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套期保值

合集下载

4个套期保值案例

4个套期保值案例

西部矿业西部矿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基本原则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相结合,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坚持套期保值原则,不投机。

西部矿业参与期货市场遵循产品分类保值的思想,与实际业务匹配。

西部矿业参与期货市场效果的评价以产品总体的销售价格超越行业平均价为基准。

1、生产环节套保①自产矿的保值。

西部矿业自有矿山生产的矿产材料的生产成本是已知的,自产矿的保值要结合生产成本、全年利润目标以及中长期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如:2008年上半年西部矿业自产矿虽然大多数时间处于盈利状态,但由于宏观经济周期处于下跌周期中,为了回避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对西部矿业业绩带来风险,西部矿业决定充分利用价格波动的相对高点提前一个季度对下一个季度的产品销售进行保值,即在第一季度末完成了对第二季度产品的保值,在第二季度末完成了第三季度产品的保值,在第三季度末完成了对第四季度产品的保值。

在价格波动大、行情不好把握的时候可以不进行套期保值。

自产矿的成本是已知的,市场价格离成本越远,保值比例越低;市场价格靠近成本越近,保值比例加大。

②换矿保值。

西部矿业产出的矿产原材料金属含量比较高,是富矿,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比其他矿贵。

从经济效益和各个成分配比的角度来看,都用自己的矿进行冶炼不合算,所以西部矿业一般卖一部分自己的矿,采购一部分贫矿。

例如锌冶炼的产能6万吨左右,锌精矿金属含量比较高,含锌量在48%-50%。

但自产矿含铅和铁的比例也比较高,铅和铁对锌的冶炼会有负面影响,所以要配含铁较低的外购矿,自产原材料与外购矿的比例是1:1。

自产矿内部核算按照市场价计算,考核矿山的利润;外部采购与供货商谈加工费。

换矿操作不大会在乎采购成本,因为西部矿业的富矿的出售价肯定高于其他矿的采购价,已经实现了一次对冲,也是成本已知,可以设定比较低的保值比例。

③纯加工保值。

冶炼产品的保值比例大于自产矿和换矿的保值比例。

因为冶炼产品的加工利润很薄,市场价格的波动很容易导致亏损的出现,及时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冶炼产品加工费有利于回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套期保值促进了铜工业的发展

套期保值促进了铜工业的发展

套期保值促进了铜工业的发展 2009年09月23日 00:53 证券日报——兼谈国有企业套保的困惑与出路□江西铜业(28.03,-0.41,-1.44%)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甘成久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铜工业和其他有色金属工业一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过去的30年,中国精铜产量年均递增8.8%。

而自上个世纪九十年初中国期货市场建立以后,我国铜工业发展更加迅速,1992年精铜产量只有66万吨,去年达到378万吨,年均递增超过10%。

中国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对中国铜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套期保值稳定了企业的原料供应规避了产品价格巨幅波动风险中国是个严重缺铜的国家,铜原料自给率非常低。

随着中国铜冶炼能力的大幅扩张,原料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

赚取加工费是外购原料的主要盈利模式,然而冶炼加工费很低,一般只占铜价的3%-10%。

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锁定企业原料成本,利用期货与现货对冲机制进行套期保值是国内大多数铜生产企业的通行做法,期货市场提供的套保功能,对于稳定国外铜精矿原料供应,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起到了极好的保护作用。

从铜精矿原料投入到精铜产出,其间至少要经历一个月左右的加工周期,而从国外原料作价到精铜产品实现销售往往还要经历更长一点的时间。

铜是一个完全市场化、国际化的商品,其金融属性仅次于石油、黄金。

在流动性逐步宽松的背景下,铜的金融属性和产业属性两个方面就决定了铜价的起伏波动非常大。

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铜价曾经历了长达六年时间的低迷,而2003年以后,国际铜期货价格从1800美元开始启动经历了六年时间的史无前例的超级牛市,商品的金融属性日益凸现,市场价格波动进一步增大。

