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练习参考答案(全)
材料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全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四、电动机功率为 9kW,转速为 715r/min,皮带轮直径 D=250mm, 主轴外伸部分长度为 l=120mm,主轴直径 d=40mm,〔σ〕=60MPa,用 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15 分)
四题图
五、重量为 Q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图示刚架 C 点,设刚架的抗弯刚度为 EI,试求冲击时刚架 D 处的垂直位移。(15 分) 六、结构如图所示,P=15kN,已知梁和杆为一种材料,E=210GPa。梁 ABC 的惯性矩 I=245cm4,等直圆杆 BD 的直径 D=40mm。规定杆 BD 的稳定安全系数 nst=2。 求○1 BD 杆承受的压力。 ○2 用欧拉公式判断 BD 杆是否失稳。(20 分)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四、电动机功率为 9kW,转速为 715r/min,皮带轮直径 D=250mm, 主轴外伸部分长度为 l=120mm,主轴直径 d=40mm,〔σ〕=60MPa,用 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15 分)
四题图
五、如图所示,重物 Q 由高度 H 处自由下落,落在 AB 梁的中点 C 处, 设 EI = 常数,求这时 C 点挠度 ΔC。(15 分)
五题图
六、图示刚架,已知刚架各梁抗弯刚度为 EI,求: 1)C 点支座反力; 2)作刚架弯矩图。(20 分)
第9页共44页
工程技术学院 _______________专业
材料练习参考答案(全)

第一次测练试题参考答案《材料的性能》一、填空题1.机械设计时常用σ和sσ两种强度指标。
b2.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弹性模量指标来选择材料。
3.屈强比是σ与bσ之比。
s4.材料主要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能、可锻性、焊接性和热处理性能(或切削性能)。
二、判断题1.材料硬度越低,其切削加工性能就越好。
(×)2.材料的E值越大,其塑性越差。
(×)3.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布氏硬度之间,近似地成一直线关系。
(√)4.各种硬值之间可以互换。
(×)三、选择题1.低碳钢拉伸应力一应变图中,εσ-曲线上对应的最大应用值称为 C 。
A、弹性极限B、屈服强度C、抗拉强度D、断裂强度2.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叫做材料的B 。
A、弹性极限B、屈服强度C、抗拉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3.测量淬火钢及某些表面硬化件的硬度时,一般应用C 。
A、HRAB、HRBC、HRCD、HB4.有利于切削加工性能的材料硬度范围为 C 。
A、<160HBB、>230HBC、(150~250)HBD、(60~70)HRC四、问答题1.零件设计时,选取σ(sσ)还是选取bσ,应以什么情况2.0为依据?答:主要考虑的因素:1)配合精度;2)材料的利用率。
当配合精度要求高时,选用σ(sσ),如轴、齿轮、连杆等;当2.0当配合精度要求不高时,从节省材料和轻巧等考虑,选用σ,b如工程构件和一般零件。
2.常用的测量硬度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答:1)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2)布氏硬度主要用于软材料的测量,如退火钢、调质钢和有色金属等;洛氏硬度主要用于中、硬材料的测量,如淬火钢、调质钢和表面硬层等;维氏硬度主要用于显微组织中第二相的测量。
《材料的结构》一、填空题1.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根本区别是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规律性不同,前者有序,后者无序。
2.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是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线缺陷是位错,面缺陷是晶界。
【高等教育】材料性能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材料性能学》习题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合适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 断裂力学主要用来处理(d )方面的问题。
a) 低塑性材料抗断裂b) 高塑性材料抗断裂c) 含缺口材料抗断裂d) 含缺陷材料抗断裂2. 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是(c )。
a) 同时性b) 不协调性c) 非同时性d) 独立性3. 细晶强化是非常好的强化方法,但不适用于(a )。
a) 高温b) 中温c) 常温d) 低温4. 表征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参量是(d )。
a) E, σ0.2b)σb , δc) ν, ψd) E, σb5. 应力状态柔度系数最大的是(a )。
a) 压b) 拉c) 扭d) 弯6. 与抗拉强度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的是(a )。
a) 布氏硬度b) 洛氏硬度c) 显微硬度d) 肖氏硬度7. 下述断口哪一种是延性断口( d )。
a) 穿晶断口b) 沿晶断口c) 河流花样d) 韧窝断口8. 通常键强度高的材料,热膨胀系数;结构紧密的晶体,热膨胀系数(d)a)高小b)低小c)高大d)低大9. 疲劳裂纹最易在材料的什么部位产生( a )。
