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化学自然界的水课件【精选】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优秀课件(共6课时)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可饮用水
D.沿海地区海水资源丰富,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问题
随堂训练
2.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D )
A.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
B.往河流里抛垃圾 C.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 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
随堂训练
3.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
障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C ) A.合理开采地下水 B.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 C.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交流与讨论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除去不溶 性杂质
杀死残存 的细菌
沉降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部分可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溶性杂质、颜色、异味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加絮凝剂
取水
沉淀
过滤(物理变化) 活性炭 消毒(化学变化) 配水泵
吸附(物理变化)
讲授新课
二 水的净化方法
实验与探究
1.静置沉淀 让部分不溶的杂质沉到水底。 不能去除悬浮在水中及浮于 水面的固体物质。 沉淀物
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3.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讲授新课
一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观察与思考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海洋、
冰山和冰川、 湖泊、河流、 土壤和地下岩石、 大气层、
生物体等。
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
讲授新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察与思考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1.海水中平均含盐3.5%,含多种矿物质,如钠、钙、钾、
课堂小结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防止水浪费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爱护水资源
➢ 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导致鱼等生物死亡
爱护水资源
➢ 防止水体污染
城市水污染
爱护水资源
➢ 防止水体污染
• 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Βιβλιοθήκη 水污染的危害• •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危害人体健康
防止水体污 染的措施
• 工业上: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提倡使用农家肥
• 生活上: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 过滤后的水不是 纯水
• 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 去除不溶性的杂质
• 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沉淀、过滤。
•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 滤纸破损; ✓ 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 ✓ 仪器不干净等。
此时,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可溶的杂质
微生物
吸附水中悬浮 的杂质
除去不溶 性杂质
杀死残存的细 菌
沉降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 吸附颜色和异味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 静置沉淀
把河水引入沉淀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底部有沉淀,上面的 水变得相对澄清。但有一些悬浮物存在。
沉淀物
让部分不 溶的杂质 沉到水底。
不能去除悬浮 在水中及浮于 水面的固体物 质。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 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主要问题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 用水问题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精品课件】第四单元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1)在水电解器中注入足量的水(水中加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接通直流 电源,观察电极上和两侧玻璃管内的现象。
现象
与电源正极相连
电极附近
玻璃管内
有气泡产生; 产生的气体少
液面下降; 液下降较少
与电源负极相连
电极附近
玻璃管内
有气泡产生; 产生的气体多
液面下降; 液面下降较多
探索新知 三、电解水
(2)电解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 的玻璃管的尖嘴处,然后打开活塞, 放出少量的气体。 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断气体成分。
课后作业
1.练习与应用 2.同步练习
巧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反应原理: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电解水时为什么常 0 1 在水中加入少量的
氢氧化钠或硫酸?
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 水的导电性
02
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 比应为 2 :1 ,但实验中氢气与氧 气于的体积比却大于2 :1?
探索新知 三、电解水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的尖嘴处,然后打开活塞,点燃气 体。 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断气体成分。
0 1 实验现象 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0 2 实验结论 该气体是氢气。
探索新知 三、电解水
实验现象:
电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 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1:2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1.通过实验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2.通过电解水实验、氢气燃烧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学习利用元素守恒思想探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新课引入
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自然界的水 课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水体污染的加剧,使可利用水减少。
当今世界,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3亿人口生活在缺 水状态中。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1. 水的电解实验
仪器、装置
实
实
验
验
演
演
示
示
(
(
动
动
画
画
)
)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正极管内的气体 1体积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负极管内的气体 2体积
3. 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而且可以循环使 用。你是怎样看的?
你还想继续学习吗?
结束
想知道吗?水的化学式为什么写成H2O 他们,他们……掀开了水组成的秘密
结束
想知道吗?水的化学式为什么写成H2O
我们已经知道:水 通电 氢气+ 氧气
H2、O2的体积比为2:1,H2、O2的密度分 别为0.0899g/L和1.429g/L。
起初,普利斯特里只是给朋友们变变魔术而已。可他并 没有发现变完魔术后,瓶子里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 终于有一天,普利斯特里发现瓶壁上有不少水珠!
水也被看作是一种元素
1781年,普利斯特里把他的发现告知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用不同比例的“可燃空气”和空气混合 物进行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断定 生成的液体是水。 在氧元素被确认后,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 从而确认2体积的“可燃气”与1体积的氧恰好化 合成水。 虔诚的“燃素学说”信徒,还始终认为水是一种 元素,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
设水的化学式为:HxOy
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氢气 与氧气的质量比
xH mH2 VH2 H2 2 0.0899g / L yO mO2 VO 2 O2 1 1.429g / L x / y 2 :1 水的化学式可写为H2O
水体污染的加剧,使可利用水减少。
当今世界,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3亿人口生活在缺 水状态中。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1. 水的电解实验
仪器、装置
实
实
验
验
演
演
示
示
(
(
动
动
画
画
)
)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正极管内的气体 1体积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负极管内的气体 2体积
3. 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而且可以循环使 用。你是怎样看的?
