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合集下载

亚洲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亚洲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

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

亚洲的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

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

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

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很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1月平均气温低达-50℃以下,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低达-71℃,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区。

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

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50%。

形成原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大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风。

我国的气候特点

我国的气候特点

我国的气候特点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由于海洋和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以及太阳辐射随季节的变化,导致冬夏间海洋与陆地上气压的季节变化。

夏季大陆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冬季则相反,大陆气压高,海洋气压低,于是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冬季风来自高纬度的内陆,因而寒冷干燥;夏季风来自南方海洋,给大陆带来温暖潮湿的空气,并形成降水。

因此形成了我国冬冷夏热、冬干夏雨的季风性气候特征。

另外,我国西北部,远离海洋,为欧亚大陆的腹地,因此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大。

所以,我国气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

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

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

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又在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其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

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

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

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初三地理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试题

初三地理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试题

初三地理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试题1.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显著B.大陆性气候显著C.全年降水丰沛D.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答案】C【解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2.我国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读下图回答问题。

(6分)(1)分析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不同月份降水量的多少,试总结出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多,少。

(2)比较广州、兰州、武汉、乌鲁木齐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序)。

试总结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3)乌鲁木齐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当地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答案】(1)夏秋冬春(2)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干旱水源不足【解析】(1)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2)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3)乌鲁木齐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当地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水源不足.【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3.以下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B.我国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地震灾害D.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答案】B【解析】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故B符合题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故C不符合题意,选B.【考点】本题考查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4.勇敢坚毅的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线路如下图所示。

中国各个气候特征有哪些

中国各个气候特征有哪些

中国各个气候特征有哪些1、中国各个气候类型都有哪些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气候类型复杂多变,二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本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地理纬度、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和制约,同时还与水文特征、生物群落、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具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多种热量带。

这是致使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主要基础原因。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同时又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突出,对我国气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气候的大陆性特征逐渐增加,依次出现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的气候区,这是我国西北地区特别干旱、植被稀疏的根本原因之一。

同时,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冬季受亚洲高压的控制,盛行寒冷、干燥的偏北离陆风,夏季则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由海上来的潮湿、温暖的偏南气流,温湿多雨。

2、中国的气候特点我国气候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1、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冬季我国要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热。

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较大。

3、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盛行偏北的冬季风,来自中、高纬度大陆的气流寒冷干燥;夏季,我国主要盛行偏南的夏季风,来自低纬度太平洋、印度洋的气流暖热并且含有丰富的水汽,因此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这种气候叫季风气候。

4、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区,西北距海远,为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气候区。

东部季风区由于所跨温度带较多,又分别以秦岭—淮河一线和北回归线为界,自北向南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1、热带季风气候。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东北旱涝
西北风沙水土
低温灾害区
流失多灾区
西部地震
内蒙古暴 风雪灾害区
华北地震 旱涝重灾区
高寒灾害区
华东华南旱涝
西南地震
台风多灾区
山灾多发区
台湾多地震区
比较说明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 灾害的类型差异。
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 海水入侵、地震等灾害类型为主。 内地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滑坡、 泥石流、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类型为主。 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沙尘暴、 寒潮等灾害类型为主。 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类型为主。
青藏高原: 低温冻害 冰雹、地震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 季节性干旱(伏旱) 暴雨洪涝 热带风暴、台风 风暴潮、海啸等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种类多
干旱、暴雨、洪涝、热带风暴、龙卷风、
气象灾害 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风雪、寒潮、冷
害、霜冻、雹灾等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
地质灾害 塌陷、火山、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分布范围广
※地域差异大Biblioteka 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 损失大。 中部次之。 西部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时间上 ——有一定的周期性 ※空间上 ——分布很不均匀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说出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的主要灾害有哪些?
我国八大自然灾害区
自然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
质灾害 地震频发 断层发育岩石破碎
候灾害 暴雨洪涝
滑坡、泥石流
文灾害 太阳黑子增多
东北地区: 季节性干旱(冬春较重)、低温冻害 暴雨洪涝、森林火灾等

高考复习地理丨关于气候特点及成因问答题(下)

高考复习地理丨关于气候特点及成因问答题(下)

