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运用

合集下载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及解题技巧分享?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及解题技巧分享?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及解题技巧分享?2023年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和的发展,的确使人们生活变得更为便利、智能化。

但是,拥有一定数学基础、能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比如在统计学、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中都有着不同的应用,本文就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点。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题方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指带有一次幂的方程,其中未知数只出现在一个式子(即未知量系数不为零),这个式子是由常数项和未知量乘以系数所构成的。

它的一般形式为ax+b=0(a,b是常数,a≠0,x是未知数)。

当a=b=0时,方程没有意义。

对于这类方程,比较简单的求解办法就是将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移项,进行变形,最终求得未知数的值。

举个例子,比如有如下的一元一次方程:3x-7=2x+5这个方程中,未知数是x,系数分别是3、2,常数项分别是-7和5。

我们可以将这个方程变形为:3x-2x=5+7x=12从而得出未知数x=12的解。

以上就是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基本流程,比较简单易懂,后面我们就通过实际案例来探讨一下这个解题方法是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

二、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在统计学中,一元一次方程经常用于解决线性回归的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要统计一群公务员的年龄和薪水的关系,得到如下的数据:年龄 25 27 28 30 32薪水 5000 5500 6000 6500 7000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画出一个散点图,然后获得一条直线,用y=kx+b来表示,其中k表示斜率,b表示截距。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过程。

接下来,我们就来将这个过程进行具体步骤的演示。

1.首先,我们需要在Excel中进行数据输入,然后绘制散点图,得到如下的图形:2.绘制好散点图之后,我们根据线性回归的原理,得到y=kx+b的一元一次方程式:y=5450+150x。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型归纳)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型归纳)
进出问题
将进出数值表示为未知数设x,列出方程解x。
工作效率
将某项工作的效率与时间表示为未知数设x,列 出方程解x。
混合物含量
将每种物质的量表示为未知数设x,列出方程解x。
简单的平移和旋转问题
横坐标加减常数 纵坐标加减常数 关于坐标轴翻转 关于x轴翻转 关于y轴翻转
x±a y±b (x,y)→(y,x) (x,y)→(x,-y) (x,y)→(-x,y)
展开思路
举一反三,尝试从其他角度思考 问题的解决方法。
多种解法对比
尝试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校 验和验证,选择最优解。
关于人口增长、下降和变化的问题
1
人口增长问题
根据增长率设定未知数,并根据相关数
人口下降问题
2
据列出方程求解。
根据下降率设定未知数,并根据相关数 据列出方程求解。
运动员试训问题的解题思路
代数式/代数式组中的一元一次方程
系数为未知数
将系数表示为未知数x,列出方程求解。
系数为常数
将常数表示为未知数x,列出方程解未知数。
单价和总价问题的解题思路
单价计算 总价计算
总价除以数量 单价乘以数量
根据题目条件将总价或单价设为未知数x,列出方程求解。
单利和复利问题的解题思路
单利
根据单利的计算公式将未知数设为x,列出方程求 解。
3
消元系数
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到类似x=d的解。
文字题型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将问题转 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设定未知数
设定符合题意的未知数,表示题 目中的未知量。
列出方程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运用前几步 解方程求解。
数字应用题型解题思路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也称为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常数,x为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最简单的方程之一,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到它。

本文将以实际问题为例,详细介绍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1. 商场促销问题假设某商场进行了一次促销活动,某商品原价为x元,根据促销活动的规定,打折后的价格为原价的80%,并且还额外返还20元的现金。

我们要求找出该商品的原价。

解题步骤:设原价为x元,则打折后的价格为0.8x元,根据题意可知:0.8x + 20 = x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0.8x - x = -20-0.2x = -20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2,得到:x = 100因此,该商品的原价为100元。

2. 速度问题假设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公司,全程10公里,骑行时速为x km/h。

如果小明增加速度2 km/h,那么他将提前20分钟到达公司。

我们要求求解小明的骑行时速。

解题步骤:设小明的骑行时速为x km/h,则他骑行的时间为10/x小时。

根据题意可知:10/(x+2) = 10/x - 20/60通过通分和移项,得到:10x = (x+2)(10 - 20/60)10x = (x+2)(9)通过分配律展开右侧,得到:10x = 9x + 18将方程两边同时减去9x,得到:x = 18因此,小明的骑行时速为18 km/h。