你还想继续学习吗?
结束
想知道吗?水的化学式为什么写成H2O 他们,他们……掀开了水组成的秘密
结束
想知道吗?水的化学式为什么写成H2O
我们已经知道:水 通电 氢气+ 氧气
H2、O2的体积比为2:1,H2、O2的密度分 别为0.0899g/L和1.429g/L。
起初,普利斯特里只是给朋友们变变魔术而已。可他并 没有发现变完魔术后,瓶子里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 终于有一天,普利斯特里发现瓶壁上有不少水珠!
水也被看作是一种元素
1781年,普利斯特里把他的发现告知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用不同比例的“可燃空气”和空气混合 物进行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断定 生成的液体是水。 在氧元素被确认后,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 从而确认2体积的“可燃气”与1体积的氧恰好化 合成水。 虔诚的“燃素学说”信徒,还始终认为水是一种 元素,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
设水的化学式为:HxOy
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氢气 与氧气的质量比
xH mH2 VH2 H2 2 0.0899g / L yO mO2 VO 2 O2 1 1.429g / L x / y 2 :1 水的化学式可写为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精选课件

直到18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
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 。我们先学习氢气。
第二页,共三十页。
一、氢气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第三页,共三十页。
实验探究 【实验4-5】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 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 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 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图4-26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资料卡片
水的组成揭秘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1、下C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 象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物是水
D.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小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
解析: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时,主要描述伴 随的发光、放热现象及闻到的气味,生成物的状态、 颜色,反应是否剧烈等方面,而一般不说出生成物的 名称。所以C项错误。
第九页,共三十页。
3.讨论
(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
答: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生成了氢气、氧气 (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
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第十页,共三十页。
2、实验结论:
(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
第十三页,共三十页。
交流讨论
实验中V氧:V氢 小于1︰2,可能的原因? ①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的量多;
②部分氧气在电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第十四页,共三十页。
微观解释 实验测得的一个水分子的构成为H2O
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 。我们先学习氢气。
第二页,共三十页。
一、氢气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第三页,共三十页。
实验探究 【实验4-5】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 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 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 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图4-26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资料卡片
水的组成揭秘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1、下C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 象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物是水
D.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小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
解析: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时,主要描述伴 随的发光、放热现象及闻到的气味,生成物的状态、 颜色,反应是否剧烈等方面,而一般不说出生成物的 名称。所以C项错误。
第九页,共三十页。
3.讨论
(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
答: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生成了氢气、氧气 (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
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第十页,共三十页。
2、实验结论:
(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
第十三页,共三十页。
交流讨论
实验中V氧:V氢 小于1︰2,可能的原因? ①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的量多;
②部分氧气在电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第十四页,共三十页。
微观解释 实验测得的一个水分子的构成为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自然界的水PPT课件(第1课时)

X
X
Cl2Ca
课堂总结
1.化学式的定义。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分子的
构成。
3.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表示什么物质?
H2、H+ 、 Na+、H2O、H、O、Fe、O2
探究新知
什么是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
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例如:H2O。
探究新知
(1)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
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
(2)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
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探究新知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构成。
探究新知
1个二氧化碳分子
co
2
探究新知
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H 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2H 表示2个氢原子。
探究新知
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H2 1.表示氢气这种物质;
2.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
3.一个氢分子;
4.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2H2
表示2个氢分子。
探究新知
思考:怎样表示2个水分子?
