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抗生素的发酵与目的产物的提取实验报告
放线菌发酵实验报告

放线菌发酵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放线菌进行发酵实验,了解放线菌的生长规律、代谢产物及其应用。
2.实验原理放线菌是一种土壤中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放射状的菌丝和球状的孢子。
放线菌通过分泌抗生素、激素和类胺物质等代谢产物来抵御周围环境中的竞争者。
通过发酵实验,可以观察到放线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和产物的形成。
3.实验材料-放线菌培养物-发酵培养基-培养基补充物(如葡萄糖、琼脂等)-反应器、培养皿等实验器材-空气消毒器4.实验步骤4.1放线菌的预处理首先,取出保存在冰箱中的放线菌培养物,将其接种到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并在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如30℃)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使放线菌处于活跃状态。
4.2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按照实验需求,准备含有所需补充物(如葡萄糖、琼脂等)的发酵培养基。
将培养基倒入反应器中,并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以消除外源细菌的干扰。
4.3放线菌的发酵培养将培养好的放线菌接种到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反应器中,并进行适当的搅拌和通气处理,以提供放线菌生长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4.4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在放线菌发酵的过程中,及时观察和记录菌体形态、生长速度、颜色变化等指标,并记录在实验笔记中。
同时,通过采集发酵液中的样品,利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测定,以获取放线菌产生的代谢产物的相关数据。
5.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的基础上,分析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产物的形成规律。
通过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讨论放线菌的发酵行为和产物的差异变化,为后续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6.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发酵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放线菌的生长规律、代谢产物及其应用。
进一步研究放线菌的代谢途径和产物的分离纯化等工作,将有助于放线菌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发展。
7.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放线菌的发酵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使用实验器材和技术,提高了实验操作的熟练度。
土壤中放线菌的采集、分离、培养、发酵及提取实验报告

土壤中放线菌的采集、分离、培养、发酵及提取实验目的:1、从土壤中分离产抗生素的放线菌2、放线菌的培养3、放线菌的发酵产生活性物质4、放线菌产生的活性物质提取。
实验原理: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8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的。
许多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均由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产生。
采用选择培养基可分离土壤中的放线菌。
产抗生素的放线菌经液体培养后,其分泌的抗生素存在于离心所得的上清液中,可采用微生物的抑菌试验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到所需的抗生素产生菌,并对其进一步培养,繁殖,发酵,最终提取我们所需的抗生素。
实验器材:1、土壤2、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3、其他:重铬酸钾、培养皿、牛津杯、接种环、酒精灯,无菌涂棒、三角锥瓶、高压蒸汽灭菌锅、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试管、牛皮纸、线绳等。
实验步骤:一、土壤放线菌株的采集采集样品:选定取样点(最好是有机质含量高的菜地),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
先除去表层约2cm的土壤,将铲子插入土中数次,然后取2~10cm处的土壤。
将5点样品约1kg充分混匀,除去碎石、植物残根等。
样品(土壤)处理:室温风干二、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培养1、配制淀粉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g;硝酸钾0.1g;磷酸氢二钾0.05g;氯化钠0.05g;硫酸镁0.05g;硫酸亚铁0.001g;琼脂2g;水100ml.先把淀粉放在烧杯里,用5ml水调成糊状后,倒入95ml水,搅匀后加入其他药品,使它溶解。
加热到煮沸时加入琼脂,不停搅拌,待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