a) 表面b) 次表面c) 内部d) 不一定10. 韧性材料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能变成脆性材料(b )。
a) 增大缺口半径b) 增大加载速度c) 升高温度d) 减小晶粒尺寸11.在实用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热导率,对多晶氧化物材料,含有气孔的不密实材料(a )。
a) 减小增大b) 增大增大c) 减小减小d) 增大减小12. T为试验温度,T m为材料熔点,一般T/T m大于多少就属高温,就要考虑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c )。
a) 0.2~0.3 b) 0.3~0.4 c) 0.4~0.5 d) 0.5~0.613. 下列不属于电介质的击穿形式有(c )。
a) 电击穿b) 热击穿c) 磁击穿d) 化学击穿14. 下列不属于铁磁性材料的是(b )。
a) Fe b) Cu c) Ni d) Co15. 陶瓷坯体的热膨胀系数和釉层的热膨胀系数满足下列哪种关系有利于提高其机械强度(a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根据石墨形态不同,铸铁的分类错误的是( )。
A、麻口铸铁B、球墨铸铁C、蠕墨铸铁D、灰铸铁正确答案:A2、GCrl5SiMn钢属于:( )。
A、滚动轴承钢B、刃具钢C、量具钢D、模具钢正确答案:A3、马氏体组织有两种形态( )。
A、树状、针状B、板条、针状C、板条、树状D、索状、树状正确答案:B4、淬火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为( )。
A、淬火处理B、正火处理C、时效或沉淀强化D、退火处理正确答案:C5、加工硬化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晶粒破碎细化B、位错密度增加C、形成纤维组织正确答案:B6、a-Fe转变为y-Fe时的温度为( )摄氏度。
A、912B、770C、1538正确答案:A7、作为碳素工具钢,含碳量一般应为( )。
A、<0.25%B、>0.7%C、<0.55&D、>2.1%正确答案:B8、铜的熔点为( )。
A、1023℃B、2032℃C、1083℃D、3245℃正确答案:C9、钢的()是指钢淬火时获得一定淬透层深度的能力。
A、淬透性B、淬硬性C、时效D、冷处理正确答案:A10、ZG25表示含碳量为( )的铸造碳钢。
A、0.0025B、0.0037C、0.0028D、0.0035正确答案:A11、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
A、强度和韧性B、强度和塑性C、塑性和韧性D、强度和硬度正确答案:B12、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 )。
A、弹性极限B、屈服强度C、抗拉强度正确答案:C13、()是硬而脆的相。
A、奥氏体B、贝氏体C、马氏体正确答案:C14、金属材料的组织不同,其性能()。
A、与组织无关B、不确定C、不同D、相同正确答案:C15、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是( )。
(完整版)材料概论练习题答案

(—)填空题1、机械设计常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2、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刚度指标来选择材料。
3、T K是材料从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时的温度。
4、冲击韧性的单位是J/cm2;延伸率的单位是% ;屈服强度的单位是MPa或N/mm2。
5、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6、材料主要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屑性能。
7、热敏电阻陶瓷可分为正温度系数(PTC)热敏陶瓷、负温度系数(NTC)热敏陶瓷和临界温度系数(CTR)热敏陶瓷。
8、无机胶凝材料可分为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和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9、石灰硬化包括干燥、结晶和碳化三个过程。
10、石膏可分为二水石膏、半水石膏、可熔石膏和无水石膏四大类。
11、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是指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
12、水泥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三大类。
13、能产生激光的固体材料都是由(基质晶体)和(激活离子)两部分组成。
实际上掺杂离子就是(激活离子)14、铁氧体是作为(高频用磁性材料)而制备的金属氧化物烧结磁性体,它分为(软磁铁氧体)和(硬磁铁氧体)。
15、表征压电材料的参数是(机电耦合系数K)(K=通过压电效应转换的电能/输入的机械能),K值恒小于1,它是压电材料进行(机—电能量转换)的能力反映。
16、在三价稀土氧化物中掺入二价阳离子将产生(O2-空位),若掺入四价阳离子会产生(间隙氧离子),从而改变三价稀土氧化物的导电性。
17、判断材料是否具有超导性,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超导电性),二是(完全抗磁性)。
18、陶瓷材料的性能: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耐高温、耐磨、耐氧化、耐腐蚀、(弹性模量大)等特点,但(塑性)、(韧性)、可加工性、抗热震性、使用可靠性不如金属材料。
19、普通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英)(长石)。
20、陶瓷生产工艺过程比较复杂,但基本的工艺可分为(原料配制)、(坯料成型)、(制品烧结)等三大步骤。
《道路工程材料》习题册参考答案(全)_