3. 年龄问题假设小明今年的年龄为x岁,他的父亲今年年龄是他两倍,母亲今年年龄是他的1.5倍。

如果小明再过10年,他的年龄将是父亲年龄的一半,我们要求求解小明的年龄。

解题步骤:设小明今年的年龄为x岁,则父亲今年的年龄为2x岁,母亲今年的年龄为1.5x岁。

根据题意可知:x + 10 = 1/2 * (2x + 10)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x + 10 = x + 5将方程左侧的x和右侧的x同时消去,得到:10 = 5由于等式无解,说明题目中存在矛盾条件,该问题无解。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解析—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解析—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解析—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复习目标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考点梳理1.等式及其性质:⑴ 等式: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⑵ 性质:① 如果b a =,那么=±c a c b ±;② 如果b a =,那么=ac bc ;如果b a =()0≠c ,那么=c a cb . 2.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⑴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未知数,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 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不同.⑵ 一元一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1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b ax =()0≠a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列→解→验→答即:(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可直接设也可间接地设;(3)列方程:找出适当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方程;(5)检验: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6)答。

综合训练1.(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方程122x-=的解是( )A .2x =B .3x =C .5x =D .6x =【答案】D【分析】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三个步骤即可完成求解.【详解】 解:122x-=,32x=,6x =;故选:D .2.(2022·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九年级月考)方程2132x x -=-的解为( ) A .1x = B .1x =- C .3x = D .3x =-【答案】A【分析】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即可.【详解】解:移项可得:2321x x -=-+,合并同类项得:1-=-x系数化为1得:1x=故选:A.3.(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近年来,网购的蓬勃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某快递分派站现有包裹若干件需快递员派送,若每个快递员派送10件,还剩6件;若每个快递员派送12件,还差6件,那么该分派站现有包裹()A.60件B.66件C.68件D.72件【答案】B【分析】设该分派站有x个快递员,根据“若每个快递员派送10件,还剩6件;若每个快递员派送12件,还差6件”,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 的值,再将其代入(10x+6)中即可求出该分派站现有包裹数.【详解】解:设该分派站有x个快递员,依题意得:10x+6=12x−6,解得:x=6,∴10x+6=10×6+6=66,即该分派站现有包裹66件.故选:B.4.(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已知某商店有两件进价不同的运动衫都卖了160元,其中一件盈利60%,另一件亏损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A.不盈不亏B.盈利20元C.盈利10元D.亏损20元【分析】设分别设两件运动衫的进价分别是a元,b元,根据售价=成本±利润,列方程求得两件运动衫的进价,再计算亏盈.【详解】解:设盈利60%的运动衫的进价是a元,亏本20%的运动衫的进价是b元.则有(1)a(1+60%)=160,a=100;(2)b(1-20%)=160,b=200.总售价是160+160=320(元),总进价是100+200=300(元),320-300=20(元),所以这次买卖中商家赚了20元.故选:B.5.(2022·浙江九年级二模)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48人,在乙处植树的有42人,由于甲处植树任务较重,需调配部分乙处的人员去甲处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设从乙处调配x人去甲处,则()A.48=2(42﹣x)B.48+x=2×42C.48﹣x=2(42+x)D.48+x=2(42﹣x)【答案】D设从乙处调配x 人去甲处,根据”调配部分乙处的人员去甲处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从乙处调配x 人去甲处,根据题意得,48+x =2(42-x ),故选:D .6.(2022·浙江)某商铺促销,单价80元的衬衫按照8折销售仍可获利10元,若这款衬衫的成本价为x 元/件,则( )A .800.810x ⨯-=B .()800.810x x --=C .800.810x ⨯=-D .()800.810x x -⨯=-【答案】A【分析】利用利润=标价⨯折扣率-成本价,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详解】解:依题意得:800.810x ⨯-=,故选:A .7.(2022·山东九年级二模)已知x =3是关于x 的方程23mx nx =-的解,则24n m -的值是( )A .2B .-2C .1D .﹣1 【答案】A【分析】把x =3代入方程23mx nx =-,可得n -2m =1,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x =3是关于x 的方程23mx nx =-的解,∴6m =3n -3,即:n -2m =1,∴24n m -=2,故选A .8.(2022·浙江)《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书中记载了一道题,大意是:100匹马恰好拉了100片瓦,已知1匹大马能拉3片瓦,3匹小马能拉1片瓦,问有多少匹大马、多少匹小马?若设大马有x 匹,则可列方程为( ) A .()33100100x x +-=B .()3100100x x +-=C .()131001003x x +-=D .()3100100x x +-= 【答案】C【分析】根据“大马拉瓦+小马拉瓦=100”可以列出方程 .【详解】解:设大马有 x 匹,则由题意可得:()131001003x x +-=, 故选C .9.(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运用方程或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若干学生分若干支铅笔,如果每人5支,那么多余3支;如果每人7支,那么缺5支.试问有多少名学生?共有多少支铅笔?【答案】学生有4人,铅笔23支设学生有x人,则铅笔数表示为5x+3或7x−5,由此利用铅笔数相等联立方程求得答案即可.【详解】解:设学生有x人,由题意得5x+3=7x−5,解得:x=4,经检验,符合题意则6x+3=23.答:学生有4人,铅笔23支.10.(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解一元一次方程:4x﹣1=2x+5.【答案】x =3.【分析】先把方程化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法即可.【详解】解:4 x﹣1=2x+5,移项得:4 x﹣2x=5+1合并同类项得:2 x=6,∴系数化1得:x =3.1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解下列方程:(1)36156x x-=--(2)1.5 1.51 0.62x x--=【答案】(1)1x=-;(2)7 =12 x(1)根据解方程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1)根据解方程步骤,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详解】解:(1)移项得:36156x x +=-+,合并同类项得:99x =-,解得:1x =-;(2)去分母得:2?1.50.6(1.5) 1.2x x --=,去括号得:30.90.6 1.2x x -+=,移项得:30.6 1.20.9x x +=+,合并同类项得:3.6 2.1x =, 解得:7=12x . 12.(2022·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模拟预测)解方程:1123xx ++=. 【答案】45【分析】 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解答即可.【详解】 解:1123xx ++= 去分母得:3x +2(x +1)=6,去括号得:3x +2x +2=6,移项合并得:5x=4,系数化为1得:x=4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应用拓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应用拓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应用拓展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方程形式之一,它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应用拓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系数,x是未知数。

