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生产布局CELL教材共32页文档
cell模式生产规划

目錄
一.CELL簡介 二.CELL生產益處 三.CELL生產規划
(一)現狀 (二)CELL形式 (三)整體產線的規划 (四)實際生產的排配推演 (五)CELL生產直接效益評估 (六) CELL生產無形效益評估 四.CELL生產實施計划 五.問與答
一.CELL簡介
背景
客戶導向/客戶驅動的時代 客戶的需求品種越來越多(料號數3~5/線/班) 客戶的需求批量越來越少(平均批量數量1200~1400pcs/天) 客戶的需求時間越來越急 客戶的價錢越來越低
三.CELL生產規划
(二)CELL形式
擬采用以下基本單元形式
特點: 1.人/工具固定 2.產品手動傳送 3.相互可協同作業 4.人員技能相對要求高
適用范圍:批量相對較大的料號
特點:1.工具固定 2.人走動作業 3.產品隨人移動 4.人員技能要求高
適用范圍:小批量產品/ 不帶風扇的產品
三.CELL生產規划
單件S.T 54.32秒 32.02秒 43.59秒 28.69秒
總S.T. 37.72小時 4.45 小時 48.43小時 15.94小時
三.CELL生產規划
(四)實際生產排配推演 CELL布置
靜
1400#/1226#生產區
657#生產區
542#生產區
音
室
刷Grease
檢查裝tray
三.CELL生產規划
應對變革的技朮
機械加工領域:加工中心/FMS/CIMS/智能制造 裝配領域:CELL
一.CELL簡介
代表性公司
佳能CANON/索尼 何謂CELL CELL是細胞/單元的意思 將流水線的作業合并給較少的作業員做 每個人的作業都是部分或全部產品 每個人都是一個基本單元 以單元數量應對產品的品種和批量變化 單元由工作台組成,單元小而靈活
CELL化生产线教程文件

➢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 10
10 8
11
9
9 10 10
11 8
瓶
8
颈
AB CD E FGH I J
工序
Cell化生产中的概念
➢生产潜在能力=各工序能力之和/工序数 (10+10+8+11+9+9+10+10+11+8)/10=9.6
10
生产能力
10 11
8
9
9 10 10
11 8
➢生产平衡率=(生产能瓶力8/潜在能力9.6) × 100%=83.3% 颈
Cell化生产中的概念
➢ 改善方法:PDCA改善循环。
计划Plan
找到浪费/收集数据 确定预计结果/找到方案
未达到 预计的
结果
试行Do
实施方案
核查 Check
达到预期结果
实施Action
评估结果
标准化 防止再发生
Cell化生产中的概念
➢ 多能工:能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完成多个工序的操作。
➢ 瓶颈工位:产出的速度取决于时间最长的工序,该工 位就为瓶颈工位。
cde f a
Cell化生产线分类
3、流水短线形式,一个工人装配多个工序。
11
成品
14 13 12
10 9
8
7
材料
1
3
4
2
56
Cell化生产线分类
4、一个人一个单元式,每人一个工作台,工人在工作台
上完成所有的加工工序。(宁波方太一期厨柜车间A的 石材加工区工艺)。
一个人一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式
Cell化生产效率提升原理
4,Cell生产

核心零件制造技术 零件・ 设计品质 设备・ 治具技术 小型・ 价廉・ 可靠性
=
=
制
流造
程革
企业内部
创
新新
信息
战
略
经营的信息 系统
企业外部 信息
“加工单元格”
・小批量化 ・改善换型 ・提高稼动率
①提高换型技术 ②防呆治具・ 设备化 ③培养Cell员工
混合型企业・部门方案探讨
“组装单元格”
・1个流 ・人数少生产线多 ・多能工化
Cell生产的优缺点
• Cell生产的优点
①没有线平衡问题。 ②取放动作少。(一旦拿到零部件就不离手) ③所有改善的效果都是一目了然的。(1秒的改善就会产生1秒改善的 效果) ④容易标准化,能很快进行水平展开,让员工达到同一水准。 ⑤能灵活对应小批量生产。 (换模的浪费少)
(资金流比较灵活,能实现按需生产)
0
1
2
3
4
CA
小推车
CB
①
CC CD
② CE 螺钉等小零件 螺钉等小零件
③
CF CG
④
CH
⑤
CI
托盘放置区
⑥
CJ CK
CL
CM
CN CO
CP
货架
⑦ ⑧ ⑨ ⑩
货架
5
经 理
⑪
小物件定位
固定席的管理清单
自由席的管理方法
A: 产品
滞留产品
☆ 提高大件物品的“定位空间”效率&存货效率
自由席区域
管理方法
B :辅料
④ 先入・先出管理
⑤ 在库管理可视化
成形零件
定位管理的效果 P5/ 9
1.消除作业中的“查找”浪费 ①经常3、4个人满世界找东西 ◆10次/月⇒1次?/月 ②实现任何人都能“1分钟内找到”
cell line单元生产线实战(全册)

