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讲座

合集下载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视频讲座52集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视频讲座52集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视频讲座52集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讲座全集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1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2(语音,字幕不一致,关闭声音以字幕为准。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3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4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5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6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7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8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9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0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1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2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3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4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5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6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7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8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9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20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21赵幼杨式85式最新教学(三视角)赵幼斌最新讲座(杨式85式精讲)赵幼斌杨氏太极85式教程(二)赵幼斌杨氏太极85式教程(一)赵幼斌老师谈传统杨式太极拳要领赵幼斌杨氏85式动作分解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1【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2【关雪川2007年组办】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3【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4【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5【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6【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2【关雪川组办】_标清赵幼斌说拳论道答拳友问_标清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一_标清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二_标清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三_标清赵幼斌讲痤视频之四_标清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五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2【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1【关雪川组办】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2【关雪川组办】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3【关雪川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4【关雪川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5【关雪川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6【关雪川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7【关雪川组办】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8【关雪川组办】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9【关雪川组办】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10【关雪川组办】赵幼斌大师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名家讲堂的讲座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讲座内容简介:练拳要领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

2024年太极拳培训班开班讲话稿(3篇)

2024年太极拳培训班开班讲话稿(3篇)

2024年太极拳培训班开班讲话稿各位同学,大家好!因为朋友的介绍,和你们自己的重视,我们才有了一起探讨太极拳的机会。

首先,就太极拳练习而言,我应该向你们表示感谢,因为你们的加入让我在太极拳探索的路上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同时还要向你们表示祝贺,因为只要你们坚持练习,太极拳一定会给你们带来健康、幸福和快乐。

我从十六岁开始练习太极拳,到现在已经断断续续练习了三十几年,略微有一些感悟,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学习太极拳,首先需要明白一个概念,太极拳是什么。

通过自己多年来的锻炼,以及不断的总结,认为太极拳是借助搏击状态,体会阴阳变化规律,感悟生存智慧的技术。

这里我们肯定的是,太极拳是一门感悟生存智慧的技术,同时又是研究搏击状态的,在研究搏击状态的时候,目的是体会阴阳变化规律,注重的是阴阳变化的过程研究,让变化持续,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这是大家在练习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的!搞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要想让变化持续,就必须建立一种平衡。

我们的的老祖宗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这方面的认识,他们把这种平衡叫做阴阳平衡,并且发明了五行学说,他们用五行学说来阐述阴阳平衡中的生、克、制、化关系。

阴阳平衡在现在的常用语里叫和谐。

说到和谐,太极拳练习有不得不重视的四个方面的和谐,这四个方面就是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群体和谐,社会和谐。

身心和谐则无病,家庭和谐则无灾,群体和谐则无悔,社会和谐则无忧。

我们参加太极拳的锻炼,需要这四个方面的条件,同时,又要通过锻炼去追求这样的结果。

我们锻炼身体主要目的是提高生存概率,提升健康水平。

提高生存概率,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消灭对手,保存自己;一种是同对手保持平衡。

一般的搏击练习就是以克敌制胜为追求,以必胜的信念支撑自己不断提高。

然而,就人体而言筋骨皮肉血,心肝脾肺肾,都有极限值。

太极拳练习不追求这个极限,处处以恰到好处为追求,循序渐进,时时刻刻都在创造身心和谐的环境,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从追求和谐平衡开始。

太极拳 ppt课件

太极拳 ppt课件

2020/12/2
18
十二,我们对练太极拳的认识 we learn of to tai chi chuan
• (1)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 (2)提高个人修养; • (3)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 • (4)通过太极拳的推广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 (1)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better; • (2) to improv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 (3) strengthen body immune system; • (4) through the tai chi promotion to improve the
• "Tai chi"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ical concepts. On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behavior manner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other traditional science has a great influence.
individual and family, society and country. • 3)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2a02n0/1d2/2nature, and the "nature and humanity” 17
外国人的研究Foreigners study • 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兹大学医学院医疗中心 • 的王辰辰(音译) 副教授和她的同事经过研究总结得出 • (1)可以减轻压力,降低焦虑感和抑郁感。 • (2)让情绪更加稳定,增强自尊感。 • (3)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对慢性疾病有着出其不意的良好

太极松腰:最是便捷别轻视——太极拳基本功系列讲座(5)

太极松腰:最是便捷别轻视——太极拳基本功系列讲座(5)