解这个方程即是找到x的值,使得等式成立。

在实际问题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应用题。

1. 市场销售问题假设一个公司在某一时期内售卖一种产品,每个单位的售价是p元,销售量是x单位。

该公司的总收入可以表示为R = px。

如果我们知道单位售价和总收入,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销售量。

例如,如果总收入为5000元,售价为5元,我们可以设立方程5x = 5000来求解销售量x。

2. 财务收支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应用于财务收支的问题。

例如,某个人月工资是s元,每个月的开销是k元。

假设该人存储m个月,可以通过方程ms - mk = d来计算存款d的金额。

在这个方程中,左侧表示总收入,右侧则表示总开销,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存款金额。

3. 速度和时间问题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假设一个人以v km/h的速度驾驶,行驶了t小时后到达目的地。

可以通过方程vt = d来计算距离d。

在这个方程中,左侧表示速度乘以时间的乘积,右侧则表示距离。

通过解方程可以求出距离的数值。

4. 比例问题一元一次方程还可以应用于比例问题。

例如,某个图书馆有m本书和n个读者,已知每个读者平均可以借阅b本书。

为了使每个读者都能借到平均数目的书籍,我们可以设立方程mb = n来计算需要的书籍总数。

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所需的书籍总数。

5. 几何问题在几何学中,一元一次方程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一幅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假如一条直线过点(x1, y1)和(x2, y2),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点的坐标得到直线的方程式。

对于直线的方程,我们可以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与坐标轴的交点等相关信息。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最基础的一种方程形式,它的形式可以表示为ax+b=0,其中a和b为实数,且a不等于0。

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运用一些基本的解法和技巧来实现。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探讨一些实际应用场景。

一、解法一:移项法移项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将方程中的未知数项移至一边,常数项移至另一边,使方程变为形如x=c的简单形式。

例如,解方程2x+3=7:首先,我们将方程中的常数项3移至右边:2x+3-3=7-3化简后得到:2x=4最后,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到解:x=2二、解法二:消元法消元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相互抵消未知数项或常数项,从而使方程变为形如x=c的简单形式。

例如,解方程3x+2=2x+5:首先,我们将方程中的常数项2移至左边,将未知数项3x移至右边:3x-2x=5-2化简后得到:x=3最终得到解x=3。

三、解法三:代入法代入法通常用于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方程的某个变量用另一个方程中的变量表示,然后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进而求解未知数的值。

