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初中地理知识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填空:冬夏季风的差异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特点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西北、东北 寒冷干燥
东部南部的海洋 东南、西南 暖热湿润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2、不可能受到台风影响的城市是 ( )
√D、夏季风
A、大连
B、上海
C、广州
√D、乌鲁木齐
3、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4、梅雨和伏旱出现的地区在 ( )
D、雪峰山
A、南部沿海 地区 C、华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东北地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 (夏秋多,冬春少)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候 2、冬夏季风的差异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合作探究:东部雨带的推移及影响
北旱南涝 南涝北旱 5、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6、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在夏季风势力较强 的年份,雨带会过早地 由南方推进到北方,由 于雨带在南方地区停留 时间较短,因此南方降 水较正常年份少,易形 成旱灾;在北方地区停 留时间较长,因此北方 降水较正常年份多,易 形成涝灾。
读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跨流域调水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读图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兴建水库
天晴少雨,玉米都快旱死了
合作探究:P31
(雨带的推移及影响)
北旱南涝
在夏季风势力较弱 的年份,雨带推进迟缓, 由于雨带在南方地区停 留时间较长,因此南方 降水较正常年份多,易 形成涝灾;在北方地区 停留时间较短,因此北 方降水较正常年份少, 易形成旱灾。

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季风⽓候和⾮季风⽓候的分界线季风⽓候和⾮季风⽓候的分界线1、地理上的季风区和⾮季风区的划分特点及其⾃⾝的特点(可按两者的异同点来说。

)⾮常感谢~受季风⽀配地区的⽓候叫做季风⽓候。

我国季风⽓候的分界线:⼤兴安岭——阴⼭——贺兰⼭——巴颜喀拉⼭——冈底斯⼭中国季风⽓候的特点中国⼤部分地区冬夏风向更替明显。

冬季⽓流主要来⾃⾼纬⼤陆,盛⾏偏北风,夏季⽓流来⾃低纬海洋,多吹偏南风。

冬季受冬季风控制,⽓候⼲冷、风⼤。

夏季东部⼴⼤地区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候湿热、多⾬。

春、秋季节为冬、夏季风控制的⽓流相互作⽤,天⽓冷暖,晴⾬多变。

我国东南部⼴⼤地区具有⼲湿季明显,四季分明的特点。

中国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季起迄规律性明显。

⾬季开始南⽅早、北⽅迟,东部早、西部迟;⾬季结束北⽅早、南⽅迟,西部早、东部迟。

中国东南部⼴⼤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降⽔以季风⾬为主,降⽔的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东部近海多⾬,西部⼲旱少⾬;南⽅⽐北⽅多⾬。

中国东南部受季风⽓候影响,北部冬季⼲冷、夏季湿热,温度年变化与⽇变化⽐南⽅⼤,具有南北各地温度和湿度相差⼤,冬季⽐夏季相差更⼤的特点。

中国东部⼴⼤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温年较差⼤,与同纬度世界各地相⽐,冬季⽓温低,夏季⽓温较⾼(不如冬季差距⼤)。

2、季风区与⾮季风区分界线为什么除青藏⾼原以外青藏⾼原,海拔⾼,不受夏季风影响,所以季风区与⾮季风区分界线除青藏⾼原以外。

在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季风区。

我国季风区界线:⼤兴安岭-阴⼭-贺兰⼭-巴颜喀拉⼭-冈底斯⼭为界分为季风区(以东)与⾮季风区 (以西)。

青藏⾼原,中国最⼤、世界海拔最⾼的⾼原。

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西北部部分地区,东北青海省的⼤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以及⽢肃省部分地区。

整个青藏⾼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积近300万平⽅千⽶。

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标准

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标准

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标准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标准季风是指地球上一些地区因地势、气候和季节的变化等因素而出现的明显的周期性湿润和干燥季节交替的风系。

季风区的划分主要基于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而非季风区则相对较为稳定。

在地球上,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标准。

第一,气候条件:季风区的划分主要基于气候条件的变化。

季风区具有明显的湿润季节和干燥季节,而非季风区则相对气候较为稳定,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根据降水量和温度变化的数据,可以判断一个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通常情况下,季风区的降水量在湿润季节明显增加,而非季风区的降水量相对较为均衡。

第二,风向和风力:季风区的划分还需要考虑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一般来说,季风区的季节变化会带来风向和风力的显著变化。

例如,在亚洲的季风区,夏季时东风明显,而冬季则有明显的西北风。

而在非季风区,风向和风力相对较为稳定,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第三,地势和地理位置:地势和地理位置也是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靠近海洋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季风气候,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则相对更为干燥和稳定。

这是因为海洋的水汽蒸发量大,容易形成季风气候。

而在内陆地区,湿度较低,降水量也相对较少,很少形成季风气候。

第四,地球回转和太阳辐射:地球回转和太阳辐射也是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因素之一。

地球绕太阳运动时,不同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和角度不同,导致气候条件的差异。

例如,在赤道附近的地区由于太阳直射,容易形成热带季风气候;而在地球两极附近,由于太阳斜射,气候相对较冷,很少形成季风气候。

综上所述,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标准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风向和风力、地势和地理位置以及地球回转和太阳辐射。

这些标准共同作用,才能准确地划分出不同地区的季风和非季风特征。

通过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为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标准季风是地球上一些地区因地势、气候、季节等因素而出现明显周期性湿润和干燥季节的风系。