《道路工程材料》习题册参考答案绪论及第一章岩石一、填空题1、密度、孔隙率2、常温常压煮沸真空抽气3、直接冻融法质量损失百分率耐冻系数4、耐冻系数抗冻性5、抗压强度磨耗率6、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7、细度模数8、吸水率饱和吸水率9、自由吸水煮沸真空抽气10、酸性碱性中性11、4.75mm、2.36 mm12 国家标准、部委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GB , QB13 标准名称,标准分类,标准编号,颁布年份14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15 3%二、选择题1、C2、B3、A4、B5、D6、B7、B8、D9、D 10、D 11、C 12、D 13、A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术语1、碱-集料(骨料)反应——胶凝材料(如水泥)中含有碱性氧化物(Na2O,K2O),与集料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如Si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导致结构破坏的现象。
2、密度——在规定条件下,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3、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毛体积密度(岩石)——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孔隙(开口和闭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5、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包括开口和闭口孔隙)的百分率。
6、比强度——材料强度与其密度的比值。
7、抗冻性(岩石)——是指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8、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五、计算1、烧结粘土砖进行抗压试验,干燥状态下的破坏荷载为207KN,饱和水状态下的破坏荷载为172.5KN,砖的受压面积均为115×120mm2。
试问该砖能否用于水中结构。
解:软化系数172.5/172.50.8330.85207/207RAKA===<该砖不能用于水中结构。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全)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结合键习题1-1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1) 质量为10-10 kg,运动速度为0.01 m·s-1的尘埃;(2) 速度为103 m/s的氢原子;(3) 能量为300 eV的自由电子。
1-2怎样理解波函数ψ的物理意义?1-3在原子结构中,ψ2和ψ2dτ代表什么?1-4写出决定原子轨道的量子数取值规定,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1-5试绘出s、p、d轨道的二维角度分布平面图。
1-6多电子原子中,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是怎样影响电子的能级的?1-7写出下列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括号内为原子序号):C (6),P (15),Cl (17),Cr (24) 。
1-8 形成离子键有哪些条件?其本质是什么?1-9 试述共价键的本质。
共价键理论包括哪些理论?各有什么缺点?1-10 何谓金属键?金属的性能与金属键关系如何?1-11 范德华键与氢键有何特点和区别?参考答案:1-1 利用公式λ = h/p = h/mv 、E = hν计算德布罗意波长λ。
1-8 离子键是由电离能很小、易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与电子亲合能大的非金属原子相互作用时,产生电子得失而形成的离子固体的结合方式。
1-9 共价键是由相邻原子共有其价电子来获得稳态电子结构的结合方式。
共价键理论包括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
1-10 当大量金属原子的价电子脱离所属原子而形成自由电子时,由金属的正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静电引力使金属原子结合起来的方式为金属建。
由于存在自由电子,金属具有高导电性和导热性;自由电子能吸收光波能量产生跃迁,表现出有金属光泽、不透明;金属正离子以球星密堆方式组成,晶体原子间可滑动,表现出有延展性。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习题2-1定义下述术语,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晶系,空间群,平移群,空间点阵。
2-2名词解释:晶胞与空间格子的平行六面体,并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2-3 (1) 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和6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完整版)建筑材料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1.下列无机胶凝材料中,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是()A.石灰B.石膏C.水泥D.水玻璃2.石灰在建筑物中不宜()A.用于制作硅酸盐制品B.单独用于建筑物基础C.制成灰土、三合土D.拌制石灰砂浆3.石灰不宜单独使用,是因为()。
A.石灰强度低B.石灰硬化慢C.石灰易受潮D.硬化时体积收缩大4.()浆体在硬化初期,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生石灰B.建筑石膏C.水泥D.三合土5.建筑石膏具有许多优点,但存在最大的缺点是()。
