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季风气候的种类及特征(精简)
地理季风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季风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季风气候的定义和特征季风气候是一种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气候类型,主要特征包括:1. 明显的季节变化。
季风气候地区通常有明显的湿季和旱季,这种季节性的降水特点是季风气候的鲜明标志。
2. 季风风向的转变。
季风气候地区的风向在不同季节里具有显著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
3. 降水和温度的影响。
季风气候地区季节性降水和气温变化比较明显,这种周期性的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引起了大气的水平性流动,使得热带、副热带和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形成了季节性的变化。
2.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对季风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季风气候地区一般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附近,季风环流的产生使得这些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气候变化。
3. 地面特征。
地球表面的地形、陆地分布和海陆分布等地面特征对季风气候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比如季风气候地区通常位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交界地带,这些地带上的气候特征受到了大陆和海洋的影响,形成了季风气候。
4. 海洋温度。
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对季风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海洋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会引起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变化,从而影响季风气候地区的气候变化。
三、季风气候的分布季风气候地区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东亚、南美和非洲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在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湿季和旱季。
具体而言,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诸国、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韩国等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地区。
四、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1. 农业生产。
季风气候地区的季节性降水和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作物的种植适应性。
2. 生态环境。
季风气候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季风雨季的雨水充沛使得这些地区的植被生长旺盛,但同时也会导致洪涝灾害等问题。
初一地理季风型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季风型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季风型知识点总结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
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信封带的季节移动。
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少雨,湿季多雨。
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
一、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
1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2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总结: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是它的突出特点。
它终年气温很高,有些地方甚至比热带雨林地区还热。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初中地理知识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知识点的认识】受季风支配地区的一种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在盛行风向发生季节性转变的同时,云、雨和天气系统等都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伴随夏季风的来临,云量增多,湿度加大,雨量猛增,这时进入了雨季;冬季风来临,则云量减少,湿度变小,雨量剧减,这时转为旱季.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的认识,基础知识,需重点理解掌握.例: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冬、夏)季风,这种季风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2)①为西南(风向)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东南(风向)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的特点是温暖湿润.解答:读图可知,(1)图中箭头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这种季风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2)①为西南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东南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故答案为:(1)夏;温暖湿润;(2)西南;印度;东南;太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夏季风的走向、起源和特点等知识点.【解题思路点拔】熟练掌握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七年级地理季风的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季风的知识点季风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地球轴向倾斜和地理位置引起的风的周期性变化。
一般而言,季风是从海洋中吹向陆地的,而不是从陆地上吹向海洋的。
季风会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大陆上出现,并且在这些地区有非常独特的气候模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七年级地理季风的知识点,包括季风的特点、季风的分类、季风的影响等内容。
一、季风的特点季风是在一年之中周期性发生的风。
在夏季,由于大陆上方温度升高,海洋上形成了低气压区。
因为冷空气密度大,它们会被吸引到低气压中,从而形成了带有降水的季风。
季风带有湿气,因此通常伴随着一些暴雨和洪水。
夏季季风在冬季会发生变化。
由于大陆上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变得更加密集,会被推回到海洋上。
此时大陆上形成了高气压区,因此冬季季风是从内陆向海岸吹的,而夏季的季风是从海洋向大陆吹的。
季风被分为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和澳大利亚季风。
这些分类是基于在不同地区的季节中风向和气候的不同特点而形成的。
每种季风都有独特的特点,对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
南亚季风是指在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周围地区的季风。
这种季风在着名的孟加拉季风中体现明显。
在南亚季风期间,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通常会经历降雨季节,这种降雨对这些地区的水稻和其他种植业非常重要。
东亚季风基本上在中国和日本等地发生。
在这种季风期间,这些地区会被面临降雨,雨水对种植业非常重要。
此外,东亚季风通常会带来非常高的风速,并且在夏天时还会带来很高的温度。
澳大利亚季风流行于该大陆的北部和东部地区。
在这种季风期间,澳大利亚通常会经历干旱和火灾。
由于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地区,这种季风对该地区的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大影响。
季风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季风期间,洪水和干旱都可能发生。
洪水可以让农田得到灌溉,但对交通也会造成威胁。
然而,干旱可能会导致作物歉收等问题。
因此,人们需要利用季风的信息,做好准备,以避免季风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季风还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一些积极影响。
各种季候特点(必要)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我国季风气候特点