去年10月份,短短一个月内,LME三个月铜价就从6532美元,跌到了3587美元,下跌了2945美元,波幅达45%,今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一个月内LME铜价的波动幅度也达到了37%,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了巨大风险。

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及其评价

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及其评价

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朱国华方毅(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摘要: 目前,我国依据“套期保值原则”和套期会计中“高度有效性”来界定套期保值与投机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套期保值业务的开展。

同时,单独以期货头寸的损益作为企业问责的标准可能会诱发期货的投机交易。

经济理论和会计准则依据不同的目标建立了各自的套期保值有效性评价体系,其目的并不在于抑制投机。

本文寻求建立以期货市场加权均价为基准的有效性评价体系来评价套期保值交易,不仅避免了对套期保值“定性”,而且能够达到抑制投机的目的。

关键词: 有效性;套期会计;套期保值原则;加权均价Abstract:In China, the frame of reference for distinguishing hedge and speculation is based on the so-called “Hedge Principle” and the “highly effective” criteria defined in hedge accounting. This method constrains the strategies of hedge. Moreover, the current accountability system for derivatives investments may induce counterproductive result. The system of hedge efficiency valuation in economics and accounting established are based on different purpose, Neither of them is for limiting speculation. In order to limit speculating on derivatives, we suggest a new effectiveness valuation system, which comparing fair value of hedged portfolio with weighted average futures price. This system avoids the intractable issue of defining hedge.Key words: Effectiveness, Hedge Accounting, Hedge Principle, W eighted Average Price作者简介:朱国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

期货与套保

期货与套保
而江铜在这一世界铜价最低的时期,由于充 分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 功能避免了价格风险,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发 展。
江铜的套保手段
江西铜业首先是利用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卖出保值, 确保经营目标利润的实现。从1995年至今,江铜期 货铜每吨的平均价位比现货高出100至200元,在铜 价最低迷的2001年,依然依靠主营产品实现了近亿 元的经营利润。
规避了价格下跌波动,保证销售利润
卖出套期保值的利弊分析 1、卖出保值能够回避未来现货价格下跌的 风险。 2、经营企业通过卖出保值,可以使保值者 能够按照原先的经营计划顺利地完成销 售计划。 3、有利于现货合约的顺利签订。
套期保值的原则及操作方法
1、交易品种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或所 需的原材料。
祝愿各位 利用好期货市场 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今天的江西铜业,已经是年销售收入414亿 元、总资产达300亿元的国内最大,世界第 三的阴极铜生产商和供应商 ,并先后在香港、 伦敦、上海三地上市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样的故事?
期货市场改变了一个企业
江西铜业1992年开始参与期货市场,其 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992年至1994年是江铜参与期货市场的 第一阶段——解决三角债难题
期货市场功能和套期保值
一、期货市场的功能
期货市场的功能 1、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 2、发现价格的功能 3、定价功能 4、风险投资和资源配置功能
二、套期保值原理
1、套期保值的概念 2、套期保值的原理 3、套期保值的种类
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
江西铜业1979年成立时总资产不到4个亿
/吨

11月份,价格上涨
买入100吨铜: 价格60000元/ 吨

以江铜为例的套期保值实证分析 返工修改

以江铜为例的套期保值实证分析  返工修改

以江铜为例的套期保值实证分析(一)江铜套期保值历史在1979年7月成立的江铜公司,为国内有色金属领域特大联合企业,主要业务遍及铜的采、选、冶、加,在国内铜产品生产基地中排行第一,也是重要硫化工原料和金银、稀有金属基地。

其中,江铜套期保值业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运作,正式开始于1992年,并在1994年正式踏进期货市场。

1996年,成为首家获取国际通行证铜业公司。

同时,“贵冶牌”电解铜成功登陆伦敦金属交易所。

在1998年,江铜成为国内首家建立期货部的企业。

经过对江铜公司公告、渤海证券报告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其业务主要在铜矿采掘、阴极铜冶炼、铜加工这三方面,涵盖了铜制品的开发到成形的全流程。