A.防火性差B.易碳化C.耐水性差D.绝热和吸声性能差6.下列材料中,凝结硬化最快的是()。
A.生石灰B.水泥C.粉煤灰D.建筑石膏7.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是以水泥胶砂试件在()龄期的强度来评定的。
A.28d B.3d、7d和28d C.3d和28d D.7d和28d8.硅酸盐水泥适用于()的混凝土工程。
A.早期强度要求高B.大体积C.有耐高温要求D.有抗渗要求9.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龄期为()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
A.3d、7d、28d B.3d、28d C.7d、28d D.28d 10.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冻性的关键是()。
A.增大水灰比B.选用合理砂率C.提高密实度D.增加骨料用量11、石灰膏体是在()中硬化的。
A、干燥空气B、水蒸气C、水D、与空气隔绝的环境12、以下水泥熟料矿物中水化后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比较高的是()。
A、C2SB、C3SC、C3AD、C4AF13、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照什么划分的?()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D、棱柱体抗压强度值14、厚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适宜选用()。
A、铝酸盐水泥B、矿渣水泥C、硅酸盐水泥D、普通硅酸盐水泥15、材料的耐水性可用()表示。
A、亲水性B、憎水性C、抗渗性D、软化系数16、青砖是在()条件下焙烧的。
A、氧化气氛B、先氧化气氛,后还原气氛C、还原气氛D、先还原气氛,后氧化气氛17. 石灰的硬化过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测练试题参考答案《材料的性能》一、填空题1.机械设计时常用σ和sσ两种强度指标。
b2.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弹性模量指标来选择材料。
3.屈强比是σ与bσ之比。
s4.材料主要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能、可锻性、焊接性和热处理性能(或切削性能)。
二、判断题1.材料硬度越低,其切削加工性能就越好。
(×)2.材料的E值越大,其塑性越差。
(×)3.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布氏硬度之间,近似地成一直线关系。
(√)4.各种硬值之间可以互换。
(×)三、选择题1.低碳钢拉伸应力一应变图中,εσ-曲线上对应的最大应用值称为 C 。
A、弹性极限B、屈服强度C、抗拉强度D、断裂强度2.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叫做材料的B 。
A、弹性极限B、屈服强度C、抗拉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3.测量淬火钢及某些表面硬化件的硬度时,一般应用C 。
A、HRAB、HRBC、HRCD、HB4.有利于切削加工性能的材料硬度范围为 C 。
A、<160HBB、>230HBC、(150~250)HBD、(60~70)HRC四、问答题1.零件设计时,选取σ(sσ)还是选取bσ,应以什么情况2.0为依据?答:主要考虑的因素:1)配合精度;2)材料的利用率。
当配合精度要求高时,选用σ(sσ),如轴、齿轮、连杆等;当2.0当配合精度要求不高时,从节省材料和轻巧等考虑,选用σ,b如工程构件和一般零件。
2.常用的测量硬度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答:1)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2)布氏硬度主要用于软材料的测量,如退火钢、调质钢和有色金属等;洛氏硬度主要用于中、硬材料的测量,如淬火钢、调质钢和表面硬层等;维氏硬度主要用于显微组织中第二相的测量。
《材料的结构》一、填空题1.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根本区别是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规律性不同,前者有序,后者无序。
2.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是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线缺陷是位错,面缺陷是晶界。
3.在常见金属晶格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向,体心立方晶格是〈111〉,而面心立方晶格是〈110〉。
4.晶体在不同晶向上的性能是不同,这就是单晶体的各向异性现象。
一般结构用金属为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性能近似相同,这就是实际金属的伪各相同性现象。
5.同素异构转变是指当外部的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属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转变的现象。
二、判断题1.因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实际金属的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是不相同的。
(×)2.金属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高得多。
(√)3.金属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比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高。
(√)4.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其强度愈高和塑性愈低。
