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自然地理学《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二叠纪古生物
三叠纪古生物
侏 罗 纪、 白 垩 纪 生 物
新生代古生物
人类的出现
第四节 生态系统
r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间不断进行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成的统一体。 即: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物 质-能量系统 生态系统 = 生物群落 + 环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生 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组织—维管束
Ø 分为
苔藓植物 维管植物
蕨类植物 祼子植物 被子植物
(四)后生动物
Ø 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Ø 细胞
组织
器官
器官系统
Ø 重要特征——运动
Ø 异养型——植物、动物、寄生
第二节 生物圈的结构
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 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 多级嵌套结构 结构特性 生物的地域分异与区系性
一 、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
Ø 在垂直方向上,集中分布在某一 范围内,向上或向下都逐渐减少。
Ø 主要集中在海平面及地面附近
如:浅海区——1500种鱼类
850种
200-1000m,
只有150种
1000-4000m,
陆地上 0-500m, 约51.6%
约20%
500-1000m ,
1000-2000m,
陆地面积随海拔的变化
地表的光强大于地下和水下,水深或者埋深越 大光强越小,生物的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光 合作用的强弱。生物圈结构上的亲光性反映了 太阳辐射对于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温控性
Ø 热带生产率高于寒带
生物圈结构上的温控性,是指生物圈的结构特征受 到温度分布控制的性质,反映了温度或者热量对于 生物的影响。
五、生物地域分异与区系性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教学教案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教学教案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 掌握生物圈的范围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态单位。

2. 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的总和,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层。

3. 生物圈的重要性: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为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景观,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

2. 讨论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利用图表或模型展示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范围和组成。

4.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探讨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重要性。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2. 掌握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教学内容:1.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 水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场所。

3. 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是草地和草甸的总称,适应半干旱气候的生态系统。

4. 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各个生态系统的景观。

2. 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3. 利用卡片或游戏形式,让学生分类和识别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1.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2. 理解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 生产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 消费者: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通过食物链与生产者和其他消费者相互关联。

4. 分解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促进物质循环。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命共同体。

它由两个主要方面组成:生物群落和生物圈。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不同种类生物相互依赖并且共同生活的群体。

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类的生物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相互联系。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不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适应生长,形成了不同的植物群落。

例如,森林是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不仅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还对环境起到了调节作用。

动物群落:动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通过食物链与植物和其他动物相互联系。

食肉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这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因为不同类型的动物在操作与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不同的角色。

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见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包括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

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质、循环营养物质以及维持土壤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降解死亡动植物和动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并释放出养分供其他生物利用。

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体。

它包括大气、水体和陆地。

生物圈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周围的气体体系,包括氮、氧、二氧化碳等物质。

空气中的氧气是动物呼吸所需的,而二氧化碳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大气层中的气候也对生物群落的分布和适应能力产生影响。

水体:水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之一。

它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等。

水体中的生物包括各种水生动植物,如鱼类、藻类和浮游生物。

水体对于生物的存活和繁衍至关重要,并起着调节地球温度和水循环的作用。

陆地:陆地包括地表、岩石、土壤等。

第三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三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理论复习:1.生态系统(1)定义: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成分: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①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②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在内的所有生物。

(3)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到生态系统中去;②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③分解者:微生物,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2.生态系统的种类: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其中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3.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大和唯一的生态系统4.生态瓶制作要点:①要保证瓶中有足够的氧,生态瓶应放在有光照的地方②瓶中鱼是消费者,水草是生产者,微生物是分解者5.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启迪是:生物圈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西双湖B.西双湖的所有植物C.西双湖的所有动物D.西双湖的所有生物2.下列四组生物中,能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A.高粱和大豆B.猎豹和猕猴C.莲花和紫菜D.丹顶鹤和仙人掌3.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4.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陆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生物圈5.“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A .消费者 B.生产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6.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它的范围包括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C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D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体现最突出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8.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 .赤壁陆水水库 B .嘉鱼潘家湾蔬菜基地C .向阳湖奶牛场的一群牛D .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9.生态系统的组成是A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B .动物和植物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所有生物10.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青蛙B 昆虫C 水稻D 泥鳅11.野兔、鼹鼠等具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沙漠生态系统12.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的是( )A 、 草原生态系统B 、沙漠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13.假定地球上没有了阳光,温度仍正常,你估计最后灭绝的生物是 ( )A .绿色植物B .分解动、植物遗体及败叶枯枝的微生物C .植食动物D .肉食动物14.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水、空气等二、非选择题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______________,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生物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生物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应对全球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保护生物圈 是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途径。
生物圈保护的措施与方法
01
02
03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 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 植物栖息地,防止人类活 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推广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 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 和水资源,促进农业生态 系统的良性循环。
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等方面,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 续发展。
03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通过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不断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 间流动和转化。
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 网在生物群落中传递和转化,维持了 生态系统的生命活动。
02
生物圈概述
生物圈的定义与范围
生物圈是由无数个大小不同、类型各异的生态系统所组成,这些生态系统相互 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物圈的整体结构。
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功能实现的基础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都是在生态 系统中进行和实现的。没有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功能将无法正常运转。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 稳定性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许多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过度 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可能 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进 而影响生物圈的平衡与稳定。因此, 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于 维持生物圈的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意 义。
04
生态系统的破坏与保护
05
生物圈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圈保护的意义与重要性
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保护生物圈对于维护生 态平衡至关重要,它确保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物圈的关系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物圈的关系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物圈的关系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而生物群落则是由一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物种所组成的。