抛去企业本身拥有的矿山,也从国外进口很多铜精矿、废铜等,以此进行深加工。

而进口的原材料,由于与国际上铜价息息相关,容易受到波及,目前随着铜价逐渐上涨,所以进口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

如果遇见国际铜价暴跌,同时企业未提前套期保值,造成成本暴增,会给公司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在东南亚经过金融危机后,位于1998年到2006年这几年之间,江西铜业通过运用期货工具进行了利润的增值锁定,减少了大量的风险,并且同时从公司流程再造角度出发,对利润套期保值进行重构,为了实现期现互动,共同进步,而建立比较科学、系统套保模式与制度。

(二)江铜的套期保值制度与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现在,江西铜业经过多年在此领域的耕耘,保值管理、保值决策、制度建设和执行、保值评价、期现互动、市场跟踪分析等均有了跨越式的进展。

为健全期货管理领导制度,江西铜业为此建立了期货保值决策委员会,在此机构里面设立保值执委会,执委会里面有办公室,同时对召开会议以及如何进行决策讨论设立了比较清晰的流程。

通过设立期货保值决策委员会,能够很有效地提前预判经营风险,委员会在新的一年开始就着手制定本年套期保值的各项事宜,通过白纸黑字正式确立本年采用的保值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细化并发布套期保值的详细内容,对每一个套期保值操作流程进行细化。

用铜企业套期保值方案

用铜企业套期保值方案

一、套期保值的原理套期保值就是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

也就是说,套期保值是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

期货交易是由现货交易发展而来的,现货交易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远期合约交易,由远期合约交易再发展成期货交易。

期货市场是建立在现货市场基础上的,因而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虽是两个独立的市场,但他们会受到相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走势在相同因素影响下,二者波动的方向趋于一致。

套期保值就是利用这两个市场的价格关系,分别在两个市场作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保值之目的。

期货市场上存在两个基本经济原理:1、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一致。

2、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两者趋向一致。

二、此套保方案可以带来的益处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用其拥有或掌握的资源去生产经营什么、生产经营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经营,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产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而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把握市场供求状态,特别是能否正确掌握市场下一步的变动趋势。

期货市场的建立,不仅使企业能通过期货市场获取未来市场的供求信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产,而且为企业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提供了场所,在增进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方案可以使用铜企业在未来铜价波动情况下,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对冲,避免亏损或减少亏损,可以有效完成销售计划,合理科学的安排生产计划,锁定生产成本,甚至获得额外的利润。

1、买入保值能够回避未来铜现货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

2、经营企业通过买入套期保值可以使公司按照原先的经营计划,强化管理,顺利完成销售计划。

江西铜业13.6亿元衍生品亏损释疑

江西铜业13.6亿元衍生品亏损释疑

江西铜业13.6亿元衍生品亏损释疑2009年04月02日 07:09 21世纪经济报道“这是江西铜业十几年来碰到的比较艰难的时期。

去年全球铜价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铜市几乎是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了牛熊的逆转。

”在4月1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江西铜业(00358.HK)董事长李贻煌显得心事重重,“估计今年铜价的走势,也不会大幅攀升。

”去年全球经济一片低迷之下,似乎赢家甚少。

江西铜业公布2008年全年业绩,由于投资收益损失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尽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54%至539.72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减少了49.60%,只有23亿元。

导致江西铜业去年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在投资收益方面的损失。

不过,江西铜业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王赤卫对本报记者表示,“去年10月份铜价直线下跌,所以我们在期货上出现了亏损。

但是这些损失,只要我们的现货合同得到100%的履约,是可以完全实现对冲的。

在价格极其波动的市场条件下,外购原料部分的保值,我们还会坚持做。

如果说保值之后,外购原料的销售产品随着铜价的上升,可能会带来期货的亏损。

但是不保值的话,我觉得是更大的投机。

”根据江西铜业的财报,非有效套期保值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3.91317亿,非有效套期保值投资损失为9.72177亿,截至去年底套保方面的已实现损失和未实现损失约为13.6亿。