(×)5.实际金属中存在着点、线和面缺陷,从而使得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均下降。
(×)三、选择题1.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D 。
A、体缺陷B、点缺陷C、面缺陷D、线缺陷2.多晶体具有 A C 。
A、各向同性B、各向异性C、伪各向同性D、伪各向异性3.金属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C 。
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分子键4.固态金属的结构特征是 B 。
A、短程有序排列B、长程有序排列C、完全无序排列D、部分有序排列5.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则 D 。
A、强度高、塑性低B、强度低、塑性低C、强度低、塑性高D、强度高、塑性高四、问答题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几种晶体缺陷?它们对金属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有什么?答:1)点缺陷、线缺陷(位错)、面缺陷(晶界);2)随着点缺陷密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固溶强化),而塑性与韧性下降;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位错强化或加工强化),而塑性与韧性下降;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多,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细晶强化),同时塑性与韧性越好。
《纯金属的凝固》一、填空题1.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称为结晶,而把金属从一种结构的固态向另一种结构的固态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或多晶型转变)。
2.当对金属液体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用是增加非自发形核(或非均匀形核)。
3.液态金属结晶时,获得细晶粒组织的主要方法是增加过冷度和变质处理(或孕育处理)。
4.过冷度是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一般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则晶粒越细。
二、判断题1.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2.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其结晶后的晶粒愈细。
(√)3.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4.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铸成厚件的晶粒更细。
(√)5.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金属凝固时的过冷度都很小(<3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非均匀形核的结果。
(√)三、选择题1.液态金属结晶时, C 越大,结晶后金属的晶粒越细小。
A、形核率NB、长大率GC、比值N/GD、比值G/N2.纯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实际结晶温度将B 。
A、越高B、越低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D、没有变化四、问答题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金属在结晶过程中如何细化晶粒?答:1)晶粒越细小,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细晶强化),同时塑性与韧性越好。
2)增加过冷度,提高均匀形核率;变质处理增加非自发形核率;增加振动与搅拌,破碎晶粒。
《合金的相结构》一、填空题1.Cr、V在γ-Fe中将形成置换固溶体,C、N在γ-Fe 中则形成间隙固溶体。
2.合金的相结构有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两种,前者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性能,适合于做合金基体相;后者有较高的硬度性能,适合做强化相。
3.组织的定义是在显微镜下,合金中各相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所构成的综合体。
二、判断题1.置换固溶体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只可能是有限固溶体。
(√)2.合金中的固溶体一般说塑性较好,而金属化合物的硬度较高。
(√)3.合金中凡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叫做相。
(×)三、选择题1.渗碳体属于 B 。
A、间隙固溶体B、间隙化合物C、间隙相D、正常化合物2.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是 A 。
A、溶剂的晶型B、溶质的晶型C、复杂晶型D、其他晶型3.金属化合物的特点是 C 。
A、高塑性B、高韧性C、高硬度D、高强度四、问答题1.试述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它们的主要区别。
