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歌词两首1

合集下载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入门引导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歌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思维能力。

学生将在学习歌词的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通过欣赏音乐,达到锻炼情感的目的。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练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意思;2.学生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3.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4.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白板;2.歌曲播放器;3.歌词打印或PPT。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歌曲,并让学生仔细听歌、思考歌曲背后的故事。

然后,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歌曲的背景。

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故事。

步骤二:学习教师给学生分发歌词,并指导学生熟练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意思,强化学生对歌曲背后故事的理解。

另外,老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理解题,让学生巩固对歌曲的理解。

步骤三:分析在这一步,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默读、理解、感悟、表达”的方法,让学生在默读歌词的同时,加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然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作业。

步骤四:展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用朗诵、歌唱、绘画、口头表达等方式,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步骤五:结论在最后,老师可以再次播放这首歌曲,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点评,并让学生做出自己的总结和感想。

作业1.让学生抄写歌曲歌词,并在课后默读至少三遍;2.给学生准备一些关于歌曲的问题,并请学生在课后回答。

歌曲介绍歌曲一:童心向党歌曲简介:《童心向党》是一首庆祝建党90周年的歌曲,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创作,表达了澳门青少年向党的情感和忠诚。

歌词摘录:童心向党红旗在飘扬;祖国花园欢歌在回荡;五星闪烁,万物生光;炎黄子孙护家园。

歌曲二:马嵬坡歌曲简介:《马嵬坡》是一首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歌曲,由一位叫邓中夏的大学教授创作。

(五年级语文教案)《南泥湾》歌词

(五年级语文教案)《南泥湾》歌词

《南泥湾》歌词
五年级语文教案
词:贺敬之、曲:马可、编曲:朱晓榖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呀,遍地是牛羊呀。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2004-03-11]。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一:《一定要幸福》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歌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生活幸福感和向往心理。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3.练习歌曲节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口感。

2.歌曲中重要的愿望和情感表达。

教学流程1.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并理解自己的愿望。

2.欣赏歌曲:播放《一定要幸福》音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分组合唱: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唱,练习歌曲的节奏和发音。

4.分析歌词: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分析歌曲的核心内容,并讨论主题。

5.讨论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歌词思考人们的幸福和不幸福,谈论自己的愿望,并且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表达自己的看法。

6.学生演唱:鼓励学生分组展示,可以让优秀小组进行表演,并且边唱边舞,增强表演效果。

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互动环节,如分类游戏,拼图等,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精神。

2.在分析歌词和讨论故事时,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加强个性化的指导,以确保所有学生的参与度。

3.在学生展示环节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提供一些小奖励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歌词二:《读书声》教学目标1.了解朗诵的基本技巧和朗诵的价值及其成果的特点。

2.能够朗诵《读书声》这首歌曲,并且掌握其中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技巧。

3.通过朗诵歌曲,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和表演力。

2.体会和表达朗诵中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流程1.制定学习目标:了解朗诵的基础知识和价值,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朗读教师的演示:教师在音乐后台朗读《读书声》的歌曲,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音调节奏。

3.朗诵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朗诵,首先练习音调,然后逐步进入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4.个人优化:让学生单独进行演练,优化每个学生的朗诵效果,从而达到整体水平的提高。

最新《词两首》五年级语文教案(精品)

最新《词两首》五年级语文教案(精品)

《词两首》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

2.朗读课文。

背诵《忆江南》。

3.理解两首词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忆江南》,理解词的意思。

2.能对《忆江南》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词。

(板书:3词两首)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学生可根据“预习”或搜集到的有关词的资料自由谈。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二、学习《忆江南》1.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播放视频资料“白居易简介”。

小结:白居易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简介时代背景3.解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

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

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4.自学(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4)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诗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意思,然后可欣赏插图。

(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三、布置作业背诵并抄写《忆江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

2.朗读《渔歌子》。

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歌词两首》教学指南

《歌词两首》教学指南

《歌词两首》教学指南
《歌词两首》教学指南
歌词两首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
礴”“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4. 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磁带、两首歌曲的演唱磁带或碟片。

教材建议
本文是两首歌词,也是两首分别描写长江和赤子情怀的诗歌,所表达的共同情怀是爱国情怀、民族精神。

《长江之歌》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写出了长江的多彩神韵、磅礴气势和源远流长,写出了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

作者把长江比作一位温情而充满力量的母亲,每一句话,都是雄浑的乐章,如同巨浪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读着它,就如同和着涛声,对着长江动情地诉说。