三大对冲导致亏损根据业绩报告,江西铜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10.52亿元,下跌幅度达1673%,主要由于不符合套期会计的商品期货合约平仓产生了损失。

另外,在不符合套期会计的未平仓商品期货合约,以及嵌入式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方面,江西铜业的损失也同比增加了1.1亿元。

王赤卫解释说,去年江西铜业出现期货保值亏损,主要由三部分对冲业务形成。

第一部分是对进口原料的保值。

实际上,江西铜业在去年9月份做了一个“买伦敦、卖上海”的保值。

这个保值是为了有效避免长期以来伦敦铜价高于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的倒挂现象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不过从去年8、9月份开始,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价开始走高伦敦铜价。

江西铜业锁定风险敞口_细化套期保值方案

江西铜业锁定风险敞口_细化套期保值方案

江西铜业锁定风险敞口细化套期保值方案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铜)成立于1979年7月1日,30年来发展成为集采、选、冶、加、贸易为一体的国内最大、最现代化的铜生产和加工基地,同时也是黄金、白银、铼、硒、碲等稀贵金属和硫化工的重要生产基地。

1997年,江铜成立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该上市公司下属的单位有德兴铜矿等八家矿山、贵溪冶炼厂等三家冶炼厂、江铜耶兹铜箔等四家铜加工企业、稀散金属生产单位,以及财务公司、物流公司等支持服务单位。

截至2008年年末,江铜国内权益铜储量为1114万吨、黄金为363吨、白银为9098吨、钼为27.7万吨、伴生硫为10390万吨;国外参股资源权益储量为铜407万吨、黄金42吨。

江铜的阴极铜产能已进入世界铜行业前三强,其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等方面均位于国内铜行业中的第一位。

江铜的盈利模式及风险敞口盈利模式江铜的主营业务有三项:铜矿开采、阴极铜冶炼、铜材加工,基本覆盖了从铜矿开采到最终制成铜材的整个产业链。

江铜的生产流程(2009年)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渤海证券研究所铜矿开采:江铜对自有的德兴铜矿、永平铜矿等矿山进行开采,并加工成铜精矿,供集团内部的冶炼厂使用。

阴极铜冶炼:江铜在贵溪等冶炼厂使用自产铜精矿、进口铜精矿以及购买的粗杂铜冶炼阴极铜,通过赚取加工费获得利润。

铜材加工:江铜集团下属的南方总公司等单位使用阴极铜加工铜线杆、铜板带、铜管等,通过赚取加工费获得利润。

产业链不同环节的风险敞口沿着从铜矿开采到最终制成铜材销售这一产业链,每个环节的作价模式有所不同,给江铜的经营带来了复杂的价格风险。

特别是随着江铜冶炼能力不断扩大,原料自给率迅速下降,2000年为66.92%、2006年为35.31%、2008年为22.67%。

大部分原料依靠从国内外市场购买,形成了典型的“两头在外”格局。

铜价在高价位时,若市场价格波动加大,一天内的铜价变化即可吞噬全部305美元的加工费,再加上从采购、供应、产出一直到销售有时需要长达数月的时间,江铜如不实施保值,将面临极高的经营风险,赚取核心利润的能力受到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铜业13.74亿元套保损失“焉知非福”
/ 【2006.09.11 08:21】来源:证券市场周刊作者:朱凯栋汤怡
江西铜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9.4%,云南铜业净利润增长226.5%;江铜出现了13.74亿元的套保损失,而云铜则没有这项损失。

谁对谁错?
在江西铜业(600362,下称"江铜")和云南铜业(000838,下称"云铜")2006年的中期报告当中,二者虽然均实现了收入、利润的大幅增长,但增长幅度却有不小的差距:江铜主营业务收入104.04亿元,净利润20.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6%和109.4%;云铜主营业务收入116.65亿元,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1%和226.5%。

