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糖及其提取方法

合集下载

植物多糖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植物多糖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植物多糖的提取与应用研究1.引言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细胞间质和胶原基质中。

随着对植物多糖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其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2.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2.1 水煮提取法水煮提取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植物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经过煮沸、浸泡等步骤,使植物多糖释放到水中。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一些质地较软的植物,如蘑菇、木耳等。

然而,水煮提取法存在提取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2.2 酶解提取法酶解提取法通过使用适当的酶类,如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对植物材料进行酶解,使植物多糖与材料分离,并释放到溶液中。

酶解提取法提取得到的植物多糖质量较高,且提取效果相对稳定。

然而,酶解提取法的操作比较复杂,提取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2.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近年来较为新兴的一种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

通过将植物材料置于超声波场中,超声波的作用下,植物细胞壁破裂,植物多糖释放到液相中。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成本较低的优势。

但是,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设备要求较高。

3.植物多糖的应用研究3.1 医学领域植物多糖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低血脂、抗衰老等功能。

某些植物多糖还被用于制备抗癌药物,如姜黄素、紫杉醇等,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此外,植物多糖还可以作为一种纳米药物载体,将药物包裹在其内部,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

3.2 食品领域植物多糖可以被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口感和稳定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例如,将植物多糖添加到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中,可以增加其软硬度,改善口感。

另外,植物多糖也可以作为一种食品保鲜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3 化妆品领域植物多糖在化妆品领域被广泛应用于面膜、乳液、护肤霜等产品中。

由于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能够提高皮肤的含水量,因此被用作一种保湿剂。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水浸法:将植物材料粉碎,加入适量的水,反复浸泡、过滤,然后用高温高压蒸馏干燥。

2.酸碱法:将植物材料经过脱色、清洗后再进行酸、碱处理,酸法将其浸泡于酸性溶液中,碱法将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加热、搅拌,过滤后后再进行脱色、浓缩、干燥。

3.酶解法:将植物材料粉碎后,加入适量的水和酵素,经过酶解反应,然后脱色、浓缩、干燥。

4.超声波法:将植物材料加入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然后使用超声波振荡器进行振荡,使多糖物质分离出来,再进行脱色、浓缩、干燥。

5.微波辅助提取法:将植物材料加入适量的水或有机溶剂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并进行微波辅助提取,然后进行脱色、浓缩、干燥。

植物多糖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及其应用

植物多糖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及其应用

植物多糖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及其应用植物多糖化合物是一种高分子复合物,在许多自然界中的生物系统中都扮演着一种重要的角色。

它们在大量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如在细胞生长分化、信号传导、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良好的应用前景使得植物多糖化合物的提纯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是水浸提法和热水提取法。

水浸提法主要是利用水提取植物中的水溶性物质,其中对于多糖的提取有较好的效果。

而热水提取法则是在水浸提法基础上增加了高温处理来加速植物多糖溶解和扩散。

此外,基于超声波萃取的方法也被广泛研究,以利用超声能够产生的高强度、低频的机械作用使得植物细胞壁受损,加速多糖的释放。

二、植物多糖的分离提纯方法经过上述的提取之后,获得的提取液中会含有大量的杂质和其他与多糖相冲突的分子。

因此,针对植物多糖的特殊性质,采用不同的分离提纯方法也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传统的分离提纯方法包括硫酸沉淀法、差凝法和凝胶渗透法等,它们分别基于多糖的电荷性质、形态学特征以及分子量来进行分离提纯。

硫酸沉淀法硫酸沉淀法是用硫酸处理提取液,使得多糖分子变为孔隙化并被沉淀。

为提高提纯度,还需多次进行沉淀和洗涤。

但是硫酸沉淀法的缺陷是,植物多糖的孔隙化需要在较严的酸性条件下进行,容易造成多糖的部分分解和失活,造成植物多糖的减少和降解。

差凝法差凝法是利用溶液中存在的不相容性使得多糖基于结构上的相似性得以被分离。

差凝剂有:多糖之间具有相似化学结构(如蛋白质),具有相似电荷分布(如金属离子)以及大分子表面张力差异(如电解质)等。

凝胶渗透法凝胶渗透法是通过凝胶结构中的孔隙组织强制分离具有不同分子量多糖。

凝胶渗透法包括(1)网状凝胶;(2)分子筛层析;(3)逆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其中的分子筛层析被广泛应用于多糖的高效分离中。

三、植物多糖的应用植物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农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多糖提取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多糖提取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多糖提取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多糖提取分离是指从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来源中提取和分离多糖类化合物的过程。

其原理主要基于多糖的化学性质和溶解性特点。

多糖提取分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溶剂提取法:利用有机溶剂(如水、醇类、醚类等)将多糖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糖相对溶解性较好的样品。

