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

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4、填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能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研究目标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不同的行走路线。

4.能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1.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八个方向。

研究重点 2.能用八个方向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的位置。

3.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地图上辨认东、具体内容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按顺时针方向,面向北时右侧是东,面向东时右面向南时右侧是西,面向西时右侧是北。

南、西、北 2.观察点不同,描述物体方向的叙述语言也不同,即观察点不同,相对应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不识别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看简朴路线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门路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总结1不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正确地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最后把行走门路描述出来。

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认。

(2)借助身边的事物辨认。

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再找其他三个方向,最后找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2.描述行走门路的方法:以动身点为尺度,先确定要抵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例题1】根据给出的北方,标出其他三个方向。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掌握不准确。

规避策略: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上册 (1)第一单元时分秒 (1)第三单元测量 (1)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3)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4)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4)下册 (6)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6)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6)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7)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7)第五单元面积 (8)第六单元年、月、日 (9)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0)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方向的表示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

八个方向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也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相对的方向有:东与西、南与北、东南与西北、西南与东北。

2.判断方向的方法:以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十”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是先标出东南西北,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是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红色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向着北面。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求平均分时使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1.被除数末尾的数字不一定决定商的末尾数字,例如30÷5=6.2.在进行笔算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小三下知识点总结(学生)

小三下知识点总结(学生)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 )相对,( —东北)相对2、地图通常是按 绘制的。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你的后面是( ),你的左面是( ),你的右面是( )。

4、简单的线路图的描述:有 、有 、有 。

(如:从学校向南走500米到唐人街)5、判断位置方向时往往以“在”为中心,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判断。

练一练:1、以202室为中心,认一认图中各室所在的方位,并写下来。

2、(1)小明从科技馆向( )走了2站,又向( )走1站回到家。

(2)小红从家向( )走( )站到科技馆,又向( )走( )站到体育馆。

(3)从科技馆向( )走( )站,再向( )走( )站就到了图书馆(4)从图书馆向( )走( )站,再向( )走( )站就到了科技馆。

3、(1)从明明家到亮亮家,要向( )方向走( )米。

(2)从小红家到电影大世界,先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

202室 302室 () 303室 ( ) 301室 ( ) 102室 ( ) 103室 ( ) 101室 ( ) 203室 ( ) 201室 ( ) 北第2题图 第3题图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乘任何数都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3、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填“大”或“小”或“相等”)。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无余数:;②有余数:。

4、判断商的位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

练一练、(1)489÷4商的最高位在位,它的余数是;386÷6商的最高位在位(2)一个数除以6,商是25,当余数最小时,被除数是(3)6008÷4商中间有个0(4)427÷7的商是位数,估算的结果是,准确值是(5)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6)要使□452÷4的商是四位数,□里最小填,要使□713÷9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3、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只要是求平均分(包含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问题中,如果条件中没有“大约”,问题中有“大约、可能”等字,一般是要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不能做除数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练习题:1)在计算96÷3时,可以先算9个十除以3得()个十。

再算6个()除以3得()个一,最后算()+()=()2)840是4的()倍;8的()倍是680。

3)()59÷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应在()位上商()占位。

4)6()5÷3,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思考:十位上符合什么特点才能商031()÷5,要使计算结果没有余数,()里可以填()或()(列竖式看看)5)动物园这周接待游客达644人,每张门票8元。

(1)这周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2)这周共收入多少元?6)批发价:每桶3元,零售价:每桶5元。

王叔叔今天一共赚了66元,他卖出了多少桶水?7)一张彩纸可以制作4张贺卡,要制作412张贺卡,需要多少张彩色卡纸?第二单元对称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形:无数条半圆形:1条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写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1、除法计算法则2、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4 、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5 、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6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66 、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5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6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相对比起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来说要难上许多,所以我们要对三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进行针对复习。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三年级...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相对比起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来说要难上许多,所以我们要对三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进行针对复习。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三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1-4】写卷子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

(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 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②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如:0÷( )=0括号里只有( 0 )不能填。

第三单元统计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 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 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2、平均数:① 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总份数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②(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年月日(一)年、月、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每年有(12)个月,其中( 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 四、六、九、十一 )月。

3、连续的大月有( 7 )月和 ( 8 )月,天数是共( 62 )天。

4、①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5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1、2、3月——第一季度 90天(平年) 91天(闰年)4、5、6月——第二季度 91天7、8、9月——第三季度 92天10、11、12月——第四季度 92天6 、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

如:52天52÷7=7(个)......3(天)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① 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②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8 、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9 、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1 -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1年是62周年。

(2011-1949=62)10、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11、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① 1小时 = 60分② 1分 = 60秒③ 1日=24小时④ 1周 = 7天12、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月份思考6 月 12日----30日 30-12+1=19天7 月 31天 31天8 月 1日-----17日 17天( 合计:19+31+17=57天 )(二)24时计时法:1、 1日=24时 24时也叫0时。

2、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 +12 减单位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 -12 加单位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5、制作年历步骤: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三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5-9】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200= ?(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第六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长 = 周长÷2-宽长 = 面积÷宽宽 = 周长÷2-长宽 = 面积÷长(周长-长×2)÷2= 宽(周长-宽×2)÷2=长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面积÷边长4、背熟:(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 (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5、①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 测量土地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有:(公顷)、(平方千米)。

★" 公顷 "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 " 平方千米 "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③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④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6 、面积单位换算:① 进率100: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② 进率10000: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③ 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7、注意:(1)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2、小数读写法:① 读法汉字形式; ② 写法阿拉伯数字。

3、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4、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尤其注意:12-3.9 ; 9+8.3 等题的计算。

)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5.1 >5 ;1.3 > 1等)第8单元解决问题做应用题时:1、从问题入手,自己问自己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哪些条件;2、从图中找条件;3、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有用;4、题目中没有给的条件不能直接用;5、画出关键词;6、列综合算式时:先算那一步,必须加上小括号"( )"。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1、关于重复的问题,可以用集合圈来帮助解决,或者画图解决。

2、等量代换:把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帮助理解,或者画成简单的示意图。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1、工人叔叔原计划6小时加工零件30个,实际每小时加工6个。

实际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2、有一堆煤,如果每次运2吨,8次可以运完。

如果要在4次内运完,每次要多运多少吨?3、一个工程队挖一个隧洞,原计划每天挖3米,需要8天完成。

结果提前2天完成。

实际每天挖了多少米?4、学校春游要租7只游船,己租了5只,共用去30元。

还需要用去多少元?5、小王和小张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小王每小时加工5个,6小时完成。

小张每小时加工6个,要用多少小时才能完成?6、一台织袜机5小时可织袜40双,如果再织3小时一共可织袜多少双?7、水果店运来苹果24千克,是运来的香蕉的4倍,问运来的香蕉多少千克?8、一头牛上午耕地3小时,共耕地21平方米。

照这样计算,下午再耕4小时,这台牛一天共耕地多少平万米?9、手表厂要生产一批手表,原计划每天生产6只,6天完成。

实际提前2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只?10、体育用品厂原计划每小时生产羽毛球5个,7小时完成任务,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生产2个,几小时就能完成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