上 下蹲起 法看起 来很 简 单 .但 是其 整 个 运 动过程 却包含 了无极 ( 站立 或蹲 下 的动作 ) 化太 极 ( 下蹲 上起 的动作 ) 的过 程 。 基 本 动作 : 面壁 而 立 , 脚 并拢 , 身 中 两 周 正 . 身放 松 . 阴上 提 . 尖 顶墙 根 , 全 会 脚 两肩前 扣 . 胸 收腹 . 后 突下蹲 。 下蹲 时头不 可后 含 腰 仰 、 可倾斜 . 不 完全蹲 下后再 缓 缓上 起 。如此 反复 多次 。下蹲 时 , 可先 想一 下脚底 涌泉 穴 , 同时注 意全 身放 松 , 向后突 , 脊柱 逐 节放 腰 使 松 下落 ; 上起 时 , 注意 用 百会 上领 或 先想 一 下 蓝天 , 然后再将 脊柱逐 节抻 起 、 拉直 。
腰被 作为很 重 要 的要点 来 阐述 :腰 为 一身 之 “ 主 宰. 能松 腰 . 然后 两足 有力 , 下盘 稳 固。 实 虚 变化 . 皆由腰转 动 , 曰命 义源 头在 腰 隙。有 故 不得 力 . 由腰 腿求 之也 ” 必
由此 可 以看 出. 如果 想练好 太极 拳 . 必须 高度 重视“ 腰 ” 松 、也 就是 说 . 只有把 腰松 开 . 才能 真正 步入太 极拳 的 至高境 界 腰 部通 过训 练 . 能松 动如 弹簧 、 灵活 如柳
意 一个 穴位—— 腰俞 ( 骶骨 裂孔处 ) 在 即腰椎
和 尾 骨交界 处 . 儿是 腰 的气血 流注 的地 方 。 那
在 身体 弯 曲 的时候 .一 吸气腰 要 向后放 松后 凸 .一呼 气放松 之后 .再 注意 骨盆 中的股 骨
头 、 骨 向外张 , 髂 骶骨 往后 凸。还 要注 意胯 关
开. 以降低难 度 . 至还 可抱住 树 、 架 , 甚 床 拉住 门把手 等支 撑物 往 下蹲 .开始 时 动作不 标准 不要紧. 关键 是 要坚持 。 轻人 则 应尽量 按标 年 准 姿势 下蹲 刚开始 练 习时可 能没 等蹲 下 去

2024年太极拳培训班开班讲话稿范文(三篇)

2024年太极拳培训班开班讲话稿范文(三篇)

2024年太极拳培训班开班讲话稿范文亲爱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首先, 我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祝贺, 因为我们迎来了____年太极拳培训班的开班仪式。

我感到无比的荣幸能够站在这里, 为大家致辞。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韵律、舒缓的动作和深刻的哲理, 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今天, 我们聚集在这里, 不仅是为了学习太极拳的技巧和招式, 更是为了体验太极拳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哲学。

首先, 我想告诉大家, 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武术, 更是一种高度的身心调和的运动方式。

太极拳通过缓慢流畅的动作和深呼吸的节奏, 可以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 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力, 提高心肺功能, 从而达到保健强身的效果。

每一个招式、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我们用心感受身体的变化, 找到身体力量的源泉, 并将其发挥到极致。

只有在全身心的投入中, 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太极拳所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其次, 太极拳也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 要求我们以柔性的方式感知和变化。

对于太极拳来说, 胜利不在于击败对手, 而在于与自己的和谐。

通过练习太极拳, 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冷静, 学会在动与静、柔与刚之间找到平衡。

正如太极拳中的“虚灵顶, 气沉丹田”, 我们对身体和心灵的控制需要达到一种无比自然和默契的境界。

这不仅需要我们的刻苦训练, 更需要我们的内心修炼。

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太极拳之旅中, 不仅仅注重技巧的学习和练习, 更要注重心灵的成长和修养, 将太极拳的哲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另外, 太极拳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太极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 它融合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和武术学的精髓。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的思想, 这在当今社会科学、管理学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太极拳, 我们可以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武术技能, 更是学习一种智慧和生活的哲学。

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对太极拳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和传统文化的了解,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内涵和精髓。