例如,解方程组:2x+y=7x-y=3首先,根据第二个方程可得x=y+3将x的表达式代入第一个方程中:2(y+3)+y=7化简后得到:3y+6=7继续化简可得:3y=1最终得到解y=1/3,代回x的表达式可得x=10/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价格计算:在商业活动中,一元一次方程常用于求解价格。

例如,在打折优惠时,我们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最终价格。

2. 时间计算:一元一次方程也可用于时间计算。

例如,在计算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未知数。

3. 购物优惠:商场常常会进行满减优惠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购买满足条件所需的最低金额。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含答案)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含答案)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 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中的作用。

3. 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和思想,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灵活运用。

4. 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5. 通过实践与探索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例1. 已知()||m x m +=-32003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

解:由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 ||m m -=+2130,且≠由||||m m m -===2133,得,则± 又由m m +-303≠,得≠ ∴m =3小结:方程ax b a a b +=00()≠,且、为已知数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这里包含有(1)未知数只有一个,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2)未知数的系数合并后不能为零。

(3)它必须是等式。

例2. 已知x =23是一元一次方程334325()m x x m-+=的解,则m 的值是多少? 解:因为x =23是方程334325()m x x m-+=的解,所以3342332235()m m -+=××即33215m m -+=解得m =-14小结:方程的解是指满足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x =23是原方程的解,则把原方程中的x 换成23后等式仍然成立。

从而可以得到另一个关于m 的方程求解。

例3. 解下列方程:(1)5263x x +=-(2)0408613...x x -=- (3)30%70%(440%x x x ++=-)(4)32234122[()]xx ---= (5)97352775x x +=-(6)21431233436()()()x x x -+-=-+ (7)x x +--=-40230516...解:(1)5263x x +=-移项得: 2365+=-x x 合并同类项得:5=x ∴x =5(2)由方程0408613...x x -=-两边同时乘以10得: 486013x x -=-413608x x +=+ 1768x = x =4(3)30%70%(440%x x x ++=-) 方程两边都乘以100得: 3070440x x x ++=-()3744x x x ++=-() 372840x x x +++= 1428x =- x =-2(4)32234122[()]xx ---=去中括号得:()xx 4132---=xx 4132---= x x --=1648 -=324x x =-8 (5)97352775x x +=-97273575x x -=--x =-2(6)21431233436()()()x x x -+-=-+ 21431233436()()()x x x -----=()()x ---=321412346436()x -=4126x -= 418x =x =92(7)x x +--=-40230516...545022320516().()..x x +--=-××5202616x x +-+=-. 3276x =-. x =-92.例 4. 如果关于x 的方程23523331432x x n x n n -=--=+-与()的解相同,求()n -3582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基本知识之一,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入手,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问题一:购买水果小明去市场购买了苹果和橙子,苹果每斤3元,橙子每斤2元,他总共购买了7斤水果,并支付了15元。

求小明购买的苹果和橙子的重量。

解析:设小明购买的苹果重量为x斤,橙子重量为y斤。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x + y = 7 (式1)3x + 2y = 15 (式2)通过解方程组(式1)和(式2),可以求得x和y的值。

可以通过倍加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式1)的两边乘以2,得到2x + 2y = 14。

然后将上述方程和(式2)相减,得到3x - 2x = 15 - 14,即x = 1。

将求得的x值代入(式1),可得1 + y = 7,解得y = 6。

所以小明购买的苹果重量为1斤,橙子重量为6斤。

问题二:汽车行驶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行驶了t小时后行程达到了120千米。

求汽车行驶了多少时间。

解析:设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60t = 120解这个方程,可以求得t的值。

将方程两边除以60,得到t = 2。

所以汽车行驶了2小时。

问题三:人口增长某城市的人口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现有人口为100万人,求n 年后该城市的人口。

解析:设n年后该城市的人口为P万人。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P = 100 × (1 + 0.02)^n解这个方程,可以求得n的值。

假设n=10,则可以计算得到P ≈ 121.9。

所以10年后该城市的人口约为121.9万人。

通过以上三个实际问题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量的值。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实际问题,通过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一元一次方程
一、知识点拨
1、 称为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称为 。