调整PH到7.2-7.4,分装后灭菌,备用。
2、土壤悬液梯度稀释①将5.0g土壤加入到50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震荡10min制备土壤悬液。
②用无菌吸管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到9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10倍稀释。
③按1::1稀释至10-3、10-4、10-5,将3块灭菌平板分别标记10-3、10-4、10-5 ,稀释过程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实验报告⽣物⼯程综合实验教程实验1 ⼟霉素摇瓶发酵实验(设计型实验)⼀、实验⽬的冯惠勇周晓辉1、熟悉放线菌的微⽣物学特性及培养⽅法2、了解和掌握种⼦制备和摇瓶发酵技术和⽅法3、了解抗⽣素发酵的⼀般规律和代谢调控理论4、熟悉和掌握常⽤的⽐⾊分析⽅法的操作技术⼆、实验原理⼟霉素是四环类抗⽣素,其在结构上含有四并苯的基本母核,随环上取代基的不同或位置的不同⽽构成不同种类的四环素类抗⽣素。
其结构和命名如图。
R 1 R 2 R 3 R 4 R 5 ⼟霉素 H OH CH 3 OH H 四环素 H OH CH 3 H H ⾦霉素 Cl OH CH 3 H H 去甲基⾦霉素 Cl OH H H H 多西环素 H H CH 3 OH H ⽶诺环素 N(CH 3)2 H H H H美他环素H=CH 2OHCH 2(NH)CH(COOH)(CH 2)4NH 2⼟霉素具有⼴谱抗菌性,能抑制多种细菌、较⼤的病毒及⼀部分原⾍。
⼟霉素能抑制细菌的⽣长,在浓度⾼的时候也具有杀菌的作⽤。
它的作⽤机制是⼲扰蛋⽩质的合成。
由于它的毒副作⽤⼩,所以其在医疗上⽤途⼴泛,主要是应⽤于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霉素是由龟裂链丝菌产⽣的,属于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它们具有发育良好的菌丝体,菌丝体分⽀,⽆隔膜,直径约0.4~1.0⽶,长短不⼀,多核。
菌丝体有营养菌丝、⽓⽣菌丝和孢⼦丝之分,孢⼦丝再形成分⽣孢⼦。
⽽龟裂链丝菌的菌落灰⽩⾊,后期⽣褶皱,成龟裂状。
菌丝成树枝分⽀,⽩⾊,孢⼦灰⽩⾊,柱形。
3N2H R 5C H 3 41龟裂链丝菌的菌落形态显微镜观察的菌丝特征⼟霉素是典型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发酵的特点之⼀就是分批过程分为菌体的⽣长期、产物期和菌体期三个阶段。
龟裂链丝菌的⽣长和⼟霉素的⽣物合成受到许多发酵条件的影响:温度、发酵pH值、溶氧、接种量、泡沫等。
同时还受到⼀些代谢调控机制的控制:磷酸盐的调节作⽤、ATP的调节和产⽣菌⽣长速率的调节等。
三、仪器与材料(⼀)培养基1、斜⾯⾼⽒⼀号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 氯化钠0.05% 硝酸钾0.1% 三⽔磷酸氢⼆钾0.05%七⽔硫酸镁0.05% 七⽔硫酸亚铁0.001% 琼脂1.5%-2.0% pH:7.4-7.62、母瓶培养基淀粉3% 黄⾖饼粉0.3% 硫酸铵0.4% 碳酸钙0.5% ⽟⽶浆0.4% 氯化钠0.5% 磷酸⼆氢钾0.015% pH:7.0-7.23、发酵培养基淀粉15% 黄⾖饼粉2% 硫酸铵1.4% 碳酸钙1.4% 氯化钠0.4% ⽟⽶浆0.4% 磷酸⼆氢钾0.01% 氯化钴10µg/ml 消沫剂0.01% 淀粉酶0.1%-0.2% pH:7.0-7.2(⼆)实验菌种:龟裂链丝菌,微⽣物实验室保藏(三)仪器:玻璃试管、试管架、吸管(1ml,2ml,10ml)、吸⽿球、离⼼管、容量瓶、烧杯、三⾓瓶(250 ml,500ml)、量筒(250ml,500ml,1000ml)、玻璃棒、试纸、塑料漏⽃、电炉、接种铲(针)、振荡培养箱、恒温箱、台秤等四、实验题⽬1、溶氧对⼟霉素发酵的影响2、培养基中磷量对⼟霉素发酵的影响3、接种量对⼟霉素发酵的影响4、碳源、氮源浓度对⼟霉素发酵的影响五、实验步骤1.斜⾯孢⼦的制备⽆菌条件下,从冷藏的产⽣菌的斜⾯孢⼦中,刮取适量孢⼦涂在⾼⽒斜⾯上,然后置36.5~37℃的恒温箱培养3天,再置30℃的恒温室培养1天。
分离放线菌实验报告

分离放线菌实验报告分离放线菌实验报告一、引言放线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环境中的细菌,具有丰富的代谢能力和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能力。
为了研究放线菌的多样性和潜在应用价值,本实验旨在从土壤样品中分离放线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初步评估。
二、材料与方法1. 样品采集:从不同地点的土壤中采集样品,保持样品的新鲜度和原生态。
2.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稀释,以获得适合分离放线菌的浓度。
3. 分离放线菌:将样品分别涂布在含有富集放线菌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孵育。
4. 鉴定放线菌:观察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形态和颜色等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
5. 鉴定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
使用生化试剂和生理特性测试进一步鉴定放线菌的代谢能力和特性。
三、结果与讨论经过培养和鉴定,我们成功地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多个放线菌菌株。
根据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的观察,我们初步将这些菌株归类为链霉菌属、链霉菌属和新链霉菌属等。
进一步的鉴定工作表明,这些放线菌菌株具有多样的代谢能力和特性。
其中一些菌株显示出产生抗生素的能力,这对于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具有潜在意义。