2. 酶解法:利用特定酶解剂酶解样品中与多糖相结合的其他物质,使多糖分离出来。

常用的酶解剂有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3. 离子交换层析法:利用树脂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功能将多糖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糖具有不同电荷性质的样品。

4. 等温沉淀法:通过调节多糖样品中的溶液温度和离子浓度,使多糖形成胶体,并在一定条件下沉淀。

常用的方法有醇法、果胶酸盐法等。

5. 凝胶过滤法:利用凝胶材料的孔隙大小将多糖与其他物质分离。

常用的凝胶材料有琼脂、琼脂糖等。

补充说明:以上提到的方法只是多糖提取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实际操作中还可
以根据样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大类。

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

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多糖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

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

1.1.2酸提法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

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体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密度大,粘稠度小,有极高的溶解,渗透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

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提取结束后,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具有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和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由于CO2的超临界条件(TC=304.6℃,Tp=7.38MPa)容易达到,常用于超临界萃取的溶剂,在压力为8~40MPa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性化物。

壁内的活性多糖,多糖释放的多少和复合酶的加入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有直接的关系。

酶解法提取的实质是通过酶解反应强化传质过程。

此法具有条件温和、杂质易除和得率高等优点。

1.3物理强化法1.3.1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萃取是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媒质,到达被萃取物料的内部,能迅速转化为热能使细胞内部温度快速上升,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承受力,细胞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流出,在较低的温度下溶解于萃取媒质,通过进一步过滤和分离,获得萃取物料。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 大类。

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就是否做预处理。

动物多糖与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

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

1.1溶剂法1.1.1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就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多糖就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

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70 %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 5 h,多糖的质量分数与得率均较高。

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就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

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

1.1.2酸提法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

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 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

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3碱提法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碱有利于酸性多糖的浸出,可提高多糖的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的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的风味与色泽。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析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析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析植物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2021硕士8班陈林伟 20211510摘要 : 植物多糖由于其种类的多样性、结构组成的复杂性以及多糖分子量大、极性大等特点给植物多糖提取、分离带来很大困难,利用合适的提取分离技术获得较高的多糖提取率,植物多糖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展望植物多糖是指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组成的聚合物,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果聚糖和果胶质等,由于其葡萄糖残基组成方式与构成形式不同,所以表现的性质有明显的差异[1]。

植物中的糖类通常占其干重的 80%~90%,根据其存在的部位,可分为细胞内多糖、细胞壁多糖和细胞外多糖。

植物多糖为白色,无甜味的,可溶于热水或碱液,难溶于冷水,不溶于正丁醇、丙酮、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pH 值小于 5 时开始降解,小于3时有 20%降解,大于 7 时氧化速度加剧;当温度大于40 ℃时,分解速度加快;可与硫酸蒽酮、硫酸苯酚反应呈阳性;此外,可与部分无机离子、有机离子络合,如与十六烷基三溴化铵、氢氧化钡等结合产生沉淀[2]。

1 植物多糖的提取技术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粗略分为三个阶段:去除杂质的方法、破坏细胞壁的方法和多糖提取的方法。

1.1去除杂质的方法刚刚采摘下来的植物由于水分含量较大,需彻底干燥后进行粉碎,才能用于多糖的提取。

对一些脂肪含量较高的植物,由于脂肪的包裹而使得多糖不易溶出,因此必须先进行脱脂[3]。

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技术也是一种很好的脱色方法。

目前较为先进的脱脂脱色技术是利用CO2流体为溶剂,从液体和固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成分来达到提取分离目的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4]。

把温度及压力均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液体叫超临界流体,CO2在31℃左右时,处于超临界状态。

此时CO2的扩散系数是普通液体的 100 倍左右,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通过对压力、流体流量等的控制,使脂类、色素等杂质完全或大多数完全溶于CO2流1 / 9体中,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实验范围较窄,未能全面考虑各 种因素对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的影响。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 探讨更加高效、环保的多糖提取方法和纯化技术,同时深入研究多糖的结构与功 能关系,为多糖的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植物多糖概述
植物多糖是由植物细胞壁和细胞间层组成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具有调节植物 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植 物多糖在医药、保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引起了广泛。
在分析鉴定方面,采用光谱分析法可以获得多糖的结构信息,而电化学分析 法则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多糖的含量。
结论
本次演示对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 了各种方法的相关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多糖 提取方法;沉淀法和吸附法相结合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多糖;光谱分析法可以提供 多糖的结构信息,而电化学分析法则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多糖的含量。
在分离纯化方面,除了传统的沉淀法、色谱法和膜分离等方法外,一些新的 分离技术如分子印迹技术、电泳技术等也被应用于多糖的分离纯化。此外,一些 新型材料如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等也被用于制备分离纯化多糖的新型膜和填料,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鉴定方面,除了传统的化学法和光谱法外,一些新的鉴定技术如质谱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等也被应用于多糖的鉴定。此外,一些新的生物活性方法也被用于 测定多糖的生物活性,如细胞试验、动物试验等。
四、研究进展概述
随着植物多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植物多糖提取分离纯 化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早期的水提取法、酸碱提取法等传统方法,到 后来的离子交换法、色谱法等较为先进的方法,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不 断发展。同时,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植物多糖的得率、纯度和结构分析更加 准确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多糖及其提取方法1 前言多糖是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它是生物体内除蛋白质和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生物机能的维持密切相关,与蛋白质、脂类形成的糖蛋白、脂多糖在细胞的识别、分泌以及在蛋白质的加工、转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近年来,植物、海洋生物及菌类等来源的多糖已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各种多糖所具有的抗肿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已相继被发现。

