小。
地下水修复
《环境修复技术与工程》课件
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与工程
——常用修复技术工程设计与案例(二)
吴春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11年4月20日
地下水修复
提
纲
抽出处理(P&T)技术 空气注入(AS)技术
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
地下水修复
抽出处理(P&T)技术
概念:只要在地下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对地下水实施了抽取或 注入的,都归类为 P&T技术。
(3)反应材料不应产生二次污染。
地下水修复 表 反应墙处理技术种类
PRB技术则主要用于金属、非金属、卤化挥发性有机物、 BTEX、杀虫剂、除草剂以及多环芳烃的治理。
地下水修复
PRB设计流程图
地下水修复
实例
注:cDCE为顺式二氯乙烯
地下水修复
优点: 成本花费较P&T法低 设置和处理污染物速度上较其它技术快速 安装设置简单,但需对水文地质进行详细调查 操作和维护成本低 现地处理,没有废水排放问题 局限性: 工程设施投资大,设备不可循环再用 反应材料受反应容量限制,可能需定期更换 受技术限制,反应墙深度和宽度受限 随着有毒金属、盐和生物活性物质在PRB中不断地沉积和积累 PRB会逐渐失去其活性 如果反应介质的浓度过高,可能会使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 通常仅适用于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 back
③如果不封闭污染源 ,当停止抽水时 ,拖尾和反弹现象严重;
④需要持续的能量供给 ,以确保地下水的抽出和水处理系统 的运行 ,同时还要求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监测。
back
地下水修复
目前P&T 技术的治理对象主要有12种污染物。其典型治 理目标为三氯乙烯(TCE), 此外还有一些卤化挥发性有机 物,如:四氯乙烯(PCE)、氯乙烯(VC)等。对于非卤化挥 发性有机物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以及铬、铅、 砷等也可采用P&T 技术进行治理。不同污染物在P&T 技 术应用中所占比例见图。 据美国污染治理年度报告, 自美国开展地下水污染修 复以来, P&T技术的使用比 例一直位居榜首。在1982 ~ 2002 年, P&T技术历年 累积使用比例高达68% , 远远超过其他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