生物圈则包含了所有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区域。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物圈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首先,生物圈提供了生态系统的边界。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气候、大气、水域和陆地等各种环境要素的总和。

这些环境要素决定了不同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延续,为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例如,水域生态系统的存在依赖于地球上广泛的水资源,而陆地上的森林生态系统则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因此,生物圈的环境要素是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存在的必要条件。

其次,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是构成生物圈的基本单位。

生物圈中包含了众多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河流等等。

每个生态系统都包含了不同的生物群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维护着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动物、微生物等构成了不同的生物群落,它们相互作用,维持着森林的生态平衡。

因此,生物群落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对生物圈的健康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圈中的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网络。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机制,维持了生物圈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例如,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水的储存和净化功能,对维持水资源的平衡至关重要。

如果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或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将会对生物圈的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

最后,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改变也会对生物圈产生反馈作用。

生态系统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生物群落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生物圈的稳定性。

这种反馈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

例如,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遭到破坏,进而导致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01
草原生态系统
02
海洋生态系统
03
淡水生态系统
04
湿地生态系统
05
农田生态系统
06
城市生态系统
07
其他生态系统
08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温度、矿物质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D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A
C
B
D
生产者
CO2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
光合
呼吸
分解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面另一部分则以 (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和( )形式存在.

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3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情况的示意图(c为某种植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项系统中3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2)A和B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图中15年内曲线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__________。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8:某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乙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生物圈和生态系统是紧密相关的概念,可以说生态系统是构成生物圈的组成部分。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的总和。

它包括了陆地、水域和大气层等各种生态系统。

生物圈中的生物相互依存,通过相互作用和循环过程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单位,指的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生物群落、生物种群与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由生物体、环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循环组成。

可以说,生物圈由各种生态系统组成,而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基本单位。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着生命的存在。

生物圈中的生物通过依赖和适应各种生态系统,实现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总之,生物圈是一个包含了各种生态系统的整体,而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特定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天鹅湖 B.天鹅湖的所有植物 C.天鹅湖的所有动物 D.天鹅湖的所有生物2.a→b→c→d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与b间是捕食芙系B. 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C. b、c是消费者,d为分解者D. 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 )A.生产者、生产青B.消费者、生产者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4.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的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即使遭到严重破坏,也能较快必得D.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5.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卜鼠<-蛇卜鹰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6.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A.水土流失 B.气候改变 C.生物多样性受损 D.以上都可能7.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8.如图所示是2011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的金奖作品。

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图幅上端有一浅滩水域,周围围满了各种动物:袋鼠、麋鹿、鹤……乃至人类。

下列说法错误的()A.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洲B.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D.作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9.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东昌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 B.冠县万亩梨园内的全部梨树C.聊城植物园内的所有荷花 D.聊城姜提乐园内所有生物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的表述为()A.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C.植物→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植物11.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

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是其中之一。

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12.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A.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C.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14.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等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下列各项中能够表示某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图示是()15.右下图是以一条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绘制成的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各营养级的生物。

下面各食物链中,与该金字塔最相符的是()①草②树③植食性昆虫④兔⑤食虫鸟⑥狼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16.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A.生活环境B.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D.生物因素17.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环境污染B.消费者减少C.食物链被破坏D.缺水干旱1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19.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

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A.硅藻 B.浮游动物 C.鲱鱼 D.鳕鱼20.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21.下列对象分别在孝感及相关县市,其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孝昌的观音湖B.孝感的双峰山C.云梦的蔬菜基地D.安陆钱冲的古银杏群2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 B.一座小山 C.一株大柳树 D.一条河流23.下列关于右圈“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生产者,②③④是消费者B.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C.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一②一③一④D.图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2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25.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②表示呼吸作用于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26.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能量在甲、乙、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丙→乙27.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

请解答:(1)“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说明有毒物质会随着_______的积累,最终将危害的健康。

(2)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3)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上这是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8.下图所示是某地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生态系统成分简图。

请分析下图,并按题目序号选择合适的选项。

(1)构成此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所属成分分别是()A.猪、消费者 B.蝇(蛆)、分解者 C.人、管理者 D.农作物,生产者(2)建立此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鸡的产蛋量 B.提高农作物对于光能的利用效率C.充分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并减少环境污染D.增加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供给总量,并使之百分之百流向下一环节(3)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猪粪等物质可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为农作物所利用。

这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及其分解有机物的方式依次为()A.消费者、呼吸作用 B.分解者、分解作用C.生产者、光合作用D.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蒸腾作用(4)下列有关蛆和蝇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蛆是蝇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幼虫 B.蛆是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幼虫C.蛆与蝇是同种生物的不同称谓 D.蛆和蝇没有关系,是两种不同的生物(5)为了减少害虫对于农业产量的影响,使农作物高产,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

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在人体中富集()A.水 B.空气和土壤 C.食物链D.皮肤接触29.地球的“肾脏”——湿地,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

对于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右图是某城市为净化生活污水而建立的大型人工湿地公园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示还不能被称之为生态系统,因为还缺少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2)分析上图,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被湿地中的利用,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此类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3)一段时间后,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以限制藻类及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4)目前,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30.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

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

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3)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最接近7的生态瓶是。

(填字母标号)(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

(填字母标号)(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狮、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31.右图所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回答:(1)光、CO2、H2O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部分,图中生产者是。

(2)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

(3)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

(4)铅中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我国共发生了16起血铅事件。

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