答:1)固溶强化是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晶格畸变增大,阻碍位错运动的能力增加,因此,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位错强化是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加,由于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强,导致位错缠结和钉轧,对滑移的阻力增加,使塑性变形抗力显著升高,因此,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细晶强化是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多,阻碍位错运动的能力超强,因此,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弥散强化属于第二相强化,原理是位错经过(绕过或切过)第二相时,受到较大的阻力作用,因此,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
2)主要区别是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但塑性与韧性下降;而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同时,塑性与韧性也提高。
工程材料第2次测练试题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相图和碳钢》一、填空题1.共晶反应的特征是具有一定成分的液体(Le)在一定温度(共晶温度)下同时结晶两种成分的固溶体(ɑm +βn),其反应式为 Le →(ɑm +βn)。
2.共析反应的特征是具有一定成分的固溶体(γe)在一定温度(共析温度)下同时析出两种成分的固溶体(ɑm +βn),其反应式为γe →(ɑm +βn)。
3.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其铸造性能较好;但要进行压力加工的合金常选用固溶体的合金。
4.在生产中,若要将钢进行轨制或锻压时,必须加热至奥氏体相区。
5.在退火状态的碳素工具钢中,T8钢比T12钢的硬度低,强度高。
6.奥氏体是碳在γ-Fe 的间隙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晶格。
7.铁素体是碳在α-Fe 的间隙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晶格。
8.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9.碳钢按相图分为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
10.铁碳合金的室温显微组织由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两种基本相组成。
二、判断题1.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反应相和产物都是相同的。
(×)2.铸造合金常选用共晶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
(√)3.合金中凡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叫做相。
(×)4.在铁碳合金中,只有共析成分点的合金在结晶时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5.退火碳钢的硬度与强度随ω(C)的增高而不断增高。
(×)6.钢材的切削加工性随ω(C)增加而变差。
(×)7.碳钢进行热压力加工时都要加热到奥氏体区。
(√)8.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成。
(√)9.钳工锯T10、T12钢料时比锯10、20钢费力,且锯条容易磨钝。
(√)10.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三、选择题1.二元合金中,共晶成分的合金( A )。
A、铸造性能好B、锻造性能好C、焊接性能好D、热处理性能好2.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具有良好的( C )。
A、硬度与强度B、综合机械性能C、塑性和韧性D、切削性和铸造性3.建筑用钢筋宜选用( A )。
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D、工具钢4.装配工使用的锉刀宜选用( C )。
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D、过共晶白口铁5.在下述钢铁中,切削性能较好的是( B )。
A、工业纯铁B、45C、白口铸铁D、T12A四、问答题1.根据铁碳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在1100℃,ω(C)=0.4%,的钢能进行锻造,而ω(ω)=4.0%的生铁则不能锻造;答:在1100℃,ω(C)=0.4%钢的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塑性较好,适合锻造,而ω(ω)=4.0%生铁的组织为奥氏体加莱氏体,塑性较差,不适宜锻造。
(2)绑扎物件一般采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时则采用ω(C)=0.60~0.75%的钢丝绳;答:绑扎物件铁丝要求塑性好,因此应选择含铁素体多的低碳钢制造;而起重机吊重物用的钢丝绳要求承受较大的载荷的同时,又应具有一定的韧性,防止冲击断裂,因此采用ω(C)=0.60~0.75%的钢;(3)用做汽车挡板的材料与用做锉刀的材料为什么不同。
答:用做汽车挡板的材料要求塑性好,便于压力加工成型,因此,应选择含铁素体多的低碳钢制造;而用做锉刀的材料要求硬度高,保证耐磨性能,因此,采用ω(C)=1.2%的高碳钢制造;2.根据Fe-Fe3C相图,从相和组织上解释以下现象:(1)T8钢比40钢的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差。
答:由于T8的含碳量(0.8%C)比40钢((0.4%C)含碳量高,其铁素体含量低,渗碳体含量高,因此,T8钢比40钢的硬度高,而塑性、韧性差;又由于T8钢中含珠光体量高,因此,其强度比40钢的强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