我国对多糖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植物多糖由于它们独特的功能和低毒性,作为新药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植物多糖。

2 植物多糖的结构植物多糖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a或p一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包括淀粉、纤维素、多聚糖、果胶等。

多糖有复杂的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指糖基的组成、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碳构型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与长短等;二级结构指多糖主链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构象;三、四级结构是指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糖单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二级结构在有序地空间产生规则构象。

植物多糖的主链与支链形成了特殊的构型一凹形槽。

凹形槽是一级结构与构象的体现。

凹形槽的支链与活性关系为:支链度越大,凹形槽越多,生物活性越大。

近年来,人们对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阐明了多糖作用机制与结构的关系,其多样性的生理活性更加受到重视。

3 植物多糖的功能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具有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生物学活性,概括起来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性、抗肿瘤活性、降血糖活性、降血脂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衰老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疲劳、抗突变活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炎、抗菌、抗惊厥、镇静、止喘及降血压等作用。

(1)免疫调节功能。

由于现代医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人体衰老和多种疾病的发生。

植物多糖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多糖对肌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激活巨噬细胞,激活网状内皮系统,激活T和B细胞,激活补体,进干扰素的生成,促进白细胞介素的生成,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等。

2)抗肿瘤活性植物多糖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许多高等植物中都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如芦荟多糖、香菇多糖提取物、人参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南瓜多糖具有抑瘤作用。

(3)降血糖、血脂活性植物多糖能够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影响糖代谢酶的活性,促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作用,抑制糖异生。

例如薏苡仁多糖Coixan,玉米多糖、高山红景天中提取的多糖(RSPB)均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南瓜多糖也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症状,而且疗效不错。

(4)抗菌、抗病毒活性。

许多多糖对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如艾滋病毒、单纯疤疹病毒、流感病毒、囊状胃炎病毒等。

例如硫酸多糖(夏枯草中分离)具有抗HW 作用,科学家们还进一步发现硫化多糖能从多个环节和步骤干扰HIV对宿主细胞的侵袭,并对HW 有很高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另据报道,甘草多糖GPS对牛艾滋病毒BIV、腺病毒、柯萨病毒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有数据显示,芦荟中的甘露聚糖通过免疫激活作用促进非包被小核糖核酸病毒衣壳蛋白抗原抗体的产生,这种作用可能有利于自然感染状态的肠道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抗体滴度的提高。

(5)抗衰老活性。

多糖类化合物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

科学家们己从某些中药中得到了多种多糖类化合物,不但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证实了有些多糖确实有抗老延寿的作用,如刺五加多糖和枸杞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糖复合物,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

另外,何首乌、人参、黄茂、女贞子的多糖都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

(6)抗辐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的现代化,电子电器越来越普遍,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辐射,尤其是放疗的肿瘤患者、职业受照人员的辐射性损害日益受到重视。

抗辐射作用的机理一般认为多糖通过强化造血系统和活化吞噬细胞的作用来提高机体对辐射的耐受性。

(7)其他作用。

植物多糖除具有上述主要生物活性外,还具有抗凝血、抗炎、抗惊厥、镇静、止喘及保肝的作用。

4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种类繁多的植物多糖,存在于植物中的部位不尽相同。

一般植物细胞壁比较牢固,在提取前需进行专门的破细胞操作,包括机械破碎(研磨法、组织捣碎法、超声波法、压榨法、冻融法)、溶胀和自胀、化学处理和生物酶降解。

因此,植物多糖提取的研究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波强化法、微波法。

(1)溶剂提取法是从植物中提取多糖的常用方法,溶剂提取法一般应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

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在所有溶剂中,水、乙醇是典型的强极性溶剂,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

溶剂提取为常用的传统方法之一,有自身的优点。

如不需特殊设备、成本低等,但此法往往提取效率低且费时,因此,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现代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植物多糖的提取中。