单从数据来看,云铜更好地分享了铜价大幅上涨的收益。

再读报表不难发现,江铜出现了13.74亿元的套保损失,而云铜则没有这项损失。

假设江铜没有这一损失,其净利润增长将达到249.3%,与云铜相差不大。

看来是云铜为股东赚取了更大利润,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谁更高明
2006年上半年,全球铜需求增长迅速,供求紧张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改善,需求缺口达6.2万吨。

截至到6月底,全球三大金属交易所公布的铜库存约为16万吨,仍处于历史低位。

铜价的急剧变化和日益紧张的矿石供应使国内三家铜上市公司都面临着巨大风险,尤其是国内铜生产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多为来料加工,对价格的变化就更加敏感。

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江铜的资源自给率为34.88%,云铜的资源自给率只有6.76%,相比之下,几乎完全依赖于铜价上涨才能赢利的云铜其实更应该进行套期保值,来提前锁定庞大的原料供应价格,但事实却是江铜在积极参与期货市场,而云铜却似乎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视而不见。

不过,与云铜相比,江铜13.74亿元的期货亏损赫然在目,市场对此发出的质疑也情有可原,一个对股东负责的上市公司付出如此巨额的损失是否必要,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规避了价格风险,又能最大限度享受铜价上涨带来的好处呢?
"市场走势是任何企业、任何人都无法百分之百准确地把握的。

这样说并不是替企业推卸责任。

事实上,即使企业有90%的把握认为未来现货价格可能上涨,稳健的做法仍然会选择卖出保值,只不过会减少套保量而已。

就好像我们知道自己房子不会着火的可能性有99%,但还是会买保险,因为那1%的风险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五矿集团资深期铜专家张荣辉说。

江铜在其报表中称:"本公司50%以上的原料需要外购,由于铜价波动对该等外购原料价值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加工费等收入,因此本公司沿袭一贯的稳健政策,对本公司外购铜原料和部分自产铜采取了必要的套期保值,以锁定加工费收入以及目标利润。

"
对于铜业公司来说,价格的风险绝对是"无法承受之重",尤其是中国的铜业公司多以来
料加工为主营利润来源。

从今年LME铜价的上下波动价差来说,就超过了每吨4300美元,以江铜上半年产铜22.9万吨计,这就是9.8亿美元的差别!因此,如果铜价一旦掉头下跌,在没有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下,任何产铜过万吨的企业就会在现货上出现以十亿计的损失。

因此,套期保值实际上体现了一种高度重视价格风险、对股东负责任的态度。

在上半年现货升水高企、铜价在期现货两个市场一路上涨的情况下,江铜对部分套期保值头寸进行平仓,由此而释放的阴极铜择机出售,以获取现货价格的升水。

因此,尽管对冲使公司产生了13.74亿元的损失,但由于现货阴极铜累计平均销售价格也持续上涨,江铜却超额实现了年初的盈利目标。

有期货常识的人都知道,考核保值成败与否需要结合期货与现货的总体效应来看,单就期货亏损就指责"保值失败"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江铜从国际市场订购原料,到装船运抵港口,直至加工成铜,就需要三个月时间,如果不保值,恐怕有时候货还在途中就已经成为"亏本的买卖"了。

此外,国际期货市场作为一个各国、各种类型机构博弈的场所,国内投资者在其中确实处于劣势,但不参与境外套期保值,情况又会如何?
"首先,在江铜套期保值的损失中,境外损失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其次,就上半年的期铜市场表现而言,期铜品种在境外期市实施卖出保值的成本和有可能出现的亏损,要远远小于在境内期货市场套保。

" 长期负责铜生产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的期货专家韩宜说,"因此,出于成本的考虑,江铜在LME做了部分保值。