另外,一些菌株还表现出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这可能与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有关。
通过对放线菌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些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然而,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这些放线菌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四、结论本实验成功地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多个放线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和评估。
这些放线菌菌株具有多样的代谢能力和特性,包括抗生素产生和重金属耐受性等。
这些发现为放线菌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开发新的生物技术和药物提供了潜在的资源。
然而,本实验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放线菌的多样性和潜力。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放线菌资源,为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放线菌抗生素的发酵及目的产物的提取实验报告

放线菌抗生素得发酵及目得产物得提取一、实验目得1、熟悉掌握土壤中分离抗生素及培养方法2、了解与掌握种子制备与摇瓶发酵技术与方法3、了解抗生素发酵得一般规律与代谢调控理论4、了解小型发酵罐得基本结构5、熟悉掌握小型发酵罐得使用方法与保养6。
掌握抗生素生物效价测定得原理与方法;7. 掌握管碟法测定抗生素生物效价相关得操作方法、8、掌握放线菌次级代谢物得初步纯化及牛津杯实验得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①发酵罐就是进行液体发酵得特殊设备。
生产上使用得发酵罐容积大,均用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供实验室使用得小型发酵罐,其容积可从约lL至数百升或稍大些。
一般来说,5L以下就是用耐压玻璃制作罐体,5L以上用不锈钢板或钢板制作罐体。
发酵罐配备有控制器与各种电极,可以自动地调控试验所需要得培养条件,就是微生物学、遗传工程、医药工业等科学研究所必需得设备、②抗生素(antibiotics)就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得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得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她生活细胞发育功能得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得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得化合物。
③放线菌发酵结束后,次级代谢物可能与菌体结合,工业上常采用草酸或磷酸等酸化剂处理,释放与菌体结合得次级代谢物,并采用加热发酵液70 ℃,2 min使蛋白凝固,所得酸性滤液,在经碱处理,进一步去除蛋白、抗生素得效价常采用微生物学方法测定,它就是利用抗生素对特定得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得原理来测定抗生素效价得方法,如管碟法。
管碟法就是目前抗生素效价测定得国际通用方法,我国药典也采用此法。
管碟法就是根据抗生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得扩散渗透作用,比较标准品与检品两者对试验菌得抑菌圈大小来测定供试品得效价。
管碟法得基本原理就是在含有高度敏感性试验菌得琼脂平板上放置小钢管(内径6。
0±0、l mm,外径8、0±0。
青霉素提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青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霉素的提取过程,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于近日参加了青霉素提取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分为菌种发酵和提取精制两个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青霉素生产过程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1. 菌种发酵(1)培养基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产黄青霉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7~10天,得到青霉菌孢子培养物。
(2)孢子悬浮液制备:用无菌水将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种子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24~28小时。
(3)种子培养液制备:将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罐内已灭菌的含有苯乙酸前体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7天。
(4)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需补入苯乙酸前体及适量的培养基。
2. 提取精制(1)发酵液处理:将青霉素发酵液冷却,过滤,得到滤液。
(2)萃取:在pH2~2.5的条件下,于萃取机内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丁酯萃取液。