時程的劃分 1-7
7/22
接單
訂購
製造
Hale Waihona Puke 物流信息處理 時程總時程的縮短需先
建構供應鏈管理
訂購 時程
總
信息處理及訂購的 時程常出現瓶頸
製造 時程
時
程
物流 時程
時程縮短
庫存削減
時程縮短和庫存削減 關係密不可分
與供應鏈對應的生產系統 1-8 8/22
大量生產方式
(大生產線生產方式)
預測投資大規模設備˙人員作集中˙完成生產
˙要求價格更便宜(價格破壞)
˙庫存負擔列入損失管理項目
關鍵的時代
解決對策
˙變種變量生產 (需求的多樣化) ˙超短交期(家電是生鮮品) ˙庫存損失降低 (消費者是多變的)
˙對於改變的適應力
供應鏈的管理 (SCM)
SCM要求的理由
˙急單插入的增加 ˙數量的突變, 品種的變更 ˙預購數量不安定
< 商業模式的變遷>
10/22
單元生產的起源是
以福特為代表的大型生產線生產普及前的手工生產
為了降低成本.降低時程
和提高品質而出現自然演變的與現行相近的單元生產
對應小批量 的迷你線
輸送帶生產 無法縮短時程, 想減
少庫存負擔
想再減少庫存 必要降低成本
單元生產線 完成
效率提高
庫存減少 時程減少 品質提高
任何物品都可製造 2-11
5.小批量化,工藝改善的推進
6.廠內佈置的變更
接單
信息處理時程 信息處理時程的縮短 訂購時程的縮短 生產時程的縮短
物流時程的縮短
縮短時程 2-16
總時程
16/22
出貨
Cell生产(整理版)

Cell化生产建立步骤 Cell工作中的管理 Cell生产注意事项
2015-1-23
‹#›
一﹑Cell生产概述
一﹑Cell生产概述
1.Cell的概念
所谓“单元生产方式”(Cell Manufacturing) ,是一种小批量生产制造的最佳方 案, 它通过使用较小型的制造设备、工具,以特定的顺序安排由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作 业人员通过单件流让材料和零件能够以最小的搬运或延误完成单元内所有工序的一种 新型生产模式。 Cell一般以U字形或者C字形进行布局(见下图),这种形状使得流程的起讫点靠 近,减少了操作者从一个加工周期到下个加工周期之间需要走动的距离,便于取放 料。
优点: 1、可节省设施所需的面积; 2、内部人员移动作业,协助 性强; 3、从外围供料不影响作业者 操作,供料便利; 4、物料的出入口在同一侧, 减少搬运人员的搬运距离; 5、产线生产能力富于弹性。
缺点: 1、人员需为多能工,人员技 能要求较高; 2、需要较高的生产控制水准 以平衡个单元间的生产流程。
•人数=标工/生产节拍 机
•必须提高仪器,设备以及各个工作站的灵活性及其对各类不同 产品的可适用性﹒需考虑自动化装备的事项,如:仪器的不可移 动性,仪器底座的局限性,配套的设施等。
料
•引取广告牌,外围投料,不良信息准确反馈等。
法
•按照制程平衡原理排配合理的流程,设计LAYOUT
二﹑Cell建立步骤
一﹑Cell生产概述
4.1.增加了 灵活多变性 传 送 带 线
产品多样性 换线时存在时间、效率的损失 产量的变动 布局的多样化 传送带线
传送带线一人决定产线速度
产品
Time时间
增加生产线比较困难
精益生产之单元生产,CELL化生产

CELL化生产是指一种精益生产方式,通过此手段,公司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来制造出一系列的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
在CELL化生产中,设备和厂房被以特定的顺序安排,通过这种安排,材料和零件能够以最小的搬运或延误完成流程。
CELL化生产是精益生产方式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精益生产方式是有利润地生产出满足顾客要求的各种产品的主要方法。
精益生产方式通过减少生产中的浪费使得公司更加先进和更加有竞争力。
这里指的浪费特指生产过程中额外的﹐在成品中没有丝毫价值体现的任何部分。
CELL化生产的名字来源于单词“CELL”,精益生产CELL由生产流程中按设备排列的人力、设备以及工作站等组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完成流程或流程的一段所要求的。
譬如:如果某个特殊的产品需要在钻孔和最终完成前进行切割,CELL 化就包含着完成按照此顺序安排的设备。
对生成CELL中的人力和设备进行安排,能够使得公司达成简单化生产两个总要的目的:单件流和弹性生产。
单件流:单件流指的是当产品以顾客需要的速率通过整个生产流程时的一种状况。
和单件流相反的就是量产。
虽然许多公司都很批量生产产品,但是那却导致了流程中的延误。
在所有的批量产品都完成流程之前,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先传送到下一个流程。
数量越大,某一单个产品在流程之间停留的时间就越长。
批量生产会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公司的效益性:1. 他延长了顾客订单的交期;2. 他需要劳动力、能源和场地去存放以及搬运产品;3. 他增加了产品被损坏或者破坏的可能性;相反,单件流却能解决上述问题:1. 他允许公司以最少的延误将多种产品交到用户手中2. 他减少了搬运和存储所需要的资源3. 他降低了产品被损坏或者失效的可能性4. 他暴露了其它问题以使其受到重视;单件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日常作业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总是某一时间只流一个产品。
最重要的是以最少的延误和等待实现产品流的不间断。
CELL 化生产帮助你关注流过整个流程的材料,而不是关注某种作业的设备。
生产单元布局完整版