(2)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

如海篙子多糖、茜草多糖提取研究中,发现相对于水提,以稀酸提取多糖产品纯度较高。

但酸提法有其特殊性,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

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3)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

采用稀碱提取多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

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

与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

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4)酶提法。

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

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非目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酶提法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因此有众多关于各种酶在多种植物多糖提取中的应用的报道。

此外,新酶的开发利用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5)超滤法。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所采用的超滤膜能够从水和其他液体中分离出很小的胶体和大分子。

由于超滤膜具有不对称微孔结构,且采用摩擦流道和湍流促进结构,减少膜污染,使得在分离过程中大分子溶质和微粒(如胶体,淀粉等)随溶液切向流经膜表面,而小分子物质和溶剂则在压力驱动下穿过致密层上的微孑L而进入膜另一侧,因而超滤膜可以长期连续使用并保持较恒定的产量和分离效果。

将超滤膜用于多糖这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具有不损害活性、分离效率高、能耗低、设备简单、可连续生产、无污染等优点。

超滤浓缩与传统的加热浓缩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浓缩条件温和,多糖损失小,速度快,节约能源,浓缩的同时可除去小分子杂质和色素。

(6)超声提取是应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

当超声波振动时能产生并传递强大的能量,引起媒质以大的速度加速进入振动状态。

使媒质结构发生变化,促使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中,同时,超声波在液体中还会产生空化作用(即在有相当大破坏应力的作用下,液体内形成空化泡的现象)。

空化泡在瞬间涨大并破裂,破裂时吸收的声场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和极小的空间内释放出来,形成高温和高压的环境,同时伴随有强大的冲击波和微声波,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使其在瞬间破裂,植物细胞内的有效成份得以释放,直接进入溶剂并充分混合,从而提高提取率。

此外,超声波还产生许多次级效应,如热效应、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生物效应、凝聚效应等也能加速植物有效成份在溶剂中的扩散释放,有利于提取。

与常规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所以超声提取在植物多糖的提取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南瓜总糖、还原糖和多糖、海带多糖、甘草多糖、海藻多糖的提取。

(7)微波提取。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一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

此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是强化固液提取过程颇具发展潜力的一项新型辅助提取技术。

如白芥子多糖、半枝莲、金樱子、知母多糖、紫菜多糖、茶叶多糖的提取。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技术在不断革新,对于同一种方法和技术又不断在不同的植物多糖中研究、考察。

(8)多糖的工业化生产。

日本科研人员通过离体培养晚香玉的花瓣衍生细胞可以大量产生胞外多糖。

这些多糖主要由含葡糖醛酸、甘露糖、阿拉伯糖、乳糖、葡萄糖和木糖的酸性多糖组成,研究人员通过植物细胞培养,利用最高水平的代谢物生产进行多糖的生产。

5 植物多糖的应用前景植物多糖类除营养作用外,还具有特殊的药理特性。

至今已无相继报道了100多种多糖药物,有的已用于临床。

多糖类化合物作为一种新药物,它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显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而且研究显示,大枣多糖、竹叶多糖、绞股兰多糖、虫草多糖、黑豆粗多糖、无花果多糖、猴头菇多糖、中华猕猴桃多糖、白术多糖、防风多糖、地黄多糖、枸杞多糖、螺旋藻多糖、杜仲多糖、女贞子多糖等均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灰树花多糖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

其他多糖如螺旋藻多糖、银耳多糖、人参多糖、香菇多糖、猪苓多糖、枸杞多糖、黄芪多糖、灵芝多糖、竹叶多糖、金针菇多糖、虫草多糖均有抗肿瘤作用。

据报道,南瓜多糖、海带多糖、银耳多糖、茶叶多糖、魔芋多糖具有降低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对糖尿病的防治效果己获确认。

另外,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还有番石榴多糖、人参多糖、乌头多糖、知母多糖、苍术多糖、慧芭仁多糖、山药多糖、麻黄多糖、刺五加多糖、紫草多糖、桑白皮多糖、稻根多糖、米糠多糖、甘蔗多糖、黄芪多糖、灵芝多糖、紫菜多糖、昆布多糖、麦冬多糖、灰树化多糖、黑木耳多糖等。

有研究表明,北五味子粗多糖有保肝作用;枸杞多糖可降低肝组织丙二醛的含量;这两种多糖都能提高肝糖原含量,从而提高机体的能量储备,有利于抵抗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害。

日本专利报道,从丹参中分离出丹参多糖能够抑制尿蛋白的分泌,减缓肝肾疾病症状,可制成I=I服或肌注制剂,减少由于长期服用双嘧达莫等类固醇或血小板抑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

植物多糖广泛的生物活性己逐渐被人们利用,其独特活性和来源的天然性在保障人体健康应用中具有很大潜力。

它的应用领域也将会逐步拓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