(3)缓冲液处理:将丁酯萃取液转入pH7.0~7.2的缓冲液中。
(4)再萃取:将处理后的溶液再转入丁酯中,得到新的丁酯萃取液。
(5)脱色:将丁酯萃取液经活性炭脱色。
(6)成盐:加入成盐剂,经共沸蒸馏,得到青霉素G钾盐。
(7)钠盐制备:将青霉素G钾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钠型)制备成青霉素G钠盐。
三、实习心得1. 了解青霉素生产过程: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青霉素的生产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包括菌种发酵和提取精制两个步骤。
2. 提高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发酵、萃取、脱色、成盐等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深化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对青霉素的化学性质、生产原理、提取工艺等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总结本次青霉素提取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青霉素生产过程的理解。
菌株的发酵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菌株发酵过程中培养基的配制、接种、培养和提取等关键技术。
3. 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生长和产物的生成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发酵培养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所需产物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将原料转化为有价值的产物,如抗生素、酶、有机酸等。
本实验选取一株产抗生素的菌株,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产物的产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菌株(产抗生素菌株)、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琼脂、pH试纸、NaOH、HCl、无菌水等。
2. 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振荡器、天平、烧杯、移液管、锥形瓶、玻璃棒、培养皿、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培养基配制(1)将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按比例称量,加入适量的无菌水溶解。
(2)调节pH至7.0,加入琼脂,煮沸至琼脂完全溶解。
(3)分装至锥形瓶,封口,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4)冷却后倒平板,备用。
2. 接种(1)从保藏菌株中挑取一环菌落,接种至培养基平板上。
(2)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 发酵培养(1)将接种好的平板取出,挑取一环菌落,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
(2)将发酵培养基放入振荡器中,设定温度、转速等发酵条件。
(3)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产物含量。
4. 提取(1)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液。
(2)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如氯仿,进行萃取。
(3)静置分层,取下层有机相,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粗产物。
五、结果与分析1. 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生长和产物生成的影响通过调整发酵温度、pH、接种量、发酵时间等条件,发现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pH 7.0,接种量5%,发酵时间48小时。
在此条件下,菌株生长良好,产物产量最高。
2. 产物提取效果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从发酵液中成功提取出产物。
实验结果显示,产物纯度较高,含量达到0.5g/L。
一株放线菌的发酵培养及产物分析[毕业作品]
![一株放线菌的发酵培养及产物分析[毕业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a34f374f647d27284a73512e.png)
中文摘要天然产物的作用越来越大,天然产物的来源主要是植物和微生物。
现在微生物的研究发展迅速,而放线菌作用尤为突出。
本文的实验材料为放线菌,放线菌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在众多领域发挥着新颖独特不可取代的地位,长久以来在药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占有及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放线菌的应用潜力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至今为止从放线菌中提取出的生物活性物质多于13700种,应用于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技术对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对得到的活性物质进行结构鉴定。