考点名称:中国的气候,季风•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
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高一地理季风知识点

高一地理季风知识点季风是一种自然界中常见的气候现象,对于地理运动的了解是我们探讨季风现象的基础。
一、季风的形成与原因季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辐射不均匀。
当太阳光线照射到赤道附近时,其热量比较充足,导致空气升温,从而形成低气压带。
而赤道地区的湿热空气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不断向两极方向上升,再从高空回流到两极地区,形成对流气旋,从而产生大气环流。
二、季风的分类及分布根据季风的性质和分布区域的不同,季风可以分为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
1. 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是在热带地区常见的季风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15-20°的地带。
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每年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著名的热带季风地区有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以及非洲的赤道地区。
2. 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主要分布在北纬25-40°的地带,包括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亚沿海地区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亚热带季风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潮湿,有明显的季节性风向变化。
3. 温带季风温带季风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的地带,包括欧洲、北美洲、亚洲的西南部等地。
温带季风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与亚热带季风相比,温带季风的季节性差异更加明显。
三、季风对环境的影响季风对于地球上的人类、动植物以及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影响农作物生产季风的雨季给予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因此很多主要农业区都位于季风地区。
在印度次大陆和中国南方,季风雨水对于稻米、小麦等作物的生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雨季和旱季的交替也会对农业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影响气候和水文季风带来的气候变化和降水量增加,对于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季风的降水量不均匀分布,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长期来看也会导致水资源的不足。
3. 影响人类生活和文化季风的周期性变化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气候类型,季风气候

对气候的影响:夏季风盛行时, 我国季风区内高温多雨,活动 异常时引起旱涝灾害。
完成教材38页活动第2题,第3题
传统建筑特点的“助攻”——气候与地形
NO.1 东北地区
“火炕”
保温防寒
NO.2 黄土高原地区
窑洞
NO.3 江南地区
江南,意为长江之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春风指? 为啥不度玉门关?
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1、夏季普遍高温,使喜
1、水旱灾害严重: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热的玉米、棉花、水稻 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
季风气 的种植北界比其它地区 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候显著 纬度要高;
水旱灾害多;
2牧、草雨、热森同林期的有生利长于。作物、2风台、、风寒霜造潮冻成带等水来恶灾严劣、寒天风、气灾大,。
气候复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高原、干旱气候区 杂多样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不利于农业发展
5、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纬度高,获热少,气温低; 纬度低,获热多,气温高。
气
海陆位置:沿海温差小,降水多;
候
内陆温差大,降水少。
影
响
季风影响:冬季风干燥,加剧南北温差;
因
夏季风湿润,带来丰沛降水。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贵 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都受 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冬季风盛行时, 我国大部分低温少雨,加剧北 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活动异常时形成寒潮等灾害性 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分布:赤道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分布: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气候成因:干季受信风带,湿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气候成因:冬(旱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雨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4.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分布:回归线~30度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气候成因:终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信风是从大陆吹来的干风,且是由高纬吹向低纬,是一个升温的过程,不易形成降水)。
5.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地中海气候:气候分布:30~4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风(湿)交替控制。
7.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分布:40度~6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终年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冬天高于0度,夏天低于20度);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是从海上吹来的暖湿风)。
8.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35~50度,大陆东岸;气候特点: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分布:温带大陆内部;气候特点:干,冬冷夏热温差大;气候成因:身居大陆内部。
10.极地气候:气候分布:极圈内;气候特点:终年寒冷干旱;气候成因:纬
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11.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我国主要有三类五种气候类型: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大兴安岭—阴山—横断山一线以西、以北。
二、高原山地气候——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南、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三、季风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大体上北回归线以南
2、亚热带季风气候——大体上北回归线以北、横断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南。
3、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阴山—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