2-2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2-2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热带沙漠气候
海陆位置
亚热带季风气候
学习新知 内容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阅读下表,分析中国气候的另一重要特征特征,并说一说其 表现是什么?
中国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 气温年较差大
城市
纬度
齐齐哈尔 47°23′N 巴黎 48°58′N
海拔
146米 65米
1月平均 7月平均 气温年 气温 气温 较差
-19.2℃ 22.8 ℃ 42.0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2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温故知新
气候类型 复杂多样
上节课我们学 习了我国气候 的特点是——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学习新知 内容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 界线处的山脉。
字头记忆: 大阴贺巴冈
阴山 贺 兰 山
学习新知 内容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6—7月
南部沿海地区
9月 南 开始早
方 雨
结束迟
4—5月
10月
季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学习新知 内容二:季风区与夏季风
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的推移
五月
五月抬头到南岭,六月翩翩入江南,
七月继续往北走,八月匆匆在东北,
九月摆头往回走,十月乘船回大海。
六月
七、八月
精彩展示 内容二:季风区与夏季风
1.读课本阅读材料,分析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2.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说出中国 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
2.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C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地形复杂多样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我国气候特征

八年级地理我国气候特征

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 适合的生长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土广大 B.平原面积辽阔 C.地形复杂多样 D.气候复杂多样
D
1、我国气候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B、气候复杂多样 C、雨热同期 D、地形复杂多样 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标志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大陆性强 C、垂直变化明显 D、温度带和湿地区多种多样 3、下列有关我国气候与农业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季风气候广,为世界水稻种植最多的国家 B、世界绝大多数动植物可以在我国生长,但雨热同 期不利于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 C、由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在季风区内的最北地 区也能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D、强劲的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和霜冻对农作物的伤害 十分严重
ABD
D
A
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冬、夏季风异常会带来什么灾害?
资料1: 同一种灾害常常连年连季出现,
如1951年——1980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 小资料 和伏秋连旱的年份有14次。
资料2:我国从1950-1988年的38年间,每年都出现旱
涝和台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 水灾5.8次,登陆的热带气旋6.9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A
C
A
C
CD
三、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西北部为干旱 半干旱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为 季风气 候 (自南 而北)
高原高山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南部青藏高 原区为独特的
热带季风气候
请将四幅 气温曲线与降 水柱状图与其 相应的四城市 分别连线,说 出它们分别代 表了我国四大 地区中的哪个 地区的气候特 征?

2023年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

2023年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

202X年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今天你又学习了多少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中考地理知识点中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势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冬、夏季气温散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各温度带的积温顺作物熟制温度带≥10℃积温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16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土豆等中温带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亚热带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冬小麦等热带>8000℃一年三熟水稻、热带作物等⑷、降水:①、年降水量地区散布的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从时间分配来看: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洪涝地区、洪涝地区。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限:秦岭——淮河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干湿地区散布地区天然植被湿润地区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森林、草原半洪涝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等草原洪涝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荒漠草原、荒漠⑸、气候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球有大范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初三地理土地资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地理土地资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地理土地资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B.人均耕地少,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足C.草地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D.土地资源空间分布合理,土地资源质量差别小【答案】D【解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2】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B.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C.合理放牧、划区轮牧,保持草地的生产力D.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答案】A【解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2.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答案】B【解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b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a水田为主,c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d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重要知识点解析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重要知识点解析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重要知识点解析一、气温分布特点(一)特殊高温与低温地区1. 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被称为我国的“三大火炉”。

南京是由于夏季常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气温特别高;武汉是由于水网特别密集,常常水汽笼罩,特别闷热;重庆就是被山地包围,造成整个重庆气温高。

因此重庆、武汉、南京并成为我国的三大火炉。

2. 夏季低温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同时地势高导致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夏季气温相对较低。

3. 夏季高温区: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这里地处内陆,地势低洼,热量不易散失,且周围多沙漠,比热容小,升温快;加上降水稀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使得气温极高。

4. 冬季低温区: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

漠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最北端,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且冬季受西伯利亚寒冷气流影响大,气温极低。

(二)温度带划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1. 热带: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包括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的南部以及海南等地区。

这里全年高温,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椰子等。

2. 亚热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以北的广大地区。

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盛产水稻、油菜等作物。

3. 暖温带: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中温带以南。

这里四季分明,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

4. 中温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以及新疆北部等地。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农作物一年一熟,适宜种植春小麦、大豆等。

5. 寒温带:主要在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

这里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农作物生长季节较短,以种植早熟的春小麦等为主。

6. 青藏高原区:由于海拔高,气候独特,形成了高寒气候。

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种植青稞等作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知识点的认识】
受季风支配地区的一种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
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在盛行风向发生季节性转变的同时,云、雨和天气系统等都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伴随夏季风的来临,云量增多,湿度加大,雨量猛增,这时进入了雨季;冬季风来临,则云量减少,湿度变小,雨量剧减,这时转为旱季.
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的认识,基础知识,需重点理解掌握.
例: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冬、夏)季风,这种季风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
(2)①为西南(风向)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东南(风向)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的特点是温暖湿润.
解答:读图可知,
(1)图中箭头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这种季风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
(2)①为西南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东南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故答案为:(1)夏;温暖湿润;(2)西南;印度;东南;太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夏季风的走向、起源和特点等知识点.
【解题思路点拔】
熟练掌握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