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样品的结构鉴定主要运用氢谱(1H-NMR)技术与质谱(EI-MS)技术。
最后经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出了两种化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经过数据分析和文献比对,最终确定了这两种化合物的名称分别是:1-Hydroxyphenazine和Resistomycin。
关键词:放线菌发酵分离纯化结构鉴定ABSTRACTThe natural products in modern society hav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The source of natural products is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particularly rapid development.Actinomycetes contribute very much to natural products.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of this paper is actinomycetes.The large number of actinomycetes in a wide range of areas play a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position in many fields and have long been in the field of pharmacy, chemistry, biology and other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The potential of application of actinomycetes is something we can not imagine.So far more than 13,700 species bio-active substances extracted from the actinomycetes are applied to play a role in various fields.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paper is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The related technical methods are microbial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column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technology.Firstly,the ctinomycetes are expanded to ferment.Then,The fermentation broth is separated and purified.At last,the structure of the obtained active substance is identified.The step of separation of extracts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pur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 primarily by reverse phase chromatography, Seghadex LH-20,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Finally, the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two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y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he final definition of these two compounds were 1-Hydroxyphenazine and Resistomycin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comparison.Keywords:Actinomycetes;ferment;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目录第1章前言 (1)第1节放线菌的研究概括 (1)第2节分离纯化技术 (2)第3节结构研究主要技术 (3)第4节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方法和路线 (5)第2章放线菌种扩大培养 (7)第1节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7)第2节放线菌的扩大发酵 (7)第3章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9)第1节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9)第2节发酵液的提取分离 (9)第4章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10)第1节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10)第5章放线菌种的化合物鉴定 (13)第1节实验材料、样品、仪器 (13)第6章讨论 (14)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第1章前言第1节放线菌的研究概括放线菌在科学研究的方面是一类极其重要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微生物资源,同时也是一类G+C含量极高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线菌抗生素的发酵及目的产物的提取一、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土壤中分离抗生素及培养方法2、了解和掌握种子制备和摇瓶发酵技术和方法3、了解抗生素发酵的一般规律和代谢调控理论4、了解小型发酵罐的基本结构5、熟悉掌握小型发酵罐的使用方法和保养6.掌握抗生素生物效价测定的原理和方法;7. 掌握管碟法测定抗生素生物效价相关的操作方法。