【名家讲堂】二水居士:命门是人身体的太极之所在

【名家讲堂】二水居士:命门是人身体的太极之所在

【名家讲堂】⼆⽔居⼠:命门是⼈⾝体的太极之所在
点击观看视频
在第⼆节课中,⼆⽔居⼠通过详细讲解⼈体的五脏六腑等来阐明⼈⾝即为⼀太极。

2019年7⽉4⽇-7⽇,感恩太极⼤学堂邀请到太极拳名家⼆⽔居⼠,为⼴⼤太极拳爱好者传经讲
学。

⼆⽔居⼠以《太极拳学的“⼀”和“多”》为主题,从⼈体间架结构、上下相随,左右相连、三⾓形
原理等⽅⾯讲解了太极拳的深层原理。

⼆⽔居⼠认为,习练太极拳就像爬⼭,每个⼈在上⼭路上看到的风景可能各相同,但最终到达
⼭顶后所领略的风景会是⼀样的。

此次讲座共分为五个章节,⼆⽔居⼠分别从⾝体间架结构、脏腑、经络、五官和奇恒之腑作了
分析讲解。

本系列课程将会持续更新,在感恩太极⼤学堂公众号上发布分享,敬请⼤家关注。

⼆⽔居⼠简介
江澜,⾃号⼆⽔居⼠,奉化棠溪⼈,寓居嘉兴。

1987年从王清发⽼师学习杨式李雅轩⽼师⼀脉
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师学习推⼿。

2003年初,因缘结识⾦仁霖⽼师,系统学习杨式叶⼤
密⽼师⼀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今。

⼿谈之余,勤于笔耕,在《武魂》《太极》《精武》《武术家》等杂志刊登⼗数篇⽂章,出版
有《⼀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拳谱三⼗⼆⽬探究》等著作。

太极拳进校园活动方案

太极拳进校园活动方案

太极拳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了推广太极拳,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我们计划在学校内开展太极拳进校园活动。

二、活动目标:1.推广太极拳,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体力和耐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学习压力。

三、活动方案:1.活动时间:为了方便学生参与,活动时间可以安排在每周三下午课间和下午放学后。

2.活动内容:(1)开展太极拳讲座:请专业太极拳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太极拳的起源、特点和基本动作等知识,并演示一些简单的太极拳套路。

讲座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提问,加强互动。

(2)太极拳体验课:由专业太极拳教师亲自指导学生们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帮助他们正确掌握太极拳的要领。

课程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太极拳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太极拳比赛: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可以组织太极拳比赛。

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部分,鼓励学生们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技巧。

(4)太极拳展览:学校可以邀请太极拳爱好者和专业太极拳教师举办太极拳展览,展示太极拳的历史、演练方法和发展形态等内容。

展览期间,学生们可以观看太极拳表演、参与互动体验等活动。

3.活动组织:(1)成立太极拳进校园活动筹备组,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邀请专业太极拳教师参与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工作。

(3)学校可以利用学生会、班级委员会等组织,广泛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期间可以邀请学校领导和太极拳爱好者来观摩和指导。

4.活动评估:(1)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意义。

(2)对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老师进行评估和表彰,鼓励他们在太极拳进校园活动中的贡献。

四、活动预期效果:1.学生们对太极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知。

听武术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武术讲座的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武术的讲座,主讲人是我国著名的武术家李老师。

在这次讲座中,我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武术的起源、发展及各种流派,还深刻体会到了武术的精神内涵。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武术的起源与发展讲座伊始,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武术的起源。

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最初是用于狩猎和自卫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我国历史上,武术曾经历了多个辉煌时期,如唐代的“武艺”,宋代的“拳术”,明清时期的“武术”。

武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原始时期:以狩猎、自卫为主要目的,尚未形成完整的武术体系。

2. 战国时期:各国争霸,武术成为士兵的必备技能,出现了以技击为主的武术流派。

3. 秦汉时期:武术开始融入军队,形成了以兵法为基础的武术体系。

4. 唐宋时期:武术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以养生、技击为主的武术流派。

5. 明清时期:武术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形成了以拳法、器械、内功为主体的武术体系。

二、武术的流派与特点我国武术流派繁多,各具特色。

讲座中,李老师重点介绍了以下几种流派:1. 太极拳:以柔克刚,强调内外兼修,注重气功和意念。

2. 形意拳:以形似意,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力度。

3.八卦掌:以掌法为主,步法灵活多变,强调圆转和平衡。

4. 南拳:以短小、紧凑、迅速为特点,注重实战。

5. 刀枪剑棍:以器械为主,注重技巧和力量。

这些流派各有千秋,但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技击特点。

三、武术的精神内涵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击技艺,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

在讲座中,李老师强调了武术的以下精神内涵:1. 勇敢:武术强调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拼搏。

2. 忍耐:武术要求练习者具备坚强的意志,克服各种困难。

3. 自强:武术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4. 和谐:武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5. 爱国: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爱国情怀。