地理丨关于气候特点及成因问答题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1)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2)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02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地处热带地区,冬季受东南信风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夏季受中纬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03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地处25oS~35o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

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

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04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受海洋影响较大,终年温和湿润。

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处在亚热带大分水岭迎风坡,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西部又是平原、高原地形,西岸有寒流流经,决定了中西部为热干的热带沙漠气候。

05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地处30oS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06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西部:受副高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东部:受季风、东南信风以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07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西高东低的原因?西部:受强大的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气候带的分布偏北;东部:受季风的影响较大,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气温较低,气候带的分布偏南。

08古巴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古巴岛年降水量大约在1000—1500毫米之间,(东部和北部迎东北信风,降水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与南部为背风地区,降水较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09墨西哥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墨西哥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控制,且本地地形为高原,地势较高,来自于东侧太平洋沿岸的墨西哥湾暖流的暖湿难以进入内陆影响墨西哥。

我国明显的大陆气候

我国明显的大陆气候

我国明显的大陆气候1、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的原因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的原因:我国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我国内陆地区面积大,距离海洋遥远,气候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

2、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

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wēn dài dà lù xìnɡ qì hòu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它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

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

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

生长季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

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大部分、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五大湖附近。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读书报告之四川省金堂县气候资源分析

读书报告之四川省金堂县气候资源分析

读书报告之四川省金堂县气候资源评价气候资源则是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等。

以下是四川省金堂县气候资源相关评价。

1.金堂县气候条件金堂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

日照少,平均风速小,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气温:多年日平均气温16.6℃,高于同纬度地区0.3—0.4℃,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2.1—2.7℃,春季气温回升早,比同纬度地区早25—30天,该地区最高气温约37.0℃,最低气温约为-4.8℃。

○2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空气相对较湿,○3水分:年均降雨量920.5毫米。

74%的年份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雨量较为丰富;○4日照与气压:年均日照时数1268.7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800-600小时,太阳辐射低,属全国日照低值区之一,平均气压962.6百帕。

○5风:县境风向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全年风速偏小,累年平均风速为1.1米/秒。

2.金堂县的气候资源优势的利用农业: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主要有温度和月年降水平均值、太阳辐射量、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等。

这些气候要素往往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农业类型、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布局结构、发展前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质量、数量和分布等。

金堂县的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日照年平均1295.5小时,年均气温16.6℃,能够充分满足一年两熟制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此地宜粮、宜油、宜林、宜果、宜棉、宜蔗、宜渔、宜其他经济作物的面积甚大,这里是四川省无公害蔬菜重点基地县和成都市二线淡季蔬菜基地县。

粮油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花生为主;经济作物以辣椒、生姜、甘蔗为主;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柑橘水果尤为出名,三溪镇的脐橙是全国优秀水果,并且食用菌年栽种规模居全国前列。

并且,全县共有水利工程4750处,蓄、引、提水总能力18200万立方米,有效水量为169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保灌面积26万亩,此外,还有26000亩可养鱼水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综合气温和降水,中国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呢?可以以某一地,如北京为例,让学生分析其气候特点。

这时,最好能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学生根据统计图,可以分析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或暖热)多雨,冬季寒冷(或低温)干燥(或少雨)。

中国的气候主要是季风气候,这一点学生都能掌握。

那么,我国的气候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季风气候有何不同呢?这里要强调我国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点。

所谓大陆性特点,主要是气温年较差偏大,而全年降水量偏小。

教材主要是从前一方面来分析的,后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将我国的季风气候与日本的季风气候相对比来说明。

利用教材第57页给出的对比表,学生能分析出我国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气温偏高,冬季气温偏低,因此气温较差较大——这正是大陆性气候的显著特征。

二雨热同期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有雨热同期的特点,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气温和降水的配合情况,因为这两者都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二者配合得好也正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教材中的分析已比较明白,学生通过阅读就能掌握这些内容。

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教师也可增加一些材料,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三气候复杂多样
这是我国气候的又一主要特征。

这里可通过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
复习,强调其多样性来说明。

如果能再结合气候的影响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来分析我国气候的多样性,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加深。

至于由于气候多样性而带来的生物的多样性,教师可引入一些数据和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