8.掌握放线菌次级代谢物的初步纯化及牛津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①发酵罐是进行液体发酵的特殊设备。
生产上使用的发酵罐容积大,均用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供实验室使用的小型发酵罐,其容积可从约lL至数百升或稍大些。
一般来说,5L以下是用耐压玻璃制作罐体,5L以上用不锈钢板或钢板制作罐体。
发酵罐配备有控制器和各种电极,可以自动地调控试验所需要的培养条件,是微生物学、遗传工程、医药工业等科学研究所必需的设备。
②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③放线菌发酵结束后,次级代谢物可能与菌体结合,工业上常采用草酸或磷酸等酸化剂处理,释放与菌体结合的次级代谢物,并采用加热发酵液70 ℃,2 min使蛋白凝固,所得酸性滤液,在经碱处理,进一步去除蛋白。
抗生素的效价常采用微生物学方法测定,它是利用抗生素对特定的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的原理来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如管碟法。
管碟法是目前抗生素效价测定的国际通用方法,我国药典也采用此法。
管碟法是根据抗生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的扩散渗透作用,比较标准品和检品两者对试验菌的抑菌圈大小来测定供试品的效价。
管碟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含有高度敏感性试验菌的琼脂平板上放置小钢管(内径6.0±0.l mm,外径8.0±0.l mm,高10±0. lmm),管内放人标准品和检品的溶液,经16~18小时恒温培养,当抗生素在菌层培养基中扩散时,会形成抗生素浓度由高到低的自然梯度,即扩散中心浓度高而边缘浓度低。
因此,当抗生素浓度达到或高于MIC(最低抑制浓度)时,试验菌就被抑制而不能繁殖,从而呈现透明的无菌生长的区域,常呈圆形,称为抑菌圈。
根据扩散定律的推导,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的平方成线性关系,比较抗生素标准品与检品的抑菌圈大小,可计算出抗生素的效价。
常用的管碟法有:一剂量法、二剂量法、三剂量法。
后二法已经列入药典。
二剂量法系将抗生素标准品和供试品各稀释成一定浓度比例(2:1或4:1)的两种溶液,在同一平板上比较其抗药活性,再根据抗生素浓度对数和抑菌圈直径成直线关系的原理来计算供试品效价。
取含菌层的双层平板培养基,每个平板表面放置4个小钢管,管内分别放入供试品高、低剂量和标准品高、低剂量溶液。
先测量出四点的抑菌圈直径,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检品的效价。
(1)求出W和V:W=(SH+UH)-(SL+UL)(式2.10-1)V=(UH+UL)-(SH+SL)(式2.10-2)式中:UH:供试品高剂量之抑菌圈直径;UL:供试品低剂量之抑菌圈直径;SH:标准品高剂量之抑菌圈直径;SL:标准品低剂量之抑菌圈直径;(2)求出θ:θ=D·antilog(IV/W)(式2.10-3) 式中:θ:供试品和标准品的效价比;D:标准品高剂量与供试品高剂量之比,一般为1I:高低剂量之比的对数,即log2或log4。
⑶求出Pr :Pr = Ar×θ(式2.10-4)式中:Pr:供试品实际单位数;Ar:供试品标示量或估计单位④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含量:水溶液中的氨基酸为两性离子,因而不能直接用碱滴定氨基酸的羧基。
用甲醛处理氨基酸,甲醛与氨基结合,可形成羟甲基衍生物,使NH3+上的H+游离出来,这样就可用碱滴定NH3+放出的H+,从而计算出氨基氮含量。
如样品中只含有某一种已知氨基酸,由甲醛滴定的结果即可算出氨基氮的含量。
如果样品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如蛋白质水解物),则滴定结果不能作为氨基酸的定量依据。
甲醛滴定法常用于测定蛋白质的水解程度,随着水解程度的增加,滴定值增加,当水解完全后,滴定值保持恒定。
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4.4~6.2,意思是说:1.其pH值在4.4~6.2区间时,呈橙色,2.其pH值≦4.4时,呈红色,因是靠近酸性强的一边时的颜色,故又称之为酸色。
3.其pH值≧6.2时,呈黄色,因是靠近碱性强的一边时的颜色,故又称之为碱色二、仪器与材料(一)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0g NaCl 0.5g KNO3 1.0gK2HPO40.5g MgSO4.7H2O 0.5g FeSO4.7H2O 0.01g蒸馏水1000ml,PH 7.4,发酵瓶培养基:①淀粉3%,葡萄糖2%,黄豆饼粉2.5%,蛋白胨0.5% ,酵母粉0.5%, MgSO4 0.1%,(NH4)2SO4 0.3%,KH2PO4, 0.03%,CaCO3 0.4%, PH 6.0。