表示2个水分子
2 H2O
注意:当化学式
前面出现数字时,
表示每个水分子中有
它只能表示微观
两个氢原子
含义
探究新知
注意:
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2.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1.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自然界的水》课件

知识回顾
2.爱护水资源 (1)我们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节__约__用__水___,另一 方面要_防__治__水__体__污__染___。 (2)节约水资源就是要提高水的__利__用__效__率__。使用 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 生活用水。
知识回顾
(3)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_工__业__污__染__、农业污染和 __生__活__污__染__。 (4)水体污染防治措施 ①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_减__少__污染物的 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做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__理__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生活上:逐步实现_集__中___处理和排放。
水
知识回顾
2.电解水实验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 管内收集的气体是_氢__气___,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 璃管内收集的气体是_氧__气___ ,且与正、负极相连的两 侧玻璃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1_:__2__。 (2)实验表明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即__❖__水__通__电______氢__气__+__氧_____。 (3)气结论:水是由___氢__、__氧___两种元素组成的。
例题解析
【解析】(1)因为A量筒产生的气体体积大,是氢气,那么与 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 负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 是 氧气。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 积,则VA:VB约等于 2:1。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g,根据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 量比,则生成氢气 4g。 (4)从生成物和实验的微观过程分析,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 是: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反应里,分子 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2.爱护水资源 (1)我们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节__约__用__水___,另一 方面要_防__治__水__体__污__染___。 (2)节约水资源就是要提高水的__利__用__效__率__。使用 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 生活用水。
知识回顾
(3)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_工__业__污__染__、农业污染和 __生__活__污__染__。 (4)水体污染防治措施 ①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_减__少__污染物的 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做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__理__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生活上:逐步实现_集__中___处理和排放。
水
知识回顾
2.电解水实验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 管内收集的气体是_氢__气___,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 璃管内收集的气体是_氧__气___ ,且与正、负极相连的两 侧玻璃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1_:__2__。 (2)实验表明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即__❖__水__通__电______氢__气__+__氧_____。 (3)气结论:水是由___氢__、__氧___两种元素组成的。
例题解析
【解析】(1)因为A量筒产生的气体体积大,是氢气,那么与 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 负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 是 氧气。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 积,则VA:VB约等于 2:1。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g,根据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 量比,则生成氢气 4g。 (4)从生成物和实验的微观过程分析,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 是: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反应里,分子 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第4讲《自然界的水》课件

D. 蒸馏
记忆重点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取、加、沉、滤、吸、投
典例讲授
例题6 (考查内容:爱惜水资源)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 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知识二 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方法--沉淀
知识精讲
水中悬浮物被吸附后形成密度较大的颗粒,从而使杂质沉降
知识二 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方法-- 过滤
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知识二 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方法--蒸馏 ( 净化程度最高 )
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知识二 水的净化 2.硬水和软水—定义
知识精讲
知识三 物质分类 2.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微观区分
单质
化合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中只 含有一种原子(如N2)或同种原 子直接构成(如Cu)
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是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H2O)
通关笔记
物质的分类
知识精讲
1.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氧气(O2)、蒸馏水(H2O)、高锰酸钾 (KMnO4)等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知识三 物质分类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单质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铝(Al)、氮气(N2)、氩气 (Ar)等。
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二氧化碳(CO2)、 水(H2O)等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 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正极: V负极≈1 : 2
2.切断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
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解释 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
(5)检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 检 验乙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
a
b
甲
乙
1、根据已学知识,将手中的物质分为两类,并说说你分 类的依据。 空气、澄清的石灰水是混合物
2、按照你的想法将手中的纯净物再分成两类,说说
你这样分类的理由。 氢气H2、氧气O2、碳C、磷P、铁Fe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B )
A.氮气 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 氧气
C.空气 硫
D.冰 水
2、 将下列物质分类,用序号填空: ①空气 ②水 ③河水 ④液氧 ⑤过氧化氢溶液 ⑥二氧化锰 、 ⑦硫粉 ⑧氮气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 ③ ⑤ 属于单质的是 ④⑦⑧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②⑥
所 用 仪 器: 水 电 解 器
电 源
(1)、通电后,电极上有何现象?
通电后,两个电极上均有 气泡产生,液面下降
(2)、一段时间后,两支玻璃管 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吗?
V正:V负≈1:2
(3)、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它们,观
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产生了何种气体? 正极气体 燃着的木条更旺,证明是氧气 负极气体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 色的火焰,证明是氢气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水; 水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氢气、氧 气。由此推测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正 负 下图是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为
极,a为
极。
氢 氧 (2)甲为
气,乙为
气。
20 (3)若乙中的气体为10ml,则甲中的气体为 ml
氢 氧 (4)此实验说明水是由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氢气
1、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
上有水珠。
文字表达式: 氢气+氧气点燃水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
3、氢气的验纯方法: “噗”的声音---氢气纯, 尖锐爆鸣声---氢气不纯。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简记: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正养父亲,养一亲儿(子)
1、实验现象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H2 O2
3、实验结论:(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 种新物质?
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生成了氢气、氧气
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 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 二氧化锰MnO2、氯化钾KCl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再次将手中的化合物分成两类,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
KClO3、二氧化锰MnO2、 (含氧化合物) 氯化钾KCl、氯化钠NaCl (无氧化合物)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⑥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 2、我还不明白的是......
1、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
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教材P80)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 管
负极端的 玻璃管
现象 电极上出现气泡 水位下降较慢
水位下降较快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 象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