3、绝对值符号内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称为 。

4、依据方程中未知数的个数,方程可分为:一元方程、二元方程、三元方程;依据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方程又可分为:一次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等。

5、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也是最基本的方程,解方程最终都化归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6、使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 。

7、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化为最简形式ax=b ;
(5)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没有固定的步骤,去分母与去括号是因题而异,灵活掌握。

但是,不管采取什么顺序,都要保证正确地运用各种运算法则,以及同解原理,使得到的方程与原方程同解。

8、一元一次方程ax=b 的解由a 、b 的值来确定:
(1)当 时,方程无解;
(2)当 时,方程的解可为任意的有理数;
(3)当 时,方程有唯一解
; 基础训练
例1:当m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
例2:下列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对不对?如果不对,找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1)由得到;
(2)由,得到;
例3:解下列方程
(1) (2))11(76)20(34y y y y --=-- a b
x =273)(22323-+=+--x x x x m m 283=-x 823-=x 63-=x x 63=-x x 2103-=+x x
(3) 436521x x -=--
(4)
拓展训练 例4:解方程:.18]6)4233(43[3221=⎭
⎬⎫⎩⎨⎧--+-x
例5:解关于x 的方程.22x m mn n mnx -=-
例6:关于x 的方程18511234)]3(2[3=--+=--x a x x a x x 和
有相同的解,求a 。

例7: 关于x 的方程
2236
kx a x bk +-=+中,,a b 为定值,无论k 为何值,方程的根总是1,求,a b 的值
例8:已知p 、q 都是质数,并且以x 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975=+q px 的解是1,求代数式q p -2的值。

1242321-=+--x x x
第二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知识点拨
1、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数学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迈出的重要一步。

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及数量关系,用字母(如x)表示题目中的个未知数。

(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3)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

(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2、几类应用题常用策略
(1)和、差、倍、分问题:抓住关键词列方程。

(2)形积变化问题:利用各种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列出相等关系。

(3)行程问题。

①相遇(相向)问题:双方所走路程之和=全部路程。

②追及(同向)问题:如甲从相同出发点追及乙,则相等关系一般是:甲所走路程=乙
所走路程。

③航行问题:注意航行速度与水(风)速的关系:
顺水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
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
2
行程中的基本关系是s=vt,
其中s表示距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通常用行程示意图帮助分析题意。

(4)调配问题:其等量关系反映在调动前后的数量关系上。

抓住“相等”、“几倍”、“多”、“少”等词语常可找出相等关系。

可辅之表格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5)按比例分配问题:若已知两个量之比是m:n,则可设其中一份为x,两量分别为mx,nx。

(6)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若工作量未给出具体数量,则常设为“1”。

(7)数字问题:注意区分“数”与“数字”两个概念。

多用间接设元的方式,设某一位上的数字为x,其他数位上的数用它的代数式表示。

在数的表示式中,注意各数位上的数为10的幂的形式。

二、典例选讲
例1、上智中学暑期组织学生夏令营,分赴庐山、神农架、昆明三个地方,营员共有210人,去神农架的营员比去庐山的营员的3倍还多6人,去昆明的营员比去神农架的营员的2倍少8人,问三个夏令营各有营员多少?
例2、用内径为90毫米的圆柱形长玻璃杯(已装满水)向一个内底面积为131×131平方毫米,内高为81毫米的长方形铁盒倒水,当铁盒装满水时,玻璃杯中的高度下降了多少?( 取3.14)
例3、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的人数为在乙处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例4、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比是2:4:5,最长的边比最短的边长6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例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现在先由甲、乙合做若干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独做,先后共用12天,问甲做了几天?
例6、一队学生从甲地到乙地,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当行进2千米路后,通讯员奉命回甲地取东西,他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回甲地取了东西后,立即以同样速度追赶队伍,结果在距乙地3千米处追上队伍,求甲、乙两地的距离(取东西的时间不计)。

例7、一艘轮船航行在A、B两个码头之间,已知水流的速度为3千米/时,轮船顺水航行需用5小时,逆水航行需用7小时,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例8、有一个三位数,它最高数位上的数是2,若将2移到末尾,得到的新三位数是原三位数的2倍还多74,求原三位数。

例9.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匀速前进,第一次相遇在距A地700米处,然后继续前进,甲到B地,乙到A地后都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距B地400米处,求A、B两地的距离。

设A、B两地相距x米,由题意得:1
2
(x-300)=700,求得x=17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