四、我的感悟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武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式太极拳特点
• 耍太极:和式太极拳的行功走架又叫“耍拳”,是和式太 极拳的独特之处。一个“耍”字,将孩童玩耍时自然之态 展现眼前。走架时着势自然圆活,神意活泼自然,呼吸自 然顺畅。 • 三至四顺:在行功走架时做到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 五顺:顺身、顺腿、顺手、顺脚、顺意。明三节,知六合 等规则和要领。 • 圈太极:步活圈圆是和式太极拳又一显著特点。步要灵活, 着势运行随身体阴阳虚实的转换,步运身行,身随步换, 则能周身一家。身到,手到,步到,上下相随,手足相合, 一动两腿要分清虚实,步有腾挪之势,欲动之意。虚非全 然无力,实非全然占煞,立足稳当,得机而动,进步必跟, 退步必随,轻巧敏捷,八面支撑。 • 尺寸架:和式太极拳又称“尺寸架”,身体的运行状态要 用“尺寸”来衡量,手足的起、行、止要规矩端正。
中国传统太极拳六大流派

和式太极拳
1、和式太极拳概念 2、和式太极拳起源 3、和式太极拳特点
4、和式太极拳代表人物
和式太极拳概况
• 和氏太极拳:始创于清末太极拳名家和兆元(1810—— 1890),因地域亦被称为赵堡太极拳。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 般太极拳的要点外,在理论、技术技法、强身养生方面都有 其独特之处。和式太极拳以《周易》理论为基础,像其形取 其义用其理,移动周身处处走圆,无不是圈,行成周身无处 受力,自然圆活。 • 和式太极拳起源: • 和式太极拳当代代表人物 • 和有禄 • 和定乾
和式太极拳特点
• 代理架: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处处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 而然,形成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的特色。以理学、儒家、道家并结 合医学理论来指导规范拳架,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体用一致, 技理相合的代理架。 • 先天太极:以《易》学之理贯串于拳势之中。象其形(圆),取其 义(阴阳、五行、八卦),用其理(阴阳变易,五行生克,天人合 一)。走架以轻灵圆活,柔中求刚的准则促进周身协调,步活身敏, 柔顺自然。以阴阳变化之法,使身体不同部位运动时产生的分、合 等劲力,形成千变万化的技术、技法。形成太极拳滑如鱼、粘如胶、 软如棉花、硬如钢的技击特色。 • 合太极:在拳架练法中由外形的无过不及,内外相合和柔顺连贯的 阴阳动态平衡,促进内在气血、脏腑、经络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 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体魄,从而达到健身、疗病、养生之目的。 • 三合一太极:整个拳架套路以体用一致为要求促进拳架、推手、散 手三合为一,技理相合。
联系邮箱: znhn-emba@
主要内容
一、从“闫芳闹剧”说起 二、太极拳及太极掌故 三、和式闫芳闹剧”说起
1、太极拳技击能力思辨 2、太极拳健身功能思考 脑力工作人员健身方式?
二 太极拳及其掌故
1、太极拳概念 2、太极拳起源
3、太极拳分类
4、太极拳流派
四 太极拳功效与修炼
• 太极拳功效
• 太极拳修炼
四 太极拳功效与修炼
• 和式太极拳以自然为原则,动静开合,纯任自然,周身相随, 一动全动,以自然柔活之体,养体内浩然之气。动作可大可 小,姿势可高可低,速度可快可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 调整。和式太极拳是运动量适宜的有氧运动,适合不同年龄, 不同体质的人,一年四季耍练。
• • • • 1、强身健体,养颜美容 2、改善睡眠,防治失眠,安神益智 3、通络止痛,防治肩背疼、颈椎病等疾病 4、防治高血脂、脂肪肝、骨质疏松等疾病,降低血压,预防心脏 病,改善肺功能 • 5、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 6、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 7、预防衰老 • 8、维护心理平衡,愉悦身心
太极拳概念及起源
• 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 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 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 起源两大争论:武当说与陈家沟之说 • 武术发展史:蛮斗 力斗 技斗 戏斗 • 我的结论:文人参与改造武术的结果 • 太极拳名称来源:王宗岳《太极拳论》 • 太极拳分类:传统与国标
太极拳基础培训
主讲人:贾澎 2012年11月
主讲人:贾澎
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兴趣集中于 产业经济学、农业产业化、武术产业化、资 本市场、企业管理等问题。
师从于和式太极拳第六代代表人物和定 乾先生为师,多次在国际国内武术比赛及活 动中获得过优异成绩,在《中华武术》、 《精武》、《少林与太极》等刊物发表文章 20余篇,创编《和式太极拳十八式》,2003 年参与拍摄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和式太极 拳》系列教学光碟,被记录在《中国太极拳 大辞典》。现任:中国和式太极武术学会秘 书长、焦作市太极拳研究会研究员、郑州市 武术协会副主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