所谓被国际基金狙击、逼空的说法不能成立。

"
有远见的企业,一旦套保计划确定就绝对不更改,在喜欢时机选择、惯做差价的外行看来会觉得可惜,但内行知道这是企业的稳健务实做法,以锁定成本与确保部分收益为目的。

市场当然是随时变化的,作为投机者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企业的套保行为则必须贯彻始终。

转过头来再看云铜,其报表中显示与期货有关之处,一是会员资格投资(上海期货交易所席位)60万元,另一个是期货保证金(期初数69162436.42元,期末数69062436.42元)。

云铜自有铜精矿仅为0.8万吨/年,而年产阴极铜32万吨,自给率太低;同时,铜的冶炼加工费已经从2005年150美元/吨下调到40美元,这样小的差价,企业很难承受价格的下跌,必须进行套期保值。

"伦铜在8790美元时,江西铜业的套保浮亏在10亿元左右。

以江西铜业45万吨产量16万吨自给铜精矿做参考,铜精矿采购量不小于江西铜业的云南铜业,其套保浮亏将也不会是个小数字。

"中金公司的一位分析师表示,"但是我们在报表中没有看到任何的期货损失情况,其中内情令人费解。

"
就此问题,记者致电云铜董秘办,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不知道套期保值的具体情况,不了解谁在管这块,也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
以上的情况,对于一个主营业务收入上百亿元、资源自给率只有6.76%的铜生产加工企业来说,或者是存在重大信息披露的遗漏,或者就是根本没有进行套保。

如果没有套保,云铜的高收益就只是搭了铜价上涨顺风车并且省下了缴套保的"保险金"。

那么,一旦铜价掉头
下跌,结果很怎样?
当然,江铜的套保策略也并非完全没有值得改进之处,比如在今年上半年,很多国外金矿企业判断金价进一步上涨的机会很大,因此主动降低套保规模。

那么,江铜的套保要不要减少呢?这值得商榷。

食髓知味
放眼国际,作为全球最大铜生产商,CODELCO在2003年铜价上涨之初为其150万吨的铜产量做了70万吨的套期保值,由于铜价上涨,其套期保值损失达数亿美元;菲利普道奇是全球另一个主要的铜生产商,该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对其2006年近一半的产量50多万吨进行了保值,期货损失也是一个惊人数字。

尽管如此,套期保值仍是他们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利器"。

套保的损失,不仅无损于其行业龙头的地位,反而更是强化了他们稳健经营、持续发展能力。

"不参与期货市场才是最大的损失。

"江西铜业董秘潘其方说,"公司的套期保值是以保值为主,不做投机,更不会做超过生产能力的保值。

"
江西铜业在2006年的中期报告中称,"本公司50%以上的原料需要外购,由于铜价波动对该等外购原料价值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加工费等收入,因此本公司沿袭一贯的稳健政策,对本公司外购铜原料和部分自产铜采取了必要的套期保值,以锁定加工费收入以及目标利润。

"
东方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2006年上半年,在高铜价带来高毛利的同时,江铜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套保策略,使公司难以充分享受高铜价带来的超额利润。

公司对约占总产量40%左右的外购铜采取了套保策略,高于市场预期的30%套保比例。

从"中航油"到"国储铜",一系列事件背后,昭示着期货市场固有的风险,提醒着期货运作中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

江铜在期市运作规模庞大,面对固有市场风险,如何加以规避?
江西铜业董事长何昌明表示:"江铜只对原材料和相关产品进行套期保值,不做市场投机。

"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对进口原料及铜加工均做保值,但是对产品不超量保值,进行期货保值的自产原料保值持仓一般不超过年产量的30%,这样可以利用期货和现货进行互动调节,有效规避了期货市场过量套保的风险。

金牛期货分析师杜云鹏说,去年大部分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期货投资业务出现亏损,这只是表面现象。

他认为,利用期货套期保值虽然有可能出现账面亏损,但却能规避公司在生产和利润控制方面的风险。

不过他透露,今年以来,一些公司利用期货做套期保值的数量有明显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