生产单元布局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工艺专业化布局和产品专业化布局1. 机群式布置,这个概念与厂区布置的工艺专业化是相同的,只是工艺的概念更小一些,指把同种类型的设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
这种布置方式常常用于用同样的设备来制造和装配各种不同的部件。
比较是用于品种多产量小的生产类型。
其特点是:同类设备集中,加工技术单一,生产系统柔性大;加工对象多,工艺路线差别大,物料搬运有交叉,难以使工件搬动自动化;在各工序之间成批搬运,加工周期长;周转环节多,不易管理。
车间门计划管理简单,生产易控制;但加工线应变能力差,缺乏柔性。
2. 工件加工中的运送路线要短;3. 车间内要留出足够的通到面积,通道要直;4. 充分保证生产用面积,提高利用率;5. 设备布置要保证安全。
传统生产线的弊端直线型生产线的生产方式下,人员在一个周期内的来回时间及行走距离较多,如图2 所示。
某个单元生产周期不能够得到合理限制造成整个系统的周期过长,产品成本增加,如局部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连续性,形成在制品堆积的严重现象。
面向产品族的“制造单元”制造单元是以柔性设备为核心的若干台设备的组合,将这些设备按照每一个产品“族”相类同的工艺顺序排列,在制造单元内完成制造这些产品/零件族的全部过程。
制造单元不是针对每一个零件的,这样就不是精益制造了。
制造单元起码有以下几个特征和功能:a)面向一个“产品/零件族”。
“族”是一组形状和制造过程相同或相似的零件。
因而精益的制造单元是柔性的,大大地减少了由于换型造成的生产停滞。
b)c)制造单元内的设备顺序是按工艺流程排列的,考虑到零件进出单元方向的一致性,经常排列成U形,所以又称其为U形单元,从而保证了 >物流的流程距离最短,而消除了多种形式的浪费。
d)e)工件在制造单元中按流程顺序自然流转,从而简化了管理,节省了信息的传递和信息流距离。
Cell生产(整理版)

二﹑Cell建立步骤
6.3﹑生产排位&布局 保持的作业高度与采用高度一致; 避免提高、放下、往前、向后的移动工作物;
尽可能地利用重力帮助作业者将工作物定位或移动;
工具尽量接近使用位臵,并调整至可立即使用的特定方向;
使用专用工具,而非需要调整的工具,并设法将两支或多支工具整 合;
•人数=标工/生产节拍 机
•必须提高仪器,设备以及各个工作站的灵活性及其对各类不同 产品的可适用性﹒需考虑自动化装备的事项,如:仪器的不可移 动性,仪器底座的局限性,配套的设施等。
料
•引取广告牌,外围投料,不良信息准确反馈等。
法
•按照制程平衡原理排配合理的流程,设计LAYOUT
二﹑Cell建立步骤
批量生产的缺点延长了顾客订单的交期
• • • • • 需要劳动力、能源和场地去存放以及搬运产品 增加了产品被损坏或者破坏的可能性 允许公司以最少的延误将多种产品交到用户手中 减少了搬运和存储所需要的资源 降低了产品被损坏或者失效的可能性
单件流的优点
一﹑Cell生产概述
4﹑CELL生产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优缺点
2015-1-23
课前准备
带着问题进入课程
为什么要推行Cell?Cell有什么好处? 哪些料号必须转为Cell模式?所有的都可以吗? 如何将普通生产线转化为cell?需要什么步骤?
Cell制程应该怎么安排?
Cell线的机台有什么要求? Cell线的员工有什么要求? 我能做什么?
课程大纲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公司反映单元生产帮助公司减少 了20%-40%的操作人员。 其中位列前三的采用单元生产的优点为: 1)减少员工工时投入,缩短生产提前期; 2)增加适应产品混合变动或产量变动的柔性,减少在制品库存; 3)减少维修工人和监管人员数。 位列前三的缺点为: 1)对订单突变响应困难; 2)增加了培训时间; 3)在单元内部监控工作速度存在困难。 总之,单元生产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已经被很多制造型 企业尝试采用。它使更快地响应环境变化、为生产提供更高的柔性成 为可能,但作为一种新型生产系统,它也存在着一些诸如培训以及激 励员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