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

2017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
2017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温馨提示:考试用时150分钟。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

的。

1.公元前9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古希腊和古中国均在思想领域

取得重大突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在“轴心时代”

两者的文化却有相通的地方。这是指

A. 摆脱原始宗教的束缚

B.用哲学的思维、道德的视角认识世界

C.奠定各自文化形态的基础

D. 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

2.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

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数而同心,故善

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时顾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体现了“工商立国”的思想

B.反映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C.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D.肯定了商人的作用

3.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的最大比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

C.国家疆域辽阔和社会相对稳定

D.对外贸易顺差和商品经济发展

4.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

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以下解释中,最贴近材料的是

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

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截然相反的

5.“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

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材料所述风格

类似的作品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大卫·科波菲尔》

C.《老人与海》

D. 《百年孤独》

6.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

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观点的提出

A.又一次打破了思想束缚,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是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B.围绕的中心是如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C.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

9. 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下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 -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0.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

C.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D. 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扩大

11.拿破仑一贯认为宗教可以为他的统治服务:“我从宗教看到的不是化身的奥秘,而是维护

社会秩序的秘密”,为此他

A.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B.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C.尊重各国的宗教文化传统

D.继承启蒙思想,反对天主教会

第Ⅱ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3题,共56分。

国家安全是为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古往今来留下了很多经验教训。

12.(2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曾多次否决修葺长城的奏议,据《清圣祖实录》记载,1691年他说:“泰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

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口、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

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熙认为的最重要的守国之道是什么?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思

想?举例说明康熙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做出的贡献。(5分)

材料二“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避免内战,我们

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

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我常常说,,,

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

——(英)罗得斯1895年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得斯所发言论的背

景?(4分)这种观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

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

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1931年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的原因?(2分)前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3分)其结果如何?(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维护国家安全的看法。(2分)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民族、种族的观念。

13. (19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摘选自《新唐书舆服志》

(1)依据材料一,概括在古人看来“中国”有哪些特征?(3分)对这些特征的强调在历

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分)

材料二吾同胞今日之所谓朝廷,所谓政府,所谓皇帝者,即吾畴昔之所谓曰夷、曰蛮、

曰戎、曰狄、曰匈奴、曰鞑靼;其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者

也。其土则秽壤,其人则种,其心则兽心,其俗则毳俗,其文字不与我同,其语言不与我

同,其衣服不与我同。

——邹容《革命军》1903年 (2)材料二中的“政府”是指哪一政府、“部落”又是指哪一民族?(2分)《革命军》为什么刻意渲染该“部落”与“黄帝神明之子孙”的所谓差异?(4分)

材料三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和为一体,,,但愿五大民族相爱相亲,

如兄如弟,以共赴国家之事。

——《国父全集》第二册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不同?(2分)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

下有什么意义?(2分)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又做了怎样的发展?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古今对民族问题的处理带给你哪些启示?(2分)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剧烈调整的世纪。

14. (17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社会上,富者益富,贫者益贫,一国之内,早已分开两国:一个劳动

国,一个资本国。那资本国和劳动国,早晚总有一天会短兵相接,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准备

着听战报罢。”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材料二“以工业立国者,因事事皆积极进行,故恒至生产过剩,竞争市场,推广殖民

地,因此血战,前后相继。”

——章士钊《在上海暨南大学商科演讲欧游之感想》1922年 (1)材料一、二表达了“一战”以后时人对资本主义的批评,概括他们的观点。(6分)

材料三 20世纪,资本主义由于内在矛盾的激化,不仅导致空前未有的世界大战和世界经

济危机,而且导致两次大分裂。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脱离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与

资本主义脱钩的另一条发展道路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二次是30年代德国、日本、意大利脱离凡尔赛和平体系,走上法西斯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两次分裂既使资本主义受到沉重

打击,也推动了传统资本主义模式的大修正与新发展。

——摘自罗荣渠《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前瞻——从世界现代化进程视角透视》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传统资本主义模式之外,又出现

了哪几条新的发展道路?(3分)

(3)针对材料一、二指出的问题,后世资本主义分别进行了哪些有效的调整?(8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