《我的中国心》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表达了海外赤子热爱祖国的真诚情怀。

语言深入浅出,非常凝练。

作者用“萦”字表达了对祖国的魂牵梦绕;用“烙”字表达了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重千斤”是说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作者心。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1歌词两首|鄂教版(共25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1歌词两首|鄂教版(共25张PPT)

• 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 谁?
“我”指每个人自己。 “你、我们”泛指他人,全世界的人们。
让世界充满爱
说说:学了这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表达关爱的形式
• 捐款 • 行动 • 歌唱 • 语言 • 书写
当看到有人落泪时, 我们为他( )去泪水, ( )着他的眼睛,( )他的手, 听他( ),为他送去( )和( )。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 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王致中17 岁, 在贵州以背 煤为生。一筐 煤40公斤,从 煤坑向上爬100 米,然後再走 1000米山路, 挣1元人民币...
而这个孩子只有 10岁,他身旁跟 他差不多高的背 篓,是他每天的 劳动工具。他说 他很想上学,可 是家里没有钱交 纳每年140元的学 杂费。现在,他 在一天天长大, 他必须用这个背 篓来证明自己活 着的价值。他没 有白活。
温暖、感动、友爱、幸福……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流利。
2、学习生字、新词。
认一认,读一读:

捧起 擦干 凝望 温暖
依旧 忍受 期待 珍存
歌词两首·让世界充满爱
学习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前4句,勾画 出“我”做了些什么?想一想,你从中体会 到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疑问可以和学习 伙伴交流讨论。
词是一种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形式,类 似诗歌, 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 押韵和对 仗是必须的, 但非严格。 它也有其规定的 架构。

五年级语文教案:歌词两首1

五年级语文教案:歌词两首1

五年级语文教案:歌词两首1这篇课文选自两首歌词。

《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人郭峰在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所创作的主题曲。

歌词揭示了爱是关心、爱是帮助、爱是奉献的主题。

《手拉手》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

歌词传递着一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谐这一基本信念。

这两首歌词简洁流畅、配以舒缓、明快、朗朗上口的旋律,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流传至今。

歌词作为一种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形式,类似诗歌,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押韵和对仗是必须的,但非严格。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让世界充满爱》;第2课时:学习课文《手拉手》,总结全文,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过伤心难过、孤独寂寞的时候,这时的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是的,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

有这样一首歌词就写出了爱的真谛。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吧。

(板书:让世界充满爱)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播放歌曲。

聆听着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首歌,被它所感染、打动。

《歌词四首》说课教案说课稿

《歌词四首》说课教案说课稿

《歌词四首》说课教案说课稿一、说教材《歌词四首》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由四首歌词组成,分别是《送别》、《长城谣》、《故乡的云》和《跟你走》。

教材旨在通过这四首歌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现代诗的鉴赏能力尚显不足,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发现诗歌的美。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丰富,对家乡、亲人、朋友有深厚的感情,易于引发共鸣。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首歌词。

(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亲人、朋友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首歌词。

(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送别》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简介四首歌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四首歌词,注意朗读节奏、语气、情感。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讨论(1)分组讨论,分析四首歌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2)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创作实践(1)教师出示一首未完成的歌词,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学生展示作品,全班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关于家乡、亲人或朋友的歌词。

六、说板书设计课题:《歌词四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选自两首歌词。

《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人郭峰在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所创作的主题曲。

歌词揭示了爱是关心、爱是帮助、爱是奉献的主题。

《手拉手》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

歌词传递着一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谐这一基本信念。

这两首歌词简洁流畅、配以舒缓、明快、朗朗上口的旋律,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流传至今。

歌词作为一种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形式,类似诗歌,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押韵和对仗是必须的,但非严格。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课时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让世界充满爱》;
第2课时:学习课文《手拉手》,总结全文,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过伤心难过、孤独寂寞的时候,这时的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是的,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

有这样一首歌词就写出了爱的真谛。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吧。

(板书:让世界充满爱)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播放歌曲。

聆听着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首歌,被它所感染、
打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

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6.全班反馈。

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
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
(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1)出示句子:
轻轻得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

3.指导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
1.总结全文:同学们,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叫“关爱”。

让我们打开心结,真诚相待,与人为善,放飞爱心,将爱播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让我们将爱的真谛都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

2.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

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歌词。

(板书:手拉手)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播放歌曲。

聆听着这首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也喜欢这首歌。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

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6.全班反馈。

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
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
(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1)出示句子:
推倒一切障碍,让理解的歌声永远飞扬。

(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

3.指导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
1.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在奥运赛场上,传递着一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谐。

让我们将爱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

2.学唱《手拉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