②黄豆饼粉4g,淀粉10g,酵母粉0.25 g ,蛋白胨1.5g,MgSO40.025 g, CaCO3 0.4g,(NH4)2SO40.3 g,α-淀粉酶(105u/ml)0.01ml. 100ml PH7.4-7.6③可溶性淀粉2.0g,NaCl 0.05g,KNO3 0.1g, K2HPO4 0.05g,MgSO4.7H2O 0.05g,FeSO4.7H2O 0.001g,加蒸馏水至100ml,PH 7.4,牛肉膏蛋白胨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NaCl(5g),蒸馏水(1000mL),pH 7.2~7.4 发酵罐培养基(2L):黄豆饼粉80g 淀粉200g酵母粉 5 g 蛋白胨30gMgSO40.5 g CaCO38g(NH4)2SO4 6 gⱭ-淀粉酶(105u/ml)0.2ml(二)流加补料碳源:葡萄糖(10%)300ml,控制1%;2000*1%=20g,200ml 氮源:硫酸铵(10%)250ml,控制16%调PH值:0.1MHCl 0.1MNaOH(三)分析指标及方法所用试剂及溶液①测残糖-DNS法1.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试剂):将6.3g的3,5二硝基水杨酸和2molNaOH溶液加到500ml含有182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g结晶苯酚和5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到1000ml2. 1.0mg/ml葡萄糖溶液:称取1g葡萄糖,加蒸馏水定容到1L。
3. 6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24g,加蒸馏水定容到100ml。
4. 6mol/l的盐酸:取浓盐酸49.68ml,加蒸馏水定容到100ml。
测残氮的方法-甲醛法1. 甲基红:0.1g甲基红,用95%乙醇定容100ml。
2. 0.3mol/LHCL:取浓盐酸2.48ml,加蒸馏水定容到100ml。
3. 0.02858mol/L NaOH:称0.11432g,定容100ml。
4. 1%酚酞指示剂:称取1g酚酞指示剂粉末。
溶于100ml 95%乙醇溶液中。
5. 95%乙醇:取乙醇96ml,倒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值100ml。
6.18%中性甲醛:取48ml 38%的甲醛加入小于100ml容量瓶,往溶液中加两滴酚酞用氢氧化钠滴定刚好变红,定容到100ml。
(四)器材玻璃试管、试管架、吸管(1ml,2ml,10ml)、吸耳球、离心管、容量瓶、烧杯、三角瓶(250 ml,500ml)、量筒(250ml,500ml,1000ml)、玻璃棒、试纸、塑料漏斗、电炉、接种铲(针)、振荡培养箱、恒温箱、台秤、5L-发酵罐,无菌室、培养皿(直径9 cm)、陶瓦盖、钢管、钢管放置器、恒温培养室、灭菌刻度吸管、玻璃容器、称量管、毛细滴管、天平、直尺或游标卡尺、超净工作台,无菌培养皿,酒精灯,牛津杯,镊子,移液器等等(五).生物效价测定所需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液浓度约为106个/mL。
菌株保存的时间过久,影响其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导致抑菌圈变大、模糊或者出现双圈。
如若菌株不纯,也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因此,菌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重新配制纯化或者减小原来菌液在使用中的稀释倍数。
(2)抗生素标准品和供试品:头孢拉定标准品和供试品。
(3)培养基:效价检定用培养基1号。
(4)无菌缓冲液:称取磷酸氢二钾5.59g,磷酸二氢钾0.41g,加水1000mL,即为pH 7.8的磷酸盐缓冲液。
制备缓冲液的试剂应为分析纯,配制后的缓冲液应澄清,分装于玻璃容器内,经121℃蒸气灭菌30 min备用。
(5)草酸,10 M NaOH四、实验步骤⑴筛选高产放线菌从土壤里筛选出高产放线菌,于斜面培养基中保藏⑵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长好的斜面孢子用无菌接种针挖块约0.5×1cm2,接种于灭过菌的高氏一号培养基中。
⑶培养将接种好的种子摇瓶于28℃恒温室摇床上,转速为200r/min,培养48小时左右。
⑷实罐灭菌1、将冷凝水管路断开,拔下电极,打开罐盖,将发酵培养基装入发酵罐及补料瓶,易产生泡沫的培养基尽量不要超过两升。
2、连接管路:取样管路连接,补料管路连接;空气过滤器用硅胶管与罐盖空气管连接,并用弹簧夹夹紧;排气口与过滤器用硅胶管连接;安装温度电极、pH电极、溶氧电极,pH电极用们帽盖紧电极上端口,溶氧电极用铝铂纸包裹电极上端口,防止受潮。
盖紧其它罐盖接口。
3、提起玻璃罐体及补料瓶放入灭菌锅,盖好牛皮纸,盖好锅盖,确定发酵温度及时间。
4、灭菌结束后,尽快将罐放回原位并尽快通入空气。
⑸发酵操作1、将灭菌后的罐体放回原位,连接冷凝水管路,通入冷凝水,连接通气管路,调整通气量至3~5L/min。
2、将温度电极、pH电极、溶氧电极与控制器连接。
3、补料管连接:打开补料蠕动泵防护盖,搬开进出口处的白色管夹,将硅胶管嵌入入口处的管夹并夹紧,用手转动泵头,将硅胶管沿凹槽安装直至出口处,开手动开关约十秒后夹紧出口处管夹,关手动开关;将酒精棉球放在罐盖补料口内,将针头插入并穿透密封盖;打开蠕动泵手动开关,使输液管中充满料液,置于自动状态。
⑹接种将培养48小时的摇瓶种子接种于发酵罐中,使用接种圈放置酒精棉点燃,进行无菌接种,接入100ml种子。
接种后立即进行第一次取样。
⑺发酵生产⑻发酵过程的测定:①发酵液状态观察:粘度、颜色、气味、菌丝形态②发酵中残糖的测定-DNS法:1.取1.0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按下表加入试剂。
沸水浴加热5min,冷水冷却定容至25ml摇匀,在520nm按波长测吸光度。
编号葡萄糖标准溶液/ml 水/ml 溶液糖含量/mg DNS试剂/ml0 0 2 0 1.51 0.2 1.8 0.2 1.52 0.4 1.6 0.4 1.53 0.6 1.4 0.6 1.54 0.8 1.2 0.8 1.55 1.0 1.0 1.0 1.56 1.2 0.8 1.2 1.57 1.4 0.6 1.4 1.58 1.6 0.4 1.6 1.52.取发酵液0.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6mol/l的盐酸溶液2ml,在沸水溶液中加热15min水解,冷水冷却后及时6mol/l氢氧化钠溶液1.8ml,并定容到50ml的总糖水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